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哪個劇本拍了好幾部相同的,卻由不同演員扮演的電影?

我時常在想,如果一套劇本用不同的演員分別去拍攝,會有什麼不同。我想如果這樣比較就可以直接比較出演的高低了吧。

電影史上有哪些電影的劇本是相同的,卻採用了不同的演員拍?

我知道&<東京家族&>和&<東京物語&>的本子就幾乎一樣。。。


噗,這問題,我耍個賴吧。

《哈姆雷特》。


希區柯克經典《驚魂記》

這片子在1998年被重拍,但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重拍。這次重拍不僅故事沒變,甚至整個劇本、分鏡頭、配樂都基本一樣。下面貼一個豆瓣排第一的影評,原帖地址:第14名:美國影片《精神病患者》——影史100部反類型片全盤點 (98驚魂記 影評)

《精神病患者》Psycho 年代:1999年 / 類型:反翻拍 / 導演:加斯·范·桑特 / 主演:文斯·沃恩、安妮·海契

  《看電影》的一句話評價:一部純度99.999的克隆電影。

   2008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考研試卷的第一題是根據提示寫齣電影名:攜款出逃、禽鳥標本、床上的人形凹陷,戀母情結。答案是希區柯克的《驚魂記》(又名《精神病患者》)。這部電影已經成為恐怖電影乃至整個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拿來出題考驗考生也是情理之中。50年來,《驚魂記》衍生出了很多恐怖文化,也積累了一大批的粉絲,加斯·范·桑特就是其中一位。1999年他決定翻拍這部作品,而且要「絕對」的翻拍。

  幾乎一模一樣

   我國著名翻譯家嚴復在《天演論》中曾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方式,特指在翻譯文章的時候,不僅要忠於原文的意思,但也要結合譯者對整個文章的解讀,適當加入自己的見解。翻拍電影也是如此。縱觀影史上的翻拍電影,可以總結出一套翻拍套路,那就是都是在優質原作的基礎之上,融入導演對原版的理解和自己的導演風格,使之成為一部二次創作的作品。如果一板一眼的照搬原作,那無疑是不可取的。

   加斯·范·桑特偏偏不信這個邪,他用一種極端的方式來用電影這種形式向自己的偶像希區柯克致敬。他要完全「複製」《驚魂記》這部電影。他率領劇組用37天拍攝完成,與原版的拍攝進度一樣。台詞基本不變,鏡頭位置原樣照搬,演員走位、布景道具、剪輯效果全都是一模一樣。為了感受這部電影與原作有多相似,我特地將兩部電影同時放映,看他們的重合度有多少。結果令人吃驚,它們真的太像了,好像唯一的不同就是一個彩色一個黑白而已,甚至連原作中希區柯克自己的客串也都原樣複製——只不過是換成了加斯·范·桑特自己了。片中著名的浴室謀殺案一場戲已成為教科書級別的段落,加斯·范·桑特在翻拍前仔仔細細的研究了它的拍攝技巧和鏡頭位置,用一幀一幀相似度極高的畫面來完成了這場彩色版的浴室謀殺。

   有人要問,加斯·范·桑特這樣一比一的翻拍有什麼意義呢?對於電影史來說,這樣的嘗試還實屬首次。加斯·范·桑特之所以勇於走出這一步,是出於對前輩的五體投地的熱愛。就算在加斯的履歷表中,這部電影也都是一部與他個人風格很不相符的異類。他用這樣的翻拍來向他小時候最喜歡的《驚魂記》致敬,至於商業價值似乎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中。畢竟,一個導演也就只能有這樣一次機會了。

   關於電影的內容,相信已經不用我過多的贅述了。帶著陰鬱笑容、看上去老實巴交的諾曼·貝茲已經成為無數人的夢魘,瑪麗的死讓我們懂得一個道理:老實人未必有老實心,說不定就是一個人格分裂的主兒。

  有哪些不一樣

   就算是一比一的翻拍,也肯定會有一些不同。首先就是演員的選擇。原版扮演諾曼·貝茲的演員安東尼·鉑金斯乍一看是一個書生氣很重的小夥子,他把一個健談又值得信賴的諾曼塑造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這樣的巨大發差令人不寒而慄,而片尾他對著鏡頭的詭異笑容更加陰森恐怖。翻拍版的貝茲變成了一個個子高大,體型略胖的男子。他也有很萌的一面,很能博得好感,而他兇惡起來似乎就少了一些殺傷力,他外翻的嘴唇會讓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他的方面了。

   加斯在新版當中也豐富了原版的一些內容,比如新版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採用航拍的方式,從城市的大遠景一直推到一間公寓里床上的一對男女。希區柯克原本是要採用這種拍攝的,但由於當時條件所限,沒能達成所願。於是新版的開篇鏡頭就算是為導演圓了這個願望。此外,地下室搏鬥一場戲在原版中並未播出,但加斯還是將這一驚險的一幕重現了出來。看來,加斯對《驚魂記》真是了解的不淺。

   還有一些細節上的不同。比如新版較舊版相比,第一場戲裡男女對話的時間要短。因為導演認為有必要精簡那段對話,而且針對他個人的喜好,他要求男主角全裸出鏡。瑪麗開車來到加油站之後,她打起了太陽傘,這是原著中沒有的,可能是陽光太刺眼了,美女擔心自己被晒黑吧。加斯拍性向來直接坦白,所以原版中,貝茲對瑪麗動了心,但並未表現出來,加斯則乾脆用行動來表示:貝茲通過牆上的洞偷窺瑪麗洗澡時,還同時在sy。這樣,觀眾就對他的心理活動一目了然了。同時,新版也與時俱進,瑪麗的姐姐有一句台詞:「等下,我去拿我的包。」在新版中變成了:「等下,我去拿我的隨身聽。」

  反類型指數:

  

  適宜人群:

  《驚魂記》死忠、想看兩部幾乎完全一樣的電影的觀眾


補充幾個:

《兩小無猜》有法語版和英語版

《義大利任務》邁克爾凱恩老爺子主演的還有馬克沃爾伯格主演的

基努里維斯,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湖邊小屋》和全智賢,李政宰主演的《觸不到的戀人》。

《忠犬八公》,日本版叫《忠犬八公物語》

《感官王國》最出名的當然是大島渚導演的,後來日本拍過很多版,不過都是當AV來拍。

《伊豆的舞女》至少有3個版本

美國的《豪勇七蛟龍》還有《七劍下天山》翻拍的都是黑澤明《七武士》,好吧不能說是同一部劇本,不過故事都類似。

《十二怒漢》美國版和俄國版

如果要求不那麼高只是翻拍的話就太多了:

香港的100多部 黃飛鴻 系列

日本層出不窮的 座頭市 系列

李小龍的《精武門》,甄子丹拍了部同名連續劇。

——————1.19補充————————

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有話劇版和電影版,電影女主角是林青霞主演,話劇不是。可以肯定的是劇本一樣。好像又跑題了。


《三傻大鬧寶萊塢》,那導演用另外一班人馬以同樣劇本又拍了一部。

去馬來西亞旅遊時在小印度逛街,跟店員說要一部和《三傻大鬧寶萊塢》一樣好看的印度電影,結果店員給了這個,回家看了一部分發現劇情都一樣就是演員換掉了……真坑爹


慾望號街車,有費雯麗主演的版本和傑西卡蘭格主演的版本


我們國內的拍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我唾棄你的墳墓

三十年後的重拍

1978年,一部名為《我唾棄你的墳墓》的小成本影片被拍攝出來,在美國小範圍上映,在全世界被禁。之後,這部導演的處女作被製作為DVD,在小眾的商店銷售,被一小部分的影迷進行討論。這部電影所引發的的爭論和隨之產生的「暴力電影」與「骯髒美學」的現象一起被寫進了電影史。可以說,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令人難以接受的電影之一,也是各種「十大禁片」榜單上的常客。

為什麼要重拍這部電影,為什麼還要把三十年前震驚影壇的「陳年往事」翻開重談呢?影片的製片人麗莎·M比·漢森說:「圍繞著這部電影上映的前前後後,有很多令人難忘的事情。包括它上映之後,觀眾和影評人的反應。有人慷慨激昂地讚美它,也有人惡狠狠地詛咒它,希望電影下地獄。不可否認的是,整部影片中還是有相當的張力甚至是具有力量感和情緒感染力的鏡頭。三十多年之後的今年夏天,圍繞著這部電影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歇過。所以,我們認為,這是翻拍它的最好時機了。」但是翻拍這種電影,往往意味一種「無力妄想症」的發作,翻拍出來的影片也常常是一部平庸而舉且泛泛的電影。為避免這種情況地發生,麗莎·漢森選擇了最為穩妥的方式,也就是完全忠實於原作翻拍。漢森說:「一定不能在故事和情節上犯錯誤。所以我們選擇了完全忠實於原版電影。我們幾乎是亦步亦趨地按照原版電影的樣子來拍攝這部電影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原版影片足夠尊重,也才能不讓喜愛原版的影迷失望。」[1]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演員的誕生》中凌瀟肅和藍盈盈表演的《最愛》?
一個成功的角色塑造,功勞更應屬於演員還是導演?
中國留學生在國外上台演出唱什麼歌?
如何評價黃曉明在《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里的表現?
如何評價《琅琊榜2風起長林》中黃曉明的演技?

TAG:電影 | 劇本 | 演員 | 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