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包產到戶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鏡像問題:如何評價人民公社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先引用一篇資料,這篇材料比較客觀地說明了包產到戶之後帶來了哪些變化,幾個比較重要的變化我加粗了。
關於農村社會經濟典型調查的報告(提要)
中農研〔1986〕14號中央書記處、國務院:經中央書記處同意,農村政策研究室於1985年初,組織協調28個省、區、1市(缺西藏)農村工作主管部門,對37,422戶、272個村、93個鄉、71個縣(其中有牧區的755個牧業戶、10個牧業村、4個牧業鄉、4個牧業縣),進行了一次比較深入的農村社會經濟典型調查,直接參与這次調查的工作人員達8,680人。現在全國匯總工作已告結束,謹就調查中反映出的一些重要問題作簡要的報告。一、調查材料表明,農村經過調整改革,商品生產有了較快的發展。據農區36,667戶調查,農戶家庭收入中,商品性收入已佔到59%。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糧食的商品率有了顯著的提高。據農區89個鄉的材料,糧食商品率達到33%,擺脫了長期在20%上下徘徊的局面。雖然商品量還不大,商品化程度還很低,但發展是比較快的。二、城鄉關係正在發生新的變化。農村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增長了。據鄉點調查,六年中,第一產業收入增長1.3倍,第二、三產業收入增長2.3倍。從業人員占農村勞動力的比童,第二、三產業由16.3%上升到31.4%。鄉村居民就業門路拓寬,社會購買力隨之提高,商品交換亦隨之發展,農村集市貿易額六年中增長了2.5倍。城鄉分割狀態有所改變,城鄉經濟交融的局面開始出現。三、農民生活顯著改善。1984年約有半數農戶的人均收入在200元至500元之間;有四分之一收入在500元以上,另四分之一收入在200元以下。但有3.9%的農戶由於勞力弱,人口增長過快,或由於生產安排不當,經營失利等不同原因,收入比1978年下降。四、經濟體制改革的結果,首先是在農業領域恢復了合作經濟內部的家庭承包經營形式,它顯示出極大的經營活力和管理彈性,將成為我國農村種植業長期不變的主要經營形式。農民怕變更這種形式反映出他們對集體經濟舊模式改革成就的肯定。實行家庭承包制後,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節餘勞動力約佔農村總勞力的三分之一,為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充足的勞力資源,出現了一批兼營個體工商業的農戶。據農區67個縣的調查,1984年底,領有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已佔總農戶的4.4%,其中76,8%兼營農業。在個體經營發展的基紬上,產生了僱工經營。據農區36,667戶調查,私人雇請長工的有203戶,占調查戶的0.55%,平均每戶僱工4.1人。其中僱工8人以上的25戶,占調查戶的0,07%,占私人雇請長工戶的12.3%,平均每戶雇18.5人。1984年底,個人所有的生產性固定資產已佔農村全部生產性固定資產總值的32.4%。1983年至1984年,一般農戶的生產性固定資產増加23.6%,專業戶增加51%,收入萬元以上的大戶增加62%。1984年初,入均收入500元以上的農戶擁有的生產性固定資產為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戶的2.7倍,當年前者増加42.1%,後者增加15,8%;到年底,前者為後者的3.3倍。調查反映,小型個體企業的活躍發展,促進了農村商品經濟,並為農村經營提供了湧現、培育人才的機會,対農時經濟建設是有益的。允許個體小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和發展,在社會主義經濟成份占絕対優勢的情況下沒有什麼危險,不過需要加強管理和指導。據調查,大戶的納稅率比其他農戶和單位低,群眾對此不滿,應運用經濟槓桿加以適當控制,進行必要的調整。五、農村中的合作與聯合的趨勢也在發展。原來的集體經濟,市場競爭的條件下,取得了紮實的發展。據262個村調查,從1978年至1984年末,這些村的集體生產性固定資產平均增長了53%。分村來看,34%的村是增加的,66%的村是減少的。前者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郊區和江蘇、浙江、山東、黑龍江等省;後者主要在中等經濟水平地區和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從產業看,集體的工副業機械、運輸機械及生產性用房增長了1.6倍,集體的農牧漁業機械、牲畜、農具等則減少了10.7%;減少的主要是轉化為私營部分,因而按社會保有總臺計算仍是增長的。新的經濟聯合體則發展比較快。據67個縣調查,1984年底共有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體59,486個,參加戶占農戶總數的3.2%,從業人員占勞動力的3.4%,固定資產值占農村固定資產總值的3.3%,資金約有一半是自籌的。新經濟聯合體的發展,衝破了所有制的界限,顯露出一種新的趨向。農戶與集體聯合的占聯合體總數的3.2%,農戶與國營企業聯合的佔0.1%。
農村發展合作和聯合,產生於兩種性質的需要。一種是農戶有困難,通常的情況是生產要素不完備,要通過互助合作解決。據農戶調査,在他們所擁有的生產性固定資產中,有15%是與他人共有的,其中,農機合有的比重佔42%,役畜和鐵木農具佔20%以上。這表明,為了形成生產力,除自購外需要合作與聯合。另一種是商品經濟發展產生的需要,在生產專業化、社會化的情況下,家庭經營為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需要在某些環節上建立服務性的合作。在調查中,很多地方反映信息不靈,購買生產資料和銷售產品困難,公共設施缺乏,技術不過關,和其他部門不夠協調等等,希望有共同的社會服務組織。尤其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中,這種需求更顯得日益迫切。六、農產品購銷制度的改革有待深入進行。糧食由於城市價格尚未放開,還是雙重價格制。蔬菜中小城市放開了,大城市仍有待進一步改革。生豬時而限購,時而派購。木材還沒有真正放開。農民對市場風險的承受力還很薄弱,國家經濟控制系統尚不完善。這些問題都有待於城鄉改革進入同步發展,統一市場的範圍日益擴大,使農村自然經濟痕迹隨著舊體製作用被新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所取代,才能最後解決。從近年的供銷情況看,對於糧食、豬禽及某些生產資料價格放開的承受力,農村彈性要大於城市,證明改革後的農村在實行完善市場調節方面具備了先走一步的條件。糧、棉、油、豬、菜等農副產品的生產,已基本可以滿足目前消費水平的需要,這就為改革統購派購奠定了可靠的基礎。如果再回到舊體制,必將引起統購派購產品生產的萎縮。必須將農產品購銷制度的改革深入進行下去,引向最後成功。七、一部分地區主要是經濟發達程度較高的地區,出現農民種糧興趣不高的跡象。主要原因是種糧的比較利益下降。調查反映,1979年提價的好處,有不少部分為近年農用生產資料提價、稅收和各種地畝攤派費用增加所抵消。同時,與其他多種經營項目比較,糧食的贏利最低。據3.6萬戶調查統計,1984年每畝糧食平均凈收入85元,經濟作物為175元。平均每個工日的收入,種植業為4.9元,牧業為4.4元,農副產品加工業為8.4元,商業飲食業為8.6元,運輸和工業品加工業為15元。目前,平均每戶承包耕地8.35畝(平均分為9.7塊),靠這點地種糧,僅能果腹不能致富,因而就改變投入方向。浙江溫州的農民說:「過去種田是主業,前兩年種田是副業,現在種田是冤業」。在多種經營發達的地方,很多農民耕作粗放,投入減少,甚至出現撂荒或「明種暗荒」的現象。由於農村各種非農產產業的發展並不是到處具備現實條件,在鄉鎮企業發展不足的地方,或經濟作物面積已達飽和的地方,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還能繼續保持。從長遠來看,需要促進耕地向種田能手集中,實現適度的規模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目前,需要實行「以工補農」、「以工建農」,搞好有關服務工作,穩定或降低農用生產資料價格,適當減少合同定購數量,擴大議購數量,以利於增加物質投入,改善生產條件。八、 近年,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沒有什麼增加,基本上靠吃老本過日子。大部分調查點的機耕面積縮小,有九個省區的調查點減少40%以上。機井的數量及其灌溉面積有所增加,但自流灌溉面積減少了3.4%。農戶自有的生產性固定資產是增加的,但較好的工具都集中於大戶。工副業方面,生產裝備較好,農用部分比較簡陋。平均每百個調查戶有役畜47頭,畜力犁54張,膠輪車、手推車41輛,電動機4台,小型拖拉機3、台,脫粒機1部,柴油機1台。這表明農業生產條件很差,物質技術基礎很脆弱。這種狀況和「七五」計劃對農業的要求很不相稱。九、農業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不多。據村點調查,1984年平均每村投入生產性資金總額為54.4萬元(包括工副業),用於購置生產性固定資產的只佔19.9%,用於流動資金的佔80.1%。在總投資中,國家無償扶持的佔1%,集體投入的佔53.6%,農戶投入的佔39.9%,新經濟聯合體投入的佔5.5%。農戶支出以生活消費為主,平均佔總支出的55.1%,家庭經營費用佔30.9%,購置生產性固定資產只佔5.3%。人均純收入500元以上的戶,生產性投資較多;收入少的戶投資有限。農戶投資又多用於發展家庭經營的工副業,用於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很少。在集體經濟力量雄厚的地方,集體投資佔有突出的地位,但主要是在鄉鎮企業方面,如上海市郊區的投資,81%投入鄉鎮企業;在鄉鎮企業薄弱的地方,集體投資很少,江西的調查點集體投資只佔0.6%,湖南只有0.3%,雲南、青海的調查點則完全沒有集體投入。改善生產條件的生產性投資問題,必須在「七五」期間提到重要的位置上來。十、調查表明,農村的基層黨政組織和黨員、幹部,大部分是好的和比較好的。過去吃大鍋飯時期,那種幹部武斷專行,壓制民主,多記工分,群眾報之以消極怠工、亂偷亂拿的風氣已基本改變。但在新情況下,約有40%的黨員不起作用,有少數黨員以權謀私。據農區村點調查,黨員平價購買的尿素、柴油、水泥等物資比一般群眾多30%至70%。另外農村的宗族、迷信活動顯著增加。有的黨員、幹部支持續族譜,宗教徒中有1.1%是黨團員。還有些黨員、幹部參加賭博。農村中拐賣婦女、娼妓賣淫、傳播黃色書刊錄像、刑事犯罪等屢屢出現。雲南有些地方還殘存著吸鴉片的惡習。
農村文化教育很薄弱,文盲占勞動力的27.4%。甘肅一些調查點甚至高達84.3%。部分地方農民的實際文化水平還在下降。農村科技人員十分缺乏,平均每萬個農業勞動力才有各類技術人員4.6人,科普工作人員25人,而真正在農業第一線的更少。農村的職業技術教育很多地方還沒有引起注意。這種情況,妨礙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各地正準備通過農村整黨整頓和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向黨員進行路線、政策和理想、紀律、目標的教育,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和政策水平,改進工作作風;整頓和配備好農村基層領導班子,分期分批輪訓農村基層幹部;發展農村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培養農村師資和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各種人才。目前,農村正處在一個改革和轉變的時期,情況變化很快,地區差異很大。此次選點按經濟水平看似乎偏高。要全面了解農村情況,掌握農村社會、經濟動態,僅有一次性的調查是不夠的。需要在這次調查的基礎上,対調查點稍作調整,固定下來,作長期的連續觀察,不斷補充新材料,形成農村調查的網路和制度。從今年並始,已部署各省、區、市農村工作主管部門,每年對固定觀察點搞一次經濟活動分析,若干年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把它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建設。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1986年4月1曰
包產到戶帶來的幾個大的變化,好處看,第一個是解放了勞動力,農民獲得了能夠做什麼的自由,第二個是農民獲得了支配收入的自由;壞處看,降低了固定資本積累率,減少了農機使用,出現了土地細碎化。從目前的答案來看,主要有兩個問題:
1,土地重新集中是對包產到戶的否定嗎?
一些答案說,現在的方向是土地要重新集中起來,這說明了包產到戶被否定了。
這個看法本末倒置。土地集中的前提,正是農業勞動力流出。農業勞動力不流出,資本在農村的比較優勢根本就無法體現出來。那麼多要錢的行業,國家去投入一個三畝地一個人的勞動力過剩行業,圖個啥?
只有農村基本上沒人了,而且留下的人都是種地比打工更賺錢的種田能手,大資本進入農村,重新集中土地,才能帶來進一步增產。
從前面農村政策研究室的調研報告看,也能發現當時人們也是鼓勵土地集中的,「從長遠來看,需要促進耕地向種田能手集中,實現適度的規模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沒能集中起來,原因就在於生產力還沒達到,農業勞動力人口大量過剩,集中無利可圖。現在達到了這個階段,土地集中就成了自然的選擇。
2,為什麼不在保留農村組織的前提下將農民產業工人化?
又有人問,在集體化的情況下,一樣可以讓農民變成現代產業工人。總之,勞動力轉移,也是可以在不放棄農村組織的情況下進行的嘛!為什麼要打散組織呢?
碰到這個問題,我又要引用chenqin:大數據技術是否有可能拯救計劃經濟?這個答案了。
在計劃經濟下,必須牢牢抓住生產資料公有,一切自由化,一切小資產階級小生產,都有可能會對計劃經濟體造成癌變似的打擊。
而為了讓這個癌變不要發生,就需要不斷地進行階級鬥爭。一旦放棄階級鬥爭,重新回到經濟發展的路線上來,那組織解散根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用不著外力作用。
換句話說,農村發展副業越好,農民變成產業工人越快的地區,資產階級小生產生長得越快,組織解散得越快。而要是想避免農業組織解散,那壓根就別想搞什麼副業發展和農民變成產業工人了。
這兩者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只想要一面不想要另一面,那是做夢。
我們舉兩個例子。先說一個在文革時期的社隊工業辦得特別好的典型,蘇南農村。
1975年時,全國農村的社隊工業加起來產值86.8億元,其中蘇南就有8億元,全國十分之一的社隊工業辦在蘇南,吸納了大量勞動力。
很多人在說到農業產業工人化的時候,總會提到蘇南,彷彿人民公社在蘇南把工業化搞得有聲有色,結果被誰誰誰掠奪了勝利果實。那讓我們來看看,蘇南農村的社隊工業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如果說人多地少、農工相輔是社隊工業興起的內在動力,那麼觸發它發展的外在因素則是「文化大革命」這個特定的社會條件。吳江縣乃至蘇南的農村,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因禍得福」。正是在此時,社隊工業狹處逢生,發展起來了,真是「亂世出英雄」。對這種情況,起初教授亦頗感意外,後來了解了一些社隊工廠的發展史,沒想到城市大打派仗和幹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兩件事,竟然成了農村小型工業興起的必木可少的條件。銅鑼鎮有一家生產化工產品的工廠,真可以說是白手起家。1968年,一個城市青年插隊到吳江一個公社,這個青年的父親在化工企業工作,他打聽到有一個工廠的一種化工產品因派性糾葛瀕於停產,而這種產品又是另一個企業的必需品。於是他就幫助這個公社與需要這一產品的企業掛鉤,這個企業把原料、技術、設備,甚至一部分資金都包了下來。就這樣,農民便在幾畝地上辦起了化工廠。類似的工廠比比皆是。社隊幹部說:那時辦廠的「條件」,多數是大中城市主動「送」下來的。
大中城市為什麼要主動送「條件」下來,讓社隊辦廠呢?道理很簡單,「文化大革命」中城裡的大、中型企業搞停產鬧革命,但社會生產和生活須臾離不開商品,尤其是外貿商品必須完成計劃。當時農村的局面比城市穩定,於是城裡不能生產的就轉移到鄉下來了。那麼,由誰來牽線,實現這個轉移呢?從吳江的情況來看,主要是那些家在農村的退休工人以及下鄉知識青年和下放千部。儘管他們做這件事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實際上他們巳經成為城鄉經濟的中介人,做了一件自己還沒有意識到其意義的事情。社隊工業就是在社會需要大於社會生產,農村局勢相對穩定,而且在城市與農村之間有了中介人的條件下產生的、等到10年內亂結束時,蘇南的社隊工業巳度過了最艱難的初創時期,進入發展階段。農村社隊工業同原第二輕工業部系統的一部分工業和城市街道工業一樣,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製成分的工業。這一點,使它同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工業顯著不同、它不可能依賴政府財政資金的直接投入,但也因此而不必受國家集中度很髙的計劃管理體制的束縛。相對而言,其活動空間比較大。城市集體工業與農村社隊集體工業相比,具有地緣優勢,有利於其分享城市工業的聚集效應,受惠於遠較農村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脤務,因而有助於降低成本,増進效率;但由於地處市區,又容易受到擠壓,發展比較困難。在這一點上,生存在城市外圍的社隊工業就顯得自由得多。這又是不同於城市集體工業的。社隊工業與農業的「血緣」關係,更是與所有城市工業都很不相同的。這一特點,註定了它與生俱來的優勢與劣勢雜然相間的二重屬性。尤其這一時期正是社隊工業初創階段,仍舊「寄生」在農業身上,工業範圍並沒有它的「戶口」,國家計劃中也沒有它的位置。因而,在機器設備、原材料和燃料動力的供應以及產品的銷售上,都沒有可靠的來源和正式的渠遒。在這些方面,它甚至比不上城鎮集體工業。這種特殊的情況,逼著他們自己去想辦法,努力將不利因素化解為有利因素,從而鍛鍊出來一套很強的生存發展本領,使它具有比城鎮集體工業更為靈活的市場應變能力。 1. 由於它處在「兩不管」的夾縫之中,即身在農口工業不管它,在農口又不務農,農口也管不了多少,這就使他們得以享有比較完全的經營管理自主權,有較高的靈活性,只能努力去適應環境,謀求生存和發展。 2. 因為計劃部門沒有它的戶頭,所以它一開始就同市場建立起了密切的聯繫,在競爭中安排供、產、銷活動,並接受市場機制的考驗與檢驗,使它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 3.它同農業有著直接的聯繫,較早地吸收了農業勞動管理中的優點,實行了比較靈活的勞動制度和分配製度,較少有城市工業那種僵硬、呆板、干篇一律和吃「大鍋飯」的積弊。所以,在裝備程度低的情況下,能夠有較強的競爭力。
——《新中國工業經濟史:1966-1978》
一個沒有計劃經濟戶頭的社隊工業,超出國家計劃的社隊工業,由市場縫隙而生,與市場有先天聯繫的社隊工業,簡直是渾身上下都充滿了資產階級小生產的調調。
而江蘇省在文革時對這部分工業可以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能發展經濟嘛,就讓他發展唄,正好可以解決公社和大隊里多餘的農業勞動力。放任這樣的資產階級小生產,結果怎麼樣呢?讓我們再來看看一系列文件:
生產隊對作業組、專業組或個人,不論實行哪種崗位責任制,都要堅持生產隊的統一領導和指揮,統一生產計劃和品種布局,統一調配勞力,統一使用耕畜和大中型農機具,統一核算,統一分配。不許包產到戶,不許分田單幹。責任制建立後,要定期檢查,認真執行,獎懲要兌現。
《關於加強和改進農村人民公社經營管理的意見》,1979年2月7日
通過調整,分配了1962年以後出生的人口和婚進人口的自留地,合理調出了人口減少戶的自留地,解決了人多自留地少和人少自留地多的矛盾,增強了社員之間的團結。不少地方反映,自留地調整以後,有關這方面的人民來信來訪基本上沒有了。為了安定團結,穩定人心,根據新《六十條》的規定,今明兩年在全省範圍內調整社員自留地。
《關於調整社員自留地幾個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1979年9月3日
要發動千部和群眾認真總結今年增產增收的經驗,行之有效的各項管理制度和辦法,都要總結經驗,因地制宜地分別落實。對於試行在生產隊統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業組,聯繫產量計算勞動報酬,實行超產獎勵的辦法,也要實事求是地總結經驗。
《關於認真做好今年農村人民公社年終分配工作的通知》,1979年11月22日
大家普遍反映,這種責任制度,是切合農村實際,合乎農民心愿,多快好省發展農業生產的好辦法,「責任制與產量掛上鉤,糧棉高產,五業興旺,既增產又增收」
《關於全面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的情況和意見的報告》,1979年12月29日
崗位責任制,超產獎勵,按勞分配,這些方法重新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不到一年時間,公社大隊對責任制的態度已經從保留變成了歡迎。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小生產對於計劃經濟,就是癌,不去治他,還放任他,來一個多種管理制度大競賽,那根本沒法比嘛,小生產手段肯定排名第一。
再然後,定產到組,定產到人,聯產到組,聯產到勞,包干到戶,包產到戶,這一步步下來,壓根不需要什麼強制推行。相反,階級鬥爭的弦一旦松下來,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看完蘇南典型,我們再來看看廣西。廣西和蘇南相反,是一個階級鬥爭弦時刻綳得很緊的地方。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材料:
1974年的報告:
1975年的報告:
1976年的報告:
砍資本主義尾巴,抓野馬副業,不允許勞動力流動,向一切資產階級小生產發動主動的猛攻,非常的無產階級專政。按照廣西的標準,蘇南那一套體制外的「社隊工業」,在廣西早就被斗死在搖籃中了。
於是,整個廣西省在這三年期間,社隊工業的年均增長只有2.6%。到了1976年的時候,社隊工業總值達到了2.75億元,最多只有蘇南的三分之一(蘇南的社隊工業產值8億可能是偏低的數值)。社隊工業佔全省工業的比例,也差不多只有江蘇省的三分之一——4%對11%。這個樣子,能吸納勞動力嗎?能達到讓農民升級為產業工人的目的嗎?
到了1976年,階級鬥爭被放鬆了,不再鬥爭「野馬副業」,廣西的社隊工業才開始蓬勃發展,從1976年的2.75億元上升到了1980年的6.96億元,四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6%。
廣西省1976年到1980年的社隊工業年均增長率,是1974到1976年的十倍。但這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工業開始小生產,農業也逃不過小生產的侵蝕,你可以看到和江蘇省幾乎一模一樣的歷程——
1,雖然實行了按勞分配,但對責任制仍然是堅決拒絕,連包產到組都不搞。
《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關於加強農村人民公社經營管理若干問題的規定》,1978年2月15日
2,放開口子,可以包產到組。同時推廣「先進經驗」,「典型示範」,勞動組織方式由社員民主討論決定。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的意見》,1979年1月15日。
3,原來包產到組還挺好的!
自治區赴河池地區檢查政策落實工作組的彙報,1979年12月14日
4,包產到組那麼有效,乾脆給包產到戶也開一道口子唄~
全區農村人民公社經營管理會議紀要,1980年6月11日
5,人民群眾要搞包產到戶,那我還得管管吧,還是得有個組織吧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常委擴大會議,1980年8月11日
6,既成事實了,管不了那許多,隨他們去吧(手一攤)
廣西區黨委工作會議紀要,1980年8月11日
然後,就是自然而然的包產到戶了。全國的路徑如出一轍,人人都是一副「我已經很努力地阻止了可是人民群眾還是把人民公社解體了我也沒有辦法呀」的無可奈何表情。
看完江蘇和廣西的例子,再去考慮下這種農民就地升級成為產業工人的天真想法——天天鬥爭小生產,誰給你辦工業?給社隊工業留條活路,誰聽你繼續搞階級鬥爭?
在1976年後,中國選擇了江蘇省已經證實了行之有效的模式,放棄了階級鬥爭,此時的公社解體就已經註定了。又想把社隊工業辦好,又想保持生產資料公有制的農村組織不解體——你做夢呢?
我大奶奶是大隊書記,她是個很強勢的女人說一不二。她的一個職責其實就是負責給各位社員記工分,那麼工分怎麼記呢?憑心情咯!
這其實就是公社制度的真正毛病,叫政企不分。企:就是生產,政:就是分配,政企不分意味著就是激勵失靈。所以,這才是公社制度的問題。至於大鍋飯,養閑人,tanh90度。
說到包產到戶。雖然修正了政企不分的激勵失靈,但是留下的後遺症太多。舉個最簡單,就是菜賣不出去。市場經濟之後,你一個小農要想把你的菜賣出去,買個好價錢真的太難了。你面對強大的對手,二道販子,是無力的。更何況,一個小農,你自己解決不了運輸,儲存,信息收集,銷售渠道等一系列問題。我二姑奶奶,年紀很大,每天還要4點鐘起床,把菜收集好,騎著她那個破三輪(現在換電動),然後拉到菜市場去,她租不起攤位,只能到自由攤去,早起是為了搶佔好位子。至於儲存,下個雪很多菜就會被凍壞了,所以有時還要去雪地扒菜。我們那個地區還算好了,公路發達,農機化肥普及都是全國前列。如果是一個落後地區,公路不通,車開不進來,你說那裡的小農該怎麼辦?更何況,她們不掌握信息,哪種菜好賣哪種菜難買,兩眼一抹黑……
所以, @春過雪消 所提到就非常好,就是如何建設一個政企分開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政就是政,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同時把黨組織建設繼續加強,避免農村出現黑社會化。同時,企就是企,實現勞動力,資本,科技,管理等多重要素配合,實現農工科協調發展的生產銷售體系,同時保障農村分配正義,進而實現農村共同富裕。現在看來,一刀切的「包產到戶」在農業生產的發展上明顯是失敗的,聯產承包真正的積極作用不在農業,而在工業,在國家的總體發展,在於放開了農村勞動力流動,保障了鄉鎮企業和合資外資企業對非文盲的廉價勞動力的龐大需求。
1、糧食安全問題讓耕地匱缺、人口增長迅速的新中國如燃獄中的囚徒,如果不能在人均耕地下降到2畝(1974年)以前儘快工業化,建成最基礎的重工業,提供數千萬噸的化肥、農藥、農膜和良種,即使再多的「反對黨和自由媒體」,最公平最理想的糧食分配方案,中國也必將陷於饑饉絕境之中。
2、提高糧食畝產只能通過建立:A、雄厚的重工業基礎;B、完善的農業科技研發推廣體系;C、完善的農田水利系統;D、適宜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產。
如果沒有工業化因素,誰能為我解釋,數千年「包產到戶」糧食平均單產從不曾高於100公斤,1984年怎麼就上了240公斤?是菩薩供的高還是風神龍王入了黨?
3、人民公社是當年儘快工業化唯一可行的方案,只有人民公社可以為工業化準備資金、資源、市場和勞動力,這是小農經濟無法完成的任務。
只有人民公社可以最快地「破壞原有的根深蒂固的小農經濟、宗法制度」,興建農業科技研發推廣體系、農田水利系統和適宜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產。
4、事實上,1982年「包產到戶」具備可行性有兩個前提:
一是1978年我國工業和農業總產值的比例構成,已經從1952年的43.1:56.9,變為75.2:24.8;農業稅(直接稅收,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財政收入的比例由1950年的39%下降到了5.5%(1979年)。所以在「包產到戶」後農業稅條例規定的全國平均稅率為15.5%,而且因產量定額較低,農業各稅/農民所得比例實際從未超過4%,加上提留後也沒超過12%,遠低於公社時期。
二是人均耕地雖然減少到建國初的60%,但平均畝產增長到了建國初的3倍。
5、「包產到戶」後,農業稅由於公認的「土地分割細碎的分散的小農經濟造成農業剩餘量少且過度分散,客觀上與國家工業化、城市化從農業提取原始積累的必然要求相衝突。政府與分散的農民之間的交易費用過高」(半個世紀的農村制度變遷/溫鐵軍),徵收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其實也很好理解,如果你一個人要面對100人收稅,絕對是件一年也完不成的麻煩事,但如果這100人是一個公司的就簡單了,找公司財務半小時就解決。這也是小農經濟時代「皇權不下縣」的根本原因,如果是真正熟悉農村的人就應該知道90年代鄉鎮「中心工作」就是「催糧催款,刮宮引產」卻連工資也無法足額發放的窘境,當時絕大多數鄉鎮政府的唯一職能就是維持自己的生存,農技推廣、農田水利維護管理等工作自然就無人問津了,甚至出現大量村小因發不出工資導致教師流失學校關閉。
所以說,「超前發展」和「政社合一」是人民公社的兩大弊端,由此造成的管理者文化素質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學性不足,監督獎懲機制不健全,大大增加了農民的苦難。
但作為一種臨時措施,其強大、迅速的動員組織協調能力又是「盤剝」農村,興建農田水利和農技、農機推廣,建立規模化工業原料基地等所必須的。
6、經歷20多年「最大限度壓縮消費和最大程度地盤剝農村」後,1979年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3倍多,農業稅(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財政收入的比例下降到了5.5%。在工業體系基本成形的情況下,維持「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已既無必要也無可能。
7、僅就農業農村發展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當不再需要「盤剝」農村以農補工後,1980年人民公社應當剝離「為盤剝農村而附加的行政職能」,政社分離重組為單純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而不應全面解體,復辟小農經濟。
但是,考慮到沿海發展過程中對非文盲的自由廉價勞動力的龐大需求,及各地情況差異極大,如四川深山區耕地散佈於山林溝崖之間,根本無法集約化規模化管理,只能解散公社包產到戶,再在適當的時候退耕還林。50%以上的條件較差(平均水平以下)的人民公社可以解散並包產到戶。
條件較好,生產水平較高的人民公社應當用一定的優惠政策引導促進,以「自願參加、自主經營、政社分離、民主管理、形式多樣、因地制宜」的原則,或以隊或大隊或公社為基礎重組為類似基布茲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或重組為類似莫沙夫模式的「合作社」,或其它形式(專業承包聯產計酬等)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作為「種子」保留下來的這三種模式應該各佔10%以上。這樣,經過經濟轉型和市場衝擊後,每縣有10~500家多種形式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適應新的經濟環境發展壯大,起到探索道路、引導示範作用就極為理想了。
8、毫無疑問,包產到戶滿足了千年以來農民「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成為自耕農的願景,因而充分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克服了「人民公社管理者文化素質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學性不足,監督獎懲機制不健全」等弊端,農業生產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到1984年時糧食產量創下歷史最高記錄。但是,如果僅僅靠積極性就能解決問題,豈不又成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事實上,除了包產到戶因素外,80年代農業的豐收至少還有以下四個重大因素:
第一,種子。50年代末以矮腳南特等品種為代表的水稻矮桿化,60年代以桂朝2號等品種為代表的水稻中桿化,1976年以後以汕優、崗優系列為代表的「三系雜交稻」,以及玉米、小麥的良種化,對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水稻品種的數次全國大替換,每次都將水稻全國平均畝產提高了20~30%!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袁隆平成功的背後是什麼?是始於五六十年代,盛於七十年代30多萬人次參加的「南繁」,是「縣選社繁隊制(用)」的完整推廣體系,雜交水稻只是這一措施的成果之一,所以中國僅用了十年時間就已在全國所有適宜地區全面推廣。對比印度,引入雜交稻制種技術自1987年起至2008年(只能找到這年的確切數據)已21年,在6億畝水稻播種面積中雜交稻不到0.23億畝,佔3.8%。
第二,化肥。建國初中國沒有先進的合成氨工藝,N肥只能靠積農家肥。農家肥畢竟是有限的,於是依靠侯德榜的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工藝一步步的積累擴張達到了年產上千萬噸,但國產氮肥確實有質量差成本高的問題。所以毛澤東在尼克松訪華後即調動所有外匯啟動了「四三方案」,所引進的26個項目中化肥廠就佔了一半,設計產能合成氨390萬噸、尿素620萬噸,這些裝置到1979年時絕大部分剛好建成投產,迅速增加了每畝化肥的施用量。這在長期以農家肥為主的田裡起了明顯的增產效果。
第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國農田灌溉面積增長41%,全國機電排灌面積和水電站機電總裝機容量分別增長355.58%和643%;1975年全國機井數比1965年增長935.89%。抗自然災害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以全國受災面積基本相同的1976年與1965年相比,成災面積由53.9%下降到26.9%。這些農田灌溉和排澇條件的較大改善為包產到戶後抗禦旱澇災害的侵襲提供了重要的保證。至今我們的水利設施的80%還是70年代及以前完成的。
第四是國家大幅度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縮小城鄉產品剪刀差,這對於增強農村購買力,繁榮市場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從1979年3月開始,陸續提高18種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其中:糧食從夏糧上市起全國糧食統購價平均提高20%,超購部分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價50%;棉花從新棉收購之日起,全國統購價格平均提高15%,北方另加5%的補貼,超購部分再加價30%;食用植物油統購價格全國平均提高27%,超購部分加價50%;生豬收購價格平均提高24.6%,其他產品也分別提高20%-50%。79年11月開始,又對豬肉、牛肉、羊肉、禽、蛋、蔬菜、水產品、牛奶等八種主要副食品提高銷售價格。1980年又先後提高了棉花、羊皮、黃紅麻、木材、生漆、桐油等農副產品的收購價。全國農副產品價格總指數,1979年提高了22.1%,1980年又提高了7.1%。同時,國家對農業生產資料的銷售價格有計劃的下降了10%-15%。這樣1979、1980年兩年國家每年用於調價的開支達80-90億元,國家財政收入可以正常增長的部分基本都用於農業了,這是國民收入和國家財政分配的一個大調整。通過這一系列的調整,極大的激發了廣大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79年農業生產即取得了少有的大豐收,糧食產量創歷史最高紀錄。
9、但是,小農經濟的「積極性高漲」只能在化肥農藥、良種良法、農田水利齊備的情況下在短時間內有增產效果。所以在長期農業增長曲線上看,正常運作的人民公社時期(1962~1980)19年中,在「盤剝」之下,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速度為4.91%,遠高於「包產到戶」之後(1981~2012,2.15%)。
即使是1959~1980年的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速度(2.90%)仍高於包產到戶後(2.15%)。
事實上直到1984年及至整個80年代,農業的增長因素依然主要是雜交水稻、工業化成果等。至於「包產到戶」,起初農民確實積極性很高,但對具有公益性質的農機、水利等設施的破壞積極性同樣也很高,維護保養要求較高的大型拖拉機、提灌站、機井系統等在數年內就拆解、鏽蝕、損毀殆盡,以至抗災、增產能力銳減。等到人們想起不是什麼都可以分家,放緩(不是停止)對農田水利體系的破壞後已經遲了,1985至確定「以工補農」政策的2003年間,19年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速度僅為1.09%。
10、包產到戶最大的問題在於小農經濟與社會化大生產大市場的對立,土地的分割細碎、小農的保守、生產單位的小、散、多,對失敗承受能力極弱等情況,及其導致的農田水利困境、農技推廣困境和產業結構調整困境等等,正是農村荒廢、農田荒蕪的「三農問題」的根源。
小農經濟(包產到戶)已經到最後的末路,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 中國
最為遺憾的是,在中國的工業化過程中,農村的作用居然是由阻力轉變為助力再轉變為阻力的反覆,而沒能在全面工業化過程中善始善終,悄無聲息地由工業助推器到接受工業反哺到城市化,「三農問題」至今無法解決。
面對「小農經濟」這艘必沉之舟,政府必須積極介入,逐步推行農業保險補貼、糧食儲備計劃、生產控制、貿易保護和信貸支持等政策,以「自願參加、自主經營、政府補貼、技術支持」的原則,引導促進合作社(或農協)組建、運行、成長,讓小農經濟在有序可控的情況下退出歷史舞台(關鍵是應確保流轉後失去土地的農民進入社保體系),重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最終實現集約化、機械化、產業化和就地工業化的合作社(或農場)生產。
「三農問題」絕不是國家單純地在農村農業投入資金就能解決的,工業反哺資金應該被用於促進土地流轉,促進集約化、產業化、合作化農業,讓小農經濟在有序可控的情況下退出歷史舞台(關鍵是應確保流轉後失去土地的農民進入社保體系),而不是用於讓小農經濟苟延殘喘。
11、只有集約化、產業化、機械化的農場和合作社才能跟上工業化信息化的步伐,快速地提高科技水平、生產水平。並且產業化集約化的種植業更利於農田水利、道路等基礎建設,更利於農技推廣和機械化作業,可大大降低邊際成本,提高產量和效益。
只有股份制合作社(公司)這種深度整合,「農、工、貿」一體化,勞動、資本、技術密集投入的模式,才能農、牧、漁、果、加工業協調發展,在需大量短期勞力的水果、藥材等種植業和農產品深加工、配套工業等勞動密集型工業間遊刃有餘。而配套的工業可以容納剩餘勞動力,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減少中間商環節,增加產品價值和利潤。最終以「城鎮化」部分代替農民的「城市化」,在區域化種植、集約化養殖、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領域發展專業化和社會化大生產,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城鄉一體化,讓留鄉和進城農民都能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享有的國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救助、住房保障。
12、所有一聽到「人民公社」就高潮,認為「包產到戶」是必然和完美的人,不知是認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或是認可「人有多積極地有多高產」?
人民公社問題多,問題嚴重,管理者文化素質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學性不足,監督獎懲機制不健全……這些我都承認,但它有一個優點是小農經濟(包產到戶)永遠也不可能有的——就是利於農技推廣,利於產業化。只要它有這個優點,即使有再多的問題,在剝離「為盤剝農村而附加的行政職能」之後,在進行「進退自由、自主經營、民主管理、科學管理」的制度改革之後,仍然有巨大的優勢和發展的前景。而無論包產到戶有多麼美好,只要它不利於農技推廣,不利於產業化,它就是沒有前途的絕路。
===================================
談下:「人民公社是工業化的唯一可行方案的依據」@陳鋼
@陳鋼
人民公社是當年儘快工業化唯一可行的方案(一)
中國這樣的國家要工業化必須解決的最基本的4個問題:技術、資金、市場、具一定文化的勞動力。
先說技術,這個問題的解決我倒同意某些人的觀點,毛澤東以抗美援朝為投名狀,從蘇聯換來的「手把手」的全方位技術援助起了最主要的作用,而以錢學森為代表的海外理工人才的回歸也功不可沒。但無論是156個項目也好,還是海外理工人才的回歸也好,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工業化,都只能是火種。如果不解決後面3個問題,火種就不可能燎原。
而對於後面的3個問題,毛澤東的答案是:人民公社。
資金
以中國之大,人口之眾,工業化所需的資金問題,在既不能靠外援,也無法殖民掠奪,工商自行擴大再生產能力極弱小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尤其重工業建設固有的投資巨大卻回籠緩慢的特點更加重了這一問題。以台灣工業化進程為例,1960年台灣省人口1079萬,不計優惠貸款和國府運台黃金,不計其原本就好於大陸的基礎,僅美國從50~70年代對台援助總額就高達48.64億美元,其中無償贈與超過42億美元。大陸人口6億,以人口比例計算等於大陸得到2400億美元,這個金額相當於1950年蘇聯GDP的40%或美國GDP的17%。
另一方面,小農經濟下各農戶獨立經營且貧富懸殊極大,其通過農業稅收所能搜集的資金和直接在經營活動中提取「地租」的人民公社相比極為有限。所以,在台灣可以贖買,可以騰飛的時候,大陸還必須勒緊褲帶,國家權力第一次深入農村每個角落,暴力沒收土地,由國家直接收取原由地主收取的地租(較原額度酌情減免),通過人民公社強行「剝奪」農村來建設工業,同時極度壓制消費解決資金問題,搜遍角落每一個鋼鏰實現了毫不遜色日韓的工業增長。
市場
數千年來普通農民最強烈的願境就是成為自耕農,但如果滿足農民這一願望,在建國初就「包產到戶」實際就是重建小農經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給自足、封閉保守,土地分割細碎,生產單位數量眾多,規模小且分散,「二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其寫照。但這是和工業化所要求的社會化大生產完全背道而馳的,在農村的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無法打破的情況下,工業原料和產品渠道根本無法解決,工業化也就無法推進。所以只能另尋它途,通過人民公社,輔以供銷社,引入和規模化種植「土特產」(棉、麻、桐、棬、蠟、樟、漆等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從50年代的約2億畝提高到了約4.5億畝),以調配、統購統銷、工農剪刀差等手段「剝奪」農村的同時,破壞原有的封閉落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建設商品糧和工業原料基地,把整個農村納入了全國社會化、工業化生產的鏈條,解決市場問題。
具一定文化的勞動力
1950年,中國識字率不到20%,其中還有大量是舊式教育的無用「文人」,連高小生(小學4、5年級)都是「大知識分子」,理工科學生更是鳳毛麟角,真有天使送來400個鋼廠也找不到足夠的合格工人。所以只能通過人民公社的組織,以社、隊辦中小學,民辦教師的形式普及基礎教育,1975年小學數量達到歷史最高值109.3萬所,是1949年(34.7萬所)的3倍;1977年中學數量達到歷史最高值20.1萬所,是1949年(4.0萬所)的5倍。30年時間5億多人「脫盲」,把文盲率降到了20%,高中畢業生從6.1萬人增加到616.2,增長了100.0倍。
除此以外,還通過人民公社的組織,以群眾投工投勞的形式,高效低價地完成了大量農村基礎建設(水利、教育、醫療、農技推廣),僅就水利而言,止於1979年,全國各地共治理二億六千萬畝低洼易澇地,改造了二億畝鹽鹼地和山坡地,修建了八萬六千多座大中型水庫,總庫容達到四千億立方米。全國灌溉面積由一九五二年的三億畝擴大到六億七千萬畝,整修和新建江河堤防十六萬五千公里,疏浚和新辟了一百多條大型排洪、排澇河道。
這個答案在很多人看來並不是最好的,但在我看來,在當時,在中國這樣的大國,這是唯一可行的。人民公社「是當年儘快實現工業化的唯一可行的方案」,關鍵詞:儘快、可行。
人民公社是當年儘快工業化唯一可行的方案(二)
前面已經提到人民公社的作用是為工業化準備「資金、市場、具一定文化的勞動力」,再重點談談人民公社和小農經濟分別在解決「資金」問題上的優劣:一是資金的搜集能力,二是財富的創造能力。
(1)、資金的搜集能力:
有人認為無論是人民公社還是小農經濟的「包產到戶」所能收到的稅款都是一樣的。但事實上,1982年「包產到戶」的可行實際上有一個前提,就是1978年我國工業和農業總產值的比例構成,已經從1952年的43.1:56.9,變為75.2:24.8;農業稅(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財政收入的比例由1950年的39%下降到了5.5%(1979年)。所以在「包產到戶」後農業稅條例規定的全國平均稅率為15.5%,而且因產量定額較低,農業各稅/農民所得比例實際從未超過4%,加上提留後也沒超過12%,遠低於公社時期。
由於小農經濟下各農戶獨立經營且貧富懸殊極大,其通過農業稅收所能搜集的資金和直接在經營活動中提取「地租」的人民公社相比極為有限。
王丹莉《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村稅費制度演進》中引用歷年《中國財政年鑒》、歷年《中國農業年鑒》數據並分析後認為,1949年以來農民稅費負擔的變化可以粗略地被劃分為幾個時段:1957年以前稅費負擔與農民所得之比大致維持在10%—20%之間。1958年成為建國後農民稅費負擔的第一個拐點,稅費負擔/農民所得在這一年突然上升至37.29%,1960年出現大幅度回落49.09%後,直到1979年稅費負擔與農民所得之比基本維持在20%—30%之間。1980年以後,農民的稅費負擔一直呈下降趨勢,直到1984年。從1985到1989年,稅費負擔/農民所得大概在10%左右。而從1990年開始,農民的稅費負擔又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自2000年起,各種提留統籌費的下降則表現得更為明顯。
需要指出的是,1、由於各地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結構上的差異,不同地區的農民稅費負擔並不一樣,此外還有農產品統購統銷等隱性稅收和水利交通等基建的無償勞動,而這部分往往是隨機和缺乏統一的統計數據的。此文採用數據主要是官方公布的歷年農村經濟收益分配表中的提留統籌費,目的是為口徑統一便於前後的對比。因此,部分地方「人民公社稅收(含提留)遠超1/3以上」也是有可能的。2、雖然在稅費負擔結構中農業稅收通常僅佔1/3,但考慮到在城鄉二元結構下,城鎮居民無償或低價享用的國家興建的教育、醫療、供水、電力、文化、道路等社會服務,農村卻必須以「提留」自行購買(興建、興辦),所以把「提留」等同於「稅收」並不為過。
根據文中統計數據,單純就農業稅(不含農產品統購統銷等隱性稅收)而言,人民公社時期農業各稅/農民所得比例實際在逐年下降,在正常運作時期最高為1964年的9.61%,最低為1980年的4.05%,平均為6.83%,23年合計657.17億元。但與此同時,為維持赤腳醫生、民辦中小學、農田水利、四級農科網等的運轉,集體提留卻有了大幅增長,人民公社時期集體提留/農民所得平均為16.87%,在66~69年四年數據欠缺的情況下達到了1293.3億元。這使得稅費總和與同期農民所得之比達到25.84%,遠高於之前的13.93%和之後1981~2000年的8.01%(農稅1.94%提留6.07%)。
這就是90年代鄉鎮「中心工作」就是「催糧催款,刮宮引產」卻連工資也無法足額發放的窘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時絕大多數鄉鎮政府的唯一職能就是維持自己的生存,農技推廣、農田水利維護管理等工作自然就無人問津了,甚至出現大量村小因發不出工資導致教師流失學校關閉。
這份資料一方面證明了公社時期農村受「盤剝」之重,貢獻之大,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某些人想像的「有沒有公社,農民年提供積累都是138億」是不可能的。
(2)、財富的創造能力:
A、以糧食單產衡量農業生產水平。
a、「包產到戶」政策是1982年1月1日《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確定的,而1959~1961整個國家都在不正常的狂熱和嚴重的錯誤之中掙扎,不能看作常態。所以人民公社正常運作時期為1962~1980年。在此期間因工業原料所需經濟作物用地,糧食播種面積由近20億畝下降至約18億畝,占農作物播種面積比例也由50年代的約90%下降至70年代後期的約80%。
b、1949~1958年的糧食單產年均增長率為4.73%,但這個高增長率有軍隊複員後農村青壯勞動力比例大幅增加及和平後農業生產秩序的恢復等不可持續的恢復性增長因素。關鍵詞:恢復性增長;不可持續
c、在正常運作的人民公社時期(1962~1980)19年中,在「盤剝」之下,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速度為4.91%,並不亞於1949~958年的4.73%,更遠高於「包產到戶」後的1981~2012(2.15%)。
即使是以1959~1980年計算,人民公社時期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速度(2.90%)仍高於「包產到戶」後的1981~2012(2.15%)。
d、事實上直到1984年及至整個80年代,農業的增長因素依然主要是雜交水稻、「43方案」等系列為農業服務的工業化成果——化肥廠、農藥廠、農膜廠等的陸續投產。至於「包產到戶」,起初農民確實積極性很高,但對具有公益性質的農機、水利等設施的破壞積極性同樣也很高,維護保養要求較高的大型拖拉機、提灌站、機井系統等在數年內就拆解、鏽蝕、損毀殆盡,以至抗災、增產能力銳減。等到人們想起不是什麼都可以分家,放緩(不是停止)對農田水利體系的破壞後已經遲了,1985至確定「以工補農」政策的2003年間,19年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速度僅為1.09%。
B、具體分析增產因素,在政策層面,農業主要增產因素有工業化、農技推廣、農田水利三項。
a、工業化是農業增產的基礎,其作用體現在提供化肥、農藥、農機、及為育種等農科研究提供條件,等等。
b、農技推廣是農業增產的前提,只有以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為媒介,傳播良法良種(如矮桿和雜交稻),傳授化肥農藥農機的正確使用,儘快把工業化成果轉化為農業生產力,才能實現農業增產。但是,農技推廣系統在小農經濟下根本不可能發揮大作用,土地的分割細碎,小農的保守,生產單位的小、散、多,對失敗承受能力極弱等情況,加上四級農科網的瓦解,造成雖然現在農民文化素質遠高於60、70年代,農技推廣難度卻百倍於公社時期。
人民公社解體後的「土地分割細碎」直接導致的後果有:(a)、雜交水稻和玉米的推廣成為農技推廣體系在慣性驅動下最後的輝煌,繼縣、公社、大隊、生產隊的四級農科網於80年代瓦解後,殘缺不全的縣、鄉農技推廣體系現在也已全面崩潰,鄉鎮農服中心的人唯一乾的和農業有關的事就是(私人)賣種子農藥了,而有些新人是連「小春」是什麼都不知道。「新品種」、「新技術」成了詐騙手段。(b)、平原地區已初具規模的機械化農業重新清零,被拆解成為廢鐵,年銷售2.6萬台大拖的洛陽「一拖」2、3年內就驟然滯銷至1台也賣不了,到2000年以後才恢復到這個產量。(c)、植保上一直在提倡的「農業綜合防治」因天生與小農經濟犯沖再無可操作性,調節作物的播、植期,放養金小蜂、誘蛾燈、黃板、統一科學用藥等措施全都被濫用農藥取代。(d)、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變得極為困難,尤其是「生態農業」、「規模農業」、「品牌農業」、「制種產業」等對規模性、一致性要求較高的農業模式,一顆耗子屎打爛一鍋湯成為常事。(e)、……
c、農田水利工程最大的作用在於「抗災減災穩產增產」,拖平因旱澇災害造成的產量下滑曲線,在全國長期產量曲線中也可看作增產因素。人民公社時期興建了現有農田水利工程80%以上的工程,而1980年之後,農村的農田水利工程就總體而言是逐步失效破敗的30年,成系統的機井提灌站所剩無幾,農田水利體系陷入「偏癱」之中。而且現在「包產到戶」後農戶分散經營與水利設施的不可分散性和公共性之間的尖銳矛盾,農戶土地細碎「無法協調利益得失」造成的「最後一公里」難題,不是國家投入巨額資金就能解決的。
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成災面積/受災面積的平均比值1950年~1966年17年為46.13%,1966年~1969年數據欠缺,1970年~1986年17年為38.99%,1987年~2003年17年為52.67%。
無論從歷史事實、還是數據分析,都證明了人民公社是當年儘快工業化唯一可行的方案。
================================
@eiarhabi 的問題:
1、人民公社如何解決分配不公的問題?如部分公社冗員多,或生產隊長、公社會計及其家屬等不干事卻有收入,同時利用自己的生殺大權徇私枉法,貪污腐敗,如何解決?
2、多數農民幹活不積極,不參與勞動,或勞動偷懶不出力,導致生產萎靡,年年吃國家周轉糧,如何在公社制度下提高積極性?
3、如農民不希望繼續從事農業,而希望前往城市工作成為「農民工」,或希望讀書上學、接受高等教育,其訴求能否在公社制度下實現?如不能實現,是否能有效阻止其外流?
回答如下:
5、……
所以說,「超前發展」和「政社合一」是人民公社的兩大弊端,由此造成的管理者文化素質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學性不足,監督獎懲機制不健全,大大增加了農民的苦難。
但作為一種臨時措施,其強大、迅速的動員組織協調能力又是「盤剝」農村,興建農田水利和農技、農機推廣,建立規模化工業原料基地等所必須的。
6、經歷20多年「最大限度壓縮消費和最大程度地盤剝農村」後,1979年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3倍多,農業稅(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財政收入的比例下降到了5.5%。在工業體系基本成形的情況下,維持「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已既無必要也無可能。
7、僅就農業農村發展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當不再需要「盤剝」農村以農補工後,1980年人民公社應當剝離「為盤剝農村而附加的行政職能」,政社分離重組為單純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而不應全面解體,復辟小農經濟。……
條件較好,生產水平較高的人民公社應當用一定的優惠政策引導促進,以「自願參加、自主經營、政社分離、民主管理、形式多樣、因地制宜」的原則,或以隊或大隊或公社為基礎重組為類似基布茲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或重組為類似莫沙夫模式的「合作社」(也和日本的「農業協同組合」相似),或其它形式(專業承包聯產計酬等)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
=================================
至於 @陳鋼 及其他人因不看文章而提出的其它問題和反駁,請自己在文中找答案。
春過雪消: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春過雪消:地主真的都是壞的嗎?感覺網上很多關於地主的描述都是好的?
春過雪消: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水平和規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麼等級?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近現代史之核心:國家工業化——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
春過雪消:小農經濟(包產到戶)已經到最後的末路,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春過雪消:我國農業改革的邏輯以及進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過雪消:如何看待印度 GDP 在 2016 年首超英國?
春過雪消: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國家一個政策或者法律,你會改變什麼?
好吧,我不是批判,但有幾點疑惑,希望有人能解答一下
- 人民公社如何解決分配不公的問題?如部分公社冗員多,或生產隊長、公社會計及其家屬等不干事卻有收入,同時利用自己的生殺大權徇私枉法,貪污腐敗,如何解決?
- 多數農民幹活不積極,不參與勞動,或勞動偷懶不出力,導致生產萎靡,年年吃國家周轉糧,如何在公社制度下提高積極性?
- 如農民不希望繼續從事農業,而希望前往城市工作成為「農民工」,或希望讀書上學、接受高等教育,其訴求能否在公社制度下實現?如不能實現,是否能有效阻止其外流?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我必須怒答一波,因為答案我已經看下去了!
首先,這個社會有很多看起來十分有道理的道理,可是他們卻不是道理,因為不接地氣不能落地,具體不解釋了。人民公社就是其一,中國五千年(具體多少年我也不知道,套用五千年文明)的農業生態,農民又不傻,不要總覺得自己一拍腦袋就比農民幾千年積累的經驗更豐富。
其次,說說我大概了解的情況,畢竟我記事兒的時候生產隊已經分家了,但是生產隊的影響卻還存在,譬如我們村兒當時叫隊,鄉政府叫新紅公社,一直到我們小學四五年級村才叫村,新紅公社才改叫新紅鄉。
我們村分家除了集體耕地,還有兩台手扶拖拉機和一個磨坊。還有一些集體的房屋,當時大部分是土坯房,但是集體的房屋都是水泥塊和水泥瓦的,算比較好的房屋,是的,房屋歸了隊長和另外幾個有頭臉的人,兩台手扶拖拉機歸了隊長,磨坊歸了另一個幹部——文書。
我家從小用牛種地,不遠處村長家用手扶拖拉機。據我爸說,生產隊的時候他也沒用過手扶,都是隊長他們幾個人支配,雖然是集體的,但是集體內也有隊長和社員之分。
至於某些人說農民權力大,隊長貪腐可以批鬥隊長,你去問問農村的老人吧,至少我爺爺和我爸,得到的答案是不存在的,斗誰你要聽隊長的指示,作為普通的社員你就老實的別多嘴,隊長說啥你跟著喊啥,別出錯就行了。當年的隊長可是土皇帝,雖然變成村長權利小了不小,但和現在選舉時代比那權利還是很大滴,我發小他爹當年的村長,喝點酒就愛挨家訓人罵人,現在選舉上來的說話最起碼客客氣氣的,誰家也不得罪。好像有點扯遠了。再回到人民公社。
知乎有一個中美農業對比的問題,回答的很全面了,差距是美國是現代化工業化的農業,可問題是中國不可能走這條道路,原因無非兩點,第一點,土地類型多種多樣,大面積的平地並不多,不利於機械化,第二點也是最要命的一點,農民人均耕地太少,產生不了多大的利潤,甚至還有可能賠錢,不要說什麼工業化規模大,規模大但是分錢的人也多,人均下來還是那麼一點點。從全國來看人均耕地不足一畝半,我去過河南淮陽同事家,他們加五口三畝多地,人均不足七分,當然我老家在東北地比較多,我們村人均我不清楚,我們家一百多畝吧!生產隊解體後沒多久,我爸說是第四年,賣了苞米買的——生產隊搞了十多年的工業化,全村一百多戶就兩台還基本是隊長私有,生產隊一解體四年,我們自己就買上了一台手扶拖拉機,身邊大部分人家也都買了,我不談吃飽飯不吃飽飯(我爺爺說東北一直吃得很飽,三年災害有大量山東逃荒來的人都分給他們糧食吃)就談農業工業化,單純從農機利用率這一點來看恰恰解體很快就實現了,我們現在家家有農機,種地變得很簡單,一百多畝一天半種完,打兩遍葯就不管了,然後進城打工,夏天在回來打一遍除草劑,繼續進城打工,等到秋收的時候直接開車到自己家的地里脫粒,在地里直接就把糧食賣了,揣好錢,繼續去打工,已經很工業了。
補充一點吧,很多人還談什麼工業化,在人均1.3畝地的情況下,工業化有意義嗎?
人均1.3畝地能有什麼成本可節約?不要機械1.3畝地種完也好快!適合機器化的地方無論任何時代都是機器化,譬如東北松嫩平原,偽滿洲國就機械化,新中國剛成立,高崗就進口東德機器,始終機械化!更不要說北大荒農場了,當年開發北大荒都是機械開荒全機械種植的!就像我說的河南的同事,他們家五口人,三畝多地,這個成本還怎麼攤?我去他家的時候正好端午節趕上種地,我還幫忙了,人工種,不用牛,兩天半連割麥子帶種玉米都完事兒了,還機械化節約時間有什麼意義?節約到半天嗎?那剩下的時間幹什麼?不還是進城打工么?
更何況以村為單位的公社本身就阻礙了工業化,河南這位同事加收麥子不是人工,機械據說跨好幾個省,從南到北收的,收完你按畝數給錢就行,種玉米是我們手工種的。
市場下的收麥子的機械都跨省了,你們還想以村為單位搞公社?
我現在就在農村老家,站院子里拍了一張現在家裡的四輪子照片。
無論是蘇聯、中國的歷史還是我們村子的經歷證明,計劃經濟那一套不管用,發展經濟還是要靠人民群眾自己的智慧,即便一百多畝的東北人民也要去打工的,那你讓人均七分地的河南人怎麼辦?七分地啊,哪怕是工業化了,你讓他能刨出什麼來?除了吃飽飯也剩不下什麼啊!
我和那位同事談過這個話題,聽說他們那裡就不能家家買農機啊,一套農機下來也十萬多(四輪子+挂車+拖車,+脫粒機+旋耕機+土耙)七分地怎麼買?一畝地風調雨順小麥玉米加起來頂天兩千斤,扣去成本賣不到一千塊,等賺出機器錢,他估計都死了。但是他們那裡也有辦法啊,他說他們一個鄉有幾家有機器,一種種好大一片,按畝數給錢就是,簡單方便不用操心,市場完全能解決,為什麼非要再去計劃?除了再增加一些班子,集中一些權力,養活一些做計劃的人,最後形成一個僵化的體制,能有什麼用?
還有一點是我河北一個同事說的,他們那裡人均耕一畝多點,以前搞過農民上樓,土地置換,每年一畝地給幾百塊錢,他說如果種地,那一畝地扣掉成本肯定賣不出那幾百塊錢,可是在農村種點菜,重點大豆換個豆油,養幾個雞什麼的,把副食品的問題解決了啊,如果沒有這一畝多地你要解決副食品的問題恐怕幾千塊吧,可真要轉換到貨幣,一畝地能刨除幾千塊嗎?(雖然我是學經濟學的,但是這個經濟學的問題我是解釋不清楚的)
還有一類情況就是很多留守老人,子女基本不給什麼生活費,你說不孝也好,說什麼也好,但是現狀就是如此,沒有那兩畝地生活都是問題,就靠一個月60月的養老保險真不夠買糧的,可是有這兩畝地自己吃點兒,賣點在解決一下種子化肥的問題,在沒大病大災的情況下,自己就養活自己了。(不要問我有大病大災的情況,聽天由命吧)
所以中國農村的土地問題是很複雜的,不要以為那僅僅是一畝三分地,可是這一畝三分地上的所承載的東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非一句話兩句說所能說清楚的,五千年的土地私有不是沒有原因的,不要總琢磨著把農村的土地收回去,把農村再次集中起來,我們好不容易擺脫了不用介紹信就能離開村子自由進城的命運,我們好不容易能通過高考改變命運了,我們好不容易可以通過自己努力去成立買個商品房了,請不要再把我們拽回土地上好不好,雖然那僅僅是一畝三分地(中國人均1.3畝)可是這一畝三分地上的複雜問題不是一句集體化就能解決得了的,當然不僅僅是集體化,什麼化也解決不了,因為有人要他解決家庭收入,用人靠他補充家庭收入,有人靠他養老,有人靠他補充副食品..........沒有一種農業方式能滿足這麼多需求,所以還是包產到戶了,讓農民按照自己的需求自由自在的使用土地吧。
最後放一下我們村現在的照片吧,公社化時代的土坯房的照片我也有,可是不想發,因為那段記憶太可怕。
來知乎沒多久,喜歡的請點贊!
關於這個問題,要緊跟黨中央。
比如最近幾年的土地流轉。包產到戶那麼好,為啥要流轉?一盤散沙的小農經濟是最落後的,沒有之一。
不服氣的可以看看國內外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除了美帝那種土地足夠富裕,全世界都是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合作社經濟為主。或許有人說什麼提供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在目前被稱為農民工,多數只能幹些一線的簡單體力勞動。如果集體農業組織形式還存在,所謂的農民工是很容易快速轉化為產業工人的,效率高多了。
人在社會環境系統中組織結合成系統才能更好的生存發展延續下去。一盤散沙只會被剝削並且毫無反抗能力,更少有自我成長的可能。看這個答案一定要具有系統辯證思維的,否則你可能看不懂這個答案。比較難懂,也比較長,找個安靜的時候慢慢看,但是,一定要先點贊。
我們先要說明幾個基礎問題。
私有制社會怎麼過渡到公有制社會,或者說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資本主義制度怎麼過渡到共產主義的?這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一系列的複雜的運動的結果,最終兩者都達到共產主義就行了。什麼意思呢?經濟基礎,一個國家可能會產生公有制的經濟基礎,但卻是私有制的上層建築,比如蘇聯。這個時候,要麼經濟基礎把上層建築革命了,變成相對公有制上層建築,然後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然後生產力再發展,然後再把落後的上層建築革命了,如此交替前進,直到全球共產,這就是中國的WG。或者,反過來,私有制的上層建築反作用把公有制的經濟基礎滅了,培養出私有制的經濟基礎,再進一步促進私有制的上層建築的發展,最終蛻變會資本主義,這就是蘇聯解體以及中國的資本主義式的改開。這段話比較抽象,自己找生活中的例子比對吧。
往共產主義方向走,有兩個要點,一個就是全球統一,暗含的條件就是生產資料的集中,這是經濟基礎的一個必要條件,還有就是上層建築的改變,從等級制逐漸變的平等,比如讓幹部參加勞動,反對官僚主義。整個過程,腦袋裡想一下,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化和平等這兩者的程度和範圍逐漸擴大的一個動態過程,這就是社會主義階段。
往資本主義方向走,資本的目的是什麼,增殖,擴張。也就是說,資本主義下,隨著資本互相吞併,生產資料也會集中,最極端的狀態就是集中到一個終產者手上,上層建築很可能變成極端的等級制,任何兩個人之間都不是平等的,60億人就有60億個等級,比如中國公務員的中間等級比以前多了好多個。
這兩個方向,我們看到了,有個共同點,就是生產資料都在集中。
好,基礎問題講完了。現在來看中國的土地的變化。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搞的是新民主主義,也就是說,土地是分到農民手上的,大家單幹嘛,當然延安的群眾很聰明,自我組織,開發了互助組模式,效果很好,也就是人民公社的前身,記住啊,人民公社不是拍腦袋搞的,是勞動者們在勞動中自己開發的模式。緊接著,毛主席就開啟了社會主義化,也就是公社化運動,農民不再單幹,而是結為生產大隊,後來有幾個大隊之間合作修水庫,修公路的例子,農民們嘗到了合作的甜頭,進一步擴大,組成了公社,然後全國推廣。這個過程看明白吧,從互助組-&>生產大隊-&>人民公社。
有的人又要無腦質疑公社了,那麼你靜下心來,想一個問題,首先,兩個人合作,如果出現1+1&>2的效果,那麼,是不是要比單幹好,其次,你在公司工作,是不是也要互相合作,怎麼在公司里可以合作,耕地就不能合作呢?然後,你可能注意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時候會出現1+1&>2的效果呢?當然是兩個人平等,大家按勞分配的時候。想一想,老闆讓你加班不給工資,上司霸佔你 的功勞,你願意和他們合作?當然不,而且還會互相背地裡捅刀子,這個叫辦公室政治,所謂的三個和尚沒水喝。在系統論中,前者叫做協同,後者叫做競爭(此競爭非彼競爭,可以理解為矛盾)。公社化的效果怎麼樣呢?成績很好的。因為土地不再分散,大家又可以合作,一方面,可以推進機械化農業,加上大家組織起來勞動,糧食產量節節提高,用的人卻越來越少,這些人去哪兒呢?當工人去了。這個就涉及到兩種工業化方式,一種叫資本主義工業化,方法就是圈地運動,反正各種暴力手段,坑蒙拐騙把農民的土地集中,然後這些人當血淚工人,就是。還有一種,就是社會主義工業化,方法是公社化,工農業等價交換,公社交了糧食,用來發展全民所有的工廠,工廠造了機器,再分配給公社,當然,農民也是這個工廠的主人之一。雙方等價交換,互相促進,最終公社進一步公有化,成為國營農場,最終全民所有,農民也就變身為農業工人了。當然,我國當年太窮,形勢不好,公社交的糧食發展工業底子,一段時間確實沒有太多工業品反饋給公社。注意,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都是社會化大生產,也就是說大家都需要互相交換產品,區別就是社會主義是公平交換(噴子要注意事物變化過程,過程就是從一開始的不公平逐漸越來越公平,前面講過),資本主義是馬太效應,吸農民的血。
那麼,我國工業化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是什麼時候呢,79年左右,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國工業就要開始發力了,公社投入的本錢也該收穫了。當年的農業技術大攻關的成果就是雜交水稻,醫療事業大攻關的成果就是全國農村醫療體系,工業上就不說了,奇蹟不要太多。有的人又要說當然這不行那不行。我就問一句,什麼叫科學?科學就是美國人能造的出來的,我們也行,否則那就叫玄學。錢學森作為總設計師,準備的是社會主義版的改革開放,讓中國帶著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起飛。當然,中間出了岔子。。。
我為神馬要提前問一下有沒有人看,那就是因為要搞懂土地包產到戶,就必須了解背景,算是把簡化版的背景講完了。
剛才說了,走向共產主義,一定要生產資料集中。那麼,土地包產到戶,與這個過程完全相反,等於把原來走了一半的農業工業化的路程倒退回建國時期。。。那麼,要發展生產力,土地還是要集中啊,但是肯定不能走老路,於是只能搞資本主義式集中,也就是這幾年的土地流轉,把農民土地剝奪了。資本主義式的集中可沒有社會主義式的集中那麼爽。不管工作,不管吃住,不管教育,自負盈虧,當然,多半是虧。
剛才說了農業中的協同問題,包產到戶直接導致公社解體,然後農用機械什麼的一戶又用不起,沒有了1+1&>2的效果,直接影響農業生產,這個自己查歷年農業產量,要記得考慮作假,你們懂的。記住,農業也是系統,決定其生產力的就是農民們所使用的工具及其生產關係。在這個過程中,農民使用的工具和生產關係都退步了,生產力往下跌是必然的,當然,這個過程中,雜交水稻和化肥為農業續了一波,你可以理解為如果工具和生產關係都跟上了,中國的農業產量會爆表。這個地方很多人想不明白,影響農業的因素不止一個,要用系統觀來看。至於什麼積極性問題,當個屁放了就行了,基本是胡說八道,不再闡述這個問題,自己看上面的內容找答案。
對上層建築也有極大影響,農民們本來是要一路升級變成農業工人的,也就是說最終會成為無產階級的一份子,待遇也會和工人一樣,增加的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力量,這個階級力量又會影響上層建築,也就是所謂的路線鬥爭。記住,任何政治鬥爭都是為了階級利益,鬥爭雙方的力量來源於階級後盾。那麼,包產到戶等於突然增加了幾億的小資產階級,當然,農民還是虧了,本來這個地就是他種,而且還有全民所有的工廠的股份,結果股份莫名其妙沒了,自己還是在種原來的地。那麼這些農民就逐漸成為資產階級的後盾了。當然,農民在這個過程中像婊子一樣,用完了還是要扔掉的。
也就是說,如果當年沒有搞包產到戶,不搞國企私有化,而是搞社會主義版改革開放,中國應該能提前十年以上到達現在的水平,甚至更好,為啥,自己想。。。
然而現在有擦不完的屁股。。。教育,醫療,房地產,農業,還要把當初廢掉的工業補回來。。。還產生了大量了資本家。。。還有廢掉的全球共運。。。
還有最重要的,廣大群眾對黨的無限信任。我把黨來比母親,結果母親要害我。
最後,給大家推薦兩個視頻吧,一個是法國人拍的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的紀錄片《愚公移山》,一個是65版《東方紅》舞台劇。大家可以抽時間看看。還有一些相關文獻,也推薦給大家。
【法國】愚公移山(1976)(全12P)_人文歷史_紀錄片_bilibili_嗶哩嗶哩
大型音樂舞台劇 東方紅 1965拍攝
文章推薦:《毛的中國是個奇蹟,但還不是天堂》
文章推薦:《中國人要反對洋奴哲學》
在我寫這個回答的時候(2017年11月21日),本問題的高贊回答(100贊以上)有 @chenqin 147贊 , @春過雪消 531贊, @深海 257贊, @任我行 372贊。
大體可以分成兩派:
一派是chenqin的回答,主張包產到戶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過程中起積極作用;
一派是以@春過雪消、@深海、@任我行為代表,主張包產到戶作用沒那麼積極,甚至有些消極。
從贊數來看,chenqin的贊數僅僅為147,遠不及另一派的三位高贊答案,這反應在這個問題上,對包產到戶持消極態度的觀眾人數要遠遠大於持積極態度的人數(1160:147的壓倒性優勢)。
然而從問題回答的排名來看,情況就完全顛倒了——chenqin的回答排第一,排第二的答案是 @Zhiyue Fu ,排第三的是 @eiarhabi ,其他高贊答案全部沒有進入前三。從前三的回答質量上看,第二和第三的回答質量完全無法與幾個高贊回答相比,卻能位列第二和第三位!這是個及其不正常的回答排名順序。
這簡直是傳媒學角度極其完美的案例!
知乎的回答是前三的回答不需要展開其他回答就可以觀看,其傳播能力要強於其他的需要展開才能看到的回答。那麼如果在前三的回答中,如果只有一個chenqin的回答有足夠的質量,那麼想辦法佔到第一的位置,而另外兩個回答用質量不高的回答佔住前三的位置,並且這兩個質量不高的回答其主要主張與我的主張相同。這樣就可以較大程度上讓新的觀眾主要關注的是chenqin的答案,並且會認為其他觀眾的主張與chenqin的回答相同。
如此就可以用較小的傳播成本在未來儘可能長的時間內將意圖傳播給其他人,同時阻斷持相反主張的人的觀點傳播。事實上如果不是 @馬前卒 點贊,而深海和任我行各自有一定數量的關注者,估計這三個回答已經被擠找不到位置了。
最後,@春過雪消、@深海、@任我行已經提供了很多論據,其結論也是我深以為然的。然而卻缺乏一定的定量分析,折讓他們的回答有時看起來不是那麼具有可信性。未來幾周我將提供一些比較容易驗證的定量分析,彌補本回答下幾個高贊答案的不足。
前面各位都講的很好了,我想從歷史的角度補充一點個人的看法。先說結論,包產到戶跟老百姓吃飽飯沒有一毛錢關係。沒錯。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也會越來越集中,但我們也要明白,這並不獨是資本主義的特色。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期都是包產到戶的,可災年農民依然出現餓死,為什麼?因為這個問題的根結其實在於私有制。翻開歷史,會發現我們這兩千年說白了就是一個周期循環的過程––1.王朝伊始,由於長期戰亂導致人丁減少,土地充裕,進入上升期。2.經過若干年發展,王朝達到巔峰,土地壓力開始出現。3.出現戰亂/天災,一些農民土地歉收,不得已賣掉土地換取糧食,土地兼并越發頻繁。4.地主越來越富,貧農越來越多,天災人禍後流民饑民不斷增加。最終民怨沸騰,出現農民起義,天下大亂。5.新王朝建立。看見了嗎,這個歷史的周期律屢試不爽,究其原因,就是私有制。土地私人所有,就必然出現土地流轉,既然有土地流轉,就必然會出現兩極分化,假如一百斤糧食夠10個人吃,可地主一人佔80斤,剩下9個貧農分20斤,就必然有人餓死,於是就有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明明糧食夠吃啊,怎麼還有人餓死呢?推而廣之,地球目前的糧產量完全夠70億人溫飽,可為什麼非洲每年還餓死那麼多人呢?為什麼共產主義要搞公有制?為什麼共產主義者要解放全人類?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是人的勞動,可把潛在的勞動人口活活餓死,對生產力有利還是有弊?知乎不是總是喜歡幻想若干年後的中國嗎?現在我們還在上升期,大家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等到發展紅利吃完,大規模的生產資料兼并就必然再次出現,資本家和無產者的階級差異會越來越明顯,到那時,但願大家還有心情繼續替私有制唱讚歌。
樓上的深海已經回答得很詳細了,我給他做點補充吧。
第一,拆掉人民公社,讓農業工業化耽誤了至少四十年。當時很多公社農機已經有不少了,而且還有配套的維修站,包產到戶直接拆了農用機械,個體經營買不起農機,被分割的小塊土地施展不開農業機械,幾億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如果按照人民公社的路線,普及開農用機械,中國也會只用幾百萬農民就可以耕種十幾億畝土地,其他大量勞動者將投身工業,繼續提高生產力。現在想開放土地流轉,搞集中經營,不但晚了四十年,而且國家對私人資本沒有直接的調控力,是否投資土地經營完全看投資者個人意願,在土地使用、利益分配問題上,投資者與當地農民還要扯皮。也就是說,耽誤不只四十年。
第二,人民公社可以集中力量搞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土壤改良和科學化的農業管理,包產到戶不要想了。當年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是全國幾萬農科站給他選種子,包產到戶後也無法組織農民選種,沒法發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為技術進步提供幫助。
第三,只有公社才能擔負得起大型設備的採購,拆掉公社等於這些國企失去了市場,為十幾年後的破產埋下了伏筆。
第四,公社就像一個國企,農民在裡面有學校有醫療保障還能開展文化活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集體所有制產業里黨組織可以直接發揮作用,而對幾百戶的私人勞動者,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極為有限。失去了這個集體所有制的產業,適齡兒童上學沒人管,在家的老人也沒人管,黨組織失去了控制能力,為農村各式各樣的宗教和愚昧的封建活動、犯罪活動留出了空間。
生產中勞動者與勞動對象的各種關係的總和稱之為生產關係。這個關係搞好了,就會促進生產力發展;搞不好,就會阻礙生產力發展。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小農生產這種落後的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發展的阻礙是極為嚴重的。為什麼那時候可以吃飽飯,是因為之前的水利建設、化肥普及和良種研發產生的效應。包產到戶阻礙了下一階段的農業機械化和農村城鎮化。工業黨天天吆喝生產力、工業化,卻直接無視調整生產關係這最重要的一環。無視客觀規律就會被客觀規律無視。
經濟基礎也決定上層建築,我們現在看到的農村各種亂像,例如邪教、兒童不上學、拐賣人口、「嫁給大山的女人」,你能想像如果每一個村子都是被黨組織領導的國企,這些活動還有發生的空間嗎?犯罪分子逃到這裡豈不是會被朝陽群眾一樣的公社農民拿下?
但是為什麼耽誤生產力發展,還要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資本主義發展開闢道路,才能保證資產階級利益啊。國企不破產,私企怎麼收購?公社不解體,怎麼把幾億農業工人變成小資?土地不包產,怎麼誕生農業資本家?而這樣做對國家的危害,我們也看到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資產階級必然是中國的蛀蟲,也是阻礙中國發展的落後勢力。你知道根據知乎的規定,部分內容不顯示這麼逆天的人,擦屁股察的多辛苦不?還沒搽完……
對了,拆遷的時候,人心齊的村得到的拆遷款更多……而且還能集中開公司大家分紅,而不是拆遷款到手幾天就沒
七十年代,中美緩和後,主席派 我怎麼打都是秒刪的皇考 去南方考察開放事宜
八十年代,我怎麼打也都秒刪的皇后曾經在前線冒著炮火慰問
但是居然都不宣傳
因為八十年代把自己孩子調到後方的那些人孩子現在都是高官巨富,你宣傳她不就是打這些人的臉么
因為就算你是皇考,我們還是佔據主流,你敢搶功勞試試?
人民公社是要解決怎麼把拖拉機交到農民手裡的問題。
單個農民買不起,用不上,也不需要。以公社為單位就可以順利進行。
主席的路線,是用傳統農業養城市工業,再推動現代化農業。
你不能簡單地說這個路線是對的或者是錯的,畢竟它沒走完。
主席罵太宗是走資派,說的對不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發展資本主義需要兩個基本要素,一個是勞動力,一個是資本。
外國有資本,要讓資本進來得打開國門,不僅要打開國門還要歡迎外資,是謂開放。
包產到戶則是打碎人民公社,讓農業回到小農經濟。回到小農經濟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壓制農產品價格,讓務農致富難有出路,於是農村人「自願」地離開了土地,進入城市務工。於是,勞動力也有了。是為改革。
包產到戶打斷了農村的工業化,也打斷了農村的現代化。農村大量勞動力外流,產生了無數的惡果,到今天仍流毒甚廣。
於是在春天的故事裡,就有了「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悲歌。
不計成本地投資新農村建設,優化農村社會福利,生態農業,以及開展精準扶貧等等,這麼多年的一號文件,都是在彌補這條路線的成本。
目前來看,農村得到的實惠不少,農村人的生活也確實有了不小幅度的改善。
既然還結果不錯,過程和手段就不要太過於苛責了吧。
PS:中國的地理地貌是多山,許多耕地並不在平原地帶,除非把中國的山區大部分鏟成平原,否則這些區域沒有辦法搞機械化大農業。怎麼道德評價都無所謂,這是中國無法改變的國情。
以此為根基的小農經濟有利有弊,也不能一概而論。看來題主不愛學習從不看人日。
這個問題人日早就定了性嘛:
看見沒有?人民日報2017年7月10日頭版:解決了數億人的溫飽問題。你的題目里還有「歷史」二字,那就來扒一扒「包產到戶」的歷史。
————
說包產到戶解放了廣大農民的生產力,這個自然是沒錯兒的,但包產到戶在相當長的歲月里卻都是大毒草。
見下圖:
1957年11月13日,人日第二版。1966年7月29日,人日第一版。1967年11月27日,人日第四版。1966年4月19日,人日第五版。人日相關報道還有很多,對包產到戶的批判真是連篇累牘花樣百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尤其是痛批說出兩隻貓的名言的那位。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也,到了1981年,風向就變了。
人日又開始為包產到戶歡呼了。當然了,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上圖是人日2017年10月30日的報道,對包產到戶不吝溢美之辭。這麼前後一對比,真是說不出來的,可笑。
恩,一貫正確。
————
接著來看看耕地數據。
據《世界資源報告1987》的統計,1957年全國土地面積是16.77億畝。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1996年全國耕地面積為19.51億畝。為什麼要拿這兩個年份呢,因為這兩個年份的耕地面積正好是所謂的前三十年和後三十年全國耕地面積的峰值。
上圖是1994年的全國耕地面積分布圖。 上圖為1958年全國糧食全年總產量。這是1982年(也就是包產到戶次年)的全國糧食總產量。由耕地總面積可以得知,總體變化並不大。
但不同的生產方式所帶來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各位可以算一下兩個年份的糧食產量的差距,當可知道包產到戶對中國人特別是對中國農民意味著什麼。
當然,最主要的一點是,至少不再餓死人也不再人相食。
這是包產到戶最大的意義。
————
至於轉眼間農民們就要負擔三提五統等各種敲骨吸髓的苛捐雜稅就是另一個話題了。包產到戶本質上是為了給農民更多的自由支配權。別信什麼「極大提高了農民勞動積極性使得農業增產」,這和誇大躍進時期的簡直穿一條褲子,都是過度拔高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你再勤,沒拖拉機,沒新農具,沒化肥,沒水利,撐死封建時期的種地水平。
舉個例子。
有次進山採樣,發現一個水庫。但是這個水庫完全不通車,不知道怎麼修的。後來發現旁邊有一個碑,說是人民公社時期,發動冬天閑置的勞動力上山鑿石頭壘起來的大壩。整個大壩沒有花公社一分錢,省里水利專家免費指導設計,公社修了好幾年。現在這個水庫還在使用中,每年春季防洪夏季灌溉都靠它。
這些水利工程是人民公社最大的功勞。包產到戶以後,再也不可能如此簡單的造水利,促生產了。
…………
評論里爭議很有意思。我也無意在這裡引戰,畢竟姓資姓社問題太過敏感。我感慨的僅僅是,人民公社能在沒有工具,沒有錢,甚至沒有近在眼前的好處的情況下,完全靠人自身的力量把水庫修起來。這在市場經濟下是不可能的,是奇蹟。這是人民公社激發出的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人民公社的水利建設為解決吃飽飯問題提供了必須的物質基礎,沒有它就沒有包產到戶之後的生產大爆發。不說別的,沒有水庫,誰去承包無法耕種的荒地?沒有這些荒地,人均一分地,包產到戶,土地私有,什麼政策都得餓死人。這是人民公社的歷史功績和歷史任務。我們現在吃飽了,當然不想再回到公社時期,所有人穿一樣的衣服,住一樣的房子。但是當人民還在飢餓線上掙扎的時候,誰還去考慮經濟效率問題呢?
忘記和否定人民公社和它的功績,是不可取的。我們不想回到過去,到我們決不能丟了基本的良心。沒啥歷史作用,只是終於剝下了先進生產力的遮羞布,本來就是分散的小農經濟,強行按上一個不適合的制度就是扯淡。
沒有興修水利,改良種子,生產化肥,推廣機械化,光調動農民的主觀能動性是有局限性的。
你只是想干,但不會幹,是干不出什麼大成績的,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這樣:為什麼小崗村「一夜解決了溫飽,卻三十年未過富裕坎」?
你看人家美國2%的農業人口,養活這麼多人還能順便出口,羨慕吧,但美國的模式能複製嗎?看到幾億農民綁在土地上,包產到戶土地碎片化割裂到個人,是沒法提高效率的,只有黑龍江做得比較好,那就是土地流轉後規模化機械化。
提起包產到戶,想到了黑龍江當年的省委書記楊易辰。他當年因為反對包產到戶而被批評為頂門杠。
現在回過頭看看,能搞得好的明星村都是當年在各種官僚壓力下沒有包產到戶,保留了集體經濟的村莊。楊易辰回憶錄裡面也說,當年頂得不夠狠,應該再頂頂。
包產到戶現在回過頭看,也就是一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
全國一刀切把搞得好的生產隊也給砍了。只能說這個損失真是慘重。
你這問題這麼細確定不是學校論文之類的嗎?
看了一堆答案,感覺一堆文革的理論再說來說去!
包產到戶的,固然不是農業增產的根本原因。但是,也不能無視人民公社實在搞不下去的現狀啊!
70年代政冶局開會,討論要不要砍掉女人用的發箍,因為鋼材不夠用!
還有什麼,倒退四十年,只需要幾百萬人干農業,其他人都可以去搞工業,說這話的人腦子正常嗎?10來億人搞工業化,說搞就搞?礦產,原材料,市場,能源從那裡來?
小農經濟固然落後,但是為什麼不在國外買糧,國內儲備糧食?什麼都靠國內生產?在全球化的今天還談這個?
包產到戶最大的用處就是破壞了人民公社下面的農民世襲制,讓人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
你知道什麼叫自由?這就是自由!
把人視同無感情無需求的動物,按所謂的大局,全國大搞世襲制,農民的後代當農民,城市的後代當工人,這個合理嗎? 這是共產主義嗎?是社會主義嗎?
公社時代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但是為什麼不讓專業的公司修建,現在隨隨便便一個中字頭的建築公司,一年完成的工程量就遠超公社時代一年的工程量!
現在中國的發展程度,按70年代的搞法,現在能達到?
現在一些人簡直是空想社會主義病患著,記住鄧公的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推薦閱讀:
※國外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及現狀?
※如何評價袁隆平第五期雜交水稻攻關失敗?
※農民種地歉收的時候受損失,而豐收的時候則賣不出去。農民的出路在哪裡?如果農民都進城務工,那人們吃什麼?政府該怎樣作為?
※雜草比莊稼更有生命力么?
※雜交水稻是不是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