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陸軍的坦克、空軍的戰鬥機數量較多,而海軍的艦艇則很少?


不光是船貴,一條驅逐艦在中國的編製是正團,護衛艦有的副團有的正營,建造到服役周期兩年左右,船員滿編動輒兩三百人,因為各個戰位都要有人輪崗才能保證24小時作戰,這是前提。

想要大量興造軍艦不是不行,首先你的造船工業要能支撐你的想法,前面說了,一條主力軍艦的建造周期要兩年,事實上這已經算快的了,印度的造船速度就不用我黑他了,就是美國現在也比這個速度慢,但是船體和設備是有壽命的,如果不緊不慢的慢慢造,你會發現艦隊還沒有達到預期規模的時候早期艦艇就開始退役了,而且大量的艦艇就需要更多的塢修場所來滿足他們的維護需求,所以要新建很多很多船廠同時造,招募大量的工人組織培訓和生產。

緊接著生產出來的軍艦出現了停在哪的問題,一個碼頭泊位一條船是別想了,並排停太多船又會有安全隱患且非常影響調度,沒別的辦法,只能新建軍港和基地,還要新組建海防部隊進行守衛。

基地解決了,卻出現了有船沒人的尷尬局面,你不能每條軍艦放倆看門兒大爺就算戰鬥力吧?可中國海軍算上海航也才30萬人(世界第二),於是你必須要大規模擴編,隨之而來的後勤保障建設也要跟上。

光有人還不行,海軍是技術密集型軍種,縱有8塊腹肌看不懂海圖聽不懂聲納也沒卵用,於是海軍艦艇學院和士官學校就需要增加師資力量來培訓新冒出來的這幫人,可能還需要新建很多軍校。

學成之後下基層得訓練吧,訓練就要有消耗,成倍的規模就有成倍的消耗,海軍的裝備你也知道,都挺貴的。

等這些都齊了,自家的領海就有點小了,一艘軍艦在海上的控制範圍比坦克在陸地上大得多,比飛機持久得多,一片狹小的海域擠太多船非但不會戰力倍增還會互相干擾,所以要有海外基地並且全球部署,這樣才能發揮這些軍艦的效能。

以上這些其實都不是問題,問題是:

謝邀。


戰艦是一種高技術高密集度的兵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主力艦實際上在同等技術條件下,工程商能做的越大,通常費效比反而更加划算,能執行的任務更多。

而坦克的話,你搞太大了要掛,你搞鼠式也沒用,兩發社會主義400穿教你做車


2009年服役的「布希」號航母價錢62億美元,一個艦載航空兵聯隊大概35億美元左右(F18年代,F35年代應該要漲一倍不止)。

這個價格能造1620輛M1A2SEP「艾布拉姆斯」。

1620輛艾布拉姆斯成員是6480,一艘滿編尼米茲級航母艦員大概為5600人……

美國航母打擊群司令一般是准將(大校),航母艦長則是上校,一個航母打擊群光艦員就有上萬人。

差不多同級別美軍重裝甲師來談,比如美軍第一裝甲師。

美軍第一裝甲師全師主要的戰鬥裝備包括M1A1/M1A2主戰坦克348輛,M2步兵戰車216輛,M3騎兵戰車100輛,M113裝甲輸送車308輛,裝甲指揮車167輛,AH-64武裝直升機36架,AH-1武裝直升機8架,UH-60通用直升機24架,OH-58D直升機44架,M109自行榴彈炮72門等。

這些裝備加起來也需要數十億美元了。雖然說航母戰鬥群還是貴一些,但是物有所值。

美國一支三航母戰鬥群如果全力出手,可以在七天之內出動艦載機三千架次以上,投上萬噸炸彈打擊數千個目標。

這樣的打擊效果和力度是出動十個重裝甲師也啃不下來的,如果讓中國軍隊去打伊拉克,就算陸軍裝備和美國一樣,沒有空軍海軍的情況下,十八個集團軍一起上也不知道要花多久才能達到與美國一樣的打擊效果。

美軍10支航母戰鬥群(即將11支),9支兩棲攻擊艦核心的兩棲打擊群,數十艘驅逐艦,數十艘核潛艇,光每年在船上飄來飄去的美國人就有幾十萬。

以效費比和打擊力度來說,航母,重型轟炸機這種東西在作戰效率上來說反而是更便宜的……

如果不是因為核彈和其他方面問題的話。

90年代美國打中國可能不比打伊拉克難多少,最大難度應該就是陸軍開始進攻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阻礙了,空軍海軍打擊絕對是摧枯拉朽……

噩夢般90年代啊……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美國1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能攜帶70+各種類型軍機,一艘航母上的飛機都相當於我軍一個空軍師的編製了。美國有10艘現役航母+1艘即將服役的福特號,共計飛機750+,具有極強的對陸和制空能力,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海軍艦艇數量相對少的原因:一艘大中型軍艦往往具備綜合作戰能力,能遂行各種作戰任務。

如圖(「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USS Nimitz CVN-68)

為了論證這個論點,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一艘我軍052D型導彈驅逐艦,搭載一門PJ-38型130炮,與陸軍野戰炮相比,這種炮射程遠,射速快。加上船上綜合火控和氣象探測系統能為主炮提供不亞於一個陸軍炮兵營的綜合火力。

一共64個導彈坑,據說具備通用能力,能垂髮巡航蛋、防空蛋和火箭反潛魚雷。一架轟6最多才能帶6枚巡航蛋,所以這一點自然不用論述。

驅逐艦上的火控系統能控制包括主炮、垂直發射系統、反艦導彈、近防炮等多種武器,一艘艦船上集合了如此多的武器裝備,所以不需要大量建造。

大量建造必然代表著成本激增,每艘軍艦能需要有配套的動力系統和雷達系統,帶來的成本難以想像,所以不如造一艘大的頂上好幾艘小的。(西寧艦)

當然了,數量少,就代表著每損失一艘軍艦都是對有生作戰力量的嚴重挫傷,但隨著單艦防空能力不斷增加,耐打擊能力也在提高,軍艦的生存能力不斷加強。在各國海軍強調綜合化作戰能力的今天,主力軍艦正在逐步走向量少質優,具有良好的防空、反艦、反潛和對陸火力覆蓋能力。

有人會問,美帝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數量已經60+了,這難道不是與論點相悖?

伯克級具有較強的綜合作戰能力,美海軍對於眾多的伯克級有明確的規劃,其中大部分分屬航母戰鬥群,提供防空和大區域雷達覆蓋整合。剩餘的要麼在母港休整訓練,要麼在執行單獨任務。總之,美軍造這麼多伯克級目的是維護美國全球軍事霸主地位,也完全符合美國國情。(DDG1000太燒錢,美軍想想還是伯克划算)


因為驅逐艦幾千噸,坦克和戰鬥機幾十噸。


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最新的M1A2SEP,單價約600萬美元

最近被勒令降價的洛馬F-35系列,曾預估單價為1.6-2億美元,約一約降價,單價1.5億美元

阿利伯克III驅逐艦,預計單價:20億美元

DDG1000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造價44億美元

CVN78福特號核動力航母母艦,造價110億美元

一艘福特號航母,約等於1833輛M1A2SEP主戰坦克,約等於73架F-35戰鬥機。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海軍的裝備數量與陸軍和空軍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了吧。


一條驅逐艦貌似是團編製吧。

這就意味著列裝新驅就必須有一個上校艦長指揮,這需要很多年曆練。

啥時候天上掉軍官了?


有人問是什麼節目,這個,微信公眾號

這個局座的春節特別節目風雨路已經講過了,在5060年前,我們兔子與毛熊友好,剛剛建國,沒錢沒人,就算有了大船也沒有足夠的小船形成戰鬥力,後來很多年都沒有走出這個思路,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後來毛熊解體鷹醬與兔子蜜月,兔子又被當時的鷹醬忽悠不造大飛機,只用鷹醬的波音大飛機載客,出於合同不能用波音大飛機進行戰略改造。

以至於到了上世紀末當兔子做生意發家之後才發現海軍空軍都是漏風的牆。空軍修牆又相對海軍修牆便宜,所以就先補了空軍的缺。而海軍欠下的進度局座說18年前都是換不清的。


在海上,你能依靠的唯有自己和船

——

你以為空軍不想往大了造?


大概玩紅色警戒以及各種rts遊戲玩多了。給人一種坦克飛機軍艦差不多大的錯覺。

然而一輛坦克三十到六七十噸不等

一架飛機幾噸到數百噸不等

坦克和飛機差不多一個數量級。

而一艘驅逐艦大概數千到一萬噸吧。

航母大概五萬到十萬噸吧


局座這麼屌,才上過七八十艘,可見艦艇有多麼少


原因很簡單,因為水面的存在。海水可以提供足夠大的浮力,同時水面也是天然的障礙。

飛機如果造的太大必然導致對動力系統的過高要求,因為飛機要依靠動力才能停留在空中,因此動力系統制約了飛機的規模。這是最根本的。其他限制都在這之後。艦船可以不依賴動力就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規模上收到的制約更小,自然能夠造得更大。

坦克也面臨動力系統的問題。不過即使解決了動力系統,造出了一個活動要塞,也會存在一個問題:如果地形便利,會給敵人更多的攻擊機會,這對於巨大的目標來說是很不利的;如果地形不變,那麼又不利於他自身的機動從而無法有效發揮作用。海洋作為一個天然障礙解決了前者,同時上一條說的動力上的便利又解決了後者。

在這基礎上,綜合其他方面的考慮,艦船總的來說是越大越經濟,數量自然不能和陸軍和空軍比了。


要是一艘航母只要500w,你信不信我兔的航母能繞地球一圈


pt艇是絕對可以啊。數百艘的生產量。加上基林級,再加點巴爾的摩,克利夫蘭,奧馬哈,亞特蘭大總型,各種卡薩布蘭卡,各種埃塞克斯,各種LCVP可以上千,加上LCV能上萬。

PT艇

LCV


為什麼一棟樓房上幾十上百個戶口,一棟別墅價格也不便宜面積也不小卻只能上幾個戶口?


陸地上,60噸的主戰坦克算是龐然大物了。

天空上,滿載起飛的戰略運輸機差不多是200噸以內的重量。

而在海洋,600噸的只能是艇,主力艦都是幾千上萬噸的重量。

這只是量化,再想想艦艇的裝備、材料標準,真的不能再多了。


我覺得這是從前,今後無人船發展出來的話,海上的軍艦不會比陸地戰車少。

海上作戰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陸地上所謂的地形條件和掩體保護,所以對打的時候幾乎就是站在原地硬挨打,硬挨打的時候身大體沉就成了保命的必要條件了。同時就目前為止,戰爭仍然是人類以血肉之軀進行搏鬥的一種行為,所以生命維持系統也是最複雜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以現在的技術,戰鬥機完全可以做出更高速度更加複雜的機動動作,但沒這麼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飛行員自身是有生理極限的,飛行速度過高轉彎過急會讓飛行員由於重力影響造成失血性的眩暈甚至昏迷。同樣的,海洋艦船也是有這個問題的,艦艇航行在海洋中,唯一能保障艦員生命的就是那條大船。隨著越來越複雜的設備的使用,就需要越來越多專業的艦員共同操作,這就導致了艦船上有非常大一部分設備是用來維護人類生命系統的。

這一切都將因為有了無人機這個東西發生改變。現在無人機主要任務是偵查,但等X47B這種無人艦載飛機投入使用之後,無人作戰單位就會到處使用了。艦艇肯定也會無人化。無人化的艦艇就可以拋棄掉生命維持系統而簡化生產。簡化的無人艦船由於不用考慮人的生命受到直接威脅,就能儘可能的考慮作戰需求,所以堅船利炮可能就會只剩下利炮。

當利炮被大規模使用的時候,大目標的艦船相對於小尺寸的艦船就成了劣勢了。強火力、高機動、小型化的艦船必然是作戰主力,這一切最終將導致數量優勢仍然是最重要的優勢。

所以我不認為今後的艦船會走少而精的路,而是小而多,非常非常多。


不請自答

首先海軍艦艇的數量的確是沒有飛機坦克多,

這主要取決於對艦艇的使用需求,和自身的經濟實力;

就拿美帝來說,二戰時美帝開足馬力造艦,二戰一結束馬上就賣掉一批軍艦。

道理很簡單就是用不到那麼多軍艦了,

以上是主管因素;

下面來講一講客觀因素

舉個栗子

聲力電話

聲力電話是一種很古老很原始的設備,在民用市場已經很少用了!但是在艦船上是必用的,不能因為你採購量少就把廠家餓死吧,餓死了後期誰給你供貨,誰給你維護。那麼這一部聲力電話估計要比iPhone都貴!

能懂我的意思了吧


一個遼寧艦一年保養費多少?坦克說不嚴謹一點你丟5年還開得動,戰鬥機那什麼多少架的保養費才抵一個遼寧艦



推薦閱讀:

遼寧艦具備實戰能力么?
最近「昭和」一詞是怎麼火的?如何看待網路上到處是「你不夠昭和」、「可以,這很昭和」的表情圖?
截至目前,美軍有沒退役的古董武器裝備嗎?有的話有哪些?
由二戰時炮彈,發展到現在的導彈,為什麼軍艦船體卻在變薄?
美國新型福特級航母設計圖紙被竊的後果是什麼?

TAG:軍事 | 海軍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