ToB產品重業務,ToC重用戶。如何在ToB產品工作背景下,培養對用戶的分析能力,以及對需求的敏感性?

ToB產品需求來源較為明確,更多的是結合業務判斷需求是否/怎樣實現。

ToC產品的需求則很多需要與用戶充分接觸,深耕細掘才可能得到。

我對優秀產品經理的定義為: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全面掌握業務邏輯。

而B端產品做的越久,就越感覺到自己在用戶分析和需求敏感方面能力的逐漸缺失。

望各位解答,非常感謝!


這個問題也是我剛入pm這一行特別困惑的,作為0.1歲產品經理,部分回答不太專業,適合新手,但從實際工作中總結了部分經驗,也是對自己接手的第一個toB項目的自我梳理吧,希望可以幫助題主一二分。

----------------

2011年應該是互聯網井噴的一年,各大書店的暢銷排行榜,從各領域的人物傳記逐漸被互聯網、用戶體驗等字眼代替。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蘇傑那本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本書,可能是這個」人人都是「讓後來產品經理一度成為了互聯網次代名詞。這個職位以無門檻、無專業限制、熱門行業、高薪等標籤,並能因自己改了小小的element就能直接影響億萬用戶的體驗,這種所謂的成就感,讓無數小白趨之若鶩。當然,我不否認,那時我也是。

不過應該慶幸的是,在14年我選擇了最熱門且最有爭議的一個行業—「互聯網+金融」;更慶幸的是,團隊是在一個成熟公司框架下的內部創業,意味著你有很優質的資源背景,且你是一個要具備多種螺絲型號的「螺絲刀」 ,而不是一個螺絲釘;最慶幸的是,我有一個十分信任我的boss。這三點是直到目前最能說服我自己不後悔放棄原有專業知識,甘心選擇一切從零開始。

言歸正傳,目前負責的項目,是我接手的第一個產品,一個小型BI系統,目前已經迭代到第二版,用戶群就是身邊的產品、運營、渠道等相關的同事。最大的好處就是大家都在一個屋檐下,溝通成本比較低;但同樣的,項目啟動的時候我就已經做好了要隨時被批鬥的準備。老大們對數據的關注和敏感性都特別高,在產品上線的最初期就籌劃建立了專門的數據團隊,但這個團隊都不是專業的數據分析出身,野路子註定了這不是一條平凡之路。作為最初數據團隊唯二的成員,從最開始的各種零散的數據需求,到現在的基本的BI體系,這期間踩過的坑和當初預想的一樣,多如牛毛;但同樣的,獲得的成長,也是。

tob的pm,除了需要必備的專業技能外,在實際中更多要關注是業務體系,高端一點講是Business Sense;通俗一點呢,就是一句話—「你要比你的用戶還要清楚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句話是在設計產品的每一環節都要問自己的。這意味著你要深入到各個業務模塊,了解他們最日常的工作,抽絲剝繭出最真實、最高頻、對業務最有有指導性的需求。 我想這就是做tob產品的好處:你會發現很多業務表層之下的東西,知道每一個業務模塊運轉起來的核心要素,找到最能解釋並驅動業務發展的衡量指標。如果真的可以做到上述,應該會比業務人員還要更了解業務的核心。但這就需要極大的快速學習能力、高效的溝通能力、換位思考能力、抽象邏輯能力、洞察力、敏感度、還有持久的耐心。 我想這應該不比toc的產品容易到哪裡去。

還是說我自己吧,在項目最初期,了解了目前市場上對app數據監測的比較常用的網站,【友盟_專業的移動開發者服務平台、 TalkingData-AppAnalytics 、百度統計——最大的中文網站分析平台 、「我要啦」網站流量統計 、Google Analytics(分析)官方網站 等】 做了一份很詳細的各平台的分析,熟悉了移動應用大概的數據關注方向,基於app的應用設計我結合了很多上述平台的指標內容,一是認為這些平台已經有很成熟化的指標體系,有很強的通用性,也是各app都在關注的;二是我們也接了一些平台的SDK,自己再做也可以核查第三方統計的數據統計的準確性。但在業務上,考慮到數據的保密性,很少有開源的系統平台可以直接參考。而且不同的商業模式下業務體系也不盡相同,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可以一概之,所以在業務層面上就需要依據自身定製化。 而且還要再明確一點,BI系統也不是CMS、CRM系統,它沒有那麼強的操作性,它更像是一個展示數據清洗、數據歸類、數據提取再到數據可視化的一個結果,平台上提供更多的是已經加工處理過,可以驅動決策的各種可視化圖表。那麼問題來了,不可能把所有的數據展示在上面,到底要放哪些指標,要用怎麼樣的計算邏輯、要展示什麼內容?

如題主所說,「要全面了解業務邏輯」 到「感知用戶需求" 這都不是拿個小本本坐下來找業務人員聊聊天喝喝茶就能知道的。這個時候"多型號螺絲刀"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因為人員有限,在著手設計平台的業務系統的同時,我也是個分析報告產出機。「運營活動的參與度分享率是多少?哪些因素導致的? 渠道上哪些數據是有水分的,從哪些角度發現的?交易為什麼會在某個時間段集中爆發,背後的用戶心理動機是什麼?..... 」 每天都會收到很多涉及多個埠的需求。然後要從海量的數據中整合、歸納、找出原因,反饋到相關的同事,幫助他們優化或解決項目上遇到的困難。慢慢的我也就知道各業務方最常問的問題有哪些,哪些指標對他們是最有價值的,到後來就基本明確了產品方、運營方、渠道方都是怎麼流轉的、怎麼看數據的。這對我後來設計內容上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內容有了,但不能胡亂往系統裡面塞,信息架構_百度百科【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在這個時候就是一門極具魔力的學問,我特別佩服那些可以從亂麻一樣的事情中,找到可以摸索的邏輯脈絡,最後把事物深層次的邏輯串聯起來,讓人一目了然的人。相對toc的產品,tob的產品更要挖掘理解深層的本質,這是業務邏輯上最最重要的一項技能。這一點我也在不斷的學習中。在設計過程中,我自己認為這個東西做出來是回答這樣三個狀態的問題 「以前發生了什麼和為什麼會發生? 現在正在發生什麼和為什麼會發生、未來可能發生什麼和我們如何應對?」 秉承著這一邏輯我做了幾個版本的組織架構已供選擇。

這個項目1.0版已經很早就實現了,但隨著產品從初創期到成長期,目標和模式也在不斷優化和調整,業務方關注的也在不斷變化,最初版本很多地方已經不能滿足現有需求,作為數據支持方也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現在2.0版也具雛形,3月底準備正式上線。 因為是對內產品且要最大化利用資源,項目只有一個pm+一個半開發,實在不忍心讓自己的產品長得太丑... 在做原型的時候我順便也做了產品的UI/UE, 「螺絲刀」在不斷解鎖新技能。

總結下來,其實題主不用太過擔心做tob的產品會丟失一些pm的專業敏感性,每一件事都會有AB面,每一件事情也是不斷的在發生變化,可能因為剛開始工作或者在體系很龐大的組織里,我們沒有太多可以選擇工作內容的機會,「別人安排你做什麼你決定不了,但你還能夠做什麼,你決定得了。」 我相信題主的產品也是需要不斷推新,需要不斷適應業務的發展軌跡,很多時候當業務發生改變的時候,可以業務人員一起參與討論,去不斷發現新的需求,探尋新的形勢,即便是甲乙方的關係,在不違反相關規則下,也可以給予相關的意見和建議。我想有的時候我們的方向「轉換」是從tob換到toc,其實還有一種「轉換」 是跟著一個項目在不同業務發展階段,不斷發現和定位新的問題,去見證、適應他的革新,這樣真實的了解一個產品的從零開始的生命軌跡,對以後做其他類型的產品的也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最後補充一下,我沒有系統做過toc的產品且入行時間不長,所以部分回答可能會不太準確,如果有不妥之處,很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和學習,最後希望題主工作愉快,一切順心。


寫了一堆正準備發,想著題主會不會是BAT的,回頭一看還真是…

那我幫不了你了…因為確實沒經歷過需求/解決方案全都喂到嘴邊的情況。

不過我覺得就算是這樣,也是有辦法去拓寬自己的空間的,關鍵還是「誠心」的問題。


我回顧了以下自己的產品經歷,幾乎清一色的tob產品,從b2b平台、物流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互聯網裝修,到現在護理信息化。我習慣用小b,大B是個很泛且模糊的概念,具體到每一個細分行業,特別需要從業人員深入小b這個業務,從職業發展來講,說轉「行」也不為過。關於tob設計,我也一直在探索,以期找到可以通吃各行各業的tob設計方法論,遺憾的是,每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就像進入一個全新的大陸,近乎從零開始設計。先說下我的觀點,再以自己的實踐回答題主的How?

一、我的看法:toB+toC 一體化設計

1、toB設計不止於業務,更在於交互設計。

關於B端產品的交互設計方向的分享少的可憐(僅有些toB和toC產品經理的比較,或B端和C端產品的區別,或後台的產品設計等),跟 @司馬西 交流時,這塊空白缺少成體系的的設計方法或思維,尤其是在當下強調服務設計的理念下,除了用戶的需求,更多的還需要考慮整體服務內的服務提供者及所有參與者的訴求,toB的重要性和設計訴求隨之浮出水面。

@張帝 關於toB設計的觀點:

在限定的工期內,業務邏輯、架構的複雜,導致完備功能點的構建都十分吃力的情況下,更深層次的用戶體驗需求我認為也應當得到滿足,而不該成為toB產品用戶體驗差的借口。

我深刻認同,這讓我開始反思:如何堅守設計價值觀中的「正直」?!

2、在我的理解,toB產品的用戶和業務同等重要。

業務的運轉本質上還是需要人來執行,不管TA是決策者,還是使用者,甚或第三方,其訴求都應該被充分考慮。所謂的用研其實研究的是人,這個「人」背後可細分為不同角色的用戶。

我也一直堅持認為:越是小公司越應該重視交互設計,這決定著團隊是否在做正確的事情。其實,小公司並沒有太多試錯的成本,起步即決生死。

3、toB和toC設計是一體同根、不可分割的。

每個C後面必有一個B;toB產品功能僅是冰山一角,服務設計才是精髓;B端產品的設計尤其需要我們深入了解業務,成為垂直領域的「專家」,能與所在細分領域的用戶「平等對話」才是你開始設計的前提。

4、不是toC或toB,而是在服務設計理念下的三者交集。

搭建一個舞台,台下是toC,前台、後台是toB,幕後則是toService。

二、如何培養對toB用戶的分析能力?1、明確要服務的組織和對象

1.1 必須要有願景:在目標組織代表(老大)看來,引進系統給組織應該帶來的改進。

舉個栗子:

系統:

臨床護理系統

老大:

護理部主任

目標:

*降低醫囑執行錯誤發生率

*減少病區護士護理工作量

2.2 摸底各種角色: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訴求都要充分考慮、分析到位。

每個行業,都有多種參與者,因而身處某細分行業的產品,會面臨不同類型的用戶,即一個產品的使用者會有多種不同的角色,彼此需求互補或有關聯關係。不同角色的用戶,會有對應的功能或服務,不同角色的用戶對產品/公司的價值都不可輕視。

在我的理解中,toB產品有4大類角色關係:

第一類,單角色:產品 對 用戶,即該產品只面向一類用戶,打開應用商店,隨處可見,工具類居多,商業化過程中,就會有第三方角色進來了。

第二類,對角色:一對一,即需求供求雙方,比如淘寶買家與賣家,叫外賣的與餐飲商家,滴滴司機與乘客,春雨醫生的醫生與患者,跟誰學的老師與學生,拉勾網的公司與求職者,58到家的服務商與住戶,等等。這兩種角色,一個是服務購買者,一個是服務提供者,其功能和流程是對接的,常見的產品形態是一個c端,一個b端,通過c和b分端解決c-b之間的交互。

第三類,雙角色:一對多,可細分為兩個子類:

1)IP類、一對多:IP類指的是當下正火的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產品,我自己稱之為大腦產品,屬知識經濟,比如知乎、在行、分答等。

2)上下級、一對多:這類產品多是為企業服務的,常見的有企業QQ/郵箱、釘釘、Worktile、禪道/Coding、紛享銷客等,其角色劃分基本是管理員與成員、管理者與員工,有公司組織架構在裡面,角色背後就是不同的許可權和功能。

第四類,多角色:多對多,我所參與的產品大都是這種類型的,舉4個栗子:

1)裝修產品,有6種角色:業主、設計師、裝修公司、建材商、項目經理、施工隊,土巴兔進一步做了分類:個人用戶、企業用戶、設計師,互聯網裝修本質上是將業主以外的角色打包成一種服務商的角色,免去業主一一對接其他角色,需要的就是上下遊資源的整合能力,一般移動端是面向業主的,其他角色都是在Web端使用,對接各種角色之間的交互。

2)物流產品,可多達10種角色:貨主、司機、信息部、物流公司、物流專線、運輸公司、物流園、停車場、搬家公司、快遞公司;我們當時依次主攻信息部、司機、物流專線、貨主,產品線是網站端囊括所有角色,信息部是同時有PC客戶端和App,司機和物流專線是App,不同角色在不同客戶端註冊,但是供求信息是在一個統一服務端上交互的。

3)教育信息化產品,有3大類角色:大學生;指導老師、班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務處主任等;實習單位的帶教老師、上級領導等。

4)護理信息化產品,有5大類角色:護士、護士長、護理部主任;患者、患者家屬;醫生;信息科、財務科等其他關聯科室;HIS、聯通等第三方軟體/網路廠商以及手持設備、列印設備等第三方硬體廠商。

一個產品承載多種不同角色的需求,這對團隊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走通功能和交互,只是內循環,全程的體驗取決於整體的服務設計。

方法:實地考察、現場調研(用戶訪談+問卷調查)。

產出物:用戶訪談提綱、用戶調研報告、問卷分析結果。

2、從業務改進前後發現需求,找到所設計產品的「位置」

以餐館業務改進前後看餐館系統為例:以下業務序列圖出自《軟體方法》第4章業務建模。

2.1 業務改進前:

2.2 業務改進後:所有指向餐館系統的箭頭,是請求餐館系統做什麼事,隱含的就是需求來源。

這就是餐館系統在改進業務後在流程中的「位置」及其他參與方;因此,可從業務改進前後,發現需求點,然後再具化到我們常說的產品設計流程。

2.3 toB計,業務先行

有兩個關鍵點:業務閉環+領域封裝

一是業務閉環:大業務套著小業務,小業務套著具體流程,各流程中又套著子流程;唯有閉環(橫向各角色的閉環,縱向時間線的閉環),設計才是完整的。舉個栗子:我參與的臨床護理系統,目前做了三個業務:護理文書、醫囑執行和三查七對,護理文書這一業務里又有護理記錄單、壓瘡風險評估等護理評估、三測單,護理記錄單有錄入、列印等流程,錄入流程中又套著護理執行時同步的護理記錄。

二是領域封裝:業務改進前,領域邏輯封裝在人腦中,信息靠人流轉;業務改進後,系統封裝領域邏輯,改善信息流轉。舉個栗子:我們知道醫生治療有臨床路徑,護士也有一套標準的護理程序: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護理實施-護理評價,這就是需要首先封裝的領域邏輯;其二,不同科室的護理項目和業務流轉不同,這就是需要二次封裝的領域邏輯。

有兩個產出物:業務用例+序列圖。

3、產品需求分析:

為了解決組織的問題,改良業務,系統必須具有的表現——功能和性能。

產出物:系統用例+用例規約,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輸出的產品需求文檔,只是書寫的角度和思路略有不同,目的都是一致的。

以上3大點再結合我們toC設計的一些方法,比如創建人物角色、細分用戶畫像、卡片分類、故事板等,應該可以對toB的用戶做出較為全面的分析。

三、如何培養對toB需求的敏感度?

1、現場觀察:觀察不同用戶的使用行為、習慣和情緒,獲取反饋,檢視設計;

我記得最開始接觸護理時,就在一個三甲醫院的ICU跟班一個責任護士兩天,熟悉業務場景;現在基本上每周都會在科室(骨科)過一夜、呆兩天,一般是在有新版本發布時,一是看護士們對新版本的使用反饋,檢驗設計方案,二是,為下個版本收集需求。

2、桌面研究+和用戶「廝混」

我們團隊都會看一本書《湖南省醫院護理工作規範》,本人也相繼學習了《護士長手冊》、《喚醒護理》以及基礎或專科護理的大學教材等;百科各種護理詞條、護理PPT和期刊文獻;時刻關注同行、競品和護理動態;在醫院科室駐點的時候,會翻看大量的各種文書和資料。

和用戶「廝混」有兩種方式,一是現場「廝混」,一定要定期和目標用戶待在一起的,體驗她們的工作環境,感受她們所感受的,了解她們的習慣甚至生活;二是線上廝混,目標用戶經常在互聯網的哪些角落發聲,你就要經常在這些角落出沒和蹲點,我幾乎每天都會泡「護士筆記」、以女性身份混跡護士/護長QQ群和微信群、關注護士微博和相關護理公號。

3、辨別表面問題與本質需求

toB產品和用戶對效率和即時響應要求特別高,經常會因為突發事件,臨時加急解決表面問題,隨後便忘記了去設計完善的解決方案,導致後續迭代問題層出不窮。作為產品經理或交互設計師,要有透過表面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以參與的臨床護理系統舉個栗子:護士在使用手持PDA執行輸液護理任務時,反饋說:我們需要看到已執行記錄,就像輸液巡視卡那樣的,如果只是設計一個輸液巡視單來代替紙質的輸液巡視卡,是不夠的,護士看輸液巡視卡的目的是看患者之前的執行記錄和接下來要做的;我們分析以後,認識到背後的實質是:患者一天甚或住院期間的護理執行的全程跟蹤,以及不同護士對同一患者的可持續協同護理。

4、顧客旅程地圖+服務藍圖

toB用戶使用你的產品服務於toC用戶也是一個完整的用戶體驗過程。配套使用服務設計的兩大重要工具:用戶始於顧客旅程地圖,終於服務藍圖,前者站在用戶體驗的視角,移情是其核心,後者聚焦於產生體驗的底層,連接了組織的有形和無形的部分,展示了背後的組織是如何支持顧客旅程的,從而使旅程得以存在並具備良好體驗。

圖片來自:Megan Erin Miler Erik Flowers,Practical Service Design

我在設計上遇到困惑的時候,就會在本子上反覆畫這兩個圖,基於最初的完整地圖,不斷解構、拆分和整合,深挖C和B的交互之旅,發掘整個服務過程中的價值點。

5、要有服務設計的意識

服務設計是一種設計思維方式,站在服務設計的視角,去檢視當下的任何產品,都會有新的體悟。

6、場景化、同理心和洞察力

這是軟技能,真正彰顯設計師的內功。

以上幾點,個人還在不斷實踐中。

四、toC交互設計方法在什麼階段可用?

我用6個字概括:一前一中一後

1、一前:業務梳理前,可結合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並創建人物角色,即所謂的用研方法均可使用;

2、一中:確定好產品需求後,就可以進入原型製作和交互設計了;

3、一後:產品上線後,用戶的使用行為和情緒才是檢驗可用性和設計方案的最後一關。

理論上講,toC的設計方法,都可以用於toB產品的設計,關鍵是靈活運用。

五、一體化設計思路

1、大舞台的設計:

台下是toC設計,台上、台後是toB設計,幕後是toServiceDesign。

圖片來自:Megan Erin Miler Erik Flowers,Practical Service Design

2、為服務而設計:

toC -&> toB -&> toService,其實就是服務接受者 -&> 服務提供者 -&> 服務和體驗(提供服務和體驗服務,設計CBS三者之間的交互)。

3、接觸點的設計:

接觸點是服務設計的關鍵點,以觸點設計的思想檢視自己的產品,會有新的發現。

4、客戶參與設計:

組織設計工作坊,實踐客戶協同設計的思想。

5、端到端的設計:

不同客戶端的協同和端到端的閉環生態。

以上設計思路,還在不斷摸索中,感興趣的可自行進階。

希望能有所啟發。

我還在串聯一些方法和思路,歡迎交流。


那就跟著2C的項目就好了啊,不斷學習,這還有什麼要說的呢。

產品經理最基本的技能就是不斷學習,保持好奇心啊。


弱弱反抗下,誰說 to b重業務,to c重用戶的。我的理解產品只是一個載體,不管是TO B or TO C都是商業模式的實現。任何產品都是業務優先,實現商業目標。 搞的 TO C沒業務需求,不用賺錢似得


ToB產品更重視業務邏輯,ToC更重視用戶敏感。之所以說是更重視,其實是不管B端還是C端都要解決業務邏輯和用戶敏感的問題,只是哪一個比重需要傾斜。

做ToB端產品需要具備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這個領域是和具體B端行業相關的,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有意識的去關注這一領域的業務體系以及工作步驟和邏輯。需要更準確的了解B端行業的業務流程,以及B端用戶的使用行為。Business Sence更強,在和B端需求方談論設計架構是,要比他們更懂得他們想要什麼,這就能體現出你在這個領域的專業知識的情況。這需要深入到B端業務模塊的各個環節,剝離出需求方最真實和B端用戶最高頻使用的場景,多問自己為什麼,找到B端需求中最能驅動業務運轉的核心的業務流程。如果能了解到B端中的產品、運營、技術、渠道等方面的信息,那對做B端產品會更有幫助。ToC端產品對User Story更敏感,用戶屬性關注更密切。ToC端業務的一個好處是自己就是用戶,在設計時有一些現成的經驗層次的邏輯存在,可以自己測試自己,自己就是最直接的需求方。

還有一點,ToB端會用很多的表格去承載信息,在設計架構的時候需要充分理解這些信息表格的意義是什麼,要對表格反應的數據保持足夠的敏感度。更多的時候,信息表格所涉及到很多選項和必填項,這個時候要區分填寫表格內容的核心是什麼?什麼是他們最關注的信息以及收集數據的目的。

ToB端產品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優化業務流程,業務流轉高效便捷。


toB的產品,目標用戶就在身邊,溝通需求比toC的用戶調研方便好多....

toB做的不多,多溝通交流,和客戶建立信任非常重要。這樣當用戶拍過來排山倒海的需求時,可以冷靜下來分析,看出用戶的「我想要xxx功能」隱含意思是「我需要你幫我做到xx目標」,而且能給用戶說明白不用做a/不能做b的原因,從而避免工作扯皮,並能探討更合理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是更了解用戶後,能挖掘出用戶自己都沒發現的需求,促成進一步合作。


1、 作者說的那麼多,那麼雜的工作內容,就是我十多年工作的場景,只是代碼和SEO,SDK,沒有經歷去做了。

2、 B端目前最難之一是老客戶持續經營。

3、B端目前最難之二是線索,拉新.,轉化。還有及作者沒有涉及的實施,售後等,這樣才是閉環。

4、B端企業重點之重,也是目前傳統線下B端企業一個短板,有客戶無運營,或者叫不會運營的局面,廠家和渠道都是如此局面。

5、B端運營一定是個綜合專家素質,是一個長期,持續,動態優化積累過程,不然沒有累積效應,B端運營一定如吃飯,每天吃,可以廢寢忘食。、

?`4??? ,


TO B的產品分兩大類吧,一類是對客戶型,一類是對內部員工型,對於客戶型,拿下標杆客戶較為關鍵,同時了解該產品所對應的行業業務流程,不對,不是了解,是掌握,甚至,可以去改變及優化現有的業務流程,其實其用戶也是個人,只不過,很多時候,這些用戶是必須使用,因為是公司付費的,例如很多SAAS產品,協作產品等,所以2B得產品,滿足企業老闆或者管理者是最為關鍵的,對於體驗,交互,可以後續優化,但是目前SAAS模式的產品,對體驗要求也是非常高。當然,2B的產品,學習成本如果能降低,那就是牛X了。個人愚見,好像跑偏了。。。


推薦閱讀:

微軟為什麼會允許用戶可以通過填寫虛假購買紀錄來獲得 Windows 8 升級優惠?如果盜版用戶藉此升級,對正版購買者是否不公平?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牢不萌?
Windows用戶使用最多的一個操作是什麼?是否是「右鍵刷新」?
LBS 地理位置都有什麼類型的應用?到底給用戶帶來了什麼?
目前知乎讓你印象最深的用戶頭像是哪一個?

TAG: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用戶 | 用戶需求分析 | 分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