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不少歐美頂尖科學家願意來中國從事科研工作么?
最近看了一篇採訪數學家丘成桐教授2013的記錄,其中說隨著西方經濟衰退何科研投入的減少,會有很多歐美頂尖科學家為了自己的研究考慮來中國發展,對中國科學技術特別是基礎學科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今年的量子通訊,或許是對此的一個印證。那麼,很想知道,目前量子通訊這樣的事情只是個例還是有很多?西方科學家真的會放下意識形態之類的問題,因為自己的項目或者研究跑去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家么?順便希望籍此了解下西方的一些學者怎麼看待發展中得中國。
先行謝過各路大神,
戾氣好重,我來緩和一下( ′ ▽ ` )?
也許數量不多,但是認真工作的外籍千人是存在的...這裡就說一個anecdote吧. 介紹一下我的本科導師Keith M. Kendrick.
大家應該聽說過催產素(Oxytocin). Keith就是研究催產素在social/emotional processing中作用的始祖級人物之一. 應該和Larry Young差不多(說錯了不要打我).他最主要的貢獻就是發現了催產素在大腦中的分泌(Neuroendocrinology 1986),以及對於social bonding的作用( Neuroendocrinology 1987). 整體的論文列表就不列了...可以參看google scholar: google.com 的頁面. 千禧年過後比較有名的研究大概是這個:Sheep don"t forget a face : Nature . 簡單來說,就是發現了羊咩咩可以記住超過50張的羊臉/人臉,而且可以維持兩年[1]( ′ ▽ ` )?
Keith在2012年左右到了電子科技大學. 是作為全職千人引進的. 也就是說,他帶著全家從英國劍橋大學搬到了中國. 家裡小孩兒還小,到學校之後還想請博士生當數學家教,以免跟不上數學課...
國內funding申請的黑暗,官僚主義什麼的,我這樣的小白不懂~ 不過Keith到了國內之後,研究進行得還是很順利的,重量級paper照樣一堆堆的發. 學校也很支持:電子科大砸錢修了一個MRI中心,還成立了醫學院. 可以說沒有Keith,這些事情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應該都不會發生...這大概是我想表達的第一點:在學校和政策的支持下,外籍教授到了國內還是可以有相對良好的環境做研究的.
有的答案提到了一類掛名千人,占著資源卻不作出貢獻的現象. 所以我想表達的第二點是:還是存在到了國內之後一心一意撲在研究上面的外籍教授的.
首先,Keith的工作日程是工作6天(有時候是6天半),休息一天. 是的,周一到周六都全天呆在實驗室裡面指導學生/修改論文/開組會/討論實驗,etc. 有段時間因為工作太忙,沉迷上了吃速食麵(印著很大一張汪涵的那個泡椒牛肉麵)- 為了節約時間啊...後來在眾人的規勸下才不吃了.
然後,Keith親自指導每一個學生,包括碩士生在內...每一周除了組會之外,還會按照需求跟每個學生單獨對談. 可以想像一下這個工作量. 正因為如此,他對每個人的工作都了如指掌,大家的project推進都很快. 他甚至連本科生都帶 - 我大二進實驗室的時候,是他給我推薦書目/論文列表來惡補基礎知識,還手把手教怎麼寫論文. 如果沒有Keith,很難想像我會轉到認知神經科學...
Keith還很關心學校的「學科建設」(他很快學會了稍微帶點中國特色的辭彙). 首先是把他的老基友,古巴神經科學鎮國之寶(大霧)Pedro請來了...然後又通過青年千人計劃牽線搭橋引進了Benjamin Becker . 現在實驗室正在不斷壯大中.
至於為啥Keith願意來國內?首先...我覺得國內的科研條件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 為啥有人會覺得國外科研就是白蓮花,國內就是泥水一灘?Keith雖然也在某些奇怪的行政條款上遇到一些困難,他的科研照樣做得順風順水. 他也不像有的「高尚人士」那樣有精神潔癖,看不起"Communist China",咳.
不過總不能只靠情懷到國內吧?Keith自己給出的理由是,他之前在的劍橋Brain and cognition science unit研究資金在不斷萎縮. 事實上這也是歐美學術界整體的趨勢,圍繞funding的戰爭越來越激烈.(不要覺得「基金申請」是中國特色. 這在美帝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誇張的說,我現在的老闆一年大概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絞盡腦汁地跑funding..)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到多金的我國來呢?政府還有千人計劃這樣的項目支持外籍人才回國發展. 互利共贏嘛.
故事就是這樣. 我的私貨是:
1)千人計劃還是挺不錯的... 2)到國內的外籍教授不全是騙錢的... 3)硬廣告:歡迎有良好計算背景的學生與Keith聯繫,加入他的實驗室( ′ ▽ ` )?P.S. 請不要私信我關於加入實驗室的事兒了,我兩年前就本科畢業咯...
大家應該直接聯繫他 ---&> neuSCAN LabneuSCAN Lab[1] Kendrick, K. M., da Costa, A. P., Leigh, A. E., Hinton, M. R., Peirce, J. W. (2001). Sheep don"t forget a face. Nature, 414(6860), 165-166.
實話說比例會很低,但並不是意識形態的問題。意識形態的障礙是存在的,但對於還沒有親自體驗過的人來說,越是教育程度高的,反而越不容易先驗地產生抵觸,他們更傾向於眼見為實。
問題是你限定了「頂尖科研人員」…一個科研人員要做到「頂尖」的程度,絕大多數都要45歲甚至更高了。對於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徹底放棄早已適應的工作生活方式是相當高成本的。如果你再考慮到很多有家庭的科研人員,這不止是要求他們放棄一個更成熟穩定的學術環境,還是在要求他們的配偶放下事業發展,他們的孩子離開熟悉的學校和朋友,全部重新適應一個陌生的語言,陌生的生活邏輯。就算是high mover類型,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做了全家人主的。
待遇和經費是很有說服力,但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你想要他做出這麼重大的改變,需要提供的不僅僅是「更好」的選擇,而是「好很多倍」的選擇。況且,我也沒見過幾例「頂尖」科研人員拿不到經費不得不另謀出路的…那得得罪了多少人啊……
不討論丘教授的原意,我個人認為,引進人才的時候沒有必要一味追求「把一個頂尖科學家挖過來紮根中國」的範式。一個國家的科研水平不是靠偶像數量決定的,而是靠你擁有怎樣的團隊,能完成什麼樣的項目,完成了多少,在各個行業內的結構如何來描述的。
從引進角度說,第一,除頂尖以外,發達國家還擁有大量成熟優秀的科研人才,對於大規模科研實力的提升,這些人是有巨大作用的。尤其是,在很多領域,做到成熟優秀靠的是實力,做到「頂尖」,還是需要一些運氣的。第二,對於已經攀上頂峰的科研人員,沒有必要強求他們relocate,而應該著眼於他們能帶來什麼樣的項目和機遇。交流訪問本身就是各國科研界都鼓勵的,與其強求別人放下原籍長駐中國,不如好好想一想怎樣讓人家的中短期訪問發揮出更大作用。第三,真要追求長駐中國的頂尖科研人員,不要總想著摘別人桃子,多想想怎麼自己培養。20-30歲的潛力股relocate的成本遠遠低於45歲的明星,要好挖太多了。
事實上,從我接觸到的國內對科研人員的引進情況來看,一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英雄主義情結,很多地方還是把學術當成一段史詩來歌頌而不是當作一個嚴肅的產業來扶持;另外一方面,其實還是有很多引進方的眼界是很廣闊的,對他們來說,更迫切的問題似乎是怎樣獨立判斷什麼是潛力股……
最後,說真的,等別人國家破產然後自己撿漏這種事,划算是真心划算,但…畢竟不是天天都有國家破產啊……平時該練的內功還是好好練練吧。第一桶金可以靠天上掉,做大做強還是要靠科學管理的。90年代有個著名的人才引進計劃叫「雙引工程」。蘇聯解體後,大量軍工企業面臨倒閉困境,科研人員食不果腹,中國適時提出雙引計劃從大毛二毛和其他小毛引進軍工人才。尤其是黑海造船廠和蘇霍伊等幾大飛機設計局。
為做好「雙引工程」,國務院授權國家外國專家局於1991年正式設立國家「友誼獎」,用以表彰外國專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各省隨後相繼設立不同地方政府友誼獎。烏克蘭籍專家奧堅科·沃洛德梅爾、科瓦連柯、阿諾·阿夫恰茹克相繼獲得國家級友誼獎;卡強·鮑維爾·尤力耶維其獲得江蘇省友誼獎。
200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內部報告稱: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通過官民並舉,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雙引工程」,從俄羅斯以及其他獨聯體國家大約引進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技術項目。烏克蘭是「雙引工程」的重點地區,每年都有大批專家、學者應邀赴華講學或從事科研。中國駐烏克蘭使館一秘李謙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說:僅2006年,國內邀請烏克蘭科技界專家學者赴華約150批次,2000多人次。
應我國政府的邀請,奧堅科夫婦參加了新中國建國六十周年系列的慶祝活動,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烏克蘭專家奧堅科·沃洛德梅爾院士獲得國家「友誼獎」及系列榮譽,體現了國家對我市引進國外智力人才工作及成果的充分肯定。
可以說,我國近幾年軍事科技大爆發和這項計劃密不可分,和這批大毛二毛的工程師密不可分。
——————————————————————掛一個鍵盤俠現在知乎怎麼變這樣了,一個個完全不知道內情的人急吼吼的搶答,而且答案內容完全是充滿主觀的猜測,推測,發泄。知乎的水平下降的厲害,小白搶答的太多,真正有乾貨的人越來越不愛回答了。我就說一下,前陣子中國發射的全球第一個量子衛星,研究團隊裡面就有好幾個英國科學家。他們來的原因就是英國大幅度削減了他們行業的經費,這幾個科學家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學術,只能來到中國,這個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個還願意在這個科研方向大筆燒錢的國家。同樣的,在其他不少燒錢的基礎科學行業,這種情況不少見。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575005
要說願意長期全職來中國的頂尖科學家,絕對數量是有的。相對比例,以我在國外科研生活的了解,應該是比較低的,包括很多華裔頂尖科學家。看這個問題,要把 長期 和 全職 分開來看。
首先說全職
在中國做科研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比較充裕,那就是錢和科研助手級別的人力資源。做為獨立PI,這兩點有了,很多事情就好做了。在經費萎縮的領域,願意全職來中國開展工作的科學家會多一些,在國際熱門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一般來說,更願意做為「國際專家」開展「國際合作」,拿發paper的掛名權換中國經費。畢竟全職到一個非英語母語的國度生活還是挺大的一個成本。
站在實踐的角度,拿錢砸全職其實挺有效的。例如某圖靈獎得主,200萬人民幣每年+科研經費承諾就願意全職來華。實在不行還有各種短期計劃,假期來中國度個假,三個月拿大幾十萬人民幣走,有何不可?
其次說長期
經費一旦斷頓,大部分外國頂尖科學家是不會長期留在中國的,國內哪怕是清北,無論是生活省心程度還是科研軟環境都和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相去甚遠。而中國科研經費會不會像一線城市房價一樣幾十年保持堅挺?這是一個問題。中國的頂級人才項目都是有期限的,比如百千萬系列。這個基本上只對引進時有效。只有頂尖的幾所高校,才能長期的燒錢,且位置有限。
更大的風險在於中國特色的政治變化。這使得很多承諾,甚至是合同,都缺乏持續性。例如國家xxxxxx中心,忽悠了在歐洲已經做得非常好,國際知名的某大教授回國當中心主任。各級領導接見承諾無數。兩年不到,領導換人,該大教授別說行政職務了,就連教職都到期不續聘。這可是國外的tenure都放棄掉,帶著妻子孩子回來的頂尖科學家。
要像CERN一樣靠科學內容吸引很多科學家長期全職在中國做科研,在中國的整體社會氛圍意識形態沒有巨大變化之前,是不可能的。中國社會從古至今,從未重視過科學和教育。什麼能當官就學什麼,什麼能發財就學什麼,花幾千萬找科學家是因為這幾千萬是中組部出錢,如果國家不能持續的不求回報的投入巨額經費,國際頂尖科學家為什麼要來?來當被中國人圍觀的猴子么?說到底,美國的暢銷書頭名很多是科普類的,中國的呢?呵呵。我覺得首先得說清楚幾個問題
1. 題主指的國外頂級科學家,到底有多頂級?
2. 題主指的國外頂級科學家,是否區分地域和種族。華裔?東歐的?歐美日本的?3. 題主指的來中國工作,是全職、兼職、還是短期計劃?持續多少時間?錢對科研來說,非常非常重要。大量的基礎科研,經費的多少甚至有決定性的影響。我覺得拿錢吸引國外科學家是可行的。但是,如果要說吸引歐美日的、諾貝爾或准諾貝爾級別的、純老外,來中國從事5年以上的全職工作,目前來看還是很難的,理由如下:
1. 歐美日的頂級科學家的經費縮減並沒有太明顯,經費沒有那麼缺。很多真正的頂級科學家,在本國也能拿到很多錢
2. 歐美日的頂級科學家基本都有40歲以上的年紀,轉換生活國家是成本很高的,不但要考慮自己,還要考慮家庭。語言不通,環境不適應,中年人的想法和年輕人不一樣3. 中國存在普遍的空氣污染,有毒食物等問題,起了很大負面影響4. 中國是仍然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歐美日的人普遍從感情上難以喜歡5. 中國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的管理仍然是官僚化的,歐美日專家需要適應6. 上網受限,上個谷歌學術都不行,Facebook、Twitter、youtube也上不了,科學家也需要生活相比之下,比較靠譜的是兼職和短期合作計劃,每年過來一段時間,還能拿個幾十萬,中國這邊還有一幫人長期在他遙控指導下幹活,也不用長期在中國被官員、污染、毒食品侵害,這樣的方案很多歐美日的頂級科學家可以接收。對了,還得免費送個VPN
科研, 簡白來說就是砸錢換成果。有錢當然能吸引人才,但除了錢還有其他要素需要一併考慮。。首先要解決的是利益分配,從誰的碗里拿出來分給『外人』是個大問題。第二頂尖的拿經費原就不難。你要給多少條件才有吸引力?能吸引到同源同宗的海歸就很不錯了,這已經導致不少『眼紅症』發作。。最可行的還是通過國際多邊合作,邊學習邊提升自身實力。
中國能不能吸引很多外國專家,我並不太清楚。但是大家搜索一下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著名的沙特阿普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看看各個研究中心有多少歐美頂尖大學出身的專家就能側面了解一個事實:任何東西都不是無價的,而在於你是否出得起錢。沙特這石油美元用的6啊,既買來了全球科技精英,又將QZ寺的建設鋪向了世界,對底層群眾輸出文化大同。鑒於好多知友懶得查,我就分享幾張圖片給大家。比如說KAUST的Extreme Computing Research Center 的Faculty再比如說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有兩頁圖片告訴我五大洲四大洋,黑白黃,你哪裡的專家找不到???(抖機靈中)
回答是當然。條件合適當然有很多頂級科學家回來。現成的例子就很多啦,比如大家熟知的施一公饒毅謝曉亮等。其實我猜以後更多的是來自企業的引進,因為製造業打下的基礎,需要向上游進軍時,必然需要高端人才,而資源集中的大企業一定願意花錢引進高級人才。比如華為,阿里,百度,等等,還有許多創業企業他們也會拉上牛人入伙。這些都沒問題的。
有一些問題的方面是,現有的機制對於骨幹和潛在的牛人很不利,偏向與已經取得成績的人,這個長遠來看不是好事。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們的科研事業單位缺少的不是幾個有名氣的高端現成人才,而是一套產生牛人的激勵機制。
比如最初的所謂千人計劃就是給臨時回國的高端人才用來取得額外收入榮譽的計劃,很難說很成功。投入大而浮於表面。計劃這種東西很難考慮細緻的互動。我們需要的是有機的,可以自己產生很多小牛的土壤和機制。領軍的人應該是被這種土壤吸引,加上條件的誘惑全職加入。任何臨時加入的都不行。而只有有了這個土壤的根本,長期才有利。
人才其實也是一種再生資源,如果沒有好的產生機制和土壤,光引進就和買辦一樣,可以弄到想要的花的是將來和造血能力。去一個不能用谷歌學術Google Scholar的地方。。。。。
不知道為什麼評論區有很多人惡言相向,今天很暖心的收到@witness 的私信:
剛看了你的一個答案的評論區,說的好像中國高校和科研單位都沒牆了一樣, 剛想回一句我浙同學弄個只針對校內的谷歌鏡像都被上面勒令關停。。。然後發現評論區關閉了。謝謝支持,因為我的臉皮很薄,真的受不了評論區的言論,所以關了,對不起!
其實谷歌學術有沒有不重要,反正vpn,WoS或者圖書館學術平台也能用上。但是,這個背後的邏輯才是我覺得恐怖的,便是學術自由的禁錮,學術操守的扭曲和種族歧視上。
不知道為什麼,一夜之間突然很多人覺得我天朝傲世天下,資金無限,試迎外邦來朝!醒醒吧,人家大牛從來不缺錢!更何況人家實驗設備一應俱全,專職人員負責列印報銷做實驗,phd物盡其用。來中國從零開始,環境太差,語言難學,成本太高,估計半輩子都耗進去了。。再說國內有幾所大學真正想著要做研究突破,而不是來個吉祥物說學校國際化很牛,靠著靠著老底子發些文章的面子工程
真正大牛能回來的,也只有留著炎黃子孫血液,念著報效祖國的那一批。可是呢,一心做科研的人究竟又如何呢?!看看院士評選鬧出的那幾件事情就知道了。不想當官的學者不是好教授啊
近幾年,確實國外科研經費下降很多,但是,人家第一待遇不降,你牛照樣可以風光無限,你不行開你沒有商量(聽我老闆說,十年前經費不足,把我半個院都開了,當下危機算個毛),花錢的本事真的比我們不知高到那裡去了!!頂尖的大家都在搶。。。來一個最近我們學校吸引頂尖博後開出的待遇吧。。
反觀中國,唉!在這裡講幾個段子吧。
一日,某學校科研處的處長收到幾個西紅柿,分給科研處幾個實習學生吃,學生好奇問西紅柿何來。處長委屈道: 一老師想申請項目,昨晚在我家門口等我回來,說是實驗田裡的優質品種,一定要我收到。我看他實在可憐,便收下了。但家裡人不愛吃,所以就拿過來了。還有一日,我前去報銷,結果見報銷大媽拿著單子對著一中年人指指點點,中年人賠笑道歉不止。仔細一看,這不是我們院從國外聘回來的F教授么?!這位老師可是唯一一個重視博士時間,不讓博士自己報銷的人物啊,結果自己的時間和尊嚴呢?!
還有一日,某在德國留學回來的講師K,憤然辭職,打聽緣由,得知因這次升副教授無果。本院實行教授治校,升副教授八人投票,這位海歸老師雖然文章很多,影響因子很高。但是,其目中無人,恃才傲物,而另一老師是院(Da)士(Guo)門(Zhao)生(hu),為人謙和,雖然只有文章幾篇,但念及年齡不小,對院里貢獻很大,所以,拿下7票當選副教授
最後再說說谷歌學術吧,大家只知道它是查英文文獻的,卻不知它的文獻檢索能力之強大,被引和它引檢索之方便,實時更新同行文章之提醒及時,世上絕無僅有。(有人說專業資料庫的事情,谷歌學術不是資料庫,只是檢索引擎)反正沒有用過的人是不會知道的,當然,你們校園網能上,但是能上和會用是兩碼事,能用和用的自由更是兩碼事,不想用和不能用更是兩碼事。反正國家要整谷歌,科研神馬的都無所謂了。。因此,等哪天領導不高興了,外國專家們又該如何。。
最後,我不是崇洋媚外,只是恨國內不缺成為大牛的博士,不缺實力很強的青年教師,不缺願為科研奮鬥終身的人,但是這部分人才是科研主體,但是沒有得到重視不說,反而基本生活都困難,只能為生計而去把寶貴的科研時間花在「做人」,「講貢獻」上。
而另一方面,花個幾千萬去國外找些尸位素餐的吉祥物,還在談討人家高不高興來,只能呵呵了。。。來了又如何,除了幾篇有中國單位的論文,科研呢?!
但願我國科研經費能夠更多的放在「科研」上,而不是放在「政績」,「面子」,「種族」上。當然某些願意來的大牛們,一定要選好願意支持你的「明主」,本分很重要!!別光說歐美科學家願不願意,現在在上海科大他們有個實驗室的諾獎得主Kurt Wurtrich大爺千年在nature有個採訪小短文,就是問他為什麼到中國如何如何,大爺寫了他八十年代第一次到中國看到那剛剛結束閉關鎖國的狀態,鄒承魯等科學家在那麼差的條件下還能做出的偉大成就等等,然後說上科大給的條件可好了,新建組的PI啟動資金比美國還多多了等等等等,結果最後說我們現在最頭疼的就是,我們條件這麼好,請了很多國際上著名的科學家來建實驗室,諾貝爾獎得主就有四個,結果愣是找不到好的博後,中國國內好的博士畢業了就想著出國做博後了
我發現好多人其實理解錯了我的意思,只能怪我自己語文太差,其實我的意思是在我看來好多外國科學家是願意來的,至少那種每年兩三個月甚至遠程遙控的兼職是很願意的,但你光考慮這些沒用,我覺得最大問題還是我們國人自己,明明有些國內水平已經非常高了,還非要四處亂跑很多答案過於絕對了。我感覺宏觀的大環境這種東西對人的影響遠遠不如和他直接接觸的那幾個人更直接。比如我們都知道美國的民主法治遠遠好於中國,但這不意味每個人就更喜歡美國。如果有個人剛去美國就被黑叔叔搶走了錢包和證件,去報案的時候又被白人警官放了鴿子,而他在國內丟了輛自行車第二天就被警察找到了,那他從此成為美國一生黑也不是不能理解。所以儘管我們經常批評國內不好,但這不妨礙有人喜歡中國。
所以儘管我對國內的很多現象都看不慣,但我從來不會評價別人的選擇,替別人做決定。因為我不是他,我不知道他具體經歷了什麼。比如我們都認為美國的學術環境更好,但說不定他偏偏就很倒霉,遇到了一個奇葩的導師。我們都批評國內的官僚主義,但說不定他在國內就遇到了一個很好的領導,給了他很多照顧。所以去美國還是去中國本來就沒有對錯之分,本來就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各取所需而已。
然後我覺得很可笑的是有些人覺得自己上不了Google就好像受到天大的委屈,然後苦口婆心的勸別人不要回國,還覺得那些回國的都是腦子進水的。我非常清楚,我現在連學術圈都沒有正式進入,所以我和那些在學術圈爬摸滾打那麼多年的大牛比起來,我的那點委屈簡直不值一提。我在他們面前指點江山不是貽笑大方嗎?所以國內好還是國外好本來就不是一概而論的,而是因人而異的,任何人都沒能力代表別人。我在開ISSPIC的時候,一個在天津工作的老外做報告,報告一開始他就先吐槽了美國經費不足並猛誇中國好,說非常欣賞中國對科研事業的重視和支持,台下一幫老外觀眾一致鼓掌,場面十分歡樂。。。至於頂尖科學家來不來中國,我只想說,頂尖科學家一般都多大歲數了,讓他們拖家帶口的來成本是很高的。但一些年輕的科學家在中國做到領域內的領先水平還是很有機會的,比如那個做報告的老外。
就吐槽一句:
看到一堆答案說老外「不在乎意識形態所以來有錢的中國」,這是默認中國的意識形態是沒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辣雞了么……X個自信何在啊熊弟們2333意識形態不僅僅是政治上的。也包括對學術自身的一些理解。
我在加拿大。我老闆之前在某石油國有一個聯合項目,對方的研究中心提供資金和設備供我們做科研。
本來前期合作還不錯。然而發文章的時候,對方要求將對方研究中心的幾位主管也列為作者——雖然這幾位主管對文章沒有任何技術上的貢獻。
於是我老闆斷然拒絕,導致合作破裂,手下幾名博士生(包括我自己)重新定方向,浪費一大堆時間,funding也沒了保證。但是我老闆堅持認為,原則問題不能打破。
國內科研環境,能從多大程度上保證不發生以上這類的糟心事情?
錢很重要,研究很重要。但是意識形態更重要。科學技術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形態,不是嗎?科學研究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說核武器,導彈,航空航天之類的,一個國家肯定會首先去點這個科技樹。至於化工,材料這些都是優先考慮的。關係國家安全,關係工業,農業生產的科學技術是重點。你看中國,現在也只是體量大,仍然是個發展中國家,以前的路子就是去點最實用的科技樹部分。像相對論,實際應用的時候都是幾十年以後得衛星導航,航天計量才用上。科學研究的應用價值需要時間才能出來,尤其是一些基礎學科的理論知識研究。中國以前是沒錢去搞這些部分。你也許會說中國沒有搞基礎科學研究的環境。這是片面的看法,現在基礎科學研究重點是實驗和驗證,驗證相對論,弦理論,引力波這些需要特別大的資金及工程支持。值得欣慰的是現在中國也有錢來做一些基礎學科的研究了。我想這是中國對自己國防,航空航天,工業製造有信心,有實力的象徵。如果中國真的國防,工業基礎像網上很多黑,噴子說的一樣弱不可堪,國家在做預算的時候都不會想到這些項目上去。至於國內的科研氛圍,環境這些,肯定比發達國家要差些。所以很有必要規劃一些中國人自己參與的基礎科學研究項目。新進來不止是外國的人才,對國外留學生回國也是能增加吸引力。同時對於科研環境改善,管理經驗方面等軟的方面也能提供幫助。
首先必須要跟進問題的本身來回答,既然問題中寫明「歐美頂尖科學家」,我就針對歐洲及北美的情況做以介紹,由於我所在的研究領域是生命科學中的幹細胞醫學,所以僅對該領域做出一定程度的回答。
國內目前在幹細胞領域的外籍專家(具有歐洲國家或者北美國籍的科學家),是有很多的,但是頂尖專家(CNS級別),很抱歉,基本是沒有的。
在我看來,所謂該領域的頂尖專家,不一定是要諾獎級別的,但一定是要有巨大的科學貢獻,起碼他們具有代表性的科學論文(某單篇最具代表性)引用率,應當也是3000+以上的。在這裡就不提任何科學家的名字,因為不是該領域的人(非生命科學專業)可能並不了解,長期在該領域摸爬滾打的人,也是一定知道歐美那些個做幹細胞的頂尖專家們。我只例舉他們所任教或從事科研的大學及機構,如果你也從事幹細胞領域的研究,那麼一定能從以下我例舉的科研機構中找出頂尖幹細胞科學家,Masschusettes General Hospital,Whitehead institute,Salk Insitut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Rockefeller University, EPFL, Cambridge University, Hubrecht Institute 等等。
中國大陸的幹細胞研究TOP1機構當屬,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即便作為在此研究所工作的業內公認TOP水準的中國科學家(名字省略),也很難達到歐美頂尖科學家的研究水平,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科研經費不足,也不是科學家本人及團隊的不努力,而是學術「圈子」文化。
所謂投稿頂級雜誌(CNS),也是圈子中博弈,大家都熟悉彼此,相互競爭,這是一種友善的競爭,而恰恰是歐美頂尖的科學家能在歐洲和北美形成「圈子」,從而越戰越強,科研水準越來越高。如果離開歐洲或者北美,漸漸離開這個「圈子」,除非是真的熱愛中國文化或者願意致力於為中國教育和科研做出貢獻,一般來說,是不會來中國從事科學研究的。
這裡我無法闡述學術「圈子」為什麼以歐洲和北美(尤其是北美)為主體的原因,但如果你也是從事科學研究(生命科學),你一定明白。
以上所闡述的歐美外籍頂尖專家,均不包括持有外籍護照的華裔科學家。看到不少答案因為牆的問題吵成了一鍋粥,所以歪個樓來補充一下:
當我抱怨不能用Google的時候,通常不只是指這個搜索引擎,還指Dropbox、GoogleDrive、gmail等一系列谷歌產品。你能理解我在國內的時候,導師發了一個Dropbox鏈接來share給我更新的實驗Code時,或者是想找一份在學校的時候保存在GoogleDrive里的小組作業卻發現根本打不開時,我那種抓狂的心情么?你們也許想說,換百度雲這種替代品不就好了么。且不論功能和Dropbox孰優孰劣,當整個project所有合作者都用Dropbox時,大家要為了我一個人換百度雲么?
VPN的確能讓我上上網,甚至用Google Scholar也沒啥問題,但是想用Dropbox上傳下載大文件,或者想去Youtube上看一部Tutorial,就非常不方便了。我不知道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反正作為一個普通留學生偶爾回國的時候就覺得很多工作沒法正常展開。沒經費的教授,特別是沒tenure的教授,往往會哪給經費願意去哪。
相比之下,最頂尖的教授,到哪都有用不完的經費。也會有些機不逢時的最頂尖卻沒經費的教授,當今形勢下歐洲出現的可能大些,美國估計很少。
當然如果大家都給錢,那偶爾去一些別的國家發展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得。最頂尖的,東方西方哪些國家沒去過?推薦閱讀:
※本科生應不應該參加學校的科研?
※讀博除了是一個科研訓練的過程,對人生還可能有什麼影響?
※自己辛辛苦苦寫的代碼因為同事寫的更好而被刪是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google scholar引用率偏高?
※中國的科普教育和外國相比存在怎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