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漢語中的「她」和「他」是不是同一個詞?

這兩個詞的區別是新文化運動中為了區別書面語中代詞的性別生造的,無論是書面語還是現在的口語中,漢語都未區別代詞的性別。因此,這兩個詞是否是同一個詞?在母語者的Lexicon裡面,這兩個詞有本質的區別么?


是一個詞。證據來自漢語母語者習得英語時,中級和初級程度的漢語母語者無法區分英語的he/she。這說明由於漢語的遷移,漢語母語者不區分英語中本是兩個詞的第三人稱代詞。也就是說,漢語里男他和女她是一個詞。


同意 @漫解 說的是同一個詞。我補充一個。

我的小學老師非常教條,一定要學生們認真區分他她它。基本就是男,女,非人。但是在其他這個詞上,老師犯難了。按男女非人來說,老師覺得應該用其它。但實際上,在其他這類辭彙中,漢語使用中能感到,他的意思是第三方,即「彼之稱也,此之別也」。

現在我們在一些網上文段上看到使用TA這個寫法,表面上看,好像是故意隱藏他她它所附加的性屬意義,但是深層地講,TA這種寫法正體現了漢語不區分他她它的用法,也就是說他她它是一個詞。


完全是一個詞。

「他」、「她」、「牠(它)」的區別完全是西洋傳過來的東西。只是書面區分而已,口語中沒有區別,都是一個代詞而已。語言要因聲求義。


不是同一個詞,因為這兩個詞的分布是對比分布(contrastive distribution).

解釋之前先說明一下,拼寫(spelling, 用到中文裡應該是寫法?)不能作為證據,因為語言學家不關心拼寫(因為文字的出現比語言本身晚很多,當然這裡的語言學家指的是理論語言學家)。所以那些通假字啦異體字啦繁簡體都不能稱為新詞,「她」和「他」寫法不同也不能說明它們不是同一個詞。

先來解釋兩個概念。

1. Lexeme. 這個翻譯成詞位。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詞的家族。所有因為句法原因(時態,複數之類)造成的詞形不同都不會產生新的詞位,只要意思不變,就是同一個詞位。比方說,apple和apples屬於同一個詞位,go,going,went,gone屬於同一個詞位。

2. Allomorph. 同義異形體。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化學上的同位素。如果一個詞素(morpheme, 是最小的意義單位)根據所處環境而發生了一些形態上的變化,但是沒有改變意思,那麼每一個變體都是這個詞素的一個allomorph.

我這裡舉一個很經典的語音的例子。英語裡面過去時是加-ed後綴(這裡不討論不規則變化),但是在讀音上有幾個變體:一是發音的[d],二是不發音的[t],三是中間加了一個音的[?d]。為什麼呢?因為環境不一樣。如果這個-ed後綴的主詞是除了/t/以外的清輔音結尾,比如kick,那麼-ed發音是[t]. 如果主詞是/t/或/d/結尾,比如defend,那麼-ed發音是[?d]. 如果是別的音結尾,比如allow,那麼-ed發音是[d]. 這三種情況下這個詞綴雖然發音不一樣,但是並不改變他過去式後綴的本質,所以它們是同一個詞素的三個allomorphs.

如何判斷幾個詞素是真的不同詞素還是只是allomorph呢?可以用它們的分布來判斷。一共有三種分布:complementary(互補), contrastive(對比), free variation(自由變體)。

互補分布就是說這幾個詞素永遠不可能出現在同一種環境里,並且它們不改變原詞的意思。上面舉例的過去時的-ed後綴的幾個allomorphs就是互補分布。

對比分布就是說它們可以出現在同一個環境里,並且肯定會改變意思。比如,/g/和/k/這兩個音,一個發音一個不發音,都可以放到/b?/後面(環境相同),組成一個詞,前者是bag,後者是back(意思不同)。所以/g/和/k/處於對比分布,它們不是同一個音。

自由變體的意思是,這幾個東西可以分布在同一個環境里,並且你隨意替換它們不會改變意思。比如說,你讀butter這個詞的時候可以把/t/讀成送氣的清輔音,也可以舌頭輕輕掃一下,也可以把它吞掉,變成一個glottal stop。這三種情況發生在同一個環境里,並且自由替換不改變意思。

上面介紹分布用的都是音系的例子(因為這些概念都是學音系的時候學的...)不過它們不局限在音系裡。比如說冠詞和所有格就處於互補分布(僅限於英語,*the my book),所以它們是同一種詞素(有點counterintuitive, 不過這牽扯到句法里一個現在還在被討論的DP-Hypothesis問題呢)。

下面可以說回問題本身了。首先,「她」和「他」是不是同一個詞(lexeme)?不是的。因為這兩個詞處於對比分布。作為主語加到「吃飯」前面(環境一致),「她吃飯」和「他吃飯」意思是不一樣的,因為性別不一樣(這裡指自然性別,不是句法性別)。

其次,在母語者的mental lexicon里是不是單獨的一個詞其實是另一回事。一個詞,如果母語者純粹是死記硬背住的,那麼這就算在他的mental lexicon里佔了一個位子;如果這個詞可以通過規則得到,那就不算。比如母語者知道-ed是過去時後綴,happen是動詞,那他可以通過添加後綴的方式得到happened,所以happened就不是一個需要記住的詞。但是有一些詞是不規則的,不可以用通常的規則得到,母語者需要單獨去記住它,比如went,那這種詞就叫做被lexicalized,在mental lexicon里佔了一個位子。但是仍然不會改變went是go這個詞的一個allomorph這個事實。


都是。

只有「虵」被某個不可言的存在佔用了


指示代詞,看名詞的詞性。

看看,沒有神聖變格,神聖變位,神聖性別,神聖數量就是連話都說不明白了。


文字不是語言的必要組成部分,刨除文字的區別外,這就是一個詞。在台灣,「你」在文字上有「你」和」妳」的區分,但你會覺得這是兩個詞嗎?


語言本來就是發展的啊,曾經是不是一個詞和現在是不是一個詞有必然聯繫么?說因聲求義沒錯,但符號和語音本來就是互相影響的參考東干文和中文的書面語對比。西方那套語言學見得多了你們比誰都熟悉。但西方那套本來就是基於表音文字的語言發展起來的,你用西方的理論來指導東方的語言?說是一個「詞」的人暫且不論,我們對「詞」的定義就有分歧。但是那些說完全沒區別的人,以及說「因為是造的所以不能有區別」的人,之前還「親不見愛無心」呢,現在就親親愛愛了?這是盲人摸象,不止,是庖丁解牛,會拆不會裝。跟不會說話的人類祖先相比,現在我們說的哪個詞不是造的?

「他千嬌百媚」,反正這五個字連在一起,對於2016年的我來說,寢食難安,如鯁在菊;「tā qiān jiāo bǎi mèi」五個音節一出,我也會自動過濾掉所有男性npc。


漢白語族閩語的閩南話是用「伊」的。

摺疊咱ㄗㄝˇ


講一個和題目不是很相關的一個小知識。

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我們漢語一開始沒有第三人稱代詞。在先秦的時候人稱代詞只有說話雙方,第三人稱代詞全部用指示代詞。

所有用來表示第三人稱代詞的漢字,什麼其啊,什麼彼啊,什麼他啊,這些都是代崗幹活的╮(╯▽╰)╭。

不僅僅是漢語吧,我看藏緬語族的一些語言也多是如此。手頭沒有書,要有書的話我可以拍幾張圖給你參考下。

…………

下面是和題目相關

第三人稱代詞都是別的字在代替執行的。你見過指示代詞分性嗎(?_?),指示代詞都不分,遑論本來就不存在的第三人稱代詞了。

另外,"她 」是 "姐(媎)" 的異體字。

這個字的出現和近代的女權運動有關。

我覺得這個字是女權癌的產物,亻是沒有性別的區分的,而且漢語本來就沒有人稱上的性。這麼搞的人純粹有病。

…………………………………………

補充一個某些知友喜聞樂見的彩蛋:

知乎上有一群人,他們造了一個第三人稱代詞的漢字,也是從這個代詞"他"演變來的。這個字是蛇的異體字,也是讀作蛇。

我想我還沒說你們大概就知道了。 Ф_Ф


我理解為不是一個詞,「他」對「她」是一個包含關係,「他」是通用的第三人稱代詞,男性女性,男女都有的情況(他們),無法區分性別的情況,都是可以用的。

而「她」就僅僅只能指代明確性別的女性。

「他」和「她」不是對立關係,是包含關係,這兩個詞是同源的,「她」是後期分化出來的。大概就是這樣。


題干說了,從語言學的角度,意思就是科學論證,不是從個人體驗的角度,也不是編故事,也不是據說據研究據稱,麻煩各位仔細審題好嗎?

照現有答案的意思,我覺得他和她根本不是詞,因為根據研究,大多數三歲以下的孩子不會使用他和她。我們以前的幼兒園老師也比較教條,從來不用他和她稱呼我們,都是用人名。

先佔個坑 回來補。


是一個詞。她是仿造英語中的she造出來的,但是失敗之處是他和她的讀音卻並沒有區別,當這兩個字用到平時的對話交流中完全看不到區別。ta 愛 ta, 但是ta並不愛ta。


口語中是一個詞,書面語中是分開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漢語詞都以「子」為後綴?
若字母文字在上古漢語時期引入,漢語會怎樣演化?
求一張給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同學的書單!?
普通話里被「浪費」的音節,如 biu、duang 等,為何不能新造字把它們利用起來?

TAG:漢語 | 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