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來源於日本的富有寓意的傳說之物?


怎麼居然沒有人提這個東西呢?

嘛,我知道你們可能會有人指正我說這玩意其實本來就是中國的。嗯,確實,日語里既有「掃晴娘」這個詞也有「てるてる坊主」這個詞,顯然前者是個漢語詞而後者才是和語詞。但說實話,其實「掃晴娘」這個東西現在中國人普遍也不怎麼知道了,反倒是從日本傳回來的「晴天娃娃」這個叫法群眾比較喜聞樂見。

這玩意的用途就是祈求天晴的。至於為什麼是這麼個樣子,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我自己見得比較多的一種說法是說古代的日本人認為有魔力操控天氣的人,也就是那些修行者都是光頭(我想到了吳克),所以就弄成了這個樣子。

據說這玩意比較有腔調的用法應該是用布包成這個形狀,不要畫任何東西,就先掛在檐下。如果天真的晴了的話,就把眼睛畫上,和神酒一起供奉在神社裡,然後扔到河裡讓河水沖走。

而如果天沒晴的話,就把這玩意的頭割下來,扔河水裡沖走。(這個說法我只聽過,沒找到出處)

所以我一直很不喜歡這個玩意,總覺得瘮。


我想說,難道最有名的不是招財貓么?幾個關鍵詞有名 富有寓意和傳說都滿足了。

在日本,最經典的就是舉起一隻爪子的招財貓造型。左爪代表金錢,右爪代表抓客人。不能兩隻爪子都舉起來都要抓,日本人認為這是貪心不足的表現,最終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比如這種:

但是在日語中,招財貓叫做招き貓(まねきねこ),是招手貓,不一定是財。所以在日本除了一般的白色招財貓之外,日本人相信黑貓是有可以解除厄運的靈力,所以黑色的招財貓是有招福的含義,表示可以帶來好運。

另外,紅色是具有威攝力的顏色,也是膿腫等疾病懼怕的顏色,所以紅色的招財貓表示身體健康,遠離病厄。

其實傳統的招財貓都是這樣很嚴肅沒有表情的,後來商家為了討人喜愛設計出了各種賣萌的表情。

說了這麼多招財貓的基本情況,為什麼貓能夠作為靈力來源呢?這裡有兩個傳說。

一個傳說是說招財貓起源於東京的今戶神社。

在很久很久以前, 江戶時代有一名貧病交加的老奶奶,不管無論如何貧窮,只要有自己的一口飯吃,就一定會給她養的那隻貓一口飯吃。

但是隨著老奶奶身體越來越差,日子越來越窮苦,貓也逐漸消瘦下去。

老奶奶覺得自己日子不遠了,不能連累了自己的貓。於是一天夜裡,趁著月黑風高,偷偷拿貓去神社裡放了,希望它能找到更好的人家。

結果回來之後,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貓回來了,站在床頭,像人一樣直立,並抬著一隻爪子, 說:「如果將我的這個樣子做成人偶,將會給你們帶來福祉。」

啊,擦,為什麼這個溫暖的故事被我講得這麼可怕啊啊啊啊啊啊啊。

於是今戶神社開始供奉貓一樣的人偶,成為了招財貓的原型。而今戶神社也因為這個傳說,在旅遊業中也大肆宣傳自己是招財貓的起源,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東京淺草一帶參觀一下,有著名的今戶燒,就是主要是招財貓。

如今在今戶神社賣的招財貓:

另外一個故事是說招財貓起源於東京的豪德寺。

這是一個高富帥的故事。

話說江戶時代也是各藩主林立,當時彥根藩的第二代藩主叫做井伊直孝。也是一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有一天這個高富帥經過豪德寺,但是偏偏不巧下起了瓢潑大雨。於是無奈在豪德寺的一棵樹下避雨。

這時候遠遠望到寺廟門口,有一隻頭頂有三撮毛的白貓,好像人一樣站著,然後舉起一隻爪子跟他揮爪。高富帥大奇,不顧大雨,走向那隻貓想去看個究竟。

結果說時遲那時快,高富帥剛走近那隻貓,一個驚雷直接打了下來,將他身後躲雨的大樹直接應聲倒下。高富帥倒吸一口涼氣,心想多虧了那隻貓。結果回頭一看,那隻貓不見了蹤影。

後來高富帥再經過豪德寺,問起裡面的和尚,說起那只有過救命之恩的貓,和尚淡淡道:其實那隻貓已過世。

啊,擦,為什麼這個溫暖的故事又被我講得這麼可怕啊啊啊啊啊啊啊。

後來高富帥為了報答這隻貓的救命之恩,花重金感謝了豪德寺,並且花錢建立了招貓堂。 裡面供奉的貓就是白色站立的舉著一隻爪子的三毛貓的形象。

為了旅遊業,如今豪德寺也很拼啊哈哈哈:

最後,如果大家對日語和日本文化感興趣,歡迎關注我的微信訂閱號:娜娜的日語教室(ID:nanaclassroom)


1、座敷童子_百度百科

座敷(fū)童子

座敷童子(ざしきわらし)主要指岩手縣的傳說中的一種精靈,是住在家宅和倉庫里的神。

座敷童子是一種外表看起來像小孩的妖怪,他不僅會替人們帶來好運。家裡有座敷童子蹤跡的人家還會財源廣進、福祿雙至。不同之處是對於座敷童子年齡和性別有不同的說法,不過似乎所有的地方傳說都認為座敷童子不只有一個而已,有的時候還會同時出現兩三個座敷童子呢。

座敷童子的個性十分調皮,有時會在半夜發出巨大的腳步聲讓別人睡不著覺,或者是欺負你一個人看家的時候發出怪聲嚇你。不過他有時會預先警告你什麼時候會發生火災,讓你防患於未然。

座敷童子並不像動物靈那樣作祟,不過,只要人類一不小心得罪她的話她就會二話不說馬上離開。座敷童子離開之後,那戶人家一定會遭到家道中落的下場。因此有些人對座敷童子說跑就跑的做法有點感冒。不過整體來說座敷童子是一種很孩子氣的妖怪,對人類一點害處都沒有。

在貧窮的農業時代里經常有些人因為沒有錢養孩子而狠下心來把剛出生的嬰兒殺死,傳說中這些死去的嬰靈就是座敷童子的真面目。

2、七福神_百度百科

Shichi-fuku-jin

七福神

日本神話中主持人間福德的七位神。一般指大黑天、惠比壽、毗沙門天、弁財天、福祿壽、壽老人、布袋和尚七神。此外有福祿壽和壽老人是同神異名之說,故把吉祥天也放入七福神之列。七福神據說起源於佛教的七難即滅、七福即生之觀念,自室町時代首先在京都開始流行,專門建有祭祀七福神的神社和寺廟。以後祭祀和參拜七福神的風習傳及日本各地,並帶上了許多地方色彩。大黑天是開運招福之神,能驅除惡神,保人平安,其形象為頭戴黑巾、肩背布袋、手持木槌、腳踏米袋。惠比壽是商業之神,能保佑生計和生意興隆、如意,其形象為身著獵衣、右手握釣竿、左手抱大頭魚、滿面笑容。毗沙門天是無量智慧神,擁有取之不盡的才智,其形象為身披戎裝,一手捧寶塔、一手持寶棍。弁財天是福德自在神,七福神中的唯一女神,精通音樂、善於雄辯,其形象為頭飾八蓮冠,懷抱琵琶。福祿壽是幸福、厚祿、長壽之神,其形象為連鬢美須,手持拐杖,常與白鶴為伴。壽老人是長壽不老神,源於中國的道教,其形象為瘦臉長須,手持寶杖,常有鹿伴隨。布袋和尚是洪福吉祥之神,又稱彌勒菩薩,其形象為肚大、體胖,卧扶大布袋。日本人祭祀和參拜七福神的習俗仍然持續著,祭祀活動多在每年正月初進行。

3、海座頭_百度百科

如果出海的漁夫突然被霧困住分不清前後左右,有時候前面的霧裡就會映出人影,離近了一看,是個背著琵琶的琴師,當漁夫在他的指引下安全抵達岸邊的時候,琴師依然站在海上遠遠相望,是妖怪中的善類。


千紙鶴:

千紙鶴是指一千隻紙鶴,是長壽、健康的象徵,主要用於送給病人以祈願病人康復。

千紙鶴起源於佐佐木楨子,楨子生於1943年,在1945年因為廣島原子彈爆炸而患上了白血病。1955年8月,在生命垂危之際,楨子為了祈願自己恢復健康,開始不停地摺紙鶴,到8月下旬,楨子已經折了超過一千隻紙鶴。此時醫院到處都在傳她已經折了一千隻紙鶴,可惜的是,千紙鶴並沒有拯救她的性命,楨子在10月25日與世長辭了。

雖然楨子去世了,但她的千紙鶴已經變成了長壽、健康的象徵,在日本廣泛傳播開來,融入了日本文化中,成為了現在送入院者的常見禮品。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千紙鶴 (廣島縣廣島市)

彼岸花:

傳說,彼岸花是生長在冥界的三途川(冥界的河,隔絕人世與冥界)邊的花。

彼岸花中國稱為「紅花石蒜」。別名「蟑螂花」、「牛屎花」、「龍爪花」、「平地一聲雷」、「無義草」、「老死不相往來」等等。

日本稱為ヒガンバナ(彼岸花)。別名「曼珠沙華」、「死人花」、「幽靈花」、「地獄花」、「剃刀花」、「狐花」、「舍子花」等等。花語是「熱情」、「獨立」、「再會」、「轉生」、「放棄」、「悲傷的回憶」、「唯獨思君」、「期待再會之日」。

彼岸花這個名字來自日本,得名於該花生長於秋的彼岸時期,所謂秋的彼岸時期,即秋分期間,日本稱秋分為秋的彼岸,同樣的還有稱春分為春的彼岸。

中國文化里,因為彼岸花多生長於墳墓等陰暗地方,因此非常討厭該花,認為是不吉利、死亡的象徵。在日本文化也是這樣的,彼岸花也被討厭著,被認為是不吉利、死亡的象徵。但從明治時代開始,彼岸花開始頻繁出現在文學作品裡,到了現代,因為文學、影視、動畫、漫畫等的影響,新的彼岸花文化興盛了起來,被賦予了冥界之花、凄美、唯美、絕望、幽美等新的含義與文化。

彼岸花雖然不是起源於日本,但是賦予彼岸花冥界之花、凄美等新的含義與文化的正是日本。在中國,因為日本文學、影視、動畫、漫畫等的影響,新的彼岸花文化也在此傳播開了。

彼岸花

彼岸花花叢 (埼玉縣日高市·巾著田)


羅生門來自芥川的小說集,這個故事的核心是無恥,並非撒謊,我們所知的羅生門故事其實叫《莽叢中》。但是黑澤明在拍電影的時候串聯了幾個故事,以羅生門為敘述原點,不知道小說原作的洋人就把羅生門當做典故來用了。

三矢之誓
一般動漫迷都會知道

三神器
從傳說沿用到日常生活的概念,類似我國的三大件。
類似的還有什麼御三家,四天王,十二神將。

光源氏計劃
來自源式物語,與俄國的《洛麗塔》並稱美利堅意識形態的最大敵人。

上洛
字面上的意思是「進京勤王」,實際是「問鼎中原」。
還有個類似的詞是「上京」,其實就是農村人進城當城裡人的意思。

萬歲/神風
日本出口到美國的噩夢,中國人沒啥體會,跟我們的黃繼光董存瑞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日本人的自殺攻擊並非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死亡本身。

日本典故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四十七侍》(日本本土一般叫《忠臣藏》)。這個典故在東西方的解讀完全不同。美國人從中讀到忠誠和責任,中國人讀到捨生取義,而任何一個民族的人,只要不是日本人,都無法像日本人一樣理解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最簡單的日本解釋是——「一切美好,註定都是要毀滅的」。但實際的含義非常複雜,至少我還沒見過比較靠譜的詳細解釋。

比如其中的遞進關係外國人就沒法理解:因為會破滅,所以更美——》不會破滅的我就給它搞成破滅以便增強美感——》美的核心在於破滅,而不在於物體本身。

在洋人看來這是狗屁邏輯,但是日本人就挺喜歡,同理還有萬葉集里最有名的一首:

跨過大海,浮屍海面,越過高山,屍橫遍野,為天皇獻身,視死如歸。

(萬葉集第18卷《賀陸奧國出金詔書歌》)


妖刀村正,有名,傳說也不少,不過比起什麼寓意來,我只是覺得這刀真是他喵的帥爆了


說下樓上提到的[47義士]好了,也就是日本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元祿赤穗事件。

這個事情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幾句話就可以概括: 某地方土豪大名(淺野)被幕府將軍指定去接待天皇使者,和他一起擔任這個工作的還有相當於幕府禮部大員的另一位(吉良)。一開始好好的,然後第四天的時候禮部君和天皇使者站在那裡講話,土豪就拿了把刀衝出來把他給砍了(沒死只受了輕傷)。然後將軍大怒,認為這是活生生的打臉,就讓土豪切腹了,還要抄家撤藩。土豪的家臣驚怒交加之下,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嘴炮撕逼,最後由一位叫大石的武士帶頭,跑去把禮部君(和一堆家臣)給殺了最後自首。在對這47人的處理上演變成頭條新聞,各路大V紛紛出來站隊表態,最後將軍還是讓他們切腹自殺了。以上。

沒人知道一開始淺野為什麼要去砍吉良,他當時喊了一句「你還記得我的怨恨嗎?」,但因為事情調查太過粗糙,吉良又否認兩人有私怨,而淺野又匆匆被賜死。於是事件起因眾說紛紜,從淺野沒有給吉良足夠賄賂,到吉良搶了淺野的小姓= =,還有人說淺野其實精神不正常。。。

這個事情的爭議點在於:

1,喧嘩兩成敗: 幕府判決的公正性

2,上意討 :復仇的正當性

3,仁義:儒家架構下對義理的探討

4,傳統義理和武士道的衝突

先說「喧嘩兩成敗"這個概念。淺野在天皇使者面前為了私怨砍了吉良,進而被將軍賜死。這個命題在東方文化來看其實很好理解,它實際上就是一個」御前失儀「的情況。將軍要他死並不是因為多麼偏袒吉良,而是因為殿中拔刀的大不敬之罪。可是這裡就牽涉到這個概念了,所謂兩成敗,就是不問是非各打50大板,是日本幕府時期的一個判斷對錯的法則,只要兩人爭吵,就雙方都錯而得到懲罰。這個法則可以上溯到室町時期,形成原因可以粗略的概括為將軍不想趟大名之間爭鬥的渾水,反正他怎樣都可以坐山觀虎鬥。所以淺野的家臣就抓住這點做文章,認為只處罰了淺野沒有處罰吉良並不公平。換句話說,他們並不覺得淺野死得冤,只是覺得吉良也該死。可是爭議點在於」喧嘩兩成敗"的判斷原則是雙方是否構成了「喧嘩」的關係,從整個事件來說,完全是淺野單方面發難,吉良不僅沒還口沒還手,事後還特地澄清他和淺野並沒有私怨,而客觀證據也無法說明兩人的爭端從何而起。所以幕府判定是淺野單方面的錯也屬合理邏輯。

再說「上意討」,這個詞語有時候會和「無禮討」混淆起來,但它的本來意義其實是"在上級認可或者授意下的討伐行為「,當時的學者認為,大石在淺野死後率領家臣對吉良的復仇是不正當的,因為淺野並沒有留下復仇的遺願,而家臣們雖然打著為主君復仇的口號,實際上卻是在報復因為被撤藩而生計無落的怨恨。(隨著對各種史料的整理比如武士們的賬本之類的,這個觀點目前逐漸成為學界主流)

然後是義理。當時幕府在位的是第五代將軍綱吉,這是一位後世評價很低而且經常被拿來做笑話梗的將軍,用天朝的語境來說,某種意義上像韓信對項羽婦人之仁的評價。他非常迷戀儒家仁孝之道,又信佛,兼且不知民間疾苦老問何不食肉糜這一類的問題,還非常固執自大,經常性的作出些草率決策。在這個事件上,他一開始的態度本來是非常憤怒的,因為覺得淺野實在無禮,於是不顧朝野要求細緻調查而匆匆將其賜死,但後來武士們復仇成功自首,他又森森感動了,想找個法子赦免這幫人。鑒於打臉實在不是個愉快的體驗,他找到了當時的皇族法親王,想讓他出來送個台階。誰知法親王對他說了一段話,大意是」這些武士這麼做確實是忠義之舉,但考慮到以後這群人也許有人會做壞事,壞了這個團體的名聲就不好了,還不如讓他們就這麼去死,還能成全了忠義的美名,有時讓人赴死也是一種慈悲。」將軍順利被親王說服,於是就賜死了武士們。這裡親王的話,重點其實是「求仁得仁"這個概念。 (我要硬著頭皮駁斥下樓上大神」一切美好註定都是要毀滅的「這個解讀)

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既然是聖賢,為什麼得被餓死,子謂:求仁而得仁,無所怨。這就是法親王一番言語的核心,在這個語境上,」死「才是通往聖賢或者忠義的唯一道路。這時候讓他們活下來,反而成了」吃周粟「而無法成全對方。

關於[非日本人無法像日本人一樣理解這個故事],我想簡略介紹一下當時事件發生時這些輿論大V們的背景:

主張赦免的一派是:

林鳳岡:儒家學者

室鳩巢:儒家學者,屬於程朱理學的官儒派,

主張懲罰的一派是:

荻生徂徠:當時的第一大儒,以朱子學為基礎的古文辭派

另外還有太宰春台,松宮觀山等,這些人流派不一,但都是儒家學者。

而無論是哪一方,他們辯論的基礎都是儒家學說(程朱學派),而論題是」義「和」非義「 --- 或者直接的說,如何才能讓武士們站到」義「的立場上。林氏認為他們的行為本身已經是義,而荻生則認為,淺野出於私怨毀壞了朝廷禮儀,幕府的裁決並無不公平之處,武士們的報仇只是出於個人立場,這種」義「是不完整的,只有依法懲治,才能讓這個故事裡幾方都回歸到」義「的領域。

------------------------------------------------------------------

我不認為這個只有日本人才能理解,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看太多大河劇中毒太深的錯覺吧。。。。(美國人我倒是相信他無法理解= =)

------------------------------

現在可以就」義」這個問題來看下儒家義理和武士道的衝突了。。。這個因為眾所皆知的歷史原因,感覺怎麼說都沒法在知乎達到政治正確,所以只能匆匆帶過。

根據上面提出的雙方論點來說,覺得這是義的當然不必贅述,而覺得是非義的一方,荻生徂徠作為輿論大佬,只是很粗略的表示了下「個人私情恩怨不該凌駕國家法度之上,結果正義無法取代程序正義」這樣。。。然而他的弟子太宰春台,提出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即武士道的義和當時儒家學者認可的義是有區別的。

太宰春台認為,這群武士的復仇方式的理念,是完全遵守了淺野家的謀士山鹿素行的兵家之道。山鹿素行本來也是朱子學派,後來開始棄程朱而取孔孟,另創了一套以「殺身成仁」和「捨生取義」為基礎的武士道學說,也是近代武士倫理學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因為當時這些武士並不是主君一死馬上就去復仇,還經歷了一番籌劃以及內部爭鬥,事後又沒有及時自殺甚至還在各種求關注,所以太宰認為他們的復仇動機不純,裡面有太多算計,而這種算計正是山鹿理論中的權謀部分。

之後武士道理論家一方對無辜躺槍深感不滿,著名武士理論家山本常朝(葉藏的作者)出來撇清,說了很有名的一番話:

[只要有心一死就好,輸了要立刻報復,當然如果並未丟臉,那就另當別論。這樣的剛者,既不需要智慧,亦不需要功業;

既不考慮勝敗,也不在意外在形式,一味死狂,自置死地,方為活路。]

直接否認了「權謀算計」是武士道的一部分。

那麼就長話短說吧ORZ(。。。這個事情在當時其實只是一幫高層理論家對於義理的爭辯並沒有牽涉到什麼死亡美學之類的(更加沒有什麼不毀滅不美這種心理過程),當然不可否認明治-昭和年間的歷史原因令武士道精神需要更多的意象去支持 (所以在近代又變成皇道和士道的爭論),但拿後來的戲劇改編去解讀就好像拿孟姜女的故事去評價修長城,更別說被改到面目全非的[47 ronin]了(爛到要死的電影啊啊啊啊)。

至於那個「跨過大海」,確實是萬葉集里的沒錯,也確實是後來被改編成了軍歌沒錯,可是成詩背景是公元8世紀前半啊,故事背景是藤原家叛變啊,原文有一大串這裡就是中間一句啊,和武士道+死亡美學到底有什麼關係啊!

-----------------

最後不管是羅生門還是忠臣藏都和「富有寓意的傳說之物」扯不上什麼關係的樣子啊。。。我只能想到招財貓了23333


推薦閱讀:

大家知道婦好嗎?那個奇女子!?
人文初祖伏羲的出生地在今天何地?
封神演義,李靖實力平庸,為何最後成為執掌天界兵權的托塔天王?
為什麼天庭不準神仙談戀愛?
神話傳說中的白素貞究竟是怎樣的角色?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傳說 | 日本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