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品完善到什麼程度推出產品比較好?


產品的 Top 3 核心功能是什麼?Top 3 核心功能完成後就應該發布。有的時候,如果你的核心功能是獨一份兒,完成這個功能就可發布。

「如果首次推出的產品沒有任何讓你感到丟臉的缺憾,那就說明你推出得太遲了。」LinkedIn 創始人Reid Hoffman


拿捏這個標準簡直是個藝術。

參照2-8原則,80%的用戶只會使用你20%的功能,所以原則上只需要把20%那個流程跑通就好。

但是這裡我想說另外一個點,就是『品質感』。也就是說,你發布的產品要讓人有個精緻的感覺,這個十分十分重要。為了發布你可以砍功能,但是已有的功能,一定不能像個半成品。即使做不到每個細節都設計過,也要讓別人覺得是考慮過的。

還有現在流行灰度發布,或者邀請碼形式小範圍發布,也都是一個好辦法。


這不可能有一個通用的答案。不同公司在不同市場環境和時間下做的不同產品,答案都肯定不同,即便看起來產品是在「做同一件事」。一個常用的想法路徑是,從市場-需求-架構的層面切入,思考一個問題:

主要目標用戶的核心使用路徑是怎樣的,只要能保證最小單位的產品流程能跑通,並且最小單位的系統是完整的,即具備上線的條件。

一些不確定的需求,後續可以做一些小的嘗試,埋下種子,上線之後快速驗證。


得分具體情況。

把所有功能和設計列清單,會有一個預期中30%、60%、80%、100%等若干節點。

如果是初創產品,上線後只有很少的用戶,那麼最重要的功能完成大概40%、設計完成30%一般就可上線。由於初創產品結構會很簡單,因此一般3個核心功能差不多就夠30%了。

然後保證每1~2天發布一個版本的速度,在此期間收集種子用戶的反饋信息,保持溝通,但不要被用戶的反饋打亂自己的發布節奏和優先順序。直到產品穩定在預期的80%以上,再整理用戶反饋,對產品進行調整。

如果是複雜產品結構下的子產品,即上線後可以立刻獲得大量用戶,那麼最低最低,要保證60%的功能、80%的設計完成後再上線。否則也許市場根本不會給你迭代優化的機會。

一般這樣的產品都會是大公司行為,受制於管理不可能超速發布,上線之後應該保持在3~7天一個迭代,每周至少一個用戶可明顯感知的版本發布。

要留意的是,首個版本發布後的用戶行為反饋,其實基本上已經可以給產品成功與否進行定性了,60%的功能無法點燃用戶熱情,剩下40%怎麼折騰也玩不出啥花樣來……這時不要過多考慮用戶的直接反饋信息,而是多看數據,用數據來輔助判斷今後的節奏和優先順序。

反之,上線後用戶反饋十分熱烈,七嘴八舌要求各種功能時,千萬不要被這一時的「勝利」沖昏頭腦,沉下心來明確產品定位和產品定義,繼續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直到完成度達到80%。


先出產品,快速迭代,根據用戶反饋和運營反饋才可以更好得找准方向。

閉門造車要不得。


產品這種東西是無限迭代的,只要你的核心功能完善,滿足用戶需求就可以先上線BETA測試,改了BUG就可以大範圍測試收集用戶反饋,至於什麼時候推廣,那要看用戶反饋的結果了,和完善度時間段沒什麼必然聯繫,除非是應急市場。


1、核心功能具備;

2、基本交互完成;

3、後續相關產品功能設計已完成或正在開發中,使產品可持續的上線和運營。


先看自己是什麼產品,做諮詢服務類的產品。只要產品的主流程可以跑通,只要用戶可以看到服務,可以進行預約,可以收到回復,就可以發一個beta版本去找用戶進行測試。

甚至很多中間過程都可以用人工代替後台進行運行。先用快速驗證的方式驗證整個模式是否OK,如果OK的話,再去優化體驗、增加功能、優化視覺等等。

在互聯網時代,其實我們創業的時候非常講究「快」,如果想一直憋著憋大招,反而可能會導致錯過很多好的時機。

騰訊曾花了三四年的時間籌備一個叫《斗戰神》的遊戲,出來的時候錯過了時節,發布後用戶量和營收都很一般。 被《劍靈》搶走了用戶群。因此在騰訊內部有個吐槽貼「辛辛苦苦三年多,不如劍靈三天。」

對早期互聯網產品來說,核心理念就是越快越好。這裡有三個方法論的評判標準:

  • 最小可用性評判標準。沒有產品缺失,沒有重大的顯而易見的bug,就可以滿足最小可用性評判標準,做完就上線。上線後收集用戶反饋,把問題交給用戶。

  • 完善度評判標準,即最大化滿足能滿足的已知用戶需求。功能越做越細,但一開始就往粗了做。完善度評判有個核心是不要做到100%。做到80-90%就可以了,做完就可以上。

  • 其他需求,即公司戰略性,個人好惡,強制更新等。

以上內容來自我司上月線上沙龍什麼是產品經理眼中的好產品?(有魚線上沙龍精選),主講前手Q產品經理劉文超和前喜馬拉雅產品經理乾田,乾貨多多,希望更多人能看到~

如果對每月兩次的沙龍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下公眾號『有魚ufish』(id:jihuinew),到時會發通知噠。


儘快推出。

產品不是設計出來的,是試出來的。發布後多聽用戶意見,及時改進。覺得主流用戶都能接受時再大力推廣。

另外,瀏覽器插件?


如果是產品的核心價值能夠表現,整個產品的使用也是通暢,沒有阻礙。你覺得的「很多功能還需要繼續完善」的觀念是否基於一定的調研基礎還是說只是主觀的判斷。先可以進行小範圍內測,通過不斷的內測用戶數據反饋來分析完善功能和用戶體驗。


答案就是跨過需求門檻!

什麼意思?分兩步解決:

1、你這個產品是為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服務什麼樣的客戶?完成什麼樣的任務?這個必須要非常非常清晰。

2、第一點如果有了答案等於說對於用戶的場景和通過產品要實現的目標就清楚了,然後只要你這個產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達成這個目標就可以發布了。舉個例子,你早上從家去公司上班,9點前要到不然就遲到,現在你提供一個產品給他可能是自行車可能是汽車可能是飛機,但這個門檻就是要保證用戶不遲到,然後是經濟性成本舒適等等等等。


根據問中提到的產品,如果是娛樂類的主要功能出來且是獨一無二的沒什麼崩潰的情況個人認為可以發布了;

如果是更嚴謹類的且交互中需要用戶投入更多關注與輸入的則應慎重些吧,因為負面的印象這這種情況下會產生較大傷害;


「發布」publish和「推廣」promotion是不同的行為。

既然是1.0,基本的功能應該都實現了,就可以發布了。不過按照作者的描述,感覺更像是0.1版。就算是0.1版也可以發布。如果覺得還有可以完善改進的地方,可以再這些差不多完成了再推廣。

chrome 擴展基本上是可以無縫自動升級的。你的擴展的發布周期可以很短,也不大會影響到用戶。我曾經一天之內發布好幾個版本,用戶基本上覺察不到。

你的用戶也是一點一點慢慢增加的,一開始可以在小範圍內推廣,這些用戶可以幫助你完善產品。一開始就擔心將來的用戶對你第一個版本的印象,很多用戶第一次看到你的產品的時候很可能不是1.0了。


我覺得,只要你自己用著滿意了,就可以發布

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但你的喜好肯定能代表一部分人的需要

大膽交給用戶評判吧

當然,記得更新哦


市面上獨特的產品,做好就趕緊推出來,估量好改進和被抄襲哪個時間長可能比較難;

已有類似的產品,找個獨特的點死命運營,當然前提要有些資源,不然就多弄幾個不同的地方再推出,當然依舊要估計好可能趕超的可能性大小。

廢話了這麼多,找個天氣好心情也好的時候早點推出去吧……


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

1.有一項有特點的功能,是競品不具備的,或者競品做得不好的功能。

2.無重大BUG,指會讓產品崩潰,用戶數據丟失等紅BUG

3.具備基本功能(可用,但不一定好用),用戶使用無重大障礙(必須通過新手指南才可以使用)。

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就可以上線運營了,其他表現層的優化可以通過上線後的快速迭代完成.


同意@belltoy 的觀點,發布與推廣不同。

可以先發布出來,然後找一些朋友測試一下實際效果,也可以通過QQ群、郵件群組等途徑在圈內小範圍推廣一下,收集反饋意見。對於影響體驗的問題和嚴重的bug優先快速解決,儘快更新。如此二至三輪小範圍迭代後基本上可以解決絕大多數問題了,然後再做大範圍推廣。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一個字:快!

互聯網的產品就是要通過快速迭代,在過程中不斷改進。

你總在猶豫,過度追求完美很容易讓你失去最好的切入機會...


「如果首次推出的產品沒有任何讓你感到丟臉的缺憾,那就說明你推出得太遲了。」LinkedIn 創始人Reid Hoffman 還是Feng老大說的對!


推薦閱讀:

一個 App 產品在初期是否應該設計得較為簡單?最多不宜設計超過多少個核心功能?
新浪微博有哪些會令人懷疑產品經理智力水平的設計?
存在公共區域的社交產品和不存在公共區域的社交產品在產品設計時有哪些不同?
網易郵箱無法修改密碼怎麼辦?
蘑菇街的目標用戶都是什麼人?

TAG:市場營銷 | 產品經理 | 互聯網產品 | 產品設計 | 產品運營 | 產品 | 產品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