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真的是讀到一定程度會看到黑暗,只有大量閱讀才有會看到光明嗎?

配圖


與讀書無用論相反,我發現知乎上推崇一種讀書萬能的看法,彷彿讀書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一樣。比方說,前幾日我去分享一個哲學的入門基礎知識,後面是分享提問環節,被問得最多的就是哲學的思想如何在生活中踐行,或者更明白點,哲學到底有什麼用和怎麼用?說到底,這些問題與題主的問題一樣,可以歸結為:想得太多而讀的太少。如果能夠聽一個基礎哲學知識課就能在生活中實踐哲學思想,那些哲學家們就不用苦讀深思了。

回到這個問題上,也是同樣的出發點,認為只要書讀的多就能知道到底是光明還是黑暗,是先光明還是黑暗。我先說兩個例子,不喜歡看,可以直接看結論。

星際穿越裡面,copper和brand飛船出發以後,成功對接永恆號,進入休眠狀態等待接近火星之前,進行了談話。

brand說到以Mann為首的科學家和探險家帶領了人們上最遠的征程,她說她喜歡。

brand:在那裡,我們會面對很多,死亡,但是不是邪惡的(evil)

copper:你不認為自然是邪惡的

brand:不,很殘酷很殘忍,但是不邪惡。因為獅子把羚羊撕碎了就邪惡嗎

copper:是我們的感覺而已

brand:是啊。

讀書說到底是人們最精華的智慧對這個世界和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面對這個世界你能說它是光明的還是黑暗的?馬克思韋伯曾經論述科學研究的精神,最基本的就是要價值自由和價值中立。一切知識或者智慧,都應當分清楚實然和應然,世界本身如何是實然,世界應當如何是應然。我們喜歡用應然去對應實然,就會產生世界是什麼的看法,實際上卻是反應了我們自己的看法。

蘇軾與佛印和尚開玩笑。蘇軾問你看我像什麼?佛印說「你像一尊佛。」佛印問蘇軾你看我像什麼?蘇軾說「你像一坨狗屎。」取快一時後,蘇軾得意的告訴蘇小妹。蘇小妹說哥啊你輸了,他的世界人呈佛相、你的世界視野低級。

你不能說看到世界的黑暗,就說世界就是黑暗的;你也不能說看到了世界的光明面,就說世界就是光明的。

這就是幡動心動的問題。

大劉獲得了雨果獎之後,有記者又去採訪了他,並且問道,有人說,你們這些人文類的作家很容易陷入悲觀主義,比如描寫末世的景象,你認為是這樣的嗎?

大劉說:不能說是悲觀,因為寫硬科幻小說從物理世界的規律來看,人類終將有一個結局,但是寫這樣的結局並不代表悲觀與否,人類和宇宙都會有終點,只是看我們如何看它而已。

佛陀說,眾生平等,一切有情眾生都在三世六道中輪迴。《妙法蓮華經文句》有云:「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莊子說,萬物一馬也,天地一指也。

你說世界是光明的還是黑暗的?

ps:簡單分析一下這幅畫,以及為什麼有人會曲解這幅畫。

這幅畫說的是人看的書越多,就會對這個世界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它比喻的是人認識這個世界越來月清晰的過程是光明的,而並非世界本身是光明的抑或是黑暗的。這實際上暗含了人類整個文明的進步主義前提,不論是我們認為的共產主義也好,還是資本主義認為的自由民主也好,人類相信文明始終是往前發展的,並且發展的方向是好的,但是很少會有人質疑這一切,當然了,現代哲學家也對此進行了批判,認為這是一種科學技術的意識形態化,道理已經如前所述,就不再贅述了。


黑暗永遠是黑暗,光明是你心中未熄滅的火種。


真正的閱讀是可以看到本質的。探尋的過程可能黑暗。至於光明,不知道。

因為人這幾千年來,其實沒什麼變化的。變化的都是那些外在的環境而已。

人性的惡,一直都在,雖然大家都言善,但行善的呢?

讀書是發現世界,發現自己。人性的惡,何嘗不是自己惡?社會的壞何嘗不是自己的壞?

發現世界,自己遍地存惡,能不黑暗嗎?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是一個相對的世界,我們看到惡,方能知善,方能知如何為善。對自的內省就是進步,如有所得既有升華。

當你閱盡善惡,知其所因,得其本質,心境自會豁然開朗,無黑無暗。

----------------------------------------------------------------------------------------------------------------------------

當然寫的博客中的一段話:

當年曾出狂言說讀書有三重境界:隔岸觀火,身臨其境,置身事外。

現在感覺亦是若此。初讀若隔岸觀火,為事情悲哀,為人物嘆息,為情景著急,為不爭而怒,只是畢竟你在遠岸,能看到發展卻終是無奈,偉大的計劃終是談
談。深之若身在其境,自己就在故事中,明其無奈,知其緣何不爭,知世事皆無奈,終能得其之情感,其之經歷,擴充人生之經歷,只是你仍在故事中,你可能化身
為其,終被其限制。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局著迷,旁觀著清。關心則亂,無情審視方得真,有情其中終是偏。置身事外,方明緣何若此,方得升華,
方得真見。

無題,無解 | 渡世白玉


其實這個圖完整版是這樣的:

---------------------------------------------------------------------------------------------------

在很多人看來讀書不過只是境界之別,有人著陽關白雪,有人帶下里巴人,只是人生的錦上添花。

其實不然:讀書,或者說不斷去認知世界,才是人的生活、文明的終極。是雪中送炭,雨夜燈塔,而非錦上添花。

人需要通過不斷讀書,學習,認知,才能不斷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知道自己該怎麼活,去往哪裡。人生思想成熟以前(25-30歲),更多的需要的是不斷學習,接納各種知識、技能、規則、原理。而成熟之後,人生更需要不斷學習,去不斷放下一些不需要的甚至桎梏前進的知識、技能、規則、原理——這就需要不斷讀書,認知,才能進行下去。否則將會使自己陷入無盡的內耗,忙碌苦楚而一事無成

一個鳳凰男(好吧就像答主醬紫的咯/(ㄒoㄒ)/~~)可能需要奮鬥十幾年有個搬磚技能才能坐在這裡喝咖啡。這十幾年的曲折或許絕大多數人是歸結於貧窮。貧窮?非也——是內耗!包括周遭不尊重知識的環境,包括偏見,包括親友的掣肘和爭吵,包括污名化的情感,包括欲掙脫而不可得的徘徊與絕望,包括自卑、憐憫、脆弱、孤獨……無盡的內耗像一個大過濾器——如宇宙文明般,能通過過濾的人寥寥無幾。唯有讀書,才可有幸通過過濾,到達你渴望的光明。

而過濾之後就是光明?——非也……過濾之後不過是圖中第二層境界,當你反抗成功後你也可能已經被同化了。你的思想植根於那些根深蒂固的觀念,你的外在不過是保護色,你也可能會因為共苦難變成媽寶男,變成吝嗇鬼,變得貪婪,變得對生活質量無視,變得乏味,變得憤世嫉俗,變得現實苛刻。即使你功成名就,也可能會變得鼓吹吃苦是福,覺得自己永遠權威正確,冥頑不靈。唯有讀書,才能拯救一個成功的失敗者。

然後更進一步的讀書認知,你的視野開始慢慢超脫身心所限,有所覺悟,慢慢放下一些沒必要的執著,不管是別人鼓吹的,還是當年賴以生存的,都風輕雲淡,由他去吧。放下無數的內耗,專註應該專註的事情和情感,愛你所愛,活你所求。此所謂四十而不惑吧?唯有至此,一個人才算真的有了完整的人格——完整的人格是可以而且需要脫離既往環境存在的——成長的環境可以影響你的很多習慣、性格、品質,如一面鏡子。然而一個人並不是一面鏡子,一個人並不是得到什麼環境就變成什麼模樣,而是需要通過讀書認知後,有意識地接納不同的環境,通過理性抉擇,輸出你作為一個完成個體的應答——這就是完整的人格。

然而,是否還有人不滿足完整人格的自洽,無法停止去認知,超脫於有限狹小的時空限制,超脫脆弱短促的肉體所限,孜孜追尋更永恆的東西?——一定有,這是文明的先驅者,星辰大海,征途不改。手中無書,追尋自由,書也是桎梏。

你還覺得讀書僅僅只是錦上添花,保持光明心情的附庸風雅嗎?PS:以上讀書和認知當然指有系統的吸收和思考,不是只要讀書就會好,繁雜浮於表面的讀書只會造成雞湯類文青,謹慎謹慎。

特別是,讀完書不能炫耀和罵人哦~


讀書是大多數人抵抗世界和碌碌無為的武器和家園。

精神性生活是很重要的,不亞於物質性生活~


剛開始步入社會時,看到了同事間太多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覺得十分苦惱。因為讀過的文學名著永遠在謳歌人性的良知與底線,但是現實里,黑暗與人性的貪婪齷齪隨時可見,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的搏殺比比皆是,現實的殘酷與書本構建的精神世界形成了巨大衝突。

長久郁壓在心底的東西終於在某個冬天一下爆發了。那時職業受阻,看不到未來,更加讓我痛苦的是,我想不明白很多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善良的人往往處處受欺負、惡人春風得意?為什麼自己要遇到那麼多挫折,有人卻可以一帆風順?讀書會讓我與現實世界產生如此劇烈衝突,那麼讀書的意義何在?……

那個冬天辭去工作,關掉手機,不與任何人聯繫。將自己關在租住的小屋子裡,讀叔本華《悲觀論集卷》,讀尼採的書,讀佛經,甚至打坐,有時會在夜裡從夢中哭醒……

那些書乃至打坐並沒有圓滿解脫我的困惑。過了冬天,迫於生計,我依然出去上班,在人海里無力的浮浮沉沉……

那些困惑暫時是不可能找到圓滿答案的。我沒有放棄讀書,只是這時讀書已經不是為解脫困惑,更多是為排解漫長青春期里的寂寞、失望、迷惘。

終於有了一個偶然機會,發現自己讀了一些書,可以寫出一點還算流暢,且有意思的文字,於是辭去工作做了寫手。

做寫手時雄心萬丈,但奈何收入一直不穩定,壓力很大,出版行業也日益不景氣。在專職一年多後便只有把它作為兼職,依舊做回一名普通上班族。

又上班一年多後,靠著曾讀過的一些書,我終於成了一名收入穩定,還算輕鬆的自由職業者。

也許你要問,那些疑問呢,還會在你心裡嗎?我想說,隨著讀書愈多,構建的知識體系更完整,它們已經在時間長流里,不經意間一一為我揭開了面紗。

沒有徹底打敗你的東西,終將讓你強大。我想每個人要做的,只是將一切交給時間;時間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大書,會給所有心靈撫慰和答案。


第一層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層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層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 ,看山是山 。

一開始我們讀書接受教育,覺得世界很美好,青山嫵媚,綠水微波,就算社會不公平不正義,可還是有人補救這些,我們相信有英雄會挽救世界,皇帝沒有穿衣服,但是那個孩子卻能指出皇帝沒穿衣服。,所以我們看山是山,看書就覺得世界就應該是書中的樣子,書里的世界就是現實的世界。

然後,我們經歷了很多,突然發現世界不是這個樣子的,書里完美的世界不存在,壞人壞事並不一定會受到懲罰,我們知道了能指出皇帝沒穿衣服的孩子幾乎沒有,甚至我們還會為孩子得罪了皇帝而擔心他的安全,我們甚至會想到皇帝會用什麼樣的方式捍衛專制皇權的尊嚴,這一切都讓我們懷疑否定一切。我們以為與書中無關的課本,學起來是那麼的沒用,知識是那麼蒼白無力,知識似乎並不能解決生存困境,似乎也滿足不了物質慾望,更不能幫你過上想要的生活。努力付出並不一定會有回報?那我們還努力幹嘛?對這個世界懷疑會一直伴隨我們,我們會覺得書里的山,完全不再是當初的山了。 青山綠水,白雲飛鳥,似乎距離這個社會是那麼遙遠。

然後接著,考驗一個人的時刻到了!

不同人選擇了不同的路走:有的人立馬變得世故老套,屈就現實,自以為找到了生存的法寶,自以為自己成熟了就沾沾自喜,自以為自己可以教導別人想當初擁抱理想一樣擁抱現實;有的人的變得鬱鬱寡歡,長時間糾結在現實和理想中不能自拔,不過最後還是將就了現實,變成了自己當初討厭的那個人;而較少的一部分人,能勇敢地面對這些和書中不一樣的世界,他們能看清現實,卻從來不屈就現實;他們能懂得社會,卻從不盲目從眾;他們深深知道社會的癥結,他們更清楚人性是那麼的複雜,認清了生活、婚姻以及職業的本質,卻始終能以百倍的熱情去擁抱他們,每天以積極昂揚的姿態去面對一切人事,他們更會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爭取改變自己生活的一方土地,改變不了世界,就改變中國,改變不了中國就改變家鄉,改變不了家鄉就改變家庭,改變不了家庭就改變自己,有多大的光散發多大的熱。

這較少的一部分人他們的人生信條就是:你怎樣,中國便怎樣,你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我覺得可以改一下:你能散發多大的光,社會便會增加一份熱,這份熱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話,那這個社會就會成為「當初的山」。因為這個社會就應該這樣,就應該讀些真善美的文字,這樣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為環境增熵。

人與人的差距由此得出,人與人的境界由此得出。

你選擇了不同的路,你就不要怪自己看不到別人眼中的山了。

所以題主明白了吧,讀書這回事不能讀得太少,想的太多。不是一朝一夕讀幾本後就置若罔聞,而是堅持不懈,讀書就是幫你看到最美的山。


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

高中的時候讀了大量的所謂國內外名著,那個時候覺得整個世界都是黑的。

但現在,光明已經回來了。


勇敢不是沒有恐懼,

而是心存敬畏,依舊向前。

讀書,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哇!這事原來是這樣的!好神奇!好神奇!

嗯?這本也不錯,買來看看。

哦哦,如果我這樣做,那我是不是可以balabala?

我跟你講,這個這個,balabala

第二個階段,

咦?這個怎麼是這樣的?

咦?這方法好像不對啊啊啊啊

完全沒有用!作者是個大忽悠!

第三個階段,

在情景A,我應該balabala,但我也要考慮B。

C似乎也是可行的。

理論X和理論Y是互補的。

嗯,這事吧,我得好好想想。我說的不一定對,你得選擇聽。

這就是讀書三個境界吧。

書只是工具,人生要靠經歷,沒有捷徑。


這不是時間的問題,和閱讀的量也沒有關係,經常思考的人當然會發現平時被忽視的黑暗,但他當然也能夠發現人性中的光明

事情的關鍵在於你眼睛正在朝著哪看。不過沒關係,不管你現在在朝著哪看,到了最後,你都將會學會如何閉上眼睛

求摺疊


我們不妨來說說魯迅先生筆下的黑暗。

我們從魯迅先生的筆下讀到了什麼,是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還是人血饅頭的愚昧吃人。是飽受炮烙的祥林嫂,還是咸亨一盤茴香豆,讀書之人不算偷的孔乙己。

祝福上空濃雲,爆竹聲里只蹣跚。

長明燈下疑懼,黃臉藍布破大衫。

示眾里烏老鴉張嘴喘粗氣,葯中看客脖子提。

你看完後整個人都鬱郁,你說這吃人的社會簡直無可救藥,你為自己手無縛雞之力而憤恨,你覺得魯迅真他媽的是勇士而自己只能一輩子懦夫看著中國就此沉淪。

看客依然在中國的菜市場大街上提了脖子看熱鬧,你想起魯迅,你為魯迅先生一腔為救國救人心的脾性所震撼,也為如今仍有如此多愚昧無知的人辜負了先生如此一番心血而惱怒,你不禁仰天,天啊!你睜開眼睛吧!愚昧!你什麼時候才能消除啊!光明!你快來到吧!

人說,諷刺和冷嘲只隔一張紙,范愛農直到死也寒酸,遺孀幼女尚在其屍骨未寒之時就已遭族人的排擠,僅僅是為了還未見其蹤的款項。這是魯迅筆下的民國。而如今長輩正待病床奄奄一息遺產瓜分事項子女丑態便畢露。你不禁仰天,天啊!你睜開眼睛吧!愚昧!你什麼時候才能消除啊!光明!你快來到吧!

你看,讀書只讀到了黑暗,何來光明?那我讀到何時才能看到光明?到何程度才能瞅見光明啊!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光明一直都在黑暗中如影隨形,只不過你只看到了黑暗。

藝術作品本就有其針對性和誇張性,正因為其象徵意義而深刻,而感染到讀者。魯迅先生的筆下暗而黑之,人愚而昧之,難不成人人如此?社會確因其時代原因較於現代文明落後許多,但倘若只看到其陰暗面而忽視其光明處便也是眼界的問題了,並非是程度的問題了。

沒有舅媽的不忍,祥林嫂怎會有那麼些年安生日子。

沒有朋友相助,范愛農弱妻遺孤如何操辦喪事。

你說本家老輩迂腐,然而如今中國古典文化又是何人傳承。

百草園桑葚正紫紅,咸亨酒樓除卻孔姓也美酒飄香。

阿長三哼經,魯鎮蔬果美。

倘若你只看到日本的油頭粉面,為什麼不曾看看還有魯迅走出來。

中國的街頭上仍有看客,而不見得看客中不會有人下一秒扶起摔地的老人。廣大未開發之地土法愚昧,卻不見鄰里相融的親故。

我們之所以看到黑暗,因為想要把黑暗穿透代之以光明,然而光明本在,可別忘卻了啊。

我們確實需要為黑暗而戚戚,但凡黑暗處必有明以相襯。他們相輔相成,從未分離。


看到這張圖忍不住進來發表一下愚見。

我認為這張圖是一個信仰,一個象徵,一種願望。

我們並不能找到這幅圖中層面之間具體的分界線是幾本書,什麼書,etc.

甚至這幅圖有沒有真實存在的可能。

甚至頂端這個人這樣的境界也許是不存在的。

學海無涯。

知識的宇宙更是無窮盡。

但,

我們不能因為到達不了頂層就停止了腳步。

也許某一天某一篇文章的某一句話就會出其不意的給你帶來醍醐灌頂的震撼!一句點播就能讓你大徹大悟,一直以來困擾你的問題就是一瞬間通透了。

這是智慧的光芒。

會從密布的烏雲背後刺痛你的眼。

而這樣的光芒,你並不知道在哪一本書里,哪一片文章里,哪一段字句里。

所以才要不停的尋找答案。

請不要只是以為就是「書」,這個具體的某一本名為《xxxxx》的書,就可以帶你看到光明。

這只是一個意象。

可以代表一切你願意賦予它的內涵。

我想把它理解為追求智慧,不斷學習,深刻實踐,找尋真理。

你也可以理解為,你認為可以帶你看到「光明」的任何方式或途徑。

總之,不論是閱讀學習,還是生活實踐,總要去做些什麼。

內句話怎麼說,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朝聞道夕死可矣。

祝早日發現你的光明。


我覺得我現在剛剛到第二階段吧

第一階段:這世界真好,我好愛這個世界!

現在時而覺得這世界真好時而覺得"目光放遠,萬事皆悲"

然後接著又會覺得,不!這世界真好!我要好好的,努力的,用心的活著!讀更多的書!到達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我一定要長命百歲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說明你開始看的是天涯,後來發現了周小平


完善三觀吧,還存在理解不了事情的時候,世界就是黑暗的,等到三觀可以理解所碰到的任何事情的時候,世界就變光明了,讀萬卷書,構建理論框架,行萬里路,讓框架在碰撞中不斷重組,填充經歷,消去不和諧的部分,達到更加完備的狀態。


讀多了文學類的書,你或許能夠流利地表達心中的想法;看多了學術性的書,你可能可以攻堅某類難題;閱讀了大量的心理學書籍,你又應該可以理性看待問題,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所以你看,你要想的不是讀書好不好,而是你讀的書是否多,是否透。

最後,借花獻佛送你一首詩,當然,我也是看了這本書才能遇見這首詩。


"你們真是的,既然配圖了,當然要看圖說話啊。而且題主,你對圖片的理解方向一開始也就錯了。

分析略長,需要結論的請直接翻最後。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三個人腳下的書有什麼區別。請看圖:

從圖中劃分書的幾個方框我們可以看出,中間的人腳下有一摞書,我用紅色框給框出來了,而右邊的人腳下同樣的高度,用藍色框給框出來的部分,它們竟然是一模一樣的。

你想想,兩個人在一開始都需要讀的、而且一模一樣的書,是什麼樣的書呢?

對了,就是學校里發的教科書。

到今天我們這一代人說起I am Han Meimei, nice to meet you 和 I am Lily. I am Lucy. We are twins這樣的句子是不是都能同時聯想到那六本童真滿滿的課本啊?哈哈看圖吧:

錯錯錯錯錯了!應該是這個圖,咳咳:

這就是教科書的力量。大家看的都一樣,還不得不看。

為什麼左邊的人沒有看課本呢,這個後面再回答。

那麼右邊的人比中間的人多了哪些書呢?

猛地看上去,右邊的人腳下多了好多書(見圖中綠色、黃色、紫色、粉色框),可是,當我們仔細觀察的時候,居然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

這些書居然都是一模一樣的!而且它們和最下面藍色框里的書也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換了個角度擺放)

這個人讀課本讀了一遍又一遍,究竟是要幹什麼!

疑問越來越多了,呃,先把之前的疑問放一放,接下來我們來看三個人本身的區別:

我們從中間的人說起:中間的人,男性,身材偏瘦、稍微駝背,雙臂無力下垂,右手拿一文件夾。可以推測是營養攝入一般、由於伏案或者重體力勞動而導致背部微駝,對生活的熱情度不高。

而左邊的人,同樣是男性,卻表現出了不同的精神狀態。身材微胖,表現出良好的營養攝入,雙手上揚,體現欣喜積極的生活狀態。

右邊的人則顯得略微詭異,他的左半邊身材看上去微胖,但是當你用手擋住左半邊時,會發現他的右半邊(尤其是胳膊)其實很顯瘦,而且左手上揚似乎體現出與左邊的人相同的積極態度,但是右手卻極不協調地無力下垂。從各個角度來看,右邊的人都體現出極大的分裂症和雙重人格狀態。

那麼三個人所處的背景又分別是什麼呢?

顯然,這個世界上只應該有一個太陽,所以圖中的兩個太陽必然至少有一個不是真實的,那麼究竟哪一個太陽是不正常的呢?

請注意這個人的影子:

顯然,一個人的影子不應該是面向陽光的方向的,所以最下面的這個背景應該只是一幅畫,這個太陽是假的!

那麼雲層上面那個很魔幻的太陽呢?

那個太陽和右邊的人幾乎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那我們想一想,當我們面對朝陽/夕陽時,迎面走過來一個人,看到的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對,應該是這樣的:

可原來的圖片中,我們居然能迎著陽光看到這個人的背面細節!

原來這個太陽也是假的!

所以結論是:兩個太陽都是假的!!!

由此可以推斷,這不是寫實畫,它們都象徵著什麼東西,那麼是什麼東西呢?

中間的人看到的的高樓、煙塵、廢墟,不正是我們居住的城市、PM2.5和建築工地嗎?這似乎就是我們身邊的實實在在的環境嘛:

中間的人讀了一點書,於是一板一眼地生活在工業化的城市中。

而左邊的人所建立起來的屏障,彷彿世外桃源,而且可以想像,曾經左邊的人也願意接納右邊兩個人和他們做朋友,一起在他的世外桃源(不然只做自己那1/3的不就行了),如果右邊兩個人不是讀書太多,或許真能和左邊的人一起鶯歌燕舞、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呢。

那麼,插播一段回答之前的那個問題,為什麼左邊的人不用讀書呢?

其實另外一個問題也有同樣的答案,他為什麼營養那麼好微微發福了呢?

答案很簡單:

尼瑪手裡的錢已經足夠建立一個世外桃源了那還讀個毛線書啊!

插播完畢。下面繼續分析右邊的人那個背景。

對,就是最高處雲端聳立的這個:

其實,這個背景在現實中有類似的原型,你們猜到了嗎?

對,就是這個:

只要你坐過飛機並且能夠看到窗外,肯定對這個場景不陌生。

可是聰明的你們一定發現區別了吧?

一層密集的雲彩上面(即觀察者進入平流層),便是晴空萬里,可是原圖中厚厚的一層雲彩的上層居然出現了對流層形態的雲彩!!

我坐飛機辣么多次,一次都沒看到這樣的場景啊。

所以圖中右邊的人所在的地方,這不是人間啊!!!

所以綜上所述,這幅圖其實要告訴我們:土豪要帶你玩,你就趕快和土豪做朋友吧,這樣可以一起鮮花綠草,積極樂觀一輩子,構築人生夢想;你如果非要多讀書,這樣本科畢業只能去工廠企業里打打工搬搬磚,享受一下PM2.5、順便伏案加班駝個背啥的;不過更慘的是,你把讀書當了真,讀了一遍又一遍,那你可以去shi了。

比如我這樣的,少壯太努力,老大PhD。

後記:

猶記得七歲那年,鄰家六歲的白富美對我說:

「哥哥,等我們長大了,你來娶我好嗎?我爸很有錢,我們快快樂樂過一輩子。」

我義正言辭地回答:

「不,我要讀到博士,當一個科學家。」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完。

對了,多圖預警!!!!


心是黑暗,放眼望去,何止書中也盡充滿黑暗?

心是光明,放眼望去,怎會只有書中才有光明?

其實光明和黑暗,和書根本沒關係,和心有關係。


請允許我吐槽,我不得不吐槽,真沒看見社會學的提問和回答都能專業地像其他學科一樣。這是什麼鬼。是因為沒有大牛,還是不屑於回答呢,社會學的板塊也太冷了吧。

好吧,我就試圖用我所學過的部分社會學知識去回答一下這個很牛的問題吧。

=====================

題主的問題是,讀書真的是讀到一定程度會看到黑暗,只有大量閱讀才有會看到光明嗎?我們將這個問題解剖一下,讀書是自變數,黑暗/光明是因變數。如果把這個概念描述稍作修改成一個假設的話,就是:

1. 讀書量的增加,我們會逐漸看到社會的黑暗之處;

2. 讀書量的大量增加,我們才會看到社會的光明之處;

稍微總結一下就是:讀書量與看到社會黑暗或光明之間的線性關係是先反比後正比的關係。這和我們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說法有所不同,為什麼不同呢,因為在這句古語裡面,讀書量與社會黑暗/光明的潛在關係是:讀書會帶來光明。咬文嚼字一下的話,這句古語里的關係是讀書和個人前途的關係,應該是微觀層面的,且沒有談到讀書在質和量的區別,對社會光明或黑暗之處話,也算是宏觀層面的。如果再深入分析的話,還應該注意到個人看到社會的光明之處其實應該也算是微觀層面的,畢竟是個人對社會的認知。因此題主的問題還是可以進一步分解的:

1. 我們如何區別讀書量和質的區別呢?

2. 讀書對個人認知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3. 讀書對個人的社會地位而言是怎樣的變化呢?

這裡請允許我隨便假設一個東西,在忽略某些實際情況不計的情況下(比如說那天我們看到新東方的小伙一年1000本書的體驗):我們更願意將讀書量(N)和讀書的質(Q)看做反比的假設:姑且稱之為讀書質量守恆吧。你讀書1000本,每本書所獲得的質量為1,你的總能量為1000;你讀20本書,每本書所獲得的質量為50,那麼你的總能量同樣為1000。

問題一,我以一種隨意的假設稍作回答了一下,然後再說讀書對個人認知的變化。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題主提問的潛在假設可以被分解為:1. 我讀書量的增加帶來了我知識量的增加;2. 我知識量的增加增加了我對社會的認知;3.我對社會的認知程度影響我對這個社會前景的看法。

如果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的話,我並不認為作者這種看法有太大的問題,但至於我們是否真的可以瞭然對社會前景的判斷?這個回答我真是說不好的。當你和我談普世價值,和我講逝者為大的時候,我會說你和我談的都是純粹下的各種假設,其背後甚至還有一種對宗教信仰的執著,與千禧年傳說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我和你談歷史,既然我不信恪守某一種價值信仰,那我更願意以史為鑒。歷史讓我們不要隨便輕信這個社會,大道國際秩序,小到商品交易。

好,私貨說完之後,我們回到這個沒有被詳細闡釋的問題。還是回到我剛才的分解步驟:

1. 我讀書量的增加帶來了我知識量的增加。

這個問題如果攜帶上我前面的第一個關於讀書質和量的問題的話,我們可以稍作小改地說:其實就是我的知識量不僅僅是讀書量的問題,還有讀書質的問題。讀書量小,但質量高,那你的知識量還是會增加的。這裡關於什麼是知識,我這裡沒有很好的定義,因為這是一個整體,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疊加,還包括社會道德價值的增長。說到這裡,其實如果我願意,我還可以將其像康德分解純粹理性和實踐理性一樣,將上面談到的東西分解一下;甚至在方法論上採用懷疑論的強調多說兩句,比如說,我怎麼確定我讀到的知識即為真?答主既然談到的是社會前景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如果願意也可以進一步被分解為:1. 科技與社會的關係 2.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兩個問題可以套用馬克思、韋伯等等學者的一些概念,進一步分解:

例一,我們的知識量增加了我對科技的認知,因為科技系統帶來對人的異化,所以我持黑暗狀;但科技系統的不斷前進,我相信窮則變變則通,我持樂觀狀;

例二,我們的知識量增加了我對社會的認知,因為科層制等管理制度帶來對人的異化,所以我持黑暗狀,但是因為「哪裡有權力,哪裡就有反抗」或者說,哥心隨我動,大陽摩托,所以我對未來持樂觀狀。

但是,請注意,我上面扯了這麼多,很多都是廢話。因為你對未來的判斷,都是對自己所了解的局部知識所得出的結論的一個推論。之所以這麼說,就像我分解上面那個問題的過程一樣,從起點讀書量到終點看法之間至少有三個環節。這三個環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係,但是並非是純線性的單向度關係。也就是說,你的知識源是複雜的,在總體知識面前,你的知識僅僅可以被稱之為局部知識;相對應的理性,可以稱為有限理性。說到有限理性和你的局部知識,如果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有限理性,和局部知識的話,那總體知識的分布是怎樣的呢?如果分布是正態的,那麼被大多數人所掌握的知識,我們可以借用一個名,常識,來做出概括。

根據目前的歷史經驗,我們總是說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且普通大眾本身就很難掌握一些前言的科技或者管理知識,甚至金融的交易信息。所以,我們可以說,知識量的增加,其實就是讓我們不斷從常識的掌握者朝向一個更多「新知識」的學習者。

你的世界觀,因為你的知識逐漸拼湊成型,你對世界的認知,也因為你對知識的觀察而不斷完善。這裡如果多說一點可能就跑到世界觀上面去了,這裡不多說了,只強調一個,你對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態度是信還是不信呢?答,相比於地心說我更認可日心說,為什麼呢,我看到明明是太陽繞著地球轉啊~但是你認可日心說,是因為你已經擁有了關於日心說相關的配套知識,或者說這一刻,你對某一個知識的信任,很可能僅僅是一種對信仰的堅持,你已經拒絕了你的經驗認知。

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將你對社會的認知也作出類似的描述。你小的時候,你學到的社會是這樣的:愛黨愛國愛人民;但是你知識量增長了,你發現社會不是你認知的那麼單純,更應該是,我愛黨愛國愛人民,但是我沒感受到黨國人民愛我啊,到處都是強拆亂七八糟的,由此進而你對既往的知識產生了懷疑,進而對你所早期知識帶給你的信仰體系產生了否定;突然有一天,你又認識到,哦,黨國人民這幾個概念的被運營不是偶然的,我愛國愛黨的時候,黨國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著我最基本的利益,後來你發現,它們當然應該保護我,因為我是納稅人,再後來你發現,全國交個稅的人不足一億,卧槽,你會不會去知乎上搜一搜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因此洋洋洒洒說了這麼多,甚至前言不搭後語的問題,我的答案可以總結如下:

1. 讀書量和知識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正向關係,但並不是單向度的。

2. 你的知識量的累積不斷在局部改變著你對社會的認知,甚至在偶然情況下,還會顛覆你的認知。但是請注意,從你對社會的認知到你對社會前景的態度,至少得分兩步走;

3. 你對社會前景的態度,還取決於你對社會認知知識的信任態度

4. 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是,你的讀書量和你對社會前景的態度有關係,但不是單向度的關係,你的社會前景的態度,很可能還要看你信還是不信了。

========

多說兩句,其實我們不必過早地對社會的前景作出過於粗糙的價值判斷。題主原標題里關於讀書量和社會前景的命題,其實不應該看做一個非此即彼的命題。而是一個不斷理解的過程。我們不必因為知識的增長,看到社會的黑暗面就過早對社會持悲觀態度。作為一個在政治課上學過矛盾論的人來說,我們在認知客觀事物的時候,本身就要矛盾地、聯繫地、分主次地看問題。

你衣著光鮮的背後,會不會自己房間里很齷齪,柜子里很亂或者很整潔?

你衣著光鮮的時候,這個價格是如何定義的?

你衣著光鮮的時候,你的衣服是機器做的還是人工的?如果是機器的,機器會不會因為節約成本反倒造成大批廉價勞動力的失業?如果是人工的,會不會存在資本主義剝削的狀態?這群人工背井離鄉在珠三角,還會在珠三角形成「一夫多妻」的搭鍋現象,一件衣服後面竟然有這麼多故事,我怎麼會對世界產生樂觀態度呢?

但翻過來想,衣服都特么不用自己在家裡織布縫紉了,這不已經是進步了么。說了這麼多,突然想到了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的課程教材《社會學》第四版開篇談到關於咖啡的例子了。


推薦閱讀:

我媽說我看書沒有針對性,有些領域的書根本對我沒用。如何反駁她這種如此功利的讀書觀?
作為早上7點出門晚上7點到家的上班族,如何規劃安排自己的讀書時間?
你是因為什麼去讀書的?
如何精讀一本好書?
為什麼學習方法、讀書方法、精力管理等書籍的作者大都是外國人?

TAG:閱讀 | 學習 | 社會學 | 讀書筆記 | 讀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