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果敢地區和政府軍對立是如何形成的?緬甸果敢軍和流向中國的毒品有什麼關係?
中國人都熟知春秋戰國諸雄征伐,三國魏晉亂世風雲的故事,對我下面要提的三個概念應該就不陌生了,一是遠交近攻,二是養寇自重,三是間於齊楚!不單中國,世界各國都會在這三種策略中選擇,緬甸也不例外!這就是以下分析的重點了!再說點題外話:
這是南明的國旗,為什麼要提南明,因為桂王敗退後就是退到緬甸,而後在緬甸被吳三桂執回,再看一個旗子:上個月,被央視曝光的「e租寶」母公司鈺誠集團在緬甸建立非法武裝的事情浮出水面,我們就以此為契機談談緬甸。
前幾年,消失很久的 「果敢王」彭家聲突然返回緬甸北部的果敢地區,組織了數千人的「果敢同盟軍」,重新開始武裝對抗緬甸中央政府。在圍剿果敢同盟軍的過程中,緬甸軍隊的炮火甚至飛機誤入中國雲南境內,造成了人員傷亡。這個事情在國內非常轟動,因為果敢族其實就是居住在緬甸的漢族。很多人認為:彭家聲是爭取果然民族獨立的英雄。緬甸軍隊因為打擊果敢,竟然把戰火燒到中國境內,中國當然應該對緬甸實施懲罰性的打擊。不然就是沒有骨氣。甚至還有人說,應該支持果敢獨立,然後讓它加入中國的雲南省。
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是站在緬甸政府這一邊的。緬甸軍之所以那麼「不小心」,不是因為他們敢欺負中國、欺負中國人,而是因為他們圍剿果敢同盟軍的行動是得到中國政府支持的。而果敢同盟軍,背後是美國政府支持的。彭家聲雖然是漢族人,但本質上是漢奸:為了回到果敢當土皇帝,投靠美國人,出賣中國的利益,攪亂緬甸局勢,禍害14萬果然人民。這才是果敢問題的真相(一家之言而已)!
在緬北諸多民族自治武裝中,力量最大的有兩個,一個是西部的克欽獨立軍,一個是東部的佤邦聯合軍。前者是美國人扶持的,跟漢族沒有血緣關係,目前力量最強;後者是中國支持的,屬於漢族後裔,力量次之。彭家聲這次出山,是克欽獨立軍支持的。克欽方面把他當成一個棋子,來攪亂果敢局勢。
2009年,彭家聲被趕出果敢之後,果敢和緬甸方面的關係一直非常平穩。果敢內部是自治的,也不存在果敢人民受到緬甸政府欺壓的問題。2012年,在泰國養病的彭家聲突然出現在克欽地區,向克欽獨立軍要槍要炮要人。克欽方面非常慷慨的予以支持,給了他很多武器,還幫他找人來進行軍事訓練,扶持他東山再起。而克欽獨立軍的背後,就是美國。
美國一直在利用克欽獨立軍,來實現搞亂緬甸北部局勢的目的,從而干擾中國和緬甸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中緬天然氣管道和石油管道2010年開始建設,第二年克欽獨立軍就撕毀了跟緬甸政府的和平協議,重燃戰火。開戰以後,油氣管道的建設一度被迫停工。所以,彭家聲既然想要返回果敢跟緬甸政府對著干,美國人和克欽方面當然全力支持。在克欽訓練兩年之後,在中緬石油管道即將開始試運行之前一個月,彭家聲終於帶著他的「還鄉團」殺回了果敢(這就是美國的養寇自重)!
這個事情反過來說,就是:彭家聲看到了克欽獨立軍跟緬甸政府重新開仗這個機會,主動跳出來投靠克欽和它背後的美國,想要重新奪回「果敢王」的位置,為此不惜把14萬果然人民(漢族人)重新拉入戰火,不惜損害中國跟緬甸的能源合作前景。所以說彭家聲這一次扮演的是「漢奸」的角色,並不為過。反觀中國支持的佤邦聯合軍,自從跟緬甸政府達成停火協議以後,過去二十多年一直非常安穩的發展地方經濟,從來沒有搞出任何亂子,也沒有參與過去幾年克欽獨立軍對抗緬甸政府的軍事行動。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在維護緬甸北部和平方面,態度始終很明確。緬甸政府也尊重中國在這些地方的影響力。雙方在這個方面沒有根本衝突。
緬甸這個地方,夾在中南半島(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半島之間,北邊挨著中國的雲南省,南邊通向印度洋,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戰略意義。如果中國能夠跟緬甸搞好關係,就可以取得直接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從而繞開美國人控制的馬六甲海峽;反之,如果其它國家控制了緬甸,或者緬甸亂作一團,中國西南地區的發展就會比較困難。
所以,它就天然的成為了其它大國跟中國博弈的戰場。
1950年,國民黨在雲南的軍隊被解放軍打垮以後,就撤退到了緬甸北部。這些軍隊的戰鬥力在共軍面前就是渣,但對付緬軍還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就在這裡賴著不走了。緬甸方面也拿他們沒辦法。美國人和逃到台灣的蔣介石就把這裡當成了反攻大陸的基地,把軍隊改組為「反共救國軍」,不停的給錢給武器。緬甸政府只好跟中國聯絡,經周恩來批准,中國軍隊進入緬甸境內,幫助緬甸把問題給解決了。這段時間,是緬甸和中國關係的蜜月期。
但是後來緬甸共產黨開始搞武裝鬥爭,那個時候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還是主張向外「輸出共產主義」的,支持全世界無產階級起來革命。所以就給緬共提供了很多支持,中緬關係也就搞僵了。這個時候蘇聯跟中國關係惡化,就跑來插一腳,支持緬甸政府。美國一看蘇聯支持緬甸政府,也跑來扶持了一個「克欽獨立軍」,和中國聯合起來跟蘇聯對著干。緬甸這個地方,就成了美國、中國、蘇聯搞「三國演義」的角斗場。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對外政策發生轉變,專心搞經濟建設,不再支持其它國家的共產主義運動了。到了1980年,也就停止了對緬甸共產黨的支持。緬共失去了中國的支持,加上自身一些政策的失誤,很快就衰落了。緬共控制的軍隊也失去了共產主義信仰,分裂成了很多的地方割據勢力。其中最大的一個分支就是佤邦聯合軍。彭家聲原來也是緬甸共產黨員,但是他在黨面臨困難的時刻背叛了共產黨,利用自己的軍權搞起了地方割據,佔據果敢,當起了「果敢王」,把自己的親戚安排到各個實權部門,排除異己。後來,這個做法搞得實在太過火了,他手底下的人不服氣,就聯合起來發動政變,推翻了他在果敢的統治,把他和他們家的親戚給趕跑了。這段時期,中國和緬甸政府的關係再一次好轉。一方面,中國支持緬甸政府維護國家統一;另一方面,也希望北部那些跟雲南各民族有血緣關係的少數民族的權益能夠得到保障。緬甸政府也很理智的認識到,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以武力為後盾,在1989年前後,跟北部的各個少數民族武裝簽訂了和解協定:這些地區享有高度自治權——基本上就是獨立王國,但是承認自己是緬甸的一部分,不再搞獨立了,並且禁止毒品的種植和生產,不再擴張武裝力量。
在這種大形勢下,美國支持的克欽獨立軍獨木難支,也接受了這個和平協議。但是,美國人並不打算放棄對緬甸政局的干涉。經過多方策劃,1988年,昂山素季在「美國民主基金會」的支持下來到了緬甸。
昂山素季這個人,是「緬甸國父」昂山唯一的女兒。昂山是緬甸共產黨的創始人、緬甸愛國軍總司令,也是緬甸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在1947年7月19日,他與其他6人同時遭英國殖民者刺殺。這一天,後來被定為緬甸的「烈士節」。按照咱們中國人的價值觀,昂山素季跟英國那是國讎家恨,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但她卻在18歲到英國去留學,然後嫁給了一個英國人,生了兩個孩子也是英國國籍,一直安心的相夫教子——看起來她似乎對政治沒有太多興趣。到了1988年,昂山素季已經在英國生活了25年。
不管她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反正到了1988年,緬甸內戰結束前夕,她就在美國人的安排和資助下回到了緬甸,利用自己死去的父親的旗號,組建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並出任總書記,開始跟緬甸軍政府對著干,要為緬甸人民爭取民主、自由了。
由於她煽動民眾遊行示威,很快就被緬甸軍政府抓了起來。但在美國的干涉下,也沒敢把她真的送進監獄,不過把她軟禁在了她自己家裡。在西方媒體的炒作之下,昂山素季名聲大震,被塑造為一個反抗暴政、不畏強權的偉大女性,成了西方世界的英雄。一年之後,她就被授予了薩哈羅夫人權獎和諾貝爾和平獎。
1995年,她被解除了軟禁,重新投入政治。此後又不斷的被軟禁和釋放,直到2010年最終獲釋。然後她宣布自己將競選總統。但是由於緬甸憲法規定配偶是外國人的不能參加競選,她就要求修改憲法,但是沒有成功。
在這種情況下,緬甸政府自然就全面的倒向了中國。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修建中緬油氣管道上達成了一致。這個工程2010年開始,2013年天然氣管道開通,2015年石油管道開通。如果這兩個管道正常運轉,中國從非洲和中東地區進口石油天然氣,就可以不再經過美國人控制的馬六甲海峽,並且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這時,克欽獨立軍就跳了出來,開始挑起緬甸北部地區的新一輪戰火。最後,他們只是拖延了工程的進度,沒有毀掉這個工程。但是,他們成功了毀掉了其它很多不那麼重要的工程。其中就有中緬計劃在克欽邦修建的松密水電站,以及北部實皆省的萊比塘銅礦等。這些工程被終止的理由,都是說出於環境保護的考慮,其實緬甸北部山區那麼窮的地方,啥工業都沒有,連褲子都穿不起,還環什麼保?再說又不是化工廠,僅僅是修建水壩和採礦,對環境的破壞很小。
核心原因主要是兩個:第一是美國人支持當地的獨立武裝起來鬧事,以環保為名爭取利益,跟中央政府討價還價;第二是北部局勢動蕩,這些工程如果拉動了地區經濟發展,可能增加獨立武裝的實力。在這個時候,彭家聲跳出來,投靠克欽獨立軍和美國人,率軍殺回果敢奪權。這就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漢奸行為。他不是為了果敢民族獨立或人民幸福,而是為了他個人的野心,為了他所代表的那個小統治集團的利益。
所以,在打擊彭家聲這個問題上,中國是站在緬甸政府這一邊的。我們公開聲明,支持緬甸政府維護國家統一的行為。這個立場是很清楚的,不是模稜兩可的,不是和稀泥。所謂雲南省為彭家聲提供軍事支持之類的傳言,毫不足信,是某些挑撥中緬關係的人在造謠。
真正比較令中國政府頭痛的是:彭家聲綁架了果敢老百姓。戰爭在果敢的地盤上開打,吃苦的肯定是老百姓。他們只能往中國這邊跑。但是彭家聲的果敢同盟軍也利用了這一點,把中國當成他們的後勤補給基地了:打仗的時候是軍人,打完了把武器一藏就進入中國當難民,吃飽了喝足了又回來繼續打。這種做法是很壞很壞的。
中國政府出於人道主義和同胞之情,允許果敢難民入境,並且提供救助。這已經盡到了我們的責任。但是,有人嚷嚷著說要讓我們去幫助彭家聲搞果敢獨立,就是異想天開、顛倒黑白,被美國人和彭家聲當了槍使還不自知。甚至還有一些人,想通過煽動民族主義情緒,讓雲南的少數民族去參加彭家聲的果敢同盟軍,為彭家聲的個人野心送命,那就是用心險惡了。
所以,緬甸軍隊的炮火落入雲南境內造成人員傷亡這個事兒,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彭家聲在背後使壞,想要栽贓給緬甸政府,破壞中緬關係;一是緬甸軍方知道中國方面支持他們進剿果敢同盟軍,有點大意了,沒太注意邊境。不管是哪一種,都不存在中國政府軟弱可欺的問題。緬甸相對於中國來說太弱小了,要打擊它很容易。關鍵是在這場戰爭中,緬軍是隊友,不是敵人。果敢同盟軍是克欽獨立軍的隊友,背後則有美國人的支持。中國要想在這個地方打擊美國勢力,就要幫助緬甸政府先幹掉克欽獨立軍。要幹掉克欽獨立軍,就要先幹掉果敢同盟軍。就是這麼一個關係。
我們必須要明白: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政令通暢的緬甸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如果緬甸局勢動蕩,不管我們扶持那一派,總會有很多派別跟我們對著干。我們的石油天然氣管道要通過不同的地區,我們跟緬甸聯合開發他們的水電和礦藏,這些資源也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區。只有存在一個有力的中央政府,這種戰略合作才能順利推進。
至於說一個統一的緬甸是會倒向美國還是中國,這不是一個問題。緬甸跟中國有比較漫長的邊境線,而且又比中國弱小的太多太多,跟中國對抗是極其不明智的,任何一個理智稍微正常一點政治家都不會不懂。就好像巴基斯坦,不管是軍政府上台,還是民選政府上台,都長期堅持對華友好的政策,這是它的基本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格局決定的,與意識形態無關。即使昂山素季上台,只要政局比較穩定,她照樣需要考慮中國的利益。
還有人問,那為什麼越南要跟中國對著干?其實中國跟越南的貿易關係密切的很,經濟上對雙方都是有益的。中國從越南進口的資源和出口賺到的錢,不知道比緬甸多多少。雙方在政治上對著干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南海爭端,海洋資源的劃分比陸地上劃國界麻煩的多,容易引發爭議。這個因素對緬甸來說不存在,它不在南海附近;二是越南想稱霸中南半島,中國不允許。這個因素對緬甸來說也不存在,就算它有這個想法,它的首要對手也是越南,而不是中國。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中南半島上只有一個強國,那麼它就會跟中國衝突;如果有兩個強國,那這兩個強國就會互相衝突,並且爭相改善與中國的關係。
所以,一個統一而強大的緬甸對中國是明顯利大於弊的。在這方面,美國人比我們很多人的腦子清楚。它從未真正的只寄希望於昂山季素的「民主運動」就能把緬甸拉入自己懷中。昂山素季只是一枚棋子,它的最終目的是把緬甸分裂成南北兩個部分:
1994年,「文蚌同盟」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立,宣布緬北、中國雲南以及泰國北部的地區存在一個「文蚌民族」,它包括了克欽族、怒族、羌族等諸多民族。文蚌民族有權利在該地區建立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並且把基督教作為文蚌族應該信奉的宗教。它公開宣稱:「建立一個教堂就佔領了一個地方,只要中國內部發生動亂,我們就有力量來建立我們的文蚌國家」。
如果這個「文蚌國」得以建立,那麼它就可以把緬甸和中國隔開,中國要想獲得印度洋的出海口就將極為困難。克欽族將是未來文蚌族的主體民族,「克欽獨立軍」則是建立這個文蚌國的先頭部隊。所以,我們不管是從道義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都應該支持緬甸政府打擊國內各種分裂勢力的努力。如果我們目光短淺,盯著北部那麼幾個漢民族聚居地,想著把它們搞獨立,納入中國勢力範圍,那麼就會造成緬甸南北分裂——這正是美國人所希望看到的。
一個分裂的緬甸對中國是沒有什麼戰略價值的,因為它最重要的地方是印度洋的入海口。我們需要的是整個緬甸,而不是它北面的那麼幾個窮山溝。
最後,我還想補充一點:如果站在一個中立的立場來看,緬甸其實是一個很可憐的國家,在大國博弈的棋局中,完全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不管是共產主義,還是反共產主義;不管是民族問題,還是宗教問題;不管是民主問題,還是環保話題,其實都是大國爭霸的工具(所以只能間於齊楚)!投身於其中的人,或許覺得自己在為正義而戰,而對於在背後推動的巨手來說,則沒有多少正義可言。它不斷的爆發戰亂,而無力專心進行經濟建設、改善民生,這讓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是一個弱小民族的悲劇。緬甸的命運,暴露出了國際秩序中最冷酷無情的那一面。我們考慮問題,當然主要還是從中國的國家利益出發,但是也應該有一些憐憫之心,不要把一些不符合實際的怒火發泄到它身上,這可能是它難以承受的。
果敢最早由記載的華族是隨著南明永曆帝流亡的一支部隊。
直至18世紀楊姓土司在這個地區崛起,後被清廷冊封。
清廷與大英數次勘定西南地界時,果敢被分割給英聯邦(同時後者還拿走了滇藏大量土地,即麥克馬洪線的由來)。二戰之後,緬甸聯邦成立。1960年奈溫來中國,主席授意總理把18萬平方公里英租用的地區劃歸緬甸,其中包括果敢,用來表彰吳努最早對新中國政權的承認,與亞非拉不結盟運動為新中國政權緩衝做出的巨大貢獻。當時奈溫還沒有黑化,作為看守政府押吳努過來的。1962年,奈溫魔化。隨後:屠殺華人。屠殺少數民族。屠殺共產黨。-----緬共是個老大難歷史問題,建國者有一半都和緬共有關。緬共的大佬都自稱德欽,所以歷屆緬甸政局神話昂山的時候,再也沒有人提他全名德欽昂山。緬共1939年為了抗英而成立,42年力排眾議抗日,45年時有已有兩萬的部隊,48年緬甸聯邦成立,緬共轉為地下後大肆發展武裝割據,令吳努政府焦頭爛額,50年代更曾經佔領全國,兵臨僅存的仰光城下。1954年,吳努終於取得中共中央口信,不再支持緬共。奈溫靠鎮壓緬共上位,從旅長一路做到了司令。接上。奈溫黑化,不但把所有的被鎮壓勢力趕到了一條戰線上,而且也惹到了中共。60年代中期中共遂開辦補習班培訓緬共高層,並且支援物資。更有一部分知青前往解救受苦受難的緬甸人民。然而此時輸出的革命上層建築,已不是早期的打土豪分田地,而是肅反並且擴大化。這是後話。彭家聲部此時就是在雲南受到整編與訓練。後來組建人民軍,69年打敗緬軍佔領果敢,被任命縣長。68年黨內鬥爭進入高潮,因而勃固山的緬共南部遭到大舉進攻,在71年德欽丹東遇刺後旋即土崩瓦解。此時緬共北部也展開大規模肅反,相關描寫可見《紅飛蛾》、《亡命異邦》,各支軍隊盡量離開中央,屯田邊鎮。 72年緬共(北部)在撣邦新開多塊根據地,逐步形成了東部軍區、中央軍區、101軍區、815軍區。70年代末,中共中央撥亂反正,從此停止對緬共的贊助。此前撣邦已廣種鴉片,但軍紀尚在,僅僅是抽稅,並不經營,也不鼓勵。停止支援後,緬共各軍經濟惡化,逐漸越來越依靠鴉片。1989年彭家聲和鮑友祥兵變,緬共結束。彭部駐守的果敢,即成為現在撣邦第一特區,軍隊易幟為果敢同盟。
歷史上果敢的毒品主要都是借道金山角,販賣西方;並且彭在89年第一個提出禁毒(後來被楊茂良趕出果敢兩年,造成一定的工作中斷),至2002年底幾乎絕跡。許多果敢人認為現在毒品問題在果敢地區捲土重來,是因為09年的兵變所致。未可考。然而果敢地區的毒品問題絕對是撣邦最不嚴重的。
主要參考文獻(僅僅參考史實,本人並不贊同引文中某些觀點):秦暉:密松之惑,2012徐焰:緬共興亡始末與教訓,2010果敢清朝屬於中國,清政府1897年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把果敢併入了英屬緬甸。 《顧維鈞回憶錄》里曾經提到,50年一股國民黨殘軍從雲南撤退到了果敢,並紮根下來。後來部分人撤回台灣,部分人留下來。可以搜李彌、93師的相關資料。93師留下的人,不想加入緬甸籍,到老也回不了故鄉,也滿凄涼的。
現在應該收復果敢等邊界失地。
東南亞戰略金三角【作者:山川形便】
這塊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上的高原山地,橫亘於東亞、南亞、東南亞之間,是一個天然的三角形結構,它由中國雲南西藏南部(德宏、西雙版納、怒江、保山、藏南等)、印度東北河谷(阿薩姆等)、緬甸東北撣邦高原(克欽邦、撣邦、佤邦等)、泰國北部山區(清邁)、寮國北部山區(琅勃拉邦)以及越南西北山地(老街)等組成。三角形三個頂點分別是,西北角:青藏高原東南邊緣,野人山、藏南和阿薩姆地區;東北角:中越邊界地帶,東臨南海;西南角:薩爾溫江入海口沖積平原,與泰國隔扁擔山脈。多條大河自此呈放射式奔流入海,主要有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怒江-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等。此地在古代曾反覆被中國納入勢力範圍,明朝更是通過設立羈縻機構,將整個三角地帶收入囊中,可惜大明亡了,末代皇帝也被此間酋長獻俘而死,要不然,據此可成大業矣。
在此,我們不妨用地緣政治理論,來分析下這個三角區域的地緣優勢、地區局勢以及如何為己所用。
一、地緣優勢
可以說,東南亞戰略三角的經濟和戰略意義,是大大的。前面說過,此處橫亘於東亞、南亞、東南亞之間,又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緬甸北部的野人山在民國時期還是中國領土,如果失而復得,中國便能自此南下緬甸,直插緬甸心臟,更可以跨入印度東北,將勢力滲透到南亞,一舉收復藏南,順便將阿薩姆等寶地收入囊中,然後攜孟加拉扼住印度東部,並與巴基斯坦東西呼應,將印度困死在南亞次大陸。而控制了撣邦高原,以雲南為大本營,便可以輕鬆抄了泰國後路;同理,控制住了越南紅河平原邊緣山地,並聯合泰越中間的寮國和柬埔寨,從西北陸上、東部海上以及天上,全方位夾擊。隨時可以威脅越南本部,打擊其在南海上的囂張氣焰,以捍衛我南海主權。一旦時機具備,立馬出兵滅亡越南,以其作為全面控制南海的跳板。以上討論是國家安全層面的。眾所周知,我國的能源和戰略通道主要是南海,路程十分遙遠艱險,還時時處處被外部勢力掣肘,南海一旦有事,馬六甲海峽被封死,就如同卡住我們的脖子。為此,我國一直在謀求出海新通道,很慶幸我們找到了兩個,一個是西邊的巴基斯坦,另一個就是東邊的緬甸。一般人會認為,我國西南邊陲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實則不全對,我們可以沿薩爾溫江穿過撣邦高原,直達河口,對面就是寬廣的印度洋安達曼海,如此一來,出海里程將被大大縮短,中國西南邊陲將一躍成為發展高地,雲南更有可能再次成為東南亞的總部。目前,我國在巴基斯坦和緬甸採用了不同的兩種方式,一是正在巴基斯坦修建港口和鐵路等基礎設施,二是在緬甸已經建成輸油管道。其實也可以在緬甸複製巴基斯坦模式,打造西南出海新通道。而且中國西南在環境人口經濟文化上要比新疆強很多,急需這樣一個窗口。
二、地區局勢
此三角區域和中國同處一個高原,地緣更近,有相同的民族和文化,自古至今交往都很密切,現實中,中國更是他們的主要經濟合作對象。與中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地區和所在國並不友好,獨立呼聲和運動高漲。比如,印度東北的曼尼普爾等地土著,看起來確實如他們所言,更像華夏子孫,與印度人產生隔閡也就不足為奇了。而緬甸東北地方的分裂趨勢就更明顯了,撣邦、克欽邦等地民族皆可在中國找到相應親屬,生活習慣更是一邊倒,越來越中國化。古代如此,現在更是如此,就連前些年東南亞的共產主義運動都能看到中國的身影。
三、戰略路線
該戰略以緬甸撣邦高原薩爾溫江流域及出海口為主要目標,而且是整個戰略的關鍵和突破口。
一方面,加強對緬甸政府的控制,扶植代言人,促成以下幾點:
1、以經濟合作為由,修築雲南到孟邦的快速鐵路,並在孟邦建造大型港口;
2、以保證安全為由,在沿線和港口駐軍;
3、設立跨國公司和教育機構,控制緬甸經濟和文化命脈,對緬甸精英和學生群體全方位滲透,培養親華勢力;
4、設立秘密地下組織獲取情報,清洗外國勢力和緬甸反華勢力,保證中國的絕對話語權。
另一方面,密切與地方武裝勢力的關係,既要輸送物資武器,又要加強經濟文化滲透,使其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待到時機成熟,促成其發起公投,要麼直接加入中國,要麼成為中國的傀儡國。為了防止緬甸反彈,需嚴密控制當局,必要時,可以採用武力威脅。
征服緬甸後,往西跨越若開山脈收復藏南,與印度就必有一戰了,可憑藉天然的戰略高度,和巴基斯坦東西夾擊,利用導彈等前沿軍事手段,一舉肢解本就不夠統一的印度聯邦。
往東自西雙版納挺進寮國,這個中國的馬前卒,目的是進一步控制越南上游,使越南腹背受敵,無暇顧及南海問題。
往南泰國方向暫時還沒有充分條件,但不妨礙中國進行滲透,修築鐵路就是一個重要手段。
當然,這必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質是國家實力的比拼。
推薦閱讀:
※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的區別有哪些?
※如何評價環球時報社評《緬甸和中國誰有能力影響誰》? ?
※緬甸是不是也曾經是個很強大的國家?
※如何評價解放軍 6 月 2 日起將在中緬邊境實兵實彈演習?
※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是出於什麼原因得不到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