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史料對周邊國家歷史研究有多大作用?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愛記歷史的國家,歷朝歷代都有專門的史官來記錄歷史,中國記錄的歷史肯定也會有很多涉及外國的內容,這些記錄對於外國歷史研究能有多大的作用?


你現在要是去問任何一個印度人,尤其是佔印度人口大多數的印度教徒,你心中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是誰?估計有很大的幾率他們會脫口而出:阿育王

沒辦法,就現在這個民族主義思潮流行的世道,是個民族都要找出自己歷史上的偉大君主。而在印度歷史上,只有阿育王的孔雀王朝,和奧朗則布的莫卧兒帝國最大程度上接近了完成統一印度本土的大業,而奧朗則布,首先有點暴君的味道,而且整個莫卧兒帝國對於印度而言就是個異族異教政權,奧朗則布還以壓迫印度教聞名,想粉他印度人有點難以接受。而對於莫卧兒王朝,印度人更容易欣賞阿克巴的文治與寬厚,以及沙賈汗的情史。除此之外,信奉印度教的馬拉地帝國奠基人希瓦吉也可以是個選項,但整個馬拉地帝國時間比較靠近近代不說,完蛋的速度也太快了,粉他又不足以體現印度文明古國的逼格

而阿育王就太符合印度人心中的一代聖主形象了。首先年頭夠久遠,比秦始皇還要稍早。其次文治武功沒的說,拓展領土也足夠給力(雖然孔雀王朝真實的勢力範圍一直存疑),於是乎,但凡有點民族主義情懷的印度人,都喜歡粉他。

但一直到英屬印度時期,幾乎沒有印度人知道有阿育王這個人,其實阿育王的很多事迹也都出現在漢譯佛教經典里,但是一來佛教在印度早已衰落,二來西方考古學家最先接觸,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是旅行家式的紀實文獻《大唐西域記》而非深奧的佛教經典。

19世紀30年代,就有個喜歡考古的英國工程師亞歷山大-康寧漢姆(Alexander Cunningham)師傅來印度開展了一些挖掘工作,但由於印度嚴重缺乏嚴謹的文獻資料,康師傅考古工作幾乎就是在瞎子摸象一般,挖掘出的文物讓康師傅根本找不到線索研究,直到他遇到了英譯本《大唐西域記》,康師傅才眼前一亮,卧槽這本書簡直就是古印度歷史和地理的系統指南啊,玄奘走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建築,當地有什麼人文掌故,有什麼歷史都記載的非常詳細(玄奘師傅如果放在今日,絕對是名遍馬蜂窩窮游網的旅行達人),康師傅就在這位導遊跨越時空的引導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足以震撼世界的考古發現。

熱衷於考古的康師傅

康師傅從玄奘的著作中讀到了阿育王的故事,然後根據玄奘的記述,在佛教遺址鹿野苑挖掘出了著名的阿育王石柱,發現了當時鐫刻的阿育王敕令。這些發現,不光重塑了印度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君王,而且還極大影響了現代印度。比如,在鹿野苑發現的阿育王石柱柱頭,後來被定為印度的國徽

而柱頭三座獅子下方的法輪圖案,也被直接用在了今日印度的國旗之上

康師傅又根據玄奘師傅的記載,發現了桑吉佛教遺址,並根據玄奘的描述,復建了桑吉大塔

又根據玄奘的記載,發現了玄奘曾經留學過的納蘭陀寺的遺址。

之後,康師傅欲罷不能,又根據玄奘的記錄發現了菩提迦耶的大菩提寺,並根據玄奘的描述,重建了大菩提寺的重要建築,金剛寶座塔

之後根據康師傅已經後來的一些考古學者的研究成果,再結合部分漢譯佛教經典,以及先前希臘學者麥加斯梯尼的著作《印度史》,人們才最終重新拼接起歷史上的孔雀王朝的歷史和阿育王的故事。也進一步讓印度學成為國際上的顯學。

印度現在擁有的27項世界文化遺產中,有5項遺產的發現與研究與法顯和玄奘的記錄有關。

可以想見,如果沒有法顯,玄奘以及義凈這些中國僧人赴印度留學時的記錄,重塑古印度史,幾乎是不可能的。

正所謂,印度人的歷史,中國人的記載,英國人的考古發現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柬埔寨。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搜索一下周達觀與亨利-穆奧這兩個名字


1、日本

記載了邪馬台國、卑彌呼女王的事迹。日本人不得不認為,《古事記》這部創作於我國唐代時期的東西,在我國唐代時期以前的日本史基本上是只能供參考,無法當真的。

2、朝鮮韓國

記載了箕子朝鮮、衛滿朝鮮。古朝鮮人一直覺得,檀君是虛構的。然後等到了現代,為了民族自豪感的需要,對箕子朝鮮、衛滿朝鮮忽略不計了。

3、外蒙古

古代蒙古人的歷史追溯,參考《蒙古秘史》,既沒有匈奴,也沒有柔然、突厥、回鶻。他們的歷史記憶開端於回鶻西遷後的蒙古高原大混亂時期。

4、哈薩克

記載了塞種、烏孫、康居、悅般、突騎施。而根據哈薩克人自己的歷史溯源,是虛無縹緲的阿拉什,而如果參考波斯和阿拉伯史料的話,最遠只能追溯到西突厥,而且還混淆了西突厥和突騎施。

如果沒有漢文史料中西域各路游牧民族能和哈薩克各現代部落對應的記載,那麼俄羅斯人的嘲諷說哈薩克是「在從來不曾有過國家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國家」,

5、烏茲別克

記載了大宛、昭武九姓、費爾干納地區的突厥化、樣磨突厥離散、葛邏祿突厥形成。而如果根據烏茲別克人自己的歷史記載,他們的祖先是大約宋元之際篡改出來的,曾經征服過全世界的烏古斯可汗。所以現在烏茲別克人只能把烏古斯可汗當傳說人物對待。

6、塔吉克

記載了大宛、昭武九姓。如果根據塔吉克人自己的歷史記載的話,他們好像自古以來就是波斯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吉爾吉斯斯坦

記載了鬲昆、堅昆、黠戛斯、吉利吉思這一一詞多譯的葉尼塞河土著民族。把吉爾吉斯民族的歷史往前延伸了兩千年,如果沒有漢文史料,吉爾吉斯人只能唱著《瑪納斯》,然後被周圍民族斥責為近代突然冒出來的不知道來源的東西。所以現在在吉爾吉斯斯坦,他們專門塑了司馬遷像。

8、阿富汗

記載了貴霜王朝的來源,記載了吐火羅葉護國的來源,記載了吐火羅葉護國統治阿富汗時期的阿富汗政局。如果只參考阿拉伯文獻的話,我們實在搞不清楚在古代阿富汗抵抗阿拉伯帝國的都是什麼人。

9、巴基斯坦

記載了塞人南下建立罽賓國的歷史,記載了貴霜王朝的來源,記載了戒日王朝時期,吐火羅葉護國附庸、吐蕃附庸和戒日王朝分別統治巴基斯坦的歷史。如果沒有這段記載,我們不知道那個年代,巴基斯坦有什麼東西。

10、印度

詳細記載了戒日帝國時期印度的政治格局,使得印度的神話人物「戒日王」成為信史人物。填補了印度歷史的空白。

11、越南

為越南提供了中帝國主義……

……

其實說白了,世界古代史,只有三種文獻:漢文、羅馬文(包含希臘文)、阿拉伯文。這三種文獻,也是世界古代史的基石。


不用周邊國家,遠方的國家也可以

土耳其陸軍軍徽上標註的的建軍日期是公元209年:

這一年,也就是秦二世元年,匈奴首領冒頓單于改革匈奴軍制,建立以十進位為基準的軍事組織。也就是《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的二十四「萬騎」,以下各領千長、百長、什長的官制。

土耳其陸軍是在1980年政變之後才決定聽取泛圖蘭主義歷史學研究成果,宣布自己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的。在此之前,公認的土耳其軍隊起點是1363年穆拉德二世蘇丹建立奧斯曼新軍。


長者訪問哈薩克,讓有關部門專門從我國歷史記錄中整理哈國歷史記載,彙集之後當作國禮贈送對方,告訴對方「用以填補哈薩克歷史」。


高贊答主說印度歷史提了《大唐西域記》。提到了法顯和玄奘。我來補充一下馬歡對研究印度史的貢獻吧。

鄭和下西洋之後他的航海團隊留下了三本航海志。其中以馬歡的《瀛涯勝覽》最為學界認可。

懶得打字,也不贅述,直接上百度百科。這種史實方面的東西我覺得百度百科應該比我再去翻書總結來得靠譜吧……

【1】

鄭和七下西洋,前後29年,可惜原始的航海紀錄早已遺失,以及航海醫生陳良紹《遐觀集》、匡愚《華夷勝覽》等等隨船人員著作皆已失傳,幸好前後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費信、鞏珍三人都將見聞紀錄著書併流傳了下來。

他們各自著的《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便成為研究鄭和以及明代中外交通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其中以《瀛涯勝覽》對於15世紀初南洋各國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國王、民俗、物產等紀載詳細,被各國學者公認為三書中最重要的一部書。

【2】

《瀛涯勝覽》的紀述比《明史》中相關的紀述詳細。

《瀛涯勝覽》中對一國家的民俗描寫細緻入微,被各國學者公認為重要的史料,被廣泛引用。

例如在《暹羅國》一章中關於青年男子切割陽物外皮,嵌入十幾顆錫珠,富人則嵌空心金珠,內嵌細沙,行動有聲一段,比《西洋番國志》中的文字詳細的多,《星槎勝覽》對此一字不提。歐洲一些旅行家也記述過這個民俗,但不如馬歡詳細。

《瀛涯勝覽》中關於印度及其周邊國家的,有榜葛刺國、錫蘭國、小葛蘭國、柯枝國、古里國等紀錄;而且很多南洋國家和地區都有梵文名字,說明古代印度對這些國家的影響;這都是研究印度歷史的重要文獻。

印度歷史學家阿里(Ali)教授說:「如果沒有法顯、玄奘和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歷史是完全不可能的。」(這句話我怎麼看著這麼懷疑呢→_→ 主要是引用歷史學家的話卻不放全名也不放引用。查了一下倒是有阿里寫信給季羨林的記載。別的都查不到這個人。 )

【3】

馬歡隨鄭和下過三次西洋。記錄下了以下二十國的風土人情。

永樂十一年(1413年)(第三次)到訪占城、爪哇、舊港、暹羅、古里、忽魯謨斯等國。

永樂十九年(1421年)(第四次)到訪滿剌加、亞魯國、蘇門答剌、錫蘭、小葛蘭、柯枝、古里、祖法兒、忽魯謨斯等國。

宣德六年(1431年)(第七次)太監洪保派遣馬歡等七位使者到天方朝聖。
馬歡將下西洋時親身經歷的二十國的國王、政治、風土、地理、人文、經濟狀況紀錄下來在景泰二年成書的《瀛涯勝覽》。

二十國國名:

·占城國
·爪哇國
·舊港國
·暹羅國
·滿剌加國
·啞魯國
·蘇門答剌國
·那孤兒國
·黎代國
·南浡里國
·錫蘭國
·小葛蘭國
·柯枝國
·古里國
·溜山國
·祖法兒國
·阿丹國
·榜葛剌國
·忽魯謨斯國
·天方國

【4】

類似的遊記航海志還挺多的。還有沿海那一帶的縣誌。周邊小國家還有很多因為各種原因消失了的古國的歷史基本都能在漢文史料里找到。

感謝祖先們的話嘮和八卦(。

和碰到什麼新奇的事兒都喜歡掏出小本本來記一記的好習慣。

尤其是某些民俗民風黑歷史。

那真是大開眼界、無奇不有、三觀盡碎。


前面提到了周達觀與亨利-穆奧,那麼我在這裡稍微解釋下其中奧妙。

周達觀在1295年從溫州港出發去往柬埔寨(當時名字叫真臘),並居住一年,撰寫了《真臘風土記》一卷,而柬埔寨的吳哥窟就是書中所記得都城。

真臘是中國古代史書對中南半島吉蔑王國的稱呼,原為扶南的附屬,扶南是中南半島的古老王國,從公元1世紀到公元7世紀末葉,轄境大致相當於當今柬埔寨全部國土以及寮國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國東南部一帶,同時在周邊地區擁有一些屬國,其中較著名的是真臘。扶南是歷史上第一個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史籍上的東南亞國家,也是中國古代史籍中經常出現的東南亞國家。

真臘國王剎利氏。6世紀中葉,真臘國公主嫁扶南國一王子巴法瓦爾曼為妻。後真臘國王去世,真臘公主駙馬巴法瓦爾曼繼位為真臘國王。扶南國王去世後,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欲兼任為扶南王,與扶南國王法定繼承人,扶南國太子發生糾紛;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起兵,武力征服扶南國,將扶南國變為真臘屬國,建都伊賞那補羅城,伊賞那補羅又名伊賞、伊舍。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

山帝王朝分水真臘與陸真臘,後者是寮國。7世紀末葉,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滅扶南國。剎利·質多斯那去世,伊圖那先繼位為真臘國王。公元9世記初,水陸二真臘又歸統一,且又重新取得了獨立地位,並於公元802建立了吳哥王朝,與唐元明三朝接壤。

吳哥窟在歷史上卻「遺失」了400多年

1431年暹羅攻佔真臘首都吳哥,1434年真臘復國,並遷都金邊。而這之後,吳哥窟湮滅在了一片廢墟之中長達400多年。

暹羅:今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1939年6月24日改國號為"泰國",1945年複名"暹羅",1949年再度改名"泰國",沿用至今。

1860年博物學家亨利·穆奧在世界各地收集蝴蝶資料的時候,偶然來到中國,對《真臘風土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按照周達觀遊記描述到達洞里薩湖,又按書索驥北行披荊斬棘,終於發現歪斜門柱、倒塌佛塔、斷裂門梁和精美浮雕。

1861年1月,穆奧也終於如願所償,在這片叢林深處發現了沉寂400餘年的吳哥窟,也可以說周達觀的這篇遊記撩起了覆蓋在吳哥窟上的神秘面紗。

看過《古墓麗影》的人應該都知道,這部電影就是在吳哥窟拍攝的。

盤根錯節的古樹:


中國自古不寫史書的話,很多歷史上的民族、政權將會徹底消失在歷史中,不為現代人所了解,即使發掘出了他們的文化遺迹,也是以當地的現代地名來命名,或者簡單粗暴地認為就是當地現代人的祖先

不過韓國、日本、越南和土耳其應該會很高興


柬埔寨,

這個國家最早的文字歷史是我國元代無業游民周達觀所寫的遊記性質的《真臘風土記》,內容之翔實、記載之精確,直到今天到吳哥窟旅遊,讀到二行人,淡水洋,甘榜一段,還讓人拍案叫絕。


沒人說到《魏志倭人傳》?日本在大和建立前的彌生時代只有各種神話,要研究正經歷史只能轉投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中的《魏書·東夷傳》里的倭人條——通稱《魏志倭人傳》。全文不足兩千字,卻記述了日本列島各小國的位置、生活樣式以及官名等資訊,翔實描寫了倭人的風俗習慣甚至動植物等資料,直到現代仍是研究彌生時代後期的古日本的重要文獻。


唐長老回大唐後,太宗對西域風土人情大有興趣反而對佛學興趣不大,讓其趕緊寫出遊記。唐長老內心其實是有不大願意的,因為他運回來的六百多部經文急切需要翻譯,哪裡有功夫寫什麼旅遊心得,但是皇帝吩咐不敢不完成,他自己口述由弟子辯機(沒錯就是和高陽公主私通被太宗腰斬的那位)執筆,歷時一年多完成了大唐西域記。太宗看了後表示很滿意,因為帝國的軍隊馬上紀要西征了。

後來西方的探險家藉助大唐西域記梳理出來了古印度歷史脈絡,古印度學者喜歡冥想重視精神世界,不怎麼記錄歷史。印度說是文明古國其歷史就是一團漿糊,這個壞毛病以至於印度的歷史資料需要到宗教典籍,文學作品,民間傳說中去搜集。

11世紀到過印度的穆斯林學者比魯尼(Biruni)評論說:「印度人不十分注意事物的歷史次序;他們在述說皇帝的年代系列時是漫不經心的,當要他們非說不可的時候,就困惑起來,不知說什麼好,他們總是代之以講故事。」


歷朝歷代官方史書都有關於外國政權的記載,史書還單獨把它們列入列傳記載,比如《宋史》上的,就有關於高麗、大理、日本國、流求國等一大堆的內容。

如果你有幸去翻一下東南亞各國史,你會發現他們會引用繁多的中國典籍。東南亞一些政權比如:真臘、室利佛逝等都中國史書都有記載。

不僅如此,甚至有的國家直接用中國史籍的形式記載本國歷史。東南亞史籍文本中較為出名的是號稱「小中華」越南人著的《大越史記全書》,是不是看著挺熟的,對了內容也是中文的,當今的越南人不一定能看懂原本,但是要是中國人應該沒問題。


印度的歷史,貌似很仰仗玄奘的遊記。


日本:

邪馬台國,倭五王,《魏志倭人傳》里還有最早對於日本語言文字的記載,其流音濁音不開頭的特徵與上代日語一致,邪馬台國在古代日本人寫的歷史書里都沒提到過。


不要說周邊國家,就連周邊省份沒有中原主流史料的記載都是一頭霧水:

比如老家的三星堆。


像周邊的印度、日本、朝鮮、韓國、蒙古、東南亞諸國這種整個政權歷史的情況高票答案已經說得差不多了,就補充點地方史的吧,像交趾、琉球等曾經長期為中國領土或藩屬而在近現代才脫離中國的地區,其地區史料也多來自於中國古代的記載的地方志。


渤海國。這方面的史料和研究成果不允許帶出國。


二十四史中對占城底記載,馬伯樂底占婆史徵引了非常多。

安南館驛語,琉球館譯語。


周邊國家A:這塊地歷史上是我的!

周邊國家B:這塊地歷史上是我的!

周邊國家C:別吵了,讓中國把日記拿來你們去翻翻考證下!

(看完後)

周邊國家ABC:卧槽歷史上我祖先是中國人?!

中國外交部:自古以來……


中國的紀年法。

中國歷史上採用年號紀年法對於周邊國家影響很大。有的在記述本國的史事時直接採用中國的年號,有的仿照此法,自己建立年號。

例如:

北宋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年號紀年時,朝鮮(高麗)就使用這個年號紀年,而越南(大瞿越)在使用太平與天福兩個年號紀年。


中國史料對周邊國家歷史研究有多大作用?

回答:大了去了,中國的史料就是西方偽史的照妖鏡。中國史料詳實記載過的地方,西方學者不敢造假,只能老老實實承認;中國史料沒有記載過的東西,洋學者可以瘋狂偽造、毫無約束(譬如希臘羅馬埃及兩河)。所以西方學者生怕中國又挖出了什麼史料,以防西方偽史謊言破產!

譬如:西方人「斷代」偽造的經典案例——古印度摩亨佐達羅城!

摩亨佐達羅遺址:(約公元2 - 4世紀左右或更晚),原為佛教遺址,後被西方考古隊包裝成4500年前的印度河史前城市,時間一下提前了幾千年,對洋學者來說,歷史就是個數字,想增想減全憑心情,無視文明發展的艱辛,對那些真文明極度不公。

對比同時期、同地域的印度——巴基斯坦地區的佛教遺址:塔克西拉(約公元1-3世紀,基礎為毛石砌築),幸虧中國玄奘法師的記錄,才不至於淪為洋學者們包裝的產物。這東西看上去比摩亨佐達羅城更古老,如果我是洋學者,說它是6000年前的都沒問題。

功能、型制、結構完全一致,均以佛塔作為講經區、周邊設僧侶房,後面設浴池。

僧房區全景:

結論:沒有明確可靠的信史和記錄,就會淪為洋學者們偽造和包裝的素材;有明確可靠的信史和記錄,就會助其驗明正身,回到其應屬的歷史地位。同樣的兩個約同時期、同地理位置的佛教遺址,一個因中國人的記錄而幸免於難,一個因缺少記載,成為洋大人偽造歷史的炮灰!偽造歷史誰都可以,但是像洋學者們偽造得如此拙劣、且臉不紅心不跳、還引得一堆腦殘跪舔的,世所罕見!

PS:摩亨佐達羅城雖然並非西方列強口中的「史前城市」,但古代印度河流域的確是有很輝煌燦爛的文明,只不過洋學者找錯了而已。印度河流域是印歐文明的發源地,而不是地中海(明白這個道理,所有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上古時期和南中國(長江流域)有極其密切的往來(通過西南古道),所謂「泛西方文明」的源頭就在如今的(巴基斯坦——北印度——中亞地區),波斯文明(印歐文明的一支)也是起源於印度河流域,後向西擴張到了伊朗高原。所謂的「希臘羅馬」文明就是18世紀後西方學者以印度——巴基斯坦——中亞地區的上古文明為藍本創造的。

泛印度河流域文明欣賞:(所謂希臘羅馬文明的偽造藍本)

泛印度河文明(包括北印度、巴基斯坦、中亞、波斯、新疆部分地區)善雕塑、喜金銀、愛珠寶 ,其傳統延續至今。

這些東西放出來,一般人都會以為是「希臘羅馬」的,其實完全相反,泛印度河流域文明後西傳至地中海,成為歐洲文明的源頭。

以下是巴基斯坦地區、貴霜帝國的核心區域的貴霜文明的遺存:(貴霜帝國是所謂希臘羅馬的直系源頭,中世紀時相繼被嚈噠和突厥滅掉後,其後裔西遷融入突厥可薩部,在小亞細亞建立塞爾柱帝國,現在所看到的近東、南歐地區的所謂希臘羅馬神廟除去重造的,幾乎全部都是塞爾柱帝國的遺存,後被指鹿為馬說成是希臘羅馬的)。

現在的巴基斯坦人,都可以在形貌上找到跟古時候雕像上的對應:(所謂希臘羅馬人的外貌特徵都可以在巴基斯坦——北印度地區找到原型:宗黑皮膚、黑髮黑眼、大鼻子、窄臉型、大鬍子)

所謂什麼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亞歷山大等,都可能是上古時期印度——巴基斯坦地區的古代神話或者發生的一些事迹,後流傳到了小亞細亞地區,歐洲人把其當做了南歐和小亞細亞的神話故事。


推薦閱讀:

潮汕三市未來有沒有合併可能?
全國各地有哪些比較好的livehouse?
劉姓,現行的百家姓為何將它排在200位之後?
西方對同樣是白人的東歐人有隱性的歧視嗎?
佟姓的人大部分是滿族或者錫伯族嗎?

TAG:歷史 | 文化 | 世界歷史 | 歷史學 | 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