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孔子評價不甚高的曾子卻繼承了道統?
在《論語 先進第十一》中,孔子評價道:「參也魯」,認為曾參本性愚鈍。
另外同樣在此章中,孔子說:「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這裡提到的十個弟子被後人成為「孔門十哲」,而其中也沒有曾子。但結果卻是曾子延續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儒家道統,並且也被後人認為是四書之一的《禮記 大學篇》的作者。並且也在《論語》中留下了很多卓有成見的言論,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以及「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矣。」等等。那麼,為什麼偏偏是曾子,而不是孔子的其他得意門生,例如顏子、子路、子騫、子游等人亦或孔鯉真正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併流傳給後人呢?
=============================(修改版)謝邀!!!!談曾子之前,我們先來讀兩篇文章的三段話第一段話,來自《韓非子·顯學》篇:
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孔、墨不可復生,將誰使定後世之學乎?孔子、墨子俱道堯、舜,而取捨不同,皆自謂真堯、舜,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殷、周七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審堯、舜之道於三千歲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愚誣之學,雜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第二段話,來自《荀子·非十二子》篇: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 ,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游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若夫總方略,齊言行,壹統類,而群天下之英傑,而告之以大道,教之以至順;奧窔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則六說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在一大夫之位,則一君不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成名況乎諸侯,莫不願以為臣。是聖人之不得勢者也,仲尼、子弓是也。
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六說者立息,十二子者遷化。則聖人之得勢者,舜、禹是也。
同篇:
弟佗其冠,衶襌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正其衣冠,齊其顏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偷儒憚事,無廉恥而耆飲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賤儒也。
我們先不談曾子的問題,我們先來看儒家在孔子死後,發生了什麼,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這裡提到了八派儒家,子張氏---顓頊師的一派,子思-----孔伋的一派,顏氏(不一定是是顏淵)之儒,,孟氏-----孟子的一派,漆雕氏----漆雕開的一派,仲良氏----仲梁子一派(詳見陳猷奇《韓非子新校注》考證),孫氏-----荀子的一派(或雲公孫尼子一派),樂正氏---樂正子春一派。 當然這是韓非的認識,已經是到戰國末年了。讓我們把時間往前推,看看荀子說了什麼。
韓非的老師----荀子,所評價的儒家,我們看到是子思唱之,孟軻和之;子張氏之賤儒;子夏氏之賤儒;子游氏之賤儒
當然,還有
孔子,仲弓
這裡的提到的子思、孟子就不多說了,子張氏文上也提到了。子夏氏 就是卜商,子游氏就是言偃,仲弓就是冉雍。在荀子的眼裡,儒家是分為五派的,第一派 ,仲尼,仲弓(也是荀子所推崇的);第二派,子思,孟軻;第三派,子張;第四派,子夏;第五派:子游。
從這兩種分法我們看出什麼?至少在明面上,曾子在戰國,準確講應該是戰國後期,根本是沒有人提,換言之,即使子思承道曾子,戰國儒家也只承認子思,不承認曾子。為什麼?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曾子對後來的影響不大,就像什麼閔損,什麼顏刻,是孔子的弟子但是出不了風采。第二種,曾子的地位只不過就是一個好老師,孔子講了啥,曾子乖乖的宣科而傳,說是曾子之徒,猶如孔子之徒。兩種可能,那種?我先留個底(一般你們心裡基本有答案了。)繼續講,我們再來看一段材料---------《漢書藝文志》:
《晏子》八篇。名嬰,謚平仲,相齊景公,孔子稱善與人交,有《列傳》。
《子思》二十三篇。名伋,孔子孫,為魯繆公師。
《曾子》十八篇。名參,孔子弟子
《漆雕子》十三篇。孔子弟子漆雕啟後。
《宓子》十六篇。名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
《景子》三篇。說宓子語,似其弟子。
《世子》二十一篇。名碩,陳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
《公孫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
《孟子》十一篇。名軻,鄒人,子思弟子,有《列傳》。
《孫卿子》三十三篇。名況,趙人,為齊稷下祭酒,有《列傳》。
《羋子》十八篇。名嬰,齊人,七十子之後。
首先,從這一段材料,我們明顯看到,荀子評議的五派儒家中思孟學派留下了著作,但是子張學派,子夏學派,子遊學派卻無任何著作留下來。但是,真的是這樣么?我看不是。
依《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可是曾為魏文侯師,講學於河西的哦!因此,我看那六篇《魏文侯》,應該是魏文侯問學子夏之時記錄下來的問答之話,換言之,《魏文侯》一書,是子夏學派的著作。《李克》這一本書已經著明是子夏弟子李克撰,故而也是子夏學派的著作。接下來是子張學派。首先藝文志著錄的《世子》這本書,題為陳人世碩撰寫的。而子張據史記記載是「陳人」。是不是有一些巧合?子張姓顓頊名師,顓頊氏這一脈曾經出過一個聖人---大舜,大舜之後媯滿分封於陳,陳國後裔中又有一個叫陳顓頊的,他和陳完(就是田完)出奔了,這一隻後代就姓顓頊,而子張正與此合。(據呂氏春秋尊師篇,子張為魯人,蓋如孔子,其先出宋而後遷魯,孔子亦可雲宋人,其祖籍也。)子張其先出於陳國,魯國又呆不下去(子張和曾子撕逼)。不能呆下去,去哪?我看,去陳國當是首選。因而,所謂的《世子》一書,我看,大抵是子張氏一派之書。子游氏之著作應該也有,不過可惜佚失了,今散見《禮記》。而當我們跳脫荀子,從韓非子觀點看,子張氏、子思氏、孟氏、漆雕氏、孫氏五家已有著作傳世,其餘三家,其所殘存之文,又能夠從《禮記》、《大戴禮記》找出來。說了這麼多,可能大家有點迷糊。那麼簡言之,但凡是當時稱儒家一派的,第一需要弟子,第二需要著作。那麼,問題來了,曾子有弟子啊(後面談),也有著作啊(詳見上),為什麼曾子沒有獨立一派?
讓我們先從曾子的傳人入手。首先曾子有三個兒子:長子曾元、次子曾申、第三子曾華。這三個兒子都是曾子門人(古代尚學問家傳)其次,根據禮記記載,曾子弟子還有子思、陽膚、公明儀、公明高、公明宣、孟儀、樂正子春、沈猶行、單居離、公孟子高和子襄其次,子思有一個弟子,孟孫氏後裔-----孟子。這些弟子中,我不提,你也能看到到,子思氏之儒,孟氏之儒,樂正氏之儒盡出於曾子之門。另外根據《禮記檀弓》:曾子曰:「屍未設飾,故帷堂,小斂而徹帷。」仲梁子曰:「夫婦方亂,故帷堂,小斂而徹帷。」
這僅存一條關於仲良氏的記載,仲良氏不可以說是曾子的直接弟子,但是絕對是曾子思想的影響者。
從這裡能看出什麼?我想,該是回答上文提的問題了,曾子的地位是什麼?第二種,曾子的地位只不過就是一個好老師,孔子講了啥,曾子乖乖的宣科而傳,說是曾子之徒,猶如孔子之徒。
當然這個表述略微太簡略了。修正一下:
曾子是孔子學說的補充者,曾子的地位就如同他的封號叫做宗聖一樣,是繼孔子之後將儒學再次演進的重要補充者。他像老師孔子一樣廣收門徒,將儒家的發展推到一個新的高潮。
這是從各類文獻分析出來的曾子對於儒學的地位。那麼以此為節點,我們來分析曾子這種地位的發生和發展。首先是發生,樓上分析了孔門各個早期弟子的存在情況,還是很有道理的,換言之,孔子死後,能繼承道統的人已經寥寥無幾,按照當時孔門早期弟子的情況,三冉(冉耕,冉雍,冉求)成才的死了,活著的不成材(參與政事還不聽老師話),顏淵子路不用提,唯一有可能是兩個人,第一個是原憲,第二個是端木賜。但是,這兩個人麻煩就麻煩在,原憲隱居了,端木賜守喪六年之後,跑去經商,順便參與衛國和魯國的政治,或為衛相,或為魯相,春風得意馬蹄疾。兩個人本來在孔子眼裡,雖然不算的高,但是起碼地位是和子路是一樣的。宰我據說參與謀反被殺了。這些跟隨孔子的學生們,沒有一個人有機會或者是願意安安靜靜坐下來搞自己學術,換言之,曾子的有力競爭對手是零。接下來是 子張、子游、子夏三個人。這三個人呢,和曾子最大爭議是禮法的問題,詳見《禮記》,或參考上文。並且,曾子在這一問題上成功幹掉了這三個同門師兄弟。這樣,曾子的競爭對手也幹掉了。這是曾子地位的發生條件。那麼曾子地位的發展呢?我說,要感謝一個朝代---漢朝,感謝一本書---《孝經》。漢朝崇尚以孝治天下,於是《孝經》和《論語》成了小孩子當時首先讀書的教材。這裡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孝經》這本書的作者,歷來一直被認為是曾子。這是曾子的地位無形中第一次得到鞏固。接下來到了唐朝,唐代的第二代驕子唐玄宗,給《孝經》做了注,追封曾子的爵位,並將《孝經》也刊刻於石頭之上。這是第二次得到了鞏固。接下來到了最重視文教的宋朝,刊刻了後世所見的「十三經」,《孝經》列為其中之一,追封由侯爵變成了國公爵。接下來是元朝,首次將曾子封為宗聖公。最後到了明世宗,正式改定稱宗聖。而自宋以後,孝經也是明經科中的一種。當然,若是認為曾子真幹掉子夏就大錯特錯了,公羊傳,穀梁傳,魯詩,毛詩,韓詩,可都是子夏學派的傳承哦,大不了子夏沒被稱聖而已。當然,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原答案)
在推崇有若被曾子否決之後,子夏、子張、子游等人就離開了魯國,開始在外面傳播孔子的學說。三人及其門人也在儒學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子夏作《易傳》等。
而曾子留在了魯國,而且掌握了代表著孔門嫡傳的象徵:子思。子思是曾子的學生,這使得曾子一派和其他師兄弟相比,有著高人一等的地位。尤其是在孟子的地位上升之後,曾子、子思等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曾子配享的規格唐朝還是伯,北宋就變成了侯,南宋上升到了公。到了明朝,曾子就已經成為了五大聖人之一。(五大聖人是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孔伋。顏子的地位靠老師表揚,曾子的地位靠孟子師承。)所以說,對於當時來說,曾子學派雖然不是唯一,但也已經是最正統的一支儒家學派。在後世,因為孟子的緣故,曾子學派就幾乎可以說是儒家唯一的學派了。樓上說這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先留個坑,我去吃個飯(嗚嗚嗚,人家出關就是解決邀請問題啊)
謝邀。
抱歉啊,一直沒看到啦:(
首先,曾子不是繼承了道統,而是曾子一系能源源不斷的培養出合格的學生,儒分為八,其它後繼無人,自然是曾子一系獨大了。
其次,我在之前的某個回答下說過,人的天資、閱歷各不相同,而我們中國又是經驗理性,強調悟,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分成了兩類人,一類叫做天才,生而知之,舉一而反三,如顏回,如陽明;還有一類人叫做普通人,只能依靠勤奮、努力、堅持、反省才能想清楚天才們看一眼就能明白的道理,如夫子,如曾子,如朱子。天才很牛,但天才不多,數量上的天然劣勢決定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所以,我們還是不要羨慕天才,說聲真厲害,佩服佩服!然後踏踏實實的干我們普通人能幹的、該乾的為好。一味的羨慕天才、盡想著他能我就能、我應如何如何的,叫做好高騖遠,君子不為也
再次,天才可以直悟仁道,但讓旁人搞清楚他的仁道卻沒有辦法,因為我們沒那個天資理解天才的世界,陽明的四句教多少人頂禮膜拜,可有幾個能達此心光明之境也?!而普通人卻可以通過不懈的學習、努力奮鬥、刻苦反省、積極實踐來逐漸明悟仁道。故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懷仁心善念、負家國責任,積極進取、厚德載物、堅韌不拔、理性平和,自然仁道可期、君子可期,不過擇善固執耳。
所以夫子是擇善固執、知其不可而為之,曾子死而後已,都得了仁道真義。
最後,儒學因夫子少也賤,所以儒學本原上就是關注生民、注重實事,敏於行而吶於言、剛毅木訥近於仁、巧言令色鮮矣仁。所以我說:儒者需健行!廣博見識和為追求炫耀的高大上是兩回事。儒者的超越之道在於反省自躬、積極進取,在於成人者終成己也!
是以,夫子而曾子確為儒學之主流,亦我夫子為我中華普通人所開創的超越之道也。
第一,顏回早逝。
第二,請參見論語。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是千古以來一個大問題、一個大疑案。孔子說「一以貫之」以後,現在便有什麼「一貫道」等附會的宗教團體出現,成了問題中的問題,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
曾是曾參。孔子對曾參說,為什麼不對別人說?這就是人的問題了,怎麼是人的問題?這個問題解釋起來很討厭。我們現在姑且把他劇本化來說,
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參經過他的前面,於是孔子便叫住他:「參!」曾參聽到老師叫,回過頭來,於是孔子便告訴他說:「吾道一以貫之。」就是說,我傳給你一個東西,一以貫之。這一以貫之的是什麼呢?如果說是錢,把它貫串起來還可以,這「道」又不是錢,怎麼一以貫之呢?但曾子聽了這句話以後,打了個拱說:「是,我知道了。」孔子講了這句話,自己又默然不語了。同學們奇怪了,等孔子一離開,就圍著曾參,問他跟老師打什麼啞謎呢?夫子又傳了些什麼道給曾參呢?曾子沒有辦法告訴這些程度不夠的同學,只有對他們說,老師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盡心儘力,對人盡量寬恕、包容。就此便可以入道了。
曾參講的對不對呢?有問題!那不叫「一以貫之」,該「二」以貫之了,因為一個忠,一個恕,豈不是二貫?明明孔子告訴他「一以貫之」,為什麼他變出兩個——忠恕來?這是一個大問題。所以說我們研究孔子的心法,這是一個討厭的問題,因此只有借用別家的東西,講幾個故事給大家聽,作為本題的參考。
我們知道,目前最流行述古的禪宗,現在社會上一般都稱為「禪學」。禪宗有一個故事,在文學上也很有名的,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是說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是梵文的譯音,釋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能仁」,牟尼譯成中文是「寂默」。晚年住在靈山——也叫靈鷲山。釋迦是十九歲丟開了王位出家,三十二歲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歲才過世,有四十九年從事於教育,現在我們暫且不用宗教的觀點來研究它。)
有一天上課,在禪學裡叫「上堂」,後來我們的理學也用這個名詞。下面有很多學生們等他,都不知道他這天要講什麼,結果他上去,半天沒有說話,他在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對著大家轉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這朵花的樣子,一句話也沒有講,下面的學生,誰也不懂老師這一個動作是什麼意思。所以這叫做「拈花」,就是釋迦拈花。釋迦拈花後,他有一個大弟子迦葉尊者,(葉,根據舊的梵文譯音,音協。尊者,就是年高德劭的意思。)釋迦牟尼的弟子,大部分與孔子的相反,孔子所教的都是年輕一輩。釋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紀大。佛經上記載,迦葉尊者在釋迦拈花後「破顏微笑」。什麼叫做破顏呢?因為宗教的教育集團,上來都規規矩矩、鴉雀無聲,大家神態都很嚴肅。可是在這嚴肅的氣氛中,迦葉尊者忍不住了,於是「噗嗤」一笑,這就叫作破顏,打破了那個嚴肅的容顏,但是不敢大笑,因為宗教性團體的戒律,等於說管理制度,非常嚴肅。他破顏以後,沒有大笑,只是微笑。那麼兩人的動作聯合起來,就叫做「拈花微笑」。
此時釋迦牟尼講話了,這幾句話是禪學的專門用語,等於孔子對曾參講的「一以貫之」是一個道理。解釋起來是很麻煩的事情,這幾句話譯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音瑪哈,意為大,大成的意思。)迦葉。」就是說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現在已交給了這位大弟子迦葉。這就是禪宗的開始。所以又稱禪宗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法門。說它不須要透過文字言語,而能傳達這個道的意思。現在我們不是講禪學,暫時不要去研究它。(我是不大主張人家去研究的,我常常告訴朋友們不要去研究,因為怕一般人爬進去了,鑽不出來。)只是引證這樣一件事,比擬於「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類似相同。孔子講的一貫是什麼?而佛家又為什麼一個拈花,一個微笑?等於我們有兩個人,一個舉起一支粉筆,另一個說:「懂了!」除非這兩個人有「黑道」術語、暗號,才知道彼此講的是什麼。對嗎?——一笑。
現在我們再引第二個故事加以說明。禪宗到了中國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時,(這個教外別傳的法門,就是脫離了佛教的經典之外,不限用文字,而以另外的方法來傳心,後來宋儒理學講「孔門心法」,也就是套用這個名詞的意義而來。)一個印度籍的達摩祖師(所謂祖師,就是有別於教主),他也是王子出家,禪宗的傳心法門,到了他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八代了。我們知道,到了我國宋朝的初年,印度的佛教,整個沒有了。阿拉伯文化的侵入,伊斯蘭教權力統治了印度。所以宋朝以後,印度連佛教的文獻都沒有。今天要研究佛教思想,老實說,只有中國保留的文獻最完整。十七世紀以後,英法等國才開始由印度找到殘缺的、遺留的佛教文化資料,譯成外文而產生了西方的佛學系統。但到現在為止,他們不承認中國的佛學系統,這是西方人有意的,尤其是有些人有意製造的。實際上宋代以後,印度的佛學系統已經全部到了中國,非常完整,且具規模。印度本土的佛學則可說是銷聲匿跡了。十七世紀以後的梵文佛學系統,是另外一個系統,那應該說是西方人的後來的佛學系統。這是世界學術史上的一個大問題,我們在這裡不去管它了。
達摩祖師是在隋唐以前,梁武帝這個階段,從印度把禪宗帶到了中國。後來流傳下來,到唐代傳至禪宗的六祖——廣東的惠能,就是中國的第六代禪宗祖師,他沒讀過書,卻成為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國文化史里,這一段相當於是佛教的革命,推翻了依文解義的經典研究,產生了中國文化中一股佛教的新精神。六祖下來,後來有一個和尚「俱胝禪師」,我國禪宗「一指禪」故事就是由他而來——不過要注意,有一本書名為《三指禪》,是研究按脈的醫書,不要誤認作禪宗的書。
怎麼叫「一指禪」?禪宗是不限於借用言語文字傳道的。六祖以後的這位大禪師,有人問他什麼是「道」?他回答得很簡單,每次都是舉起一根食指示人,說道,「就是這個!」這個是什麼?誰也不知道,可是問他的人卻懂了,悟了道。
有一天老和尚出門了,不在家,一個跟了他很多年的小沙彌在守廟。這天有個人來找老和尚問道,小沙彌說師父不在,你要問道問我好了。問道的人便請小沙彌告訴他什麼是道,小沙彌學師父的模樣,舉起一根食指向那問道的人說:「這個!」那個問道的人很高興,跪下來了,因為問道的人真懂了,悟了道。這個小沙彌可真不懂。等師父回來了,小沙彌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告訴了師父。師父聽了報告進去了,一會兒背著手出來,要小沙彌再說他怎樣向人傳道,小沙彌再比劃著伸出一根食指說,「這個!」師父放在背後的手一揮,手上拿了一把利刀,把小沙彌的那根食指砍斷了。小沙彌手指被砍,大叫一聲:「唉喲!」小沙彌也因此悟了道。
禪宗像這類的故事很多,我們不管禪宗的道。這裡所提到的幾個故事,跟孔子說的:「參乎!吾道一以貫之。」不是一樣嗎?這是由禪學回頭來看《論語》,發現孔子也和一指禪一樣,他說的「一以貫之」這個「一」字是什麼東西?曾子聽了,也等於迦葉的微笑一樣,說:「是!我懂了。」曾參懂了以後,孔子出去,門人們圍著曾子,問老師說了什麼?可見孔子對曾參說這段話蠻不簡單的,所以同學們才問他到底什麼意思,曾子於是回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實際上,意思是說,你們不要問,你們的程度還沒有到哩!
《論語別裁》評價不高是個神馬意思?聖人論道,談道的高低,不談人的高低。而且你確定本性愚鈍是評價低的意思?而且僅僅一句或者幾句話單拿出來評論一個人的道的高低,這不科學……何不讀讀《論語.先進》中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華侍坐,是不是又要來爭論一番高低?以上為閑話,以下為真正想說的,水平不高,還需指教。-------------------------------------------------------------------------------------一、道無高低,對人的評價也無高低。某種意識以上來說,任何對於道的評價都只有理解的深與淺的差別,而且這種差別也沒有任何貶義的意思。對於儒家先烈來說,只要你在正確的路上格物致知,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狀態的本身沒有高低之分的,即一個處在正心狀態的人和一個處於齊家狀態的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切勿再用高低來評論先儒們的經典論述。二、看古文和先賢經典最忌諱的便是這拿來比較,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文中子、朱子,亂比一通,然後說誰誰誰是怎麼說誰誰誰的。這是一條魔杖之路。先賢中關於正心、誠意、修身有很多的看法或者說法,而其中最重要的不是老子、孟子以至於那誰誰誰都說了些啥,而在於你讀了那麼多先賢的書,你對於正心、誠意、修身的真正看法。所以其實讀古文和先賢經典不必過多計較他們計較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讀完讀懂讀通之後,你對於正心、誠意、修身的看法。這才是你讀書的目的。三、求同從異簡簡單單一句話,包含了多少至理。讀書同樣用得到,由於讀書本質上最終是要對自己有好處的。不管這個好處是什麼,或者說你想得到什麼好處。重要的是讀了孔子、曾子這些先賢的書,你覺得他們說得哪些話對你有用?至於孔子對曾子如何評價,後人對於曾子如何評價,對你有啥好處?繼續分割線-------------------------------------------------------------------------那麼問題來了:弄明白你問的這個問題,對於你自己學習先賢經典有啥好處?孔子、曾子、顏子他們不管誰低,都比你高吧。所以即使弄清楚個高低,為了你自己學習,還是要把它們的東西全部看一遍……
從儒學(特別是理學)的內與外來看,對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從外部看,這個問題其實是自我解答的:曾子等人是在儒家「道統」的建立過程中被追溯性地安置於其中的。一般的說法(依舊是外部的),道統說發端於韓愈而大成於宋儒(「道統」一詞最早見於宋李元綱的《聖門事業圖》,以明道、伊川承孟子),《大學》、《中庸》以及《孟子》在宋儒之學(道學)中的地位極重,思、孟以及曾子自然被置於道統之中。但儒家並不是只有「道統」一脈。孔子死後,儒分為八;荀子非十二子,思、孟以及子夏、子游、子張都被嚴厲批判。從不同的立場出發還可以梳理出其他的脈絡或者統系,譬如從經學的角度看,先秦部分子夏或者荀子要更重要。道統說只是對儒家歷史的闡述一種。若從儒學的內部看,答案又不同,以前經常從偽古文尚書《大禹謨》講起,現在大概得加上清華簡《保訓》。簡單地說,「道統」意味著堯舜禹湯武等聖王相傳相授的精一執中、建中建極的「心法」。在孔子的弟子或後輩中,只有曾子、思孟在這個統系之中,是因為他們繼承和闡述了這一學說,而其他人沒有或有所欠缺。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感受一下。
其實曾子發軔的是思孟學派。子游 子夏也有學生啊,《易經》就是他們傳下去的,後來還傳到司馬談,司馬遷他爹那輩了。
道統說這個無必要,宋儒搞道統是為了自成一家,所以說繼承道統。因為顏淵太早死,子貢做生意去了,曾子很勤奮所以大器晚成。孔子其實是說他人老實而已不是笨的意思。
因為曾子的道好學好知「李元禮嘗嘆荀淑、鍾皓曰:「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孔子知道子思學不了清識難尚的東西曾子就至德可師了,子思就最好學曾子傳承下來的自然是至德可師的東西孟子發揚光大的就是至德可師的東西,道統推上去就是曾子了。
可以類比德雲社裡,為何是小月月被捧紅了
推薦閱讀:
※怎樣反駁黑儒學的人?
※長輩說自孔子以來,儒家就是用來愚民的。如何反駁?
※荀子思想對於漢代儒家有何影響?
※王守仁可以被稱為聖人么?
※王陽明如何看待「前面有懸崖,閉上眼睛就沒有懸崖了」這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