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止觀中「觀」是觀什麼?怎麼觀?各宗各派有哪些不同?

麻煩各位同修知道的幫忙解答一下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智顗大師的另外一個主要的思想,是所謂的「止觀」。止是什麼意思呢?止就是去絶分別,遠離邪念,使你的心能夠安住在一境當中,叫作止。觀就是所謂的發起正智,歷歷分明去照見諸法,叫作觀。止跟觀,在智顗大師所揭示的修行的歷程裡面,主要是用在禪定的修行裡面;那這個部分呢,而且這個部分應該是從智顗大師的師父,從慧思那邊所習來的。但是,止觀的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給它極大的肯定。因為止觀的道理,不止是修習禪定的時候必須要按照這樣的修習,因為禪定的每一地每一地的境界的修習,都是要經過止觀的程序才有辦法達到。可是我們也要說,除了禪定之外,其實我們在所有一切智慧的修行裡面,也確實都是需要止觀的過程。比方說,我們就拿菩薩要開悟明心所需要的準備工作來講,要開悟明心的時候,除了福德要具足,並且智慧要熏習正知正見之外,除了這兩個之外,你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定力;你如果沒有定力的話,你就沒有辦法實際去參究。這個所需要的定力,其實就可以對應到我們說的止觀的「止」這個字上面。那觀呢,我們可以說,菩薩在破參明心的時候,在止的這個基礎上面,去用思惟觀去尋找我們的真心如來藏。所以止觀的這個修行的用途,其實不只於禪定,其實在智慧的修行上面,每一分每一地的智慧修行,也都是止觀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要給智顗大師很大很大的掌聲。因為智顗大師提出的這個止觀,使得我們後人有現行的這個止觀的名相可以去依止,讓我們在修習智慧的過程上面,能夠按照這樣的過程,一路一路的修行上來;所以這個是智顗大師極大的功德。

http://www.hymzw.net/zjdz/ztyst/zys19.htm

南無佛法僧


初學佛時,看到妙境長老說的一段話,對我觸動很大:

止觀這兩個法門,「止」比較容易學習,可是不容易修。「觀」,不容易學習,但是修的時候不是難事。怎麼不難呢?就和打妄想一樣,就是按照那個文義去思惟。


以下內容出自文章選段:什麼是觀智?

文章鏈接:http://zhuanlan.zhihu.com/p/21889817

什麼是觀呢?

觀:觀察;看但是不參與,就如大街上有人在爭吵,我看,但是不參與到爭吵中,不去評判誰對誰錯,誰成熟,誰幼稚,看,就只是看,這就是觀。

但是佛陀講的觀不是對外在世界的,是對我們自己的,觀察我們自己身心的實相,這個觀察不是想像出來的。這裡的「觀」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分為兩部分:覺知與平等心,這兩部分就如馬車的雙輪,鳥的雙翼,是觀的全部內容。

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當念頭或感受在心或身體中升起時,我清楚的知道了它升起了,並且我的注意力沒有去理會它就是觀。

它升起時,我警覺到了,是覺知,而在警覺到以後,我不去理會它,它沒有對我的注意力造成影響便是平等心。


第一,謝邀。

第二,建議想正規學佛的人,先把《菩提道次第廣論》學三遍。然後找個好老師,認真刻苦努力,此生成佛有望!

第三,再見!


應邀

簡要回答如下:

佛法中的「禪修」與「止觀」不完全同義!

分二個方面簡要回答:

一、觀法的區別

1、禪宗的觀修,是空一切「空有相」,生般若智慧覺照之觀!

2、教下的止觀,是先從「止於有相」至「入於空相」,再空一切「空有相」,生般若智慧覺照之觀!

3、密法的觀修,藏密寧瑪巴大圓滿的觀修,加行時,都是由「有相」入於「般若空性」的觀修。

二、人的區別

1、形象思維為主的人,能實際「觀現色境界相」。可由真善知識引導,漸次增上,直至究竟圓滿!

這種人,若無真善知識攝受引導,極易誤入歧途!

2、邏輯思維為主的人,一般情況下,只是思維想像,不易「觀現色境界相」。

這種人,一旦建立正見,不易被「有相境界」所引誘!

至於具體「觀法」,皆由各教派的真善知識真實傳授!

總之,任何佛法的「觀修」,都必須在真善知識的攝受引導下修習,否則,歧路是必然的因果!


在自己禪定所緣境(業處)中,觀無常,或者觀無我。破我執,法執。可參照《瑜伽師地論》這三個步驟,"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無覺有觀"(無尋唯伺)、"無覺無觀"(無尋無伺)。


修習止觀,首先你得明白「念」是什麼。

一句話解釋止觀:「念念歸一,了了明明」。

關鍵是「念」,前半句為「止」,後半句為「觀」。

「止」,就是要控制你的念頭,不要讓你突然的一個念頭亂了你的心境,不要發生這種情況:「一念起,萬念生」。

「觀」,就是對你起的任何「念頭」都要「了了明明」,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明明白白我的心...」,就像一盞燈,把你的「念」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明白了「念」的前因後果,你明白了「念」的內因外緣。這就是「觀」。

怎樣修習止觀?

六個字總結,「調身調息調心」。

怎樣「調身」?

簡單點理解就是,「坐有坐姿站有站相」,腰椎頸椎要時刻挺直。

怎樣「調息」?

請參考「六妙法門」。

怎樣「調心」?

止觀。

以上就是我,一個禪修者的感悟和理解。

我是自學的,自己看書。入門書籍推薦九州出版社《禪定入門》。


智顗大師在《摩訶止觀》卷第三中對「止觀」的名義做了解釋,將止觀各立三義,稱為三止三觀。

止有三義:「息義,停義,對不止止義。(1)息義者,諸惡覺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凈名曰:何謂攀緣?謂緣三界。何謂息攀緣?謂心無所得。此就所破得名,是止息義。(2)停義者,緣心諦理繫念現前停住不動。仁王云:入理般若名為住。大品云: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義。(3)對不止以明止者,語雖通上意則永殊。何者?上兩止對生死之流動,約涅槃論止息,心行理外約般若論停止。此約智斷通論相待,今別約諦理論相待,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無明亦非止非不止,而喚無明為不止;法性亦非止非不止,而喚法性為止。此待無明之不止,喚法性而為止。如經法性非生非滅,而言法性寂滅;法性非垢非凈,而言法性清凈,是為對不止而明止也。」

觀亦有三義:「貫穿義,觀達義,對不觀觀義。(1)貫穿義者,智慧利用穿滅煩惱。大經云:利钁斲地磐石砂礫直至金剛。法華云:穿鑿高原猶見乾燥土,施功不已遂漸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貫穿觀也。(2)觀達義者,觀智通達契會真如。瑞應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大論云:清凈心常一,則能見般若。此就能觀得名,故立觀達觀也。(3)對不觀觀者,語雖通上意則永殊。上兩觀亦通對生死彌密而論貫穿,迷惑昏盲而論觀達,此通約智斷相待明觀。今別約諦理,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無明非觀非不觀,而喚無明為不觀。法性亦非觀非不觀,而喚法性為觀。如經云:法性非明非闇,而喚法性為明。第一義空非智非愚,而喚第一義空為智。是為對不觀而明觀也。」

具體觀法可以參見天台四大止觀,由《童蒙止觀》至《摩訶止觀》,由淺入深。


實際上要能夠觀四聖諦,並不一定要透過語言跟符號的方式來達成。舉例來講,就像一個跳舞、學瑜珈術、或是練太極拳的人,當他在打太極拳時,心愈來愈少念頭會比較好。剛開始不熟練的人,可能邊打拳邊起念頭,他在內心竊竊私語:腳要怎麼擺、呼吸要如何調、脊椎應該要伸直一些吧…。但是他也可以透過直接的感覺去做調整,而不需要透過腦海中的自我對話。

況且,直接透過感覺來調整是更迅速、更直接、更接近直覺,它能夠幫助我們發現更細膩的觸感。所以要觀四聖諦,不是只有透過腦海中的思考,例如「這些活動是苦、是這樣形成、是這樣瓦解的…」,不一定要如此。也可以透過不用語言洗鍊的層次,不需要講出來,而是用直覺,直接去感覺「這是壓力」,感覺這個地方是一個包袱。甩開包袱的過程,也可以不透過語言的符號來達成,以那樣的方式來達成目標是更迅速、更快捷的。

以上是美國西來大學的朱倍賢教授回答,他是原始佛法實修者。另外建議學習孫志海《靜觀的藝術》中的靜觀


推薦閱讀:

為什麼真正有修行的人幾乎都藏起來呢?現在比較知名的比丘比丘尼不算是高僧啊。那不是高僧,出來有什麼用?
拜菩薩像可使世間盡如人意嗎?
作為佛教弟子,南傳佛教弟子、藏傳佛教弟子、漢傳佛教弟子如何看待別人對你的語言攻擊?
如何在周圍人聊天的情況下,專心持咒?
如果無緣無故扇佛教徒一巴掌,他們會怎麼反應?

TAG:佛教 | 藏傳佛教 | 禪修 | 漢傳佛教 | 止觀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