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就一篇出色的人物訪談報道?


被吳老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我很受寵若驚,但我自問我不是最適合回答的,我也還是個學生。所以我邀請了楊瀟、蔣志高和困困來回答。

我自己從業一年後的一點點心得。

1.紮實的採訪前準備。我有幸見到過易立競老師準備一個採訪,對方是一個曾經非常有名但已經過氣的女明星,她找了所有關於這個女明星的文字資料,包括1本在淘寶上買來的破破爛爛的關於她的舊書,發行於90年代中期。因為這個女明星非常有名,所以關於她的文字資料是海量的,但易老師還是認真地讀了所有。這只是她的工作常態。我有時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是要採訪A(A是一個我非常了解的人)我會問什麼問題?如果我的問題不夠好,那肯定是因為我對我的採訪對象不如我對A了解的多。

2.充實的採訪

艾未未說困困採訪他,時長一個多月,他疑惑:這個姑娘採訪我的內容都夠寫一本書了,我除了上廁所,去哪她都跟著。困困寫艾未未的那篇文章我覺得相當棒。這不是一個簡單的2小時對話能呈現出的人物採訪豐富度。那篇文章我印象相當相當相當深刻。

3.如果水不夠多,說明井不夠深

我曾經想要報道一個被很多人報道過的名人,但隨後我覺得我再不可能想出來更好的報道角度,於是我放棄了。但後來,我看到了讓我驚喜的關於他的報道,我很後悔。有時候是我們自己為自己設置了一個壁壘。在本刊,我最想學習的人是彭蘇老師,而這句話是她教會我的。

4.一個良好的業務討論氛圍

和蔣老師、楊瀟的每次討論都讓我受益無窮。我覺得,做人物報道時,對這個人做出的判斷常常會囿於經驗、知識和觀點限制,此時,良師益友會幫助你做出判斷和建立邏輯。

5.大量的閱讀與思考

這會讓文章成文時文筆通順、結構圓融。也許我寫不了非常好的特稿,但我們總能憑藉自己的努力讓稿子拿到80分。

其實歸結起來上面這麼多就倆字:勤奮。

其他諸如天賦才華靈光神來之筆的詞兒,都不是我這種普通人能有幸擁有的。這些當然重要,但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的,是這些。


2006 年,我去採訪李嘉誠。

我在路上看了許多資料,列了幾十個問題,但一直惴惴不安,因為我覺得對於這麼牛的一個老人家,我這些問題似乎太微不足道了。

睡不著覺,幸好,在前一天約到了一個跟李嘉誠非常熟的人聊一聊。

這次訪談意義重大,因為它把我從書面資料閱讀,拉近到身邊人、身邊事。

同樣重要的是,當時對方問我,你究竟想了解他什麼啊?

我幾乎是在 0.5 秒之內說:我看了李嘉誠這麼多資料,我就是想知道,他為什麼沒有天花板?

恩,我雖然看了很多資料,列了很多選題,但對方這麼一問,就像一掌拍到我後腦勺上,讓我一下子清晰了。

所以採訪之前,問問自己,「究竟想問什麼」?

另外就是,訪談時,要有兩個身份,一個是交談者的身份,讓對方願意說話,另一個是質疑者的身份,讓對方必須說真話。看上去是兩個人在訪談,但對話中其實有三種身份,會讓訪談更立體。

附:2006 年寫的李嘉誠的文章 http://zhuanlan.zhihu.com/imike/19689688


馬老師說得很好很全面了,我就略微補充兩點。

其一,紮實的採訪準備不僅僅包括看各種書,更要包括大量的外圍採訪。也即,這個人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學……一切熟悉ta的人。

其二,要明確你這篇人物訪談的核心是什麼,切忌面面俱到。比如採訪某教授,你是要做他的學術觀點呢,還是要做他的人生之路呢,還是要做他的生活八卦呢,這個是需要在一開始就明確的。找准了點,才不至於迷失於茫茫的材料之海中。當然,隨著了解的不斷深入,這個點可以調整,並非一定下來就死板不變了。


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定義「出色」這個兩個字。如果像楊瀾採訪廣為人知的成功人士,那麼基調已定,要反映出被讀者和觀眾認同的「真相」並不難。

但如果是採訪普通人和有爭議甚至形象負面的人,如何用有限的準備和接觸時間來挖掘儘可能多的真相,這並不容易。當然,其實採訪廣為人知的成功人士也逃不開這一點。

在這一點上,我比較欣賞的柴靜和《紐約客》前駐京記者歐逸文(Evan Osnos)。

柴靜說,「記者這個身份,會約束人們表達自己好惡的本能,它要求你提供儘可能多的事實,而不是看法。」

她卻偏偏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下筆細膩善感的人,定這麼一個標準,對她來說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但她一直在努力著,陳錦輝引用了她寫採訪盧安克給她做訪談的啟示,更早的時候,她還寫過一篇《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之中》,談做記者,尤其是訪談記者是不是應該有態度。裡面談到兩個偉大的女記者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0ka9m.html

一個是美國著名白宮記者,海倫·托馬斯,逼問過9任總統,進攻性極強,後來白宮特別在新聞廳給她專門設了把椅子,上面用小銅牌刻著她名字,又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個獎項,盛譽極隆。她八十多歲的時候在書里回憶自己職業生涯,曾經感嘆美國新聞業的蕭條,說"不知畏懼,不帶好惡地去報道,美國的新聞人忘了嗎?」

可她卻在將近90歲的時候迫於輿論壓力辭職了,原因是她在某一個集會上,對著一個鏡頭說:「告訴以色列人,滾出巴勒斯坦……他們(以色列人)可以回家,去波蘭、德國,去其他任何地方。」

她是黎巴嫩移民的後裔,她說這話的原因就是她恨。

另一個是採訪過鄧小平的義大利傳奇女記者奧莉婭娜·法拉奇,她在911之後寫《憤怒與自豪》,她說自己「哭了六天六夜」寫下這本書----那不是報道,甚至不是文學,用她的話說是「訓誡書」,這篇檄文里用的詞都是「壞蛋」「強姦犯」「蛆蟲」這樣的字眼。

歐逸文寫過胡舒立,艾未未,賈樟柯,瘋狂英語的李陽,和其他一些不出名的人,比如廣州迦南地區的黑人。在他為《讀庫》做的演講」《紐約客》的采寫規範「 里分享了他做采寫和訪談的一些親身經歷,並給出了幾條原則:

1. 不要傷害周圍的人,也要保護他們不受自己的傷害。

2. 不要再在辦公室做研究、給專家打電話,——要站起身來,走出去;

3. 只要你的文章、這一段經歷和採訪或跟採訪對象的接觸里有百分之一、二的東西影響到你對這些事情的理解和看法,那都很值得一去;

4. 是盡量多地去錄。把所有的東西都錄下來,這是因為人們通常在隨意的評論中展現出真實的自我,這時記錄下所有的東西非常必要。

演講的原文很長,但值得一讀:

http://www.zhanglixian.net/blogs/pigu6/archives/134571.aspx


柴靜在2011年9月採訪李陽和她老婆KIM,節目播出後,柴靜坐在電視機前看完自己的這一段採訪,寫下了這篇《盧安克的歌》,其中在說到採訪李陽時,她感到了困境,於是向盧安克求助,下面摘錄其中的第六大段。

寫到深夜,我收到盧安克的信,他說他已經轉到了長沙的公益組織工作,為在湘西支教的志願者作紀錄,其他6個月的假期還在板烈。

我回信他,不由得說起我感到的困境:「我在採訪李陽時,很多次想起你,你說的感受最重要,而不是模式。他已經不再感受他人了。我想起你,所以我不再追求在採訪中要擊敗他,我不想說服他,或者戰勝他,我想進入他的心靈,但卻發現什麼都沒有。我好象喚不醒什麼東西。你曾經說過,象淋雨一樣接受每一個孩子,把好感與反感取消。我也想這樣做,可是我卻不知道該怎麼辦。讓他去表達他的瘋狂?公眾會反感他,也幫助不到他。我儘可能地呈現他,但呈現就夠了嗎?我總是想起你的話,真正的人是要象葯一樣進入別人的內心的黑暗,在自己在那裡發揮作用,可我覺得,我該如何把自己交給他?交給他又有什麼用呢?」

今天我收到他的回信:「我覺得,在兩天那麼短的時間內,你也無法把自己交給別人,而且把自己交給別人這個做法可能只適合小孩,因為小孩還沒有成立他自己獨立的思想,需要能參與我們的,我們需要允許他從我們的身上拿到適合他的東西,而我們又不知道什麼才適合他未來的使命。」

他寫道:「李陽是一個具有非常強烈又獨立想法的大人。你沒必要把自己交給他。如果你對你的採訪要表現什麼沒有目的,李陽也沒有什麼要對抗的,而能很自然地表露他自己的東西,不需要在「對抗」上浪費他的口才。我想這就已經夠了。」

「沒有目的」,這是二00九年我採訪他的時候,他已經提醒過我的事,但直到現在,我看到還是恍然大悟之感。自己腦子裡的樁子,一次次自拔無力。如果說有什麼目的,還是我認為這世界上有一種「對」的價值觀。還有一種希望人「能夠如此生活」的傳播前提。這種「試圖說服」的態度就成為大礙。他說過,想改變世界,這個任務太累了,也做不到。做好自己的事,改變自會發生。

《盧安克的歌》 http://chai-jing.blog.caixin.cn/archives/25083


個人覺得除了上述所提的skill set外,寫作者個人的品質,閱歷,豐富性都能決定稿件的角度和高度——因為你在採訪對象身上所看到的、你對採訪對象所提問的,很可能就是你個人經歷的一種投射。不信看易老師早年寫的崔永元,和人物雜誌最近做的崔永元封面,讀起來感覺就完全不一樣。(PS易老師是俺最愛的人物寫作者,因為她自己也一直在修行)


奧格威:「你是我見過的最出色的訪談高手。你的秘訣是什麼?」

金賴瑞:「只是一種無拘無束的好奇心罷了。」(儘管他訪談奧格威時沒有準備,邊看書邊提問。)

------------------

金賴瑞(Lary King),華府當地的一個電台節目主持人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8/06/content_2792024.htm沒人提到《中青報》杜涌濤老師的《寫好人物的十四點提示》么?以下,如侵刪。

一是寫人物就是寫個性。

  這還是針對典型人物而言。怎麼讓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載人物本身以外的東西。

  為什麼要寫這個人?我認為之所以寫這個人,往往是因為這個人身上的某種個性吸引我們,成功也罷,失敗也罷,或者這個人做出某種非同尋常的事也罷,都和這個人的個性有關。一個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走向的事並不是很多,記者在採訪中並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們採訪到了,哪些事情能進入我們文中,大有講究。我認為一個人在重大關口所做出的選擇最能體現這個人的個性。就拿一些創業英雄來說,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這個人的個性決定的,是他和別人不一樣的個性在起作用。

  我們現在寫作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把他的業績寫出來,採訪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這些故事和這個人的個性有何關聯。我們不是在表現個性,而是羅列事迹。

  二是寫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個側面。

  這和第一個問題還是有關聯的。每人的性格都很複雜,有矛盾。每個人都有一個很樸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這個人的底色展開。

  比如冰點周刊,有三千五到四千字的人物,但大部分是一千五到兩千字的篇幅。我們能否設想一下,在這樣的篇幅里概括一個人的個性。在這方面我們有很多嘗試。

  像張建偉寫的,一個四十六歲的團幹部不轉業,卻幹得津津有味,他做了很多事。具體到寫這篇報道,怎麼組織材料?怎麼讓主題不散?作者就圍繞著一個「痴」字,所有的材料主體性非常強,就圍繞這個字,他寫出來就不會散。

  冰點周刊還有叢玉華寫的「摳門謝老太」。這個人省吃儉用,摳到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地步。報道寫她一生的「摳」和死之前的「不摳」。我在組織材料時始終圍繞著謝老太怎麼摳,怎麼省這一個點上。所以一千五百字的篇幅,最好能用兩個字或一個字來概括,你寫的東西才不會散亂。

  我曾經寫過的一個公務員,就寫他兩個字——本份。他身上可能還有其他個性,但我就圍繞著他的本份寫。

  像劉元寫的「傻得出奇的紅娘」,一輩子無償給人當紅娘,不收費。

  上述幾個人物我認為可以概括的幾個字都是這個時代稀少的品質。他們身上的這種品質非常稀少。寫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某個側面。

  三是人物報道切忌寫成人物小傳。

  這方面的問題我覺得最多。我們冰點也有這種問題。人物報道人人能寫,寫好最不易。其中一個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把人物報道寫成人物小傳。大家生怕漏掉這個人的某一時期或某一段。他少年時怎樣,童年時怎樣,就寫成了小傳。這是我們最常犯的錯誤。我把這種人物概括為履歷式人物。凡是這樣寫人物報道的,都是採訪時自己腦子裡的主題意識非常弱,自己沒有很成型的想法,讓被採訪對象牽著鼻子走了,只是有文照錄。

  當然,並不是早年的事情不可以寫,關鍵是怎麼找到早年發生的事情和今天報道之間的關聯,找到與主題的關聯。我特別怕改稿時看到一寫上了點年紀的人,就是初中時怎樣,青年時怎樣,文革時受了什麼委屈等等,這是人物報道最常見的毛病。

  四是學會用故事和細節刻畫。

  一個人的行為和語言構成他的性格。我們寫一個人不能讓記者自己出來,這是常見的毛病。比如這人怎麼勇敢、堅強或懦弱,都是記者給貼的標籤,其實即便是寫,也應該用他自己的行為來寫,記者不要自己站出來說這個人怎樣,跳出來給人物貼標籤,像「這個勇敢的漢子」,「這個柔弱的婦女」等等。你要使用他自己表現出來的行為和他的語言。

  記者採訪時不要老注重他怎麼說,要注重他的行為,研究行為,因為行為才能表現出他的個性。

  五是人物報道切忌仰視被採訪對象。

  比如採訪有權有勢或一些大老闆,最忌諱的是仰視,當然也不能俯視。最好的是平視。只有平視才能和他平等對話平等交流,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心態才健康。仰視不可能做到客觀。特別是採訪有名望的人,甚至要有意識的解構或打破他在公眾前的神秘形象。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

  冰點傳奇欄目是寫普通人物不普通的一面。寫有名望的人的時候就要展示一些他的弱點,這種東西往往最代表一個人的本質。

  六是我們不要做被採訪對象的傳聲筒。

  他說什麼我們也說什麼,我認為這是最偷懶的人物報道模式。我最厭惡的是「他說」,「他說」,「他又說」,一篇文章大段地引用被採訪對象的話,甚至連這人說早年是從哪哪畢業的都引進來。並不是說訪談這種體裁不可用。訪談體一定要非常慎重地用。像法拉奇都是用的訪談體,用的是夠份兒的,只有在恰當的時候找到恰當的人說恰當的話,這時才可以用訪談體。像徐百柯寫過「何謂大國,如何崛起」,都是用的訪談體。恰當的時候恰當的話題出來了。

  七是一個好的人物報道通常用三種方式交叉寫作來完成。

  一種是陳述,一種是描寫,一種是和被採訪對象之間的言語。我最怕的是記者在寫作時一陳到底,這樣的報道容易特別沉悶。如果你能用描寫、陳述和引語三種方式交叉出現,文章就不容易沉悶。

  談到描寫,一種是記者直接採訪時目睹的,另一種是找到目擊者請他描述當時的情景,然後再還原場景,還原場景然後陳述。一般新聞主要是敘述為主,但一定要交叉使用描寫和引語。特別是你的報道很長時,更要交叉用。一陳到底就簡直使人無法讀下去。

  八是把人物置放到特殊場景中去表現。

  特殊場景構成特殊的人,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場景。江菲寫過一個修鋼筆的人,一個老的手藝人的職業倫理。記者寫他時就把他放在他的鋼筆鋪里。

  包麗敏寫的「通往功名之路」,一個研究法律的人,北大的,他常年在下面普及公民意識和法律知識,他利用假期七天去貴州山區普及法律常識,他的舉動很有象徵意義。他平常做了大量的這方面的事情。這稿子我細講一下,對大家以後會有啟發。

  我們把他貴州之行做為整篇文章的重軸。他平常做的大量的事情作為背景,在敘述貴州之行時不時插入他平常做的事情,作為背景,而新發生的有象徵意義的鄉村之旅作為重軸。既有新聞意義又不是很孤立的行為。冰點大量嘗試了這樣一種報道手法。

  九是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使用。

  這看起來是非常小的方面,但確是在人物或其他報道中用得最爛而且是最不恰當的。什麼東西能成為引語?不是這個人說了什麼話都能成為引語。

  首先能作為引語的必須是這個人說的具有個性化的話,只有他才會說這話,帶著他身上明顯的個人烙印。而且一定要短小精悍,千萬不能一引幾百字。甚至幾十字都長。

  第二,引語當然不排除陳述和表達他的觀點,必須是非常鮮明地表達被採訪人的觀點。

   第三可能大家意識不到,引語還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文章的上下銜接時可起到一種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讓文章一陳到底。陳述時讓被採訪人自己出來說,使整個文章發生了節奏上的變化,銜接起上下兩段。

  十和十一更小,我覺得在寫人物方面要追求細節。

  這裡想說一下人物稱謂的變化。寫一個人物不要用同一稱謂,要不斷地變。比方用她,或用她的名字,或用能夠代表她職業特點的稱謂,總之要不斷的變化稱謂,讓你的敘述不沉悶。不要通篇都是「她」,稱謂要靈活轉換。

  第十一就是引語後面一般會有「他說」或前面有「他說」。

  「他說」這個講究很多,這都是細節,但對提升一篇文章非常有用。有時會「津津樂道的說」,有時會「突然跳起來說」。這裡有的會把稱謂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後面。這個變化要在採訪過程中觀察被採訪對象,要細緻觀察。我認為這對提升你的寫作很有用處。

  十二是盡量少用小標題。

  冰點寫人物五六百字時,我不用小標題,小標題是一種偷懶的表現。當無法駕馭瑣碎的材料把它變成整體時才會用。一個好記者會根據性格邏輯或其他因素組織材料,不是沒辦法把這幾段融和起來時就用小標題。好的記者應該是一個縫製高手。

  十三我認為很重要。採訪一個人物要採訪二十個人,最少應該採訪十個人。

我們不可能設想寫一個人,不採訪他周圍的人。被採訪人經常意識不到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周圍人提供的關於被採訪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實的人物。當然冰點也很難做到這點。只能做到採訪兩三個人。

  美聯社記者為了寫紐約市長,他首先把市長傳記看了,所有報道這個市長的看了,然後根據材料採訪市長底下的市政廳的人和他的競爭對手以及他的家人,他採訪了六十多個人,然後他要求跟著市長走一個星期,一直把這個星期走完,他才坐下來跟市長談。談完後材料無限龐大,他自己覺得挺滿足,開始整理材料,寫出一個六千多字的報道,題目叫「抓住大樹」。

  冰點好多人物也做不到這點,但最少應該採訪四五個人,不能採訪一個人就開始寫。很多東西寫不到位,除了技巧大多都是採訪不到位,問題就出在採訪上。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難的問題,但還是要說。好的記者要培養自己獨特的風格,找到適合自己的文體。

  這隻能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冰點給記者提供一個範圍,提供十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報道,讓他們根據這個東西來悟,究竟為什麼好,講不出來,只能揣摩它,這當中有敘事的節奏、語言等等,這種說不出來的東西只能靠悟。

  當然,你把前面講到的都做到了,好記者寫完東西不署名大家都知道是你寫的。新聞這種東西就是手工作坊,不是流水線,一對一。好,我就說這麼多。

(本文根據中青報業務座談會發言記錄整理)


抓細節,選故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徵。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徵都是豐滿的、變化的。在寫作中,能夠把受訪者某一方面的特徵強有力地表現出來就很不錯。

2015年4月11日世界帕金森日的時候,由中國帕友之音網主辦的「世界帕金森病日·帕友交流會」在杭州召開,來自黑龍江、四川、浙江、江西等19個省份的300多名病友參會交流。

這是一個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日子。但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年一度和朋友們在一起開懷勉勵的重要節日。

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癥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中國估計有300萬以上的人患有此病,佔世界帕金森患者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作為記者,我也是第一次採訪帕金森病友群體,近三百人相聚,裡面大部分是40歲左右的中年人,但也有不少30歲未到的年輕人。

聚會的時候,看到了他們生活的艱辛。最簡單的吃飯行走都不容易。如果想描述他們的苦難,素材豐富,但我的報道中並不想光呈現一個弱勢的群體,還想展示他們的陽光樂觀、拼搏進取。

於是,訪談時候,我會狠狠地捕捉細節,比如他們的笑容,和朋友們的相見,聊明星,看八卦,自然流露出的笑容。

他們故事中感人的內容。一位女病友告訴我,她的丈夫為了不讓妻子倒下,賣掉了家中唯一的房產,給妻子做了手術。她丈夫說:「租房子也照樣過,但不要一個沒有妻子的家。」

那位女士聚會時候,一身靚麗的大紅,挎個亮閃閃的包,樂觀開朗的氣質撲面而來,似乎命運的不公並沒有給她的生活帶來陰霾

從黑龍江坐車40多個小時趕來的一位病友,今年28歲,是一個瘦瘦的小夥子,身高1米75,2009年突發帕金森病,變得駝背、手腳頭部不停震顫、面部僵硬,面對打擊,他曾自殺過兩次。被救後,他決定:「路再難走,也要走下去。」

這些感人的故事很好地在報道中呈現一個經歷苦難,但依然陽光的群體。更能讓人感動的是他們編排的歌舞。試想,要克服不停的震顫,唱歌跳舞是多麼不容易。他們努力地準備,穿上最鮮艷的衣服,盡量做好團隊的配合,雖然動作不一致,但又會在意呢?正如他們顫抖地握著話筒唱的:「迎著初升的太陽,前進,前進。」

無論是群體的,還是個人的報道,細緻耐心的觀察,捕捉細節,講好故事內容,都是做好出色人物報道的必要條件。

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作為記者的我通過朋友約到採訪阿里研究院院長高先生的機會,提前幾天把採訪提綱發給秘書,由對方決定時間。當日,提前半小時在門口迎候,終於取得了20分鐘採訪的機會。

高先生身穿淡灰色的衣服,樸實無華,身形端正,行走沒有多餘的動作,不左顧右盼,不低頭昂首,簡單地目視前方。沒有戴眼鏡,但透露出一種嚴謹認真。

他非常配合媒體的採訪,不是侃侃而談,卻提供了大量信息,但我始終感覺缺少讓人眼前一亮的內容。

快結束的時候,達沃斯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走道經過,高先生先跟記者說抱歉,借空一下,然後就快步跑上去跟艾德維打招呼問候。

一提到阿里,艾德維立刻想了起來,兩人很快便像老朋友一般,親密交談。

等高先生回來,他就提到阿里和達沃斯的結緣,曾邀請艾德維講座等等故事。

這正是記者等待的細節,由這一問候見面的細節,帶出了整篇人物訪談,首先阿里的國際化發展,然後緩緩敘述。

-----------------------------------------

歡迎關注我的live

二本高復生到帶獎入讀牛津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如何申請聯合國實習和工作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不說技巧,只談根本出發點。

近一年出來創業,寫了很多篇投資人文字採訪稿,也錄了很多期投資人訪談節目。

由最初徹夜整理背景材料緊張到失眠怕做不好,到現在採訪前兩小時快速過一下背景常識,並且在採訪中享受對談以及記錄這整個過程,達到了一種訪談雙方都舒服的狀態,變化無外乎是從刻意營造話題和談話氛圍,讓對方在自己的節奏中說出大眾想聽的答案,到打從心底好奇這個人在人性當中的所有掙扎如何造就了他本身。

而這種狀態下出來的訪談,先不說是否出色,但至少不會讓人讀罷對被訪者作嘔或盲目崇拜。

總結來說,也就是採訪前對被訪者之所以成長為眼下的TA抱有單純的好奇,採訪後不捧,不貶,以人性生髮出溫度的筆觸將那個訪談過的人,相對真實還原成「人」。


要有一個冷眼,敲擊他,抽離他,圍獵他。

要有一個暖眼,發現他,激活他,包圍他。

屢戰屢捷,百戰不殆。


1,用數據說話,蓋·特里斯《獵奇之旅》看看,再去看國內幾篇典型數字說話的特稿《霾困北京時》《在北京的2000萬種死法》,以及《北京零點後》,你會發現,用數據說話能讓人物立體不少,馬爾克斯老人家說了,不提250隻豬在天上飛光說豬在天上飛,是不會有人相信你的

2,保持手感,你還記得去內衣店的時候,總有那麼一個售貨員只要瞟一眼你的胸就知道你穿什麼CUP嗎?人物訪談也是啊,多看多上手!從歐逸文的《野心時代》,彼得海勒斯的中國三部曲起步(內地版其實跟港台版差不多,沒必要燒錢買兩個版本,吃土的教訓),看他們寫人物特稿怎麼寫,看多了就有手感了。但是這種周期太長了,一個訪談下來,一個季節就過去了~沉得住氣,不要著急輸出,先輸入!

3,關注幾個好的公眾號,自己搜下「人物特稿」,好幾個公眾號,慢慢篩選看哪個對口。李海鵬鵬總就不說了,最良心公眾號號「羚羊社」,已經好久不更新了,其他像人物,感覺一般,畢竟歐逸文一個特稿周期至少3個月,你說要幾天幾周就寫出來,質量真的比不上。最近剛關注奚夢瑤的個人公眾號 特稿痴迷者2,有待觀察。

最重要的是,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


採訪者採訪全面徹底,

被採訪者積極配合,

然後採訪者用流暢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

本人認為如果不能寫出一篇出色人物訪談稿的話,

就是這兩方面中的一個做的不夠好,或者兩個。


推薦閱讀:

為什麼魯豫和楊瀾的負面評論這麼多?
學習做人物訪談,如果只讀一本書,你推薦是哪本?
如何看待《環球人物》對王源的專訪《少年王源的驕傲與煩惱》?
如何評價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接受NBC專訪中陸的表現?
接受《職人介紹所》的節目邀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媒體 | 新聞 | 訪談 | 採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