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為什麼滅亡,天祚帝真像正史上寫得那麼昏庸嗎?


遼天祚帝很大程度上確實是被醜化的。

所謂耽於遊獵,真的是污衊,遼國有四時捺缽,本來就是祖宗法度,維護游牧風俗,保持強健體魄和尚武精神。遼國有五京,更多是各級官僚處理政務的官邸,主要的政治中心上京和中京的皇宮,其實一般都是召見宋朝、高麗、西夏、回鶻使節的時候遼帝才會到場,平時幾乎都是在草原上游牧,到了遼聖宗年間,逐漸有了比較固定的輪流游牧路線,捺缽之地才是遼國真正的政治中心。當然了,放牧牛羊是下層牧民的任務,遼帝平時的主要生活,就是帶著部下騎馬射獵,既是鍛煉身體,同時還操練軍馬,和各部落貴族聯(xuan)絡(yao)感(wu)情(li)。

遼國的權力結構天然存在缺陷。耶律阿保機清洗屠殺了舊的各部首領,但是上百年之後,新的部落貴族階層又在逐步崛起。遼國軍隊成分非常的多元化,各路王爺、各個部落聯軍指揮協調是一個大問題。遼與後晉、西夏作戰中佔有優勢的大軍就經常因為遭到對方精銳部隊襲擊而潰散。

遼國的軍隊主要成分是游牧部落的騎射手,以騷擾突襲為能事,攻堅能力極差,和宋朝的戰爭中,雖然佔據上風,但是很少能夠攻陷宋朝的主要城池,同時一旦苗頭不對,從來不以逃跑為恥。而女真後來在完顏阿骨打的鐵腕之下統一,建立了堅強的猛安謀克組織,上下一心,政令統一。喜歡打順風仗、滑頭仗的遼國騎兵,在女真騎兵的堅決衝擊下大軍崩潰是很自然的事情。

遼道宗耶律洪基之時,先是清洗了皇太叔耶律重元,接下來又清洗了皇后和太子耶律浚,最後是傳說中的奸臣耶律乙辛一黨,這個劇本和漢武帝巫蠱之禍極其相似,連皇位最後的也都是落到了廢太子的兒子手裡。一連端掉了四個反 革 命集團,這時候的遼國內部自然離心離德。就在遼朝內訌之時,完顏劾里缽、完顏阿骨打也已經乘機統一生女真各部落。

早年父母雙雙被害,險些遭遇不測,26歲繼位的耶律延禧年紀輕輕,看不住場子,完顏阿骨打起兵之後,打了幾個勝仗,遼國內部就叛亂不斷,耶律章奴反於上京,護步達崗之戰前後,又有耶律張家奴、耶律術者造反,高永昌反於東京遼陽,然後又是耶律余睹、耶律淳、奚王回離保等或叛或降,完顏阿骨打起兵後11年里就稀里糊塗亡了國。

遼國很強大嗎?


因為女真是替遼國對付五國野人的邊防軍,所以也是按照遼國的軍隊編製,而遼國又是參考唐末五代編製,所以與北宋同,1巡檢(指揮)500兵。完顏是女真的大姓,阿骨打一開始聯合的,有他自己的500兵,他哥死後留下的500兵,國相父子各500兵,婁室父子各500兵,銀術可兩兄弟各500兵,四個部落八個氏族共4000兵。

阿骨打一開始的戰術有誤,有些遲緩,留了哥哥烏雅束死後的500兵給弟弟吳乞買守老家(哈爾濱東邊),國相父子守防線,自己帶2500兵進攻富有的交易場地寧江州。寧江州設有防禦使(級別同刺史)和都統各500兵,因為吃空餉只剩800,但是因為是邊境要塞,應該大部分都有盔甲。而阿骨打這邊生女真不懂冶鐵所以盔甲很少,但是騎射很厲害。沒想到遼國一收到反叛的消息,樞密使(軍事一把手)簫奉先就派出海州刺史和都統帥800兵前去支援寧江州。阿骨打設伏全殲援軍,取得首勝,還獲得了大量盔甲。然後攻克寧江州。兩次作戰,讓他的人數減少到3700兵,但是獲得大量盔甲(共有500副以上)、馬匹、奴隸和財貨。徹底翻臉後,阿骨打改變了遼的500兵軍制,恢復祖先的300兵軍制,設立了3000兵謀克和300兵猛安。

出河店之戰,1300vs10萬

十一月,遼都統蕭糺里、副都統撻不野將步騎十萬會於鴨子河北。太祖自將擊之。未至鴨子河,既夜,太祖方就枕,若有扶其首者三,寤而起,曰:「神明警我也!」即鳴鼓舉燧而行。黎明及河,遼兵方壞凌道,選壯士十輩擊走之。大軍繼進,遂登岸。甲士三千七百,至者才三之一。俄與敵遇於出河店,會大風起,塵埃蔽天,乘風勢擊之,遼兵潰。

《金史》遼軍有10萬,《遼史》說7000,《契丹國志》、《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也說7000,《文獻通考》說5000,《三朝北盟會編》引《遼錄》說6300餘

《金史?太祖本紀》和《金史?斡魯古傳》,遼軍簫撻不野所領的軍隊是斡魯古幹掉的

簫奉先慫恿遼帝派出弟弟簫嗣先率領宮帳禁軍3000騎具裝、中京禁軍2000騎、附近簽軍2000騎進攻。出河店之戰也就3000禁軍具裝,一人三奴就是9000人,再加上4000簽軍,也就一萬三千人。結果被阿骨打1300人夜襲擊敗。阿骨打獲得了大量禁軍的精銳裝備。簫嗣先因為是國舅只是免職。遼帝的摳門和護短,導致戰死無賞、逃跑無罰,遼軍也就徹底喪失戰鬥力了。客觀原因是遼帝又窮又扣,而打生女真野人不賺錢。遼帝撤了簫奉先和簫嗣先的職務。確實,不能懲罰禁軍敗兵,以防生變,但是殺一個簫嗣先還是有必要的,可見遼帝的無能。

這次失敗其實略微動搖了遼帝的根本,遼帝也就只有3萬多禁軍,還要分布五京,一次就損失了5000人的精銳裝備,並不是小的損失。

遼帝於是開始對東部(上京、長春、遼西等路)漢人徵兵,300貫出一人和全套裝備,也就是十幾人出一人,符合13~15人出1兵的極限規律。北宋七戶養一個募兵禁軍,盔甲武器大概值三戶的年收入,是這些漢人簽軍的五倍,可以想像這些人武器裝備多麼惡劣。就這樣徵集了十萬人也就是遼國東部大概有150多萬漢人。這些大多不會打仗的人,在遼兵監督下兵分四路,其中一路3萬人很快就被擊敗俘虜當奴隸,剩下三路7萬人聽到就嚇跑了。

同時婁室打下黃龍府(長春)南側咸州,擊敗三千奚援軍和幾次千人援軍,拉攏了熟女真,封為軍帥6千戶。另一邊則打下了北側的祥州賓州。前來投靠的部落增加,阿骨打開始在300兵的猛安、3000兵的謀克之上設立6000兵的伯極烈(日後改為都統)和12000兵的都伯極烈(日後改為萬戶)。

達魯古城之戰,1萬vs27萬

然後遼帝決定繼續徵召更多的漢人去消耗野人,據說有27萬,但是我認為只有遼軍1萬、簽軍1萬和之前的漢人7萬,阿骨打擊敗了遼軍、簽軍,俘虜了全部7萬漢人。努爾哈赤也吹自己擊敗了27萬明軍,實際明軍出擊只有8萬8(聯軍共10萬),其中明軍實際被殺2萬,俘虜2萬多,逃回4萬多。

金史吹阿骨打全殲27萬遼國大軍,其實真正交戰只是與淶流河一路的遼國3萬漢兵交戰,而且還是主帥帶著胡人棄漢兵走,漢兵自己推舉統帥,而裝備上更是「人人就易槍刀氈甲充數,弓弩鐵甲百無一二」

此時阿骨打有了1萬女真,3000具裝、3000精良鎧甲(寧江州500、夜襲2500)、3000以上馬匹(宮帳軍一人三馬,但能使用具裝的少)、7000以上的劣質鎧甲,而打魯古城之戰敵軍雖有兩萬騎兵,但是很可能具裝不多。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也還是靠簫嗣先送的好裝備。

這次戰鬥後,遼國東部的戰力基本損失殆盡,遼帝的勢力受到很大削弱,為之後的王爺叛亂埋下伏筆。

遼國此時期的軍力構成,大概是御帳宮衛1萬、州縣部落2萬、各帳宮衛9萬及北方草原部落簽軍10萬(草原峰值20萬兵100萬人,連續的統一戰爭後則只剩10萬,耶律阿寶機和成吉思汗剛統一時都是這個數),漢人東部遼瀋350多萬人20萬兵、西部大同80多萬人5萬兵、南部幽州150多萬人10萬兵,所謂百萬兵主要是拿漢人男丁充數。遼國天慶元年(1111年)官方人口是140萬戶,實際大概有680~900萬人。

後漢書:「南部連克獲納降,黨眾最盛,領戶三萬四千,口二十三萬七千三百,勝兵五萬一百七十。故事中郎將置從事二人。耿譚以新降者多,上增從事十二人」

蒙古秘史:「此時,成吉思汗已征服了所有居住氈帳的百姓,統一了全蒙古?????成吉思大汗降旨:「輔佐我的有功之臣,為建立國家而效力的勇將,以千人為一戶,委命你們做千戶長,享有千戶那顏的封號」?????成吉思汗冊封八十九個千戶那顏,提名八十九人管理九十五個千戶」

此時渤海人3萬也趁機起義,遼國忙於先解決這個大患。另一邊,各個野人部落的加入,阿骨打的伯極烈增加到了五人,兵力達到3萬,盔甲可以自行生產以滿足全軍需要,俘虜的奴隸達到15萬壯丁,軍隊可以完全脫產。生女真加起來大概有10萬人,現在基本都加入了阿骨打的陣營,還有部分熟女真加入。

《金史卷44兵志》1115年婁室為咸州統軍6千戶,討伐高永昌,後為萬戶1.2萬戶,後為南路都統2.4萬戶,討伐張覺。

婁室擊敗了遼國1萬援軍,阿骨打3萬大軍攻克8千兵駐守的黃龍府,金軍此戰估計損失慘重,減少到2萬4千總兵力,但是損失的都是簽軍,婁室被封為第一個萬戶駐守此地,附近的熟女真都歸他統領,所以也有可能女真此時有4萬2千總兵力。遼國大臣則平定了渤海人叛亂。

遼帝為此發動親征,親帥各宮帳和三京馬步軍10萬,簫奉先為先鋒具裝騎兵2萬,另有東部奚人和渤海人簽軍騎兵5萬、步兵40萬(東部所有的殘餘男丁),另一路北部各貴族具裝騎兵1000、部兵騎兵10萬,另一路南部幽州漢軍騎兵三萬,70萬人進發黃龍府,遼國幾乎所有的騎兵和東部的男丁都參與了此次進攻。

護步答岡之戰,2萬vs70萬

《遼史》:八月甲子,罷獵,趨軍中。以斡里朵等軍敗,免官。丙寅,以圍場使阿不為中軍都統,耶律張家奴為都監,率番漢兵十萬,蕭奉先充御營都統,諸行營都部署耶律章奴為副,以精兵二萬為先鋒,余分五部,為正軍。貴族子弟千人為硬軍(《三朝北盟會編》號曰硬軍,人馬皆全甲),扈從百司為護衛軍,北出駱駝口。以都點檢蕭胡睹姑為都統,樞密直學士柴誼為副,將漢步騎三萬,南出寧江州。自長春州分道而進,發數月糧,期必滅女直。九月丁卯朔,女直軍陷黃龍府。己巳,知北院樞密使蕭得里底出為西南面招討使。。。上親征。。。乙巳,耶律章奴反,奔上京,謀迎立魏國王淳。。。魏國王立斬蕭諦里等首以獻,單騎間道詣廣平淀待罪。上遇之如初。章奴知魏國王不聽,率麾下掠慶、饒、懷、祖等州,結渤海群盜,眾至數萬,趨廣平淀犯行宮。順國女直阿鶻產以三百騎一戰而勝,擒其貴族二百餘人,並斬首以徇。冬十一月,遣駙馬蕭特末、林牙蕭察剌等將騎兵五萬、步卒四十萬。親軍七十萬至駝門

《契丹國志》:乙未天慶五年。宋政和五年。秋七月朔,日食。八月,天祚下詔親征女真,率蕃漢兵十餘萬(諸宮衛騎軍十萬一千)出長春路,命樞密使蕭奉先為御營都統,耶律章奴副之,以精兵二萬為先鋒,余分五部為正兵。諸大臣貴族子弟千餘人為硬軍,扈從百司為護衛軍,北出駱駝口。車騎亘百里,鼓角旌旗,震耀原野。別以漢軍步騎三萬,命都檢點蕭胡覩姑為都統,樞密直學士柴誼副之,南出寧江州路。自長春州分路而進,齎數月之糧,期必滅女真。《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十萬餘」。《三朝北盟會編》也說是10萬。

護步達岡是真的有70萬。中軍,阿不、耶律張家奴的番漢兵十萬,分五部。先鋒,蕭奉先、耶律章奴的精兵二萬。北方,僉軍貴族子弟千人為硬軍(具裝騎兵),扈從百司為護衛軍(1000*100=10萬)。南方,蕭胡睹姑、柴誼的漢步騎三萬(漢兒諸指揮不過一萬五千,刺字父子軍五指揮不過數千,刺手背、揀不中老弱兵不過七千)。後面慢吞吞帶著可以吃幾個月的軍糧趕來的蕭特末、林牙蕭察剌等的東部僉軍騎兵五萬、步卒四十萬。

但是10萬北方僉軍騎兵和3萬南方漢軍還在路上,到的就只有中軍和先鋒的十幾萬騎兵,外加之後趕到的東部僉軍騎兵五萬和遼國東部所有男丁共40萬。

《金史卷二本紀第二》:十一月,遼主聞取黃龍府,大懼,自將七十萬至駝門。附馬蕭特末、林牙蕭查剌等騎五萬、步四十萬至斡鄰濼。上自將御之。十二月己亥,行次爻剌,會諸將議。皆曰:遼兵號七十萬,其鋒未易當。吾軍遠來。

《遼史·卷34·兵衛志》: 「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

《遼史·卷36·兵衛志》:二帳、十二宮一府、五京,有兵一百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宮丁、大首領、諸部族,中京、頭下等州,屬國之眾,皆不與焉。不輕用之,所以長世。

遼國140多萬戶,15~50歲之間的男丁約165萬,則人口約680~900萬,後者多了220萬是考慮到漢地官吏隱瞞了佃戶、牧地貴族隱瞞了奴隸。

草原被大漠分為東西南北四個部分,匈奴佔據了全部四個部分,包括西邊的西域各國,每處各10萬就是40萬,遼國沒有佔領西邊,甚至西夏還佔據了河套,東邊北邊也不是全聽他的,所以只有25萬騎兵。古代都是把十七八歲孩子送上戰場的,這樣才能清理掉熊孩子,維繫中年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的穩定,反正老男人也能下種,有女人就成,不然古代游牧三妻四妾的怎麼來的?年輕人的聘禮都是自己玩命在戰場上搶的。現在非洲還是這個樣子

遼國人口兵力分布及繁衍變遷(原創)

材料多源自非洲戰象兄,但是我得出結論卻不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699477

《續資治通鑒長篇·卷55》咸平六年(1003年)七月己酉,契丹供奉官李信來歸。信言其國中事云:。。。國中所管幽州漢兵,謂之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約萬八千餘騎(天祚帝時繁衍到步騎三萬)。其偽署將帥,契丹(5600)、九女奚(乙室8450+奚1萬)、南北皮室當直舍利(1萬+1萬)及八部落舍利(2萬4千,弘義3千+長寧2500+永興2500+積慶4千+延昌1千+彰愍5千+敦睦1千+文忠5千)、山後四鎮(燕山以北的西、北、中、東四個京城,各1萬)諸軍約十萬八千餘騎(5600+8450+93950),內五千六百(天祚帝時為一萬騎)常衛戎主,餘九萬三千九百五十,即時入寇之兵也。

這是中期野戰軍數據,而且只是騎兵,後期估算野戰軍騎兵有二十五萬兵力,臃腫了,戰鬥力也下降了,所以才被完顏阿骨打爆了

一、遼太祖時期的軍隊

實際分為迭剌[耶律]族和臣僕族混合軍、姻親審密[述律]族軍、盟友軍、屬國軍四大部分,當然姻親盟友屬國也有自己的小小臣僕族 。

1、姻親審密[述律]族軍:

根據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迭剌[耶律]族和姻親審密[述律]族共同組成了契丹聯盟,而契丹聯盟與奚等世代的盟友組成了更大的聯盟,也就是遼國。

契丹與回鶻聯姻,回鶻過來的人上層成為拔里部,與契丹上層大賀遙輦聯姻,回鶻下層成為乙室部,與契丹下層耶律部通婚,組合成乙室活部 (耶律部也有可能是護婚隊的西域非回鶻族,因為契丹八部里長期沒有耶律部,因為西域有耶律這個部)

契丹八部( 悉萬丹部[契丹]、阿大何部[大賀]、伏弗郁部、羽陵部[遙輦]、日連部[涅剌]、匹絜部[品]、黎部[乙室活]、吐六於部[突呂不、突舉] )在唐初形成聯盟,初期歷任聯盟首領均在大賀氏貴族中選舉產生。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契丹聯盟內亂,負責軍事的可突於(也就是突於氏一個名可的人,這裡是按少數民族習俗先名後姓),將大賀氏的夷離堇[qin,勤,指部落酋長]大賀邵固殺死,遙輦氏的夷離堇遙輦屈列被列為聯盟首領。乙室(又譯乙室己或乙室革)部二氏族,世與迭剌[耶律]部六氏族聯姻,合為乙室活部,為契丹別部。 公元734年,唐幽州長使張守珪聯合乙室活部擊可突於。同年十二月,郁捷出兵夜襲,斬屈列及可突於,把他們的首級送給唐朝。 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部落貴族涅里以他所屬的乙室活部為基礎,收集流散的氏族、部落,推選遙輦氏阻午為聯盟長,並採用突厥聯盟長的稱號,稱可汗。 析乙室活部為乙室(又譯乙室己或乙室革)、迭剌[耶律]二部,重建契丹遙輦氏八部聯盟( 乙室部2氏族、迭剌部6氏族、突呂不部3氏族、突舉部1氏族、楮[chǔ]特部1氏族、烏隗[wěi]部1氏族、涅剌部1氏族和品部1氏族 )突於部拆分為兩部4氏族,耶律部有6氏族占統治地位。遙輦氏末代第九代痕德可汗死於906年十二月,當時,迭剌[耶律]部夷離堇耶律阿保機,被選為可汗建旗鼓後,不肯再改選,自號為王,建立契丹國,遙輦氏遂亡。乙室和拔里合為審密[述律]部。

http://www.doc88.com/p-8149292967332.html

https://tieba.baidu.com/p/1685544314

https://tieba.baidu.com/p/4404878163

遼國其先曰契丹,本鮮卑之地,居遼澤中,去榆關一千一百三十里,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南控黃龍,北帶潢水,冷陘屏右,遼河塹左。高原多榆柳,下濕饒蒲葦。當元魏時,有地數百里。至唐,大賀氏蠶食扶余、室韋、奚、靺鞨之區,地方二千餘里。貞觀三年,以其地置玄州。尋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為州,各置刺史:達稽部曰峭落州,紇便部曰彈汗州,獨活部曰無逢州,芬阿部曰羽陵州,突便部曰日連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墜斤部曰萬丹州,伏部曰匹黎、赤山二州。以大賀氏窟哥為使持節十州軍事。分州建官,蓋昉於此。迨於五代,闢地東西三千里。遙輦氏更八部曰鳷利皆部、乙室活部、實活部、納尾部、頻沒部、內會雞部、集解部、奚嗢部,屬縣四十有一。每部設刺史,縣置令。太宗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改南京為東京,聖宗城中京,興宗升雲州為西京,於是五京備焉。又以征伐俘戶建州襟要之地,多因舊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總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東至於海,西至金山,暨於流沙,北至臚朐河,南至白溝,幅員萬里。

中國通史第06冊(3) - 《中國通史》 - 歷史國學書庫 - 歷史網

http://www.lishi5.com/guoxue/Readbook/b,12431_3.shtml

遼 部落聯盟的發展_小精靈兒童網站

http://new.060s.com/article/2016/09/22/2242996.htm

契丹4

http://www.docin.com/p-376787667.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55693

《遼史·卷45·百官志》:「遼俗東向而尚左,御帳(西處)東向,遙輦九帳(北處)南向,皇族三父帳(南處)北向。東西為經,南北為緯,故謂御營為橫帳雲。」

金角移里堇司,設移里堇一員,掌管邊疆部落與部族村寨。

"皇后述律氏居守 之際,摘蕃漢精銳為屬珊軍 ",根據《歷代名臣奏議》潛回北宋的宋琪的《平燕十策》記載,屬珊作為守衛老巢牙營的"牙將","有眾二萬"全民皆兵的成年男女老弱,多是番漢之人,根據《遼史國語》屬珊詞條,其中部分是"有技藝"的工匠,遼太宗時,出兵則只出3~5千騎,按1契丹2番漢,則真契丹人跟隨遼太宗的只有千餘騎具裝。

牙將是契丹本部守老營的,不輕易出擊送死,而是留守看押各族交納的人質。腹心部2千是跟隨遼太祖阿保機出擊的親兵,另有3萬臣僕跟著阿保機賣命送死。

遼史-國語解:「屬珊:應天皇后從太祖征討,所俘人戶有技藝者置之帳下,名屬珊,蓋比珊瑚之寶」屬珊還包括大量工匠。

皮室是類似各族大雜燴,都是契丹的奴僕族,一開始都歸阿保機管,但是之後逐漸演變為死掉皇帝的宮衛。北宋逐漸淘汰節度使廂軍,選拔廂軍精銳為禁軍,遼則逐漸淘汰各族皮室,選拔皮室精銳為宮衛或死掉皇帝的宮衛。腹心部宮衛是各族皮室里選拔的,選出來就不回去了,但是牙將是真契丹族,屬珊在述律後死了以後就拆分,契丹人歸皇帝,述律人歸國舅軍。

遼史百官志-南皮室詳穩司條:「初,太祖以行營為宮,選諸部豪健千餘人,置為腹心部,耶律老古以功為右皮室(萬夫)詳穩(百夫)」

遼景宗:「右皮室(萬夫)詳穩(百夫)蕭烏里只宿衛不嚴,斬之」。

《續資治通鑒長編》聖宗統和年間「南北皮室(萬夫)當直舍利(貴族)及八部落舍利(貴族)。」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10》「分領兵馬則有統軍(南京騎兵2萬、三統軍司騎兵各2萬)、侍衛(御帳騎兵)、控鶴(五京步兵)司,南王、北王、奚王府,五帳(二乙室、三父)分提失哥,東西都省太師兵。又有國舅(契丹右八部聯姻)、鈐轄、遙輦、裳袞諸司,南北皮室(萬夫)、二十部族節度(2萬)」

《遼史.耶律陳家奴》興宗重熙年間「時耶律仁先薦陳家奴健捷比海東青鶻,授御盞郎君。歷鷹坊、尚廄、四方館副使,改徒魯古(部落聯盟名)皮室(萬夫)詳隱(百夫)。"

《遼史.蕭迂魯》道宗大康年間「大康初,阻卜叛,遷西北招討都監,從都統耶律趙三征討有功,改南京統軍都監、黃皮室(萬夫)詳穩(百夫)。」

《遼史.耶律阿息保》天祚帝保大年間「保大二年,金兵至中京,始出獄。尋為敵烈(部落聯盟名)皮室(萬夫)詳穩(百夫)。」烏古敵烈統軍司大概有兩萬兵,則敵烈部落聯盟大概有一萬兵

北宋淘汰了節度使,但是節度使的榮譽名字還在,遼國淘汰了皮室,但是皮室的榮譽名字還在。

唐史遼史金史元史都有規定兵役年齡,都很低的,遼史是15歲到50歲,所以遼國才有164萬多的大軍啊。元朝修遼史也很無奈,不能露了游牧民族的底啊。遼國晚期165萬是壯丁數,摺合人口大約680~900萬(漢人官吏很可能隱藏了佃戶人口,游牧貴族很可能隱藏了奴隸人口)

《遼史·卷34·兵衛志》: 「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

每正軍[禁軍]一名,馬三匹,打草榖、守營鋪家丁各一人。人鐵甲九事。馬韉轡,馬甲皮鐵視其力。弓四、箭四百,長短槍、釒骨釒朶、斧鉞、小旗、鎚錐、火刀石、馬盂、粆一斗、粆袋、搭釒毛傘各一,縻馬繩二百尺,皆自備。」也就是具裝馬甲一套、馬兩匹,打草谷是無甲有弓箭輕騎兵,守營鋪是無甲有短槍弓箭輕步兵

2、迭剌[耶律]族和臣僕族混合軍:

《續資治通鑒長編》、南宋的葉隆禮的《契丹國志·卷23·兵馬制度》引北宋的宋琪、元朝《宋史·列傳23·宋琪》、明朝《歷代名臣奏議》引宋琪《平燕十策》 :晉末,契丹主(遼2太宗,太祖次子)頭下兵,謂之大帳,有皮室兵約三萬,皆精甲也,為爪牙。國母述律氏頭下,謂之屬珊,屬珊有眾二萬,乃阿保機之牙將。當是時半已老矣,南來時,量分借得三五千騎,述律常留余兵為部族根本。其諸大首領有太子(遼4穆宗,太祖次子長孫)、偉王(太祖弟弟)、永康(遼3世宗,太祖長子長孫)、南北王、于越(國舅們)、麻答(太祖弟弟的兒子數人)、五押(國舅們的兒子數人)等。于越,謂其國舅也。大者千餘騎,次者數百騎,皆私甲也(總數精兵二萬)。別族則有奚、霫(奚的姻親部落?),勝兵亦萬餘人,少馬多步。奚,其王名阿保得者,昔年犯闕時,令送劉琋、崔廷勛屯河洛者也。又有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翰,步騎萬餘人。並愆[髡]發左衽[蟊],竊為契丹之飾。復有近界(韃靼、)尉厥里、室韋、女真、党項亦被脅屬,每部不過千餘騎。其三部落,吐、渾、沙陀,洎幽州管內、雁門已北十餘州,軍、部落漢兵合二萬餘眾,此是石晉割以賂蕃之地也。蕃漢諸族,其數可見矣。

契丹是奴隸制國家,元代修的《遼史兵衛制》說"太祖以迭喇部受禪""遼太祖宗室盛強"就是指靠奴隸和臣僕部落擴充了自己的頭下勢力,每個宗室都分到了大量手下。

肅祖(阿保機的爺爺的爺爺)屬於迭剌部的三父[叔父]房(三院部),另外還有孟父房(一院部)、仲父房(二院部)、季父房(四院部)。原本是四房也就是四氏族,被阿保機增加為六氏族,增加了耶律部落的實力的同時,削弱了部落里遠房親戚們的實力。天贊元年(922),為了在進攻時分出左右翼指揮,"分迭喇部為二","分本部為五院六院",把自己的三院部,分出五院部(北)六院部(南),設立了南北夷離堇(王),"統以皇族",統領屬下的南北皇族皮室各千餘騎,其他各部夷離堇則太祖時改稱令穩[千戶]。肅祖(阿保機的爺爺的爺爺)長子洽昚的後代,為五院部,又稱北院部;將肅祖第三子葛剌、第四子洽禮的後代,及懿祖(肅祖第二子,阿保機的爺爺的爸爸)第二子帖剌、第四子古直的後代合併為一部(懿祖長子無後),稱六院部,又稱南院部 。也就是阿保機的爺爺的爺爺肅祖排行老三,爺爺的爸爸懿祖排行老二,爺爺排行老三,從爺爺開始的親戚才算是橫帳皇族。

遼太祖中期,分出五院部六院部後,宮衛只有自己本部千餘騎和幾百各族人質貴族,"宮衛內虛,經營四方,未遑鳩集",但是與述律後合股,所以問題不大。後期《遼史 耶律曷魯傳 》"太祖宮行營,始置腹心部,選諸部豪健二千餘充之","裂州縣、割戶丁"得來的宮衛皮室(千餘具裝),日後逐漸繁衍為四千騎,遼末為六千騎。

大部分部落出兵都歸於遼太祖頭下,合計"約三萬,皆精甲也",遼太祖自己指揮一萬,南北夷離堇只能臨時指揮一萬。三萬精兵,也就是成年男女老弱兵有12~20萬,契丹部總人口約25萬以上。

3、遼太祖時期的兵力變遷

《遼史太祖本紀》「唐天復元年(901年),歲辛酉,痕德堇可汗立,以太祖為本部夷離堇,專征討。連破室韋、於厥及奚帥轄剌哥,俘獲甚眾。冬十月,授大迭烈府夷離堇。明年(902年)秋七月,以兵四十萬伐河東代北,攻下九郡,獲生口九萬五千,駝馬牛羊不可勝紀。」

這裡很明顯是10倍誇張,其實遼太祖初期只有4萬兵。之後發展到宋琪所說的五萬兵。

《舊五代史·武皇紀下》「天佑二年(905年)春,契丹安巴堅[阿保機]始盛,武皇[李克用]召之,安巴堅[阿保機]領部族三凡十萬至雲州。

《遼史·太祖本紀》太祖[阿保機]以騎兵七萬會克用於雲州。

《遼史·兵衛志》太祖[阿保機]會李克用於雲中,以兵三十萬。

30萬則是包含了三五倍的男女老弱和盟友屬國的全員出動的威壓。應該注意其全民皆兵的屬性和記載上騎兵與兵的區別。

契丹族屬珊2萬、臣僕部落皮室3萬、親家奚1萬、盟友渤海1萬、屬國(很少)合計出兵7萬騎,其中具裝騎至少六千。

之後遼國繼續擴張,到李克用兒子時,控制的總人口約50萬。

《舊五代史·卷28·唐庄宗紀》天佑十四年(917年):「契丹乘勝冦幽州。是時言契丹者,或雲五十萬,或雲百萬,漁陽以北,山谷之間,氈車毳幕,羊馬瀰漫。」

二、遼太宗以後的軍隊

1、遼2太宗

根據前面宋琪的那段話,4千+皮室3萬(南北王各1萬)+述律0.5萬+親戚2萬+奚1萬+渤海1萬+屬國0.5萬+漢2萬,總計精兵10萬餘騎兵。

宋琪:每蕃部南侵,其眾不啻十萬(騎兵)。契丹入界之時,步騎車帳不從阡陌,東西一概而行。大帳前及東西面,差大首領三人,各率萬騎,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亦交相偵邏,謂之欄子馬。

遼太宗以後的軍隊,只是把契丹族和臣僕族聯合軍,變成了宮衛和親戚軍、南北王軍等部分並設立六大統軍司:

遼太宗得國不正,所以加強控制,「 太宗益選天下精甲,置諸爪牙,為皮室軍 」。人質貴族,國內從千夫長之子擴大為百夫長之子(也就是記載的"大臣貴族子弟。。。為硬軍,扈從百司為護衛軍",西夏元昊也是百戶就有具裝兩套《宋史趙振傳》),但是屬國不變,從而形成幾千人的郎君軍(人質軍)。遼太宗又以守陵為名,安置遼太祖的兩千宮衛,以自己本部,另建自己的四千宮衛,從而擴大了宮衛軍的數量。 營衛志:「宮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輪番千人祗直。禁圍外卓槍為寨,夜則撥槍移卓御寢帳。周圍拒馬,外設鋪,傳鈴宿衛」 。宋會要蕃夷:統和2年,知雄州賀令圖與其父岳州刺史懷浦及薛繼昭、劉文裕、侯莫、陳利用等言:「隆緒所居異帳,相去百許步。衛兵(輪值)千餘人,膳夫三百人,雜以藩漢女奴。國事皆蕭氏與韓參決」會同元年(938)會同二年(公元939年)支持遼太宗(非長子)繼承帝位的南北夷離堇實力也巨大擴張,原本歸遼太祖名下的部落,南北夷離堇原本只有本部落皇族皮室和臨時指揮左右翼的權力,現在大批被正式劃歸南北大王管理,各自實有了一萬騎。到了兒子遼世宗時又被收回。

《資治通鑒》卷286記載,遼太宗自稱「契丹兵三十萬」。 這裡的30萬,已經不再是當年7萬騎兵時的總人口,也不僅僅是10多萬騎兵,而是游牧男丁數加漢人男丁數,而且很可能是誇張,軍隊只有不到18萬,扣除留守估計只有15萬,俘虜大量漢人去到北方後,才有了這個數量的軍隊。

南宋李攸 《宋朝事實》卷20《經略幽燕》對遼朝兵力作過估計:「兵旅大約計之,未必滿三十萬。且自諸京統軍司及寨幕,契丹兵不過十五萬(此時共6萬,加北方草原僉軍4萬),奚家、渤海兵不過六萬(此時各1萬),漢兒(騎兵)諸指揮不過一萬五千,刺字父子軍(騎兵)五指揮不過數千(2500),鄉兵義軍(步兵)不過三萬,刺手背、揀不中老弱兵(步兵)不過七千。」也就26.5萬,其中漢地約6萬。

「給衣糧者唯漢兵」「城中漢兵凡八營??????皆黥面給糧如漢制」「募天德、鎮武、東勝等處勇捷者,籍為軍」

2、遼5景宗乾亨四年親征

長編記到:「五月,契丹三萬騎分道入寇」

宋太祖估計說,「其精兵不過十萬人」,「虜數犯邊,我以二十匹絹購一胡人首」,「止費我二百萬匹絹,則虜盡矣」 (太賓士跡統類卷二) 。既稱「精兵」,當然並非遼軍之總數。

3、遼6聖宗統和四年(986年)親征

長編:「契丹將耶律遜寧號于越者,以數萬騎入寇瀛州」

宋史全文:「十二月,契丹以數萬騎入寇瀛州」

各部令穩[千戶],聖宗時改稱節度使。

4、遼6聖宗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景德元年)親征

宋史石保吉傳:「軍於北門外。遼騎數萬驟至城下,保吉不介馬而馳,當其鋒,遼人引去」

武經總要後集:「繼隆計度州之三面距大河,毀車為營?????戎馬數萬來犯,急攻其營,御之,遁去」

東都事略卷二十:「契丹數十萬逼州北城,繼隆與石保吉大破之,強弩斃其貴將順國王撻覽,追奔數十里」

「以守司空蕭嗣先為東北路都統??????發契丹、奚軍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別選諸路武勇二千餘人??????引軍屯出河店」

南宋李攸 《宋朝事實》卷20《經略幽燕》對遼朝兵力作過估計:「兵旅大約計之,未必滿三十萬。且自諸京統軍司及寨幕,契丹兵不過十五萬(估計錯誤,8萬8千,加北方草原僉軍6萬,才15萬),奚家、渤海兵不過六萬(估計錯誤,各1萬,加上東京、中京也才4萬,加女真,才6萬),漢兒(騎兵)諸指揮不過一萬五千,刺字父子軍(騎兵)五指揮不過數千(2500),鄉兵義軍(步兵)不過三萬,刺手背、揀不中老弱兵(步兵)不過七千。」也就26.5萬,其中漢地約6萬。

《續資治通鑒長篇·卷55》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七月己酉(宋會要蕃夷),「契丹供奉官李信來歸。信言其國中事云:。。。國中所管幽州漢兵,謂之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約萬八千餘騎(天祚帝時繁衍到步騎三萬)。其偽署將帥,契丹(5600)、九女奚(蕭太后乙室四部8450+奚五部1萬)、南北皮室當直舍利(1萬+1萬)及八部落舍利(2萬4千,弘義3千+長寧2500+永興2500+積慶4千+延昌1千+彰愍5千+敦睦1千+文忠5千)(渤海、尉厥里、室韋、女真、党項、吐、渾、沙陀)、山後四鎮(燕山以北的西、北、中、東四個京城,各1萬)諸軍約十萬八千餘騎(8450+5600+93950)。(留蕭後宮帳的8450看家,)內五千六百(天祚帝時為一萬騎)常衛戎主,餘九萬三千九百五十,即時入寇之兵也。「

這是指戰備狀態的十餘萬精兵,18000+8450+5600+93950+渤海1萬+北方草原僉軍6萬=19萬6千。即時入寇肯定不可能,各個部隊都要留人看家,就再減2萬,共3萬看家。

時遼軍南下,可謂傾巢而出,宋朝「北面部署奏」,「契丹自瀛州遁去,其眾猶二十萬」。但當時的北面部署是庸將王超,可能有張大敵勢的問題。也有可能是遼國加大動員力度後的結果。簽軍看你怎麼簽,早期估計簽一半青年丁,也就是四丁簽一,十萬,勒緊褲腰帶用在刀刃上,後期十丁簽一,也是十萬,剝削來的錢全用於享樂。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明朝《歷代名臣奏議卷三四二》 北宋夏竦在澶淵之盟後說:「前年冬,寇我北鄙,暨於澶淵,將帥之臣嬰城自守,生靈膏血,腥污原草……夫匈奴之眾,勝兵者不遠(過)二十萬,餱糧不過數日,輜重不過數乗,長於寇鈔,短於守御,利於騎斗,挫於歩戰,便於弓矢,拙於劍戟。以其兵則不及中國五分之一。以其用則不及中國十分之一,以其技則不及中國三分之一。比年寇虜,而疆埸之臣不能扞者,豈天時乎?抑亦將之不省兵乎?」

北方草原部族僉軍,遼史營衛志:「聖宗之世,分置十有六,增置十有八,並舊為五十四部」內有拔里,乙室已 ,外有附庸十部,盛矣! 其氏族可知者,略具《皇族》 、 《外戚》二表。餘五院、六院、乙室部止見益古、撤里本,涅刺、烏古部止見撒里隊、涅勒,突呂不、突舉部止見塔古里、航斡,皆兄弟也。奚王府部時瑟、哲里,則臣主也。品部有拿女,楮特部有窪。其餘世系名字,皆漫無所考矣。

http://www.doc88.com/p-9502930735683.html

關於這54 部族.《遼史》卷 33《營衛志?部族下》逐一進行了詳細 的列舉,其中屬於聖宗時 期的有34個部族.這些部族在志中的列舉次序並非隨意,而是根據部 族設置的先後次序和建 置類型來進行的聖宗34 部的排列次序就很有規律,依次可以分為三 個類型:第一類從撤里 置……自此至河西部,皆俘獲諸國之民.初隸諸宮,戶口蕃息置部.訖於五國,皆有節度使. 原來這樣的分法是基於這些部族不同的來源基礎上的.第一類部族是從聖宗之前舊部族 中分離出來的.即從所謂遼內四族和太祖十八部里分出來的.第二類部族則是從諸宮中分離 出來的,諸宮就是諸斡魯朵,也就是說這類部族是從遼朝各君主皇后居地所在的營帳中析出 的.第三類是聖宗時期增掭的新部族.《遼史》認為後兩類部族析出是因各宮中以及部族中人。按每部千兵計算,就是六萬兵。這些西北的部隊由西北路招討司、西路招討司、西南路招討司和烏古敵烈統軍司進行管理。再加上東部的東京路統軍司、東北路統軍司。

耶律宗福墓志銘中提到的遼興宗初年西北路招討司所統部族:

「西北路之所轄者,節度金吾二十部,精兵勇士餘二萬眾。地里遙而聲教罕暨,民俗曠而禮讓不興。綏之斯徠,逆之斯仇,猶聚鹿之多駭,群雞之難驅」

「分領兵馬則有統軍(五京騎兵)、侍衛(御帳騎兵)、控鶴(五京步兵)司,南王、北王、奚王府,五帳(二乙室、三父房)分提失哥,東西都省太師兵。又有國舅(契丹右八部聯姻者)、鈐轄、遙輦(九族)、裳袞諸司,南北皮室、二十部族節度」(長編卷110)

http://www.doc88.com/p-9502930735683.html

https://tieba.baidu.com/p/135107276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3/1031/4870928.shtm

祖州,天成軍,上,節度。本遼右八部世有里地。

泰州,德昌軍、節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

靜邊城。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

也有四王、烏古、敵烈、蒙古這樣的萬人大部族,所以54部只是虛數

「弟迭剌哥圖為奚王,與安端擁千餘騎而至」(遼史太祖紀)

此時還沒有多少具裝,大多集中在阿保機手裡

「以樞密使雅里斯為行軍都統,虎軍詳穩楚思為行軍都監,益以突呂不部軍三百,合諸部兵討之」(遼史穆宗紀)

一千兵就是三百具裝騎兵

「丁卯,上躬擐甲胄,率兵次岐溝關。東西班指揮使衡水傅潛與孔守正先至涿州,擊契丹,敗之?????庚午遲明,次幽州城南,駐蹕於寶光寺,契丹萬餘眾屯城北」(長編)

「丁卯,北院大王奚底、統軍使蕭討古、乙室王撒合擊之,戰於沙河,失利」、「討古等不敢復戰,退屯清河(幽州城北)」(遼史)

三將三萬兵也就是一萬具裝,到了遼景宗的時代,因為平定穆宗叛亂,南北大王權力又開始變大,手裡具裝比例也就變大了

「(曹彬、米信)再往攻涿州?????有敵酋領萬騎與米信戰,相持不解」(長編)

「宋將曹彬、米信北渡拒馬河?????詔于越休哥、奚王籌寧、宣徽使蒲領、南北二王等嚴備水道,無使敵兵得潛至涿州」(遼史)

遼景宗、蕭太后的改革,削弱了單個大貴族手裡的具裝數量,所以這裡五將才有一萬具裝,打草谷輕騎兵很明顯對同樣是具裝的宋軍沒啥作用,所以不會拉出來參戰這麼浪費馬匹。

「五院部,有知五院事,在朝曰北大王院。六院部,有知六院事,在朝曰南大王院。乙室部,在朝曰乙室王府。奚六部,在朝曰奚王府。已上四大王府,為大部族」(遼史職官志)

「北王府、南王府分掌契丹兵,在雲州、歸化州之北(中部屏障),二王皆坐在樞宻下,帶平章事之上,舊例皆賜御服,節度使叅於旗鼙之南。乙室王府亦掌契丹兵,然稍卑矣,其有居雁門之北(西部屏障),似是契丹別族,其坐在上將軍之上。又有奚王府掌奚兵,在中京之南(東部屏障)」(武溪集卷8契丹官儀)

遼聖宗統和26年出使遼國的宋人路振所轉述的南、北二王府:

「西南至山後八軍八百餘里,南大王、北大王統之,皆耶律氏也,控弦之士各萬人。二王陸梁難制,虜每有徵發,多不從命,虜亦姑息。(此二王事,得之於檀州知州馬壽)」

《遼史》卷36《兵衛志》說「《舊志》言兵,唯以敵宋為務」,故《兵衛志》的敘述大致是反映澶淵之盟前,或是稍後的情況。《遼史》卷34《兵衛志》說,攻宋時,「若帝不親征,重臣統兵不下十五萬眾」,或「不命都統,止遣騎兵六萬」。這當然不是遼軍的總數。

總數也就是親征17萬騎兵加留守3萬騎兵加老弱騎兵加步兵。

契丹精兵「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

南方漢軍馬步比例大概是1比5 「三戰,大破之,敵眾崩潰,悉走西山,投坑谷中,死者不可勝計。追奔至遂城,斬首萬餘級,獲馬千餘匹(加死馬則二千餘),生擒酋長三人,俘老幼三萬口及兵器、車帳、羊畜甚眾。」

5、遼聖宗17萬親征大軍(御帳1萬其中具裝3千,蕭太后乙室2萬其中具裝6千,其它諸宮衛共2萬其中具裝6千,南、北、奚、渤海各1萬其中具裝各3千,燕京2萬其中具裝4千,北方草原僉軍6萬其中具裝6百。17萬,具裝3萬多)

凡舉兵,帝率蕃漢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很可能沒有太陰曆)。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諸陵(召集宮衛軍)及木葉山神,乃詔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東京渤海兵馬,燕京統軍兵馬(五京兵馬管理者稱統軍),雖奉詔,未敢發兵,必以聞,上遣大將持金魚符,合,然後行。

《遼史地理志》鎮州,建安軍,節度。本古可敦城。統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選諸部族二萬餘騎(早期只有1萬騎,也就是東京渤海兵馬)充屯軍,專捍禦室韋、羽厥等國,凡有征討,不得抽移。渤海、女直、漢人配流之家七百餘戶,分居鎮、防、維三州。東南至上京三千餘里。

始聞詔,攢戶丁,推戶力,核籍齊眾以待。自十將(每個指揮下有10人,每人管50人,遼國非禁軍的話,十將就有具裝,但多為皮甲)以上,次第點集軍馬、器仗。符至,兵馬本司自領,使者不得與,唯再共點軍馬訖,又以上聞,量兵馬多少,再命使充軍主,與本司互相監督。又請引五方旗鼓,然後皇帝親點將校。又選勛戚大臣,充行營兵馬都統、副都統、都監各一人。又選諸軍兵馬尤精銳者三萬人為護駕軍,又選驍勇三千人為先鋒軍,又選剽捍百人之上為遠探攔子軍,以上各有將領。又於諸軍每部,量眾寡,抽十人或五人,合為一隊,別立將領,以備勾取兵馬,騰遞公事。

皇帝親征,留親王一人在幽州,權知軍國大事。既入南界,分為三路(中道7萬、左右各5萬),廣信軍、雄州、霸州各一。駕必由中道,兵馬都統、護駕等軍皆從。各路軍馬遇縣鎮,即時攻擊。若大州軍。必先料其虛實、可攻次第而後進後兵。沿途民居、圓囿、桑柘,必夷伐焚盪。至宋北京,三路兵皆會,以議攻取。乃退亦然。三路軍馬前後左右有先鋒(各3千,一路為1萬2千,三路共3萬6千,加護駕三萬,左右路至少各1萬中軍,8萬6千為全軍17萬人之精髓)。遠探攔子馬各十數人,在先鋒前後二十餘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駐,下馬側聽無有人馬之聲。有則擒之;力不可敵,飛報先鋒,齊力攻擊。如有大軍,走報主帥。。。。。。敵軍既陣,料其陣勢小大,山川形勢,往回道路,救援捷徑,漕運所出,各有以制之(各別動隊總共約5萬人)。然後(主力12萬,其中3萬護駕軍不參與進攻,1面7萬,另3面各7千)於陣四面,烈騎(具裝2萬8千左右)為隊,每隊五、七百人,十隊為一道(具裝7千,側後面),十道當一面(七萬,主攻面),各有主帥。最先一隊走馬大噪,衝突敵陣。得利,則諸隊齊進;若未利,引退,第二隊繼之。退者,息馬飲水抯。諸道(四面四道)皆然,更退迭進。敵陣不動,亦不力戰。歷二三日(10隊每天各衝鋒4次,雙馬備用加休息),待其困憊,又令打草谷家丁馬施雙帚,因風疾馳,揚塵敵陣,更互往來。中既飢疲,目不相睹,可以取勝。

若帝不親征,重臣統兵不下十五萬眾,三路往還,北京會兵,進以九月,退以十二月,行事次第皆如之。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不命都統,止遣騎兵六萬,不許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林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內,耗盪生聚,不令種養而已。

軍入南界,步騎車帳不循阡陌。三道將領各一人,率攔子馬各萬騎,支散游弈百十里外,更迭覘邏。及暮,以吹角為號,眾即頓舍,環繞御帳。自近及遠,折木稍屈,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鼓三伐,不問晝夜,大眾齊發。未遇大敵,不乘戰馬;俟近敵師,乘新羈馬,蹄有餘力。成列不戰,退則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散而復聚。善戰,能寒。此兵之所以強也」

按1部1000騎兵義務來計算比較好,「北府凡二十八部」,「南府凡一十六部」, 這裡的南北各部就包含各個過氣宮 ,再加幽州騎兵就六萬了。 兩院簽軍加幽州共六萬騎兵,兩院自己各有一萬騎兵不出動,皇帝有三萬騎兵不出動 。 皇帝三萬包含了南北院府軍和後期各路國舅軍和王族當直舍利和各族人質當直舍利 。 皇帝要逼的話,三萬也能變六萬,也就是輪流服役變半總動員

御駕親征1部出2000騎兵,周邊民族再意思意思一下,就有15萬了 。 二十萬騎兵,那就會徵集很多老弱了,有腦子的皇帝都知道沒必要,除非已經取得重大戰果,需要進一步深入,才會總動員 。 室韋女真是民族不是部落,屬於半敵對狀態,也就一個民族湊一個千人隊過來做人質練練手踩踩場子熟悉入寇用的地形。打仗還是只能依靠自己人 。 除非快打到開封,不然不會簽中年人的,類似日軍,中年人紀律差戰鬥意志差,不頂用 。

「輕而不整」、「散而復聚」、「便於弓矢,拙於劍戟」、「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一面」

三、遼國後期的軍隊

只是把過氣宮和南北王統領的和親家盟友屬國全部劃歸六大統軍司,御帳和五京留守則組成親兵

遼7興宗年間出使遼國的宋人余靖,武溪集-契丹官儀:「從行之兵,取宗室中最親信者為行宮都部署以主之,其兵皆取於南北王府、十宮院人充之」 王府有王府軍,各宮有宮軍,南北王管著王府軍和各宮軍

燕北錄:「或有緊急事,宜用此牌帶在項上,走馬於南北大王處,抽發兵馬」

兵志-兵制:「乃詔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東京渤海兵馬,燕京統軍兵馬,雖奉詔,未敢發兵,必以聞。上遣大將持金魚符,合,然後行???」

遼8道宗面臨更多的叛亂,更進一步的貫徹這個集權政策

1、」御帳親軍」和五京留守

2、六大統軍司」宮衛騎軍」和南北王等

「分領兵馬則有統軍(過氣宮軍)、侍衛(御帳親軍)、控鶴(五京軍)司,南王、北王、奚王府(奚六部)、五帳分提失哥(親戚軍)、東西都省太師兵。又有國舅(小部族)、鈐轄、遙輦、裳袞(也就是統軍)諸司,南北皮室(也就是南北王府軍)、二十部族節度(也就是統軍)」(長編卷110)

南王、北王一人只有幾千兵,加上南北皮室,才有一個一萬兵

太祖以迭刺部受禪,分本部為五院、六院,統以皇族,而親衛缺然。乃立斡魯朵法,裂州縣,割戶丁,以強幹弱支。詒謀嗣續,世建宮衛。入則居守,出則扈從,葬則因以守陵。有兵事,則五京、二州各提轄司傳檄而集,不待調發州縣、部族,十萬騎軍已立具矣。

弘義宮(1遼太祖,算(義為心腹)斡魯朵):正丁一萬六千,蕃漢轉丁一萬四千,騎軍六千。(原始兩千,繁衍保留三千,唯一沒被削弱而繁衍加倍,繁衍80年,多戰死,景德元年1004年有3000騎)

長寧宮(1述律後,蒲速(義為興隆)斡魯朵):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一萬二千,騎軍五千。(原始三千,繁衍保留五千,既乙室王府軍,後因述律後反遼世宗,被拆半為國舅帳2500,繁衍加倍,景德2500騎)

永興宮(2遼太宗,國阿輦(義為收國)斡魯朵):正丁六千,蕃漢轉丁一萬四千,騎軍五千。 (入寇多戰死,景德2500騎)

積慶宮(3遼世宗,耶魯(義為興盛)斡魯朵):正丁一萬,蕃漢轉丁一萬六千,騎軍八千。(景德4000騎)

延昌宮(4遼穆宗,奪里本(義為討平)斡魯朵):正丁二千,藩漢轉丁六千,騎軍二千。(叛亂稱帝被反,保留不多,景德1000騎)

彰愍宮(5遼景宗,監母(義為遺留)斡魯朵):正丁一萬六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景德5000騎)

崇德宮(6蕭太后,孤穩(義為玉)斡魯朵):正丁一萬二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原始8450騎,減半保留,繁衍加倍,這就是李信提到的留守的8450騎)

興聖宮(6遼聖宗,女古(義為金)斡魯朵):正丁二萬,蕃漢轉丁四萬,騎軍五千。(原始5600騎,減半保留,繁衍加倍,這就是李信提到的內衛5600騎)

延慶宮(7遼興宗,窩篤(義為孳息)斡魯朵):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太和宮(8遼道宗,阿思(義為寬大)斡魯朵):正丁二萬,蕃漢轉丁四萬,騎軍一萬五千。

永昌宮(遼道宗長子耶律浚,阿魯(義為輔佑)斡魯朵):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敦睦宮(6-7耶律隆慶,赤寔得本(義為孝)斡魯朵):正丁六千,蕃漢轉丁一萬,騎軍五千。 (或一千,天祚帝加四千,或全是天祚帝給)

文忠王府(6-9韓德讓):正丁一萬,蕃漢轉丁一萬六千,騎兵一萬。 (原始5000,減半保留,繁衍加倍,天祚帝加五千)

凡諸宮衛,丁四十萬八千,出騎軍十萬一千。

?(註:文忠王府和敦睦宮的主人--韓德讓和耶律隆慶也是聖宗時代的人。不過文忠王府卻是天祚帝時追建,營衛志載:「天祚皇帝又以皇子敖魯斡繼之,官給葬具,建廟乾陵側。擬諸宮例,建文忠王府」。而敦睦宮,營衛志雖未直接記由誰所建。但敦睦宮契丹名為「赤得本斡魯朵」,「赤得本」意為「孝」,而耶律隆慶是在其死後的開泰六年才被遼聖宗追冊為「孝文皇太弟」的,因此敦睦宮建立的年代應當在聖宗開泰六年以後,而不是在統和年間。)

懷州,奉陵軍,上,節度。本唐歸誠州。太宗行帳放牧於此。天贊中,從太祖破扶余城,下龍泉府,俘其人,築寨居之。會同中,掠燕、薊所俘亦置此。太宗崩,葬西山,曰懷陵。大同元年,世宗置州以奉焉。是年,有騎十餘,獵於祖州西五十里大山中,見太宗乘白馬,獨追白狐,射之,一發而斃;忽不見,但獲狐與矢。是日,太宗崩於欒城。後於其地建廟,又於州之鳳凰門繪太宗馳騎貫狐之像。穆宗被害,葬懷陵側,建鳳凰殿以奉焉。有清涼殿,為行幸避暑之所。皆

在州西二十里。隸永興宮。統縣二:

扶余縣。本龍泉府。太祖遷渤海扶余縣降戶於此,世宗置縣。戶一千五百。

顯理縣。本顯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譔,遷民於此,世宗置縣。戶一千。

慶州,玄寧軍,上,節度。本太保山黑河之地,岩谷險峻。穆宗建城,號黑河州,每歲來幸,射虎障鷹,軍國之事,多委大臣。後遇弒於此。以地苦寒,統和八年,州廢。聖宗秋畋,愛其奇秀,建號慶州。遼國五代祖勃突,貌異常,有武略,力敵百人,眾推為王。生於勃突山,因以名,沒,葬山下。在州二百里。慶雲山,本黑嶺也。聖宗駐蹕,愛羨曰:「吾萬歲後,當葬此」。興宗遵遺命,建永慶陵。有望仙殿、御容殿。置蕃、漢守陵三千戶,並隸大內都總管司。在州西二十里。有黑山、赤山、太保山、老翁嶺、饅頭山、興國湖、轄失濼、黑河。景福元年復置,更隸興聖宮。統縣三:

玄德縣。本黑山黑河之地。景福元年,括落帳人戶,從便居之。戶六千。

孝安縣。

富義縣。本義州,太宗遷渤海義州民於此。重熙元年降為義豐縣,後更名。隸弘義宮

(授權轉載)略說遼朝兵力數量(第二彈):遼史兵衛志所載遼國軍力考辨

遼太祖弘義宮衛為2000人是在200年前,而兵志載6000人是繁衍了200年的結果。

遼聖宗統和時歸宋的遼國供奉官李信對宋廷奏報遼國兵力時說到:「內五千六百常衛戎主」蕭太后另有8450人,8450+5600+93950

遼史道宗本紀記載,皇太叔重元在行宮發動叛亂,敦睦宮使耶律良與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等:「率宿衛士卒數千人御之」

遼道宗時使遼的宋人王易對遼主行宮描述為:「大小禁圍外有契丹兵甲一萬人」

當時應該是15000三班倒,來了使者自然要充門面兩班一起出席

歷代遼帝繼位前有自己都的人口兵力,繼位後,都會削減之前皇帝的宮衛,補充給自己,數量多少估計沒有規律,但是又不會太過信奈這些新加入者,必然會出現外衛和內衛的區別。大約是在遼景宗確立了長子繼承製,估計也就是聖宗遼、遼興宗時候確立了減半規則和御帳一萬兵的規模,與宋的和約也導致不需要大量的宮衛,遼道宗因為活得太久,宮衛繁殖太多,減半後依然很多。

遼史營衛志:

「奪里本斡魯朵,穆宗置。是為延昌宮。討平曰「奪里本」。以國阿輦斡魯朵及阻卜俘戶,中京提轄司、南京制置司、咸、信、韓等州戶置。

監母斡魯朵,景宗置。是為彰愍宮。遺留曰「監母」。以章肅皇帝侍衛及武安州戶置。

女古斡魯朵,聖宗置。是為興聖宮。金曰「女古」。以國阿輦、耶魯碗、蒲速碗三斡魯朵戶置。」

註:

阿輦斡魯朵戶即遼太宗永興宮

章肅皇帝即遼穆宗

耶魯碗斡魯朵即遼世宗積慶宮

蒲速碗斡魯朵即應天皇太后長寧宮。

設立州縣、部落,是遼帝奪取其它宮衛人口的一種方法

「不待調發(遼帝)州縣、(北方草原)部族,十萬騎軍已立具矣」

「伯斯鼻骨德部。本鼻骨德戶,初隸諸宮,聖宗以戶口蕃息置部」

「自此至河西部,皆俘獲諸國之民。初隸諸宮,戶口蕃息置部」

「長慶縣。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人戶置」

3、五京鄉丁

「大約五京民丁可見者,一百一十萬七千三百為鄉兵」也就是遼末,游牧大概有35萬丁,一共146萬丁。之前因為女真叛亂和戰死,損失了5萬,戶步達岡一次就徵集了剩下的30萬。

臨時徵調的鄉兵一般僅作非戰鬥人員的輔兵使用:「又於隨軍專伐園林,填道路」。當然,和宋朝一樣,危急時管不了這麼多,臨時徵調的鄉兵也會臨時充作戰兵。但這種兵員的戰鬥力極低,如:遼末為抗擊崛起的女真,遼天祚帝「降宣札付上京、長春、遼西諸路,計人戶家業錢,每三百貫自備一軍」,籌集10萬漢軍,結果這些漢軍「弓弩鐵甲百無一二」,一遇女真兵,望風披靡。

4、

「昊賊據數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萬,余皆老弱婦女,舉族而行」

「金吾逮二十部,精兵勇士餘二萬眾」

「遼國之法?????有調發,則丁壯從戎事,老弱居守」

「南部連克獲納降,黨眾最盛,領戶三萬四千,口二十三萬七千三百,勝兵五萬一百七十」

「精兵」指代壯丁,「勝兵」是不論老弱婦女能打仗的都算,瞎子孩子病人才不算

「特里特勉部。初於八部各析二十戶以戍奚,偵候落馬河及速魯河側,置二十詳穩。聖宗以戶口蕃息置為部」

「稍瓦部。初,取諸宮及橫帳大族奴隸置稍瓦石烈,「稍瓦」,鷹坊也,居遼水東,掌羅捕飛鳥。聖宗以戶口蕃息置部」

「自此至河西部,皆俘獲諸國之民,初隸諸宮,戶口蕃息置部」

不能說特里特勉部就160戶,只能說特里特勉部契丹貴族就160戶,你怎麼能這樣理解問題呢?160戶就有20個詳穩還得了啊。聖宗以戶口蕃息置為部,很明顯,所有部都是千戶左右規模的,1戶2丁,詳穩就是百夫長的意思,令穩就是千夫長的意思,夷離堇就是萬夫長的意思。

因為不斷從奚和渤海以姻親方式抽走人戶,不論是出嫁還是駙馬入贅,加入到皇帝的御帳,所以奚和渤海一直都是萬戶軍隊

上京道

上京臨潢府。。。(府)戶三萬六千五百(府城萬戶,各縣共24500戶以上)。(道)轄軍、府、州、城二十五。(府)統縣十。

另外一種方法定性推測下遼朝峰值人口(轉載)

https://tieba.baidu.com/p/4487492035

遼朝人口在各個版本的《中國人口史》爭議極大,從300多萬到900萬不等。這裡想到一種新的方法來印證一下(雖然這種方法是不準確的)

從遼到明初,中國北方和南方都經歷過很大的動亂(北方金為蒙古滅金,南方為元末混戰)。而遼轄境在遼的治理下不如傳統的中原王朝,人口值應該偏低,這麼來,用明初原遼境內人口和明初原宋境內人口做一個比例對比,或者是正確的。

這裡採用葛劍雄主編的中國人口史的數據。

原遼境內人口:

取保定之33%,(13縣,1個府城,假設府城相當於2個縣,粗略的估算):12.7萬

取順天府之83%(也是基於縣數),48.48萬

永平府10.9萬

北平行都司45萬

遼東都司50萬

奴兒干都司50萬

蒙古地區在明朝這個時候已經衰落,如果取不衰落時期,約50萬

遼屬今天朝鮮北部一塊在不在明朝轄境內,具體人口不可知,大約取15萬

大同42.7萬

太原府的西北一角,面積5%以內,人口高取5%,為5萬

一共330萬人

原宋境內人口:

河北剩餘:221.7萬

山西剩餘:376.4萬

南京:1251.8萬

浙江:1113.9萬

江西:812.1萬

福建:397.4萬

廣東:385.1萬

廣西:156.9萬

湖南:282.2萬

湖北:201.1萬

山東:611.4萬

河南:316.4萬

陝西:301.1萬(在宋境內部分)

四川:153.4萬

貴州:58.3萬

一共6625萬

按比例算,明代時期,原遼境內人口是原宋境內人口的4.98%

如果取宋中值估計1.25億(宋徽宗末),遼為623萬人

如果取宋高值估計1.4億,遼為697萬人

如果取宋低值1億,遼為498萬人

要說明的是,明初南北人口分布和北宋區別較大,南方比例要高於北宋不少,這會導致用明初人口分布反推的時候,會低估遼的漢地人口。

不過從遼到明,關外人口的變化是非常有限的,以明的關外人口估測遼的,會導致一定的高估。

綜上取中值623萬,如果認為上述估計是稍微低估的,再增加5%到10%,那麼遼的峰值人口約650萬到690萬。這個數據和王育民《中國人口史》做出的遼朝人口推斷是幾乎一致的。

Ps,葛劍雄版本認為遼峰值人口900萬,而趙文林版本認為是遼峰值人口380萬(還是360萬了)

這個演算法採用的數據是明朝官方數據,則實際數據會更大,所以葛劍雄版本認為遼峰值人口900萬更可信


耶律延禧顯然各方面才能均不突出,根本控制不住大遼國的各方英豪。比如於金決戰的護步達岡,後方有人捅刀子自立。在他在位期間,耶律淳的北遼,耶律大石的西遼,紛紛開張。還有蕭干稱奚王。如果這班子人能夠戮力同心,大金沒有那麼容易地得逞。

說到底,還是耶律延禧不行,別人對他的認同感不足。須知這班契丹英豪都是堅決抗金到底的,並表現出很強的能力,天祚帝沒用好,當然是天祚帝自己的問題。


漁獵民族箭法比游牧民族要強悍太多,但是其生存空間極其狹窄,不易崛起。

如遼不昏庸,金人不能崛起,就正如明末如不昏庸,怎麼可能給奴兒哈赤發展空間,任其做大養虎為患。


推薦閱讀:

宋朝初年的歸義節度使是怎麼樣的存在?
北宋的藩屬國是不是只有西夏和交趾兩個?
如何評價北宋西軍?
宋朝有哪些好皇帝?
北宋劉貢父晚年因病鬚眉脫落、鼻樑斷壞。從癥狀來看,劉貢父可能得的是什麼病?

TAG:中國歷史 | 宋朝 | 北宋 | 金朝女真 | 遼朝契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