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之前的日本島,為什麼沒能夠像英國之於歐洲大陸那樣,對中國以致內亞地區發揮離岸平衡的作用?
英國文明有著怎樣的獨特性?為什麼即使社會形態和地理特徵與之有著高度相似性的日本,也並沒有像英國那樣,對東亞地區封建多國體系的持續發育發揮看守者的職責?或者換種角度問,東方內陸帝國的形成,是不是和日本在東亞地區的弱影響有著緊密的關聯性?
準確的說,不列顛島和日本島的相似性是非常有限的,地理上,日本島(關東-近畿為主體,後期開發的北陸其實歷史影響較小)的山地地帶比例遠比不列顛諸島大,也不像英格蘭地區那樣,有一個非常集中的平原發達地區。知乎上已經有帖子說過日本其實是很大的,古代也是這樣,要知道北海道開發一直到明治時代才正式開始,而在古代,其實日本中北部地區還非常的地廣人稀。所以從地理的主觀認知而言,不列顛島就是一個島,但對日本人而言,日本列島其實和一片大陸區別並不大,其實在近代受西方刺激之前,日本對於海外拓土可以說沒有需求(但對朝鮮半島,日本人是始終是有需求的,實際上對於古代日本人而言,朝鮮半島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海外,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兩者雖然不能算同一個地緣單元,但卻並非路人關係,尤其是在日本政治版圖中始終具有很高獨立性的九州,它對於朝鮮半島更是幾乎沒什麼海外的感覺,而是休戚相關的接壤之地。因此古代日本人對朝鮮半島的觀感和對中國本土大陸的觀感差距很遠。當然,這也引起另一個問題,古代日本在文化認同上是統一,但是在政治上則是一個複數概念,近畿和關東,九州和近畿,北陸和關東實際上各自有各自的地緣政治認同,也難怪九州從中古開始,就對大陸,尤其是對朝鮮半島有不同尋常的關注,而同一時期在近畿和關東的所謂中央卻對海外事物體現出極大的漠視)。
另外從經濟條件上,日本島的農業區非常分散狹小,而且很早就形成了相當發達的稻米本位經濟,貨幣貿易的重要性一直等到大阪江戶等商業城市發展起來才得以體現,這種趨勢一直貫穿了整個古代史。相比之下,不列顛諸島的經濟形態發生了很多次重大改變,農牧多元化色彩很明顯,其實從中世紀開始,它就是歐洲主要貿易國之一。因此,不列顛島儘管面積並不非常大,但是從羅馬殖民時代開始,對於歐洲大陸就保持了一定的經濟優勢,相應也就形成了一定依賴關係,相比而言,在近代銀礦大開發之前,日本對於大陸社會其實既沒有很強的需求,也沒有優勢輸出,所以假如只討論社會經濟關係,日本島始終是一個高度獨立的地區,主觀上缺乏向大陸延伸影響力的意願。其次,不列顛島和歐洲大陸在政治上基本是一體的,本土英王時代過去以後,不列顛政治始終就是歐洲大陸政治的當然成員,在優勢海軍普遍發展起來以前,英王在大陸的政治利益一點都不比他在島上的小,他依然是以教皇-皇帝為樞紐,整個歐洲教廷-法蘭克政治體系的核心成員。亨利八世改革之後,英國對歐洲大陸政治的參與依然是非常深入的。但是日本對於東亞大陸政治,可以說基本上是路人的關係,對於後者而言,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是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的,但是日本可以說幾乎沒有正式參加過這個體系,當然這和日本社會的多中心分散化結構有關,對於這樣的政治結構而言,日本島已經足以成為他們的天下,東亞大陸政治的意義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除了極少數幾個時期由於特殊利益理由產生的接觸(主要是爭奪朝鮮半島,對於日本而言,近代之前這是唯一與日本有政治相關性的大陸地區),日本島幾乎不存在介入大陸政治的動機和途徑。反過來,大陸對於日本也幾乎是沒有威脅的,除了大元曾經嘗試攻佔日本(它這麼乾的政治邏輯和其他中原王朝完全不同,征服世界這種事也就大元做得出來,實際上,只有大元眼裡,中國這點地盤才算不上是天下),其他王朝也沒有去主動搞日本的需求,另一方面,日本是否在朝貢體系內,對於中原王朝也無足輕重。
最後,不列顛島和歐洲大陸不存在文化上的區隔,尤其是精英文化,整個歐洲基本上是一體的,這就導致政治上互相對話的直接空間,要知道威廉登陸之後,外國血統的英皇室長期是一種常態,英王不懂英文都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歐洲始終存在一個高於具體國家的文化共同體。相比之下,其實除了唐宋短暫的直接接觸,日本島文化和大陸文化幾乎沒有實質接觸和聯繫,其實歷史上的常態是,日知中多,但多停留在文獻(日本很快發展出了不依賴漢語閱讀漢文典籍的體系)和海商言,中幾乎不知日(當然,中國,尤其是宋後對於周邊諸國的了解意願非常非常低)。可以說從宋代開始,中日兩國雖然是鄰國,但在文化上幾乎是完全獨立的,李氏朝鮮建立以後完全尊明,日本在大陸上最後一個文化上有親緣關係的地區也消失了,因此從戰國時代開始,日本文化更是踏上了完全獨立發展的階段。
最後謝謝上面某兄的補充,日本列島和大陸之間除了到朝鮮和台灣,直接登陸中國還有氣象學上的困難,因此中日直到近代以前都沒有穩定的海上航線,加上兩國都沒能掌握遠洋航海技術,長期以來,貿易其實是依賴九州-琉球-泉福(寧波)航線的,這條航線實在算不上一條優良的遠洋航線,這也是兩國近代以前始終缺乏接觸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上面講的都是分離,其實應該補充一點,德川以後,中日在外交層面還是存在爭奪和衝突的,豐臣韓戰依然不明顯,但尤其是大明國覆滅以後,德川曾經嘗試組織過屬於自己的朝貢體系,朝鮮、中山(琉球)在這一運動下都成為這個小華夏體系的成員國,也曾經和台灣的大肚王國建立了一定關係,但是這一努力應該說是比較有限的。明代後期開始,所謂華夏朝貢體系已經大大收縮,清代時已經是內亞本位了,所以對海外朝貢體系的注意力大幅下降,因此德川時代的這種努力也沒有引起中國的太多反應。相比於緊接而來在東海、南海上西葡荷三國的殖民體系而言,這種本土的海洋外交爭奪就顯得十分微不足道了,因此也只是近年才引起學者的關注。不過,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之類的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當時的日本人提出來的。
所以應該說,日本對中國華夏朝貢體系的這種政治干預還是存在的,第一,存在於朝鮮半島問題上,第二,德川時代存在過一種烈度很低的外交爭奪,但總體上,近代以前的中日幾乎是路人。補充 @屈嘯宇先生一點不同於英國溫帶海洋性氣候,由於青藏高原對西風帶的影響,東亞形成了獨特的季風氣候區。對日本來說,夏季風濕潤多雨,且常常伴隨副高北抬帶來的熱帶氣旋,在沒有氣象預報技術的時代,如果要借夏季東南季風順風抵達大陸,每次出航都會伴隨極大風險。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總結File:2013 Pacific typhoon season summary.png
第一次見到有題主這樣賭一毛錢的……好那我答一遍
讀書太少,該多想的地方不多想就會胡亂類比,抱歉我還是這句評價。
離岸平衡手出自進攻現實主義者米爾斯·海默,在著作《大國政治的悲劇》第七章有著詳細的論述,書不在手邊就根據記憶回顧了。「離岸」,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國家不能位於大陸,而位於主要大陸附近的島嶼。「平衡手」,即這個國家有能力通過自身實力來影響主要大陸的霸權間鬥爭,通過支持弱勢方制衡強勢方,使得大陸維持分裂和實力均衡,從而維護自身利益。「離岸平衡手」是一個帶有鮮明現實主義特點的概念,基礎是現實主義的核心理論「均勢「,即和平要通過均勢來維護。為什麼說日本古代既不離岸又不是平衡手?而為什麼鴉片戰爭前的東亞根本不存在離岸平衡手的可能性?不離岸原因別的答案已經說過了,就是距離遠,遠到當時的條件下日本與東亞大陸部分是相對隔離的,沒有條件進行大規模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也沒有條件對大陸的國家進行有效的支持和打擊。直到明代隨著技術的改善才有了這一條件。需要提的是現在美國被認為是西太平洋地區的離岸平衡手,這是因為現代技術條件下美國有能力實現與英國當年在歐洲的「離岸條件」。為什麼不是平衡手?平衡手在什麼條件下才會產生?大陸是分裂的大體均勢狀態,而這個平衡手的國力至少要有能力影響分裂狀態下大陸的主要國家。很不幸……大化改新前的日本國力相對此前大陸的任何一個稍有實力的割據國都不值得一提,而且日本根本沒能力投放任何可見的支持給任何一方。大化改新到明中後期,這期間日本儘管國力有所提升,但國力仍然差距較為懸殊且距離遙遠,更無法發揮什麼作用。所以這期間即使中國大一統王朝崩潰的割據時期,日本也是孤懸海外的一個與大陸爭鬥」無關「的弱國。那麼為什麼根本不存在離岸平衡手的可能?因為大陸是一個大多數時間維持統一且即使在分裂時期統一觀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有著遠遠超過周邊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力,文化和經濟影響力也無人能敵,所以會建立起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體系「而不是分裂的歐陸的均勢體系,既然不適用均勢理論,那麼基於均勢理論的」離岸平衡手「怎麼可能出現呢?同樣的,朝貢體系中心國家的君主,倒不是不可能引入外族實力支持自己(比如後晉後唐),只是阻礙較大而已,人都是很現實的文化上阻礙是可以被現實打破的。不過北方少數民族能叫來幾萬鐵騎,日本連過都過不來,你說就算要有平衡手,是誰更有機會呢?至於明中後期以後,仍然要注意的是明清都是大一統的君主專制王朝,仍然不存在均勢的條件。倒是崇禎時期比較亂,然而日本這樣一個惡名昭著而且仍然沒有能力也沒有可能投放強大力量影響大陸戰局的國家,誰會想到找他平衡呢?荷蘭人還能賣船賣炮呢,日本只能說影響力幾乎不存在。至於近代,日本的野心從來都是吞併整個大陸,而大陸國家又過於虛弱,主觀上無意平衡,客觀上中國強烈的華夏觀念下大陸主要部分回歸一統只是時間問題,同樣無法出現離岸平衡。
至於什麼」看守者「還有英國和日本社會地理相似,我就是基於這兩句話判斷你讀書太少的,至於為什麼另一位答主說的很清楚了我也就不重複了。以上。日本離中國太遠了,對古代的海洋航行技術來說是困難的。
法國稱加來海峽,英國稱多佛爾海峽。最窄處僅28.8公里,大部分水深24~50米,最深64米。是歐洲大陸與英倫三島之間距離最短的地方。
朝鮮海峽指朝鮮半島與對馬島之間的水道,寬67公里,平均水深95米。朝鮮和韓國均稱為釜山海峽,日本則稱為朝鮮海峽或對馬海峽西水道。
中日交流通過陸路走朝鮮半島,然後再轉海運,成功的概率比較大。這樣的話,想要影響中國大陸,需要很長的時間。
如果直接走海路,請參看鑒真東渡期末人亢奮,謝不邀。時間有限,先寫結論性內容,具體案例有時間補。首先我想明確一下近世的含義,根據內藤湖南在唐宋變革論中的理論
「唐代是中世的結束,宋代則是近世的開始」,即唐宋之間的變革是中世向近世的轉變。
但是在日本歷史的劃分當中,一般又以江戶時代作為日本的近世的開始,即1603年之後。所以綜合以上種種,我就假設近世指的是中國的明朝之後。
題主提到的英國的離岸平衡手,也就是英國所謂的均勢主義政策(balance of power),通過對歐洲國際關係史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這種所謂的政策有四個必要的前提,即英國的國家實力遠超或至少與大陸強國基本相當,大陸上有實力均衡的國家,英國沒有領土企圖和英國有行之有效的干預手段。首先,我們討論一下英國之於歐陸諸國和日本之於亞洲各國的區別。
英國的國家實力在歐洲幾乎是毋庸置言的。日不落帝國的名字不是白叫的,廣闊的殖民地為英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與產品市場,同時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當中,英國也是佔盡了先機。當時英國的」世界工廠「的名聲,與當今中國的」世界工廠「幾乎就是兩個概念,大概把英國理解成現在美國的高端製造業而中國理解成牛仔褲製造業就好。同時,英國的資產階級掌權也較早,在數次貿易戰爭中也得到不少好處,可以說在二戰前英國是世界的中心也不為過。但是日本呢?一直在日俄戰爭之前,日本的地位都相當尷尬。國力方面,萬曆年間日本幾乎傾國之力的朝鮮之役,對中國而言也不過是萬曆三大征中的一個罷了,並沒有傷及中國的國之根本。可以說此時的日本的國家實力對中國而言,中國不對日本離岸平衡就不錯了。到了近代,很多國人對這一段時間內的中國國力有一個誤區,認為此時的中國國家實力是極弱,不僅無法抗衡英法等歐洲老牌強國,對日本也是無能為力。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鴉片站爭當中,英國所打擊的中國並不是舉全國之力抗戰的中國,而是一個想要快速息事寧人的中國。在洋務運動當中,清政府構建的北洋艦隊,根據當年《美國海軍年鑒》的排名則是實力曾是東亞第一,世界第九(前八名分別為:英、法、俄、普(魯士)、西、 奧(斯曼)、意、美 )。在這支艦隊當中,多支艦船是哪怕建造方英德都沒有的艦船,因為清政府實在是太財大氣粗了。所以,即便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在中國面前還是沒有底氣的。具體可以參考長崎事件的經過與解決。所以當時的清朝,實力是超過日本的。所以甲午戰爭也是日本堵了一把,險勝。日本利用這筆巨額的賠款,快速進行軍事建設,在很短的時間內,加強天皇的權力與威嚴,同時建設軍隊。這給了日本之後打贏日俄戰爭的底氣,所以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整個亞洲包括清政府都是極其振奮的。所以,直到此時之後,日本才有了可能離岸平衡中國的可能。但是此時,第二條出現了。
日本離岸平衡,他離岸誰呢?
亞洲和歐洲簡直差太大。每一個學習這段歷史的人基本都很繞。歐洲基本一直相當於中國的戰國時代。所以中國如果一直處於戰國,日本還有離岸平衡的可能。但是中國可以說是此時的亞洲唯一大國。朝鮮,琉球,你覺得哪一個有可能制衡得了中國。此時的日本還把他們吞併了。俄國,俄國雖然二流強國,不過好歹家大業大的,不制衡日本就燒了高香了。但是如果說日本想要干涉中國內政,確實是有的。不過在美英法面前,日本還是naive,雖然日本在中國的影響力很巨大。下面,說到第三點,領土訴求。英國對歐陸,領土訴求並不是第一位。英國想要的,無非是保持歐陸的均衡,保證對自己的安全,帕麥斯頓的一句話國內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即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很多人認為這是唯利是圖,很多現實派還用這句話為自己辯護。錯了,英國永遠的利益只有一個,就是維持歐洲的均衡。所以他結盟也好,打擊也好,只為了能夠balance of power. 回到日本,日本由於是島國,並且領土小資源少,所以對領土的擴張有天然的衝動、於是日本根本就不跟你廢話,我的目的就是蠶食鯨吞,一步步壯大自己,我才不在乎均不均衡。所以,這一點上,英國和日本的根本出發點和根本利益出現了不同。
最後,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們都知道,英國的皇家海軍,絕對是第一的戰鬥力。海軍永遠不能摧毀一個國家,但是海軍卻可以干涉。所以英國在海軍方面,一直保持著絕對的優勢。即便是後來出現頹勢了,英國海軍也要保持超過第二和第三總和的絕對優勢。就這樣一支海軍,想干涉哪裡就干涉哪裡。在一戰當中,英國的核心利益就是不準觸碰我的海軍絕對優勢。所以當德國開始建設無畏級戰列艦的時候,英國才痛下狠心的。所以,英國的干涉手段行之有效。再反觀日本,日本列島距離中國大陸那麼遠不說,航線也不穩定。重點是日本海軍也挫啊。所以綜上,日本沒的離岸平衡,也平衡不了,而在日本也根本不想去進行離岸平衡手。離岸平衡手這種把戲,向來得絕對的大國使用。晚期李鴻章倒是用過一次,解決就是甲午戰爭。之前的大英帝國,現在的美國,離岸平衡都是玩得極溜的。以上。
對英國的更多分析,可以參觀我另外的一個回答。那個回答更加好玩一點兒。
英國在歷史上的地位是否被高估了? - 陳思宇的回答如果題主執意要分析近世之前
那你就當我沒說吧一個飯都吃不飽的國家去離岸平衡一個繁榮昌盛的大國你啥時候見過辛巴威離岸平衡美國呢?太遠了,在一千年前尤其遠。多佛爾海峽30km,釜山到福岡近200km,但實際的等效距離比這個還大得多,因為無論釜山還是福岡都不是兩個文明主體的核心區。作為不列顛與歐陸交流的重要事件,1066年諾曼征服時,兩個核心區諾曼底和黑斯廷斯,補給線約150km。200年後忽必烈攻日,當時的朝鮮半島因為人口密度和富餘生產力問題可是沒辦法做後勤基地的,甚至遼東都不行(平均氣溫和斯德哥爾摩相近,建立行政管理已經是極限了,產出和英法沒法比),補給線幾千公里。更重要的是在古代補給難度隨距離是指數增加而非線性增加的。順便一提,日本在大部分時間裡發展落後也是源於交通的閉塞。
補充一句:遠邪派心中力抗哈布斯堡的我渣蘭西是歐洲最大禍害,看到了沒?先理解了遠邪粉為什麼這麼莫名其妙的憎恨我渣蘭西,你就大體知道題主和劉仲敬都是一幫什麼貨色了。這幫人講話從無邏輯可言,只有價值判斷。萬事萬物都根據是否有利於/相性符合盎格魯撒克遜人、英國、貴族、基督教、封建等元素劃分為好和壞兩種。因此,我大渣蘭西不幸躺槍了。儘管要是讓大英獨自對付哈布斯堡的普世帝國會死的連渣渣都不剩,我渣蘭西因為當年暴打了大英還是屬於「壞」的陣營。儘管實際上百年戰爭法國勝利對大英更有利。
再補充一句:對歷史稍微了解那麼一點,就知道歐洲有機會統一的時候大英就是渣。一直抗拒統一的是我大渣蘭西。大英從未發動過旨在制衡歐陸的戰爭,更沒有在其中起到過關鍵性作用。所謂大英制衡歐陸,得到了維多利亞時代才有,而且不過是一種粗暴總結。到了維多利亞時代,誰也別想統一歐洲了,吹個鬼啊。看的想笑。不過沖著所謂「內亞」也得回一個。
貴英在1066年亡國以前不過是諾斯人劫掠的對象,疲於奔命。在那時候別說干預大陸,自保都難。貴英幸免於難得感謝諾斯人的天主教化與文明化。1066年以後,諾斯人的子孫,更大陸更集權更強大的諾曼人輕而易舉的把貴英的封建「自由」和落後無能的薩克遜貴族碾碎之後,貴英成為了大金雀花「帝國」的一部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英格蘭對諾曼人沒太大用處。和人口數量壓倒神聖羅馬帝國的法國比,英格蘭這種窮鄉僻壤除了人民軟弱愚蠢好統治好拿賦稅之外沒有別的好處。雖然威爾士長弓在300年後起了作用,雖然諾曼人從來不自我認同為法國人,然而要不是出了個貞德和百年戰爭殺出民族主義情緒,貴英就是大法蘭西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還真難說百年戰爭對法國是好事,我是樂見聯合王國首都在巴黎的。在封建的形成期和鼎盛期,貴英在幹啥?我不知道一個既沒有呂貝克佛羅倫薩的輝煌與繁榮,又沒有聖地亞哥與甜不辣赫赫武功的邊緣小島這麼崇拜封建幹什麼。說到這裡,你就知道貴英在中世紀是多麼的低賤和脆弱了。和數次入侵朝鮮謀求擴張,白江口挑釁盛唐,擊退忽必烈的日本比,貴英和日本相提並論簡直是對日本的極大侮辱。貴英後來的崛起,要感謝諾曼人帶給了貴英中央集權和大大減少了貴族的數量,使得貴英以一個整體進入了近代化和君主專制的時代。一個近代化的小專制國家,和龐大的分封制中世紀帝國比就強在這裡。畢竟以斯提利亞和奧地利重新統一作為分界線來看,貴英比內萊塔尼亞要大的多。以納瓦拉入主法蘭西作為分界線來看,貴英又比法蘭西早。雖然如此,貴英也不配當龐大的法蘭西的對手。法蘭西對抗的一直是真正的封建典範和君主楷模哈布斯堡家族,貴英除了龜縮在島上偷雞摸狗以外什麼都幹不了。如果不是哈布斯堡和法國互相血斗不止,不列顛三島的強盜土匪是永遠不能上岸的。說什麼貴英制衡大陸,我真想笑。等到哈布斯堡西班牙分支垮台,貴英算是強國了,然而哈布斯堡奧地利還繼續拖著民族問題的重擔頑強頂著法國人。如果不是路易家141516和拿破崙四個愚蠢的敗家子,法國遲早可以慢慢的讓哈布斯堡放血而死。到時候貴英仍然登不上大陸。就算是到了奧爾良王朝時期,法國也不是不能成為世界第一的強國並把貴英從歐洲大陸上踢出去。如果不是該死的節育文化,法國本可以保持自己的人口優勢。考慮到貴英只要本土人口更低就打不過歐陸國家,與貴英對德國的恐懼,我只能認為貴英的政體的唯一偉大之處就是抽風次數少罷了。至於什麼貴英制衡歐陸之類的還是收起來好。無非就是歐陸出現霸主,貴英和其他更弱勢的一方聯合對付霸主而已。沒貴英人家就不聯合了?全球變暖是我放屁造成的嗎?貴英是擊敗了查理五世,終結了他重建神聖羅馬帝國普世性的夢想嗎?貴英是打出致命一擊,讓天主教聯盟化為泡影的勝負手嗎?亦或是貴英拯救了普魯士?貴英分明在任何一場決定歐洲命運的大戰中都沒起決定性作用,甚至沒有發動過一場所謂維護歐洲自由的大戰,為什麼貴英敢這麼吹自己呢?或者劉仲敬先生為何這麼牛逼的吹捧貴英呢?話扯回來,比貴英偉大的多的日本為何不能在大陸縱橫捭闔呢?首先日本的土地更廣闊,這是前提條件。其次,日本交往的對象更有限,這是客觀限制。最後,因為東亞有強大而神聖的偉大帝國在監督成日本,阻止日本任何輕舉妄動。而日本跨越東中國海所需的投送力量和科技前提,又讓日本更加難以與帝國抗衡。正如堅定的集權的東羅馬帝國可以搗毀諾曼人在南義大利的巢穴一樣,很難想像統一的羅馬帝國會被諾斯人甚至島夷騷擾。總而言之,貴英這種竊賊般的存在本來就是歷史性錯誤,幸好現在逐步修正了,這是可喜可賀的。給LZ一點面子,我說盎薩神國乙烷。不過要是不給面子,我得說盎薩神國從來沒出現過。日雜的精神祖國嘴上厲害,心底比誰都老實。鱉國要是在太平洋打不過美國,就繼續罵。等打得過了,鱉軍駐紮在橫須賀,霓虹也會和今天一樣乖乖的。前面幾位答主票數較高的答主總結回答的已經很不錯了。我再結合一下眾答主的回答來表述一下我的看法吧。第一,地理環境方面。正如幾位高票答主所說,日本和英國雖然都是處在亞歐大陸之外島國,但在地理環境上卻有著極大的不同。1、英國距歐洲大陸的英吉利海峽遠比日本距中國的海路距離近太多,確實,日本可以通過對馬海峽登陸朝鮮,然後再從朝鮮陸路通往中國大陸,但這裡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就是朝鮮半島畢竟太狹長,就算上了岸,以古代陸上交通工具的速度,也要走挺長時間才能到中國,再加上古代朝鮮不像法國在歐洲的地位那樣突出,所以日本距離歐亞大陸最近的陸地朝鮮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就不如英國距離歐亞大陸最近的陸地法國那樣優勢突出(好吧,確實有點啰嗦⊙﹏⊙)。
那麼好,不走對馬海峽直接全程海路到中國怎麼樣?那麼好——浩瀚的東海和黃海以日本古代的造船與航海技術簡直是障礙,再加上大風大浪,連忽必烈牛逼哄哄的艦隊都因遇上風浪沒過去,何況日本。。。。。
簡而言之——就是來趟中國太特么、太特么不方便了!!你看浮世繪里描述日本人海路來中國的那些場景,就知道相當不容易。哪像英國人去趟歐洲大陸的重要國家——法國,只要在窄窄的英吉利海峽「漂」 一會兒就到了。2、日本與英國雖然同為島國,但是地勢與氣候上卻有著天壤之別,總體而言,日本的地勢起伏與季風氣候變化強烈,英國的海溫帶洋性與地勢起伏非常溫和,再加上上面說的與歐洲大陸極近的距離,比日本更適合發展與宜居。第二,歷史歷程上。這一點我覺得就是承接上一點,地理與氣候環境的因素。比日本好太多的地理環境與氣候,使得在不列顛島在古羅馬時代便由歐洲大陸的軍隊與移民帶去了歐洲的文化與很多先進的、適於發展的事物。這一點日本與中國大陸因為相距太遙遠,無法使日本像英國一樣能方便地與中國進行文化、政治與經濟交流,再加上其自身自然稟賦不太好,所以,其國內的發展肯定不如英國那樣迅速。這也導致英國因與歐洲大陸便利的各種交流而快速發展起來。最後就是因為地理環境的不便導致了與先進文明交流的不暢加之不太好的自然稟賦導致古時的日本沒有辦法像英國那樣迅速發展起來,從而也就搞不了什麼離岸平衡、大陸均勢。對了,我覺得還有一點就是,歐洲文化和東方文化的截然不同也是日本與東亞大陸的關係不會像英國與西歐大陸的關係那樣發展的原因之一。。日本缺乏馬匹,而且中國的地理環境也不像歐洲。歐洲三面環海,而日本想干涉中國的話也只能從東南沿海的海岸線上登陸。中國有足夠的縱深等著日本。日本軍隊缺乏馬匹也就意味著機動能力的先天不足。中國古代的軍力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吊打周邊的這點也是要考慮的,日本人就算是真能開船過來究竟是干涉還是送死也得另行考慮才可以的。當然,這條答案只是我個人的腦洞而已。
不能類比
英國面對的是有多個強國的歐洲大陸,這是一個多極世界,可以互相制衡。
日本面對的是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的東亞(當然,也有不服的,或者是持續騷擾或者直接入主中原),這是一個成王敗寇的單極世界。日本當時沒法作為離岸平衡手,要麼被邊緣化,要麼代替天朝的位置。地理上的原因:從北京飛日本要3個多小時,從英國過隧道去法國才要多久?英國在已知世界的邊陲,美洲大陸被發現後,英國就成了「歐美地區」的中心,而日本是實實在在的邊陲,不可能越過太平洋和美洲大陸互動。歷史上的原因,歐洲世界的中心從君士坦丁堡轉向義大利,然後是伊比利亞半島,然後是荷蘭,再才是英國。荷蘭以前的幾個國家如果提早開始了工業革命,干涉歐洲大陸的就不是英國了,所以這個只是偶然事件。 並且歐洲各地比較接近,技術傳播快。日本和中國的聯繫是很封閉的,少有貿易,更談不上技術交流,致使幾千年都落後於中國,自然不能干涉大陸的局勢。
上海到長崎738公里
英法海底隧道50公里我想這就是答案遠東距離文明中心太遠,日本距離大陸太遠。期待更好答案
主要是中國統一的時間比較多,分裂的時候,比如北洋、民國、軍閥混戰時代,它就能夠搞.........
現在沒機會了,大的尺度上的離岸平衡手,現在是美利堅.............想要搞平衡,需要對面陣容里沒有一個處於絕對強勢的國家,比如英國所面對的德法。但東亞顯然不是這樣,在中國這個大一統的巨無霸面前,朝鮮/越南都是小不點一樣的存在,日本還平衡誰跟誰啊……
因為中國國土面積太大。和歐洲都差不多大了。制衡誰去。
大家居然說那麼多,根本原因是沒有那個實力。
一、日本和東亞大陸的距離太遠了,要介入中國的事務對於日本來說成本太高。二、中國所謂的封建多國體系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日本什麼樣子大家都知道。等到日本開始和東亞大陸大規模交流時隋唐正處於巔峰期,日本無力與其對抗,白江口之戰就是一個例子。其實日本不是不想干預大陸事務,只是在古代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不信你看日本在古代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插手朝鮮半島,如果實力足夠肯定插手中國。
東亞過早統一對日本來說是個悲劇
竊以為有三個原因:
1、英倫三島經歷過多次來自歐洲大陸的入侵,影響最大的一次是法國諾曼底公爵的遠征,即所謂的「諾曼征服」,因此英國王室有充分的理由干涉歐陸事務——畢竟歐陸才是人家的「龍興之地」
2、中世紀的歐洲分裂為諸多小國,使得英國有機會把自己的影響力滲透到大陸;而東亞一側長時間的統一打造了強勢的中華帝國,日本既無機會,也無實力向東亞投射自己的影響力
3、英國里歐洲的距離比日本離大陸的距離近很多,英吉利海峽最窄處,也就是多佛爾海峽僅34公里寬,而中日距離就遠得多了,因此英倫諸島和歐陸的交流與互動比日本與東亞的交流容易的多推薦閱讀:
※假設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失敗
1.日中、日韓、日俄關係會怎麼樣發展?
2.東北亞局勢會怎麼發展?
※為什麼建國以後不「解放」台灣?
※日本政府發言人兼官房長官菅義偉稱安重根為「恐怖分子」有法理依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