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根源?
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王小波 佛說 痛苦的根源在生 而生因識有 所以痛苦的根源應該在於認識的不完整性 這個和王小波說的一樣嗎?
人從投胎開始到去世為止,會遇到很多很多事。有些事是概率較大的事件,譬如說沒有上大學。有些事是概率較小的事件,譬如說在特大城市有自己的房子(好事),譬如說你是一個殘疾人(壞事)。
很多人僅僅是沒有遇到好的概率較小的事件,就開始心生不滿。他也沒有遇到壞的概率較小的事件,卻不去慶幸、感恩。
舉個例子,甲先生為他沒有進入中國人收入前十分之一而苦惱。上帝出現了,允諾他的收入可以擠進前百分之一,他很高興。上帝又說,收入擠進前百分之一的代價是身體素質與預期壽命排中國同齡人的後十分之一,他又不幹了。
鬧了半天,甲先生只要較小概率的好事,不要較小概率的壞事。只有當人上人他才覺得幸福。
大部分人的命運也就是個普通命,他們不為自己沒有遭遇概率較小的不幸而慶幸,卻為自己沒有實現概率較小的好事而躁動,當然痛苦不堪!
——————————————
痛苦的人無非兩種:
1、命運真的很差,比平均值差。
2、命運也就是個平均命,但是有甲先生的心態。
建議大家找算命先生問問,平均意義上的命運是咋回事。你還可以分項目問,譬如平均意義上的財運、夫妻緣、子女緣。。。。。。
抵制封建迷信的話,你可以看看經濟學家、統計學家得到的國人人均壽命、人均財富。。。。。
——————————————
現代社會的資訊傳播加深了這種痛苦。明明窮人是多數,大家總是討論在大城市買房;明明考上名校的是少數,媒體總是只討論名校;明明進投行的人是極少數,知乎金融話題有不低的比例談投行;明明婚姻中遇到真愛是少數,理想化的文藝作品的傳播搞得很多人指望遇到真愛。。。。。。
大部分人的命運只能打個五十、六十分,各類媒體卻總是聚焦在八十、九十分的人和事。這就大大增加了命不是那麼好的人的痛苦。
謝邀。
我個人認為那就是你的/經濟水平/,跟不上你的認知,現在信息已經不是大爆炸,都已經是核爆的節奏了。
簡單來講「喜歡的全買不起 喜歡的人也全配不上」。
大概就是這樣吧。
我沒有惡意,沒有諷刺。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
濟群法師
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求的是幸福。如何才能使人生獲得幸福?
古往今來,人類為探索幸福而不懈努力著。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對這個問題都缺乏正確認識,只知道一味追逐財富、地位、名利、愛情……以為擁有這一切就能抵達幸福。然而,在物質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在享有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依然煩惱重重,痛苦不堪,原因是什麼?今天,我想從佛教的觀點和大家談一談: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如果我們就這個問題展開詢問,答案往往因人而異:有人會因身體病弱,長年纏綿病榻而痛苦;有人會因衣食無著,終日操勞不休而痛苦;有人會因年齡漸長,依舊孑然一身而痛苦;有人會因感情受挫,無法排遣孤獨而痛苦;有人會因希望當官,但升職無望而痛苦;有人會因生意清淡,不能賺錢發財而痛苦……各人處境不同,追求不同,對於痛苦的認識也不盡相同。
但所有這些,只是痛苦帶來的現象,並不是痛苦產生的根源。若是一個人因為衣食無著而痛苦,一旦吃飽穿暖就能獲得永遠的幸福嗎?若是一個人因為身體欠佳而痛苦,一旦恢復健康就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嗎?若是一個人因為單身而痛苦,一旦結婚成家就能獲得圓滿的幸福嗎?若是一個人因為地位低下而痛苦,一旦官運亨通就能獲得恆久的幸福嗎? 如果我們的痛苦可以通過這些現實問題得到解決,那麼,世界上大約不會有那麼多人沉溺在痛苦之中。對於任何人來說,只要生命中還存在煩惱,無論物質條件如何,無論地位高低,無論人生遭遇怎樣,總是會有這方面或那方面的痛苦。 我們要想生活得快樂幸福,就必須找出痛苦的根源,然後在根本上斷除它。就像醫生治病,必須清楚病根所在,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所謂的治療只是治標而不能治本。雖能暫時緩解病情,但病灶不除,總有複發的一天。 那麼,造成生命痛苦的根源是什麼?佛法告訴我們有以下幾個方面。一、無知「無知」二字,一般人都理解為沒有知識。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相應的文化知識顯得尤其重要,正如通常所說的那樣: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
在座的都是知識分子,對於世間知識想必不會陌生:學歷史的有歷史知識;學中文的有文學知識;學哲學的有哲學知識;學生物的有生物知識……這些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固然能賦予我們生存技能,為我們帶來生活方便,但對於人類了解真實的自我並沒有提供多少切實可行的幫助。換句話說,擁有知識並不等於擁有快樂,擁有知識也並不等於就能遠離痛苦。 那麼,給生命帶來痛苦的無知究竟是什麼呢?以佛法的觀點來看,無知就是缺乏透視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對於我們自身息息相關的生命,人類幾乎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知道生命的前因後果。我們對於自身的心靈世界,同樣感到陌生:我們沒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心念,時而煩惱,時而歡樂,時而痛苦,時而狂喜……面對這一切情緒的變化,我們作為當事者,常常是茫然不知所措。對於我們生存的世界,人類至今也還缺乏足夠的了解:宇宙究竟如何形成?地球究竟何時毀滅?在我們認識的事物中,何為虛妄?何為真實?
從我們的個體生命,到生命所依存的宇宙,我們的認識都極其有限。我們所能看到、所能了解的只是滄海一粟而已。 錯誤的觀念也是無知。由於我們缺乏透視人生的智慧,就無法對世界形成正確的認識,因而顛倒黑白,產生許多錯誤觀念。而觀念是指導生活的準則,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對於不信因果的無神論者來說,往往會帶著僥倖心理從事不法之事,一旦果報成熟,痛苦自然難以避免。而對於享樂主義者來說,以為人生應該及時行樂,只知奢侈浪費,乃至盡情揮霍。不明白人的福報是有定限的,就像銀行存款一樣,支出多少就會減去多少。同樣的道理,我們這一生的福報來自前生的積累,享受一分就損失一分,如果只知揮霍,福報享盡,未來的生命就只有在窮困潦倒中度過。因而祖師教導我們:福不可以享受到盡頭,假如福報盡了,幸福和快樂的源泉也就枯竭了。 迷信也是由於無知造成的。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和無能,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最大的秘密是宇宙的存在和它的被理解。」在人類的早期活動中,由於對宇宙人生缺乏真實了解,萬物有靈論幾乎通行於世界各民族:山有山神,樹有樹神,打雷有雷神,颳風有風神,下雨有雨神,掌管學業有文昌神,管轄農作有神農大帝,主持陰間有閻羅王……世間一切都在神靈的控制之下,包括我們一生的吉凶禍福,也都來自冥冥之中的安排。 儘管現代科技的發展已在一定程度上對此作出了解釋,使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不再停留在簡單的猜測和臆想之上。但萬物有靈的影響至今不衰,依舊有很多人將全部幸福寄託於對神靈的祈求和祭拜。 人類對於命運的關注,使古老的算命術至今還有著廣闊的市場。那麼,命運到底有沒有呢?從因果的角度來看,命運的確存在。但算命看相的準確性卻很值得懷疑,它關係到操作者的心智修養及所依算命典籍的可靠性。因此,對運程和流年的推算在很多時候只是蠱惑人心的遊戲而已。倘若對其過分依賴,顯然是不明智的。還有的人迷信風水之說,無論是買地還是蓋房都要請風水先生勘查指點。其實,環境的影響固然不容忽視,但能夠對人生產生最直接作用的還是我們自己的行為。況且,命運的存在並不意味著命運就可以主宰一切。我們的命運不是固定的,它取決於我們造作的善惡業力,而業力又隨著我們每天的起心動念和所作所為在變化。 也有人說,以上這些我都不信、都不迷。可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通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特別在乎和關注的所在,從而使心念不由自主地轉向那個地方。其實,這正是我們心之所迷:貪財的是財迷,貪色的是色迷,貪權的是權迷,其他如球迷、歌迷、影迷……更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總之,沒有覺悟的眾生,難免情有所鍾,難免向外界攀援。因為有所迷,就會有所執著,而執著正是痛苦產生的根源之一。當我們的心沉溺於某件事物時,就會被它的種種變化所操縱,無法超然物外。財迷會為了斂財而絞盡腦汁;權迷會為了地位而費盡心機;歌迷會為了偶像而朝思暮想;而這些年來,中國足球的屢屢挫敗,又給廣大球迷帶來了多少失落和沮喪呵! 我們的不良習慣也來自於無知。習慣是影響到我們生命形態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至可以這麼說,習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控制著我們的人生,左右著我們的命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良好習慣的培養非常關鍵。可是眾生由於無知,總會在不知不覺中沾染許多不良習氣:有些人喜歡鋪張浪費,以一擲千金來炫耀自己的財富,結果不但折福,還引來他人的覬覦;有些人喜歡錶現自己,以夸夸其談來顯示自己的能力,結果事與願違,導致他人的反感;有些人喜歡獨斷專行,以強制手段排除異己、壓制他人,結果樹敵眾多;有些人喜歡沽名釣譽,以種種不正當的手段賺取虛名,結果為世人所不齒;還有些人喜歡賭博,將此視為一本萬利的生意,結果不能自拔,乃至傾家蕩產……
而一切社會問題及犯罪現象的產生,也來自不良習慣的唆使。爭鬥往往是從自我中心開始;盜竊往往是從貪圖小利開始;貪污往往是從以權謀私開始;暴力往往是從欺負弱小開始;詐騙往往是從好逸惡勞開始……當不良習慣處於萌芽狀態時,很少會引起我們的重視,但如果不能及時察覺,任其發展,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毒品的過患雖已人盡皆知,但吸毒現象卻屢禁不止。究其原因,很多吸毒者在開始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觸犯法律,只是在不良習慣的縱容下,出於好奇心而以身試法。還有的是因為空虛無聊而尋求刺激,或是因為生活受挫而逃避現實。卻不曾想到,這種暫時的滿足會帶來無窮的後患,從而使自己的身心受到極大摧殘。 除了上述種種,我們不願意讓自己的心有片刻空閑,也是屬於一種不良習慣。通常,世人總是習慣於忙忙碌碌,不肯將心念稍做停留。除了工作、家務之外,我們還用各種娛樂將所剩無幾的業餘時間打發殆盡。電視的普及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我們的眼界,增長了我們的知識,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但也在無形中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依賴,消耗了我們大量的時間。不僅是電視,當今席捲全球的網路也同樣如此。它們在現代科技的美麗包裝下,不斷助長我們向外攀援的心,使我們只有在外境的刺激中才感到充實,一旦稍有閑暇,就覺得空虛無聊。其實,這種所謂的充實是短暫而虛假的。 真正的充實是來自內心的寧靜。如果我們能夠致力於內心世界的認識和開發,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找到平衡,根本不需要依賴外境的幫助。二、執著由於無知,我們還會進一步產生執著。
眾生的執著幾乎遍布生活的時時處處,經論中將此稱為遍計所執。「遍」是普遍,「計」是計度分別,就是對一切事物進行普遍分別。當然這種分別是不正確的,因為它來自我們對世界的無知,來自錯誤觀念所產生的分別。而「所執」就是我們的執著,在虛妄分別的基礎上加以執著。對於這種執著,佛教將其歸納為兩類: 1.法執: 即對法的執著。說到「法」,我們通常會理解為法律或法則,而佛教中所說的「法」是廣義上的,包括世上的一切:不論是精神的、物質的,還是有為的、無為的;也不論是善良、清凈的,還是醜惡、染污的……都屬於「法」的領域之內。 所以,「法」在佛教中的定義為:「軌生物解,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是說能使人了解它是什麼;「任持自性」,是說法具有自身的體性,或者說擁有自身的特徵。如水以濕為自性,因為它擁有濕的特徵;火以暖為自性,因為它擁有暖的特徵……總之,一切事物都可以從法的角度去分析。明白了法,再說法執。眾生的法執非常普遍,比如我們對名言概念的執著。其實,語言不過是後人約定俗成的符號,與事實並非一體,就像我們說到「火」這個詞不會燒嘴一樣。但眾生愚痴,總是將名言概念執為真實的存在,其中尤以對名字的執著為甚。
除了名言的執著,我們對於自己的身體也是呵護備至。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我們的一生,與其說使用身體來為我們的學習工作服務,不如說,我們在很多時候都做了身體最忠實的奴僕:忙於它的吃,忙於它的穿,忙於它的住,忙於它的享樂,忙於滿足它的種種慾望……甚至忙了幾十年還嫌不夠,希望能永遠地忙下去。在古代忙於煉製丹藥,到現代又忙於病體的冷凍,為了長生不老的幻想,忙出種種匪夷所思的花樣,結果自然是徒勞。因為世上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地球尚有毀滅的一日,何況我們脆弱的色身? 佛經告訴我們:「有生無不死。」若是我們把色身執為永恆不變的實體,就難以面對它的衰老,面對終將來臨的死亡。 我們還對身體的色相執著不已。尤其是女孩子,對容貌的珍視更甚。不惜將大量時間和精力用於裝修身體,塗脂抹粉、變換髮型,搞得全身細胞不得安寧。其實,我們的身體遠不如自己以為的那麼乾淨,不必說腐爛的死屍,就是青春妙齡的少女,體內又有些什麼呢?皮肉下不過是骷髏般的骨架,骨架里不過是無法美化的五臟六腑,至於臟腑間的內容,就更是污穢不堪。每天,我們正是帶著這些自己不喜歡的內容四處走動,不但不嫌棄,還要將它們套上華麗的包裝,百般珍愛。雖然我們的身體「九孔常流不凈」,但眾生卻認識不到這一點,反而執身為凈、為常,才引起了許多無謂的煩惱。因而佛陀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要「觀身不凈」、「觀身無常」。 身體以外,我們還執著財富為實在。隨著社會的商業化進程,金錢萬能的口號已經響亮到肆無忌憚的地步,似乎有錢就有一切,所以一切都在向錢看。當然,從生存需要出發,適當的物質財富是必要的。但是,在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的今天,人們對財富的執著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金錢被奉若神明,而掙錢則被當作生活的唯一目標。對很多人來說,擁有財富已不僅是為了生活的保障,更是使貪慾得到滿足的手段。可我們想過沒有,積聚的財富終將消散:竊賊會千方百計來瓜分它,兒女會心安理得地揮霍它,即使是牢牢地鎖在保險柜中,通貨膨脹也會使它在一夜之間成為精美的廢紙,更不必說天災人禍的降臨。如果我們將財富視為永恆,無疑是在生命中埋下了又一粒痛苦的種子。 對異性的執著也是導致痛苦的原因之一。我們所嚮往的兩情相悅一旦落入現實,總會帶來這樣或是那樣的不如意:或是由於單相思而帶來求不得苦;或是由於天各一方而帶來愛別離苦;或是由於生活中的摩擦而帶來怨憎會苦。若是雙方彼此愛慕,又會進一步希望相愛到永遠,可世間是無常的,心念是無常的,無論什麼樣的愛情誓言,都難以經受無常的考驗。世人總是將結婚成家作為人生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卻不知這正是麻煩和牽掛的開始。 除此以外,眾生的執著還有很多:對地位的執著、對事業的執著、對名譽的執著、對親人的執著……殊不知,世上的一切都是無常而虛妄不實的,如果我們將其妄執為有,妄執為常,就好比是作繭自縛。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緣起的假象,認識到性空的原理,才能從根本上破除我們的執著。 2.我執: 我,是主宰義、常一義、不變義。 眾生總覺得在自己生命中,有一個恆常不變的自我作為主宰。因此,時時為我著想,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一言一行都反映出強烈的自我:我喜歡,我討厭;我愛,我恨……如果作個統計,我們一天不知要說多少個「我」字?因為有了「我」的觀念,進而產生我執。
通常,我們會執名字為「我」。但凡聽到自己的名字,總會引起特別的關注,覺得這個名字就是我,讚歎它就是讚歎我,毀謗它也是毀謗我。其實,我們的名字只是父母取的一個代號而已,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否則,我們只需換個名字,就能將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而那些有別名、筆名等不同名字的人,又以什麼作為「我」的象徵?所以說,執名字為「我」,為之憂喜,實在是毫無意義。 我們也會執身體為「我」。色身乃是四大假合,其中何嘗有「我」的存在?所以禪宗的祖師會問:「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在我們的身體中,究竟什麼代表了真正的「我」?在醫學發達的今天,組成我們色身的許多部件都可以進行移植、再造,如果其中的任何一部分是「我」的話,「我」的概念早已被現代醫學所挑戰:經歷了整容手術的「我」是誰?經歷了心臟移植的「我」是誰?可凡夫卻由於無知,將當下這個虛假的色身妄執為我,所以,就會為了容貌的美麗或醜陋,為了身材的魁梧或矮小,為了身體的健康或衰弱而斤斤計較,徒尋煩惱。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佛法所說的「身為苦本」的原理。 我們還執服裝為「我」,格外注重外表的包裝,以為一身名牌就高人一等;我們還執工作為「我」,職業不僅是謀生手段,更是處世的面子所在;我們還執地位為「我」,一旦身居要職就不可一世、趾高氣揚……其實,服裝、工作、地位與真正的「我」又有什麼關係?當這一切發生變化時,「我」是否也會隨之起起落落? 眾生的執著形形色色,遍一切時,遍一切處,歸納起來不外乎我法二執:無我執我、無常執常;執垢為凈,執苦為樂……正是由於執著,帶來了無盡的牽掛和眾多的煩惱,帶來了種種事與願違的痛苦。我們只有用智慧的觀照破除無明和執著,才能體會放下的自在,體會衝出樊籠的解脫。三、煩惱如果說無知和執著是生命痛苦的根源,是因為它們會導致煩惱的出現。而煩惱不僅是痛苦的肇事者,它的本身就是痛苦。一旦我們感染了煩惱的病毒,內心的寧靜就會徹底破壞。煩惱潛伏在我們的生命中,佔據著我們的心靈,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會把煩惱帶到哪裡。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如影隨形。
那麼,眾生的煩惱究竟有哪些呢?佛經中稱有八萬四千煩惱,包括欲界煩惱、色界煩惱和無色界煩惱。三界內,不同生命層次具有不同的煩惱。其中,根本煩惱為六種,它們是一切煩惱生起的土壤;隨煩惱為二十種,隨根本煩惱的作用而生起。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幾種根本煩惱。 根本煩惱的第一種為貪心所。貪心是人類最常見的心理活動之一,即對自己喜歡的境界產生染著心和佔有心。 當我們的心被燃燒的貪婪佔據時,就會失去對行為的制約,為滿足貪慾而無所不為。因為貪著財物而不擇手段;因為貪著女色而坑蒙拐騙;因為貪著地位而結黨營私;因為貪著虛名而自贊毀他;或者因為貪著別人的所有,而不惜踐踏自己的人格,以諂曲、奉承的手段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貪的範圍更是十分廣泛,《成唯識論》曰:「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有」是三有,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有具」則是三有之因。三界現象及能招感三界現象的因緣,都是眾生貪著的所在。我們貪著身體、貪著財富、貪著事業、貪著地位、貪著名譽;我們貪著美味的佳肴,貪著悅目的色彩,貪著悅耳的聲音,貪著動聽的恭維,貪著舒適的住宅,貪著愜意的環境……總之,我們貪著一切的一切。
貪著使我們的心不由自主地為之牽引,產生種種掛礙。當貪著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的心被強烈的希求佔據著、折磨著,甚至導致病態的渴望,使我們無視道德的規範,無視法律的約束,在貪慾驅使下胡作非為。即使在貪著得到暫時滿足之後,我們的心依舊不得安寧,又會因為害怕失去這一切而陷入患得患失的恐懼中。而那些被充分鼓動起來的慾望,更會魔鬼般繼續摧毀我們的理智,使我們在貪著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從個體生命來說,貪慾是煩惱的根本,而從整個人類社會的角度來看,貪慾又是一切人為災難產生的基礎。貪著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隨著慾望的升級,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著地球有限的資源:森林被過度砍伐,礦藏被盲目開發,空氣被污染,水源在變質……資源急速消耗和貪慾不斷增長所形成的惡性循環,正在世界各地蔓延著。僅僅幾代人的生存時間,我們對自然的破壞,就已超過了過去幾千年的總和。今天,我們幾乎是卡著大自然衰竭的脖子在索取。如果不能有效克服我們的貪心,不能將我們的佔有慾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而是繼續發展它、縱容它,那麼,要不了多少時間,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只能是滿目瘡痍的大地,只能是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家園。 與貪所表現出的佔有慾相反,嗔則是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所產生的排斥及惱恨心理。 嗔的表現形式很多。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發現由於嗔恨導致的辱罵和爭鬥。或是因意見不合而彼此惱羞成怒,或是因利益衝突而彼此怒目相向……當他人對我們構成影響和傷害時,都會引起我們的嗔恨,更有甚者,還會將屬於自己的過錯遷怒於他人。 嗔恨使我們內心失去平靜,可是,我們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嗔恨實在是愚痴的表現。當我們生氣時,等於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使自己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嗔恨又能使微小的衝突不斷升級,當嗔恨心被付諸於行動時,理智不見了,道德不見了,甚至法律也不見了。正如佛經中所說的那樣:「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嫉妒也來自於我們的嗔恨心。雖然人類的心靈可以比天空更為廣闊,但也可以狹窄到不能容納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當嫉妒遮蔽了我們的心靈時,我們容不下別人的榮耀,容不下別人的成功,容不下別人的幸福。嫉妒是一種可怕的心理,我們會出於嫉妒去誹謗他人,干擾他人,處處為別人設置障礙。我們甚至會在極端的嫉妒唆使下,置他人於死地而後快,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為了對治嫉妒的產生,佛經中特別提倡隨喜的功德。當別人做慈善時,當別人精進修行時,當別人取得進步時,我們只要由衷地歡喜,真誠地讚歎,所得到的功德就能和他一樣。所以,隨喜是非常殊勝的方便法門,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有效克服嫉妒的產生,更是我們成辦世出世間功德的捷徑。 慢,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驕傲,也是根本煩惱的重要組成部分。慢心會使我們妄自尊大,因而蔑視他人,對於有才有德的人不肯謙下。慢心還會使我們我行我素,造作種種惡業。慢心所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慢:當他人在能力、學問等方面確實不如自己,或與自己不相上下時,慢心重的人就會自高自大,對他人加以輕視。
過慢:當他人不論在哪方面都與自己相等,或確實超過自己時,過慢卻使我們固步自封,看不到別人的長處。 慢過慢:當他人不論在哪方面都遠遠勝過自己,慢心自負卻使我們歪曲事實,仍然認為自己勝過他人,也因此不能容忍他人所應獲得的榮譽和讚歎。 我慢:五蘊和合的生命體,本是沒有我的,但我們由於妄見的緣故,總是以為其中有「我」的存在。並進一步誇大自我,抬高自我,處處以自我為中心,覺得人人都應尊重我,都應聽我的指揮和差遣,都應以我的意志為轉移,乃至希望整個世界都圍繞著我和我的需要運行。 增上慢:有些學佛的人,在修道過程,稍微有了一點感應,有了一點受益,就誤以為自己證到了什麼果位,因此自鳴得意,不可一世。很多因盲修瞎練而走火入魔的人,基本都是屬於這種情況。 卑慢:有人生性自卑,自甘沉淪,但對他人的長處也不以為然。不管他人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無知,全然不知謙下,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優點,不懂得謙虛使人進步。 邪慢:很多人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學問和德行,但為了博取世間的名利,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通過種種虛假的手段宣傳自己,沽名釣譽。 俗話說「謙受益,滿招損」,一個慢心重的人,無論是學識還是道德修養都很難有所長進。因為他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所以目中無人。對於別人的意見不會認真聽取,對於別人的學識也不會虛心學習,這無疑會阻礙我們的進步。 我們經常所說的「文人相輕」,也是因為慢心造成的。大凡有特長的人,我慢總是特別重,一方面覺得自己有我慢的資本,另一方面,整天接受別人的恭敬讚歎,我慢不斷得到滋養,以至產生這樣的錯覺,以為自己的確就是那麼了不起,就是那麼勝人一籌。 慢心也使得人與人之間難以和諧相處。一般來說,我慢重的人自尊心總是特彆強,時時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容不得他人對自己的輕視。同時,由於過分看重自己,往往不能以平等心對待他人,不懂得對他人表示應有的尊重,甚至隨意傷害他人。然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我們若是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就得尊重別人,以友好的姿態對待別人。倘若我們做不到這一點,總是在有意無意間流露出對他人的輕視,別人自然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反饋於你。同時,自尊心過強的人情感往往很脆弱。在他的眼中,自己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因而只能適應於別人的順從,適應於恭維讚美之詞,一旦受到打擊,精神很容易崩潰。四、造業煩惱不僅是擾亂內心寧靜的因素,同時,它還使有情為其所惑,造下種種惡業。
佛法把人的行為分成三種:即善的行為、惡的行為及無記的行為。其中,唯有善與惡兩種行為可構成業力,並招感未來的苦樂果報,無記行為則不在此列。那麼,我們行為的善惡又是以什麼作為判斷標準呢? 《成唯識論》對此的解釋是:能順益此世他世之有漏無漏行法為善;反之,於此世他世有違損的有漏行法為惡。由此可見,善惡行為不是以眼前利益判斷的,而是貫穿了現在及未來兩世,以它所招感的結果來定義。 一種行為必須對現在及未來都有利益才能稱之為善行。如佛教所倡導的布施,就是自利利他並惠及來世的善行。通過布施,我們能夠克服自私慳吝,培養慈悲濟世的博大胸懷,是現世樂;通過布施,我們可以為將來招感無盡的財富,是未來利益樂;通過布施,我們可以積聚成佛的資糧,又是法樂。 與此相反,對現在與未來都有損害的行為就屬於惡法。如殺、盜、淫、妄這些傷害他人並觸犯法律的行為,如果我們一意孤行地造作,必然會在生命中結下惡果。不僅現世要承擔良心的譴責,要提防他人的報復,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更會在未來招受三途諸苦。當報應現前之時,無論我們是否願意,都不得不吞下自己親手釀下的苦酒。 善惡業之外,還有無記行。所謂無記,是不能記別此種行為是善是惡。比如渴了喝上幾口水,餓了吃上兩塊麵包,累了躺下休息片刻,包括正當、有節制的娛樂生活,都屬於無記行的範疇。又如人天的快樂果報,現世雖然享樂,對未來卻無法帶來益處,所以不能稱為善;而惡趣的苦果,對現世雖有損害,卻不能繼續作用於未來,也不能稱為惡。 另外,《十善業道經》中也談到善惡的區別標準。經中說:「言善法者,謂人天乘,聲聞菩提,緣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以此法為根本而得成就,是名善法。」這是從結果上比知行為的善惡。能夠成就世、出世間五乘果位的行為是善法,如人天乘的五戒十善,聲聞乘的三十七道品,菩薩乘的六度四攝等等,都是善的行為。而能招感三惡道苦報的十惡業,則屬於不善行。 善惡行千差萬別,但最基本的不外乎十善行和十惡行。先說十惡行: 一、殺生:以噁心斷除有情命根的相續。具五緣成殺業道:1、故意有殺心;2、殺他有情;3、他有情想;4、作殺加行,如具有殺他的一切準備;5、不是誤殺。 二、不與取:也稱偷盜,包括騙取、竊取、強奪、霸佔、吞沒等不與而取的行為。具足五緣成不與取業道:1、故意起盜心;2、對於他物;3、起他物想;4、預先有盜竊的動機準備;5、不是誤取。 三、邪行:又稱邪淫。具足四緣成邪行業道:1、非境:如對他人的妻子或父母姐妹行淫;2、非道:於不正道行淫;3、非時:雖是自己的妻室,但在她懷胎、哺乳及受齋戒期間行淫,也屬於邪淫;4、非處:在寺中或佛塔邊行淫。 四、虛誑語:又稱妄語,包括自妄語、教他妄語、遣使妄語、書面妄語,或是通過默認、暗示、點頭、手勢等表現來達到欺騙目的,都屬於妄語。具足四緣成虛誑語業道:1、以違背事實的言論去欺騙別人,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等;2、對方理解你的意思;3、有欺騙的心理;4、對方如實接受。 五、離間語:即挑撥離間,也稱兩舌。具足四緣成離間語染:1、歪曲事實,故意挑撥離間他人的關係;2、有心製造矛盾及挑起爭鬥的語言;3、對方理解所說的內容;4、如實接受。 六、粗惡語:又稱惡口,包括毀謗、攻擊、諷刺、挖苦等尖酸刻薄、傷害他人的語言。具足四緣成粗惡語染:1、有心傷害他人;2、發出非愛語,如生活中不文明的語言;3、對方理解;4、如實接受。 七、雜穢語:又稱綺語。具足二緣成雜穢語染:1、有染污心,即帶著個人目的對他人進行恭維、諂曲;2、所說語言屬於誨淫誨盜,如情歌艷詞、天南地北的閑談,以及知見不正的邪論等等。 八、貪慾:對於他人的財富、地位、家庭等一切,生起不合理的希求,妄想佔為己有,屬於貪業道。 九、嗔恚:對於有情因惱恨而起傷害之心,屬於嗔業道。 十、邪見:撥無因果,不信前生後生。如唯物論者的斷見及一般宗教所信奉的常見,都屬於愚痴邪見。 與十惡行所相反的,便是十善行。即不殺生、不不與取、不邪淫、不虛誑語、不雜穢語、不離間語、不粗惡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 十善十惡都是依身口意三業成就的。殺生、不殺生;不與取、不不與取;邪淫、不邪淫:屬於身業的造作。虛誑語、不虛誑語;雜穢語、不雜穢語;離間語、不離間語;粗惡語、不粗惡語:屬於口業的造作。貪慾、不貪慾;嗔恚、不嗔恚;邪見、不邪見:則屬於意業的造作。 究其本質上說,十善十惡中的身口業都根源於意業,是由意業帶來的煩惱心所,才導致了身口業的不善行為。 貪心會引起殺生。人們或是貪著肉食的美味,或是希望從殺生販賣中謀取利潤,或是在打獵圍捕中尋求刺激,而大肆製造殺業。還有的人,因為貪著別人的財富而生起佔有之心,在貪心指使下,不惜造下謀財害命的極大惡業。 至於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矛盾,貪心也是始作俑者。為了吞併別國的土地,掠奪別國的資源,滿足自己的勃勃野心,幾千年來,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戰爭此起彼伏,發展到今天,更以核武器彼此威脅,對人類社會的和平埋下極大的隱患。 貪心會引發偷盜的行為。犯罪分子之所以置法律於不顧,不擇手段地盜竊別人的財富,正是因為貪心的緣故。貪心也會引起邪淫。因為男女之間的互相貪愛,才導致了邪淫的行為。貪心還能引起妄語。我們常說,無商不奸,是不是商人生來就不誠實?究其根源,也無非是貪心的驅使,為了牟取暴利,才不惜以身試法,以弄虛作假的手段欺騙他人。貪心雖屬意業,一旦發作,卻能進一步影響到我們的身業和口業。 同樣的,嗔心也能導致種種惡業的造作。 嗔心會引起殺生。嗔心使人與人之間不能和平相處,因為種種原因而發生爭鬥。一個處在憤怒中的人是很難保持理智的,隨著嗔心的升級,爭鬥也會進一步升級,最後拔刀相見,輕者受傷,重者一命嗚呼。 嗔心會引起偷盜。因為嫉妒別人的財產,就想方設法地明搶暗偷,據為己有。嗔心會引起邪淫。在今天這個充滿暴力的社會,因嗔心而帶來的犯罪現象比比皆是,使很多無辜的女性遭受摧殘和蹂躪。嗔心也會引起妄語。對於我們不喜歡的人,或有過衝突的人,我們時常會採取欺騙的方式,隱瞞事實真相。而對於生意場上的競爭對手,就更不會以誠相待,甚至故意製造騙局讓對方遭受損失。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只要是我們造作的業力,無論大小輕重,終將招感相應的果報。但是,業力由因感果的過程還取決於緣的助力,即外在條件的推動。只有當因與緣都具足之後,業果才能成熟。所以,業力又分為四種: 現報業,即現生就要受報的業力; 生報業,來生才會受報的業力; 後報業,來生乃至更多生才受報的業力; 不定報業,指受報時間及報應輕重都沒有完全確定,尚有轉機的業力。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因為不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常常怨恨上天不長眼睛。其實,果報成熟和種子生長一樣,需要有依附的土壤,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五、苦果我們現有的生命形式及處境,是往昔業力所招感的結果。而我們造作的業力,不論善惡都是有漏的。相應的,由此而來的果報也就充滿了缺陷和痛苦。
所以,佛經中說有情生命中有八苦交煎: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這些苦或來自於心理,如五陰熾盛帶來的種種煩惱;或來自於身體,如生老病死;或來自人際關係,如愛別離、求不得諸苦;或來自物理世界,如因地、水、火、風增盛而引起的自然災害…… 但佛法要我們了解苦,不是讓我們被動地接受苦,而是要我們了解痛苦產生的前因後果,從而離苦得樂。 有的人短命或多病,那是因為過去殺生所致:使動物因你而不得終其天年,或是因你而倍受虐待,生不如死,所以,他們在今生就會遭受相應的懲罰。有的人一生貧困潦倒,處處碰壁,同樣是經商,卻總是不能賺錢,那是因為過去慳貪吝嗇的結果。一個人的富貴取決於他的福報,而福報又來源於布施,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倘若前生未能培福,也就不能怨天尤人了。有的人相貌醜陋,人見人嫌,那是因為嗔恨心太重的緣故。世界上最難看的表情,就是人憤怒時那張扭曲的臉。因此,經常起嗔心的人,會導致醜陋的結果。有的人人際關係不和諧,那是在過去曾種下兩舌的因,以挑撥離間破壞他人的友好關係,所以,今生就得不到和諧的環境,得不到他人的真誠相待。有的人配偶不忠,家庭破裂,那是過去生邪淫的結果。有的人地位卑下,受人輕賤,那正是我慢太重的結果。 此外,還可以舉出很多例子。總之,世間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有其前因後果,都有特定的發展規律。明白了因果法則,我們就要以此為生活指南和行為標準。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這才是對我們自己,也是對未來生命負責的態度。貳、獲得幸福的方法什麼是幸福?怎樣才能獲得幸福?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人以家財萬貫為幸福,有的人以學識淵博為幸福,有的人以身居要職為幸福,有的人以兩情相悅為幸福,有的人以事業有成為幸福,有的人以健康長壽為幸福……
所有這些,就是幸福的全部內容嗎? 如果幸福是這樣,那些擁有億萬資產的富翁們應當感到幸福,可他們中的很多人,雖然有著巨額的家產,有著龐大的事業,依舊無法擺脫痛苦的糾纏,活得苦惱不堪;那些地位顯赫的政要也應當感到幸福,可處在權利旋渦中的他們,時而不可一世,時而被群起而攻之,生活又何嘗有幸福可言?那些琴瑟和諧的佳偶也應當感到幸福,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無常到來時,至愛的親人終將撒手西歸,各奔前程…… 世人追求的這些幸福,以佛法看來都是有漏的。漏是煩惱義,也就是說,世間所謂的幸福快樂總是蘊含著煩惱。一個擁有事業的人,會被事業佔據整個身心,終日身不由己地為其操勞;而一個身居高位的人,既沒有言行的自由,又沒有隨意支配的時間,還要擔心別人的算計,擔心權利地位的失去,甚至不得不因此違背自己的本意和良心。我們是否想過,擁有地位和事業的幸福究竟在哪裡? 那麼,如何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佛法告訴我們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樹立正確的認識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源是無明,因此,正見為解脫痛苦之本。我們要解脫生死,獲得幸福,首先要對宇宙人生有真實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認識? 1.相信因果 「因果」二字大家都很熟悉,但正確認識因果並深信因果,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我們總是將因果簡單理解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佛法告訴我們:「眾生業力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作為宇宙人生的基本存在規律,因果法則遠非我們以為的那麼機械而單一。 認識因果,首先要相信有善有惡,並且明確什麼是善的行為,什麼是惡的行為;其次要相信有業有報,即善的行為形成善業,惡的行為形成惡業,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第三,要相信有前生後世,生命是相續不斷的,我們這一生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它還有著無窮的過去和無盡的未來,而因果正是貫穿整個生命過程並連接三世的紐帶;最後,還要相信有聖有凡,即生命層次有高低之分。生命是能夠改造的,它既會因為道德的純凈得到升華,也會因為煩惱的增長而墮落。正是由於命運的可塑性,我們付出的努力才有價值。倘若生命不能轉化,生命不會延續,那麼,無論是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究竟有什麼不同? 因果揭示了生命延續的規則。但對於不信因果的人來說,眼前利益是至高無上的,他們不會進一步考慮未來的果報。只有在正確認識因果的前提下,我們的眼光才會更長遠,才會通過積極努力來改造自身命運。 如果我們希望未來生命中擁有財富,現在就應該廣修布施。佛陀告訴我們:施比受更有福。因為享樂是對福報的消耗和浪費,而布施則是對福田的培植和耕耘。只有播種才能收穫,同樣,只有布施才能帶來富貴的果報。 假如我們希望將來可以長壽,就要珍惜一切眾生的生命,不僅慈悲不殺,還要放生、護生;假如我們希望得到莊嚴的相貌,就要培養忍辱之心,無論冤親都和顏相向;假如我們希望得到和諧的人際關係,就要消除嫉妒心,以友好的態度與人相處,對別人的困難主動幫助,對別人的榮譽隨喜讚歎;假如我們希望出身高貴,就要恭敬父母,恭敬師長,恭敬有德之人,同時,不輕視地位卑賤的人,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2.相信無常 眾生正是由於對「常」的執著,才給生命帶來了巨大的苦痛。所以,要想解脫煩惱和痛苦,就必須正見無常的本質。經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就是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都不能逃脫生滅變化的規律。 我們的心念是無常的。我們現前的喜怒哀樂,不僅是無始以來心識的延續,也是生命經驗的積累。任何一種心態的出現,除了內在的原因,還要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尤其是我們這些凡人,總是心隨境轉,當外境發生變化之時,心態也往往隨之變化。就如大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如虛空,時而萬里無雲,時而陰雲密布…… 我們的身體是無常的。從我們擁有這個色身開始,無時不在經受無常的考驗。因為無常,我們才能從最初父母所給的那一點物質元素成長為現在這個龐大的色身;因為無常,我們才會從朝氣蓬勃的青年一天天走向衰老;因為無常,我們健壯的色身才會受到疾病的威脅,隨時都有產生病變乃至死亡的可能。因此,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中告誡弟子們說:人命只在呼吸之間。 我們的國家和社會也是無常的。《三國演義》開宗明義:「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翻開中國古代史,我們可以看到,歷史正是沿著這樣一種無常的規律發展而來:周末七國紛爭,併入於秦;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末三國興起,晉朝統一;晉滅之後,南北紛爭,隋唐統一……這些朝代少則幾十年,多則幾百年,但都經歷了興起、延續、滅亡的過程。無常使任何朝代都無法永遠存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但他所幻想的千秋大業不過傳了兩代。無常又使社會由繁榮富強走向衰敗,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盛極而衰。無常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發展,正因為人類社會是無常的,所以才能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乃至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最終進入共產主義社會。 我們孜孜以求的財富是無常的。許多人喜歡積聚財富,為此想盡各種辦法,甚至採用不正當的手段斂財。他們不但希望自己從中得到幸福和快樂,還希望將之傳於後代,使子子孫孫都能享用不盡,殊不知財富同樣要受到無常規律的支配。佛經說,財富為五家所有:大水可以沖走你的財富,大火可以燒毀你的財富,黑勢力可以搶去你的財富,官府可以沒收你的財富。如果這些都沒能使你的財富遭受損失,那麼,富貴之家往往會有不肖子孫,他們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不懂得財物來之不易而任意揮霍,將祖先辛苦積聚的財物迅速敗盡。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的確很難有一個家族能保持永遠的富貴榮華。 我們的世界也是無常的。幾千年來,人類一直竭盡全力地發展科技,建設世界,使得我們從原始社會的愚昧落後進化到今天的高度文明。無常使世界進步發達,無常也使人類文明最終走向毀滅。因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要經歷成、住、壞、空的過程,當它趨於毀滅時,人類文明還能夠繼續存在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3.相信緣起性空 緣起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它貫穿於佛教的整個教義中。佛教的因果觀之所以不同於宿命論者的機械因果論,也是因為它建立在緣起的基礎上,因需要在緣的推動下才會結果。無常也是同樣,因為事物是緣起的,是眾緣和合的,所以才會處於無常變化中。 緣起又是宇宙萬物的發展規律。《中論》曰:「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世間萬物既不是神造的,也不是偶然有的,離開因緣也就沒有一切。 緣起的內容主要包括四緣,也就是佛經中所講的四緣生諸法: 因緣:是事物生起最直接的條件,比如我們在土壤中播下一顆種子,這種子就是親因緣。 增上緣:是助成事物成長的外在條件,比如種子的成長需要土地、水分、人工、陽光等條件,這些條件就是增上緣。 所緣緣:所緣,是所緣的外境,外境是心法生起的緣。比如眼識生起要有色境,耳識生起要有聲境,色聲之境就是所緣緣,它是心識生起的重要條件。 等無間緣:心念的現前,如流水般相似相續。一念接一念,在心識活動的過程中,不可能同時出現兩個不同的念頭,必須待前念過去之後,後念始能隨之生起。而前念就是後念生起的等無間緣。 世間一切事物無不是緣起的。比如眼前這張桌子,就是由鐵釘、木頭、油漆、木工等因緣和合而成。我們的身體也是五蘊和合的。五蘊中的色蘊為物質,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蘊中的受想行識則是指各種心理活動,其中又以識蘊為精神主體。任何精神活動同樣需要眾多因緣的成就,如眼識的生起要具足九緣:即光線、空間、色境、注意、種子、俱有依(根身)、分別依(意識)、染凈依(末那識)、根本依(阿賴耶識)。只有這九緣都具備了,眼識才能生起。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小到一種心識的生起,大到整個宇宙,都是眾緣和合而成。佛陀讓我們用緣起法觀察世界,是要求我們透過緣起現象通達事物的空性。在三論宗的根本論典《中論》里,有這樣一個偈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因緣所生法為什麼是空呢?因為因緣所生法沒有自性。自性即不由因緣、固定不變的自體。比如前面所說的桌子,是由木工、木頭、鐵釘等條件組成,離開這些條件,桌子是什麼?而其中的木材,也是地水火風等元素的組合,離開了這些元素,木頭又是什麼?人是五蘊的假合,離開了五蘊,人又是什麼? 由此可見,緣起法沒有固定不變的實質,緣起的當下就是性空。但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性空並不否定現象,我們不僅要認識到事物的本性是空,也要認識到事物的假相宛然,這才是符合中道的正確認識。 在眾多的般若經典中,處處要求我們以這種中觀思想去觀察世間的一切。《心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段經文主要是告訴我們:緣起與性空不二,這也是佛菩薩以智慧對宇宙人生所作的透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說緣起有與自性空為一體。很多人對佛教中所說的「空」認識不足,或以為空在色外,或以為色滅才空,因而對空產生種種誤解。而佛法所認識的「空」,是建立在緣起有的當下,不可以離開緣起有去尋找另外的空性。「度一切苦厄」,是說有情只有認識到這個道理,才能度脫世間的種種苦惱。二、不住於相眾生因為住於虛妄不實之相而起煩惱困惑,並由此造業,導致種種痛苦。如果我們想要從中解脫,就必須斷除對一切假相的執著。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首先,要以智慧透視世間一切事物,認識到因果和無常的規律,認識到空性了不可得。只有洞悉事物的真相,我們才不會被它的假象所迷惑,才不會執著其上。也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貪嗔痴煩惱的生起,避免生命中由執著所帶來的痛苦。 在我們所熟悉的《金剛經》中,須菩提請教佛陀:「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剛經》,都是在回答這兩個問題。「應云何住」,即修行者的心如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即通過什麼方法來降伏我們的心。 佛陀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無住生心。」無住,就是不住於相。菩薩在修布施時要不住於相:「菩薩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如若不然,又會如何呢?「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不住相布施,就是在修布施時觀三輪體空,不住於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他相及所施的物相。倘若在布施時心有所住,則布施有限,功德也有限;布施時心無所住,則布施無限,功德也像虛空一樣不可思量。 菩薩在度眾生時,也要不住於相。「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廣度一切眾生,卻不能住於度生相,不能有能度的我相,所度的眾生相。菩薩如果在度生時尚有我相、眾生相,就沒有資格稱為菩薩。 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也要不住於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通常,人們沒有學習佛法以前,住著於世間相;學了佛法之後,又住著於佛法。其實,只要是住相,一樣能成為修道的障礙。就像落在眼中的金子與沙子,對眼睛會構成同樣的影響。所以,修學佛法不但不能住於世間相,也不能住於佛法。 在修證佛法的過程中,同樣要不住於相。須陀洹沒有得須陀洹果的相,斯陀含沒有得斯陀含果的相,阿那含沒有得阿那含果的相,阿羅漢也沒有證得阿羅漢果的相。因為,阿羅漢如果認為我得阿羅漢果,那就是有我、人、眾生、壽者相。《金剛經》又說:「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須陀洹等四種果位是聲聞乘行者證得的果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佛果。三乘行者在修證佛法過程中,以般若智慧證諸法實相,能所雙亡,無智無得。如果取相妄生分別,早就和真理不相應了。 《金剛經》中處處都在提醒我們不住於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實相者即是非相」;「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要證得實相,必須以般若觀察一切:「如來身相者,即非身相」;「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所言眾生者,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從而達到無住生心的效果。 禪宗發展到五祖之後,開始以《金剛經》的思想作為修證指南。其後,六祖也是因聽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大徹大悟。而惠能大師的得法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正體現了般若空無相的道理。 六祖的《壇經》,也是以無住相修行來教授後世學人。對於煩惱與菩提的區別,祖曰:「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煩惱與菩提僅在著境與離境的一念之差,執相就是煩惱,不執相則是菩提。 對於見性成佛,祖曰:「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又說:「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佛性每人都本自具足,只為煩惱塵勞不得顯現,倘若不住於相,佛性便能顯現。 對於佛法的修證,六祖同樣以無住生心概括了禪宗的幾大要領。 「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者,對一切境界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無相者,實相無相,行者要能離一切相,不取一切相,才能證得清凈法性;無住者,在念念中不思前境,在諸法上念念不住,心不住在境上,是為無住。 在具體修行上,禪宗也表現出與其他宗派在方法上的差異。參禪打坐向來都強調坐姿,而六祖卻呵斥坐相,《壇經》曰:「善知識!道要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呵。善知識,又有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道是通過無著的心境才能證得,如果住著於坐相,勢必不能證得大道。所以,「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也是反對住著坐相。 六祖門下的南嶽懷讓也對打坐持不以為然的態度。馬祖道一在南嶽坐禪,懷讓禪師知他是法器,於是前去相問:「大德坐禪圖什麼?」道一說:「圖作佛。」懷讓禪師就拿磚在他面前的石上磨,道一詫異:「磨作什麼?」懷讓禪師說:「磨作鏡。」道一不解:「磨磚豈能成鏡?」懷讓禪師說:「磨磚不能作鏡,坐禪又豈能成佛?」道一又問:「那應該怎麼辦?」懷讓禪師說:「如牛駕車,假如車不駛,應該打車還是打牛?同樣,你希望通過坐禪成佛,可是禪非坐卧,佛無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如果執於坐相,不僅不能通達禪,永遠都不能成佛。」 在參禪修道時也不能心有所住。禪宗興起之前,教界流行的小乘禪觀都是以繫心於境為方法,而禪宗則以為坐禪要心無所住。 如《壇經》說:「此門坐禪,既不著心,也不著凈,也不是不動。」如果提倡著心,可是心本是虛妄的,知道了心的幻化,有什麼好著呢?倘若主張著凈,人的自性本來清凈,因為妄想覆蓋真如,才顯得不清凈。如果起著凈相,本身就是一種障礙本性的妄想。 六祖接引懷讓禪師之時,懷讓禪師禮祖,六祖問:「何處來?」懷讓曰:「嵩山。」祖問:「什麼物憑么來?」懷讓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六祖問:「還可修證否?」懷讓曰:「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六祖說:「就是這個不染污的東西,諸佛之所護念。汝即如是,我也如是。」這個公案說明,修道要保有一顆不染污的心,不生任何住著之相。 禪師之間也相互檢驗彼此是否住相。趙州游天台,路遇寒山,見道邊有牛腳印,寒山說:「你看到牛了嗎?」趙州說:「不識。」寒山指著牛腳跡說:「這是五百羅漢游山留下來的。」趙州說:「既然是羅漢,怎會留下牛腳跡呢?」寒山說:「蒼天蒼天。」趙州呵呵大笑,寒山問:「你笑什麼?」趙州說:「蒼天蒼天。」如果從常人眼光去看,這段對話似乎不近人情,可它顯示了道人與常人之不同。常人著相,牛腳跡是牛腳跡,羅漢腳跡是羅漢腳跡,而禪者處處以本份事相見。在法性上,牛腳跡就是羅漢腳跡,羅漢腳跡就是牛腳跡。 基於此,禪者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樣遵循不取不舍的生活方式。因為不住於相,所以,他們始終奉行極為儉樸的生活原則。 慧休禪師三十年著一雙鞋;大梅法常禪師不吃鋤下之菜;左溪玄朗常行頭陀,居住石岩之間,一件袈裟穿了四十多年;通慧禪師入太白山,不帶糧草,居於樹下,餓食樹果,渴飲泉水,布衲終身不換;智則禪師性格落魄不羈,屋內除了床單、瓦缽、木匙外一無所有,房門從不關閉…… 禪者的修道就落實在簡樸的生活中,落實在平凡的日常作務中,從吃飯、穿衣中體會道,從採茶、砍柴中體會道。他們將物慾降低到最低限度,卻從修行中獲得了寧靜的心境,獲得了極大的法樂。 因此,當你請教禪師們如何修道時,他會告訴你:吃飯、睡覺、喝茶……但禪者吃飯、穿衣不同於我們一般人。凡人吃飯不好好吃,挑挑揀揀;睡覺不好好睡,百般思想,輾轉反側。而禪者吃不住吃相,穿不住穿相,處處隨緣,處處自在。 不住於相才能解脫生命痛苦。《心經》告訴我們:要用般若智觀照一切,認識到世間萬物了不可得,就能心無掛礙,無掛礙就無恐怖,從而遠離顛倒夢想,到達究竟涅槃。涅槃是永恆的幸福寧靜,只有證得涅槃,生命才能徹底解脫。三、息滅妄想很多人把生命痛苦歸之於客觀環境:諸如身體欠安,生活清貧,世道不公……其實,這些只是造成痛苦的客觀原因,而它產生的真正根源來自我們的心念。我們心中充滿種種妄想,正如前面所說:錯誤的觀念、迷信、執著、貪嗔邪見等等,都是妄想的表現。妄想使我們的內心失去平靜;妄想使我們陷入永無止境的追求;妄想使我們尋求各種刺激;妄想還會使我們胡作非為。所以,要解脫痛苦,就必須息滅妄想。
如何才能息滅妄想呢? 經常聽很多初學打坐的人說:打坐時妄想太多,靜不下來,有什麼辦法可以對治?辦法當然是有的,但我們有必要先考察一下,為什麼會有這些妄想出現?我們的心念有前後延續性,如果想在禪坐時心無旁騖,日常生活中就要時刻注意用心。打坐時出現得最頻繁、最強烈的妄想,必定是我們平時最執著的境界。因此,一個修習靜坐的人,在生活中要能透視一切,從而保有一顆無住、空靈的心,對所有境界如雁過長空,風吹竹葉,不留一絲一毫的蹤跡。心清凈了,打坐時自然不會妄想聯翩。 念佛也能息滅妄想。人們往往將念佛誤解為老婆婆專修的法門,或以為念佛是在求佛。有個故事說,一位老婆婆整天念佛,小孫子聽得很厭煩,於是就「奶奶,奶奶」地叫個不停。老婆婆嫌吵:沒完沒了地叫什麼?孫子說:我叫了幾聲你就煩,可你總是不停地念佛,佛難道就不煩嗎?故事中小孫子的看法,代表了許多人的對念佛的誤解。事實上,念佛是為了調御自己的心態,息滅自己的妄想,所謂「清珠投進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注入妄心,妄心不得不佛」。如《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所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因而,念佛是對治妄想的最佳方法之一。 止觀能息滅妄想。止觀乃禪定之異名,梵語奢摩他,漢譯曰止,止息散亂,止心一處;毗缽舍那,漢譯曰觀,是對所止境起正觀察。止觀有小乘止觀與大乘止觀之分。小乘止觀從六根門頭攝一而入,系緣而修。如修數息觀就是專註呼吸,知息出入、知息長短、知息冷暖、知息粗細。把心念系在呼吸之上,心息相依,由粗而細,由細而無,待妄想息滅,止觀也就成就了。 觀心能息滅妄想。觀心是觀察自己心念的起滅,我們的心如流水一般念念相續,平常人缺乏觀照能力,總是隨著念頭東奔西跑,不能自已。觀心是要認識到心念的虛妄性,心念無非是由一系列的經驗和概念組成,離開這些經驗和概念,我們的心究竟是什麼?所以《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是從時間上透視心念的實質。「過去心不可得」,是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要陷入追憶,也不要隨著它跑;「未來心不可得」,是說未來還沒有到來,不必去想它。在前念過去而後念未生之際,保持中間這段清明、乾淨的心,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楞嚴經》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臨濟禪師說:「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這都是教我們從觀心中認識真心,保養真心。 參話頭能息滅妄想。參話頭也是禪宗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話頭通常有:念佛是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無夢無想時主人是誰?一念未生前是什麼?……參話頭不可對話頭下注解,不可以推理,不可以等開悟,不可以扔掉話頭求靜,不要給自己講道理,外界動靜一概不管,一路追問下去。黃龍南禪師對參話頭有個比喻:「如靈貓捕鼠,目睛不瞬,諸根順向,首尾一直。」參話頭重在一個「疑」字,祖師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要把自己全部身心凝聚在話頭上,如同活死人一般,不達到這個程度,不算上路。一個修行人,當話頭參到得力時,專註一念,心無旁騖,妄想自然也就無從生起。 妄想是痛苦產生的根源,要在根本上斷除我們的痛苦,就要從息滅妄想著手。當妄想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們就不會被它所轉,從而擁有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就不會被妄想分散精力,從而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專心地干任何事;我們就不會被妄想所干擾,從而將心念專註一處,進入禪定狀態;我們就不會被妄想遮蔽本具的佛性,從而使真心得以顯現,智慧得以開發;我們就不會被妄想帶來的錯誤認識所左右,從而對宇宙人生有正確的認識……所以說,息滅妄想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四、認識自己文明的發達和科技的進步,使人類能夠在宏觀上認識其他星球,乃至遨遊於太空之中;能夠在微觀上直探物質本原,發現物質的基本組織結構。遺憾的是,這所有的一切卻不能幫助人類進一步認識自己。
如果我們不能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就不能把握自己的心念,不能在煩惱生起的當下觀照它、克服它。如果我們想從痛苦中得到解脫,首先就得認識自己。如何才能認識自己?祖師告訴我們,直下承擔就是認識自己。在我們的生命中,身體不是自己的,只是四大的假合;思維不是自己的,只是概念的延續。除了物質的身體和精神的思維,「我」是什麼呢? 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方才發現: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就是說,在我們的內心,除了妄想執著,還有清凈的如來智慧德相,而這正是我們真正的自己。所謂直下承當,就是要認識到自己本來具足的佛性。 大珠慧海禪師參拜馬祖。祖問:「來這裡幹什麼?」慧海禪師曰:「來求佛法。」祖曰:「我這裡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拋棄不顧,到處亂跑做什麼?」慧海禪師問:「哪個是我的寶藏呢?」祖曰:「現在問我的就是你的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為什麼還要到外面去求呢?」慧海禪師在馬祖的開示之下,當下認識到自己。後來有人問慧海禪師:「如何是佛?」他回答說:「清譚對面,非佛而誰?」又如靈訓禪師參歸宗,靈訓問:「如何是佛?」歸宗禪師說:「我告訴你,恐怕不相信。」靈訓說:「大和尚的開示,我豈敢不信?」歸宗禪師說:「你就是。」如何是佛?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真正的生命,也就是我們的佛性。 佛性雖然不是我們見聞覺知的妄識,但也沒離開見聞覺知。雲門禪師說:「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認識自己,要從能見能聞的作用中直下承當,但不可住著於見聞之相。 不落于思維是認識自己。思維往往是名言概念的延續,是前塵影事的重現。一旦落于思維分別,住著於是非得失的糾纏中,我們就會迷失自己的本性。臨濟禪師上堂開示道:「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未證者看看。」時有僧相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下禪床一把抓住他說:「道,道!」這位僧人想了一下,師便放開手說:「無位真人是甚麼乾屎橛。」又如六祖接引惠明的公案。六祖從五祖處得了衣缽後南行而去,惠明從後面追上。六祖將衣缽放在石上,惠明拿不動,於是說:「我為法來,不為衣來。」六祖說:「汝既為法來,可放下萬緣,不要有任何念頭。」又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當下認識到自己。這兩則公案都是告訴我們,只有離開通常的思維分別,才能認識自己。 明心見性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要從心性中去認識,心指我們現前的心念,這個心念是虛妄不實、生滅變化的。但透過生滅變化的表面,還有不生不滅的心體。明心見性,就是要我們明了心的虛妄性,不被它的變化所迷惑,從中進一步見到自己的清凈心性和真正生命。 六祖在五祖門下悟道時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知六祖已經悟到本性,繼續為他開示說:不識本心,學佛法是沒有什麼利益的,如果認識到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那就會成為大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無始以來,眾生都是因為不認識自己,於是認賊為子,隨著妄想分別,沉溺於六道之中。倘若我們認識自己的本地風光,就能息滅煩惱妄想,不被外境的遷流變化所牽引。從而開發出生命中的智慧潛能,在根本上把握自己的命運,並進一步完善人格,如是方能得大自在。最痛苦的不是能力不足也不是境遇不好,而是能力的成長跟不上野心的膨脹的時候,你會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痛苦的折磨中。你會一次一次為了所謂的理想抱負去拚命,而又一次一次被現實打敗;而強者和弱者的區別在於,強者能夠總結經驗教訓,將一次次的失敗轉化為力量,不停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下,而弱者則會怨天尤人,最終安於現狀,泯然眾人。
近日讀《論語》,讀到一句感觸良多。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第二》
只有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人生的痛苦才算大幅減少,才算達到逍遙之極樂。
原來孔子到了七十歲才達到這一境界,此前他也與各種痛苦相伴。
善哉善哉,吾心甚慰。
那麼痛苦的來源是什麼呢?
答:人非生而知之,必學而知之。我們的認識必然有不符合客觀規律的地方,只能通過實踐不斷試錯,予以糾正,人的認識才逐漸符合客觀規律。
普遍而言,痛苦就是試錯的產物,是真知的代價,也是人偏離航道的報警信號;
由此可見,痛苦伴隨著人的成長必然產生。好多人們為了徹底逃避痛苦,選擇遁入宗教,結果掐斷了自己的成長之路。
面對痛苦,我們要正確歸因,有的放失。只有從痛苦中學習,才可能減少痛苦。
很龐大的問題,圖書館裡浩瀚的佛經,居士們在世界各地捐建的寺廟,中國幾十萬出家師父都想要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每個人內心都有著自己的答案。
1、根除痛苦的主流答案
但主流的答案是,賺足夠多的錢,因為錢是這個時代的摩尼寶珠,它可以給你變出市中心的豪宅,加速三秒以內的跑車,還有身材火辣的頂級美女。但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理解的能夠把這個問題從根本上徹底的解決掉,意思是這個問題永遠不再出現。豪宅要交物管費,跑車要保養,美女需要巨額消費。這一切都需要你繼續忍受工作帶來的痛苦,埋頭苦幹。可見,主流答案,並沒有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按照這個方式,這個問題會不斷蔓延至你死亡的那一天,還是存在。財富和權力只是改變了痛苦的表現形式,並沒有根除痛苦。2、根除痛苦的其他答案
我個人在佛陀的教法中,聽過最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我們所有痛苦的根源在於我們把暫時存在的東西當作了恆常存在。這個世界上令你興奮的東西,都是暫時存在的。我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賭博,絕大部分人賭博都是今天贏明天輸,或者這段時間贏,過一段時間又輸。賭博從來沒有讓我們真正贏得金錢,但卻深深地吸引了很多人。我們把賭博中暫時存在於自己兜里的錢當做了恆常存在。我們買了新車,徹夜興奮,新車是暫時存在的,因為它三五年之後就會變成舊車,然而,我們依舊把這樣的暫時存在當做了恆常。我們的心不斷地系縛在這一個一個的幻象當中漂移,又產生各種各樣不必要的情緒。所以,根源是錯誤的認知造就了我們的痛苦。我們錯誤的把暫時和合而生的東西當做了會永恆存在的東西。這種錯誤認知讓我們在失去這種東西的時候,變得痛苦不堪。當我這樣說的時候,並沒有講說,佛陀需要我們有一個平靜的內心或者消滅各式各樣的情緒。這其實是,佛陀在指出我們這個世界的真相。如果你能了解實相,如果你能通過修行改變你的認知,痛苦在這個基礎之上會逐漸減少。這是我唯一聽過的最靠譜的解決痛苦的方案。
當然,改變認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認識到這個問題之後,不等於就已經成功了,儒家的經文裡面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是一個長期修行的過程,我們開始的時候只能一點一點的累積這樣的認知,直到有一天完全的清除痛苦。無明產生習性反應
這裡的無明並不是沒有讀過書,或者沒有掌握哪一門知識,這裡的無明是指,不知道身體內時時刻刻都在升起感受,而我們的心時時刻刻都在對這些感受產生貪愛或厭惡的習慣性反應,這些習性反應就是痛苦的原因。這裡的無明是指,在經驗上不知道痛苦時時刻刻由自己的心創造,這裡是經驗而不是頭腦的思辨智,而是內心潛意識的深處。無明產生習性反應
習性反應產生識蘊識蘊產生身心身心產生六根六根產生接觸接觸產生感受感受產生貪愛貪愛產生執著、執取執取產生業力有業就會再出生出生就會有痛苦、有無明這是佛陀所講的苦的起因對轉瞬即逝美好事物的依賴。
除了生與死,其他痛苦都是由自己的價值觀帶來的。
完全不同!佛說的是「無我」,痛苦的根源在於我執——錯以為有「我」。
根源在於「無明」——認識的偏差,用俗話說就是三觀不正。無明最終導致苦集。原文如下:諸比丘!緣起者何耶?諸比丘!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處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此乃全苦蘊之集。——《相應阿含經》
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情無法接受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爸爸無能的憤怒——孫小波
無力掌控,即是痛苦。
分別幽奧十二緣起。若倚是事便有生矣。若不倚是 則無有生。從是致是。不從不致。
從無明致行。從行致識。從識致名色。從名色致六入。從六入致更。從更致痛。從痛致愛。從愛致取。從取致有。從有致生。從生致老死。從老死合大苦陰。成四大身。
痴滅無行。行滅無識。識滅無名色。名色滅無六入。六入滅無更。更滅無痛。痛滅無愛。愛滅無取。取滅無有。有滅無生。生滅無老病死大苦陰合。不受四大。則常永安 長無眾患。以滅盡者 則無所有。
所以者何。起是生是 無是則無。猶如種樹始生芽根 莖節 枝葉 花實。拔樹無芽。何從有是莖節 枝葉 花實。解無無明 心無所著。則無牽連。
十二緣起。皆從緣對。無緣無對。一切三界皆悉本無。悉從無生。從有而死。不達無故。謂有致生。不知有空。
倚是我故 便致死矣。解無 不生。了有 不死。為罪所追 塵勞所逮。顛倒苦惱 痴冥不實。
造成痛苦的5個陷阱 第一個陷阱是:認為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
- 很多人以為自己的痛苦是獨一無二的,總是感嘆「為什麼不幸的偏偏是我?」 他們會把自己的問題無限放大,並且把它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會想著用一切資源去糾正它。
- 這是因為這些人,以為自己的心理問題是洪水猛獸,不敢把它暴露出來。 於是他就想把問題封鎖住,結果這一封鎖,慢慢的把自己的內心世界都封閉了。 久而久之,他就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了。
- 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而且無論多麼古怪的心理問題,我們都可以找到很多有同樣問題的人。
- 也就是說,沒有誰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總有人和你一樣不幸甚至更不幸。
第二個陷阱是:認為痛苦都是因為現在。
- 其實很多心理問題,不是因為現在怎麼樣,它產生的源頭可能要追溯到童年時代。 舉個例子:有一個27歲的女孩,和初戀分手後就再不敢談戀愛了,因為她害怕再次失去帶來的痛苦。
- 為什麼會有這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呢? 其實有這種問題的女孩,多數都在童年遭受過嚴重的分離焦慮的傷害。
- 什麼意思呢?比如說,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離開過她很長時間,甚至父母一方離開後就再也沒回來。 這種嚴重的分離焦慮最後變成了一種「無意識」,深埋在她的心底。
- 而分手又重新喚起了她的「無意識」,再一次引起了她嚴重的分離焦慮。 於是,她寧願選擇麻木,也不想再有親密關係。
- 她的邏輯看似是合理的,但其實她不知道,她的痛苦是過去造成的, 她卻把它歸因於當下,然後拒絕談戀愛,這當然是不合理的,只會讓她更痛苦。
第三個陷阱是:想盡一切辦法減少痛苦。
- 美國心理學家派克說過,逃避問題和問題帶來的痛苦,是所有心理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 而那些能夠直面自己的痛苦和痛苦背後問題的人,每一次痛苦都促進了他們的成長。
- 舉個例子:日本有一位心理學家,上大學的時候是一名嚴重的神經症患者。 但是他能夠直面自己的痛苦和問題。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出了一種「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心理療法。 這個療法目前已經成了治療強迫症、社交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的流行方法。
- 這就是說,你想盡辦法減少和逃避痛苦是不對的,這隻能讓心理問題更嚴重, 直面痛苦和問題,才能有所成長。
第四個陷阱是:認為你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 我們經常會認為,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一切, 而這種錯誤認識是強迫症、社交恐懼症和口吃等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
- 舉個例子: 一位年輕的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一次她居然產生了想掐死孩子的念頭。 然後她自己也很驚訝,覺得自己一定是瘋了,於是就拚命壓制這個念頭, 但越壓制,這個念頭出來得就越頻繁,以至於她現在已經不敢抱孩子了,生怕控制不住自己。
- 這位媽媽的問題就出在,她以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她認為愛孩子就絕對不能產生「掐死孩子」的念頭。
- 但是,一個人的意識能直接控制的範圍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我們越想控制它,就越控制不了。 所以,我們不要總是和潛意識過不去,不要和一些偶爾出現的壞念頭較真兒。 否則,它們就會成為真正的問題。
第五個陷阱是:認為沒有問題我們就會一切OK。
- 很多時候,當我們把焦點全放到問題上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會成為我們拒絕成長的借口。
- 比如說:有些男孩會把個子矮當作借口,有些女孩會把長得丑當作借口,然後拒絕了成長。 他們把一切問題都歸罪到自己的某個缺陷上,經常會幻想「如果沒有這個缺陷就一切OK啦」。
- 可實際上,一些個子矮的男孩和相貌丑的女孩,能非常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缺陷,並且活得非常成功。
- 所以,問問自己最在乎的缺陷是什麼吧,別讓它成為借口,不然你就無法擺脫痛苦。
你之所以會痛苦
是因為你逃避你之所以會逃避是因為你害怕你之所以會害怕是因為你無知你無知,所以你會迷茫,會慌亂,會不知所措
所以你會對你所處的狀況無從把握你對事態的發展無從把握,然而你的心又極其敏感你能敏感的覺察到未知事物可能會對你造成的威脅所有的威脅都只有一個主題:帶給自己傷害或者死亡(受傷或死亡)其實受傷或死亡的本質都是自我毀滅(這裡,我們將死亡定義為一種自我毀滅,其實死亡的本質,是一種意義的喪失,這裡不做過多論述),只是程度不同而疼痛是肉體面對自我毀滅(即身體傷害,比如疾病)時做出的自我保護機制所以疼痛的出現對於自身來說有積極的意義,它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它提示身體的主人要檢查身體,注意健康,調整健康。人們一旦注意到這一信號,便能夠及時調整身體,恢復健康可怕的是有些疾病厲害到一定程度它會阻止身體及時發出的求救信號,比如癌症,往往到了晚期,人們才發現它,它便順理成章地帶走了你的生命疼痛是身體的感受,而它被定義在心理感受上的辭彙,叫做痛苦!身體的疼痛會讓你痛苦同樣的,當心理面對某些未知狀況,因為覺察未知事物對我們會造成威脅,我們會本能的對這些狀況做出"求救"解釋,這時我們就會心慌和焦慮這裡需要我們注意,本能發出的這些"求救『』解釋只能傳達給我們自己,當我們面對威脅時,我們本能地救自己於危險狀況的辦法就是躲避這個危險狀況躲避即逃避,因為你會發現,凡是你不想面對的東西,你根本躲不開。你越躲,它就會越清晰地呈現在你面前。這種逃避,恰恰反映出你對這種「自我毀滅」的恐懼這種恐懼,正是由於面對一個全然未知的領域、狀況的茫然、慌亂和不知所措正如你在沒有地心引力的空間里,獨自面對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這種狀況,簡直直逼死亡!你可能會拒絕自己的慌亂,因為你想掌控自己,你已經習慣了你對身邊的事物了如指掌,已經慣了預判和把握自己的未來,你需要對境況的利害有必要的了解,你想把握自己的命運可是,你越是拒絕,越是害怕,越是逃避,事態反而越會向你所不期待的方向發展。正所謂:"越怕什麼,就會越來什麼!"比如高中時我們考試,你越對自己說「我不緊張」你就會越緊張,你越怕考不好,你越可能發揮失常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內心的那份淡定與從容寵辱不驚,扶搖兩萬里,淡看雲捲雲舒;閑庭信步,胸懷五千年,靜觀花開花落。而意識領域我們往往不會直接體驗到威脅或者"自我毀滅",而只是體驗到焦慮,而「自我威脅」是我們經過分析後對這種焦慮的解釋身體上的疼痛經驗告訴我們:當我們面對疾病威脅時,我們會體驗疼痛的痛苦,這個疾病甚至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在一定意義上,我們會將疾病等價於痛苦。即直接理解為痛苦會指引我們死亡。所以當指向「死亡」的「自我威脅焦慮」出現時就會痛苦。殊不知,這種等價,是一種錯誤認知,正確的認知是:疾病和痛苦,沒有必然聯繫。(由此推測:死亡和痛苦也沒有必然關係。這是題外話,當然,很多時候,很多疾病,很多死亡都會經歷一定的疼痛痛苦,即死亡會和痛苦有聯繫,只是沒有必然聯繫)而痛苦的出現,往往是跟我們如何處理這種「自我威脅焦慮」有關如果我們抵觸這種焦慮感,往往更加焦慮有時我們轉移注意力可能會暫時忘記這種焦慮,但焦慮還是會不時地湧上心頭抵觸不是解決焦慮的辦法,所有逃避問題的方式都不能解決問題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是面對問題我很痛苦,面對痛苦,經歷痛苦,不再痛苦無限牽掛,面對牽掛,經歷牽掛,了無牽掛面對痛苦,這個過程,往往是最艱難的,因為這需要信賴和勇氣你需要相信自己能夠承受那些所謂的痛苦,如果自我的力量薄弱到一定程度,則需要在別人那裡獲得愛與信賴的力量愛與信賴能為你提供勇氣現在流傳著一個說法:許多疾病的產生,都是因為缺乏愛許多心理諮詢實踐也證明,許多疾病的產生,往往與愛的能量不流通有關例如好多壓力太大的人輕度駝背並莫名感到胸椎疼痛心理學的解釋是,人們用胸椎背負重物,當無形的壓力壓在我們身體上時,胸椎就好像背負著一個重物,常年累月,背就駝了,胸椎小關節疼痛,是身體告誡我們壓力過大的信號。在這裡,愛的本質是支持,信賴,和陪伴每個人的靈魂都是生而孤獨的,都需要在愛的陪伴下茁壯成長如果生命過程中,我們感受不到愛的支持、信賴和陪伴,愛的能量就會不流通,我們就會生病然而,事實是,有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感受不到愛的存在,但並不是它真的不存在還有的時候,我們意識領域能理解愛的存在,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又未必能真真正正感受到愛的存在體驗到愛,是一種踏實,開心,幸福,充滿力量的感覺!體驗不到愛時,是焦慮,恐慌,失落,灰頭喪氣的感覺有時候,我們太相相信我們的眼睛,卻忽略了我們的心你有沒有給自己時間體驗內心的感受呢?快樂的時候感受世界的美好不快樂的時候感受世界的寧靜接受世界上一切的美好也接納這個世界的不完美靜靜地品位那份來自於內心的平靜當我們不再逃避,選擇面對的時候一切痛苦便開始不攻自破你需要做的,是多給自己一些勇氣愛情,會讓人心跳加速其實心跳之所以會加速,正是因為這個時候考驗著一個人的勇氣多做一些嘗試,嘗試你沒吃過的食品,嘗試一種新的運動,嘗試去交往另外一個人,嘗試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好的機遇來了,你需要嘗試,勇氣和機遇一樣,也需要嘗試嘗試的意義在於面對和體驗,有時候,痛苦也需要嘗試,一件事,你還沒有嘗試又怎麼知道一定會給自己帶來痛苦?很多時候,逼退我們的往往不是痛苦本身,而是痛苦帶給我們的恐懼譬如,武學中所言「拔筋挫骨」,初聽此詞,定教人心生恐厄,你想給你把筋脈拔長,把骨縫挫寬,能不痛乎?其實,只有真正嘗試過的人才知道,拔筋的過程確實要忍受一些疼痛,但拔完筋放鬆的那一剎那所體會到的通暢和舒適實在是一般人難以體會更何況「筋長一寸長,壽增十年康」「拔筋通靈,挫骨開慧」「腿軟命大,筋長壽長」,「拔筋措骨」更是對頑強意志的磨礪,對個人精神品質的冶煉,「吃下拔筋挫骨苦,立起君子頂天志」那種人格的享受,擔當的大義也能讓你正氣凜然,超凡脫俗。最後付《七苦詩》一首給大家苦苦苦有限不苦苦無窮苦盡甜來日方知苦是功從佛家的角度來說 痛苦大概來自於對 常 以及 我 的執著 若能了悟 無常 無我 空 的真諦 也許會好很多吧 佛家八苦 生老病死 求不得 愛別離 怨憎會 五陰熾盛 生老病死可以包含在 我 的痛苦之中 也可以包含在 常 的痛苦之中 若無我 則 生老病死皆不為苦 肉體不過一句皮囊而已 若了悟無常 生老病死不過變化而已 生亦何哀 死亦何苦 死亡也並非一切的終結也許又是新生 求不得愛別離 一個執迷與未得到 一個執迷與已失去 也是看重自身沒有了悟無常變化的痛苦 世事無常 無愛不別離 有一直會有求未得到 怨憎會和五陰熾盛我覺得自己還沒有看明白 大概是我自身也正處在這兩種痛苦當中吧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清靜自悟
痛苦的根源是精神和物質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作為進化論的支持者,我覺得痛苦是進化的產物。
進化之神(我是無神論者,用「進化之神」指代操縱進化的冥冥中力量)讓動物有痛苦,這樣動物才知道趨利避害,躲避危險。
然後,人類進化出來,不光有肉體痛苦,更多還有精神痛苦。進化之神一看,痛苦是個好東西,配合欣快感,能夠促進人類繼續努力,不滿足於現狀,才能讓人類群體繼續發展。
可是,人類不甘心屈服於進化之神的擺布啊,用各種方式擺脫痛苦,藥物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心靈雞湯的方式......這些方式都有點違逆進化之神的初衷,所以必定不能解決問題。
就我個人觀點,我們都逃不出進化之神的魔掌(對,魔掌),所以不要逆天而行,與其費那勁去和進化之神對著干,不如就做進化之神想讓我們做的事——發展!
簡單說,就是不要滿足於現狀,創造更多財富,賺更多錢,讓人類更加繁榮昌盛,讓進化之神創造的痛苦趕不上發展的速度,才是消除痛苦之道。
了解更多人生大道理請關注@程墨Morgan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水平」如何?
※為什麼全中國的佛教網站和廟宇絕大多數都是凈土宗,這個法門不是靠他力往生嗎,極樂世界也不一定存在啊?
※胖子要如何雙盤打坐?
※想讓長輩念佛,該怎麼努力?
※怎樣生起對大乘佛教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