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說中古漢語嗎?

東晉的中古漢語,情形怎麼樣?


王羲之說東晉漢語,至於東晉漢語算不算所謂「中古漢語」,那不是王羲之說了算的。語音的演變在世紀尺度以上通常是相當連續的,很少會有突變,因此關於如何劃分「上古漢語」與「中古漢語」學界沒有一致意見。

如果問東晉漢語跟切韻音系有多少區別的話,答案是「區別不大」。從上古古典(諸子滿天飛的時期)到早期中古(也就是切韻)該變的基本上都在東漢三國變得差不多了。王羲之所在的時期是公元350年左右,而典型的切韻音系大概是公元500~550年,相距並不遠。

聲母方面實在沒剩多少確信與切韻音系不同的地方(當然聲母本來就不好考證)。以母和雲母可能聽起來比較「擦音」,不過這不涉及音位對立。

韻母方面可考的音位性區別就是「梅霾」等非三等上古「之」部字還沒增生出 /i/ 音色韻尾,與「回懷」等字不押韻。事實上,(從韻譜來看)這個對立大概中和於劉宋北魏對立時期,而不久後(隋代左右)「司」等(大部分)三等上古「之」部字也跟著自己變成了 /i/ 或者差不多的東西,與「私」等字合流。此外,/i/ 音色的去聲韻尾聽感很可能類似於 /?/,或者說比較「擦音」,不過這不涉及音位對立。

PS: 我個人比較離經叛道,大體來說將東周建立以來的漢語語音史分期為「上古」「早期中古」「晚期中古」「近古」「現代」五期,分別以東漢末年(~200)、盛唐(~700)、北宋中後期(~1050)與清前期(~1700)為界,也就是四個比較顯著的語音變動期。東漢附近音變翻天覆地這就不用說了,盛唐附近的一兩百年里最顯著的音位變化就是重韻大規模合併和濁上變去,北宋中後期附近的一兩百年里主母音音位倒是變化不太大,但聲母方面知照合流影響深遠,另外音系開始分為南北兩派,北派又搞出「陰陽去合流」與「入派三聲」這兩個大新聞。清前期附近的一兩百年里主要貢獻是尖團合流與部分條件下的前後母音合流。


推薦閱讀:

有沒有網站可以查中文詞語的詞源?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漢語中的「她」和「他」是不是同一個詞?
為什麼很多漢語詞都以「子」為後綴?
若字母文字在上古漢語時期引入,漢語會怎樣演化?
求一張給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同學的書單!?

TAG:漢語 | 中古漢語 | 音韻 | 古音 | 語言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