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是不是不重視發菩提心?

據末學粗陋微小的觀察,佛教在當今不少人眼中變成了消極避世的代名詞。或者淪為一些佛學愛好者手中故作高深,貢高我慢的玩具。卻不知大乘佛法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教人發菩提心,成佛,普度眾生。

請教各位眼中的情況是不是這樣?如何形成?如何改善?

-------2016/10/16更-------

補充材料,可供參考:濟群法師. 漢傳佛教的反思

【一篇舊文:漢傳佛教的反思】


感謝題主的邀請。

一、般若與菩提心不二:勝義菩提心乃破法執之功德

勝義菩提心不在般若之外,也不是般若和其他東西的結合,而是般若本身的功德,菩提心之圓滿對應於般若之圓滿(自心與法界實相相應的程度)。

(1)為何小乘無法發起勝義菩提心

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第七十三卷:

「生老病死,皆是自心。地水火風,終無別體。是以眾生耽著生死,二乘厭畏生死,皆不了心外無法,為境所留。取捨雖殊,俱非解脫。何者?眾生為生死縛,二乘被涅槃縛。如《楞伽經》云:複次大慧,諸聲聞眾,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妄計未來諸根境滅,以為涅槃。不知證自知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

可見,阿羅漢將一切,妄分別為無性,執空,有法執,故墮在涅槃,被涅槃所縛。小乘人對於世間有很強的厭離心,急於入涅槃了生脫死,因此無法發起勝義菩提心。

(2)漢傳佛教是否不重視發菩提心

大乘的開悟雖然從斷煩惱的角度講與小乘一樣,但是大乘的修行是同時破人法二執,所以大乘的開悟,除了如小乘那樣證悟緣起性空,還證悟性空緣起,無性心源含融萬法,故必然發起勝義菩提心,得解脫而不離世間。

大乘所言「真空妙有」,真空非偏空,偏空(小乘聖者)不真。妙有非實有,實有不妙。真空者,即有之空,雖不妨假說有人我,但不執著其相。妙有者,即空之有,雖不執著其相,亦不妨假說有人我。如是終日度生,實無所度。雖無所度,而又決非棄捨不為(破空執的緣故)。了解此理,精進修行,如此才能完成利生之大事業。《心經》在「色不異空」和「色即是空」之後講「空不異色」和「空即是色」,以破小乘偏空之智。能知色不異空,無聲色貨利可貪,無五欲塵勞可戀,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異色(破空執,證性空緣起,自性具足妙有,能生萬法),不入二乘涅槃,而化度眾生,即出二乘境界,如是乃菩薩之行。

此處以惠能大師修學開悟的經歷作一個說明:

《壇經》中記載惠能大師兩次因《金剛經》而得悟,第一次是某日賣柴時聽人誦《金剛經》而有所領悟,萌生學佛之念,去黃梅山拜謁五祖。第二次是,五祖給惠能大師講解《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連道五個「何期」: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兩次開悟明顯有境界之別,對於禪宗三關的認識,太虛大師《中國佛學》:

「破本參(悟阿賴耶識)而不知有重關(悟心無性)須破,則易落於天然外道;破重關而不知透末後牢關(悟無性心源含融萬法),亦易安於小乘涅槃。必須透過三關,始可真實到達圓教的悟境。」

惠能大師第一次得悟後所作的「菩提本無樹」這首偈子一直以來被引用得很多,實際上講的是空性,從圓教看來,悟境並不高明,乃禪宗三關中的破重關(悟心無性),按照太虛大師的判別,所見到的道跟小乘的須陀洹向所見到的道一樣,所以還有退墮於小乘的可能。五祖為其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這時才透過末後牢關,入圓教悟境,生起大乘相應功德,發起勝義菩提心。

可見,並非漢傳佛教不重視菩提心,漢傳佛教一旦開悟,勝義菩提心必然會發起,不僅禪宗,凈土宗也是如此,實相念佛成就時,勝義菩提心也是必然發起的。

二、六乘終歸一佛乘,學佛不要困於宗派之見

佛法分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密乘。六乘法中,人、天二乘,合稱「人天乘」,聲聞、緣覺二乘合稱「二乘」、「小乘」,密乘實際上屬大乘法中的一門,故略而言之,佛法分人天乘、小乘、大乘三乘,藏傳迦當派稱之為「三士道」。

佛法雖分六乘三乘,但就佛陀說法的本懷而言,又可總攝於一乘或一佛乘。佛陀在說完三乘法之後,於末後所說《法華經》中開權顯實而總結說: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此所謂一乘,指由《華嚴》、《法華》等了義經所宣說的圓滿大乘,這種大乘以種種方便引導眾生趨向佛果為根本宗旨,六乘終歸一佛乘,以念佛為例,禪宗依靠自力解脫,明心見性,屬於念自佛,密宗修三密相應之念佛,屬於雙念自他佛,凈土宗仰仗阿彌陀佛佛力接引往生,主要屬於念他佛,而凈土宗的念佛三昧則以實相念佛、明心見性為究竟,與禪與密,入手雖異,到家無二,念佛三昧中的實相念佛一門,可以把禪宗之禪、天台圓頓止觀等實相禪及顯密大手印、大圓滿澈卻等都包攝在內。見道時都是一樣的,因為自佛和他佛皆是同一法身,彼此無二,所以真見自佛時,即見他佛,真見他佛時,即見自佛。學佛實在沒必要困於宗派之見,應機的修法,都可以考慮修學。

大乘佛子學佛,必須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誓願,也就是要產生一種覺悟成佛,救度眾生的心性狀態,《菩提道次第廣論》關於修菩提心次第,將阿底峽尊者所傳各種教授分為二類:一類是從金洲大師傳來的七重因果的教授,一類是寂天在《入菩薩行論》中所說的自他相換法。這兩派都是以出離心為基礎,進而發大慈悲心救度有情共證菩提。還可依《發菩提心經論》等所示,觀人身過患、輪迴苦、業報因果、佛果功德、自性功德等,學習諸佛菩薩因地之發心,發起成就佛果,利益濟度眾生的宏大誓願,立志盡未來際永遠為此宏偉目標而奮鬥。

如前所述,勝義菩提心必須依靠破法執才能發起,不一定必須某種儀軌,但是初學者發世俗菩提心,一般需要有一定的修法。

大乘學人通過得正見,開圓解,輔於一定的修法,並且在生活中隨時以佛法的道理觀察社會人生,如此不斷發起大悲心、救世心、向上心,使菩提心不斷鞏固增長,漸漸達到念念不忘失的境地,如《華嚴經·凈行品》所教誡,於洗漱澡浴、行住坐卧、抬手動足、待人接物,一切時中,念念觀修,以普度眾生為懷,如此發起(世俗菩提心),並使之堅固,是較為如法的方式。

發菩提心作為修學佛法的重要加行之一,菩提心的長養對學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不僅心理結構、人格形象會迅速發生良性轉化,而且易於深入正定、明心見性。只要菩提心堅固,則現前便有了可靠的精神支柱和強大的精神能源,精神境界已超出凡小,與諸佛菩薩相往來,有了究竟的安身立命之本,明確的努力方向,會從菩提心中享受到凡庸小人所無法享受到的高尚幸福。只要菩提心堅固不退,往生凈土便有了最重要的資糧,見道證果又豈會遙遙無期。


喇嘛大忽悠:

菩提心竟還分顯宗和密宗兩種,顯宗菩提心竟然遠不如密宗菩提心!

就連菩提心這個概念,也被這個所謂「佛學院」的喇嘛強分高下!喇嘛們處心積慮貶損漢傳佛教之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可憐可悲那麼多的漢地佛子們,還在崇拜這些喇嘛!

見圖: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別解脫戒、菩薩戒與密乘戒相比,雖然違犯別解脫戒過失很大,但與菩薩戒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如果違背菩薩戒,雖然也有極大過咎,但與密乘戒相比,也不足掛齒。


佛教在當今不少人眼中變成了消極避世的代名詞。或者淪為一些佛學愛好者手中故作高深,貢高我慢的玩具。卻不知大乘佛法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教人發菩提心,成佛,普度眾生。

所言極是。

不論漢傳藏傳南傳各種傳,末法時代,真傳都不多見。佛教的確淪為不少人消極避世,貢高我慢,名聞利養,雙修淫亂的工具。

發菩提心四字,各種假傳無一說清。

發菩提心分三個層次:

1.想學佛;2.想見佛;3.想成佛

見什麼佛?自性佛,法身佛。

什麼是自性佛法身佛?自己的真我 - 第八識如來藏。

大乘真漢傳,最重菩提心。

「菩提心」上多淆訛

南無佛法僧


不是,

我講個故事,很久以前,我還在大學念書。我身邊有個朋友,大家都覺得他有點神經,可是我覺得他很有才華,除了鋼琴彈得好之外,對於政治和經濟也很有一番自己的見解,當然文章也寫得好,偶爾也會寫很多詩,可是日常生活就不怎麼靈光。他認識我們重慶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師,可能在重慶解放碑去過的人都知道那裡有個羅漢寺。這位老法師就是羅漢寺的,當然他也是太虛法師的弟子,他的唯識學是有師承的。那個時候,我並不太願意去見老法師,主要是那個時候我對佛教的興趣,只限於其深奧理論,而且那個時候,非常喜歡心理學,尤其對精神分析學派的弗洛依德感興趣,精選的看了一些心理學的論文。我覺得弗洛伊德沒有學習中文沒有聽聞佛法真是太可惜了,我看了很多他的論文之後,感覺跟佛教哲學的深度比起來還是差了很多。除了,心理學之外,我對於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也多有研究,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有一天,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業風吹動了某種因和緣,促成了我和老法師的見面。我在和朋友去的路上,準備了心理學和哲學還有各種歷史知識以及佛教哲學本身的知識,準備在老法師那裡去show一下。可是,當我走進老法師的房間的時候,我就覺得磁場完全變了,讓我覺得很安靜,該怎麼形容這種特殊的感覺呢?非常非常之清凈,而且老法師,如此德高望重,居然房間如此簡樸。然後,有侍者倒茶,我開始表演我對於科學的很多理解,然後結合佛法來講述。

正當我講得很歡時,老法師不慌不忙的說了一句,

慢了」「你這個方式太慢了」。

我覺得我這輩子都會記得老法師說這兩個字,我以為我這個方式是最頂級的,他居然說我慢了,我記得我好像也很生澀地說,那師父覺得什麼是最快的呢?其實,當時我心裡應該還是很不服氣的,因為我覺得老法師究竟有沒有讀過我讀的那些書。師父從書架上取出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他讓我回去好好研讀。我依稀記得老法師應該是沒有用菩提心這個詞語跟我交流,他是說,奉獻,他說如今這個社會沒有人講奉獻精神了,奉獻這個詞語我一直記到今天。我記得那天老法師應該跟我講了很多怎麼去主動對這個社會奉獻,回頭看看老法師說的這種快的方式,確實是對我有很大的影響。那麼樸實的語言,我們現在如果聽到奉獻這樣的詞語好像有人在講笑話,可是從他口裡講出來就是那麼有能量。老法師還讓我回家寫寫體會,然後給他看看。於是我又問了很多問題之後,我和朋友離開了那邊。我回家之後,就開始翻閱這本書,其實現在看起來這本書已經變得很淺顯,它雖然還在我的書架上,我已經很少再翻閱它。但是老法師,所說的這種奉獻精神卻一直留在我腦海里。

後來,我還見過一些比較厲害的師父,他們很少跟我講很深的東西,當然,這也可能是我資質愚鈍,我最常聽到的就是打基礎,幫媽媽洗碗啊,在家裡要做家務啊,要孝順父母啊,禮敬師長啊。這些基本功我們很多人都無法很好的做到,每天還在研究這個那個高深的學問,我常常也覺得自己很懺愧。

菩提心在藏傳佛教裡面有著明確的次第和分類。在漢傳佛教裡面,更多的在寺廟的表現形式就是我說的這樣的基本功,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最明顯最重要的區別,如果漢傳佛教沒有了菩提心,那漢傳佛教作為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一支,它的核心意涵就消失了。

再後來,我寫了好多文字,準備給老法師看,當我和朋友來到門口的時候,門口的保安告訴我的朋友,老法師已經仙逝了。


漢傳佛教並不是不重視發菩提心,而是發菩提心的方法和切入點和藏傳佛教略有不同

首先,勝義的菩提心是空性智慧和大慈大悲的結合

而在大乘佛教顯宗的層面,要證悟這種勝義的菩提心,有兩條主要路子

其中一條路子偏重從「智慧」這邊下手(不是不修慈悲),參禪開悟,最終證悟勝義的菩提心,當證悟了勝義的菩提心後,自然也就同時擁有了慈悲——這就是漢傳佛教的方法

另一條路子偏重從「慈悲」這邊下手(不是不修智慧),觀察思考一切眾生的苦,對一切眾生產生深切的同情與憐憫,從而為解脫一切眾生的煩惱和痛苦而努力修行,最終也能證悟勝義的菩提心,當證悟了勝義的菩提心後,自然也就同時擁有了智慧——這就是藏傳佛教的方法

所以並不是漢傳佛教不重視發菩提心,而是漢傳佛教證悟菩提心的切入點和藏傳佛教略有不同

哪一種更容易呢?藏傳佛教的方法要容易一些,因為從慈悲與同情心下手,對普通人來說總是更容易把握,而從智慧下手,需要很高的根基才可以

佛經當中比較推薦藏傳佛教的辦法,也即:從慈悲下手,證悟勝義菩提心

教證如下:「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普賢行願品

大概就是這樣

法嘉宗智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如法,大家不要聽從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qì)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

《普賢菩薩行願品》


雖然大題目提得多少有點冒失,但題目描述中題主觀察到的現象,確實是存在的。可我想談談現在的現狀,說說難處,說說不足,更想說說希望。

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教,和南傳佛教最大的區別,理應是在發菩提心、度一切眾生和成佛果上。這是美好的願望和偉大的志向,但事實上看,自稱「大乘」的漢傳佛教比起「小乘」來,除了素食之外,沒有什麼做的比人家好——這一點不是現在,而是很長時間以來就是這樣了。大乘佛教不大,小乘佛教不小,這已經是現在佛教界的共識。

新中國建立以來,禪林經濟制度已經廢棄。在工業化時代、信息化時代,寺廟應該以什麼樣的經濟制度養活自己和謀求發展,是還在探索中的問題。現在這個階段,寺廟是什麼?寺廟理應是宗教場所,提供宗教的教育和服務。但現在這不得不退一步,先把自己做成旅遊景點,再說宗教。不然深山藏古寺,恐怕不能讓信眾們知道,也就無從養活自己;如果是新寺廟,可能連建都建不起來。等到建起來了,宗教業務又要以普佛、水陸等等為主要收入。很多的寺廟在籌建過程中,都有銀行貸款的支持,為還貸需要,必須要儘快實現「盈利」不可。真正的學術、哲學、修證,都是在最後有餘裕的時候才能顧及。佛教的精髓,事實上是在夾縫中生存與生長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是出家人,是先去度眾生呢,還是先要還上銀行的錢呢?

出家人也是人,寺廟的方丈和尚也是人,有經濟壓力的時候,顧不上別的事,再正常不過了。

當然,大家也不必難過,萬事開頭難,建立寺廟和創業一樣,起步都是很難的。當一座寺廟的運營走上了正軌,或是這所寺廟本身就沒有經營壓力的時候,就是該做些事情的時候了。這時候,需要符合時代的理念作為指導。

民國時期,太虛大師振臂一呼,提出人生佛教,弟子印順導師更進一步提出人間佛教和青年的佛教,這是有原因的。明清以降,漢傳佛教在理論研究上沒有更進一步,佛教事實上走向衰落。到了晚清時期,很多宗派的法脈均已斷絕,虛雲禪師一身而系五宗法脈,是偉大的事情,更是無奈的事情。這時民眾的文化水平也非常低下,佛教只剩下給死人誦經、講鬼神故事、讓老人念佛。一個宗教如果是老人的宗教、死人的宗教、鬼神的宗教,那就完全沒有了生命力和存在意義。針對這一點,太虛大師創立佛學院制度,培養佛教的學術人才;印順導師則心心念念讓佛教成為人的宗教、活人的宗教、青年人的宗教。

似乎說得離題了,事實上長老們的努力,就是在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人才。在今天,佛學院制度已經走上正軌,人才在慢慢地培養出來。在新時期應該怎樣發展,怎樣度眾生,高僧們肯定會給出答案的。

南傳佛教,因為有群眾基礎和政府的扶持,境況是比較好的。在東南亞國家,僧人們辦醫院、辦學校,積极參与社會事務,贏得了口碑,更吸引了信眾。為病人治療、對平民教化,這不是菩薩道,是什麼呢?南傳上座部佛教不太口談菩薩道,但卻是在實際地踐行菩薩道的。這樣的人,就是發了菩提心的人。

好在現在社會信息發達,別人是怎樣做的,我們立即就能知道。漢傳佛教的法師們,學習到了他人的先進理念。少林寺的永信法師被輿論攻擊了若干年,我在此不為他做過多辯解,只是他在從不辯白的同時,默默地做著事情。少林寺因為有醫藥的技術積澱,自發地辦了藥局,為來客低價甚至免費提供醫療;他們更出版了《中國佛教醫藥全書》,這是一百零一卷的巨著,不是馬馬虎虎就能印出來的東西。醫療水平我沒有發言權,但這種發心,就是菩提心。現在很多寺廟收養孤兒,撫養他們上學成人;還有的辦起了養老院。這是及人之幼、及人之老的利他之行,這種發心,就是菩提心。這種做法,就是踐行菩薩道。

印順導師曾經不止一次地說,要建立菩薩僧。僧人們受三壇大戒,就有菩薩戒。受菩薩戒的時候要問,人人是菩薩否發菩提心否?受戒的人要答:是菩薩!已發菩提心!怎麼是菩薩?就是要發菩提心、踐行菩薩道。而以上說到的辦醫養老等種種,就是菩薩僧的建立。

當然,我們做的太不夠了。西方有教會醫院、教會學校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而我們見到佛醫院、佛學院還是好奇得很,這就是說明我們做得不夠,沒有讓大家了解我們本身就應該這樣做。佛教徒在修行過程中,很多人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應該這樣做的。我在知乎上回答問題,提到去西方極樂世界去凈土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能把不完美的人間建立成完美的凈土,這更值得佛教徒們努力。這句話遭到了一位居士的嘲笑,說我一個凡夫就說這種大話,是可笑的。可是,佛教徒不能等靠要啊,不在凡夫時候就這樣努力,還在什麼時候努力呢?等成了佛菩薩的時候嗎?可就這樣等下去,能成佛菩薩嗎?就這樣等下去,世人還能對佛教有信心嗎?

也不妨說出來,我是受過菩薩戒的。我親口承認過發了菩提心,自己是菩薩——當然,這是受戒的規矩,當時不承認也不行,可並不是說我就是活菩薩,有什麼神通。就像剛剛拿到錄取通知的大學生,名義上是大學生,實際一點大學的知識和素質都還沒有。可誰都知道佛教徒不能說謊,說話要算數,既然承認了,就要一點點地去做。在這裡寫一點文字,能讓大家了解佛教,不也算是我為佛教的發展做出的一點事情嗎?我的能力低下,確實做的不好,可一點點去做,萬里長城終究有修好的那一天。

漢傳佛教,現在是艱難的時刻,或者說漢傳佛教從來就沒有輕鬆過。上面說到了,希望是有的,困難也同時存在。在這裡回答題主,漢傳佛教重視發菩提心,但之前做的不好,現在正在努力好好地在菩薩道上做起來。也在這裡希望所有的佛教徒,不要把精力放在什麼鬼神什麼感應上,在廣大而宏偉的菩薩道上,更希望看到大家努力的身影。

啰嗦了這麼多,自己回頭看看都很不好意思。但是既然打出來了,也沒有刪去的必要。題主如果看到,估計不會滿意這種離題萬里的回答,但如果這一點文字能帶給佛教一點點的好處,也算是我盡了佛教徒的一點義務吧。


個人也是覺得,漢傳佛教是最重視發菩提心的,或者說,大乘佛教是最為要求發菩提心的,也如提問的朋友談到的,大乘所要講的,就是如何成就佛道。而什麼是菩提心?本就是求成佛之心!

實際在大乘佛教這邊,受三皈依戒,基本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就其內容,是在發菩提心,也是之後求佛果菩提時應做到的,但問題是,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出家的僧人,嘴上是說了,但是否真的從心底發出來,也就他自己知道了。所以一些高僧大德才說,佛教的修行,最初的發心更為重要!只是很多時候,事實並非如人意,于是之後修偏、修歪,甚至修成外道、魔道的比比皆是。

說實話,大乘佛教的修行是開了很多的方便法門,比如凈土,甚至簡單到念一句「阿彌陀佛」,禪宗就去參「話頭」等等,但實際大乘的修行難度是很高的,對於有志成就佛道之人的根器要求同樣是很高的。而一般的眾生,卻都是希望尋找簡便、速成的方法,而佛法本身是非常甚深微妙之法,學佛就不是能貪圖安逸的;而且很多人以為大乘的修行能「開悟」就完事了,並以此覺得自己就很了不起了,卻不知道,這才是真正跨入佛門,開始學佛的第一步,他之前的所做的各種事情,實際連「門」都沒進。這些事與願違的情況,都使得大乘佛教內部,一些混亂的產生,無法避免。

但是大乘佛教這樣的犧牲,肯定是值得的。我記得聽成觀法師講《大日經疏》時,談到」毒鼓因緣「,其大意就是說,即使是一些眾生,最開始所聽聞的法,不是佛之正法,甚至是邪法、魔道,並因此謗」佛「、謗」法「,但是只要其能聽到」佛「的名號,而因此與」佛「結緣,」佛「就總能有辦法將其度出苦海,實際真正難度、可憐的,是連」佛「的名號都沒有聽過的眾生。所以退一萬步說,大乘佛教所開的一些方便,讓一些心術不正的人容易進入佛門,使得佛門的形象有所敗壞,但是它所播散出去的」成佛的種子「,卻能讓更多的眾生在將來能成就佛道。我是喜歡把佛教看成一顆菩提樹,這棵樹遲早是要枯萎凋零的,既然是這樣,那就該想辦法在這期間結出更多的果實,播撒更多的種子,然後耐心的等待新的輪迴,新的萌發。

說實話,我個人是認為,正信的佛弟子是不必為末法的亂象過多擔心的,更不必去參與到一些宗派之爭、修為水平之爭,只需做好自己該做的修行就好。要相信眾生如《法華經》中所說,畢竟成佛的,也應該相信如《金剛經》中所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個人也是認為,做好自身的修行,讓自己沒有煩惱,就是弘揚佛之正法的最好辦法。如果遇上對佛、佛教有偏見,或是修行有所偏失之人,隨緣說之,能說則說,不能說就合掌令歡喜,相信其畢竟成佛,如果因此而爭吵,那就兩邊都錯了。

說到大乘佛教,被認為消極避世,是因為其慈悲,收留了太多在世間過得不如意的人,本來這樣的人,如果能因其自身的遭遇,看透世間諸相如幻,從而能悟佛所說之義理,並為世人弘暄佛法,拔除眾生之苦,那將是佛教的幸事。但問題是,這類人多數是把佛教的「空」性理解為「無「的,沉空滯寂,反而比世間人看起來更悲觀,最後往往也是流於混吃等死,於是在世間人看來,反而覺得,這樣的出家人更像是社會的」寄生蟲「,更有甚者,以此來斂財的,讓佛教的形象敗壞得更為厲害。這是一件讓人很可嘆的事情,但又是一件很無奈事情,而且說到底還是初發心不正的問題。

說到一些學佛者,貢高我慢的問題,追根究底,同樣是最初的發心問題,這類人往往學佛是為了貪圖名利,為了博取他人讚美、騙取他人錢財,這在如今的末法時期是數不勝數。本來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但現在很多人是」得少為足「的,並自以為了不起,目空一切,甚至大妄語,」我已成某某佛「,」我已成某某菩薩「,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而一些連佛弟子都算不上的,所謂的佛學研究者、考據者更是如此,雖然這些人不說自己是某某佛,但是他們會認為自己比佛弟子更了解佛教,並喜歡以此高談闊論。這樣的事情,同樣是無奈的,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是不能排斥這些人的,因為這些正是佛菩薩要度之人。

所以綜上種種,佛教末法的亂象是難以避免的,而且是不可逆的,因為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但同時也是不必過多擔心的,因為這一切都在佛的意料之中,佛種也是在眾生心中早已種下了的,並且應該相信眾生是畢竟成佛的,正信的佛教修行者,能依佛之所教,依法修行就好了,這反而能正興佛之正法。


不知道題主為什麼會認為漢傳佛教不注重菩提心。

首先菩提心分為聖道門(難行道)和凈土門(易行道)。

聖道門即在穢土成佛,主要依靠的是四弘願。

凈土門當然指得就是凈土宗了,即在凈土成佛,那麼這裡的菩提心主要注重在四弘願中的「佛道無上誓願成」和「眾生無邊誓願度」。

[由於漢傳佛教大多是凈土宗,這裡大概說一下凈土宗的菩提心。]

凈土宗歷代祖師無不提倡菩提心的重要,凈土經典中也屢次提及,怎麼能說是不注重菩提心呢?題主可以自己百度一下,多了去了。

且不論凈土宗歷代祖師,這裡說一下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的一段話:「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凈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由此可見菩提心有多重要了:「願作佛心」即「佛道無上誓願成」;「度眾生心」即「眾生無邊誓願度」。

可能看到這裡會有人覺得凈土宗不是只需要信願行就可以往生了嗎,怎麼還需要發菩提心?這其實是不衝突的,真實的信願行是包含了菩提心的,注意,我說的是「真實」,那麼虛假的信願行即是曇鸞大師所說的「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如果你說你有真實的信願行,卻認為菩提心沒有必要,那麼你捫心自問一下你所謂的信願行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僅僅只是在貪求極樂世界中「樂」?如果僅僅只是追求快樂,諸天就可以滿足你,為何要去極樂?況且你所認為的「樂」很大程度都只是你以為的「樂」,這個你以為的「樂」的參照物是娑婆世界,你的心也念念都是在娑婆世界,怎麼可能和極樂世界和彌陀慈父感應道交?又怎麼能說這是真正的信願行?

由此可見信願行和菩提心是息息相關,互不矛盾,至關重要的。

最後:
《華嚴經》『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

以上是我的理解,如有誤,煩請大家指出~

------------------------------------------------------------------------------------------------

*帶下劃線的為補充,第一次發布的時候忘了寫上去了,慚愧。


首先感謝題主的邀請。

第二,針對法嘉宗智對菩提心的理解表示商榷。理由,出自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93頁闡述上士道的原文……

今初(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何?此中佛說二種大乘,

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余大乘。於此二乘隨趣

何門,然能入門惟菩提心。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余德,亦得

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

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故於最

初入大乘數,亦以惟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惟離此心安立。

故大乘者,隨逐有無此心而為進退。

此處特地講明「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如有疑問,可自己翻閱(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八),參考日常法師,益西彭措堪布等許多大德的講解,把願、行菩提心好好分辨一番。把菩提心、菩薩行等微細之處明了,必須學習彌勒菩薩的《大乘莊嚴經論》。有些瞎眼人實在是可惜,看不到太陽,就謗光明的熱辣。

最後警告題主,漢、藏、蒙、東南亞等地名,大乘、小乘等界限,出離心、菩提心等用語,顯宗、密教等劃定,都有甚深義理,沒有傳承、很少修證的人,最好虛心學習,不要以訛傳訛!慎重!謗法之罪極為嚴重,寧死不謗法!寧被千刀萬剮不謗法!寧被火燒不謗法!

跳出諍、論,精勤苦修!戒之,慎之!


菩提,意思是覺悟

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

所謂發菩提心,是禪定智慧到了之後覺悟了法爾如是的真如道理。

很多時候,我們會用人類理解的慈悲、熱心腸、活菩薩、道德模範……各種人類的道德理念和知見來綁架佛教修行……

對於一個尚未見道的修行人,

怎麼發心,都是妄心。

既是妄心,就和菩提無關……

很多上師或者尊者慈悲。為了鼓勵修行人精進,創造了很多聽起來高大上實則不咋樣的詞兒

結緣灌頂啊

因地菩薩啊

世俗菩提心啊……

有一次我陪朋友去軍隊醫院打針,很多餘的問了一下打針的小護士,你們掛啥軍銜呢……

小姑娘倍兒自豪的告訴我——非現役文職幹部

護士長悄悄告訴我,他都非現役了,後面掛啥都沒用,其實就是醫院請的臨時工……

發起沒覺悟的菩提心,大抵就是法界里的非現役文職幹部吧……

漢傳佛教不是不重視,而是不糊弄……


什麼是菩提心?

即願作佛心。

通途佛法即體現在菩薩的四弘誓願。

凈土法門即是深信切願老實念佛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里說的很清楚,深信切願執持名號即無上菩提心。

那麼凡夫發不發得了菩提心?

答案是肯定的,不論通途佛法的五菩提心,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一步一步都是由淺到深,都是從凡夫份上發起來的。

菩提心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東西,只不過在不同的修證階段,所發菩提心的性相,功能作用不盡相同,好比初一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雖然大小不一,卻是同一個東西,且十五的月亮就是初一的月亮演變過來的。

那麼在凈土法門,願往生心即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解釋的很詳細,有興趣可自行查閱,並且凈土十三代祖師都是這樣判定,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裡面,對菩提心也是這樣詮釋,印祖文鈔中也多次提到。

所以毋庸置疑,願往生心即是願作佛心,即是願度眾生心,即是四弘誓願,即是無上菩提心。

學佛當以佛言祖語為準繩,萬不可自以為是,師心自用。


《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可見發菩提心在佛教的修行中有多麼重要。

你對佛法的認知是錯誤的。所謂大乘佛法的終極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教人發菩提心,成佛,普度眾生。而且成佛和普度眾生已經包含在菩提心裡了,不用另提出來。

什麼是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度眾生的心。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那麼佛法的最終目標又是什麼呢?解脫!讓眾生從煩惱痛苦中得到解脫。

那麼,發菩提心和佛法的解脫有什麼關係呢?首先眾生不發心成佛就不能解脫。其次,利他、覺他,是消除眾生的我執。眾生有我執,就會執著在五欲六塵的相法上,就會貪嗔痴不斷,造諸業行。眾生就會隨業受報,苦苦相循。同時利他覺他,也會有得獲究竟解脫的功德利益的果報。

所以發菩提心是促使眾生得到究竟解脫的正因。

象大家都熟悉的念佛法門,其宗義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想解脫,發心念佛,求生凈土,蒙佛接引,往生極樂。


凈空法師慈悲開示

大概是他們發了假菩提心

口稱度眾生,順帶貶低小乘,實際上心裡想著趕緊往生

這樣口是心非的大妄語者

另外還有人把發菩提心當作學雷鋒,出世間法變成人天乘,博取人天福報

這些搞相似佛法的人


大般若經 願喻品 不應執著即心離心、即心修行離心修行 無所執著隨喜迴向證菩提 度諸天人,脫生死得涅槃

初分願喻品第五十六之一

時,天帝釋深心歡喜,即取天上微妙香華,奉散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訶薩眾。既散華已,作是願言:「若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求趣無上正等菩提,以我所生善根功德,令彼所求無上佛法速得圓滿,令彼所求一切智智速得圓滿,令彼所求自然人法速得圓滿,令彼所求真無漏法速得圓滿,令彼一切所欲聞法皆速圓滿。若求聲聞、獨覺乘者,亦令所願疾得滿足。」
  作是願已,即白佛言:「世尊,若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已發無上正等覺心,我終不生一念異意令其退轉大菩提心,我亦不生一念異意令諸菩薩摩訶薩眾厭離無上正等菩提,退住聲聞或獨覺地。
  「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已於無上正等菩提心生樂欲,我願彼心倍復增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願彼菩薩摩訶薩眾見生死中種種苦已,為欲利樂世間天、人、阿素洛等,發起種種堅固大願:『我既自度生死大海,亦當精勤度未度者。我既自解生死系縛,亦當精勤解未解者。我於種種生死怖畏既自安隱,亦當精勤安未安者。我既自證究竟涅槃,亦當精勤令未證者皆同證得。』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初發心菩薩功德起隨喜心,得幾所福?於久發心菩薩功德起隨喜心,得幾所福?於不退轉地菩薩功德起隨喜心,得幾所福?於一生所系菩薩功德起隨喜心,得幾所福?」

 爾時,佛告天帝釋言:「憍屍迦,四大洲界可知斤兩,是隨喜福不可稱量。複次,憍屍迦,小千世界可知斤兩,是隨喜福不可稱量。複次,憍屍迦,中千世界可知斤兩,是隨喜福不可稱量。複次,憍屍迦,我此三千大千世界可知斤兩,是隨喜福不可稱量。複次,憍屍迦,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合為一海,若復有能取一毛髮析為百分,取一分端沾彼海水可知渧數,是隨喜福不可數知。何以故?憍屍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隨喜福無邊際故。」

時,天帝釋復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於諸菩薩功德善根不隨喜者,當知皆是魔所魅著。世尊,若諸有情於諸菩薩功德善根不隨喜者,當知皆是魔之眷屬。世尊,若諸有情於諸菩薩功德善根不隨喜者,當知皆從魔天界沒,來生是間。所以者何?若諸菩薩摩訶薩眾求趣無上正等菩提,若有發心於彼功德深隨喜者,皆為破壞一切魔軍宮殿眷屬,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世尊,若諸有情深心愛敬佛、法、僧寶,於諸菩薩功德善根應生隨喜;既隨喜已,迴向無上正等菩提,而不應生一二多想。若能如是,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度脫有情,破魔眷屬。」
  爾時,佛告天帝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憍屍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諸菩薩功德善根深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速能圓滿諸菩薩行,速能供養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常遇善友,恆聞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成就如是功德善根,隨所生處,常為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見惡色、不聞惡聲、不嗅惡香、不嘗惡味、不覺惡觸,常不思念不如理法,終不遠離諸佛世尊,從一佛土至一佛土,親近諸佛種諸善根,成熟有情、嚴凈佛土。何以故?

憍屍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能於無量、無數、無邊最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善根深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能於無量、無數、無邊已住初地乃至十地菩薩摩訶薩功德善根深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能於無量、無數、無邊一生所系菩薩摩訶薩功德善根深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由此因緣,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善根增進,速近無上正等菩提,證得無上大菩提已,能度無量、無數、無邊諸有情類,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以是故,憍屍迦,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善根應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於迴向時,不應執著即心、離心,亦不應執著即心修行、離心修行。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久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善根應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於迴向時,不應執著即心、離心,亦不應執著即心修行、離心修行。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功德善根應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於迴向時,不應執著即心、離心,亦不應執著即心修行、離心修行。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一生所系菩薩摩訶薩功德善根應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於迴向時,不應執著即心、離心,亦不應執著即心修行、離心修行。若能如是無所執著隨喜迴向,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度諸天、人、阿素洛等,令脫生死得涅槃樂。」

=======================================================================

般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空性0收藏分享編輯還沒有評論https://pic1.zhimg.com/da8e974dc_xs.jpg寫下你的評論


這個圖表述的很清楚。

最上面那個圓圈就是如來藏,有各種各樣的名稱,但是它有個特徵就是無私無我的菩提心、大悲心。

不過漢傳習慣叫做大悲心。

從大悲心開始生妙有,生出A,然後逐漸到D階段,A到D就是妄心狀態。最後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心,意相續的狀態。

我們現在這個狀態是有很多很多特徵,有情緒、有走神、散亂、專註等等各種各樣的特徵,但是菩提心的特點是保留下來了,不過變得不那麼明顯,變成一個小小的圓圈。

佛教的修行就是兩種方式。

1、破除A、B、C、D,不停的往上破除,只保留小圓圈的特徵,最後回歸如來藏,證入大悲心。

2、通過與小圓圈相應來不斷往上證入大悲心。

因此這是無關什麼傳的,佛教就是修這個的,最終目的都是證入大悲心。

所以本質上來說是沒有什麼重不重視的差別。

至於發願、發心等等,使用的是方法2。


朋友圈裡不少書院的朋友,最近都在轉濟群法師一篇說寺院功能的文章,大致是修學型寺院和服務型寺院。

而現狀呢,恐怕多數還是「旅行型寺院」,乃至佛教主題遊樂園吧?更有甚者就是坑蒙拐騙大道。

在這種環境下,我們談各傳承的區別,還是在網上,意思真心不大。不如坐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學佛了么,我有無護養自己的菩提心?


佛教分很多種,大概可以分成學術性的、當神仙一樣崇拜迷信的、好佛卻不修行的和還有真修行的這樣幾大類吧。前面三類對菩提心當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但是真正修行,沒有不重視發菩提心的。因為不發菩提心,不可能修行有大的成就,不發菩提心不可能成佛。以凈土宗為例,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華嚴宗講,想理解《華嚴經》最起碼的要求就是大心凡夫,這個大心凡夫就是發了菩提心但沒有證果的修行人。


凡大乘佛教,就沒有不重視發菩提心的。

題主的意思是,漢傳佛教都是小乘咯?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不是漢傳的精神嗎!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難道沒有震撼到你的心靈嗎?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是 是一下子呆住了的。


推薦閱讀:

佛弟子在養老院做義工,應該如何開導老人?
請問各位師兄,對於剛剛皈依的新人來說需要怎樣修行?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孫妙彤(杳然)】及其言論?
佛教真的主張眾生平等嗎?
南傳就是小乘,北傳就是大乘?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宗教 | 佛學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