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攻擊大乘佛教,宣揚「大乘佛教非佛說」到底是些什麼樣的人?

特點:1.喜歡懟大乘修行人

2.喜歡喜歡放結論,不做任何解 釋

3. 喜歡把「佛」字寫成「仏」

4.喜歡自己的結論,否定別人

5.喜歡拉黑,更喜舉報


開篇明義。

《六祖法寶壇經》云:「人有多種,法無兩般」。即使說,「世情多種觀念,世事本質並無兩種分別」。

所以現在知乎上的人在斗什麼?斗自己的分別心,憎恨心啦。

也許對這麼一群人而言,公開攻擊他人,對懟他人,謾罵他人,才能讓這些人找到「修行」的感覺,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生活,在這些人的眼中不是一個修習磨鍊自己的心,提升自己智慧的道場,而是一個爭到你死我活,打到他人頭破血流的戰場。

尤其是在知乎這樣一個虛擬社交平台,躲在手機屏幕後,更是可以肆無忌憚的好狠斗勇。留心之後不難發現,這些人其實從來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因為他們只能躲藏在黑暗中,躲藏在見不得光的角落。

這樣一群人每天修什麼?

一修:談性色變

二修:揀飲擇食

三修:希求死後

若問這些人學佛之後,生活是否發生了正面的轉變?家庭生活是否幸福?事業是否努力盡心,是否蒸蒸日上?面對世事是否能夠駕馭自己的心?去看看佛教板塊的提問和回答,就知道結果了。未婚者,無法建立穩定的戀愛關係。已婚者,更是過著形式性的婚姻生活,甚至導致婚姻破裂,妻離子散的悲劇。不由得讓我疑問?這樣一群天天說自己「修行」的人,竟然不如那些沒有信仰的人幸福自在,很諷刺吧。

我是一個修行人,修習佛法。我的體會,佛法是圓融的,佛法是教我們學會離相,教我們破除內心中的種種對立,懷著一顆平等心去面對世事世情。離相的佛法又怎麼會讓我們分出教派之間的高低對錯呢?佛法一定是去實修,通過踐行佛法與佛法相應,然後對自己產生功效,改變自己的心,心發生改變之後,你眼中的世界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萬法唯心造,唯心天堂,唯心地獄,唯心凈土。

寫下此篇回答,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想告訴那些將要或者正在接觸佛法的朋友們,你們現在看到的佛教圈的種種讓人諷刺的現象,那並不是佛法。佛法從來都不會為這個世間另立基準,說我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佛法從來都不是說行為,說來說去都是在說心,教我們去駕馭這顆心。如果真的懂得佛法,並可以在生活中踐行佛法,這樣的人一定是一個快樂的,自在的,能讓人感到溫暖和幸福的存在。一定會懂得什麼是慈悲心,慈為予其樂,悲為拔其苦,會盡一切可能的去讓他人快樂,去幫助他人脫離痛苦,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他的眼中一切都是平等的,四個字,有救無類。所以怎麼會四處攻擊他人,謾罵他人,挑起爭端,心中只有自己,唯恐天下不亂呢?

現在真心誠意對這群愛好「征戰」的人說,若還有心反思,送你們2個問題。你們現在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對得起如來真實義?你們的存在是利益他人的存在,還是讓他人產生痛苦的存在?

我接觸過你們當中的一些人,面對一個女生,一些男士竟然可以隨時口出污言穢語,不要再說是什麼「修行」人了,作為一個人的基本素養和涵養,你們具備了嗎?作為一個小女子,我都為你們汗顏啊。

修行之前,請先做好「人」這個身份吧。


還能是什麼人?

大乘不會,南傳不精。嗔心未去,煩惱不除。只想渡生,不想修己。生死不顧,專行弘法。只放結論,不會解釋。略作解釋,漏洞百出。證果難成,懟人易行。閑來無事,文字搬運。因緣二字,只識未證。不識因果,謗佛未說。


支持正版,具有科學精神的人


不輕菩薩、 往到其所  而語之言,

 我不輕汝, 汝等行道, 皆當作佛。

世尊釋迦牟尼佛是晚年在王舍城靈鷲山所說,在此經中,世尊開示成佛的法門,而法華經是一部特殊的經典。

地位上,在大乘佛教中是經中之王,法華三經中,說了菩薩如何疾得佛道。也被稱為成佛的法華。

但內容上,卻讓人摸不著頭,經中似乎在反覆宣說法華經功德,而對於修行內容卻少有提及。

當然,認為法華經無所說肯定是不對的,其實在這一個個比喻之中,法華經已經開示了成佛的道路,以及怎麼對待他人。當之無愧是大乘的重要經典。

有南傳的朋友,十分不喜歡這一部經,原因是這一部經,貌似貶低了阿羅漢聖者。我覺得這一部分,存在一定的誤會。說法華經是否貶低南傳呢?答案是顯然的,經中提出了焦芽敗種這一個詞語。說只求解脫而不進而求佛道的修行者,是焦芽敗種。那麼,我們看看,焦芽敗種是在誰的角度說的呢?是站在釋迦牟尼佛的角度說的。無論南傳的朋友信不信,大乘記載的佛陀對於他已經具備解脫知見的弟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希望他們能夠發起菩提心,救度眾生。大迦葉也讚美舍利弗和目犍連,方便度人,自稱自己只能以頭陀行維護佛法。所以,相對來說,這種大乘精神,是值得讚歎的,無論是阿羅漢聖者是否具備在輪迴直到成佛的。

但是,這裡出了一個問題,有人拿起法華經這一把利劍,總是中傷南傳的修行者。我認為是很不應該的。這算是引起了大烏龍了。想必佛陀應該早就意識到,有一些大乘行者,會貢高我慢,輕視,貶低自求解脫者。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化城喻,表面上看起來像勸阿羅漢繼續前進,但其實側面也反映出,阿羅漢聖者絕對是走在眾生之前。那麼,尚未有阿羅漢德行的人,又這麼能夠貶低阿羅漢聖者,以及走上這一條路的人呢?這是成佛路上的必經之路,誰想繞開著一條路成佛,或許也可以成佛,但絕不是最近的道路。既然世尊帶著大家走這一條路,說明這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的路。即使是大乘描述的極樂世界,亦有無量阿羅漢,可見阿羅漢絕對是值得恭敬的。當然,在此也勸請學習解脫法的人,即使不能夠發心成佛,亦請在這生死苦海中,做眾生大導師。在剩餘的十四世乃至更多之中,多多饒益。

第二,他在第二十品中開示自己本身的故事。他說久遠劫以前有佛名叫威音王,劫名離衰,國土名字叫大成,威音王佛時期亦有三乘,為求聲聞道者說四聖諦,為求辟支佛道者說十二因緣,為諸菩薩求阿耨多羅三年三菩提說六波羅蜜,後有兩萬億佛出世,皆號威音王。自從最初威音王佛滅度後,正法滅後,像法時期中,比丘僧團不求精進,未證言證,有增上慢,而且這一些比丘在僧團中得到了很大的勢力。這時候有一個比丘名叫常不輕,只要見到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就是在佛教中修行的人,即恭敬,不但恭敬,還嘴中說:「我非常尊重你們,不敢有絲毫輕慢,為何呢?因為你們都在行菩薩道。」乃至遠遠看到四眾,就恭敬禮拜,亦說:「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未來都當做佛。」

這是對的,非常嚴謹符合大乘的思想,華嚴經中,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普賢菩薩,有一條行願,就是隨喜功德。「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確實普賢菩薩也如常不輕菩薩一樣,恭敬隨喜,即使聲聞辟支佛亦無貶低。華嚴經中,普賢菩薩說,若欲成就如來廣大功德門應修這十種廣大行願。所以,若是真學大乘佛法,又怎麼會詆毀余乘呢?

然後在常不輕菩薩品接下來,有一段記載十分有趣,當菩薩這麼恭敬那些比丘等四眾後發生了什麼了呢?他受到其他比丘等嘲笑辱罵,那些比丘嘲笑道:「我們不用你這種虛妄的授記。」確實有點像現在的情況,要是一個人跑去和別人說,我恭敬您,您未來當做佛,恐怕就得被人說了,你太蠢了,憑什麼給人授記,你何德何能,有何資格?常不輕菩薩壽終之後,在中陰中見威音王佛為他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皆能受持,為人解說,後在四千萬億佛教法時代,廣說法華經,最後終究成佛。

那看到這裡我們看看現在的大乘行者是否做到了有學無學一切隨喜呢?是否對於四眾,三乘,一切功德隨喜呢?是否做到對於聲聞乘的常不輕呢?恐怕很多人都沒有做到。根據法華經觀點,他們皆當做佛,為何有人還生詆毀心呢?還貶低呢?

學習常不輕,對於大乘行者,迫在眉睫,亦說這是一切大乘成佛的必經之路。

今者常不輕菩薩何處?本師釋迦牟尼佛也。


我觀察,分四類

第一類是南傳擁護者,出於對佛教的信仰,懟他認為非佛說的北傳、藏傳。這類人一部分是原教旨主義,無意了解大乘到底講了什麼。有一部分是回歸主義,學習大乘後覺得南傳才是正宗,所以轉入擁護南傳。

第二類是學習了北傳,但覺得不滿意。認為北傳有一定道理,繼承自世尊,但混入外道思想。這類人對大乘比較深入,也認為大乘非佛說,但對於南傳不一定有徧好。是溫合派。

第三類是類似麵條神教而創造的所謂巨乘,純粹噁心人而已。

第四類就是其他宗教,或者說是外道對佛教攻擊,還有極端民族主義者,本土思想狂信徒。往往喜歡問些似是而非的問題,挑起罵戰,

以上四類人出於各自的原因懟大乘,第一類從經典戒律上懟大乘,是宗派之爭。而第三四類喜收集各種大乘佛教黑點,並且相互學習論據,串聯在一起。第二種在適當的時候給其他三類添磚加瓦。


@Handsome輕心,我原以為尊駕還是個能交流的,原來也是一個說不服對方就拉黑、刪評論的人……尊駕的這顆心,呵呵,我倒是小看尊駕的這顆佛心了。既然尊駕不喜歡在你的評論里看,那麼我就在這回復吧。

1.並不是我鑽了牛角尖,而是尊駕反覆的把我說話的重點往偏處引。悉達多創立佛教就明確學佛只是為了解脫。2.佛是不是一個,也是南傳和大乘理論的矛盾點。3.我從不崇拜悉達多,而是悉達多的理論本就如此;4.大乘佛教也有所謂魔子魔孫變化成佛菩薩的樣子,不要問我信不信,你把這個話去找佛教的修行人問問他們信不信。還是那句話,龍宮、凈土不是我接受不接受,而是悉達多說沒說過。凈土存在,不代表悉達多說過。5.尊駕從始至終都在宣揚心,而不是任何有理的話你都可以認為是悉達多說的,而這,僅僅是尊駕的認為,悉達多說沒說,並不是有尊駕認為決定的。6.尊駕接近的是你心裡的佛,未必是悉達多。我不迷信他,但他是歷史上存在的人,並不像耶和華、原始天尊,他說的話不因你認為境界很高而決定。7.一則故事如下:

-----------------------------------------------

一個中年男人近來霉運當頭,去找大師求化解

「大師,我最近太倒霉了!我老婆卷著錢跟別的男的跑了,我又被公司炒魷魚了,你說我該怎麼辦?」中年人苦惱道。

大師上下看了他一眼,指了指中年男人的胸膛,又指了指外面的天空,然後輕輕閉上了眼睛。

「大師,你這是讓我心胸如天地間寬廣,容納所有艱難嗎?」中年人一臉興奮。

大師撇了他一眼:「我的意思是滾蛋吧!窮逼!」

------------------------------------------------

尊駕如中年人,悉達多就是大師。尊駕以自心去對待,不過未必是別人所說。


佛法是建立在宗派嗎?

小乘有多小啊?

大乘有多大啊?

佛法不是圓融嗎?

終日勾心鬥角、狗咬狗骨,經常被旁人說佛教「不知所謂」,佛教信徒無言以對、難辭其咎,因敗壞佛門之言行,實在值得佛教信徒反思。

如果我是民間大叔大嬸,我第一個向政府申請將你們列為邪教組織,你們這班人製造事端,非常令人討厭,無事生非,唇槍舌劍很過癮嗎?

有智慧就拿出來,勿天天研究有沒有菩薩,有無阿彌陀佛、浄土,晚晚說要「破斥」,我破斥你做人的態度,簡直自大狂,鬼話連篇如果這些人是我的下屬,馬上將你解僱,簡直是蛀米大蟲,這種叫學佛嗎?這叫學迷。

如果繼續這樣狀況,佛教只能被視為烏合之眾的組織,身為真正有心求覺的人,忍心佛教組織就這樣被民間拿作笑柄嗎?

學佛不是學這個佛陀的名字,更非學習這個叫「釋迦牟尼佛的肉體存在」,而是學「佛法」,即是學習人人本有的「佛心」啊!

佛法是用智慧來面對日常生活,不是拿來紙上談兵,更不是學佛學到等死求浄土。

P.S 佛法是「修證」自己的心,不是終日「修理他人」。破斥別人?你飲醉酒嗎?

~~~~~~~~~~~~~~~~ 後記:

這班所謂大乘、小乘的極端分子,猶如「伊斯蘭國」的iS組織,這班人根本就是「恐怖分子」,必須敬而遠之,他們每天潑婦罵街,以為自己是英雄,其實只是一班連智商、邏輯、表達都有問題的「可憐燥狂生命體」,「佛教」跟我無關,「佛法」才跟我有關。

佛教真假留待這班「恐怖分子」繼續發揮,筆者已經買了花生看他們的表演,這班恐怖分子經常在論壇樂此不疲地狗咬狗骨,智商低到無倫。

語言老師教我,發言先靜靜問問自己四個問題,這是說話的藝術:?

1)某發言對「自己」會帶來什麼好處、壞處??

2)某發言對「別人」會帶來什麼好處、壞處??

3)某發言對「大家」會帶來什麼好處、壞處?

4)發言前可問問自己是否帶著正面建樹的心?還是預設前提、別有用心、斗機靈、還是想製造事端??

想清想楚才寫出來,否則發言會誤導了很多正在為人生而努力的人,說話必須有建樹。

沒意義的說話,叫廢話。

沒意義的思想,叫精神病。

沒意義的行為,叫多此一舉。

廢話 + 精神病 + 多此一舉 = 廢人。

一個謙卑、求真的人,別人是知道的,所謂公道自在人心,無人知道當中發生什麼,如果有心交流,必須顧及公開場合的情況,清清楚楚用現代語表達,說出來龍去脈。

沉醉在自己一個世界是沒有問題的,但切勿唯恐天下不亂,煽動群眾、預設陷阱、立心不良的人, 應打探誰是最好的精神科醫生,這樣會幫到廢人。

恕我直言,佛教已經非常討人厭,如果經常再在這些論壇中發言不合邏輯、無事生非,還對得住2500年前的釋迦牟尼佛嗎??

佛法幾乎已經斷滅,坊間充斥流傳的全部是一些是是非非的形而上點子,終日說三道四,就是多得這班害群之馬。

大家不難發現這班「佛教恐怖分子」,有三個明顯特徵:

一、說話毫無建樹,讀者永遠不會記得他們所說的帶來什麼正面啟發,讀者會完全忘記他們說過什麼。

二、這班恐怖分子仇恨心極重,彷佛是一班精神病院逃脫出來的精神病患者,身上戴上了幾十個手榴彈,隨時想進行自殺式襲擊似的。

三、如果他們不是說了一些所謂佛法專有名詞,別人根本不可能把這班人界定為信佛的,因為這班人的思想言行,其實是一班烏合之眾的感覺,不單沒有善心可言,更莫說慈悲,只會感覺到這班人身上帶著一股邪惡的氣場

他們所謂的大小乘應該仍然存在真修人,所以不能以偏概全,但如有一天仍存在這班恐怖分子,他們常用攻擊姿態視為理所當然~聖戰,好明顯就是恐怖分子,佛教一定永無寧日,因為這班人的存在就是為世界帶來禍害。

簡單說這班人根本就是害蟲,害蟲是需要驅趕的,否則農物就會受到破壞、污染。

口說八正道,行為八邪道,

好勇又鬥狠,極端又恐怖。

掛名上座部,貪嗔痴滿腦,

挑撥又離間,自命比天高。

真正南傳上座部的修行人,確實存在「Arahant阿羅漢」,我等應當頂禮,但決不是這班眼前的極端分子,唉.......

如果有能力,他們直接就將其法理表現出來就可以,根本不需要攀附外界,再幻想一假想敵,來肯定自己修行的存在。我不是佛教徒,但是我清楚表達出大乘的核心概念~般若波羅蜜多。

~~~~~~~~~~~~~~~~~~~~~~~~~~~~~~~~~~

後記:

送上故事一則......

一、釋迦牟尼佛沒有刻意教你大便,好明顯不是佛說,為什麼人仍然會大便?

二、不是釋迦牟尼佛老人家所說,就代表世間不存在其他令人明白必須大便的常識嗎?

三、當閣下需要大便的時候,需要的是找廁所,還是要追尋佛陀有沒有教大便?

四、不論是大小乘,除了應知道廁所在哪裡,更必須知道自己需要大便。

閣下就如正在準備大便的人。

佛陀就如已經完成大便的人。

某些人只研究佛陀大便歷史。

佛陀就以身試法在人前大便。

某些人,只是想證明佛陀有否教大便。

輕心,只想證明需要大便的時候,必須儘快大便。

誰知道一個正在大便準備噴出之際,卻去研究佛陀有沒有教大便,說時遲、那時快,一股暖流,已經從兩個大腿之中流至腳根。

佛陀沒有教大便的時候,人怎樣大便?

佛陀未出現的時候,眾生又修什麼法?

P.S. 佛陀不會教人大便,不代表不需要大便。

《佛法所指的「著相」究竟是什麼?》

Handsome:法國名牌「hermes愛瑪仕」,一個手袋可以為賣200,000元......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6845773/answer/103199162?f3fb8ead20=45a04ebbf5a195c35ee2f0b58754591b

《做一件事,究竟是動機重要,還是結果比較重要?正邪應該以什麼標準去界定?》

Handsome:《超人大戰蝙蝠俠》

超人為了救地球,常都因為制止邪惡勢力,同時使到鬧市受到破壞......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56510/answer/173053743

《金剛經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麼?》

Handsome:小明食過榴槤雪糕感覺好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326387/answer/164156418

《如果一切都像佛說的是虛幻的,那還努力做什麼?》

Handsome :佛法指人生如夢、幻、泡、影,是指代表~「虛」......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1328031/answer/126753598

《大乘佛教是不是釋迦牟尼本人所說?》

Handsome :不難見到很多知乎、甚至佛教論壇的人,彷佛已把佛法脫離現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47133/answer/217770739

《佛教徒是令人討厭嗎?》

Handsome :佛門中人,責無旁貸,看見很多題問下的回應,令人感到難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7421096/answer/105899232


這個問題,最合適的回答者就是那些天天如此做的人,讓他們來現身說法,是最貼切的。佛教圈裡,相互攻擊,相互嘲諷、否定的現象接連不斷的出現,彷彿香港電影《古惑仔》里的權利鬥爭一樣,反而關於學佛到底如何令人受惠、讓生活有所改善、煩惱有所對治這些有實質性的問題,卻很少見,即是有人提出,也沒見有多少人踴躍回答。仔細想想,是不是學佛學顛倒了?!


不管大乘還是南傳,但凡實修的都懶得扯淡……

喜歡互噴的,不過是南傳里以自己認知水平為上限和大乘里以好善樂施為菩提心的法油子……

南傳黑大乘是你討厭的,但是在你黑那些黑大乘的南傳弟子時,

你也成為了黑子,你成為了你自己本身就討厭的那種人……


我偶爾攻擊大乘信徒,並且不認為大乘是佛教;

我的認知導致了我暫時無法認為大乘是佛陀教法——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我承認我的認知有局限性,而且我一直在努力的擴大我的認知範圍;

我偶爾喜歡諷刺挖苦大乘信徒,不過大乘信徒懟我,我也不拒絕,不拉黑,不舉報,但是大段的複製粘貼我會摺疊;

我還存在貪和嗔的根,比如當我看到熱衷於狗咬狗的大乘信徒居然好意思說別人狗咬狗,我會升起「這是極其不要臉的做法,這人絕對是個SB」的念頭。但是請相信我,我知道這是惡不善法,而且我比任何人都不希望這種念頭升起,我更希望某一天即使你罵得我狗血噴頭,我依然待你如上賓。

我堅信這一天終究會在今生到來。


我不反對大乘佛教,但是我對中國的佛教感到失望,但是我也不覺得這個是中國人的錯,因為放到世界那個民族都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我對大乘佛教有很多疑問,特別是真偽經之辨別。但是我也不敢說南傳沒這回事,畢竟不了解。南傳佛教似乎非常有秩序。打個比方說, 佛菩薩生日你有看到過吧?什麼觀音菩薩聖誕之類的,但是經書里沒有說過菩薩在那一天出生的,然後也沒說出生的這天你又應該做什麼事,畢竟有成千上萬的佛菩薩那你每天不都要慶祝一下?讓我感到憤怒的是這種沒有根據,自己亂揣測出來的東西就真的被收錄到佛歷裡面去,佛教徒都還跟隨了。按理說應該是好事,但是很多人就在這上面著了相,大乘佛教是要破一切相的,結果好好的佛菩薩生日被你弄成了迷信?有的時候不怪南傳弟子攻擊你,因為你不爭氣。還有某某高僧是那位菩薩的化身之類的,如果那位化身沒說他是化身那你強加給他又何必呢?我就不明說你自己去查一查中國有多少這樣的事, 中國人就是這樣愛造聖,喜歡誇大事情。所以大乘佛教也順帶黑了,事實上跟大乘佛教沒關係,很多莫名其妙的迷信什麼鬼上身啊,附身之類的,從來找不到出處,你說不罵你罵誰呢?


天天攻擊別人,這樣的人連最基本的為人處事的道理都沒想明白,作為一個人的基本修養都沒有,談何學佛呢?先學會怎麼好好做一個人,學會如何做人了再來學佛再來談論佛法。所以說中國的儒家道家是大乘佛法的根基,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中國人自帶大乘根性的佛弟子很多,大乘佛法在中國能開花結果和我們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關。不能受持大乘佛法,動不動就誹謗攻擊,先去學習儒家道家,把如何好好做個人先弄明白。


攻擊是攻擊,破斥是破斥。

我對攻擊南傳的人毫無興趣,但是我反對【「和事佬」性質的行為才是學佛人】的言論。

明知道有人在誤導吃瓜群眾,什麼也不做,這算不算吝法我不敢下結論。

好在有佛經。

我貼沒啥異議的佛經還是很簡單的。

云何七知法。謂七勤。勤於戒行.勤滅貪慾.勤破邪見.勤於多聞.勤於精進.勤於正念.勤於禪定。 ——《佛說長阿含經》

菩薩若能勤修十法。則能證得如是解脫。何等為十。一者應處閑寂深觀五欲。為欲修習諸禪定故。二者應勤方便入諸三昧。普現色身。化眾生故。三者應以智慧平等觀察生死涅盤。同一相故。四者應勤修習堅固念力。知善不善。無忘失 故。五者應勤積集菩薩功德波羅蜜道。無厭足故。六者應勤種植凈戒林樹。於法園苑。常遊戲故。七者應勤救護惡見眾生。令超邪徑住正見故。八者應勤給施種種法葯。除滅眾生煩惱病故。九者應勤觀察三世諸法如夢幻等。無染著故。十者應勤摧伏外道邪論。不令異見損眾生故。 ——《華嚴經》

是故菩薩所以勤求十二部經。菩薩何故勤求佛法。欲令眾生生信心故。是故求於因論。為知諸過罪故。為破外道惡邪論故。 —— 《大方便佛報恩經》

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悉得諸佛無盡法門。分別解說諸佛法門。摧滅一切外道邪論。令辭理窮屈。—— 《華嚴經》

解行云何應菩薩 制持魔力與怒意 毀壞外道眾邪類。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

善知識者。能摧異論。善能安立摧邪見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


孫嘉鴻

回答了問題23 分鐘前

最近在知乎上攻擊大乘佛教,宣揚「大乘佛教非佛說」到底是些什麼樣的人?

我偶爾攻擊大乘信徒,並且不認為大乘是佛教;

我的認知導致了我暫時無法認為大乘是佛陀教法——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我承認我的認知有局限性,而且我一直在努力的擴大我的認知範圍;

我偶爾喜歡諷刺挖苦大乘信徒,不過大乘信徒懟我,我也不拒絕,不拉黑,不舉報,但是大段的複製粘貼我會摺疊;

我還存在貪和嗔的根,比如當我看到熱衷於狗咬狗的大乘信徒居然好意思說別人狗咬狗,我會升起「這是極其不要臉的做法,這人絕對是個SB」的念頭。但是請相信我,我知道這是惡不善法,而且我比任何人都不希望這種念頭升起,我更希望某一天即使你罵得我狗血噴頭,我依然待你如上賓。

我堅信這一天終究會在今生到來。

編輯於 20:39

行者16 分鐘前

最後一句好,好幾千年沒人敢這麼說了!

爵士貓7 分鐘前

【我堅信這一天終究會在今生到來】。師兄,是真的嗎?這麼肯定。

爵士貓1 分鐘前

你說現代凈土宗,不是佛法,我贊成,說大乘佛教不是佛法,我不贊成。大乘佛教畢竟是從部派佛教發展過來的。就如同師兄修的南傳佛教,也是從部派佛教發展過來的。大乘佛教,南傳佛教,都不是原始佛教,也不是部派佛教。大乘佛教與南傳佛教,都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發展,這一點我握有大量的證據。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分別,完全是漢地佛教徒的貪嗔痴的結果。


貼個評論

前幾天的交流,算是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了

這是一群 「你說什麼不重要,我說什麼才是什麼」的人

所以在他們看來,佛陀的本意並不重要,反正解釋權在他們手上,他們說大乘非佛說,大乘就是非佛說。管你說什麼

所以,這樣的學佛,其結果也只是在為我執我慢添柴火,為輪迴增動力

慎之


固執己見,誹謗別的法門,這都是慢心作祟,有慢心就證明修行有問題,真正修的好的小乘人恐怕也不會起這種慢心吧。


異次元虛空惡魔


自以為是原教旨主義者的一群糊塗蟲。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知乎上表現出來卻是一群噴子。

一句話,他們根本不理解什麼叫原教旨主義,如果稍微有一點理解,他們就不會這麼得瑟了。

這個回答必須匿名。


宗教是信眾的宗教,像猶太,基督,伊斯蘭信仰的都是一個神,怎麼會是不同宗教。一開始,所謂的主只能猶太人能信,那外族信仰他怎麼辦,於是受信眾的需要,基督教出現了,或者說正教出現了,後來日耳曼人崛起,他們需要的是日耳曼人的基督教,天主教就出現,伊斯蘭同理....說了這麼多,就是想笑話說哪些所謂原始佛教,原始伊斯蘭這些原教旨主義,信眾需要的怎樣的宗教才能宗教就要怎樣變化...猶太人要猶太教,日耳曼人要天主教,俄羅斯要東正教,阿拉伯人要遜尼派,波斯要什葉派,宗教要適應信眾...對於中國或者說漢地,時代的變化使漢傳佛教越來越世俗,漢傳式微,那對於所謂南傳來說,現在這裡就是發展信徒的肥地,那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大乘不是佛教,他們才能以正統收編漢地的所謂佛教徒,但是就算佛教,也是需要漢地的佛教才會傳播得快,就不知南傳怎麼變了


我這裡複製一個我對其他問題的回答,你看了就知道。

入世還是出世,這也是學大乘和學小乘佛教徒都有的一個諍論焦點,表面看起來是矛盾的,其實他是不矛盾的,矛盾和糾結是因為你見地不清,見地不圓融,沒有建立整個佛法修行的 修行次第,不知道修行的主課和輔課是什麼,

關於一些爭論,那麼你要依聖言量,佛法是聖人之學,你千萬不要去相信那些凡夫說三道四。你要依佛,菩薩,羅漢及證得大成就的聖者為依據,你千萬別相信那些凡夫的推想及考據。佛法不是象哲學一樣靠凡夫推想出來的,佛法是那些聖者通過實證 證到後才講出來的。

還有如,學大乘好還是學小乘好?是在家還出家?修善行福報還是修禪定?好糾結啊,好象是矛盾的。

其實出世是為了更好的入世利眾。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善行福報是修禪定智慧的資糧基礎。出家易修在家難修,但見地不清出家也是白搭。

大乘和小乘,出世還是入世並不矛盾,具體如何做這要根據你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的。

這個問題我今天來幫大家理清楚,否則會有千千萬萬的學佛人諍斗和糾結。

首先我們來建立一個佛法修行次第。

我們國內大多都信大乘佛法,但基本沒人講修行次第,以致於學了多少年佛,看了多少年佛經,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實修。

大乘佛法 經中講的修行次第是六波羅密,那你知道如何去實修這六個波羅密嗎?好象真要去做的話,還真弄不清如何下手。

大乘楞嚴經中講修行三決定義: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這是一個更為精練簡捷的修行次第。他也和小乘法的次第 戒定慧一樣的,同時也和六波羅密相符。只是針對不同人群,其內容稍有不同。

戒,定,慧,三次第怎麼和六波羅密相符呢?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 戒 字也可用另兩句話來表示,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個佛法總綱的前兩句即可表示這個 戒 字。

六波羅密前三個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個波羅密都可歸入這個 戒 字中。後面三個波羅密,一看就知和 定 慧 二字是一樣的。只是具體修時各人有些不同。

這時這個戒字就包括了斷惡和行善二部分,這個 戒 字和小乘的戒字是否一樣呢?無疑 是一樣的。只是針對不同人群佛制訂了居士戒,五戒,比丘戒,菩薩戒。

比丘二百五十戒中也包含 止惡和行善這兩個內容的。再要求低一點的在家人戒中,要求的五戒十善,也是戒惡行善二部分內容。只是對在家人要求低一點而已。高要求的菩薩戒中也是戒惡行善二部分內容。

此時我們可以確定第一次第戒字就是斷惡行善,這個戒在大乘小乘都是一樣的,即斷惡行善。但佛對不同的人群作了不同的要求,故產生了幾種戒律。

在實修這個戒時,則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作一個選擇。佛在大小乘經典中講了幾種戒律,他制這些戒律也是為了各種不同人群,其實際情況不同,可以適合他們修行提升。

第一種,最低要求是居士戒十善業,即戒十惡行十善,加守居士五戒。

第二種是,五戒,加戒十惡行十善。

再上去就是較高要求的比丘戒和菩薩戒。

對於出家人一般是持比丘戒和菩薩戒我們不談。

重點談在家人。在家人最簡單易持的是持第一種和第二種戒。也有持菩薩戒,但不容易持故不談。當然你能持菩薩戒那肯定是功德無量的。我這裡講最簡單易持的。

第一種和第二種戒唯一的區別是五戒中的淫戒,居士戒中的淫戒只戒邪淫,正淫是允許的。而第二種戒是正淫也不允許的。

那為什麼要有這一點區別呢?這是為了適應二種不同人群。一種不想修禪定,一種是想修禪定的。

第一種是只想做個好人,又能陞官又能發財,回家又能享天倫之樂(淫),他覺得現世很好,不想解脫,只要不墮到三惡道就好。這個淫字己搞了幾億年,上癮了,他不想放棄。佛也沒辦法,他們也來歸依佛了,也想跟佛學,也想沾點好運。我佛慈悲,他們想學好,總不能不理吧,所以就降低要求,把五戒的要求再往下降一步,允許他們有正淫,不允許邪淫。但要知道要求降低了,果報也會打折的。

首先不斷淫慾是進不了禪定境界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更不用說開悟解脫了。

為什麼說不斷淫慾進不了禪定和色界天以上呢?

第一,所有大宗教傳統宗教都要求其主要傳承人出家,其主要是要其能斷欲,其次是少事不要去忙。從佛對出家弟子的戒律也可看出要斷淫。從此可知斷欲是人類提升升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第二,從欲界的名稱及定義上即可知。欲界的欲字,意思是淫慾。即不斷淫則只能在欲界這個範圍內待著,出不了欲界。

第三,欲界是四天王天等六欲天以下的整個範圍叫欲界,欲界的所有眾生不管是天人餓鬼地獄眾生,有一個最大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有男女淫慾,而往上看,到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都沒有這個淫慾之事了,最多還有一點情而已。從這個情況來看,不斷淫慾無法進禪定色界天。因為進初禪就是進入了色界天人的境界了,死後也可往生到色界天。

這些資料在那個經里的,我還真一時答不出來,但可肯定的回答你在大藏經中有。對了在瑜伽師地論中一定有,網上的二十八天三界天人和四禪八定的配合圖,也可一目了然。

第四,當修禪定進入初禪,叫離生喜樂。師地論中解釋這個 「離」 字是,離 「」欲,惡,不善法「」。故知不離淫慾,是進不了初禪。

第五,從古今實修者大德的傳記及近代現代人實修的體會文來看,不管在家出家,也是都要離淫慾才能入定,才能進入色界天境界。

第六,從道家,氣功,瑜伽等資料來看都是要離淫慾才能得禪定。

從這些實修資料來看,夢中有夢遺者,都修不成禪定。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因為現在學佛人的觀點越來越偏了,這個你錯了就是修不成禪定,你再努力都沒用。漏掉了只能從新再開始。各位修禪定的請注意。

這個結論是我看了多少年古今成就者的傳記,和近代現代各派實修者的實修資料後得出的結論,其對錯各位可以去自己驗證體會。你若不信我也沒辦法。你能一邊夜裡做春夢,白天又能入四禪八定,那我一定佩服你確是高人。

四禪八定是共法,外道也能修到,當年釋迦佛也是,先跟幾個外道師傅學禪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定後,再自己打坐49天開悟的,故在禪定方面的學問,在理論上,外道的也可參考,相互發明。但在實修時不能串修,因有法脈流問題。

結論是 , 想修禪定,一定要斷欲。夢中有漏精都不行。

以上是只想修人天福報,而不想放棄天倫之樂的方法,可叫初士道,是居士五戒加斷十惡,行十善。是修行的第一等人群。

為什麼一定要加斷十惡業行十善業呢?

因為佛經中說,守好五戒僅能保住人身。要到欲界天等二十八層天,都要修好十善業才行。故要修居士五戒和十善業。這個十善業也可參考儒家的八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廉恥,勤儉,格物,慎獨,修身,養性,齊家。

這是初士道。

講到儒家多說幾句。

儒家文化是聖賢傳下來的學問,不是純理論的心靈雞湯,是實證學科,做好了能上升到欲界天,對升官發財,增福增壽健康子女優劣等都有好處。現代人研究儒家要跟王鳳儀大德劉善人大德,他們的化性學一起研究。其學問就是儒家學問。

在修福這事上還要講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 「交天課」。

交「天課」即是,拿出自己收入的百分之十去做善事,救苦濟貧等。不交天課必遭天遣。我看到西方天主教也有拿出百分之十行善的說法。阿含經中佛也講過在家人如何用財作善修福,其所講比例比百分之十還要高。

言歸正傳。你要知道正淫也要節制的,正淫傳種接代無可厚非,但是你要是濫用,對不起也會墮落鬼道。

因為淫慾耗福耗能是最最厲害的,會損福折壽,故古人講萬惡淫為首,就是這個道理。

文明古國及宗教國家都有許多遮止淫慾的風俗和習慣及觀念,為什麼?都是聖人教的,是為了我們不墮落三惡道,為了福報更好,過得更好更幸福。

你看中東國家女人出去都把臉遮起來。為什麼,為了防止別人動淫心損福,防止修行人動淫心退墮。現在人自己的好文化不學,去學洋人不好的搞開放,越穿越少,然後淫心越來越重,損福折壽,修道人也難靜心修定。

若要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則要五戒十善業再加修成禪定。

現在再講第二等人。

第二種人群是想修禪定,又不想出家,就在家中修。針對這種人群,佛就教他們守斷淫之五戒,再加十善業。可叫中士道。

注意,想升到欲界天就要修好十善業,那麼你修禪定是想要超過這個境界,當然要修好十善業啰。佛經中講升天,升到二十八天中都要修好十善業才行。修好十善業才能升天。

為什麼說守五戒加十善即可起修禪定呢?

第一,根據楞嚴經中講,起修守戒修定,是四大清凈明誨,其即是講的四大根本戒,戒淫,戒殺,戒偷,戒大妄語,也就是說守好這四大根本戒就能起修禪定,除此以外佛經中,再也沒有比這個要求更低了。

但你不要看到這隻要守四個戒,就把十善業丟了,因為佛經中明確講,要想升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要修好十善業,而修禪定是要超過欲界的,故這十善業你不能放下也要修好。但是守戒和修好是要求不一樣的。守戒是嚴格要求堅決不能做。修好是盡量做好,沒那樣嚴格。但是你做得越好,你升天的層次也越高。

實際上五戒是十善中的幾個重要的部分,將它提出來要特別做好而已。

故綜合這些佛經資料,得出修禪定的最低要求是,四大根本戒加十善業。

然後再講現實,現在國內寺院對在家人授戒一般都授居士五戒和斷淫五戒,再加個菩薩戒。一般對在家人就這三種。

居士五戒是對不修禪定者的。你要修禪定,只有二種即斷淫之五戒和菩薩戒。

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一般人不容易守。容易一點就選個五戒吧。當然你能守菩薩戒的話,那是功德無量的。我這裡是講針對懶人又要修定講的最低要求,就是去寺院持戒和尚前受個五戒即可起修禪定,再加盡量做好十善業。即可修定。

若你僅修禪定,而不修佛教的慧觀,則最高只能修到四禪八定,或是仙道。死後就能往生到你修到境界的相應的禪天。但這還是在六道中。不出輪迴。

故僅修禪定,不修佛教慧觀,不證「人空法空」,你禪定功夫再高還是屬世間定,不出輪迴。只有在禪定的基礎上修佛教的慧觀,證得人空法空才能解脫六道輪迴。這也是佛法與外道法的最大的區別處。這些慧觀只有佛法所特有,所有的外道法中都沒有這些有關人空法空的慧觀,故也只有修佛法證人空法空才能出輪迴。此人空法空亦非斷滅空。

修禪定後,你修到何境界,死後才有資格往生到與你相應的那層禪天。

一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去掉,還剩二十二天,一禪有三個天。二禪有三個天,三禪有三個天,四禪有九個天。再加無色界四個天。三界共二十八天。你活著的時候,你若修到與這些天人一樣的境界,你死後才有資格往生到他們那裡。

以上是講僅修禪定而不修慧觀的人。但你也不要看輕他,升天也是要無量功德才能升,故要隨緣盡量多修福報,多修十善業,多做善事。故道家也有三千陰功之說。

以上講的是第二等人的中士道。

下面再來講第三等人。可叫上士道。

這些人是為了要想成佛出輪迴的。針對這部分人,佛就教他們先發大菩提心,為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解脫六道輪迴而修,不為自己,為了別人而來修禪定及智慧,修好了才能證果開慧解脫輪迴,才有能力度眾生離苦得樂,才能成佛。佛講輪迴是眾生最大的苦,好不容易修到天上,享了幾千年或幾萬福,福盡還是有可能會落到三惡道去受苦,萬萬億億年永遠都停不下來,永遠輪迴。佛教我們發心為了救法界一切眾生出離苦海解脫輪迴而來修佛法,自己先修成後解脫後再來教化眾生,救度一切眾生出離苦海出離輪迴,這個就是發大菩提心。

以發這個大菩提心,而來修佛法,修戒,定,慧,就叫佛菩提道。這樣來修戒定慧才可以成佛。有這種發心就叫大乘。沒有這種大心,只是為了自己解脫而修就叫小乘。

具體修時可分在家修和出家修。

出家人二百五十大戒必守,也可再加菩薩戒一起守。然後修定開慧,證四禪八定,再開悟證悟「」緣起性空「及「」人無我」空

得阿羅漢果,若入滅盡定,就是定性聲聞及緣覺。辟支佛也是證到這個境界。若證得人空後不入滅盡定,繼續修止觀,到證悟「」法空」,萬法唯心,色空不二,證得般若智,此時就是登地菩薩,即入一地歡喜地,登地後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修行,再往上二地三地……到七地叫遠行地,也叫不退轉地,此時就保險了,永遠不會再退轉了。此時能夠對境無染,動中靜中,一人萬人之中都能在楞經大定中,在空性中,在佛性中,不起分別心如如不動。此時才可出山發大願度眾生,再往上八地不動地,九地十地大菩薩,最後功德圓滿成佛。

以上出家人表過不談,重點講在家人。

在家人發菩提心後怎麼修?還是戒定慧三次第。

這個第一次第「」戒「」,有二種,

一是五戒加十善業。

二是菩薩戒加十善業。

你選一種去寺院持戒和尚前受戒,回家來天天檢查守好,稍有違犯馬上懺悔並改正,慢慢習慣了好了。

守戒要嚴格執行,破戒是有罪的,不能隨便。十善業要隨緣盡量做,此時行善都只算修福報,福報功德大了修禪定會很快。

然後守戒修善,同時天天認真打坐修定。一般先依二甘露門修出入息和不凈觀白骨觀入手來修四禪八定修止觀。

修定中守好五戒,其中最重要關鍵的就是淫戒,夢中都不能漏,一漏就只能從新開始,當你能下面不漏,上五根盡量少用,不看手機電腦,不看美女不看書,不聽歌,少說話等即叫六根清凈,其科學原理是不要耗用能量,積聚能量。這樣上五根關閉,又不下漏又不夢漏,每天多打坐,年輕人一年之內必入禪定。

但是這個夢漏很難堵,連南懷瑾這種見多識廣,知識豐富的大德也說一點辦法也沒有。

但是我看到在公開的佛法里都有至少四種方法可解決此問題。

道家中也有,武術中也有。下漏解決,加多打坐一定會很快入禪定,有些人修了幾十年,一輩子不能入定,無疑下流 夢漏沒解決。

我看到現在佛教界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越來越偏了,連佛要他的親近弟子出家是為什麼,這樣明顯的意圖都看不出來,還在咬文嚼字,讀經要看出佛想表達的意思,他這經講的什麼宇宙規律。這些宇宙規律是永遠不變的,我們人類只能去適應它。

故今借知乎這個平台,想來挽回這個局面,望能修出十個八個大菩薩和一大批有神通的人,人民大眾才會相信佛法,才會來修學佛法。

你自己專業人員都修不出成績來,弄得佛法好象僅是知識和哲學,慢慢的人家就說你是迷信,不信了,佛法就會真的在人間消失。

你若不能修得四禪八定,談何開慧開悟?

你要修四定八禪關鍵就是要守好戒。不守戒你即使努力一段時間修出了禪定還是會退掉的,是無法穩定的進入禪定的。

佛在涅槃前召集弟子作最後遺言時說:「」戒是解脫之本,如貧人得寶,是汝大師,如我住世無異。依戒能生諸禪定,能滅苦開智慧「」。

你看佛講的多重!汝能守戒就如把佛請到了面前。

這個守戒你不做好很難入禪定,即使得定了也不會穩定。

戒守好了很容易入定,其中這個淫戒對修定來說是重中之重,是關鍵。

所以有位大德說:自利以戒淫為第一,利他以戒殺為第一。

禪宗的初修時參話頭就是修禪定。禪定是基礎,在禪定的基礎上,才可止觀雙修,才可修一些小乘或大乘的慧觀,在這裡其實還談不上分大乘小乘,大小乘的一些慧觀可相互借修,都是為了除八十八結使。

但大乘的有些觀法,你四禪定都沒成是無法修的。故初修宜以小乘法入手,到至少修得三禪四禪定才可談慧觀,才可修一些大小乘觀法,這樣修會很快。一般若是有過下漏的人,要從小乘入手,再修大乘,但發心要發大乘心。這樣比較快。小乘和大乘是二個次第。

智者大師的天台宗就是走的這個路子。其實我國古代早期的學佛者都是走的這個路子,修出過許多大成就者。到後來禪宗盛行後才漸漸把從小乘入手的方法給丟了,結果就越來越難了。

現代人更適合先修小乘再修大乘。因為現代人上漏下漏都很嚴重。

若是上根人再來人則可直接修禪宗的方法,或按楞嚴經前半部的觀妙明真心法修楞嚴大定。但這種上根人有幾個?

故一般人還是老老實實,發大乘心後,先修小乘再修大乘,這樣修會很快成就。

小乘大乘是兩個次第,並不矛盾,

不要相互諍論,因為你沒學過或沒摸到佛法的大框架,沒建立整個佛法修持次第。

我來把小乘和大乘的真正區別和這二個次第如何銜接講清楚。

先發大乘菩提心,再從小乘法入手守戒,然後先修止,一般從二甘露門守出入息和不凈觀白骨觀入手修。再得定,進入一禪,二禪,三禪,四禪,然後修慧觀,或在三禪就加入慧觀,不要太早,否則可能會退,一般是修四念處 身,受,心,法,就能證羅漢果,止觀雙修,到四禪時呼吸就停了。進入四空定,在此四空定過程中,斷見思惑即可能證悟「人無我」 「」緣起性空「」而證羅漢果,證果後就標誌小乘道巳修完。然後,不要入滅盡定,繼續銷落諸念,修大乘經中的楞嚴大定,法界觀法一行觀法,繼續銷落諸念,其實這些名字不一樣,實質是一樣的,在修此觀時要知萬法唯心之理,銷落諸念,修到一定程度就會大徹大悟,即是大乘的開悟,悟「」諸法空性「」,萬法唯心,色空不二,悟得佛性,證般若智。

或者在四禪後進入四空定時即用楞嚴大定修法,先看懂楞嚴經前面的七處征心,十番辯見等前半部經,然後觀妙明真心,再按五十陰魔部分修銷落諸念,到行陰解脫進入識陰階段就會證得羅漢果,然後不要入滅盡定,繼續銷落諸念,到識陰解脫就是證大乘法空而開悟,此時即為登地一地,登地後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修行,再修保任法,保持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住於空性中佛性中如如不動,這樣修到第七地遠行地不退轉地,能對境無染,才可出山度眾,發真正的大願菩提心,度盡眾生。大做空中佛事,入世行菩薩行,內密菩薩行,外現眾生相,化生十方,度無量眾而無度。能對境無染不起分別心。此時才是真正的入世菩薩。以前的入世,只能算修福報為今後的正修定慧集些福報資糧,為正修定慧作準備而己。最後經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圓滿才成佛。通一切智,徹萬法源。

開悟後就只有二件事,第一件是保持自己時時在佛性中空性中,稍有分別妄念起來,馬上覺知回歸到空性中去,這就是經中的講的楞嚴大定,經中講楞嚴大定是菩薩最後修的法。這樣修到七地不退地八地不動地,這個楞嚴大定就非常穩固了。另一件事就是隨緣度眾生。大乘經千講萬講其實就講了這兩件事。

在這裡你就看出來小乘和大乘有什麼區別了吧。

在功夫方面,小乘先證 「人無我」空性證羅漢果,不入滅盡定,繼續向上修「銷落諸念「」,然後再證大乘「法無我」萬法唯心,色空不二,得般若智,進入大乘一地歡喜地,此後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再修保任法,修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任運住於空性中,能對境無染,如如不動,這就是菩薩地七地遠行地,也叫不退轉地,也就是禪宗的破牢關,此時能對境無染,才能不退,在這之前不努力都有可能退轉。這個小乘與大乘的銜接功夫是佛在楞嚴經中講的。這個保任法是禪宗的叫法,比較通俗易懂,在十地經中是一地二地三地……直到七地不退地,每一地都有名字及內容的。

在度眾生能力方面,

因為小乘羅漢他還不具備對境無染的能力,故他們不能象七第以上的大菩薩一樣,化身十方廣度眾生,不敢和光同塵和五欲眾生混在一起,他一入紅塵就會感覺到功夫退步了。故他不敢入紅塵廣度眾生,故空有悲心,還不具能力。這才是小乘的「」小「」的真義。

而七地不退地以上的大菩薩,能夠對境無染,能和凡夫眾生混在一起共事而不退轉,天堂地獄都能去度眾生而功夫不退,反而功夫進步,因為大量度眾生有大功德嗎,且其雖入世度眾而其心能住於空性中如如不動,從來沒動過,故功夫長進更快,還能化身十方廣度眾生。他具有這個能夠大量度眾生且功夫不退轉的能力,這就是大乘的「」大「 的真正意思。

為什麼要廣度眾生呢?因為成佛需要大功德,並且阿賴耶識中的污染種子在這個過程中要全部轉凈,這才是真正的唯識學中講的「」轉識成智」。凡夫哪來的轉識成智,凡夫是糊塗轉成糊塗。在這個過程中塵沙惑微細惑會慢慢消除,智慧會越來越大,功夫會越來越高,直到成佛,通一切智徹萬法源。這是從自利功夫角度講。度眾生為了成佛,成佛為了度眾生。

這個大乘小乘有四個方面不同,一是發心大小,二是功夫大小,三是智慧大小,羅漢只有上下五百世的宿命智,而成佛後是對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他都知道其原始來處及其終極的去處,通萬法智,徹萬法源。四是度眾生能力的大小。

這是大小乘的區別和不同。

從五陰解脫角度來看,小乘證羅漢是行陰已解脫,進入識陰解脫階段,但識陰還沒解脫,此時可證得人無我證羅漢果,再到五陰全部解脫,即識陰也解脫後即是登地大乘開悟。此時即是《心經》中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實證萬法唯心,如幻,真空妙有色空不二,證般若智。

若從唯識宗的角度講,修到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我執識意根,才完全修除,唯識學叫轉識成智。

第六識意識轉成妙觀察智,任運不執不造作,知眾生根性。第七未那識為我執識,轉成平等性智,無有是非高下愛憎的分別心。第八識為法執識,藏識,執藏所有善惡種子的一個識,轉成大圓鏡智,圓明空寂如如不動,常寂之光。成所作智,即前六根在果上才一起轉,轉成成所作智。即大圓鏡智一轉,斷除了一念根本無明而大徹大悟,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才跟著一起轉成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隨事運用悉入正受。此時所作一切事皆會圓滿成就。到此層次後,你說話也不能亂說,你一說話就會成為現實。

以上講的是四智。

開悟後證入佛性空性後還不穩定,有時會退出來,故要修保任,保任是禪宗叫法,比較通俗易懂。這段功夫十地經中講到的比較難懂。禪宗的保任較易理解。修到座上座下動中靜中,動靜都能對鏡無染才是七地不退地,八地叫不動地。然後才可出山度眾,行真正的菩薩行,內密菩薩行,外行世俗行,和光同塵,入世度眾生,大做空中佛事,也有能力化身十方了。此時叫莊嚴佛凈土,為什麼?因為功德圓滿後會在宇宙中生出一個凈土來,你會到那裡去成佛當教主,跟你有緣的眾生都會往生到那裡去接受你的教化。

當證羅漢果時,有些煩惱結使只是伏住,根子還在,到登地時才漸漸拔根,到七地時才將根子拔盡。

故大乘經中說羅漢若入滅盡定,八萬四幹個大劫後還是會出定的,因為煩惱的根子還在,他必須再修大乘才能拔根,才可能成佛。

他證到羅漢後若入滅盡定,不向上修了,那麼他就是定性聲聞和緣覺,聲聞是依師而修的叫聲聞,緣覺是修十二因緣證悟的就叫緣覺。辟支佛也是證到這個境界,辟支佛是無師自修自悟而證得此空性的叫辟支佛。修證到羅漢果,證得人我空和緣起性空,修到這個高度就標誌小乘法修完了。但是他還不知第八識藏識。因為小乘法中佛沒有明講,且他功夫也沒到那層次。

他們若是入滅盡定不出來,灰身滅智,那麼他可定八萬四千大劫。但是在一些大乘經中,佛就勸這些已證得四果的阿羅漢們,不要得少為足,要回心向大,捐舍小乘,上面還有可修的,就是修大乘佛菩薩道。這就是法華經,楞嚴經中講的「回心向大」。

這個大乘法佛對凡夫弟子沒有講,因為怕他們會害怕要大量度眾生,還有時間要那麼長,怕他們退失信心,故對凡夫弟子沒講,對凡夫弟子先講了一半,講了小乘羅漢道,因為證羅漢道比較容易,有些上根弟子在開法會的當下就證悟了,有些回去修幾天或幾月或幾年就證悟了羅漢道。當證悟羅漢道後,佛才對他們講大乘法,勸他們再向上修大乘法,要發大菩提心,要大量度眾生,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成佛才是終極目標。此時那些羅漢弟子一般就會不怕。因為一是對佛更加增強了信心,二是自己已經有了較大的神通和智慧,能隨意上天入地,能知五百世的宿世因緣。故一般就不會怕,就會繼修大乘法。從大乘經中可知,大乘經聽法的對象都是四果羅漢,天人及大菩薩長者龍天護法等。

當然經中也講,也有一部分羅漢腦子轉不過彎的,不信大乘法就去入滅盡定了,灰身滅智,那就只能等八萬四千劫以後再說了。這個就叫有餘涅槃,證佛果後叫無餘涅槃。

但你也不要怕,誰也不知你已經修了幾個阿僧旅祗劫了,也許你已經修了二個半阿僧祗劫了,也許你就差那麼幾年了。所以你對自己要有信心。

還有個概念分段生死,到七地遠行地不退地後才能真正了「」分段生死「」,進入「」變易生死「」,此時你才有能力不去投胎。若沒修到七地不退地前,你生生死死投胎轉世 由不得你。亦有說慧性菩薩到一地歡喜地就有能力不去投胎,悲心菩薩要到八地才能不去投胎。以後就是意生身化身起用度眾生了。其實就是禪定功夫修得好的話就早具備這個不投胎的能力,定功差一點就晚一點。

人死後前七識全部斷滅歸零,僅剩一個第八識最後離開身體,第八識藏識離開後才算真正死亡。人去投胎時這個第八藏識第一個去,然後再漸漸生起前七個識,又成了一條好漢。故知我們真正主人是這個阿賴耶識,但你又不要認為他是一個實體,他具有空性。

人死後雖然前七識全部歸零,你這一世學的做的想的,全部滅了,你不知道了。但是你此世所有學的做的想的,在你做的當時就已作為種子全部收藏進了第八阿賴耶識藏識中了。這個藏識的藏字就是收藏的意思。阿賴耶識譯成中文就是「我」之意。他具有收藏性,到你投胎後下一世,那些藏識中的種子會自動不斷流出來,第七末那識就將這些種子執為我,加個我字,然後交給前六識,第六識意識就會分別及造作。將合意的就愛,不合意的就恨就討厭。並且會指揮前五根去造作現行。他又會被阿陀那識藏識作為種子收藏進去。故知煩惱痛苦的根本就是這個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和第六識意識的分別造作造成的。故我們在做功夫時要滅掉這兩個識就會成功開悟解脫一切苦厄。

這裡你要注意哦,修道起手一般從六根中隨取一根入手起修,但最終都是要滅掉這兩個識,才能滅苦,才能脫輪迴。即要滅除第六意識和第七識意根未那識我執識。佛給我們講了許多方法修道,都是符合這個大原則的,不會違背這個大原則。

修到七地八地不動地後,這兩個識滅除了,此後阿賴耶識就再也沒有被此二識污染過的種子收臧進去了,只有流出原來的污染種子沒有收進,直到污染種子全部流盡,就轉成眾生人人本有的如來藏識,轉成大圓鏡智,就成佛了。

生命的真相就象江河水一樣,種子不斷流出來,再加上你現世六根的造作攀緣分別思考及現行,就形成了今世的所有際遇命運。同時這些際遇再加上你的六根攀緣執著分別思考造作現行,這些又會被藏識作為種子收藏進去,作為以後的果報。眾生的生命過程真相,其實就是這些種子不斷的流出收進的過程。就象長江水一樣,你看長江好象永遠沒變,其實它裡邊的水時刻在流,上一分種和下一分鐘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現實的世界及萬事萬法,其實就是六識七識對藏識中流出的種子不斷執取處理的過程,全部是虛幻的。佛陀知道了這個真相後,故給我們講萬法唯識,萬法唯心,如幻如影,真空妙有,空有不二,色空不二。也就是《心經》中描述的一樣。

這個唯識學理論性很強,專用名詞多,有一個專用名詞你不了解定義的話,你就看不下去了。故很難學,他是將生命真相展開來分析,非常複雜。關於唯識就講這些,再講有人會看不下去了,會暈。對做功夫及了解生命真相,有以上這些知識也差不多夠用了。

這個唯識學佛陀在經中講,他怕眾生「」執為我「」,故對凡愚不開講,只對高智慧的大菩薩才講。

解深密經頌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你若看懂了我上面介紹的內容,再去看心經,般若經,那麼你一看就懂了,就會感覺無比親切。懂了就叫解悟,不能受用,只有修禪定功夫證到那個境界才叫證悟才能受用。

還有個概念叫法報化三身,也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法身自性身,是生命真正的本源,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恆常清凈,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第八阿賴識,也叫如來臧。其他七個識都會斷滅,這個識他永遠不滅,但你不要執其為實體,他亦具有空性。亦即「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心即佛心,因無明遮障,故不能自見清凈法身。其能生萬法而不執取,恆常清凈,前七識都由它生。我們修道就是要證悟此法身,證悟了就叫明心就叫開悟。

報身受用身,就是果報身,報應身,自作自受各人不同。我們現在每個人的身體就是報身。

化身變化身,是禪定功夫修到很高時,才有能力化千百億化身去度眾生作佛事。

以上就是講的三身。三身四智都已經介紹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神通,你若修好了禪定功夫,那麼一定會有神通,他是屬於智慧的一部分,人人本自具足,眾生因業障而無法啟用,你修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五神通,最後一個漏盡通只有成佛後才有。這個神通就如小孩長大後自然會說話走路一樣自然,你沒有神通是因為你還沒修到那個層次。但有了神通你不能常常去玩神通,會影響你繼續進步的,偶而玩一兩次也沒事。我國古代叢林中規定不許顯神通,是為了保護修行人能順利修行進步。

這些過程講起來,寫起來非常麻煩,可以寫幾本書,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天天一邊度眾講經說法教徒弟,這就叫隨緣度眾生。一邊還能時刻保持在禪定中。

如果你還不能做到動靜都能在禪定中的話,那你就盡量少出去,少見人,禁語,閉關打坐修定,除了吃飯睡覺外,都要保持在定中,最後連吃飯睡覺24小時都要在定中。這樣禪定功夫日日增高,經過一定的時日,從量變到質變,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這樣層層遞進,功夫境界在不斷的提高,微細惑在不斷消除,智慧在不斷提高增大,直到成佛。沒什麼複雜的,就做這二件事,隨緣度眾和楞嚴大定。如果在山裡閑關也是這二件事。你功夫高了一些非人也會來跟你學的,所以在山裡也是這二件事。經中講,「」理可頓悟,事要漸除「」。就是講開悟可一剎那完成,而這個禪定功夫是要靠長期積累,沒有捷徑可走的。

在此過程中其實就是禪定功夫不斷提高,智慧不斷開發的過程。其中心核心就是禪定功夫,故知修禪定功夫才是真正的主課,修禪定功夫才是硬道理。若沒有這個禪定功夫,那麼你嘴上說得口吐蓮花,還是只益戲論。多知為敗而已。

我這樣子用口語講,你們對大乘小乘的關係應該清楚了吧!

並且對整個佛法的框架也應該清楚了吧!

羅漢,菩薩,佛是三種修到不同層次的聖人,他們都證到了空性,但層次不同。名字不同當然有區別啰,否則佛何必這樣麻煩,直接叫他佛好了。

學南傳小乘的人不要以為證得羅漢就到頂了,如果真到頂了,佛為何不印證他證得佛果了?而是印證他證得羅漢果了?

現在應該對整個佛法的實修次第戒定慧也清楚了吧!

其中「」戒「」字「主要從如何實行角度講了一個輪廓。」」定「」字其具體內容沒細講,「慧」字重點講了大乘慧,因大乘慧複雜難懂,故作重點梳理,大乘慧應該已經講得較清楚了。小乘定慧簡單易懂,你自己去看書學習吧。重點是要找到你「」自己如何修「」這個關鍵。關於戒"字「定「字的詳細內容,你自己去看書讀經吧。

我今借這篇答題文為基礎,又添加豐富了一些內容。旨在建立一個框架和修行次第,這個框架沒有幾十年的專心學習和悟性,很少有人摸透。並想把一些錯誤的觀念扳正。否則一些沒有能力去研究經律論的人就會被誤導,努力了精進了卻修不出成績。

此文內容只是將經律論中的一些資料進行梳理,從實修角度把他簡單的表達,並非我個人創造。雖然會有許多人有異議,但有緣人看後自會得益。

我們佛教內部不要諍來諍去,都是見地不清啊,成績又修不出來,弄得都象心靈雞湯,聽聽很有道理,到用時發覺用不上。努力了多年也沒成功,壞了多少人的信心啊。

修戒定慧才是主課,才算正修,修禪定功夫開智慧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輔課為此作準備而已。這一點你腦子裡要始終時時清楚警醒驚醒。

不要學了許多高深的理論,忘了實修功夫,急著去當老師,去搞宣傳,去看別人這裡對了,那裡錯了。那就成了「畜聞成過咎」,「多知為敗」「說食不飽」「只益戲論」,結果是空入寶山,一場空。「」緘口不言才有少分相應「」。

宗教的影響力在於實證,在於修出聖人,你修出聖人了自會有千百億信徒來跟你學,宗教並不是靠凡夫到處宣傳就能傳幾千年的。

佛法是實證學科,不是心靈雞湯。佛弟子在當年證果是非常快的。我們見地正確也能很快證果。歷史上印度中國都有許多大成就者通過實證,證明佛法是完全可以通過實修來實現的。若是見地錯誤的話則就很難啰。古代禪宗祖師對來參學的和尚非常重視見地,因為見地正確後,你回去慢慢用功總是還有希望的。

下面再來講一講年輕人學佛如何取捨。是入世呢?還是出世呢?

第一種,年輕人你若是不結婚童子出家修行,那是功德無量。恭喜。

第二種,若是在家獨身不結婚修行,則肯定要工作,一邊工作一邊修行那也很好,不過恐怕父母不會同意。

第三種,先結婚傳種接代,同時守居士五戒再加修好十善業,多修福報,正淫也盡量少做。然後到一定機緣時,完全斷淫,或出家修或在家修。這部分人應該是學佛人中的絕大多數。

此中出家的就不談了。

若是在家又想修行,要想完全斷淫恐怕不容易啊!

此種人也可分三種情況。

一,大福報人。這種人在家裡言重如山,誰敢說個「不」字。說斷就斷。

二,男女雙方都學佛,傳種接代後都願斷淫修行,那也算是大福報啦,不過很少。

第三種,這種最多,即一方想修,對方不同意。那怎麼辦?沒辦法啰,這是你的業障你的情債,只能先 「了業 」 啰。以後再找機會吧。

你可以這樣做,先持居士五戒修好十善業,多做善事多修福,正淫也盡量少做。為以後作準備。福報大修禪定止觀會更加快。

那以後什麼時候有機會斷呢?

等到四五十歲更年期了,此時是一個機緣。但現代人學洋人的觀念,恐怕也不容樂觀。

那還有最後一個機會一定能斷。就看你自己想不想修了,就是等身體生病了,或是老了六七十歲了。但此時修會慢許多難許多。越年輕修越容易成就。所以越早越好。

當然也有可能,你哪一天突然想明白了:「」人生是苦,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你毅然決然地揮揮手走出圍城,奔向崇山峻岭,去修菩提大道。那絕對是大丈夫所為。我敬佩我隨喜。

即使你沒有找到機緣修禪定,你也不至於墮落到三惡道,最起碼死後可往生到欲界天,因為你持了居士五戒和十善業道。

印度古代婆羅門族有個風俗,傳種接代把小孩養大後就出家修行。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中有多位是中晚年始修而成就的。

古代道家六七十歲始修的,也有成就者。

以上道理全部表完,其中包含:為什麼要修,修什麼,大乘與小乘,世法與出世法,入世與出世,在家與出家,如何修戒,斷欲與不斷欲,修福報與修禪定,世間定與出世間定,外道與佛菩提道,羅漢 菩薩 佛,初修到成佛的功夫次第。

諸位如何取捨你自己決定吧。望能修出一大批大菩薩來! !!!!!!!!

再補充幾句。

男子初修行有夢漏這一關很難闖過去。而女子修行則沒這一關,女子淫漏時比男子漏失的菩提(能量)要少許多,這也是女人普遍比男人壽命長的主因。故她們即使有夢漏也漏的很少,並不影響進步。故女子初修時比男子更容易入定。

但是她們初修時有經血這一關要過。

即當老朋友來時,可能會出血過多。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你可以這樣,當老朋友來時,你用「」放空法」,即山河大地房屋身體都放空沒有了,腦子裡啥也不想,就這樣放空傻坐。到幾天後老朋友過後再用原來的修法繼續修。不管你用何法修,若碰到出血,要立刻用放空法,一用此法即能正常或止血。

對於女人初修者,從會陰部到肚臍這個小腹部位是禁區,千萬不能把意念放在這個範圍內,否則會大出血。特別是修意守法的女修要特別注意哦!!!

還有修道家法的女修們,不要看了道書就意守丹田,那是對男修講的,女修要守只能守臍上二三橫指處腰中。!!!

女修你這個常識要知道。

修到未到地定後一禪後,這個出血問題就解決了。

另外修法不能串修,修佛修道只能修一門,不能腳踏二條船,一是有法脈流不同,二是上面無法給你演化,三是有護法不同,四是最後歸宿不同等。故不能串修。

另外不管男女,要修到一禪後才能真正解決淫慾對生理上的壓力,剩下的是思想及習氣,思想問題可多讀傳統文化書多讀經解決,要知淫慾之危害。解決習氣要修四念處中的不凈觀及人空法空慧觀。

即除淫慾要從理障事障兩方面同時下手才能徹除。事障要靠禪定功夫才能消除。理障是明理轉心,較好解決。除習氣就更難更深了,一要禪定,二要轉心,三要時時反省檢查,慢慢改過改成好習慣。

但是不管是何種八十八結使煩惱習氣,身見我見貪瞋痴慢疑邪見邊見戒取見等事障理障,只要證得大乘法空,證得萬法唯心,萬法唯識,則可一齊掃空。故《心經》中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修到菩薩地七地八地,則可全部拔根。此後才能對境無染,才能萬無一失,才能保險,才能不退,才能不再六道輪迴,才能不投胎。但你化個身去投個胎玩玩也沒事。

凈土法門是我佛慈悲為沒有能力和條件修的人開了一個橫門,先到凈土去,到了凈土後還是要在那裡修的。

其實修凈土人若能結合戒定慧一起修,則往生的品位會很高。

此文通遍口語,沒有抄經摘文,是想簡潔明快,讓人一看就懂。

若是對大小乘各宗各派經典及大成就者的論典資料都熟悉的同修看到此文後,就會知道此文的資料都是有根據的,並非我個人創造,我只是對這些經律,論,作一個梳理。只有一個「」修禪定夢漏都不行「」 這個觀念是我看了許多實修者的實修體會後才得出的結論,因為事關重大必須明確提出,這也更加說明淫戒的重要性。各位可以自己去驗證體會其對錯。

此文是實修者的法寶,請珍惜。

(————大海 文)


推薦閱讀:

細微上講,嗔怒的本質是什麼?
佛教徒為什麼只念阿彌陀佛,不念更殊勝的金光獅子遊戲如來?
佛經中所說的魔女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中嗎?
信佛法不信佛教?
如何提問才能讓南傳佛教弟子知難而退?

TAG: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藏傳佛教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