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實證研究基礎的「心理學理論」有什麼價值?
我不太理解為什麼人們對人本主義的那些心理學會那麼推崇,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也沒有實證研究基礎,更像是一種哲學思想,既然弗洛伊德常常被人諷刺無法證偽,為什麼馬斯洛沒有?
這類沒有實證研究基礎的理論假設對現代心理學而言有什麼存在的價值?誠心希望有知友指教…
- 人本主義的理論足夠簡潔,解釋力(在大眾看來)也不弱,所以被大眾推崇
- 這類型理論如果指出了當時實證研究的痛處,並且被所在領域所接受,將可能推動範式轉移;馬後炮地說,人本主義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對現今心理學沒有太大意義
無論是一般大眾,還是實證研究者,追求的大多是「簡潔而解釋力強」的理論
一般大眾在考慮是否認同一套理論時,只會想是不是適用在自己或身邊的親人朋友幾個人身上,接受或者拒絕起來都非常容易,是不是有實證基礎不是他們考慮的重點。人本主義很符合大眾直觀的生活經驗,所以接受起來很容易。理論對於大眾的意義,在於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提供一些解釋,或者成為談資,就夠了無論是精神分析還是人本主義,在學術圈外都有很高的接受度,對於其缺乏實證性的批判只存在於實證研究的學術圈內部。一般人甚至還會認為心理諮詢和催眠密不可分,殊不知弗洛伊德在發展精神分析的時候,就已經是以拋棄催眠為基礎的了
對於實證研究者來說,這類型沒有實證基礎的理論,可以有重要的意義,也可以沒有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對於實證部分的心理學而言,可能沒有太大的價值,但並不代表其他類似的理論也沒有。喬姆斯基在理論語言學方面的發展,就對心理學研究範式從行為主義到認知主義的轉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再扯遠一點 人本主義是哲學中的存在主義在心理學上的延伸,同時也可以算是對二戰後社會的一種回應。它對於現在的心理學確實沒有太大意義,但這並不代表它曾經沒有意義 相對地,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都是源自心理學,繼而擴散到哲學領域的理論體系,這一點上和人本主義是相反的 精神分析在實證之外的領域所產生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而行為主義在方法論上依然主宰現今的心理學。人本主義相對此兩者的影響力看起來沒有那麼大,我覺得可能和上述發展方式的差異有關借題發揮扯幾個方法論的關鍵詞:
- Positive 的反義詞 Normative
題主提及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也許更好的定語是(經濟學中) Positive 的反義詞 Normative 。(經濟學文獻譯為「規範」,鑒於「實證/規範」兩個詞的翻譯都有可商榷之處,不妨仍用英文原詞。)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核心主張是人需要什麼,或者說什麼樣的需要結構定義了更理想的人。人本主義心理學鼓吹「自我實現」,存在主義心理學鼓吹「自我超越」。這兩處的「自我」不是工作記憶時間尺度上的「意識自我」,而是人生時間尺度上的「意義自我」。此外,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心理學同樣可以針對人生時間尺度上的意義自我,在 Normative 工作的基礎上提出 Positive 的命題,比如 Cloninger (2004) 的240題七維度量表中的第七維度測的就是「自我超越」,衡量被試「超越個體存在的更高精神追求傾向」。
- 探索型研究與驗證型研究
Positive 的研究工作在最初步的階段,可以只是從少數孤立的實證個案深入解剖提出若干有待驗證的命題、概念、框架。比如,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樣本量等於 3。Freud 的研究工作有 Normative 的成份,更多還是 探索型的 Positive 研究。只不過 Freud 的探索型命題多數沒有獲得驗證,其中一些技術上還不具有可證偽性,另一些具有可證偽性的基本命題與驗證型的實證結果直接衝突,整體上被證偽推翻。
探索型研究的價值取決於是否引發後續的驗證工作。Freud 的工作有很大的(負面的、學術史的)價值,因為引發了足夠多的後續驗證工作。多數心理學研究生設計量表的探索型工作就只有可忽略的價值,因為通常不會有後續的追加驗證工作。所以,探索型工作最適合學派宗師學霸學閥;初學者通常建議從事驗證型研究,使用已被廣泛應用的測量工具,在研究樣本的選取上講究與已有實證工作的可比對性。
- (偽)心理學的文藝價值
科學求真,文藝追求感動。Freud 的工作在文藝界的影響比科學界更為深遠。文藝作品中的個體心理通常不是科學研究中的個體心理。最有殺傷力的文學藝術形象都不可能是純寫實的。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文藝心理學,一種是追求感動的角色心理設計,另一種是文藝創作、欣賞的心理過程實證研究。通常所謂的文藝心理學是前者。舉個具體的例子,我最喜歡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描述了兩種戀情類型,一種類型愛對方的現在以致於更愛對方的過去,幻想加入到對方成長的歷史;另一種類型愛對方的現在所以可以不計較對方的過去。(文學)史上首次描述這兩種感情類型的作者,他做的工作是文學創作,而不是探索型研究。他的訴求是打動讀者。事實上,以實證研究的視角去界定、測評具體個案的情感類型,更多寫實的成份加入,反而會損害作品觸動觀眾的美學效果。
==
Cloninger, C. R. (1994). The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inventory (TCI): A guide to its development and use. St. Louis, MO: Center for Psychobiology of Personality, Washington University.
==
這篇回答入選知乎日報有點意外。後來看了日報的配圖是下面這樣的,恍然大悟——小編懂得「偽心理學的文藝價值」才是廣大知友的真愛,學科研究法還是一邊涼快去比較好。想到這層,我忽然對沒有可證偽性的心理分析、心理動力學的市場接受度有了新的理解——這些具有內在美感的安慰劑,營銷的市場和文藝作品有足夠高的重疊。謝 劉柯 邀。
我想題主的問題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是沒有實證研究的心理學理論,第二就是為什麼人本主義馬斯洛理論,作為沒有實證的理論這麼受推崇。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沒有實證研究的心理學理論有什麼價值。心理學是一個所包含非常廣泛的名詞,在其下屬內也包含很多心理學領域。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因此要談沒有研究基礎的「心理學理論」事實上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話題。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想從臨床心理這個角度來回答一下在我這個領域中,沒有實證研究的心理學理論有什麼價值。當然,事實上臨床心理,尤其是心理治療理論也是最多的沒有實證研究的心理學理論的領域。
首先給個肯定的回答,那就是沒有實證研究的心理學理論對於心理治療這個領域來說並不是一文不值,相反它蘊藏著巨大的意義。要想理解這個意義,就必須要回到心理治療的發展過程中去看看。
現代心理治療的起源在西方。儘管我國在心理治療上也有悠久的歷史,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一項科學最終還是消散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關於我國心理治療學的發展情況,在此暫不討論,只重點談談西方:西方心理治療起源於對精神問題引發的異常行為的關注,這也是人們對於心理問題最容易覺察到的部分。所謂的異常行為,主要指多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
以一個例子來描述:突然間有一天,大家發現曾經村口彬彬有禮的二狗蛋,開始莫名其妙地拿著菜刀對每一個路過的人大喊大叫,並威脅要殺死對方。人們想破了頭也不能理解二狗蛋到底是怎麼了,於是他們很自然的走向了一個結論,二狗蛋瘋了。
二狗蛋雖然瘋了,但是曾經的二狗蛋是一個優秀青年,他給馬寡婦挑過水,幫二丫頭餵過豬。如果讓二狗蛋這麼瘋下去的話,還是真是讓人難以接受。於是大家開始嘗試解決「二狗蛋瘋了」這個問題。最開始出現的自然就是宗教人士,因為宗教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一直承擔著「解釋人類無法理解的現象」這一偉大的職責。二狗蛋的異常行為就被認為是惡魔附身的結果,人們開始嘗試用言語勸誘結合物理教育(請自行了解相關文字影音材料)的驅魔術來治療二狗蛋。
驅魔術在一定意義上和一些範圍內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確實解決了一些二狗蛋們的特異行為。於是開始有人研究到底驅魔術到底是如何對於二狗蛋們的特異行為產生效果的。這其中有一個叫做弗朗茲·安東·麥斯麥爾(Franz Anton Mesmer, 1734-1815)的維也納醫生最為成功,他使用宇宙磁說結合個人興趣所在的占星術,來解釋驅魔術的工作原理,並推導出一套鐵通+磁鐵+莫名其妙的若干其他工具+嘴炮的治療模式。然而悲催的麥斯麥爾,並沒有能將自己的理論升華為言語暗示結合儀式性行為的治療方法,而是錯誤地得出了人體內磁場分布不均的結論。因此遺憾的錯失了「催眠治療之父」這個稱號,而在一個江湖騙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不過,麥斯麥爾開啟了一扇使用催眠手法治療精神問題的大門。在他之後,催眠治療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和應用。人們開始嘗試將治療過程方法化、程式化,以便於普及和推廣。催眠的自我暗示、記憶回溯等方式確實對很多人有著很顯著的幫助作用。但這種早期的催眠治療有著很大的局限性,也並不普適。這其中就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覺得催眠對他沒效,同時也學不會催眠的人,他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於本能的探索欲(學不會催眠帶來的挫折),弗洛伊德開始嘗試去探尋在催眠治療可以幫助人解決精神痛苦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因素在起作用。於是精神分析誕生了。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精神分析並不是一種哲學思想,是一種基於臨床實踐的規律總結。弗洛伊德在和病人的互動中發現,許多病症背後,都隱藏著病人內心的激烈衝突,衝突的雙方一方是社會規範代表的超我,而另一方面則是內心愿望驅使的本我。而病症則是負責協調這個衝突的自我所做的無奈妥協。於是弗洛伊德開始嘗試通過他的實踐,歸納總結他接待病人所遇到的內心衝突之間的共性規律。於是弗洛伊德總結提出了精神分析最早的驅力理論和人格發展階段理論,嚴格意義上說,這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個沒有被實證的理論。
回顧到這,不難看出,無論是驅魔術、麥斯麥爾、催眠治療、亦或是弗洛伊德的理論和研究成果,都是基於如何去理解「為什麼人會出現異常行為」這一命題的實踐經驗總結和推理。從心理疾病是魔鬼附身,到磁場影響,再到最後的心理衝突導致。這些理論都以「實踐——歸納總結——提出假設——實踐檢驗——修改總結——繼續提出假設」的方式不斷地進行完善和發展。可以說這些沒有研究證明的理論,推動者人們對於心理疾病成因的不斷了解和探索。也正是由於這些,弗洛伊德和他的後繼者們不斷地在實踐中檢驗總結著他們關於人類內心衝突的探索和理解,逐漸發展出了自我心理理論、客體關係理論、自體理論等一大批理論。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無法百分百斷言,精神疾病產生的原因。但是通過這些理論,我們不斷地描述出了一個關於心理疾病,心理痛苦的大概輪廓,並為我們去改善這些疾病、痛苦提供了有力的抓手。正如你可以不用知道從分子結構層面,鹽是怎麼和菜品是怎麼混合到一起的,而同時從化學層面又是什麼真正決定了菜的口感。但你能通過你老媽的教導(沒有實證的理論)大概明白、理解,做菜要怎麼弄才能好吃,並且上手練出一手好菜。
但這裡要澄清一點,並不是所有沒有實證研究的想法經驗,都可以被叫做理論。我所指的理論,是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總結而出,而後被不斷尋求實證的。脫離實踐和不尋求證實的不叫做理論,我想應該從科學意義上講,叫做瞎猜吧。無論是弗洛伊德,還是馬斯洛,亦或者近一些國內的朱建軍老師,他們所提出的理論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實踐經驗總結歸納的基礎上的,並不是完全憑空創造。
接下來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人本主義心理學如此受推崇。依然是首先給個直接的答案,人本主義心理學受推崇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其理論架構,以及其研究所得的發現,另一方面則是其所倡導精神,以及在心理學發展,尤其是心理治療領域的發展所產生的貢獻。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這第二方面的原因會比第一方面更加重要些。
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還得接著回到心理治療領域發展過程中去。
在精神分析剛剛起步的階段,大家都是基於弗洛伊德個人實踐所總結出來的理論進行實踐。因此不得不說,在實踐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好比一個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撞大運通關遊戲的玩家根據自身回憶錄寫了一份攻略,而你用根據這份攻略去打副本,被滅個稀里嘩啦幾乎是必然的結果。當人越是害怕的時候,越傾向於選擇保守的做法,哪怕那個方法可能是錯誤的。早期的精神分析師,謹遵弗洛伊德的個人風格,以非常節制情感,始終保持中立,甚至有人會以略帶批判審視性的方式去面對來訪者,用自己半靈不靈的攻略去嘗試攻克病人內心的禁錮。這些先驅者們不懈的努力和奮鬥讓人欽佩,但一項尚在發展中的、不成熟完善的理論也會造成很多錯誤。
於是很自然的,有些人開始對當時精神分析的實踐者們提出質疑。他們認為精神分析的治療方法和理念實在是和「帶數字的科學」相距甚遠,潛意識也並沒有他們所強調的那樣重要。人的行為是可以通過客觀實驗、具體訓練操作的,人們應該更多的關注這些更為具體的存在,而非一味的探索意識。於是行為主義心理學誕生了。約翰·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 、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等眾多心理學家開始嘗試通過對行為表現的研究,解決人們內心的痛苦。從歷史意義上說,行為主義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扭轉了當時部分治療師過分強調潛意識,而忽略來訪者真實問題的傾向。如果沿用上面打副本的比喻的話,行為主義真切的解決了「你老跟我說這個副本打的時候要注意傷害輸出平穩,不要急躁之類的,但是我到底該按哪個出技能啊」的巨大難題。但不得不說,行為主義治療一方面為如何去理解二狗蛋發瘋了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但另一方面由於過於渴望擺脫精神分析思潮的影響,而對精神分析法進行絕對排斥,導致了兩個流派之間的論戰,使得心理學發展進入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舉個形象的例子來說就是北方的廚子認為豆腐腦必須是鹹的,而南方的廚子則認為豆腐腦必須是甜的。兩個廚子各持己見,不斷爭鬥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能給人帶來幸福快樂。時間久了後,吃豆腐腦的人就急眼了「我樂意吃鹹的吃鹹的,樂意吃甜的吃甜的,你們這樣的爭鬥真的有顧及我的感受嗎?」
人本主義心理學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誕生的。他們認為南方的廚子(行為主義)過於忽略人的內在活動,而喪失了對人本身的熱情,而北方的廚子(精神分析)則將對人內心的探索過於局限於」二狗蛋的瘋癲」,也就是病理性的思維,只關注人內心病理的部分,而忽視了人都有自我成長的需求。他們嘗試將南北方廚子的注意力從甜咸之爭上重新拉回到具體的每一個獨特的、存在於當下的食客身上,來關注他們的感受、故事和內心需求。這種嘗試和理念對於當時心理治療行業的發展有著異常重要的意義。人本主義心理學理念的出現,奠定了現代心理治療理念的發展格局。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廚子都開始恍然大悟「哦對,我們真的是太關注甜鹹的問題,而忽略了食客的感受」,並在此基礎上做出了很多調整。比如說精神分析開始逐漸發展出除了驅力理論外的更多流派,行為主義也開始在華大師的基礎上發展出新行為主義等一系列的新理論。此外由於人本主義的推動,來訪者的體驗和感受開始被更多地重視起來。藝術治療等一大批心理治療形式也開始走上了心理治療的舞台。雖然這一點在已經處於無論是哪個流派的治療師,來訪者的感受和體驗都是治療過程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的今時今日來看有些稀鬆平常。但是對那個年代的探索者們來說,人本主義心理學帶來的推動作用,和所倡導的理念確實異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貢獻並不簡單的是一個「需要層次理論」,而更加是一個對心理學發展、心理治療發展極具意義的思考方式。事實上如今大部分心理治療理念,都以人本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從這一點出發,不難看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貢獻之大,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它會如此的備受尊崇。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題主的問題是很有價值的。其實說白了,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傳統社會科學(我認為精神分析、人本主義之類的心理學仍然屬於社會科學的範疇)這種缺乏實證檢驗的「直覺」式的研究方法到底合不合理?
這裡我們區分兩種研究方法,一是題主推崇的實驗檢驗(如物理學),二是直覺和思辨(如精神分析)。
實證檢驗是自然科學的標誌,自然科學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說靠的就是假設和檢驗這種研究方法,通過實驗證據檢驗假設的效率之高有目共睹。但是,按理說社會科學的研究史(比如法學、政治學、人類學)要比自然科學漫長得多,但是為什麼沒能發展出像自然科學那樣高效的研究方法呢?為什麼直到今天,大多數社會科學的研究仍然是通過直覺啟發和思辨的方式進行的?
其實答案很簡單,社會科學的物理化太難了,至少目前還遠遠沒到有效的工具。凡是涉及到人的東西,都很難用科學的方法觀察、測量,繼而進行控制實驗的檢驗。從研究方法的角度來說,社會科學中有一門最崇尚「科學化」的學科,那就是經濟學,以及經濟學基礎上建立的金融學。如果題主了解經濟學和金融學,就知道這兩門學科的論文里有很多實證檢驗的部分,比如有人提出了個假設說「賣空機制能降低股票價格的波動性」,然後他選取了一系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檢驗。但是這些經濟學、金融學論文的問題在於,實驗和統計在研究中的應用太浮淺、太隨意,換句話說任何結論都能通過數據的遴選、統計方法的控制進行論證。這倒不是說進行經濟金融研究的學者人品有問題,而是,數據對於「人」的刻畫太粗淺了,靈活浮動的空間太大,在這個粗糙性造成的大空間里,那些看似有實證證據支撐的結論都顯得太過隨意。
這是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情形,上面說了,這兩門學科是所有社會科學裡最「物理化」的學科,它們尚且如此,那題主還能指望精神分析、人本主義這些更遠離自然科學的理論有效地運用實驗檢驗的方法進行研究嗎?事實上,長久的研究實踐表明,在這種科學方法很難有效介入的領域,思辨方法得出的研究結論要明顯比科學方法得出的結論靠譜。題主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法學、政治學這些傳統社會科學內部掀起的科學主義研究浪潮,比如把什麼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引入法學研究之類,都是很扯淡的。真正合理的研究方法都是很傳統的:雖然我沒法通過實證證據或者實驗的方法檢驗我的結論,但我的結論在邏輯上自洽、符合普通人的直覺,並且與學科內部長期以來確立的結論體系並不矛盾,因此我的結論是正確的。
至於為什麼精神分析受到很多人質疑,這個倒不是因為這個理論缺乏實驗檢驗(如果是這樣,社會科學領域幾乎所有的結論都會被質疑),關鍵在於弗洛伊德的那些結論不符合普通人的直覺,並且與整個心理學理論體系銜接不起來。人本主義就沒這個問題,比如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都是些很直覺性的結論。
簡而言之,為什麼很多缺乏實驗基礎的理論並沒有受到大多數人質疑?因為目前這些學科的發展現狀並不適合科學實驗研究方法的介入,或者說並沒有什麼科學工具可以有效地研究這些領域,直覺思辨的研究方法依然是目前最靠譜的研究方法。我是來給弗洛伊德平反的。
其實問題的關鍵是題主把經驗實證主義簡約化為整個世界真理的唯一來源了。
打個比方,我可以用客觀的方法了解你的腦,但只有和你交談才能了解你的心。
不管東方還是西方,各種學識的探索途徑從一開始就落入到這兩大陣營之中,不是左邊就是右邊——內在對外在,左手對右手。平常我們看到的多半是這兩種途徑彼此在鬥爭。這兩種途徑都很重要,卻少有整合的時候。我們應該認清這兩種途徑都能幫我們了解我們自己,都有很大的貢獻,缺一不可。
右手邊的所有元素都可以實際去體驗,都有簡單明確的位置,因為這就是屬於物理物質的關聯物。因此,右手邊的每一樣東西你都可以用手指著它說【在這裡】,但是你無法指著嫉妒,驕傲,意識,價值,意向或慾望說【在那裡】。因為慾望大部分屬於內在的次元,沒有明確的位置。但是並不表示慾望不真實。這只是表示慾望沒有明確的位置罷了。所以你無法用顯微鏡,望遠鏡或感官經驗之類的儀器看到慾望。
凡右手之道都涉及知覺,左手知道都涉及詮釋。道理很簡單:表象看得到,但深層次的面向卻必須加以詮釋。除了詮釋,沒有別的方法可以進入我的內在。我們必須交談,你必須詮釋。這絕對無法避免。
舉個例子說明這兩種途徑,比如心理學。
基本上,精神分析學派是一種詮釋方式,或者說是一種左手途徑;古典行為主義學派則是經驗性的方法或右手途徑。在精神分析這一邊,就是弗洛伊德的【談話治療】——【對話】治療;不是獨白,而是對話。意識是,我們必須恰如其分的詮釋自己意識的深度。我們受到焦慮,抑鬱等癥狀的折磨,我們飽受困擾。我們自問,為什麼我這麼抑鬱不樂?這表示什麼?我們在精神分析過程中開始看自己的夢(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樑),看自己的癥狀,焦慮,抑鬱,在裡面找出道理來。我們會試著詮釋這些東西,籍以泄露自己的內在。
也許我發現自己對一向對我要求嚴格的母親隱藏著一股憤怒,但這股憤怒卻偽裝成抑鬱。我的潛意識將這股憤怒【錯解】成抑鬱,因此我必須在治療中試著正確的詮釋抑鬱癥狀。我會試著將【悲傷】轉譯為【憤怒】。我會觸及自己內心深處的這一股憤怒。以前我一直錯解,誤譯,偽裝這個面向,或者隱藏這個面向讓我自己看不到。
我詮釋自己的內心越正確,越能了解自己的【悲傷】其實是【憤怒】,就越能消除我的癥狀。我的抑鬱。因為我忠實的詮釋了我的內心深處,所以這個深處就不再用種種痛苦的癥狀折磨我了。
這就是詮釋法或者左手途徑。這種方法不止應用在精神分析,凡是【談話治療】,不管是認知治療法,人際治療法,榮格治療法,完形治療法,還是溝通分析法,都建立在這個原理之上。也就是說,都必須正確的詮釋人的內心深處,為我的夢,我的癥狀,我的深度,我的生命,我的存有找出正確的意義。
我的生命並不是一些平面的客觀事件,好像石頭一般攤在我面前,位置都很清楚,等著我去注視,看清楚上面的表象。我的生命含有很深的主題成分需要我去了解,然後解釋給自己聽。生命不但有表象,還有深度。表象可以用看的,深度卻必須加以詮釋才行。我詮釋自己的深層真相越正確,我的生命就越透明。我看得越清楚,越了解自己,生命就越不會躲在晦暗之處阻礙我,使我困惑,令我痛苦。
在行為主義,生物精神醫學這一邊,這些方法對【內在】,對【黑盒子】里的事物再輕忽不過了;他們多數甚至認為黑盒子並不存在,因此只對可觀察,可經驗的外部行為感興趣。比如行為主義,你只需把你想加強或者抑制的行為找出來加強或消除就可以了。你的內在無關重要,你的意識也派不上用場。就行為主義而言,治療師會運用操作制約學習法來強化你想要的行為,消除你不要的行為。
生物精神醫學也差不多。精神科醫師會開百憂解,贊安諾(Xanax),躍樂維(Elavil)這類的藥物給你,讓你的行為穩定。多數精神科醫師都是初診就開藥給你,以後只是定期複診,確認藥物的效果罷了。當然也有醫師會做一點談話治療,但大部分都不會。就純粹的生物精神醫學,行為主義而言,你的存在並非必要。也就是說,他們不想了解癥狀的意義,不想對你的困境做全面的詮釋,也不想幫助你了解你自己,探索你的內心深處,徹底了解自身的矛盾。
所以,別再以為實證經驗主義就是知識的全部了,這種觀點太狹窄了。我們以前上政治課的時候學過一句話是什麼? 兩手都要捉,兩手都要硬啊。不能被點亮的燈絲有什麼價值?只能點亮半個小時的燈絲有什麼價值?
所有科學知識在被驗證前都是這種看起來合理的理論,這種理論在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才會被證實,不少佛羅伊德的理論在他那個年代是無法被證實,少部分在現在年代可以被證實,多數現代也無法證實。另外,類似的理論除了在科學上有作用,在安慰人的心靈上也有作用,使用者舒服就可以了,不需要什麼實證,像佛教基督教之類。
這裡我又要搬出偉大的哲學家批判理性主義的創始人 卡爾 波普爾波普爾區分科學理論和非科學理論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可證偽原則,也就是說一個科學理論必須是可反駁的。這個聽起來有點繞口,解釋一下,比如說,精神分析理論,創始之後,他的主要解釋是事後斷言。事情發生之後,它再進行求因。這種求因是沒有風險的,它已經是既定的事實。而一個科學的理論,它必須是可以做出冒險預測——冒著犯錯誤的風險進行預測。在波普爾觀點的邏輯推理下,所有的科學理論都是有可能在預測的過程中犯錯誤所以,所有的科學理論最終都將是錯誤的,都將為更為恰當的理論所取代。這種敢於懷疑一切,發展的眼光,感受到了哲學家的光芒了嗎!?那麼非科學的理論一定是無用的嗎?肯定不是的,從歷史上來看,幾乎所有的科學理論都起源於神話,神話中也包含著科學理論中重要的啟示。實驗的基礎能否證偽,可以作為科學非科學的劃分,而不是有用和無用的劃分。弗洛伊德和馬斯洛的理論,它們即使沒有實驗基礎,但是他們也是大量觀察和歸納的結果。實踐證明,他們對於一些問題的解決確實也有效果,既然有效果,也就是有用的,也就有存在的價值。
沒有實證研究基礎並不能形象他們在心理學這一大層面的貢獻。在下認為,空想出來的理論大多也不是天方夜譚,尤其是在心理學方面。並不是所有的學問理論都可以證偽,他們的存在只是作為一種參考,不能說他們對錯,但是如果沒有的話,我想現代心理學是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也就無從進步。現代的人如何看過去的先輩留下的理論是現代人的事,是價值認定的不同,有的人相信這個多一些,有的人相信那個多一些,對於理論本身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可能再過一段時間,有的原本不被看好的理論就可以被人證明為真理。所以,沒有實證研究基礎的理論並非毫無意義,他是一種思想的象徵,一種指引。我想,每一個研究心理的人多多少少都會看過弗洛伊德他們的書或是關於他們理論的延伸作,這也就是對於現代心理學的意義。
之前正和一人爭論。因為他無論任何求助者,無論任何問題都是「你感覺下你的感受,你感到了什麼,再感覺下,你想到了什麼。」。。。嗯,他是相信人能夠自我拯救。。。終於我忍不住說,「人本是有缺陷的」
說實話,因為他的理論最簡單易懂,又很實在,但對現代心理學並沒有太大的價值。
心理學的方向有很多,道路也很曲折。
在馮特創立他的實驗室之前,心理學就像 流浪兒,一會敲敲生理學的門,一會兒敲敲倫理學的門,一會敲敲認識論的門。1879年, 它才成為一門實驗科學,有了一個安身之處和一個名字。
大體來說,有社會心理學、生物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發展心理學等等,但除了第一個社會心理學,後者又有幾人願意去了解呢?大家想知道的都是能在生活中應用到的,能跟別人分享的心理學,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簡單易懂,又能與周圍的非心理學人士分享。
關於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沒有具體了解。但據我所知,早期的心理學理論,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案例,沒有經過類似p&<0.05,N≥30的統計學分析,一般通過個案研究(訪談等)得出的,所以不能說虛構和臆測,也是有實驗來源的。
人本主義的出現,當然有其意義,就是重視「人」這個個體的價值,這裡直接引用百度吧在人本主義之前,心理學領域中佔主導的人性理論有兩種:一種是弗洛伊德的觀點,他認為人主要受性本能和攻擊本能控制;另一種觀點來源於行為主義,走向另一個極端,把人看做較大、較複雜的老鼠——認為人與老鼠一樣,只是對環境中的刺激作出反應,其中並沒有任何主觀的控制。這兩種理論都忽略了人性中的一些重要方面——例如「自由意志」和「人的價值」等。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學應著重研究人的價值和人格發展,他們既反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驅力或防禦機制,又反對行為把意識看作是行為的副現象。主張正確對待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反對用原子物理學和動物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類心理,主張以整體論取代還原論。
任何理論如果受到推崇一定是由於他在一定意義上能夠解決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所關注的社會問題或者迎合了主流大眾的需要,簡單講,社會形態社會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具體理論的興盛或者是衰敗。
弗洛伊德理論興盛的年代並不是一種常態化的社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局限性很大,按他的研究思路發展最終只能是死胡同。而人本主義相較而言是常態化,普遍性的,大眾的,有發展的前景,而且更符合目前社會的主流需要。
至於題主所說的沒有實驗基礎而言,心理學實驗也分很多種,莫非題主以為只有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精細控制的實驗才能稱之為科學?那讓大樣本實驗和觀察實驗情何以堪。理論發源不同,研究內容不同,自然也不能用同樣的研究方法,心理學本來就是從已知推論未知的過程,即使是用實驗研究證實過的東西也並不能完全稱其為科學正確,焉知還有統計檢驗力這一說呢。題主有點科學主義的傾向 ——心理學有很多實證的理論 也有很多目前無法實證的理論 因為心理學本來就是源於哲學而不同於哲學的 對人的內在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不像對外在和物理世界的探索 其探索方式和結論都有很大的區別 物理上可以用實驗證明 但是心理學就算目前最前沿的腦科學也不能做到完全實證 ——實證主義就像量化研究方法一樣 佔據了大部分領域 但是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心理咨詢領域 關注個體的體驗 共情 情感反應 這些都是無法量化的——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其意義不在於實證 而是提出一種新的角度看待人性 從這個角度對整個人文學科的發展都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它的一個弊端也是由於哲學意味太濃而被抨擊 但作為一種指導思想 非要要求實證去死掐它有什麼意義呢 題主可以去讀一下他的 動機與人格 其思想非常有深度以上 希望對大家理解心理學專業有幫助
可以同時交往多個女友
借用一下百度的解釋,什麼是人本主義,人本主義主張心理學必須說明人的本質特性,研究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
雖說人本主義流派首推羅傑斯和馬斯洛,但是我反而更推崇精神分析的榮格,榮格對於無意識的關注以及他在精神分析治療中所秉持的「不遵守任何教條,也不簡歷體系,只是根據病人的情況實事求是,關注病人的人生經歷」,這反倒讓我看到他的人本主義
。榮格注重無意識的探索,所以他會比較關注自己的夢境以及夢境背後所代表的含義。先填個坑,後面再補,思路有點亂。推薦閱讀:
※內觀時,這個觀察自己的「觀察者」,它是什麼?
※你為什麼殺人?
※人為什麼會怕老鼠?
※你當下的三觀是怎麼樣的呢?
※如何評價2017新美劇《好醫生/仁醫 第一季》(the Good Doctor)?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