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代人寫的古/近體詩和詞還有沒有可能出現李杜、蘇辛的那種傳頌千古的名句?


有值得傳頌千古的句子,很難有被傳頌千古的機會。

但將責任完全拋給普羅大眾,顯然是不公正的。文學評論是由作者向民眾的傳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只有在這個環節,圈內人恰如其分、甚至超額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對圈外「烏合之眾」的批評,才有底氣。

那麼,面向平均水平的推介,在哪裡呢?世界上沒有這麼多不言自明的事情。不客氣地講,許多圈內人,在喜歡和喜歡之間,不說第一第十,連第一第一百都未必分得清;連走心和真好之間,都分不清。

說起來,圈內人連對清季、民國詩詞的經典化工作,都未完成,遑論當代。當然,文學批評也可以把皮球踢給上流——《全清詞》的整理,才完成「雍乾」呢~抑或者,團結起來,怒斥政治的惡劣影響。然而,文革結束已經近四十年了,庸俗社會學對古代文學研究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這難道僅僅是因為政治太厲害嗎?

對當代詩詞的文本分析,不是沒有提倡,不是沒有先聲,但就是沒有形成規模和效果。當代詩詞作品的欣賞者,不但在社會上沒有取得話語權,連在學術研究上都沒有取得穩定的疆土。用民粹主義盛行,來免除分析、評論上欠作為的過錯,毫無意義:除非圈內人認為,與民粹顯然有所區別的,普通群眾,早就不可救藥——那麼,竊以為,大可以把話說得更明白一些。

這些前沿、開拓的題目,沒有學術上的吸引力嗎?一則,政府顯然不大會為這些題目提供資金援助,或者把話反過來講,云云。二來,古代文學專業,恐怕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培養、輸送不了足夠的研究人員。三來,好像,這項工作畢竟比推卸責任要困難多了。


你自己覺得哪一句詩好,它就好。

至於是不是千古流傳,管那麼多幹嘛。

比如我就覺得我寫的「瘦馬藏詩思道口,飛鴻踏雪戀開行」很棒很棒。

但這句應該不會「千古流傳」吧。

然而,我覺得就是最好的詩。

好詩不一定會千古流傳,千古流傳的,我也不覺得都是好詩。

詩是自己讀出來的,不是別人說出來的,當然更不是流傳出來的。

僅此而已。


首先,需要明白有沒有和能不能是兩回事。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很負責的說一句,有,而且很多…但能不能傳頌千古,我表示很悲觀,在古代那樣尚文的時代里,尚且有很多美妙的句子不為我們所知。我有個朋友在知乎牽涉到古典文學或者文獻上的東西,喜歡用繁體字,因為繁體字可以避免很多謬誤,也是對文獻的最大尊重。而烏合之眾們不懂,會認為那些真正有思想的人是在裝逼。為什麼,因為不貼進人民群眾。早上起來偶爾會看看騰訊新聞,看到評論里那些噴子的嘴臉,我對文化和知識會感到絕望。我們國家的知識分子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充其量只是比文革時候稍微好了那麼點。當今社會和文化氛圍,即使會出現那樣的句子,在世俗眼光里,依然要被質疑,要經歷民粹主義者(我覺得叫文盲才比較恰當)的瘋狂吐槽,文人詩詞的時代早已過去,總有一部分人提倡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所謂文學。而那些人,往往佔有相當的話語權。


1911年以後都算現代人么?汪精衛1911年寫的「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算不?

抑或是1919年以後才算現代?那郁達夫的「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應該算名句了吧。

要說當代,也是有的。劉心武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夠棒了吧。(這個是亂入,大傢伙兒一笑而過就好)


據說劉心武夢余得一妙聯,堪稱千古名句,心中無限自得。這一聯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無獨有偶,傻家少年時夢余也得一妙聯,堪稱千古名句,心中無限自得。這一聯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誒!!!⊙?⊙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後來傻家實在不捨得這妙聯,將它化進詩里,寫作:瀟瀟半夜雨,爍爍一豆燈。

然而這首詩也只記得這一句了。

大學時猛墮理窟,真情閉塞,麻木不仁,再無一句好詩了。然而一次與大師姐唱和,心血來潮,精神為之振奮轉醒,竟將羔雁寫作了感懷,有這麼一句:骸骨館中常抱恙,神魂天外懶思親。

然而也只記得這一句了。

現代人並不是不能作好句,反而好句得來更易,畢竟一打盹江湖夜雨就入夢來了ヽ(ー_ー )ノ。現代人作詩,卒睹的句子,大多有一番千古名句的既視感。這樣的既視感,並非因為作者詩才多麼高明,只因為現代人不看庸詩罷了。在名句上學步,在名句上求變,好句自然易得。

但也正因為如此,變來變去,也依舊是那些辭彙、依舊是那些感懷罷了。


1.反對排名前兩位的答案。

2.專業文學批評者和文學研究者固然比普羅大眾更為專業,但是在判斷詩句詞章是否能夠傳誦千古這個問題上然並卵。

3.值得傳誦千古的詩句,一要朗朗上口,二要動人心魄。沒有三。

4.除非是失傳湮滅了,否則詩句沒有傳誦千古的就是不值得傳誦千古的。所謂的「經典化」然並卵,印多厚的書也是在架子上白擱著。芹溪詩詞在清季也算拔尖的了,《石頭記》流傳也不可謂不廣,但是比不過唐宋就是比不過。

5.現當代仍有詩句會傳誦,但是比古代要少許多。無他,基數太少。古代讀書人都經過嚴格詩詞訓練,現代就沒幾個。換句話說,古代知識分子再少,也比現代真會寫詩的人多得多,同等概率下,現代詩詞出佳句的實際數量就很低。同理還有書法,現代人估計是很難趕上顏柳二王的成就,因為大多數有書法天賦的現代人把技能點都點到敲鍵盤上去了。

6.對千古名句而言,格局似乎比技法更重要。看了排名前兩位的答案,恰是格局堪憂。


曾因酒醉鞭名馬 生怕情多累美人


千古第一大文豪

郭沫若寫的詩很不錯

什麼詠麻雀

還有歌頌一位女同志的歌曲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

哥曾信佛但佛信曾哥


有是肯定的,傳播是否定的。尤其當代詩人大多「文人相輕」


人家10年寒窗學語文,我們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


最重要的是文字本身,古漢語博大精深,魅力無窮。會永遠傳遞下去,其實前面幾位答主的意思當下確實很對,有這樣的詩詞,沒這樣的機會。然而如今並不打壓知識分子,古時候消息閉塞,只能靠口口相傳,字字相遞尚且流芳千古,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隨便寫首詩發諸網上都有不下百人的瀏覽量,卻難以長傳,何也?華風之弊?當今中國,識字的一般就80,90,00後以及他們的上一代人,而上一代人趕上了大發展,故而有普遍的現象就是為祖國建設做了很大貢獻,而自身修養不高,追名逐利者比比皆是。而80,90後在物質基礎突飛猛進時往往迷失自己。但是這樣的現象,我預測最多50年,2代人以後,會有文風轉盛之日,再加上信息發達的今天,傳世之作終會問世!


時代已過,無法強求。

即使有,也不買賬。


故人故交散,新生新酒廬


憂笛吹盡不平事,夜雨洗出無欲心。

上面是我寫的,搞笑用的。

其實我覺得近現代幾位大家還是有佳句的。例如前面說的郁達夫「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恐情多累沒人」,第一次看到這兩句詩還不知道是郁達夫寫的,就認定應該是唐人作品。這意境的營造,洒脫的心態,頗有盛唐氣象的神韻。

還有魯迅的幾首詩,功力也非常深厚。「曾經秋肅驚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這幾句是我最喜歡的。


先寫出來再談傳頌千古的事。

否則,你們有什麼資格怪這屆人民不行?


夢裡依稀慈母淚 城頭變幻大王旗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一萬年太久 只爭朝夕


我覺得吧,這事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後才能知道


有,但是被埋沒了。


《毛澤東詩詞選》


推薦閱讀:

如何用不同風格翻譯紀念碑谷2?
為什麼中國、日本都有知名的文學作家和作品,而很難聽說韓國的優秀作家和作品?
為什麼金庸筆下的少林寺是名門正宗少有負面描寫,而道教道士卻壞人多呢?
後人對毛澤東詩詞的評價是否受到其政治地位的影響?

TAG:文學 | 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