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閉症患兒有很多天才?從腦科方面來講有什麼原因?

是因為放棄了其他一些技能(溝通,感情)更能專註一件事么

稍微解釋下這算是兩年前的提問為什麼直接這麼問。

我要是問是不是,哪還有這麼詳細多面的回答啊……

尤其我個人本來就認為大腦如果存在功能缺失就會在別的方面彌補的。


不知道天才的定義是什麼。只是就我自己的孩子說一說。

她是一個可愛漂亮的高功能自閉症小姑娘,四歲半了。四歲左右開始,慢慢展現在音準上的天賦。在此之前,我們沒有教過她音樂,只是像其他孩子一樣,會給她聽聽歌,當然頻率要高點,因為她喜歡音樂。

半年前,我們租了架鋼琴,在家裡給她玩,她漸漸地可以在鋼琴上彈曲子,很簡單的,或者是複雜曲子中的一段。比如克萊德曼的《童年的回憶》或廣播中廣告中的曲子。一開始她只能單手彈主旋律,後面旋律和伴奏一起用兩隻手彈出來。我們於是請了一個老師來教她,怕她手型手法不好,但有時候老師教的曲子太簡單,她更願意彈她聽到的那些。

她每次彈曲子,都可以照著原調號彈出來,不會升調也不會降調。後面我們試了幾次,發現她有絕對音高,就是你隨便在鋼琴上彈出一個音程或者和弦(三四個鍵同時彈,混雜著白鍵黑鍵),除去最左側那幾個低音實在難以區分,基本上她可以準確無誤地聽辨和分解,說出我們彈了哪個哪個音符。作為特殊孩子的家長,不用說我們有多高興,正如大家知道的,很多自閉症孩子功能智力都不高,女兒能這樣,我們感到生活又充滿了一絲希望。除此之外,我們常被她的舉動所感動,她在聽到特別流暢的旋律時,會忘我地大笑和鼓掌,十分激動地說「理查德爺爺彈夢中的鳥」這樣的話。我感覺,她愛彈琴,愛旋律聲音,是絕對純粹的愛。要知道她是個不會撒謊不懂共情的自閉症孩子。

雖然暫時無法證明,我和老公都認為,這是大腦在各功能模塊上的分配出了問題。普通人也許各方面能力差不多,精英可能某一方面出色,有天賦的自閉症孩子就是某方面登峰造極的強悍,同時另幾個功能也是慘不忍睹的弱。如果那個登峰造極的強悍之處能被挖掘出來,加以科學和耐心的培養訓練,就成了眾人眼中的所謂天才,如果不幸被埋沒,就是沉默的大多數了。而我內心是更傾向於,自閉症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有特殊技能的,只是這個時代和社會並不需要,所以被忽略和埋沒了。


只有極少數有特技,而這種特技在普通人群中也能見到,比如一眼看出一個字多少筆畫,至於這些特技和自閉症有無必然聯繫,並無科學依據,不能簡單的認為是補償效應。大多數自閉症基本等同於弱智,有些樣本是因為認知方式特殊,表現出自閉症特點,但也未必就能開發出天才來


不是自閉症,也有很多天才。


因為自閉症的天才容易得到媒體關注,而精神正常的天纔則都在好好過日子

就跟沒上過的學的人當大老闆一個道理


居然被邀請了,這是第一次被邀請呢!

---------------------------------------------------

首先分析這個問題的前半段:為什麼自閉症患兒有很多天才?

要怎麼定義這個「天才」呢?是智慧超常,到達140及以上?還是在某一些特定領域有特殊才能叫做天才?

我見過很多孤獨譜系障礙的人,他們的智慧並不算高,但是卻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為什麼大眾會覺得孤獨症孩子有很多天才呢?我個人覺得傳媒有誤導,總是報道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的特殊技能,而不實實在在關注孤獨症人群的真實面貌。

分析這個問題的後半段:從腦科方面來講有什麼原因?

孤獨譜系障礙的發生機制至今都是沒有定論的,但DSM-V是把它歸在腦神經發育障礙的一種的。確實是腦神經發育障礙,但至於那一塊有障礙,還不能確定。

所以在探求為什麼孤獨症人群會有特定行為的時候,很難有確切答案。因為總是要知道原因才能理解結果,而只看到結果不知道原因的話,那原因就有無限種可能了。

再看問題的追加:是因為放棄了其他一些技能(溝通,感情)更能專註一件事么

患孤獨譜系障礙的人,並沒有放棄溝通這些技能,是他不具備這些技能。

實際上孤獨譜系障礙的孩子有將近一半的都是智力發育障礙的。而他們可能在某些特殊領域有特殊技能,比如Stephen Wiltshire可以畫一整個紐約市的地標建築,其實是跟他孤獨症的癥狀有關的。孤獨症病人在整體認知上較為缺乏,信息整合上的能力也欠缺,但他們極端注重於細節。如果想深入理解這一塊,我推薦看一本叫做《我心看世界》的書,是一個孤獨症人寫的,告訴你她是如何獲取周圍生活中的信息的。

因為注重細節,所以Stephen Wiltshire才能看都不用看就畫出一整個紐約。有些人可以熟知一整本字典,你問他「吃」這個字在新華字典的第幾頁,他立刻可以說出來。這並不是他們天才,是因為認知的方式不同罷了。

希望能夠幫助你理解,附上一張Stephen Wiltshire作畫的照片。


對不起,問題第一句話不成立。沒有「很多」。

很多自閉症孩子家長在確診之後,抱有一絲希望認為 「我的孩子應該是個天才吧?」可是抱歉,這個幾率真的不太大。

大概十分之一?具體數字未考證。這個數字來自我在某自閉症診室隨診的大概統計。

我們所了解的那部分「天才」自閉症兒童,只是自閉症中的一小類,被稱為「阿斯伯格綜合症」。

據我的觀察,這一分類的人自閉症癥狀大多不算很嚴重,社交障礙等只屬輕微,有些基本沒有太大的語言障礙。

所以也有一些爭議認為這部分人不算自閉症,只不過有些癥狀與自閉症重合而已。

而說到那些天才,倒也的確多多少少存在一點社交障礙,名單可以列出一長串。物理方面就有比如愛因斯坦,比如牛頓,比如謝爾頓(亂入者)。以至於阿斯伯格綜合症也被稱為「學者症候群」。

不過當然,儘管是天才的幾率不高,但大多數自閉症孩子在某方面有過人的長處,這是真的。

我個人的理解是,他們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應付別人,以及思考人與人的關係,自然有更多時間將大腦用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這是他們多少都有些天賦的原因。


一、題主所說的「自閉症患兒有很多天才」,我理解說的可能是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的現象。

學者症候群特指,具有某些方面嚴重缺陷的人群具有某些超常的天賦,而且這些天賦往往集中在少數幾個方面,如數學、音樂、繪畫、記憶等。

繪畫其實只是學者症候群中的天賦之一,其他常見的天賦還有數學、音樂以及閃電計算,如計算日曆等。我們在上海與各大醫院合作自閉症研究的過程中,陸續接觸到很多具有「活字典」本領的自閉症小朋友。

有兩點需要指出的,第一點就是,自閉症的天才都是經過了艱苦的培養與訓練才能養成的,他們其實要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達到比較熟練的程度。第二點是,如果是我們常人,再怎麼練習,也無法完成在他們看來輕而易舉的腦中計算。

二、那麼,這個比例有多大呢?有達到題主所說的「很多」嗎?

從科學與醫學角度,我們還無法對自閉症患者中究竟有多少天才進行估計,原因很簡單:在無法對被試對象有效溝通的情況下,所有測試都是不準確的。

隨著自閉症診斷標準的不斷更新,全世界的自閉症及自閉症譜系障礙患病率至少達到千分之幾以上。究竟有多少自閉症患者會像雨人一樣具有超常天賦呢?如果走進自閉症康復中心,您也許會發現,自閉症孩子都不想與您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可以知道,他們具有或不具有某些天賦呢?

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

大部分人知道自閉症也許是因為1988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雨人》。其中雨人Raymond刻板而具有超強計算天賦的形象深入人心。從此,自閉症就與天才幾乎被相提並論。

Raymond的原型人物Kim Peek就是一個被醫學界與科學界驚嘆的天才。他的大腦就像一塊永遠無法存滿的硬碟。

電影《雨人》中Raymond的原型人物Kim Peek(左側為Kim Peek)

他把超過12000本書的內容全部存在腦子裡,並可隨時查閱裡面的內容。他與別人交談的時候,會先問對方生日,然後如數家珍地說,生日那天世界上在哪些國家發生過哪些大事,並且在腦海中馬上計算出對方何時60周歲退休,那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提醒對方到那天就可以開心地退休,頤養天年了。

但是,他與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嚴重智力障礙患者並無二致,他的IQ測驗成績只有87,屬於醫學意義上典型的智力障礙,成年後仍然無法自己穿衣等等。

自閉症孩子當然不可能個個都有超常天賦,但是這幾天看到有文章提出「99%的自閉症孩子沒有天才」,這樣的論點本身就武斷而可笑,且不提這個數字從何而來,正常人裡面的繪畫大師的比例有多少?恐怕還遠遠低於1%吧?

在無法對天才和具有天賦的孩子有準確估計的情況下,我們所能做的,是用我們的關心與愛護去幫助他們成長,不應該認為他們個個都是天才,當然認為他們之中根本沒有天才也是罔顧事實。

三、從腦科學方面來講,有什麼原因嗎?我們還不知道。

目前,這種自閉症患者以及智力障礙患者中出現的超常天才是醫學與科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是我們揭開大腦神秘功能的鑰匙,如果我們有可能得知何種大腦工作原理讓人腦可以具有如此「超能力」,這在以後也許對有效提升人類自身能力會非常價值。

但是,這已經讓我們認識到,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並不是不可教育的,他們往往需要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愛與關切才能正常成長。無論是否有天賦,自閉症孩子都具有非常嚴重的行為學障礙,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家庭與社會的愛,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關鍵的。

想再多說幾句Kim Peek的事。

在智力測驗只有87分的情況下,他的天才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Kim Peek的父親Fran Peek一直精心呵護孩子成長,當Kim Peek小時候生活無法自理,醫生屢次建議送去社會福利機構,放棄教育等等,父親都堅持在自己家庭里給Kim Peek足夠的愛,直到Kim Peek的天才顯現,父親又給他提供足夠的書籍供閱讀,主動培養他的天賦。

美國1970年通過了自閉症孩子的公平教育法案(詳見我在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55982/answer/201261315),給自閉症孩子與家庭提供了寶貴的教育機會,讓自閉症孩子長大生活可以自理,可以逐步進入社會,不再成為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行文至此,筆者還會繼續從事自閉症的基礎研究,希望從科學的角度來研究,自閉症的行為障礙以及天才的神經基礎。我們期待同臨床醫生,自閉症患者家長們以及與社會大眾一起,用積極與寬容的心態對待自閉症孩子的成長,幫著這些星星的孩子來到人間。

作者: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仇子龍 @仇子龍

出品:科學大院

科學大院是由博覽運營的院官方科普微信公眾號,歡迎訂閱,集齊中科全家桶:)

本篇如需轉載,請聯繫科學大院公眾號,ID: kexuedayuan


那些天才可能只是不願意跟傻逼理論而已,並不是自閉症


其實不然。他們出天才的概率和普通人出天才的概率差不多。


並不是很多是「天才「,只有極少部分是阿斯伯格」」,只不過報道出來或是影視作品更多是極少的那一部分。


寧願不要天才,也願每個自閉症孩子早日變成正常的普通人。


我查了查資料,發現有的答主混淆了阿斯伯格綜合症和學者綜合症,兩者是不同的。

阿斯伯格綜合症患者傾向於表現出右腦功能障礙,而學者綜合症傾向於表現出左腦功能障礙。沒有障礙的另一側腦通常會對有障礙的一側進行一定的代償,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患者在某個方面表現出驚人的能力。

阿斯伯格綜合症患者傾向於在流體推理知覺測驗(例如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中取得很高的成績。他們之所以會有極強的能力有意識地去覺察非言語交流模式,也許是因為他們的工作記憶功能過剩、對順序和結構的痴迷以及強化了的知覺能力,部分患者數理方面的能力極強。Boy,12, with higher IQ than Einstein develops his own theory of relativity

而學者綜合症患者則相反,他們通常智商40至70之間,流體推理能力和言語理解能力大概相當於5歲兒童的水平。這是由於他們的左腦有障礙而右腦又過於發達,信息無法進行深層次的加工只能停留於表面造成的。也正是由於右腦非常發達,某些患者會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心算能力、音樂天賦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當屬雨人。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自閉症患者沒有任何特殊的才能,到目前為止,登記備案的學者綜合症患者還不到100人,天才的阿斯伯格綜合症患者同樣少見。也正是因為少見,每出現一例就有很高的概率進行新聞報道,給人自閉症患者個個都是天才的錯覺。


天才量微乎其微,多數都是生活無法自理或者無法融入這個社會。
我現在天天接觸這些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他們能生活下去,在沒有父母長輩的幫助下。對,就是最簡單的生活料理。
雖然我這邊有一個對數字和語言特別敏感的孩子,但一樣不會最簡單的與人溝通。
要說的專業知識和asd表現太多了,只希望大家在街上碰到他們的時候(包括成年人)不要諷刺嘲笑就可以了。他們是最無辜的生命。
ps我現在所見的都是3-7歲的小孩子,長大如何我無法猜測。


這難道不是倖存者偏差嗎?


關於天才,其實有99%的自閉症小孩不會畫畫

對於這個話題為什麼說自閉症並非天才的問題,大家可以往下看。

昨天我的朋友圈被一個公益性活動「小朋友畫廊」刷屏了,我點進去看了,其中很多繪畫者,其實都是自閉症孩子。看了之後,我也有些不可思議,他們簡直就是真的應大家所說什麼「星星的孩子」,真的好有天賦,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似乎都能以為是某位稍有繪畫技藝的抽象畫繪畫者。然而,這些「散落在地球上的孩子」,極賦詩意、異常浪漫,然而這對以他們家庭來說並沒有什麼鳥用。

在大眾認知中,自閉症小孩都是不一樣得,反而像個天才的存在,他們之所以自閉,是因為他們想法夠高、智商爆表,才能和一般人相處不下,溝通不暢,才能是自閉,所以是天才?

而現實生活中,99%的自閉症人士都並非是所謂的天才,更別說極少的天分。

他們往往生活不能自理

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要求

可能隨時爆發脾氣

隨時大小便

像特教老師李西老老師 @李老西 所說:我反對所有將自閉症兒童的一切浪漫化理解的行為。他們不是來自外星的孩子,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地球人而且是弱化版的。

引用作家蔡春豬的一句話,他曾寫道:「當你認為自閉症患者都具備某方面的『天才能力』,對大多數不具備『天才能力』的自閉症患者而言就是一種不公平。」

生活中,不要僅僅只是認為自閉症人士只會安靜的待在某個角落,也許他們也會突然的發脾氣,或者突然走過來摸你的臉頰。

真正的關愛與愛護是在我們知道自閉症人士的不同之後,還能坦然的接納他們,理解和幫助他們才是理性和感性的事。

與之不可思議的是,在等同知道把自閉症看做天才,更以為的以自己的關心幫助他們家庭的本意去說一些傷人的話,其實更是一種不尊重或者是一種戲謔的幸災樂禍的方式。

常有自作聰明的人,遇到自閉症的家長們就會問,你的孩子會畫畫么?如果這位母親說不會,則對方就會覺得很驚訝以及有一點責備與譴責。之後對方就會以一種過來人的感受給予所謂好的建議,為什麼不找人教他畫畫?或者是為什麼不好好挖掘呢?

可是這位母親沒辦法告訴他們,我的孩子根本分不清這是筆還是紙,這是吃的還是寫字的,這些都沒辦法認識,他外表看起來和一般小孩無異常 ,可是他的智商卻是在正常智力以下。他連拿筆這個動作都學不準,更別說畫畫這種高難度反覆精細的動作,無意是難上加難。

大眾以及許多家長都會陷入這個「自閉=天才」的理論所誤導,從而也會幹預小朋友及時開導和干預的時機

我們既不能歧視自閉症人士也不能把他們當天才,但他們卻是我們真正需要小心關心的群體,最好的方式就是我們正確的看待他們,不冷眼,不歧視,把他們當做一次個比較內向的普通人來對待他們,你可以把他們當做一個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人,不用刻意的迴避也不用刻意去關心,更別去問他們的家長,許許多多都問過的問題,他的情況他的治療,這等於讓他們把自己的傷口再撕開一遍供大家提供同情,其實許多家長都希望大家能不能當做沒看見或者普通人一樣,讓他們不被歧視。

其實還是想說,他們並不是會畫畫、會音樂的天才,他們甚至會很煩人、更會極端的歇斯底里,么有美好只有苦難。

他們的天才也許只有1%,但是也有沒有天分的99%,希望大家能夠正常理性的看待他們,也能一如既往的關心幫助他們。


I think it"s different kinds of minds, and the recognition that certain
mental deficiencies may actually have some selectiv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activities. We"ve lost a lot of the barriers that have to do with
skin color and with various other characteristics. But there"s still not
sufficient recognition of mental diversities. And we don"t all have to
think alike to be communal and to live in a productive and satisfying
world.

-- Vernon L. Smith


採訪過自閉症兒童得母親,她說,所謂得自閉症天才為數非常非常少。讓人們造成這個印象是因為媒體放大了這群少數人的事迹。

這位母親說,不求孩子是自閉症天才,只求他是個普通人就好。


像這種缺陷與天賦並存的人,醫學界稱為學者症候群,這樣的人並不多,不到肯納症(這是比較公平的叫法)患者總數的百分之十,到底為什麼會有學者症候群,他和肯納症的關係又是什麼? 簡單的說學者症候群是左腦受損右腦補償的作用,如果我們將左右腦比喻成一座工廠,理性的左腦負責的是連續性、邏輯性、符號性,像是語言、閱讀,感性的右腦則是負責藝術的創造,當下的感官並接受外界所有信息,當左右腦合作無間時,就像一座工廠能夠正常的運作,但一旦左腦受到傷害失去作用,就像工廠無法順利出貨,此時右腦就會加倍工作,以為能去填補左腦損失的產能,這就是補償作用,因此右腦擅長的功能等於有了倍增的效果,所以就變得非常的強大,然而雖然右腦變強,但是缺乏左腦有系統邏輯化的工作,在這樣失衡的狀態下反而會讓人的生活變的一團糟,很多人都會因為電影和媒體浮誇的報道,誤以為肯納症者都是天才,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巨大的曲解


首先要說一下,自閉症的孩子都是天才這句話是錯的。許多重度自閉症的孩子沒有語言能力。

大二的時候,跟著學校組織的團隊一起去了西安一家特殊兒童幼兒園。去的時候我跟大家都一樣,以為自己將要見到的孩子都是未來的天才,還有點小激動呢!

幼兒園在一個小巷子里,巷子不窄也不寬,往裡走大概100米,有一個4層樓的建築,幼兒園就在建築的頂層。一進樓,就是三跑式的樓梯,氣氛非常詭異。到達頂層後,有一個推拉式的鐵門鎖著,但能看到裡面,我們給園長打電話後,園長來給我們開門,我們才進去。

我們被帶到一個小教室,圓長就來給我們講關於自閉症的孩子們。自閉症其實就是一種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大部分的自閉症兒童都是發育遲緩。像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那些自閉但在某一方面有著與生俱來天賦的人只是極少的人。像一些重度自閉症的孩子,他們是終身喪失語言能力的,他們的一生能會100個詞語就已經很厲害了。他們可能在10才會自己吃飯,自己穿內衣。他們開心就笑,不開心就哭,並且可能一生都不具備自理能力。所以說,電影終究是電影,跟現實差距太大。

之後我們就被分批陪那些孩子們玩,一個教室里除了自閉症孩子以外還有多動症,羊癲瘋的孩子。在我們玩的時候,有那麼幾個孩子就安靜的坐在旁邊干自己的事,也不說話。大概待了2個小時,我們就離開了。回家後查了資料才對自閉症有了些了解。

(圖片來自微博)


看過一些關於自閉症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

我覺得其中的關鍵在於胼胝體。也就是鏈接大腦左右兩個半球之間的組織。低功能自閉症的胼胝體相對常人較小,造成作用兩個鬧區信息交流的障礙,導致一些特定功能的缺失。但其實大腦的兩個半球獨立工作都是正常的,甚至是超常的,因為大腦會對先天的缺陷(胼胝體)造成的功能損失進行一定的補充,所以有些常人用來處理其他信息(比如社交方面)的腦區,在自閉症患者那裡用來處理其他的信息,造成認知差異,也就是理解世界方式的不同,而產生這些所謂的自閉天才(學者症候群)。

另有一些天才,比如愛因斯坦,還有最強大腦里德國的心算高手呂迪格爾。加姆,這些人的胼胝體構造也與常人不同,顯著特徵是胼胝體總統偏厚,但構造上也有差異,也就是說也可能胼胝體的某些區域和自閉症一樣偏小,同樣導致社交能力的缺失,但其他的區域偏大偏厚,信息交流更充分,產生一些天才的特徵。


推薦閱讀:

非典型自閉症?
自閉症孩子該接受融合教育嗎?
如何跟自閉症家長相處?
朋友兒子三歲,卻被診斷患有嚴重的自閉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輕度自閉症孩子的母親,自我發展與孩子干預遭遇時間上的矛盾,到底放棄自我發展還是放棄孩子發展?

TAG:自閉症 | 大腦 | 認知 | 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