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在什麼樣環境長大的小孩會出現暴力傾向?
社會心理學裡對有侵犯行為的人(暴力傾向)有很多理論,其中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很好的解釋了兒童觀察榜樣後的侵犯行為習得過程,班杜拉通過實驗證明榜樣對兒童的侵犯行為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一些概念
侵犯行為(Aggressive behavior),也稱攻擊行為,是個體有意傷害他人的行動
(一)侵犯的構成:侵犯是由傷害行為、侵犯動機及社會評價三方面的因素構成。(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論的解釋 (1)弗洛伊德早期認為,人的性本能是個體行為的原動力,性本能遵循快樂原則,而自我保存本能使人趨利避害、適應環境。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2)洛倫茨(K.Lorenz)是獲得過諾貝爾獎(醫學及生物學,1973)的習性學家和心理學家。他的侵犯理論是從動物習性研究中得出的:他認為侵犯是一種本能,具有生物保護的意義,其生存意義很重要。動物通過侵犯保護其求食、生存的領地,使幼小後代得以生存和發展,使物種能代代相傳。2.挫折一侵犯學說挫折,既指阻礙個體達到目標的情境,也指行為受阻時個體產生的心理緊張狀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挫折主要是前者。挫折一侵犯學說最初由多拉德(J.Dollard,1939)等人提出。他們認為「侵犯永遠是挫折的一種後果」,「侵犯行為的發生,總是以挫折的存在為條件」。該學說的要點是: (1)侵犯強度同目標受阻強度呈正比例關係。 (2)抑制侵犯的力量與該侵犯可能受到的預期懲罰強度呈正比例關係。 (3)如果挫折強度一定,預期懲罰越大,侵犯發生的可能性則越小;如果預期懲罰一定,則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發生。 後來,許多學者對這一學說提出修正。米勒(N.Miller,1941)指出,挫折也可以產生侵犯以外的結果,並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L.Berkowitz,1978)認為,挫折導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緒準備狀態即憤怒。侵犯的發生還與情境中的侵犯線索有關,與侵犯有關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強。 3.社會學習論的觀點社會學習論認為侵犯行為是習得的。學習是侵犯的重要決定因素,個體通過學習學會侵犯,也可以通過新的學習消除侵犯。班杜拉(1977)提出的這一理論觀點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支持。侵犯行為的學習機制是聯想、強化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導致個體的冷漠與畏縮,處於無能為力狀態,這個過程也是習得的。研究表明,習得的無能為力與個體歸因有很大關係。抑鬱者傾向於把消極事件歸因於內部的、穩定的、普遍性因素;非抑鬱者則傾向於外部的、暫時性的和特殊性因素的歸因。
(三)侵犯的影響因素 1.情緒喚起水平 高的非特異性的情緒喚起水平(比如惡劣的一tD境),會直接導致個體的侵犯行為的增加。而特異性情緒的喚起水平(如性喚起),也可能增加人們侵犯的可能性(侵犯性)。 2.道德發展水平 個體的道德發展水平越高,可以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為就越難以發生。 3.自我控制能力 個體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時,侵犯行為就比較容易發生。 4.社會角色與群體 如果社會對一種社會角色較為容忍,那麼擁有這種社會角色的個體的侵犯性就會明顯增加。在群體活動時,個體的侵犯性也傾向於增加。5.大眾傳媒的影響
電影電視、網路、報刊雜誌等大眾傳媒的暴力和色情內容,會增加公眾尤其是兒童的侵犯性。去個性化和侵犯行為
在實驗心理學中,也有大概一個類似的實驗
埃龍及其同事(Eron,et al.,1972)在一項對同一組兒童進行了為期十年的追蹤研究中使用了該方法。圖11簡要地說明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在十三年級的學生中,對暴力性電視節目的愛好與攻擊性之間的相關係數基本接近於零(r=-0.05)。同樣,他們也發現,三年級與十三年級對暴力性電視節目的愛好之間的相關(r=+0.05)可忽略不計。但他們在兩個年級的攻擊性上卻獲得了中等程度的相關(r=+0.38),這說明攻擊性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特質。在評估因果關係的方向時,最有趣的發現就是交叉—滯後相關(即圖中沿對角線所表示的兩個變數間的相關)。如果我們要問,到底是有攻擊性特質的人喜歡觀看暴力性電視節目還是觀看暴力性電視節目導致了攻擊性呢?在這種方法中,只要通過檢查對角線相關,就可以確定哪一種假設更適宜。三年級的攻擊性與十三年級對暴力性電視節目的愛好之間基本上沒有關係(r=+0.01)。然而,三年級對暴力性電視節目愛好與十三年級的攻擊性之間卻存在著相當顯著的相關(r=+0.31)。事實上,與早期被試在三年級時對同樣兩個變數所進行的研究相比,這一相關係數要大得多。因此,因果關係的方向看起來似乎是,三年級時喜歡看暴力性電視節目導致了後來的攻擊行為。
題主是一位家長嗎?
第一就是反社會人格了,這樣的人沒有情感體驗,換言之他們是天生的冷血動物。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第二是有嚴重家庭問題,比如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家庭不能發揮應有的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作用。
第三是學會了攻擊行為並因此而得到好處,比如一個高年級孩子發現欺負一年級的孩子可以搶到他們的玩具,並且在後來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行為一再被強化,得到的好處越來越多。
第四是教養方式的問題,比方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攻擊性高,,那孩子就有可能就學會了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別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母親什麼樣,女兒就什麼樣。
說點簡單的吧。FBI的犯罪心理學專家總結過類似的人群心理原因。幾乎都與童年有關。最具有說服力的行為特點有幾項,幼年時期喜歡玩火、喜歡虐殺小動物、尿床。另外,心理孤僻,家庭環境壓抑都存在極大誘因。包括父母早年離異導致家庭破碎,父母一方或雙方酗酒、吸毒,父母一方或雙方具有暴力傾向,對孩子或夫妻的一方經常施以暴力或虐待等等。這些都是造成以後孩子成年後存在暴力傾向的心理根源。 我的一個當事人,二十歲不到,被判死緩。就是由於尋釁滋事隨意毆打他人被抓,進了看守所依然暴戾難馴,對同監弱勢的犯人經常拳腳相加,並施以煙火燙手,直至將其中一人毆打致死而案發。我探究過其人生經歷,發現他就是我前面所說的童年經歷幾乎全有。其母在孩提時代便離家出走,其父常年在外,並在他十歲時,遭人殺害,兇手一直未抓到。他本人隨祖父長大,自幼缺乏家庭教育與溫暖,不愛與人交往,性格孤僻。尤其在父親遭橫禍後經常會因為瑣碎之事,對其祖父大發脾氣。至此便形成了反社會心理,暴戾成性。
社會心理學對aggression的解釋有如下1.生物學理論。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生來就有死本能,即自我毀滅的傾向。而這種自我毀滅的本能的宣洩受到防禦機制的限制,最終表現為對他人的攻擊行為。同時,進化心理學也支持這樣的解釋。原始人中,富有攻擊性的個體往往能攫取更多的資源,更有機會把基因遺傳給後代,從而久而久之,人生而具有攻擊的本能。遺憾的是,本能說存在邏輯上的漏洞,即具有自證傾向。「為什麼人會有攻擊行為?」「因為這是人的本能。」「你怎麼知道這是人的本能?」「因為人有攻擊行為。」這樣構成了循環論證。本能說已經逐步退出了心理學的舞台。除此之外,攻擊性強的人似乎有部分神經遞質含量異常,杏仁核(分管情緒)往往有更高的喚起等;2.挫折—攻擊理論。有部分科學家認為,攻擊行為產生的原因是挫折。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在經歷挫折之後,與正常狀態下被試相比,該部分被試產生的攻擊衝動明顯要多,並且攻擊對象不一定是挫折源本身(就像上司批評下屬,下屬對著寵物狗撒氣一樣)。同時這裡的挫折不一定是情感上的挫折,純粹的物理性的不適也可以認為是挫折。例如,氣溫上升與犯罪率有真正相關,在較高溫度下實驗室里的被試也的確表現出了更多攻擊行為;再如,兩個相互接近的小老鼠在弱電擊下立刻互相撕咬,難以分開等;3·社會學習理論。代表科學家是班杜拉。班杜拉讓斯坦福大學幼兒園年齡介於3-6歲之間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觀看一位榜樣毆打一個玩偶。控制組、第一實驗組和第二實驗組各包括24名兒童,分別觀看非攻擊性行為,同性榜樣的攻擊行為與異性榜樣的攻擊行為。最後,讓兒童人為地經歷挫折(例如遭受一頓痛罵)後進入一個同樣玩偶的房間,觀察並記錄其攻擊行為發生的概率等數據。最終,通過分析數據,班杜拉得出結論,僅僅是觀察一個相似的榜樣的攻擊行為,就能讓兒童習得攻擊行為的模式。通過以上三個理論,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應對措施:
1.加強挫折教育,引導正確的宣洩途徑。挫折是導致攻擊行為的重要誘因,而挫折往往無法避免。如何宣洩挫折呢?有人曾使用沙袋或玩具人偶供人捶打以泄氣,但心理學家進行了實驗,發現用此方法並不能減少攻擊性,有時甚至增強了攻擊行為。相反,另一種方法——讓被試做一些其他方面的事,使其暫時忘掉挫折,被實驗證明有很好的效果。這提醒家長,要培養孩子通過做其他事情來分心,從而忘掉挫折的能力,且不建議用替代物宣洩的方法;
2.父母等長輩做一個合格的榜樣。孩子觀察學習的重要對象之一是父母。父母首先就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攻擊行為,包括對做錯事的孩子言語上和身體上的懲罰;3.盡量減少孩子對宣揚暴力的影視作品或遊戲的接觸。隨著電視,電影,電腦等媒體的普及,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到這些充斥暴力行為的作品,它們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影視作品出現後,通過提高孩子的喚起程度,使孩子對暴力行為脫敏,以及提供攻擊性的線索等手段,使犯罪率也隨之而上升了很多。一、生物學理論
- 弗洛伊德認為本能是我們一切行為的原動力,他將本能分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代表著創造與愛,死本能則代表著攻擊和毀滅。也就是說我們天生就具有自我破壞的衝動,只是這種原始的衝動威脅到了自我,因而通過防禦機制向外投射,便形成了侵犯的行為;
- 洛倫茲認為攻擊並非是一種破壞性的行為而是有利於個體生存的,人們因掠食而侵犯,因爭奪而侵犯。而在遺傳上具有高生存價值的特徵都傾向於保留下來並遺傳給下一代,從這一個角度來說,侵犯行為是人類的先天優勢傾向,是具有進化意義的。
- 本能論都認為,侵犯的能量來自於本能,如果得不到釋放就會越積累越多,直到釋放出來,因而宣洩是一種預防和減少侵犯的有效的方法。
二、挫折-攻擊理論
- 康拉德和米勒提出了挫折-攻擊理論。該理論早期,認為挫折一定會導致攻擊行為,攻擊行為都是因為挫折,但是後來米勒對該理論進行了修改,認為挫折並非都會導致攻擊行為,也可以導致侵犯以外的行為,這還取決於人們的認知因素。伯克維茨也對該理論提出了修正,他認為,挫折並非是侵犯的唯一原因,挫折也並非都導致侵犯,在挫折與侵犯之間他還提出了:侵犯線索和武器效應。前者是當挫折引發了個體做出侵犯行為的準備狀態,以及被個體標定為憤怒了情緒狀態時,只有當環境中出現了適當的侵犯線索,侵犯行為才會出現,而武器效應其實就是侵犯線索的一種。
三、社會學習理論
- 攻擊行為也像其他行為一樣是可以習得的,既可以通過曾經收到獎勵或強化的攻擊行為而習得,也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的攻擊行為而習得。後者,為班杜拉所提出的觀察學習。即,我們不用自己表現出攻擊行為僅僅通過看到別人的攻擊行為受到強化,就可以通過預期的能力,決定自己是否表現出這樣的行為。Bandura的BoBo娃娃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但是,Bandura,也發現了,人們習得行為遠遠多於表現出來的行為,在後續研究中發現,當電視中的攻擊性榜樣受到批評時,也會減少對攻擊行為的學習,也就是說我們對於行為後果的預期會影響到我們最終是否表現出攻擊行為。
- 在攻擊行為的習得的過程中,家長的榜樣作用,以及社會媒體的影響是巨大的。
四、影響侵犯行為的因素
(一)個人因素比如,人格特徵。A型人格比B型人格具有更高的攻擊性;敵意性歸因偏差。在情境不明確的情況下,個體可能會將對方的動機或意圖視為具有攻擊性,因而做出報復性的攻擊行為;性別。男性比女性更易做出攻擊行為且兩者所使用的攻擊方式不同,男性更多為身體攻擊,女性更多的是言語攻擊;道德發展水平。(二)情境因素- 高溫。攻擊性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當達到峰值後便隨其升高而降低;
- 酒精或藥物。酒精對攻擊行為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降低人的自我意識,使其對自己行為的意識和責任感的意識均降低,從而做出更多攻擊行為;
- 喚醒水平。情緒體驗分為生理喚醒和認知喚醒。當個體將由其他原因的生理喚醒定義為憤怒時,更容易做出攻擊行為。
- 去個體化。個人在集體活動中,或者身份隱匿的活動中。由於自我同一性被集體同一性所取代,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也下降,因而更可能做出攻擊行為
- 侵犯線索。
(三)社會因素
- 文化因素。也就是大環境。你所在的文化是否鼓勵某種類型的侵犯行為。
- 媒體。媒體上若過多的出現攻擊行為,一是會降低我們對攻擊行為的敏感度,二是會讓我們錯誤的估計攻擊行為的普遍性(認知啟發法,易得性啟發),從而更容易做出攻擊行為。
五、什麼樣的環境容易引起攻擊行為
- 基於以上的理論,容易引起攻擊行為的環境有:
- 本能論有講到,攻擊行為是我們的先天優勢傾向,是具有適應意義的,也是普遍存在的,當然有程度的深淺,頻率的高低,但我們需要承認它的存在,當然,承認其客觀性,並不說明它是合理的。如果一個人內部的本能能量沒有一個適宜的疏解途徑,那麼當他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會爆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平時看起來很好欺負的「老實人」,在某個時刻,會以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發。所以,如果說,一個環境,沒有良好的紓解壓抑的本能能量的通道,便會存在更多的攻擊行為。改善方法:鼓勵即使的溝通和表達自己的不滿,而不是去壓抑這種不滿;定期的給團體的成員(或者個體)做情緒管理的培訓或者是解決衝突的技巧的培訓等,提高他們處理自己憤怒或不良情緒的能力;
- 根據社會學習理論。攻擊性的榜樣,對於攻擊行為的習得具有重要的影響。因而,如果一個家庭之中,父母習慣於用攻擊去解決問題,或者經常打罵孩子,孩子也學會習得父母的這種行為方式而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同時,打罵式的教育或者習慣於告訴孩子「你不行」「你真笨,怎麼這也做不好」,會帶給孩子更多的挫折體驗,也有可能會增加孩子的攻擊傾向。所以,多用鼓勵或者負強化,代替懲罰;同時,孩子的同輩群體,作為孩子社會化的直接背景以及社會認同的對象,其價值規範以及行為方式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如果亞群體是一個鼓勵侵犯行為的群體,那麼孩子可能會表現出更多的個攻擊行為。
- 由挫折-攻擊理論可以知道,挫折有導致攻擊的可能性,但是否會導致攻擊行為,還取決於認知過程。所以,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正確的看待挫折,培養其對待挫折的正確的態度,可以減少攻擊行為。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會幸災樂禍同時又富有同情心呢?
※我不想結婚跟丈夫的父母一起生活,這是很自私的想法嗎?
※心理學上如何解釋「腦殘粉」現象?
※看《卧虎藏龍》有種淚奔的感覺,怎麼回事?
※為什麼想到某個人心裡很難受的時候 胸口真的會痛和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