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什麼會有黃、王這種「犯諱」的姓氏?


一般情況下,姓不避諱,比如你皇帝姓劉,難道就不許其他人姓劉了?你皇帝姓李,難道天下就不許再有姓李的了?

但是也有一種情況,就是這個姓和皇帝的名字相同,這時有可能就要進行避諱。比如晉朝避司馬師的諱,姓師的人少了一橫,變成了姓帥。

再如五代時,為了避石敬瑭的姓,姓敬的人只好去掉半邊「苟」,改姓文了。好在後晉時間不長,很快就滅亡了,於是他們歡天喜地的又把姓改了回來,又姓敬了。可惜歷史證明他們高興得太早了,沒過幾年,變成宋朝了,宋太祖趙匡胤的爺爺叫趙敬,這下又不許他們姓敬了,只好又改成了文。——這個姓文的家族後來出了個大人物,就是北宋名臣文彥博。


因為避的是尊者名。

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象,大約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至清代更趨完密,民國成立後廢除。

彼時,人們對皇帝或尊長不能直呼或直書其名,否則就有因犯諱而坐牢甚至丟腦袋的危險。

避諱對象一般有四類。

一類是帝王名。當代和本朝歷代帝王名。

比如我要是叫景澤東,這名不行,得改。

二類是長官名,就是下屬諱長官名或其父祖名字。

陸遊編著的《老學庵筆記》記有一故事:一個叫田登的州官不準下屬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準寫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燈三天。寫布告的小吏不敢寫燈字,改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笑話。

三類是避聖賢,主要指避孔子和亞聖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黃帝之名,有的還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舉個栗子。孔子,名「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讀書讀到「丘」字的時候,都應讀成「某」字,同時還得用紅筆在「丘」字上圈一個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從此以後,都要加個耳字旁,改姓「邱」字,並且不許發音為「邱」,要讀成「七」字。於是,天下姓「丘」的,從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來的「丘」字了。

所以,我們偉大的烈士邱少雲同志,應該姓丘。

四是避長輩,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諱」或「私諱」。與別人交往時應避對方的長輩之諱,否則極為失禮。

杜甫父親的名字叫「杜閑」,為了避「閑」字的諱,杜甫寫了一輩子的詩,卻沒在詩中用過「閑」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無海棠詩,不名母名也。

以上。


這是屬於氏族的榮耀,皇權也無法阻擋。


因為王、黃之類的字本身不犯忌諱。

中國傳統里名字避諱的基礎,是「不直呼其名以示尊敬」的觀念。所以在需要表示「尊敬」的情況和關係中,都不直接稱呼名字;同輩之間稱字,本名只由尊長稱呼。

但注意,這其中避諱的只是「名」,不包括姓氏、官職、尊號…之類的。

帝、皇、王、公…這些,可以視為官職或者尊號,本身就不用避。


姓也沒什麼榮耀的,別說皇權,當地人就能揍你一頓。比如諸葛亮家原來還姓葛,搬到姓葛多的地方,不讓他們姓葛,然後稱呼他們諸葛。

而且避諱主要避名諱。 甄姬的甄原來讀作 jian , 後來江左文人為了避孫堅名諱,就改成 zhen 了。

真要帝王級別的人物名字中帶"黃"、"王", 照樣得改姓。不過改多少就是未知數。好比三紅說的"晉朝避司馬師的諱,姓師的人少了一橫,變成了姓帥",也就是京畿附近的改成帥,其他姓師的還是師。


避諱的應該是名吧,不是姓吧,而且很多時候姓氏和地方還有掛鉤,比如琅琊王氏,陳郡謝氏


姓氏大過天


推薦閱讀:

翟這個姓是怎樣來的?

TAG:中國古代歷史 | 百家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