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bed-side manner ?中國的醫院體系有這個概念嗎?


Bed-side manner 指的是在醫患關係中,醫生對待病人的態度。

包含的內容很多:

1、病情的解釋與溝通的技巧

病人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社會背景不同,解釋方法就不同,問題切入的角度就不同。

若是一概而論,就會出現醫生在一邊高談闊論,病人在另一邊一頭霧水的尷尬場面。

個人經驗告訴我,病情解釋得越好,病人滿意度越高。

2、對病人的關懷

俗話說「醫者父母心」,雖無意做人家長,但這顆關愛憐憫之心還是要有的。在醫院這個冰冷的環境中,患者極易產生孤助無援的感覺,這時候來自醫生的一絲絲溫暖就顯得彌足珍貴。

3、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及基本人權的尊重

在各種臨床診療活動中,必須要重視患者是作為一個「人」的存在,而不是一個「物」的存在。就是因為太多醫務工作者在這方面的注意力缺失,導致很多患者站在醫生面前會有「被剝光「的感覺,個人尊嚴蕩然無存。具體落在一些小的細節上,比如體檢異性病人的時候應有家人或護士在場,病床邊應拉有隔斷簾;給實習生帶教時需徵得患者同意;將病人推出病房時要蓋好被子;不用冰冷的手給病人體檢;未經患者許可不向第三方透露病情等等。另外,人人平等也是極重要的。比如,本拉登中了槍傷,你怎麼治療?市委書記和一個民工同時來就診,你怎麼選擇?

4、治療方案的選擇

這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問題。醫生一方面有義務為患者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但另一方面又無權幫助患者選擇。而患者是很難有能力做出最佳選擇的,所以一句」醫生我都聽你的!「就把醫生置於一個兩難的境地。我的經驗是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儘可能站在患者角度,顧全患者的年齡、性別、經濟條件等因素,為其推薦靠譜治療方案。若患者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一定要極力勸阻。但切記切記,千萬不要被感情因素左右了你的理性思維,有過慘痛的教訓。

以上均來自本人的個人思考,沒有人教過我,可見在國內的醫學教育中,對於bed-side manner的關注似乎比較匱乏。這部分的學習全靠老師和上級醫生的言傳身教。但許多醫生高昂的頭顱往往起到了負面榜樣作用。這種傲慢的態度在越牛的醫院中就越嚴重。究其根源可能是因為大多數醫生都不願承認醫療行業本質上是服務性行業這一現實吧。在一些私立醫院,服務意識逐漸提高,但功利性很強,停留在表面,在很多人的內心中還是不認同的。

在一個人人必談」用戶體驗「的時代,為何不允許病人這個特殊用戶群體得到更好的」用戶體驗「呢?


非常贊同樓上的觀點,就用戶體驗而已,哪一種服務比就醫的體驗更差的,關鍵在於行政干預太多,如果以管理互聯網產業的思路來管理衛生行業,這個行業的服務體驗將大大提升。


剛進入臨床工作,我現在可以用這4點來要求自己,也相信我能夠做到!不過今天再次被同學鄙視我的工資,心裡不是滋味!


我不懂醫行,作為外行人,我覺得現在醫院的醫生看病確實很難找到幾個能解析好病情和認真對待的。例如,我身體某個部位不適去看醫生,醫生看了看就回答「沒啥大礙,我給你開點葯吃就沒事了」,然後就開藥。有時候自己問是不是得了*****,醫生不是說不是就是說可能吧。

其實患者需要醫生告訴他得了什麼病,這種病會有什麼影響,怎麼樣能好,要注意什麼,甚至可以再說說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樣病人才知道怎麼回事,心裡才踏實。而不是就動不動就開藥完事。


在很多醫院這些東西都有的,只是執行程度而已。


呃。這種定義和有沒有的問題。我真是沒有什麼說話的立足點啊。。

在我看來,醫院體系里是有這個概念的,bed-side manner,

初洋所說的4條,我在不同的醫院都能感覺到醫生們是按照同一個套路在執行。

以致我一直認為他們有同樣的培訓或者規範手冊。


推薦閱讀:

你如何看待《黑龍江某醫院給癌症患者打針,不放葯打鹽水,讓家屬發現了》這段視頻/新聞?
如何看待永清縣患者家屬非法拘禁毆打醫護人員?
醫患關係是否與醫生這個職業被神話有關係?
《外科風雲》,《心術》,《到愛的距離》各有何優劣?
大眾理想的醫患關係究竟是怎樣的?

TAG:基礎醫學 | 醫療 | 醫生 | 醫院 | 醫患關係 | 醫療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