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應該有批判性嗎?


影像形式是表述的工具,批判是表述的目的。因此,電影有沒有批判性,和需不需要批判性,與表達者直接相關,與電影本身的關係次之。

下面簡單衍生一下上面這句話的意思,隨手整理,有疏漏之處,請大家提醒

電影與社會批判的關係發展

二戰之後的冷戰時期,因為大部分國家的電視廣播、報刊等媒介被政府所控制(包括美國),因此藉助影院這種大眾傳播渠道,藉助於攝製技術的發展,電影成為表達社會批判最犀利也最便捷的內容工具(實際上是退而求次之的選擇)。最終形成了法國新浪潮、美國新舊好萊塢時代的更替等一系列全球電影產業的變革,奠定了作者電影在各種藝術形式中的批判者、革命家地位。

而冷戰結束後,全球經濟趨於一體化,跨國境併購變得日益頻繁,使得以企業利益為核心的媒體平台與某國政府之間的關係變得相對獨立。同時因為一系列的技術革新,促使電視直播、錄播技術日趨成熟,節目形式越發多樣,逐漸從內容上承接了電影的某些功能,從傳播能力上全面戰勝了影院。

以北美為例,「水門事件」標誌著傳統的大眾媒體重新掌握了輿論的影響力,之後80年代里根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既放寬了對實體經濟的干預,同時也放鬆了對媒體的管制,社會批判的主陣營逐漸從影院向電視媒介轉移。特別是到了90年代之後,真人秀節目在全球興起,留給電影這種內容形式的發揮空間便更加有限了。

時至今日,在全球表達社會批判的形式就變得更加多樣,一旦存在有社會熱點,各種藝術形式,各種媒體紛涌而上,解讀嚴重過剩。從社交媒體上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個體也在不斷抒發著各種觀點,而在以前,我們是沒有這種公開的表達途徑和渠道的,我們只能是沉默的大多數。通過觀看電影,因為浸入感才能獲得的情感宣洩,在今天完全可以轉變成更加主動的發聲。

社交媒體時代電影的批判性

對比互聯網所帶來的媒介變革,我們可以發現在影院大範圍上映的電影,這種用於表述的內容形式,因為製作周期較長,資金規模較大,趨於娛樂性是它的必然選擇,它肯定不再是表達社會批判最便捷最優質的工具。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全球各個國家的票房榜單,在1995年之後,北美高票房電影均是奇幻類,而法國則大多是喜劇類,一些進行深度批判的電影,因為表現形式的複雜,逐漸變為精英人群的小眾消費。(韓國市場較為特殊,因為輿論開放時間較晚,發展節奏相對不同,中國亦然)

個人覺得,電影如果想在社交媒體時代,保留批判的意義和價值,那麼需要從原本對社會熱點的追逐,向深層次生命倫理的探討轉移。也就是說,電影不再是日報,依靠標題黨和三板斧從而暢快淋漓,而是要考慮做月刊,走深度報道,潤物細無聲的路線,以此來發揮電影重塑現實又凌駕於現實的能力。但是,這種轉向必然會提高普通觀眾對電影敘事能力的要求,從而給創作者提出了更苛刻的挑戰,也給電影的市場操作人員,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在今天,表達電影的批判性並不難,難得是這種批判如何獲得更多人接受。資訊嚴重過剩的時代,以及資訊來源的多元化,使得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和評判世界的角度均有所不同,想要滿足大多數人的理解,又能有所創新和引領,確實不易。這是在今天所有想要表達深層認知的藝術創新,都要面臨的問題,而不僅僅是電影。

電影的批判性與娛樂性之間的關係

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文中,本雅明曾對電影寄予非常大的期望,因為電影與建築一樣,既有很強的功能性,又有藝術性,因此可以讓觀眾潛移默化的獲得藝術的體驗。但是我們會看到很多創作者,在試圖剝離大眾電影的這種特性,從而陷入在一種自我的矛盾中。一方面抵觸票房的成功,另一方面又渴望被觀眾所肯定,這種矛盾使得他們在創作中往往陷入在一種不可調和的情愫里,從而很難準確的找到作為創作者的價值所在。

全球最大的電影產地,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好萊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集體無意識的選擇了一個比較討巧的角度,那就是不斷探討人類的「母題」(motive),這也是21世紀奇幻類電影佔比日趨增高的主要原因。奇幻類題材所具備的延展空間,使得表達的視角可以輕易的凌駕於人類之上,讓這些視覺大片們很容易的便獲得了一種深度批判(雖然表達方式很直白)的能力,從而得以保持創意的源生動力,又可以讓全球大部分觀眾找到共鳴。

隨便舉幾個例子:阿凡達的故事可以隱喻所有「落後文明」和「先進文明」之間無限循環的倫理關係,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可以反映所有社群對領袖的渴望和恐懼,X戰警系列一直在講述多數與少數之間的糾結,雷神則放大了力量與妥協之間的關聯,以及幾乎所有好萊塢電影都在持續不斷的探索自我與實現之間的平衡,這更是人類最永恆的主題。

從這些隨處可見的全球票房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議題都早已不再是聚焦於北美社會關係以及國家政治的層面,而如《美國騙局》、《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等這種有著更加明確奧斯卡需求的電影,它們則很明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線。他們往往聚焦於那些極為特殊的個體身上,去反應某個區域和族群在大時代下的特徵。這便是經濟全球一體化給電影所帶來的變化,「共性的越發共性,個性的越發個性」,「要麼就是大家的,要麼就是特別的",雙方的目的都非常明確。

至於在國內,如何保有和表達電影的批判性,以及當下國產電影的娛樂性與批判性之間的關係,這是另外一個話題,時間有限,就不贅述了。。。


電影當然要有批判性精神,但是現在的電影我們好像只討論一個形態,就是市場和賺錢,不是導演要拍什麼,或者編劇要寫什麼,而是營銷的、宣傳的、市場的,這些人決定要拍什麼電影,這是商業的規律之一。但是反過來看內容形態,這個社會有什麼問題,創作者發出一些聲音,讓大家思考,這應該是文化藝術本身的功能,不能全部抹殺,全部變成心靈雞湯。對人類社會有一種關照、審視甚至批判,如果這種功能完全沒有,那麼我覺得這個社會才是真正的無聊和讓人覺得無望的狀態。


電影什麼性都可以有,包括批判性,這不是問題關鍵。

關鍵在於怎樣體現這些不同性。從概念、策划到執行具有整體性,能夠充分體現設計意圖的,這些性,包括批判性,那就都應具有;相反為了刻意表現什麼性,在缺乏深入思考和相應執行能力的情況下胡亂為之,那還不如老老實實去搞大眾娛樂。


說一下我的看法。問這個問題就和問咖啡裡面應不應該加糖一樣。

一般人們把電影分為商業片和藝術片,商業性就是把電影作為商品來對待,以電影能獲得最大的利潤來考慮,偏重於在視聽效果或者搞噱頭上面下功夫;藝術性主要是導演對自己思想和看法的表達,可能更注重於故事性或者搞一些一般人看來莫名奇妙的情節(反正有的我是死活看不明白)。

當然對大部分電影來說沒有這麼涇渭分明,商業性和藝術性是相互摻雜的。但個人認為現在絕大多數電影都是首先考慮商業性的,畢竟電影還是很燒錢的,馮導拍《1942》之後,就趕忙拍了《私人訂製》。因此,電影的商品性就決定了它要滿足不同觀影類型的人的要求,有人喜歡看沒心沒肺的喜劇,有的人喜歡看帶有批判性的發人思考的電影。就算某時代,雖然是公認的爛片,但作為粉絲電影,它的市場需求很大,存在即合理,你不喜歡,你不看就是了。

說到底,批判性並不是電影必須的職責,帶有批判性的電影也不一定是好電影,沒心沒肺的電影不一定就很差,就像《東成西就》,雖然它似乎什麼都沒講,但是能讓我們開懷大笑就足夠了。


有些電影是用來爽的,有些電影是用來想的,有些電影是用來噁心人的。

留下的,被人記住的,一般是用來想的電影,偶爾幾部刺激腎上腺素的。其他的,就是呵呵用的


電影可以有批判性,但不是必須有。


拍個電影、說個故事、講個相聲、跳個舞蹈,

總的批判點啥、諷刺點啥、豎立點啥、教育點啥?

我靠,這是廣電總局的台詞啊!!!

累不累啊!!!!


當然不一定有,電影的主題可以很多。

比如讚揚,反思,或者僅僅是講一個故事都可以。

盜夢空間沒人否認是一部好電影,盜夢空間請問批判啥?

吐槽一下:那些國產電影人們,先別想這批判好伐,看能不能好好說一個沒有明顯邏輯硬傷的故事再說好伐


引用郭德綱的話:相聲先要搞笑,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同理:電影先要好看,不好看就太好看了。


電影可以有批判性,但不是非得有批判性


電影一定要讓觀眾若有所得。通過一個故事讓觀眾明白一點道理,給他們一絲陽光來面對生活。這是必須的。批評性有無不是最重要。

舉例:肖腎客的救贖。如果這電影按原著主人翁沒有逃走,那個這個電影就不會有幾個人看。觀眾花幾個小時不是來看絕望的監獄生活的。最後一刻主人翁的逃脫讓我們明白通過深刻的贖罪和自我救贖,一個絕望的人也能獲得新生。

負面例子:迷霧。也是史蒂芬金作品。但是電影結尾導演狠狠涮了觀眾一把,給觀眾澆了一壺冰水,結果這片子惡評如潮。


當然可以有!不過電影的存在意義不單單是批判性。。。。。。。電影文化還是講一個多元性,圖個熱鬧。。。思想文化大雜燴嘛~通過電影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思想 宗教 習俗 文化 信仰等等等等。。。。


電影跟文學一樣,不應摻雜太多的社會性的東西。


指望著看場電影就能重塑三觀?別鬧


放開來。

不要給拍電影的人提他們「應該」怎麼做,讓他們自己拍自己想拍的電影就是了。

這畢竟只是個表達的途徑,雖然門檻有點高。

當然,別犯法就行。還有,自負盈虧。


引用郭德綱的話:相聲先要搞笑,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同理:電影先要好看,不好看就太好看了。

那麼問題來了,約炮神器哪家強?


當然可以了,我覺得批判性可以讓人深思,電影才有價值


我覺得應該要有。


只有我把問題看成了電影有批判「性」的嗎


電影的批判性反應現實 既具有現實意義 引人深思 如果只是純粹的感動的故事看一邊也就過去了 它存在的意義也就過去了


推薦閱讀:

搞笑的電影有哪些?
瑪戈皇后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如何評價李煥慶執導的電影《7號房的禮物》?
有多少人抱著感受那段《敦克爾克》那段歷史,最後卻被傑克勞登圈粉的?
有哪些bgm出來後瞬間淚目的電影或劇?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影視評論 | 電影史 | 電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