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提琴之類的弦樂不像吉他那樣有品柱?

與彈奏方式的不同(提琴是用拉,吉他是用撥)有關係嗎?


謝@好的作曲家偷 偷兄邀...

不過這個問題我也不太會回答,瞎扯兩句了。個人以為是因為律制的問題。吉他我沒彈過,但它應該是十二平均律。並且距離相對均衡的品柱作為琴弦的分割依據,這樣的律制較為平均。所以吉他有品,小提琴獨奏時傾向純律,合奏時容易傾向平均律,所以這種情況下使用複合的律制,因而沒有品這種東西了。我也是憑感覺說的,不正確請大家批評。另外我邀請一下米叔好了,他是樂器修造的專家,這個問題他應該回答地來。


現在才看到這個問題。。。

我搜索了一下,帶品的提琴還真的有,叫Viol ,拼寫和Violin Viola都很相近。但注意它有六根弦,而且跟大提琴差不多大。

可為什麼其它的弓弦樂器如小提琴就不設品呢?

小提琴很容易理解,因為它的弦長實在是太短了,只有一尺多的樣子,高音位的地方如果有品的話,品的寬度恐怕品間的間距還沒有手指的寬度那麼多。按起來會很不方便。

當然,也有短弦的帶品的樂器,比如夏威夷小吉他 Ukulele

注意它相當狹小的品間距。

但是Ukulele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基本只是小眾的娛樂樂器。為什麼?個人覺得,其原因之一是它的音調很不準

彈過Ukulele的人應該知道,當手指把弦按在品間的時候,手指會給弦加上壓力。這個壓力導致弦的音高被改變,所以Ukulele彈出來的按音總是感覺不準。並且,因為發音的弦長由品的位置決定,音高的精準問題無法通過靈活改變手指的位置來修正。一種解決辦法是縮小弦與品之間的高度距離。距離近了以後,弦受的壓力沒那麼大了。但是這個距離也有個極限,不然,振動的弦容易觸碰到前面的品,產生砂音。

所以短弦的樂器不適合做品也是有原因的。小提琴雖然沒有品容易按走音,但是至少通過練習還可以練出精準的按音。而且這個音準就成了音樂家分高低的一個指標。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是從小提琴演變過來的,所以很可能也繼承了它的形制和演奏手法。所以雖然長弦的大提琴可以做出像Viol的品,但仍然沒有做。


沒有關係。提琴也有撥弦彈法,特別大提琴,常見用來提供低音節奏。

品柱提供了音準,但也就限制了演奏者的自由度。十二平均律不是絕對的完美,比如純四度音程在十二平均律下的頻率比大約是1:1.4997,而最對應的音律應該是2/3(我純理論分析……估計我沒法分辨出來),小提琴演奏者能夠隨意地在純律和平均律間切換(不好意思我抄了Edvardellery的答案的說法O_o),或者發出不屬於12音階的一些聲音——(給跪了)

沒有品柱,小提琴要求演奏者對音高的把握很準確。很多從小開始練習小提琴的人都有「絕對音高」的分辨能力,應該和這個就有較大關係(耶魯《聆聽音樂》公開課裡面的老師提到的)。


因為小提琴是用弓弦拉奏的,而吉他是用指甲或撥片撥奏的。拉奏本身可以使得聲音有延續性,撥奏只有加上品絲才能較好地縮短振動弦的長度而又不影響發聲延續性。吉他失去了品絲,除空弦音之外都無法保證延續性,正如用小提琴撥奏的《撥弦波爾卡》一樣,只能演繹跳動的旋律。

這個問題也讓我想起了幾件民樂器:二胡,琵琶,古琴和三弦。二胡也是用弓拉的,所以二胡的弦甚至不需要被按在指板上就可以拉響,但如果撥一下就會發現,聲音很小。琵琶就和吉他很相近了。至於古琴,它也沒有品柱,也能撥響,原因我就不太清楚了,也許是由於古琴的弦粗,如西洋樂器中的貝斯,弦的振動不太容易受到干擾。三弦就屬於無品柱又需要撥奏的樂器,所以音色很活潑清亮,但聲音不如吉他綿長。


小提琴沒有品柱,但是初學的時候都會往上面貼膠布練音準。練多了感覺就出來了。


arpeggione琶音大提琴,六弦,有品絲,定音同吉他,弓拉奏。

Arpeggione


推薦閱讀:

25歲想要著手準備樂器進入樂團,可以嗎?應該怎麼做?
入殮師的主角職業為什麼是大提琴師?
如何評價歐陽娜娜的大提琴水平?
在演奏試聽過程中,遇到一些「經典」曲目,自己卻索然無味,到底是否正常?

TAG:古典音樂 | 吉他 | 小提琴 | 大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