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歷史上有幾次造山運動?分別是何時發生的?世界範圍又是如何?
類似於燕山造山,和現在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
這個就很多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有不同的造山運動,下面是中共個時期的造山運動,是我的一個同學總結的
阜平運動: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皺運動。五台群與下伏的阜平群上亞群(龍泉關群)間確屬角度不整合接觸。五台群與阜平群無論在構造形態、構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變質作用以及沉積建造上都有明顯差異。因而主張將其放在阜平群與五台群之間,其時限置於26億年。阜平運動在華北各太古宙變質岩區影響較廣,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層普遍發生變形和產生以角閃岩相為主的區域變質,並伴隨大量花崗質岩漿侵位。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除五台—太行山區外,還包括呂梁山區呂梁群與下伏界河口群之間、中條山區絳縣群與下伏涑水雜岩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等。陰山、燕山及遼東、吉南、山東、豫西以及小秦嶺等地亦然。
鐵堡運動:為太古宙後期的一次褶皺運動。據五台—太行山區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亞群(龍泉關群)與上覆五台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在五台山東北邊緣龍泉關以西約5千米的鐵堡村南見有明顯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觸關係,二者之間尚保存有厚約1-5米的古風化殼,因之命名。其時限距今約26億年,相當於阜平運動。建屏運動:新太古代發生的造山運動。根據新太古界阜平群與上覆建屏群間的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觸關係確定。王曰倫等(1962)指出建屏群底礫岩不存在,它由原始的復理式砂岩經區域變質形成,不能用以劃分阜平群和建屏群。此名已廢棄。嵩陽運動:新太古代後期的一次褶皺運動。系據河南登封縣嵩山群底部石英岩與登封群變質雜岩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的,因在嵩山之陽而得名。其發生時間距今25億年,大致相當於加拿大的基諾爾運動。五台運動:太古宙末的一次褶皺運動。是根據五台山區新太古界五台群與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的。廣義的五台運動應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個褶皺幕。在華北除太行、呂梁及中條山等地發現不整合界面外,陰山、燕山、遼東、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獲得與之有關的構造熱事件的同位素年齡數據;在新疆塔里木庫魯克塔格地區,達格拉格布拉克群與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應與之相當。在揚子古大陸西緣康定群中達麻粒岩相層位取得2451百萬年的鋯石U、Pb年齡,可能亦屬五台運動的構造一熱事件之反映。膠東運動:太古宙末期的一次構造運動。系據煙台—乳山一帶的新太古界膠東群與古—中元古界粉子山群間之角度不整合所確定。與五台運動相當。鞍山運動:新太古代末的一次褶皺運動。據古元古界遼河群與新太古界鞍山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這一運動使鞍山群岩層褶皺,並伴隨大規模花崗岩化或混合岩化以及區域變質作用。其發生時間距今25億年。與五台運動相當。中太古代鐵架山運動:遼寧東部鞍山地區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構造運動。據東鞍山鐵礦采場南部鞍山群上亞群的條帶狀含鐵建造與下伏東鞍山花崗岩之間的沉積不整合而確定。不整合界面時限放在28億年左右。
元古宙新元古代黃陵運動:三峽地區發生在中元古代至南華紀之間的一次顯著的造山運動,並伴隨廣泛的花崗岩漿侵入,形成黃陵花崗岩。運動面在新太古界崆玲片岩與南華系蓮沱組之間,或在古元古代黃陵花崗岩和蓮沱組之間,中間缺失中元古界和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黃陵運動的時限範圍約在18億~8億年之間,可能與晉寧運動相當。祁門運動:原指皖南、浙西前震旦紀上溪群上部未變質的瀝口群與下部變質較深的溪口群之間的不整合,經此運動使本區古元古代優地槽局部回返。江南地軸開始形成。經過一步研究,將瀝口群劃為新元古界下部,溪口群更名為上溪群,劃歸古元古界。因此,祁門運動即發生在新、中元古代之間的運動,與四堡運動相當。四堡運動:指廣西北羅城四堡的板溪群與下伏四堡群之間的構造運動。四堡群中、上部應與長城系及薊縣系大致相當,板溪群則可與青白口系對比,代表華南發生在薊縣系與青白口系之間的構造運動及其造成的不整合,發生時限距今約10億年左右。此運動在揚子地塊及其周緣影響廣泛,鄂西神農架群與馬槽園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可能亦屬四堡運動。燕遼運動:遼東、吉南等地發生在薊縣紀與青白口紀之間的造山運動。在遼東鐵嶺以東的泛河坳陷北側,可見類似於遼南永寧群明顯不整合於薊縣系之上。可與華南四堡運動大致對比。
梵凈運動:黔中地區梵凈山群與上覆板溪群之間的交角不整合所代表的一次強烈地殼運動,時限為10億年左右。相當於四堡運動。武陵運動:新元古代早期的一次褶皺運動。系據湘西武陵山區板溪群下部官莊組與下伏冷家溪群(原下板溪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而確定。其時限為11億~9億年,與四堡運動可能相當。東安運動:湘西東安溪地區東安群與下伏彭家群(原板溪群內部)的交角不整合所代表的構造運動。與四堡運動相當。興城上升:遼西地區中元古界長城系大紅峪組與串嶺溝組間的構造運動。依據是興城地區大紅峪組微角度不整合覆於串嶺溝組或常州溝組之上。這個不整合面還見於河北省遷安市北營子紅石峪。在遼寧省凌源縣小樺皮溝,大紅峪組與團山子組(原串嶺溝組上部白雲岩)為平行不整合接觸。距今約16億年,屬振蕩運動。頭泉運動:太行山區長城系高於庄組與下伏地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而確定的構造運動。高於庄組在太行山區超覆於團山子組、串嶺溝組、常州溝組、東焦群、甘陶河群、五台群、阜平群等不同層位之上。此運動具有一定範圍的穩定性。為中元古代早期的一次構造運動,距今15~16億年。前富祿上升:據桂北地區南華系富祿組與下伏長安組之間的平行不整合確定的構造運動。長安組為一套不顯層理的灰綠色含礫泥質砂岩,富祿組為層狀長石砂岩,底部多為礫岩或含鐵板岩。此運動距今7.5億年。松山運動:本運動指贛中的新元古界上部松山群與下部神山群之間的不整合。依據贛中地區青白口系神仙群與南華繫上施組和下坊組之間的微弱的交角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而確定此構造運動。落可崬運動:贛西北修水流域新元古界落可崬組與中元古界上雙橋山群的不整合代表的構造運動。在修水流域發現落可崬礫岩,最大厚度224米,與雙橋山群之間呈交角不整合接觸。其不整合面凹凸不平,發育有古風化殼。在贛東北稱九嶺運動。此運動早於雪峰運動,距今約10億年。雙橋運動:指贛西北南華系硐門組與中元古界上雙橋山群或新元古界落可崬群間明顯的交角不整合所代表的造山運動。與晉寧運動相當,距今約8億年。迤東運動:滇東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構造運動。在滇中位於南華系澄江組之下的一套板岩、石英岩、砂岩及灰岩稱為湯丹群,可與昆陽群對比,時代為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湯丹群極度傾斜且劇烈變質,而澄江組卻未受變質,層次分明地覆蓋在湯丹群上,呈顯著的交角不整合關係。與晉寧運動相當,距今約8億年。
皖南運動:皖南發生在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構造運動。是根據皖南南華系高亭組砂岩(後稱休寧組砂岩)與下伏新元古界下部瀝口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的。晉寧運動: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構造運動。系據云南中、東部晉寧、玉溪等地南華系澄江砂岩與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陽群之間的顯著角度不整合確定。這次運動發生於距今8億年左右。使昆陽群劇烈褶皺,而澄江組則為後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華南普遍存在。前澄江運動、皖南運動、休寧運動、雪峰運動等均與之相當。前澄江運動:指雲南東川礦區南華系澄江組沉積前的地殼運動。下部淺變質岩群為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陽群曾遭受強烈褶皺和沖斷,新元古界澄江組與之呈顯著的交角不整合接觸。與晉寧運動相當。澄江運動:南華紀內部的一次褶皺運動,是根據云南中東部澄江南華紀南沱冰磧層與下伏澄江砂岩之間的微弱角度不整合關係確定的。其發生於距今75億年左右。此運動發生在晉寧運動的後造山磨拉石建造出現之後,屬早興凱(薩拉伊爾)期的地殼運動範疇。後澄江運動:雲南東川礦區澄江組沉積後發生的地殼運動。表現為震旦紀燈影組及其下的新村組頁岩、砂質頁岩與南華紀澄江組間的微交角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在東川的湯丹、因民及落雪地區,往往缺失澄江組,燈影組直接與昆陽群呈交角不整合。因此,與晉寧運動不易區分。有人根據晉寧局部地區的冰磧層交角不整合在澄江組之上,燈影組白雲岩超覆了冰磧層,直接覆于澄江組砂岩之上,認為燈影組與冰磧岩之間,局部地段也可能有交角不整合存在。相當于澄江運動。現少用。休寧運動:安徽省休寧地區南華系底部休寧(組)砂岩與下伏新元古界下部瀝口群之間的不整合代表的構造運動。在江南地背斜軸部,二者不整合甚顯著,向北側和西北側不整合程度減弱,向南側和東南側變為整合關係。與雪峰運動相當。此詞已廢棄。雪峰運動:新元古代中期南華紀與新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紀之間的一次褶皺運動,是根據湘西板溪群與南華系南沱冰磧層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的。發生於距今8億年左右。與晉寧運動相當。昆陽運動:代表南華紀澄江砂岩與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陽群間的不整合關係。與晉寧運動相當,距今8億年。豫西運動:河南西部南華紀上部臨汝冰磧層(羅圈組)與下伏青白口系鞍山組石英砂岩間的平行不整合或交角不整合關係。此不整合從汝陽到古秦嶺北麓都有分布,並覆於不同層位上。陶來運動:為中祁連山震旦紀末的構造運動。此運動結束了震旦紀坳陷,是中祁連山最早一次全面海退,形成古陸,石炭系、石炭二疊系、下三疊統、侏羅系和白堊系分別不整合在震旦系之上,缺失整個下古生界以至部分上古生界。這次地殼運動決定了祁連地區震旦紀以後的地質發展史。
中元古代呂梁運動:古元古代滹沱群與中元古代長城群之間發生的強烈構造運動。在中條山區、遼東、山東及鄂爾多斯等地均有代表呂梁運動的不整合存在。此運動主要表現為褶皺斷裂變動、岩漿活動、區域變質及混合岩化作用。其時限大致距今18億年與17億年左右,可分別視作第一幕(主幕)和第二幕(末幕),在燕山地區大致應與前常州溝組、前大紅峪組界面相當。呂梁運動影響範圍甚廣:在山西則可能分別與五台山的郭家寨亞群及中條、呂梁、太行山區的擔山石群、黑茶山群及東焦群的頂部界面相當。在豫西為古元古代嵩山群與上覆五佛山群之間的不整合;燕山、陰山地區分別為長城群與朱杖子群、渣爾泰山群與二道凹群之間的不整合;自膠遼 、吉南至賀蘭山、阿拉善的廣大地區亦受其影響;塔里木有相當於長城群的楊吉布拉克群與下伏古元古代興地塔格群的角度不整合;滇東、鄂西為昆陽群與大紅山群、神農架群與水月寺群之間的不整合。浙西南古元古界八都群,與其上中、新元古界龍泉群在變質程度和形變特徵上的差異,當屬呂梁運動之反映。大別運動: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與中元古代之間的一次構造運動。據大別山地區中元古代佛子嶺群與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大別山群間的不整合所確定。大別山雜岩普遍混合岩化至花崗岩化,構造方向近東西;佛子嶺群僅受輕微區域變質,構造方位多作北西向。在湖北大悟、紅安、麻城等地見紅安群與大別群呈交角不整合接觸。此運動發生於18億年。蚌埠運動:發生於安徽省中元古代與古元古代間的地殼運動,據白雲山組片理產狀和蚌埠期混合鉀長花崗岩的片麻理產狀間出現交角而確定。在安徽鳳陽地區,古元古界鳳陽群下部的白雲山組交角不整合於新太古界五河群頂部的殷家澗組之上。鳳陽群屬綠片岩相,五河群屬角閃岩相,兩者變質程度也有很大差異。此運動發生於距今25億年左右。與五台運動相當。熊耳運動:北秦嶺中元古代內的構造運動。中元古代薊縣系與熊耳群(相當於中元古代長城紀)間的不整合,在陝西小秦嶺和豫西廣大地區也普遍存在,與中元古界薊縣系相當的汝陽群底部有底礫岩不整合在熊耳群之上,發生於距今14億年。渣爾泰運動:發生於內蒙古渣爾泰山群與什那干群(介於長城系與薊縣系)之間的構造運動,其時限為14億年左右。此乃根據渣爾泰山群下部阿古魯溝組PbPb年齡1649百萬年,而不整合面以上的什那干群呈假整合伏於下、中寒武統之下;渣爾泰山群、什那干群中所含疊層石特點,分別與燕山地區的長城系、薊縣系相近;又據新資料,什那干群東延可與薊縣系相連,並發現渣爾泰山—大佘太一帶有1300~1500百萬年的鉀長花崗岩侵入(如侵入新太古界烏拉山群者UPb年齡1383百萬年),其上又被什那干群不整合覆蓋。滿銀溝運動:四川省會東縣滿銀溝地區中元古界薊縣系力馬河組與下伏長城系通安組的不整合所代表的構造運動。會理縣通安地區雙水井組(相當於力馬河組)成寬緩的背、向斜,下伏青龍山組(相當於通安組)多為緊密的倒轉或同斜和扇形褶皺。在會東其他地區兩者關係多為平行不整合。楊庄運動:指薊縣系楊庄組與長城系高於庄組之間的侵蝕間斷,距今14億年。認為在燕山地區高於庄組與楊庄組間為連續沉積,僅在海盆邊緣可見肯定的間斷,河北地質局綜合隊在楊庄組底部見有半米厚的礫石層分布,且較穩定,其成分系白雲岩和燧石,屬底部高於庄組,礫石多具磨圓狀,為搬運所致,非構造形成。從區域上看楊庄組厚度在各地變化較大,岩相不穩定甚至缺失,礫石層亦然,故楊庄組與高於庄組應為假整合接觸。古元古代黑疙瘩嶺運動:新太古代與古元古代間的地殼運動。原指呂梁山北端黑疙瘩嶺地區新太古界上部的五台群石英岩與下部泰山群片麻岩間的不整合。後證實原定五台群的石英岩、角閃片岩、大理岩和白雲母片岩這一套沉積變質岩系與滹沱群相當,原泰山群片麻岩和五台群相當,其不整合面就在滹沱群與五台群之間。現將古元古界與新太古界之間的地殼運動稱為五台運動。此名應廢棄。欒川運動:古、中元古界間的構造運動。在陝西省藍田縣壩源、洛源等地見中元古界熊耳群不整合在古元界鐵銅溝組之上;在豫陝交界的熊耳山一帶見熊耳群不整合於新太古界太華群之上,其間存在的構造運動。與呂梁運動相當。中條運動:山西省中條山區古元古界擔山石群與中元古界中條群之間發生的地殼運動。不整合面的上覆地層是安山岩層,下盤為石英岩(古元古代擔山石群石英岩)。在銅礦峪的一個剖面上有顯著的角度不整合存在。與呂梁運動相當。中嶽運動:發生在嵩山地區古元古代嵩山期沉積之後,新元古代五佛山期沉積以前的一次強烈造山運動。五佛山群呈高角度不整合覆於嵩山群及登封群各組之上,可能發生於距今14億年左右。中嶽運動使整個嵩山群(羅漢澗組、五指嶺組、廟坡山組、花峪組)協調一致地產生緊密的走向近南北、軸面向西傾斜、向東倒轉的複式背斜和複式向斜。易門運動:原指上昆陽群因民組與下昆陽群三尖山組之間的假整合所代表的構造運動,為較平緩的上升造陸運動。此運動一直有爭議。經進一步研究,將原下昆陽群劃為古元古界大紅山群,上昆陽群因民組為中元古界昆陽群底部。因此,易門運動為發生在古、中元古代之間的運動,與呂梁運動相當,距今18億年。龍川運動:滇川一帶中元古代與古元古代之間的一次構造運動。據云南省東川四川省會理(天生壩、玉新村兩地)河口組與因民組底礫岩之間的不整合確定。因民組的礫石成分較複雜、磨圓度好,具底礫岩性質。礫岩向上過渡為條帶狀砂板岩。此組超覆在河口組的淺粒岩、變粒岩、石榴雲母片岩及大理岩等不同岩層之上。在玉新村地區因民組的構造窗之下,見河口組為具枕狀構造的變質細碧岩,與因民組呈微角度不整合。因民組及其以上地層為淺變質岩系,其下為中深變質的結晶岩系,二者間岩性和生物特徵是突變的,從大區域上看兩個岩系截然不同。嵩山運動:代表嵩山地區的中元古代薊縣系汝陽群兵馬溝組與古元古代嵩山群五指嶺片岩(今稱花峪組)之間的不整合。此不整合面到嵩山以東井灣地區已不顯著,說明這一運動有很大的區域性限制。距今約18~14億年。偃師運動:原指河南嵩山區偃師南部峽門村及澠池附近中元古代五佛山群內部的微弱交角不整合。相當於古元古界嵩山群與中元古界熊耳群之間的構造運動。不整合面的下盤地層是葡萄峪組,上盤為駱駝畔組(砂岩),比垣曲運動稍晚,也可能相當。創名人後來認為五佛山群內部的這種微弱交角不整合系重力滑動構造,使各組之間發生滑動所造成的不協調關係,建議廢除此名。方嶺運動:代表長江三峽區黃陵背斜結晶基底與沉積蓋層之間的不整合。不整合面之下是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崗岩、閃長岩、混合片麻岩及結晶片岩;上覆最古老的沉積岩為南華系底部之蓮沱組。沉積蓋層(從南華系至白堊系)組成的黃陵背斜,軸向北北東,而混合岩條帶及結晶片岩的片理走向則近東西,兩者近於直交,不整合現象明顯。結晶片岩稱方嶺片岩屬古元古代,早於板溪群(中元古代),因之方嶺運動可能早於雪峰運動。結晶基底與南華系之間的不整合面不是代表一個短暫的時期。方嶺運動之後本區即已上升為原始古陸,根據南華系南沱砂岩及蓮沱冰磧層在黃陵背斜北部即已缺失,以及結晶岩系近東西走向等情況,這一古陸可能是近東西向的。在中元古代板溪群沉積時期本區為剝蝕區,並供給古陸以南的板溪群以沉積物質。早古生代志留紀廣西運動:丁文江1929年創名。中國西南地區志留紀末和泥盆紀初的地殼運動,與歐洲加里東運動相當。廣西早泥盆世洛霍考夫階下部蓮花山組與前泥盆系間有交角不整合,見於貴縣、邕寧、武宣、蒙山、桂平、容縣、修仁等地。蓮花山組以及大致同時的磨拉石相地層,直接蓋在龍山群今稱防城群,時代為羅德洛世普里道利世所的許多地層單位之上,各地下盤最新地層的時代差別很大;上盤最老地層呈現穿時現象,這都意味著廣西運動所依據的是貌似單一的大角度不整合,並非一次褶皺運動所造成。湘桂運動:指代表中國西南地區發生於志留紀末與泥盆紀初之間的構造運動。這次強烈的運動,在廣西是以直接位於下泥盆統蓮花山砂岩之下廣泛分布的強烈不整合所表示,最初被命名為廣西運動。隨後同一不整合關係在湖南南部及江西南部,於早泥盆世或中泥盆世早期的紫色石英砂岩與其下伏下古生界變質雜岩之間亦被發現。在巨厚變質岩系的中部,一些地方有含筆石的奧陶系存在,故應屬加里東時期。祁連運動:祁連山區早古生代末期的一次褶皺運動,是根據北祁連山區晚泥盆世老君山礫岩(磨拉石建造)與早古生代淺變質岩系(旱峽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的。柴達木盆地北緣及祁漫塔格等地,則為上泥盆統與下伏中、下志留統之間的不整合。在北祁連山區有一期417~379百萬年(晚志留世—早、中泥盆世)的中酸性岩漿活動,應與祁連運動有關。奧陶紀懷遠運動:李四光(1939)命名。發生於早、中奧陶世之間的構造運動。中奧陶統所含化石:北方以珠角石為主,南方以直角石為主;他認為,可能由於早奧陶世末秦嶺附近造成一斷續的隆起所致,但未找到地層間的不整合。在懷遠煤田,中奧陶統珠角石灰岩的底礫岩覆於一套灰岩、砂岩和夾灰岩的頁岩上,灰岩中有球體,應為中寒武統。據安徽地質局區測資料,在淮北地區,下奧陶統新廠階賈汪組與下奧陶統道保灣階韓家組(有化石)之間為假整合接觸;在蕭縣一帶,下奧陶統與上寒武統鳳山組為假整合,淮南亦然。安徽地質局認為應屬區域性超覆關係。此術語多被誤寫為「淮遠運動」。古浪運動:祁連山地區的中、晚奧陶世之間的構造運動。在北祁連山區中奧陶統中堡群(蘭維恩—蘭代洛期沉積)與上奧陶統妖魔山組或古浪組(卡拉道剋期沉積)之間的角度不整合。有些地區兩者之間為平行不整合。鬱南運動:粵西桂東地區寒武紀和奧陶紀地層間的平行不整合所代表的上升運動。後人發現水平擠壓證據,認為此運動形成雲開地區由南向北的推覆構造,沿古斷裂發生的混合岩化,其時限為490百萬年左右(寒武紀末至奧陶紀初)。廣東省德慶和鬱南一帶,寒武系與奧陶系之間有明顯間斷,奧陶系底部以礫岩為主(厚達500米)的羅洪組不整合於下伏地層之上。同位素年代學和構造形跡研究成果,亦認為雲開地塊在加里東早期以南北向水平擠壓為主,與廣西大明山大瑤山東西向褶皺帶吻合。因之鬱南運動並不限於雲開地區,所指實屬廣西運動,應以廣西運動取代之。崇余運動:贛南發生於晚奧陶世卡拉道剋期的構造運動。在崇義縣和大余縣山區見上奧陶統沙村群底礫岩之下的不整合。在崇義縣陽嶺剖面(陽嶺礫岩與下伏地層為明顯角度不整合),陽嶺礫岩上部地層平緩,與上覆泥盆系底部砂礫岩產狀差別甚微,表明此次運動在早志留世後期可能即已弱化,並無志留紀後期與泥盆紀早期造山運動的證據。這一運動的主體是在湘、贛兩省,僅涉及廣西東北一隅。在雲開地區的構造變質岩漿事件的同位素年齡值為445百萬年左右(相當於晚奧陶世),表現為重熔花崗岩上侵的大規模隆起,因而此時形成的磨拉石建造多遭剝蝕而所剩無幾,於是造成這一運動範圍有限之假象。寒武紀薊縣運動:晚前寒武紀的一次地殼上升運動。是根據下寒武統礫狀灰岩(府君山組)與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兒峪組千枚岩之間的平行不整合確定的。僅局部有微角度不整合,此後在遼寧省朝陽、河南省嵩山(少林運動)、河北省承德、北京市延慶均發現與此相當的運動。少林運動:發生在晚前寒武世的一次構造運動。在河南省嵩山地區寒武系下統辛集組底部礫岩呈角度不整合覆於新元古界五佛山群何家砦組和馬鞍山組之上。典型剖面見於嵩山少林寺附近。其發生時間距今約7億年左右。此運動僅在少林寺地區見角度不整合,其他地區均表現為平行不整合或逐漸過渡關係。銅灣運動:劉國昌指湘西懷化銅灣、銀藏灣的早寒武世五里牌組與南華系南沱冰磧層間的不整合。但銅灣「五里牌組」燧石層與銀藏灣「五里牌組」燧石層歸屬尚有爭議,九口溪、巨口鋪一帶環巨口鋪穹窿自南華紀至下古生代各組地層出露齊全,整合接觸,且湖南全省寒武系與南華系之間均為連續沉積,整合接觸,其間並無不整合存在。建議廢棄此名。興凱運動:指興凱湖東南震旦系紀—早寒武世冒地槽型沉積被中寒武統磨拉石建造所不整合的構造運動。又稱興凱旋迴(典型地區在俄羅斯境內)。中亞蒙古地槽西段興凱旋迴的主褶皺幕發生在中、晚寒武世之間(薩拉伊爾運動),並將其作為古生代的第一個構造旋迴,其下限自南華系南沱冰磧層開始。鳳台運動:為安徽中寒武系與震旦系間的不整合。不整合面的上盤地層是下寒武統猴家山組底部的鳳台礫岩,下盤為震旦系四頂山組。後改用霍邱運動。此名應廢汽。滿家灘上升:根據遼寧省金縣滿家灘寒武系底部大林子組與下伏震旦系興民村組頂部石英砂岩之間的平行不整合而確定的構造運動。它對遼東半島晚前寒武紀地層的劃分有重要意義。霍邱運動:寒武紀與震旦紀間的構造運動。在安徽省霍邱、河南省固始,早寒武世猴家山組不整合覆蓋在震旦繫上統四頂山組上。四十里長山也發現不整合。霍邱運動代表區域性不整合,在嵩山、淮南表現為褶皺運動。金州上升:遼東早寒武世內部的一次造陸運動。表現為寒武系下統上部鹼廠組底部厚層燧石條帶灰岩與下伏大林子組(原鹼廠組底部之冰水沉積層)頂部灰黃色薄層灰質白雲岩之間的平行不整合。雲貴上升:在康滇古陸範圍內,下寒武統直接為下奧陶統所覆,孫雲濤(1943)認為上升運動發生在早寒武世末。後來的地質調查工作在滇東南文山、馬關、富寧、箇舊、蒙自和貴州的大部分地區發現了中、上寒武統,因而認為這一運動使康滇古陸擴大,並向東南延展,形成康滇黔桂古陸。晚古生代二疊紀魯中運動:山東中部萊蕪、新泰等地上石炭統下二疊統太原群與上石炭統本溪群間的不整合代表的構造運動。系魯中地區輕微的褶皺和微弱的造山運動,相當於昆明運動。有人認為此乃經中奧陶世以後的造陸運動,使中石炭統本溪群沉積有多寡之分,造成太原群蓋在本溪群的不同層位或直接覆於中奧陶統之上所致。雲南運動(一):雲南北部華力西運動之一幕,即上二疊統棲霞組與上石炭統下二疊統馬平群(烏拉灰岩)間的地理不整合。棲霞組底部有礫岩,厚達200米,烏拉灰岩遭侵蝕,有時缺失,使棲霞組直接和上石炭統威寧群接觸。屬造陸運動。在鹽津、昭通間,棲霞組超覆於以前各不同時代層位上,鹽津之南柿子壩背斜兩翼則有不整合現象,棲霞組交角不整合於中志留世大關組之上。黔桂運動:為桂北上二疊統棲霞組與上石炭統下二疊統馬平群間的平行不整合所代表的振蕩運動。大瑤山隆起北緣、南丹、河池一帶,棲霞階底部為厚數米至10餘米的炭質頁岩夾劣質煤層及鋁土礦層,最底部往往有礫岩或粉砂岩,與下伏上石炭統或壺天群呈平行不整合接觸。秦嶺運動:翁文灝(1927)命名,指古生代末期的地殼運動。在西秦嶺,這次運動使古生代地層強烈褶皺,東秦嶺地槽的褶皺延續至侏羅紀末期的燕山運動。葛利普(A.W.Grabau,1924)亦稱秦嶺地層的褶皺發生於古生代末期,使秦嶺地槽發生遷移。維里斯(B.Willis,1907)認為秦嶺運動發生在二疊—三疊紀的甘肅系與中、晚侏羅世的砂岩間。姜春發等(1962)在東秦嶺發現中、下三疊統復理石建造,它與上覆的侏羅系含煤岩層呈不整合關係,認為東秦嶺冒地槽結束於印支運動,故應代表秦嶺地區的印支運動。譚錫疇(1925)據商城、固始、信陽等地的下侏羅統與「五台系」,白堊系與「五台系」以及白堊系凝灰礫岩與下侏羅統間的不整合現象,指出秦嶺褶皺形成於早、中侏羅世,或延續到早白堊世。據趙亞曾等(1931)研究,秦嶺二疊系草涼驛群與震旦系或寒武奧陶系柞水群間有不整合存在;大巴山的巫山石灰岩與奧陶系以及志留系灰岩間有假整合;秦嶺南部侏羅系勉縣群(或滴水鋪群)與石炭系略陽群間有假整合,認為調查區內有華力西運動存在。東吳運動:又稱東吳革命。李四光(1931)創名。指華東地區發生於上、下二疊統之間的一次構造運動。是根據南京青龍山和鎮江南山的地質圖推導出的下二疊統棲霞組或孤峰組與上二疊統龍潭組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的。並認為是遠東華力西運動中最激烈的一幕,相當歐洲薩阿爾運動,時限為(250±6)百萬年。但迄今關於蘇、浙、皖、贛、湘、鄂等省的上、下二疊統間的接觸關係,還未見及明顯的角度不整合,而是平行不整合,因之不是一次褶皺運動,而只是造陸運動。《中國地質學》(擴編版,1999)認為,東吳運動在中國若干活動帶及克拉通的構造演化中仍佔有頗為重要的位置,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早、晚二疊世之間以東吳運動為代表的構造運動(約250百萬年)影響較大:在大興安嶺上二疊統孫家墳組不整合於下二疊統柳條溝組之上;在內蒙古蘇尼特左旗一帶則為下二疊統哲斯組與上二疊統(或上二疊統—下三疊統)林西組之間的不整合;在甘肅北山可見上二疊統方山口組類磨拉石建造不整合於下二疊統海相地層之上;在華南,欽州—雲開地區及武夷山南段東吳運動屬造山性質(稱欽廉運動),在欽州地區造成上、下二疊統呈不整合接觸。鳴山運動:t贛西上二疊統鳴山組與下二疊統的茅口組之間的不整合。相當於東吳運動。甘肅運動:隴南下侏羅統勉縣群與下二疊統十里墩組間的不整合所代表的構造運動。是隴南和西秦嶺華力西晚期的主要造山運動。通化運動:指吉林臨江縣北的灣溝及松樹鎮發生於三疊紀與二疊紀、石炭二疊紀之間構造運動,是華力西運動的一幕。石炭紀崑崙運動(一):黃汲清(1945)創名。原指昆崙山地區中泥盆世之後,下石炭統提斯納布組沉積以前發生的一次褶皺運動,並伴隨大量花崗岩侵入,相當於歐洲布雷頓運動或黑森褶皺。黃汲清把昆崙山的提斯納布組和齊爾古斯套組對比,時代為早石炭世。但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資料證實齊爾古斯套組(現稱前峽組)屬晚石炭世早期。故此期運動應發生在中泥盆世末至晚石炭世之間,波及範圍達到阿爾金山、喀喇昆崙山及塔里木等地。八桂運動:根據廣西下石炭統上部上燕子組(屬晚維憲期)與上泥盆統下部榴江組間的不整合所定的構造運動。在榴江(現鹿寨縣寨沙鎮)、柳州、桂林、中渡和洛埠等地有交角不整合,相當於歐洲布雷頓運動第三幕——塞肯幕。近年研究證實,廣西廣大地區上泥盆統與下石炭統為整合接觸,僅在桂東北地區呈平行不整合關係,並有鐵、錳質的古風化物及古侵蝕面存在,屬海侵超覆性質。柳江運動:根據廣西下石炭統下燕子組(杜內階)與上泥盆統間的不整合所確定的構造運動,與歐洲布雷頓運動中的麻西幕相當。在羅城、武宣、全州、興安、灌陽、恭城、平樂及陽朔等地見下燕子組與上泥盆統融縣灰岩呈微交角不整合。下石炭統覆蓋在所有晚泥盆世以前的地層上。此運動屬振蕩運動性質。江西運動:發生在江西前石炭紀的構造運動。有下列佐證:早石炭世晚期的梓山群有底礫岩,它覆於下古生界不同層位地層上,與中晚泥盆統峽山群為侵蝕接觸。梓山群分為兩個組:佛嶺組的時代是早石炭世晚期,張公廟組為早石炭世中期;它們在贛中多不整合於板溪群上,在贛南則假整合於上泥盆統峽山群之上。建康運動:寧鎮山脈早石炭世中期(大塘期)高驪山組與早期(岩關期)金陵組之間的平行不整合。這個運動比布雷頓運動稍晚,可能是天山運動早期的一幕。在湘南、粵北、粵西、黔南的維憲階都夾有陸相沉積,表明海水進退不止一次。伊犁運動:為華力西早期的地殼運動。新疆伊犁盆地早石炭世構造運動有3幕:①杜內期與維憲期之間(大哈拉軍山組與阿克沙克組之間),其性質屬造陸運動,僅個別地區表現為角度不整合;②早—中維憲期之間(阿克沙克組下亞組與上亞組之間),表現為中維憲期底部常有粗大礫岩沉積,並常見此地層超覆於更老地層之上;③維憲晚期地層與納繆爾早期地層(相當牙滿蘇組)之間局部存在侵蝕間斷面,有一次造陸運動。其中,以杜內期與維憲期之間的運動最為普遍,故伊犁運動應限定於第一幕。薩烏爾運動:發生在哈薩克阿爾泰山地區上、下維憲階間的構造運動。上維憲階蓋在下石炭統杜內階及下維憲階之上,有顯著交角不整合現象,此不整合在齋桑復向斜內幾乎隨處可見。新疆準噶爾地區,早石炭世曾有3次運動:①杜內期(黑山頭組)與維憲期(南明水群)之間,屬造山運動,表現在整個準噶爾地區乃至天山西段北坡、甘肅北山北部,南明水群(或與其相當的地層)與下伏地層的不整合接觸(有時為超覆不整合);②早—中維憲期(南明水群下部姜巴斯套組)與晚維憲期(南明水群上部那林卡拉組)之間的運動,屬造山造陸運動,表現為上述地層間的小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③維憲期(南明水群)與納繆爾早期(薩爾布拉克組或巴塔瑪依內山組)之間的運動,這期運動在準噶爾南部及天山北麓為造山運動,表現為巴塔瑪依內山組(或牙滿蘇組)與下伏地層的不整合或超覆不整合;而在準噶爾北部(包括薩烏爾山和齋桑盆地的東緣)卻表現為由海變陸的「突然過渡」(整合)。薩烏爾運動應屬第「2」次運動,但齋桑復向斜的隆起並非在這次運動之後,而是在維憲晚期之後,且在本區表現為由海至陸的過渡,並不存在由於構造運動而造成的沉積間斷。淮南運動:李四光(1931)創名。指上石炭統黃龍群與下石炭統上部和州段間的侵蝕不整合表示的構造運動。賈汪盆地最清楚,黃龍群(應為本溪群)覆於下石炭統及奧陶繫上。同時在長江下游及南嶺兩麓,晚石炭世莫斯科階超覆在下石炭統上部(維憲階)及較老地層之上,莫斯科階底部常有礫岩或白雲岩,且與下伏地層的接觸面多高低不平。此運動相當於歐洲的蘇台德運動。在廣西也發現上石炭統黃龍群不整合於中泥盆統東崗嶺組上,上石炭統大浦組與上泥盆統間、上石炭統大浦組與下石炭統上部上燕子組間也有不整合。昆明運動:李四光(1931)創名。指雲南及鄰區上石炭統黃龍群與上石炭統下二疊統船山組間的不整合代表的構造運動。與歐洲的阿斯圖裡(Asturian)運動相當,在雲南是造山突變。昆明運動在雲南南部較為顯著,抵達昆明東北,已成強弩之末,上石炭統下二疊統烏拉階與上石炭統威寧階間有不整合,且威寧階在威寧背斜南北兩翼厚度相差500米,烏拉階底部砂岩中夾有灰岩碎塊,這些現象足以表明烏拉階與上石炭統之間存在侵蝕面。泥盆紀江南運動:李四光(1931)創名。中國南方,據上泥盆統五通組與石炭系間的侵蝕不整合確定的構造運動。此運動發生在泥盆系最頂部或石炭系最底部,時限為355百萬年。與歐洲布雷頓運動相當。寧夏運動:寧夏上泥盆統與中泥盆統之間的構造運動。系據魚類化石將中寧牛首山的泥盆系(原老君山系)劃分為泥盆系中統石峽溝組及上統中寧組,並將二者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稱為寧夏運動。此運動在甘肅境內也普遍存在,表現為上泥盆統沙流水群(相當於中寧組)與中泥盆統雪山群(相當於石峽溝組)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百越運動:根據廣西下泥盆統鬱江組小山砂岩與下泥盆統四排組頁岩間的不整合確定的構造運動。在榴江縣桂嶺屯及瑤山西側,為平行不整合或地理不整合,在宜山治安鄉是小山砂岩覆蓋在南嶺群上,時代相差甚遠。大致相當於蘇格蘭的上老紅砂岩與下老紅砂岩間的不整合,北美奧里期凱納砂岩與奧諾達格砂岩間的不整合蘇帕運動。可作為華力西旋迴第一幕。這一運動尚存爭議,王鈺研究了小江砂岩與四排頁岩的腕足動物化石,認為四排頁岩可能是小山砂岩相變產物,層位相當於中泥盆統底部。平陽運動:廣西中泥盆世內部的一次上升運動。表現為廣西北部中泥盆統東崗嶺組與小山砂岩間的平行不整合接觸。在桂林、平樂、陽朔、荔浦、恭城和灌陽皆可見到。小山砂岩頂部的赤鐵礦、紫色砂岩和砂質頁岩及殘留的赤鐵礦是長期暴露的結果,表明有沉積間斷,應為平行不整合。曲靖運動:代表昆明—宣威一帶中泥盆統陸相地層海口組石英岩局部超覆在不同時代(下寒武統—中泥盆統)地層上的現象。在昆明筇竹寺海口組石英岩覆於褶皺劇烈的下寒武統灰岩和頁岩之上;在昆明二村海口組石英岩覆蓋在下奧陶統紫色頁岩上;在曲靖西海口組石英岩覆蓋在中志留統馬龍組上;在曲靖城東青龍鎮海口組石英岩覆於中泥盆統灰岩上;在宣威東山雙龍橋海口組石英岩不整合於下寒武統頁岩上。南山運動:在祁連山發生在泥盆紀末的構造運動,相當於布雷頓運動。在祁連山兩側,泥盆系強烈褶皺,下石炭統不整合在泥盆系及泥盆紀以前的地層上。梨園河運動:發生在甘肅張掖梨園河早石炭世維憲期與早、中泥盆世之間的微交角不整合現象代表的構造運動。不整合上盤是石炭紀早期的臭牛溝組(屬維憲期),下盤為早、中泥盆世之老君山群。相當於華力西早期的布雷頓運動。根據20世紀70年代末資料,烏鞘嶺以西屬早中泥盆世的老君山群直接被晚泥盆世沙流水群不整合覆蓋,下石炭統又不整合覆蓋在沙流水群之上。此期間包括幾期運動:中下泥盆統與上泥盆紀沙流水群間的不整合;上泥盆統與上覆杜內階前黑山組間的平行—微角度不整合;下石炭統內部前黑山組與上覆臭牛溝組之間的微角度不整合等。天山運動:天山地區晚古生代的一次強烈造山運動。第一幕造成中石炭統下部奇爾古斯套組(前峽組)與下、中泥盆統精河組間的交角不整合關係;第二幕造成上石炭統芨芨槽子組與中石炭統奇爾古斯套組間的交角不整合;第三幕發生在二疊紀末。贛西運動:指贛西石炭繫上統壺天群(黃龍灰岩)與泥盆系之間,缺失下石炭統而形成的假整合所代表的構造運動。泥盆系無化石。在吉安等地與元古界為不整合接觸。推測在壺天群沉積之前,至少經過長期侵蝕,或數經滄桑之變。東陂運動:廣東連州市東陂盆地發生於中泥盆世之後至早石炭世之前的構造運動。下石炭統上部東陂組自下而上分為東陂段、東沖段及水井段3段:東陂段不整合於下、中泥盆統盲仔峽群和中泥盆統黃花坪群上;東沖段不整合在早石炭世早期連縣組的三排段上;水井段平行不整合於連縣灰岩上部牛嶺村段上。證實在維憲期與杜內期之間曾發生過大變動。中生代白堊紀松嶺變動:遼西地區白堊系下統義縣組火山岩與下伏侏羅繫上統土城子組紅層之間的不整合關係,系燕山運動主幕之遺迹。此運動促使建昌盆地、北票盆地、金嶺寺羊山盆地褶皺隆起,形成松嶺、黑山、阜新義縣盆地。同時造成侏羅繫上統土城子組和侏羅系中統蘭旗組倒轉的逆掩斷層。熱河生物群空前繁盛。興安運動:李四光(1939)命名。指發生在中國東部早白堊世後、晚白堊世前的地殼運動及火山活動。東南沿海各省的流紋岩、安山岩及凝灰岩等,為此運動的產物。張文佑等(1941)在廣西也發現這一運動的跡象,晚白堊世伴有火山噴發。在廣西表現較為明顯,上白堊統層普遍角度不整合於下白堊統及更老的地層之上,並使下白堊統發生輕微褶皺。上白堊統火山岩發育。閩浙運動:李四光(1939)創名,原指中生代末的一次褶皺運動。據閩浙地區古近系與白堊系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的。此運動形成中國東南及南部各省的花崗岩及鹼性岩侵入體,東南沿海經此運動結束大活動期,基本趨於穩定。據20世紀70年代末資料,閩浙地區原白堊系建德群或武夷群已改為侏羅—白堊系,原古近紀衢江組改為下白堊統,江蘇原古近紀浦口組已改為上白堊統,運動發生時期亦應改為中白堊世之前。相當於燕山運動尾幕和北美的拉勒米運動。四川運動:譚錫疇(1931)創名。發生在四川紅層沉積之後的一次褶皺運動。紅層為上侏羅統和下白堊統,與鄰區對比,此運動發生在早白堊世與始新世之間,與拉拉米運動相當。白堊紀末經此運動四川盆地邊緣產生劇烈褶皺及逆掩斷層,盆地內部則產生複式背斜和向斜,如川東弧群、龍門山前凹陷、成都向斜、川北向斜、赤水凹陷及峨眉隆起等,古近紀和新近紀期間盆地內部多為山麓堆積及河流沖積的砂礫層,極少大面積沉積。黃汲清(1960)提出,這個運動究竟是指早、晚白堊世間的運動,還是白堊紀末的地殼運動尚待解決。20世紀70年代工作證實,川西原白堊系石門組(灌口組)上部應為古近系;川東墊江原東湖群發現恐龍化石,應屬上白堊統,川南原自流井組應為下、中侏羅統,故四川運動的時限應略早。太平洋運動:別洛烏索夫(B.B.Белоусов,1939)創「太平洋褶皺」一名,指中生代時期形成的褶皺。朱森(1939)用以代表華東侏羅紀與白堊紀間的構造作用。王鴻禎(1956)用太平洋構造階段一名,與歐洲的老阿爾卑斯階段以及中國的燕山構造階段同義。?黃汲清(1956)認為,太平洋運動應包括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指受太平洋底側壓作用,使大陸的硅鋁層受到俯衝所形成的褶皺山脈及斷層山脈的過程。其時代為早侏羅世至古近紀,約與燕山運動相當。南澳運動:t顏滄波(1956)命名,原指台灣中央山脈東坡白堊系碧候群與大南澳群之間的不整合,由台灣東北海岸之南澳村而得名。碧候群底部有以大南澳群中的片岩、片麻岩礫石為主的礫岩層(M礫岩層)。何春蓀(1986)則認為中央山脈地區是否存在白堊系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而將其暫歸入始新統畢祿山組。吳鍾璇等(1992)認為,南澳運動是台灣最重要的構造運動之一,主要表現在中央山脈地區,系指大南澳群與上覆古近紀間的不整合,兩者之間存在的局部礫岩層即為確定這一運動的依據。惟沿接觸面所發生的逆沖重疊作用,導致大部地區的不整合面因受斷層切割而被掩蓋。此次運動發生於中生代晚期,據大南澳群中所獲同位素年齡數據,可將運動時限大致放在86百萬年,與中國大陸的燕山運動相當。經此運動大南澳群岩層發生強烈變形、變質、褶皺隆起,並伴隨鈣鹼性岩漿侵入。從台灣中國石油公司在西部北港地區鑽遇下白堊統上部雲林組和晚古新世王功組來看,它們可能不整合覆於大南澳群之上,表明此次運動已波及台灣西部地區,但據鑽遇的岩層均未見明顯變質,推知對西部影響較弱。合黎運動:孫健初(1946)創名。發生在甘肅河西走廊古近系與白堊系間的不整合代表的地殼運動。在甘肅永登鹹水河及皋蘭河口一帶,上新統—漸新統的甘肅組與白堊系河口組不整合;酒泉、玉門一帶,白堊系惠回堡群沉積後,發生地殼運動,使這一地層緩緩傾斜,有正斷層發生及火山活動。此運動在河口及下宣子也見到。侏羅紀燕山運動:燕山運動為整個侏羅、白堊紀期間廣泛發生於中國全境的重要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褶皺斷裂變動、岩漿噴發侵入活動及部分地帶的變質作用。燕山運動在不同構造部位的強度和表現形式有明顯差別,如中國東部和東亞瀕太平洋地區,其構造變形和岩漿活動具有自西向東愈加強烈的演變規律,地殼運動與構造變動具有長期性與多幕性相統一、漸進與激化相交替的特點,岩漿噴發和侵入活動具有多期次性。翁文灝(1927)以燕山為標準地區創名,原意代表侏羅紀末期、白堊紀初期產生的不整合、火成岩活動和成礦作用。1929年翁文灝又將燕山運動劃分為A、B兩幕,分別代表前髫髻山組、前王氏組的不整合。謝家榮(1936,1937)分為5期,分別以前門頭溝組、前九龍山組、前東嶺台組、前坨里組、前長辛店組的不整合或假整合為代表。黃汲清(1945)認為謝家榮的第一幕應屬印支旋迴,並將北京西山地區分為前九龍山組與髫髻山組、前坨里組、前長辛店組3幕,後來(1960)黃汲清又將中國東部的燕山運動分為5期,並認為是中國東部、俄羅斯遠東及西伯利亞的主要造山運動,甚至波及到中國西部。《中國地質學》(1999)把發生在侏羅—白堊紀階段的燕山運動分為早、晚兩期:中國東部,二者的劃分系以遼西義縣組、北京西山東嶺台組以及時代與之相當的岩組之底界(為一較清晰廣泛的構造運動界面)為界限,在各自的中期與末期又分別劃分出2個區域性構造幕;中國西部,則劃分為相當於侏羅紀階段的與相當白堊紀階段的早、晚兩期,又進而劃分出4個構造幕,與東部2期4幕的劃分頗為近似。燕山期為中國重要的形變期與成岩、成礦期,也是中國基本構造格架的形成期與改造期。不僅是中國的重要地殼運動,而且對整個環太平洋帶乃至部分特提斯帶等都有重要影響,因而燕山運動應屬洲際性的重要構造運動。三灣運動:見於贛西萍鄉煤田,侏羅系三邱田段(或上煤系)與三家沖段間的交角不整合。它不如安源運動分布廣泛,其強烈程度也不及安源運動,只有幅度不大的升降運動。不整合現象見於三灣和花坎南面,三邱田段覆蓋在三家沖段、亭子山段及紫家沖段等侏羅系的不同層位上。三灣附近路旁有上煤系的底礫岩出露,由大小不等的次稜角狀礫石組成,礫石大多來自下煤系中的砂岩,因三邱田段屬於里阿斯晚期或中侏羅世,故三灣運動發生在侏羅紀初期。三都運動:劉元鎮等(1951)命名。發現於湖南資興三都下侏羅統唐壠組與其下伏上三疊統楊梅壠組之間的假整合面。三都運動一名就應代表晚三疊世與早侏羅世之間的沉積間斷。朝陽變動:相當於燕山運動第一幕。屬遼西地方性名詞。遼西地區侏羅系中統海肩溝組礫岩與侏羅系下統北票組之間的不整合確定之構造變動。在北票等地接觸關係最為清楚。經此次變動後,引起本區地勢分化,形成新的盆地,並伴隨岩漿活動。萍鄉運動:指贛西萍鄉附近古近系紅色岩系與下侏羅統間的不整合關係。通過本區紅色岩系和江西其他地區的岩性對比,初步認為它與上煤系頂部的三邱田段呈不整合接觸關係,屬燕山運動在本區的表現。寧鎮運動:早侏羅紀末的一次褶皺運動。系據寧鎮山脈上侏羅統—白堊系建德群與下侏羅統一上三疊統之間的角度不整合而確定。這一運動使下侏羅統產生強烈褶皺和逆掩斷層,相當於燕山運動A幕和新細末里運動。閩浙的建德群分為3組,時代為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它與上三疊統上部至下侏羅統梨山(或烏灶)煤系呈交角不整合接觸。三疊紀桂西運動:張文佑等1943年創名。指廣西發生在早中三疊世的構造運動。在那貞、思樂、田東中三疊統平而關群與下三疊統灰岩之間的不整合;在田東之西側,中三疊統不整合在馬平群(C22P1)和棲霞組(P12)上;馬龍圩附近,平而關群直接覆於馬平群上;在羅樓附近,平而關群又與上二疊統及下三疊統呈不整合接觸。據20世紀70年代資料,在武鳴靈馬一帶的中三疊世百逢組底部見有數十米至近百米的火山碎屑岩或礫岩,在崇左江洲一帶中三疊統百逢組有厚達1600餘米的海底酸性火山岩,底部為凝灰岩,表明中二疊世火山活動較強烈。而在廣西其他地區見早、中三疊世地層均為整合接觸,原創名人所述地點的不整合關係,實為斷層接觸。下揚子運動:張席(1958)命名。早三疊世末至中三疊世前的地殼運動,為印支運動第一幕,比淮陽運動略早,經過這次運動,下揚子地區海水退去。此運動在蘇、浙、皖、閩、湘、鄂諸省都存在。但有人認為資料不足,不宜採用。印支運動:法國地質學者弗羅馬熱(J.Fromaget)1934年始將印支半島晚三疊世前諾利期與前瑞替期的兩個造山幕,命名為印支褶皺(Indosinides)。黃汲清(1945)將中國的阿爾卑斯旋迴劃分為印支、燕山、喜馬拉雅3個亞旋迴,以印支造山旋迴,稱呼中國中生代初期的地殼運動,並將其劃分為2~5個造山幕,主褶皺運動發生在晚三疊世晚期,介於瑞替期與諾利期之間。中國東部印支期的地殼運動較為明顯,早已引起中國地質學家的重視並給予專名。如東京運動、南象運動、金子運動、艮口運動、安源運動、淮陽運動、桂西運動、龍華運動等。印支運動對西南及青藏地區也有重要影響。一般認為,印支運動應包括整個三疊紀期間到早侏羅世之前的地殼運動,其主要時限為250~205百萬年。印支期不僅是中國重要的形變期及岩漿期,以及其中若干地段的變質期和成礦期,亦為中國構造格局發生明顯轉折的時期;在構造發展中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金子運動:寧鎮山脈地區的印支運動。在寧鎮山脈地區上三疊統黃馬青組與下、中三疊統青龍群間的交角不整合接觸關係。因在南京下蜀以南的金子山最為顯著而得名。黃馬青組為陸相紅色砂頁岩,底礫岩主要由青龍群是海相灰岩構成。青龍群構成緊閉褶皺(傾角50°~70°),黃馬青組形成開闊褶皺(傾角20°~40°),二者呈交角不整合接觸。從大範圍看,青龍群及其以前地層與黃馬青組間存在一個很大的角度差(20°~60°),其間肯定曾有一次褶皺運動發生。淮陽運動:中三疊紀末期的褶皺運動,亞洲東部皆受其影響,越南一帶更有劇烈的褶皺。與金子運動相當。艮口運動:在湖南,發生於中三疊世末至晚三疊世初期構造運動。湖南宜章艮口村,上三疊統艮口群與下二疊統棲霞組及其他老地層間的交角不整合。相當於安源運動。安源運動:發生在江西三疊紀中期的一次褶皺運動。是根據贛西萍鄉煤田上三疊統諾利瑞替階安源組紫家沖段與二疊系茅口組間的明顯角度不整合確定的。紫家沖段中有化石,證明為諾利瑞替期,因之安源運動發生在晚三疊世諾利期以前。20世紀60年代初的區測資料證實,此運動發生在T2—T23之間。在贛西其他地方、贛東、贛南、湖南及粵北等地區也有與此相當的運動發生。南象運動:發生在晚三疊世之後,早侏羅世以前的構造運動。下中侏羅統象山群與上三疊統黃馬青組間的不整合關係。以南京南象山和棲霞山最為顯著,黃馬青組及以前地層有時擠壓極甚,發生局部倒轉褶皺或逆掩斷層,此運動形成寧鎮山脈的雛形。命名的標準地點在南象山。李四光(1939)認為,寧鎮山脈侏羅系常與黃馬青組及較老地層不整合,南象山下侏羅統礫石砂岩不整合於黃馬青組和棲霞組上;棲霞山侏羅系與二疊系石灰岩不整合,黃馬青組的時代為晚三疊世。新生代第四紀蓬萊運動:又稱東寧運動(Tungning movement)。張麗旭(1954)創名。為發生於上新世—更新世的構造運動。這一運動導致中—上更新統沖洪積層與下—中更新統頭山組巨厚礫岩層呈明顯角度不整合接觸,為台灣地層中所能見及之最清楚的不整合現象。蓬萊運動在台灣影響範圍最廣且最為重要,運動始於上新世中期,新生代地槽回返;至更新世早期地殼快速上升,形成大量粗碎屑物——頭山組中的巨厚礫岩層及卑南山組礫岩層之堆積;在更新世中期,此次運動達到高潮,地槽消亡,其沉積岩層發生褶皺、斷裂,逐漸隆起成為山脈,並持續至今,形成台灣現今仍在不斷增高之山系。與台灣運動相當,大致相當於喜馬拉雅運動的第三幕。台灣運動:小林貞一(1954)命名,並稱台灣地槽的造山運動在更新世前達到劇烈階段,台灣的構造格架由此而趨於完成。台灣山脈在中新世仍為地槽。至上新世,西台灣帶中最大沉降部分向南遷移。上新世末的造山運動較強烈,地槽褶皺隆起並迅速發展,形成同造山期的頭山堆積物,其中,上部的觸口山礫岩是典型的造山運動堆積。由於上新世至更新世的頭山組本身的褶曲和斷層,小林貞一認為台灣運動繼續延至此層堆積以後。相當於蓬萊運動。新近紀南嶺運動:翁文灝(1927)創名。南嶺地區古近紀—新近紀中期的地殼運動,相當於喜馬拉雅運動。徐克勤等(1943)在江西南部見漸新統(或中新統)於都紅色砂礫岩與始新統「羅系」為一顯著不整合,「羅系」傾斜常甚陡,「於都系」則較為平整,是為A幕,時代為古近紀後期。同時,「於都系」常有3°~4°的傾斜,與上覆的上新統(或下更新統)贛縣礫石層為不整合;萬安城南還見「於都系」的塊狀斷層,是B幕,時代為新近紀。大容運動:張文佑等(1942)創名。原指廣西桂平上新統白石山組與古近系漸新統永福組間的不整合。由於此次運動在容縣大容山出現大容花崗岩侵入於永福組中,趙金科等(1959)確定永福組為古近系下部,白石山組為古近繫上部。廣西區測隊(1980)認為原命名地點全屬下白堊統下部新隆組,以往所稱的底礫岩實為層間礫岩;新隆組沉積不整合於此岩體之上,或為斷層接觸。實為燕山運動。西山運動:楊傑(1950)命名。據始新統長辛店組與上覆的中新統保德組三趾馬紅土呈不整合接觸確定的構造運動。在北京西山較普遍發現有北西向褶皺和斷裂,以門頭溝城子村、西郊八寶山、齋堂王城峪和房山大安山、良鄉大灰廠五處尤為顯著,白堊繫上統的坨里組和始新統長辛店組一起褶皺。他認為燕山運動的主動期在白堊紀中期,亦即坨里組沉積以前,形成北東向構造;西山運動的主動期在古近紀中期(漸新世?),即長辛店組沉積之後,並改造了燕山運動形成的構造。西山的構造由這兩次運動而形成,其現代地勢則形成於西山運動。它與南嶺運動相當。崑崙運動(二):孫健初(1946)創名。甘肅酒泉上新統疏勒河組(甘肅群最上部)與下更新統玉門組礫石層間不整合所代表的構造運動。玉門礫石層為山麓堆積,是A期;此運動形成文殊山雛形,玉門組為疏勒河組覆掩,玉門礫石層掀動成山嶺(文殊山),形成山巔土石層,為B期。永登鹹水河及皋蘭河口一帶,中更新統安寧組(橘紅色砂土)與漸新統甘肅群(湖相砂土)不整合。酒泉、玉門一帶,甘肅組下部(中新統白楊河組)沉積後,祁連山上升、侵蝕以至夷山填谷,遂成甘肅群上部地層(牛胳組);祁連山繼續上升,侵蝕加速,構成山麓堆積之玉門組(礫石層)。此後,又激烈隆起,為崑崙運動最顯著階段,地層斷裂推掩。在民和—享堂間,新近系因受擠壓而傾斜,此為隴山運動,亦相當於崑崙運動。古近紀合黎運動:孫健初(1946)創名。發生在甘肅河西走廊古近系與白堊系間的不整合代表的地殼運動。在甘肅永登鹹水河及皋蘭河口一帶,上新統—漸新統的甘肅組與白堊系河口組不整合;酒泉、玉門一帶,白堊系惠回堡群沉積後,發生地殼運動,使這一地層緩緩傾斜,有正斷層發生及火山活動。此運動在河口及下宣子也見到。喜馬拉雅運動:新生代以來的造山運動。黃汲清(1945)引用。因最先在喜馬拉雅山區確定,故名。這一運動在亞洲大陸廣泛發育,使中生代的特提斯海變成巨大山脈,更新統的湖泊、河流堆積物隆起高度達4000多米。一般認為包括3個主要造山幕:第一幕在始新世末期至漸新世初期,海水從青藏高原全部退出,並伴隨強烈褶皺、斷裂及中酸性岩漿侵入,同位素年齡值為30~40百萬年;第二幕開始於中新世初期,有強烈褶皺、斷裂、岩漿侵入、變質作用等,形成大規模逆沖斷裂和推覆構造,導致地殼大幅度隆起,其侵入岩同位素年齡為10~20百萬年;第三幕從更新世至今,主要表現為高原急劇隆升、周圍盆地大幅度沉降以及老斷裂繼續活動,部分地區有第四紀火山噴發活動。《中國地質學》(擴編版,1999)將其劃分為早(古近紀階段)、晚(新近紀—第四紀階段)兩期,並進而劃分出3個區域性構造幕。中國東部不同規模的中新生代盆地中,古近紀之間和新近紀與第四紀之間多為不整合接觸;台灣地區埔里運動和蓬萊運動,與上述第二、第三幕大致相當。喜馬拉雅運動使中國現今構造地貌景觀得以形成,且延續至今正在發生的地殼運動和地質作用,對自然環境演變、地質災害發生及區域地殼穩定性均有重大影響。此運動也發生在地中海、高加索、緬甸西部、印尼、菲律賓、日本及堪察加等廣大地域,並形推薦閱讀:
※中國的地質學和國外的地質學有多大差距?
※你為什麼會選擇學地學?
※沒有衛星時怎樣繪製等高線地形圖?
※讀地理/地質方面的碩士或博士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何有效破碎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