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與長跑運動員選材時分別會看運動員哪些方面的身體條件?


感謝邀請。

終於有人邀請我了激動。。。

先說一個個人觀點,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很多運動都過分看重了身體條件占的比重(當然不是說身體條件不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講,品質大於身體素質,只要進行科學的,合理的訓練,堅韌不拔,並且個身職業素養到了(比如按時作息,合理飲食,不瞎玩瞎鬧)。都可以達到一個比較高的運動水平。只是天賦高的,成績提高的更快,極限可能也會高一點。田徑更是如此。我有一個練長跑的隊友,身高不是很高(一米七),在長跑里很吃虧,但是訓練非常刻苦,曬得跟非洲人一樣,每日作息很規律,一日三餐按時吃。常年奪得各種四川省長跑冠軍。

正題:

因為我主要是進行短跑的訓練,所以主要圍繞短跑展開。先說一下短跑的運動特點。短跑要求的素質是,爆發力強,絕對力量強,頻率快。

細分下來,又分成100米,200米和400米(跨欄就不說了哈)。

100米最簡單粗暴,100米分為起跑,加速,途中跑和衝刺,起跑很關鍵,途中跑對動作要求很高,往往影響了最後的衝刺,因為人在進入途中跑的時候,速度會是慢慢的下降,包括衝刺時候,也並不是整個100米最高速。根據這樣的跑步特點,對應的身體條件的要求是小腿偏長,大腿偏短,這樣頻率比較快,啟動很快。身高也不要太高,1米9我覺得是極限了。再高就會對核心力量要求更高,啟動和加速會受到影響。當然身材高,腿長的運動員會在途中跑更有優勢這一點毫無疑問。這是傳統的觀點,在比較早的美國短跑名將們,都是這種身材,小鋼炮,力量足,頻率快,兼顧100米和跳遠。直到有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傳統,這個人是誰呢?。。。好吧就是博爾特。博爾特身高一米九七,按身材來說,是非常適合400或者800(參考大衛魯迪沙)。而且印象中,07年他初出茅廬,200米敗給了泰森蓋伊。08年北京奧運會,他的起跑也不是很出色,100米是抬頭階段過了之後,才一下子超到最前面。他的身材200米贏的要相對輕鬆一些。但是經過4年訓練,到2012年的時候,感覺博爾特100米起跑已經無懈可擊了,但是相反200米最後衝刺稍顯不足。不知道是使用了什麼樣的訓練方法。哦好像偏題了哈哈哈。總之博爾特是特例,100米的話,泰森蓋伊,鮑威爾,和加特林身材都很有代表性。體型大概就是這樣,至於跟腱之類的我覺得都無所謂,畢竟蹬地也就是起跑那幾下,途中跑是核心力量,後群肌和臀大肌主要發力,其他的肌肉起平衡和支撐的作用。

然後說200米,200米最大特點是有一個彎道,彎道技術很關鍵,個人認為左腿比右腿稍稍短一點點的是不是有優勢呢哈哈哈。因為200米要長一些,不可能有人一口氣從頭頂到尾,所以就要涉及到節奏,這就又對核心力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彎道技術好的,我國名將蘇炳添,身高不高,重心比較低,無懈可擊。不過可能後半程費點勁,所以還是張培萌出成績(200最快的是不是張培萌哦?)。。。所以從200米開始。身材高大就要開始佔據一些優勢了。畢竟200米,是一個200米長的比賽。。。

最後是最難,也是個人認為最能體現水平,最需要運動天賦,也是最精彩的短跑項目,400米。我有幾個隊友是400米高水平運動員,成績的話,代表國家隊出去比過賽,應該都在46秒到47秒之間。400米運動員,身高普遍高於100米選手(然而100米成績也不差),身材偏瘦(然而力量也很強),腿長,,,就是女生們所說的那種長腿歐巴。400米的重要素質是速度耐力。還有神經對長距離半有氧半無氧這種高強度的適應。400米的途中跑距離很長,還要有一個很關鍵的彎道,可能重心高一些的動作更順暢,平跑時候更省力。所以就是,有短跑基礎,但是力量差,比較瘦的運動員(比如我)教練會建議練習400米。

還有一個容易被大家普遍忽視的,雖然肌肉類型可以通過訓練來改變,但是神經類型,往往是天生的,這個是我教練給我講的,我也搞不太懂怎麼測。反正就是人有不同的神經類型,適合長跑的,就是到短跑興奮不起來,身體條件到了,神經衝動沒到,吃虧。我教練年輕時候是亞洲女子100米(10.79)和200米記錄。我剛認識她時候就覺得她說話辦事很有衝勁,也搞不清是本身先天就直爽德性格,造就了短跑奇才,還是通過經年累月的訓練練出來的性格,應該是相互影響吧。很多深層潛質都是慢慢發覺的。另一個教練給我講,田徑的訓練有3個3年,頭3年,基礎訓練,第二個3年,開始有大概得方向,最後三年,專項,出成績。

分析來分析去,總是要摻雜一些技戰術和運動特點的分析,因為運動水平提高是一件多方面影響的事情。腿長一些,終歸不是壞事,但是每次贏的也並不是腿最長的。個子矮一些,途中跑肯定吃虧,但是並不代表就一定取得不到好成績。雖然我不認得蘇炳添,但是我敢肯定首先他運動天賦和身體條件絕對不是國內最好的,其次我更敢肯定,他一定是一個極度自律,對待訓練非常認真,非常能吃苦的人。體育從來不是一個形而上的事情,並不是跑的時候使勁跑,然後就完事兒了的。而是一個整體,從思想,到神經,到動作,融匯在一起,才能將一個人的水平發揮到極致,每個人的極致都不容小覷,這也是決定一個人的運動水平有多高,運動生涯有多輝煌的關鍵啊


謝邀,短跑運動員跟腱長。

長跑沒有涉獵太深,請教同僚之後再為你作答。


百米賽場上,除了博爾特這樣的巨人,還有弗雷澤這樣的「袖珍飛人」,百度百科的數據說她只有1米52

遠的成績不說,2015年剛在北京完成了女子百米世錦賽的三連冠,在女子百米賽道的統治力相當於男子賽道的博爾特了吧。

按照傳統的看法是不會挑選博爾特和弗雷澤這樣的運動員練100米的(博爾特剛打算參加100米時他的教練也是反對的),博爾特太高,有步幅沒步頻,弗雷澤則相反。

當然,儘管這二人已屬偉大,但在歷史的長河中,他畢竟是異類,大多數教練理想的類型應該是二者的中和,身材適中,有頻率和幅度的完美結合。

體育運動尤其講究天賦,而天賦這東西又是很捉摸不透的東西。

相對來說,長跑項目對天賦的依賴程度較小,主要還是科學的訓練。

簡單來說,就是短跑的要有足夠強大的肌肉以滿足對爆發力的需要(壯),而短跑則要求身體對下肢的負擔不能太大,兩者都是對力量的要求,只是方面不同。當然還有技術細節方面的要求。

純業餘,手機碼字簡單說說自己的想法而已,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邀~


短跑與長跑運動員如何選材,這個話題其實我覺得在zhihu上很難有非常權威的答案。

因為專業做評估的是非常小眾的一群人(不要用一般基層教練的水準和眼光來作為選材標準,基層水平還是比較low的)。

好賴,搞過一點體育,隨便說幾句業餘水平的看法。

談選材那麼肯定是低齡了,除了小孩自身所表現出的情況外,他/她父母身體情況和曾經的運動能力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做一些全面的醫學生化測試,對肌肉/血液/骨骼/神經系統都進行系統性的評估。

在身體外形上大體上可以參考的一個標準就是該領域傑出運動員普遍是什麼身材就選擇什麼身材的人。

但是小孩有特殊突出的天賦,那麼即使此人身材不符合,也可以考慮作為候選對象。不能單純因為身材一方面不合適就一票否決。

就以短跑為例,身高和步頻基本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因素。

身高太高,步頻就容易下來;身高矮,步幅相對就小。

就算只考慮這兩個因素,也不能簡單的認為步頻快了就如何,或者步幅大了就如何。

是一個綜合作用的結果,這個綜合作用的可以認為是一個非線性函數。最快就是在這個描述函數上求最優值而已(而這個最優解往往是身高不是最高,步頻也不是最快,但是綜合在一塊就是最優值)。

人類的身體特性,根據統計規律 速度快的 基本集中在 1.8~1.9米左右(憑藉印象以及田徑解說提供的信息)。而且外形上看,身體壯碩,肌肉豐滿,臀部突出。

阿薩法·鮑威爾,約翰·布雷克 ,泰森·蓋伊,多諾萬·貝利 是典型的短跑好手的身材。

選材的話,身體應該盡量應該依照如此去選。

但是如果有極其突出的爆發力和運動神經,那麼身高低,體態壯碩與否 也無所謂了。

莫里斯·格林, 蒂姆·蒙哥馬利,麥克·羅傑斯,還有當今女子百米霸主弗雷澤,都是身材不高,但成績突出的運動員。其中, 蒙哥馬利只有1.68米, 弗雷澤只有1.52米。這在國外身高普遍比較高的情況下,簡直算是身高「極品」了,但是因為其他方面突出,所以即使身高劣勢也照樣NB。

國內的 蘇斌添,梁小靜 也是兩個身材低的例子。

還有一些,身高可以,但是身體偏「單薄」的,給人視覺上感覺爆發力可能不夠,但是其實整體能力非常強的。

最典型的就是 卡爾·劉易斯。 還有,美國近來崛起的兩個短跑新星從身材上講也不算身體壯碩,肌肉豐滿。但是各有各的特點。整體能力強就行。(其實加特林,身高可以,但是肌肉也不太算身體壯碩)

最後,必須說一下極品,博爾特。這真的是一個大例外。

博爾特真是有點逆天了。但是縱觀整個短跑田徑史,還沒找出第二個這樣的。

只能當特例去看了。


其實短跑選手和長跑選手的體型差異,主要是由於他們所接受的訓練模式不同造成的,這裡我打算先描述一下長、短跑運動員的身體差異,以此來反推一下他們分別所需的身體素質。

通常參加短跑的選手由於長時間接受重度訓練,因此擁有結實的肌肉。整體來說,參加400-1500米的選手體型不太像接受過複雜的訓練,而且參加的跑程越長體型也越嬌小。

通常表現亮眼的長跑選手擁有精瘦的體型,這屬於後天鍛煉而成。

我們這裡拿兩個極端作為例子:參加100米的短跑選手和參加馬拉松的選手。一般來說,參加馬拉松的選手不僅會比短跑選手大上10多歲,而且體脂的比例也因多年的訓練而減少很多。

另外短跑選手不僅比較高,而且經過訓練後肌肉會將肋骨層層包覆住。

在跑步的步幅方面短跑與長跑選手也有明顯差異。短跑時的重點在於衝刺的速度,雙腿會瞬間移動數次,只要跑者能在每個步伐中跨出最長的步幅就能在同樣步伐數的選手中脫穎而出;由於人在跨出步幅較長的步伐時必須比小步幅耗費更多體力,因此能在短距離跑程中完成的衝刺的短跑健將將無法在長跑中發揮所長。

此外,由於大腿必須非常強壯才能跨出更大的步伐,所以短跑選手的大腿會變得又大又重,但笨重的大腿會限制腿部彎曲的幅度,並因為訓練過度導致大腿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所以跑者在衝刺過程中必須不斷的抬高大腿。

待續……


謝邀,激動壞了,居然有人邀請我回答,本想認真回答一下,但發現我不懂


簡單粗暴的話,短跑選材就直接看立定跳遠吧。

立定跳遠別看是一個基礎運動,但能看出這個選手的協調性、向前性、爆發力等各方面的條件。是一個需要全身配合的運動,能跳遠的很不簡單。

如果能跳2.9米左右說明此選手具有極強的可塑性,3.0米以上就是難得的短跑人才,3米1以上就是簡直就是運動天才。

答主立定跳遠最好成績3米2

233333333


瀉藥。雖然也跑步,不過這個領域並不專業。就個人經驗來做一點點分析哈,輕拍。

小學初中是校隊短跑運動員100,200米,個人感覺短跑是跟自身的素質條件比較相關,特別考驗爆發力。對於下半身力量要求很大,特別是小腿和腳踝。後來腳踝受傷了,基本上就跟短跑無緣了,蹬地和步頻跟不上。

目前跑長跑4年多,2014年左右開始馬拉松,感覺更多的其實是耐力和毅力。當然如果是想要比賽拿名次,還是跟天生資質有關吧。比如腿部肌肉佔比,上下身長度的佔比情況。不過更多的還是後期的培訓和科學的訓練,對於腿部力量的訓練,步頻步長的控制,擺臂的控制提升。

拉拉雜雜的說一些,暫時就這些吧。其他的我暫時沒想到欸,想到了再來更。


謝腰。原始人進化成現代人後,「跑」退化了,但「跑基因」仍在,人類是能跑的。短跑更需天賦和,長跑更需訓練


謝邀。

補充一點個人經驗:長跑也需要爆發力,短跑也需要耐力。


謝邀. 作為一個逆襲過來的瘦子,對長跑與短跑分享一些個人見解吧。

如果是一個長距離跑運動員,身材往往偏於瘦精幹,全身不會有太多膨脹的肌肉,不然會加重長距離跑時身體的負擔。

對於短跑選手,往往靠的是爆發力,那麼腿部肌肉往往會更為發達,日常也會加入更多的無氧訓練,導致肌肉更為發達。且短跑選手為保持更快速度,奔跑時會偏於前腳掌著地,這樣小腿肌肉會格外發達(較長跑者),但是這樣對跟腱的損傷也會較大。

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我推薦還是慢跑,含笑半步癲式的跑,更有利於脂肪燃燒和保護膝蓋。

再次謝邀~


謝邀,對短跑涉獵尚淺。也未能給予你非常專業的回答。題主提出的問題應該是針對專業篩選的運動員吧?現就長跑,給予我的理解:我是跑馬拉松的,跑齡4年。全馬成績在4小時半左右,半馬成績2小時內,女。長跑的關鍵因素:耐力訓練,核心肌訓練,體重,心率訓練,有計劃的去訓練。有專門的教練指導,教練是國家長跑運動員冠軍,他給予我們的指導,用合適的體重,規律的心率,有序的訓練,健康的去跑步。最佳的長跑年齡是25-35歲間。有誤請指出,歡迎各位拍磚。


謝邀,短跑更多注重的是爆發力,長跑看中的是耐力,其他方面專業知識還欠缺,還在學習中


短跑看爆發,長跑看耐力。

我覺得相對來說,長跑運動員的選材更艱難一些。


誰TM邀請我的,我tm的也不知道啊,雖然我經常參加馬拉松,經常踢球,但是這個問題比較專業了,在眾多大神面前,我張某人不名一文,微不足道。我也是來看看諸位大神怎麼回答的


第一次接到邀請好激動,可惜這個太專業,我只會慢跑哈哈


謝邀,開始還挺激動,竟然有人邀請我了。

看來幾條答案我明白了,題主應該就是隨手點的……


謝邀,太專業,答不上來,坐等大牛解密:)


太專業了,不好回答。我覺得短跑運動員需要有一定天賦,像飛人博爾特這就是天生短跑飛人,天賦好了後天稍加科學系統訓練就能取得好成績!長跑比如馬拉松這樣的運動員更加註重的是意志品質!心如鋼鐵的意志!!!


推薦閱讀:

跑步時腳踝酸疼?
怎樣在一個月內練習3000米長跑?
耐克的nike air max適合長跑嗎?
馬拉松成績是否能突破兩小時?
為什麼中國田徑長距離項目沒有藏族運動員?

TAG:長跑 | 田徑比賽 | 短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