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電影里有哪些隱喻?
所 有 電 影
姜文絕對是當今國內導演裡面隱喻手段應用最為恰當的導演之一,就讓我們以《鬼子來了》為例,來領略一下姜文那多姿多彩的隱喻世界。在影片中段,馬大三、四表姐夫、一刀劉澡堂會面這場戲,短短几分鐘,對白之詼諧生動,讓人過目難忘。但很多觀眾卻忽略了這些對白背後的含義,以及由這些對白引申出來的隱喻。在這場戲的結尾,一刀劉吟出了一句詩,即「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然後一拉水箱的拉繩,傾瀉而下的水流,把一刀劉淋得像個落湯雞,其滑稽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然而,這不過是姜文玩的花招,目的就是迷惑觀眾,增加影片的趣味性,把真正所要表達的內容隱藏在噱頭之下,類似的手段在《鬼子來了》裡面可以說是比比皆是不勝枚舉。那麼,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場戲裡面到底都包含了什麼樣的隱喻。首先,「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來自六尺巷的典故,乃是清朝康熙年間,禮部尚書張英所寫的一句詩,其原意是告訴家人 ,息事寧人,避免無謂的爭鬥。這樣看來,一刀劉面對馬大三的請求,吟出這句詩的意圖也就不言自明了,就像前面五舅老爺所說,「山上住的,水裡來的,咱都招惹不起」,所謂借刀殺人,不過是馬大三的一廂情願而已,根本就是完不成的任務。後面的劇情發展,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證實了這一點。同時,這句詩所代表的處事原則,正是影片中所有中國農民的典型心態,面朝黃土背朝天,祖祖輩輩都是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管好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就好,哪管哪朝哪代,當今皇上又是誰?因此,用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這些標準來衡量老百姓的所作所為,本來就是荒謬而可笑的。其次,在四表姐夫和馬大三的對話當中,我們得知,劉爺本是舊朝名人,響噹噹的角色,「八大臣,皇上的掌上紅人,都斬了」,而面對區區的日本兵和翻譯官,劉爺卻「不慎」失手,乃至「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狼狽逃走。這前後的對比,又構成了一個新的隱喻,即千百年來中國人只會舉起屠刀殺自己人,卻不敢抵禦外侮的隱喻。正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不敢反抗本國侵害者的民族,必然是不敢反抗異國侵略者的民族。這個部分,也被廣電總局的領導們看出,將其寫進了《鬼子來了》的審查修改意見當中。如今回頭再看,這個文件簡直就是幫助理解《鬼子來了》隱喻的範文。再次,在這段對話當中,提到劉爺的殺人技巧時,四表姐夫表示,「被殺之人之後代,天天上供,年年上供,代代上供」,如今已是「第五代」了,看到這裡,相信很多觀眾都會會心一笑,這是一個跳出影片之外的隱喻,直接拿張藝謀、陳凱歌和馮小剛開起了玩笑。姜文曾經主演了張藝謀最重要的作品《紅高粱》,其實,在他眼中,對第五代導演早期的影片還是欣賞的,只不過,他看不慣張藝謀和陳凱歌后期放棄了藝術追求一味追求票房的做法,因此,才在影片中突兀的加入了這麼一段對話。和這個隱喻類似的,還有姜文在《讓子彈飛》裡面所說,「我要站著,還把錢掙了」,這份自信和對藝術的堅守的態度,確實令人佩服。
這個短短几分鐘的片段,就包含了三個隱喻,姜文導演的功力之深,可見一斑。其實這個片段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舉這個例子純屬拋磚引玉,是為了引出貫穿《鬼子來了》始終的核心隱喻,那就是關於「我是誰」的隱喻。這個「我是誰」,既是高高在上的作為統治者的「我」,也有關乎個體價值和自我意識的「我」。在影片一開始,馬大三和魚兒偷情,不明身份者強行把人留給了馬大三,面對如此情形,馬大三的第一 反應是「那要是出事了找誰?」,而那個「我」則在門外說,「你!」。這就是標準的統治階級和奴隸之間的交流,邏輯混亂,答非所問,但奴隸卻不得不接受。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統治和教育,其結果就是把偉大的中華民族變成了毫無血性、毫無理性、以「好死不如賴活著」為最高生存目標的卑怯奴隸和狡詐愚民,從這一點來看,馬大三完全符合這個形象。除了對統治者盲從以外,馬大三的狡詐還表現在,將「要你的命」誇大成了「要全村人的命」,從而一舉將全村人拖下了水,把責任推給了大家,風險共同承擔,還順便讓自己和魚兒的姦情公眾於世,生米煮成熟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類似的狡詐和小聰明,並不會改變奴隸的本質,只是奴隸之間以損人利己為原則的相互算計。因此,真正的農民,其實和我們印象中「勤勞、勇敢、善良」的農民形象大相徑庭。
在影片中,馬大三一直在四處詢問「我是誰」,因為搞不清楚這個問題,他就不知道怎樣才能明哲保身,在夾縫中求生存。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當中,馬大三逐漸開始意識到個人的「我」的存在,終於在以命換糧的爭論中,說出了「他要一輩子不來取人,那咱還給他養活一輩子?」從這一刻起,馬大三就不再是一個對統治者言聽計從的奴隸,開始擁有了獨立的自我意識,並在影片的最後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一個大寫的人。然而可悲的是,在中國的大環境裡面,是不允許有獨立人格的存在的,因此,馬大三剛剛完成了復仇的壯舉,轉眼間就被國民政府宣判死刑。行刑一場戲,可以說是本片的重中之重,可分析和挖掘的細節俯仰皆是,我也無法一一進行解析,只能把其中比較重要的和容易被觀眾所忽略的部分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在高少校宣讀完審判詞之後,影片用一個平行蒙太奇,把一頭小驢依偎在一頭母驢身邊,然後被母驢一腳踢開的鏡頭和馬大三跪在地上接受審判的鏡頭剪輯在一起,而後出現的馬大三的鏡頭裡面,其背景都有一頭無助的小驢。那頭小驢就是馬大三的象徵和隱喻,因為擁有了自我意識,而被祖國母親所遺棄。之後馬大三的仰天長嘯,在高少校嘴裡成了「他竟然在學驢叫,像這等敗類,和畜生有什麼分別?你不配做一個中國人,甚至不配做一個人!」於是乎我們終於明白,正因為馬大三的覺醒,所以他才不配做一個中國人,甚至不配做一個人。馬大三的命運確實可悲,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不允許有不一樣的聲音出現,不允許有獨立思考的人存在,這才是最可悲的。更可悲的是,六十多年過去了,中國沒有大的改變,民眾依然愚昧,順民和奴隸依然是社會的主流,獨立思考依然是奢侈的存在,只不過效忠的對象從所謂的「我」轉化成了現在的金錢而已。
「落地之頭,必轉九圈,面朝劉爺,眨眼三下,嘴角上翹」,四表姐夫關於含笑九泉的一番描述,最後在馬大三的身上成為了現實。因為馬大三終於擁有了自我意識,獲得了獨立的人格,才會含笑九泉。在馬大三臨終的眼中看去,這個世界被一片血紅覆蓋,這才是清醒者眼中看到的真實世界,而那黑白分明的世界,不過是一群苟且偷生的奴隸對現實的誤讀和妄想而已。
《鬼子來了》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不光對中國人的民族性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也對日本人的民族性進行了徹底的反思和批判。自我意識的缺失不光存在於中國人當中,日本人也是如此,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洗腦政策下,那些日本兵,不過是一個個戰爭機器而已,完全喪失了自我,片中花屋小三郎正是日本人的典型代表。被俘之後,花屋小三郎為了所謂的大日本帝國的尊嚴和武士的精神,一心求死。然而在經歷了一刀劉事件,直面死亡的威脅之後,花屋小三郎終於承認了自己的懦弱,並承認自己是一個農民,壓根不是什麼武士,回憶起村民對他的照顧,產生了感恩之心。可以說,花屋小三郎從求死到求生的過程,也是從機器轉變為人的過程。然而和馬大三的遭遇類似,花屋小三郎回到兵營之後,立刻又被周遭的環境所感染和脅迫,那稍縱即逝的人性光芒逐漸隱去,最終又變成了向天皇效忠的殺人機器。結尾,花屋小三郎執行死刑之時,還不忘用手指彈去馬大三頸上的螻蟻,正說明了花屋小三郎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了一名武士,是在執行一項神聖的儀式,而不是任務。那個喊著「大哥大嫂過年好」的農民花屋,已經在他的身上徹底消失,難覓其蹤了。
其實在《鬼子來了》裡面還有相當多的隱喻,比如關於驢的隱喻、說書人的隱喻等等,限於篇幅,無法一一分析了。隱喻這種藝術手段在《鬼子來了》裡面已經被姜文運用得嫻熟無比登峰造極了,影片獲得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在國際上廣受讚譽,但即便如此,也沒能逃脫廣電總局的魔爪,最終落得個禁映的下場。反觀《鬼子來了》在日本上映之後,好評如潮,並激發了日本社會各界人士對於國民性的討論,絲毫沒有因為姜文在影片中對日本軍人形象的描繪而橫加指責。善於反思和總結,這或許就是日本能夠在戰後短短的幾十年內重新崛起的重要原因。再看看我們當心在熒幕上充斥的抗日神劇,基本上就是我黨戰士各種英明神武,日本兵各種白痴變態,胡編亂造踐踏歷史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我不禁汗顏,一個連近代歷史的真實性都無法正視的國家,一個只會指責不懂反思的民族,還去奢談什麼民族振興,實在是可笑之極。而那所謂的中國夢,了不起是痴人說夢白日做夢,也許直到夢醒時分,發覺這個世界還是馬大三臨終前見到的那一抹血紅,才是最最殘酷的。
姜文的電影畢竟要多看幾遍才能懂的, 我們一定要把姜文的所有電影聯繫起來看,他的電影是一以貫之的。 總的來說,《一步之遙》是一部梳理和反思整個中國近現代史的影片。提醒大家注意以下細節: 1、《讓子彈飛》里有馬拉列車,難道你們就不知道「馬走日」是什麼意思嗎?武七指著馬走日罵了句什麼話?——「你他媽姓什麼不好,偏偏要姓馬!」 2、舒淇代表著整個近代中國人群體。她是怎麼死的?先吸了鴉片,精神無法控制,想入非非,甚至想登月,最後卻死在田地里。我們既然選擇了馬,就應該走日,象棋里,馬只能走日,而象只能飛田,但是田的誘惑力太大,姜文說:「田有四個日。」我們讓馬去飛田,結果「憋了馬腿」。 3、舒淇死在麥田的問題,是不是馬走日造成的?姜文又在描寫現世亂象了,多少中國人說,都怪馬,馬就是殺人犯,但又有多少中國人說,馬本人並沒有錯,我們沒有證據是馬殺了人。最後武七對軍閥頭頭說了句什麼話?——「馬走日到底有沒有殺人重要嗎?」 4、反覆出現的一句話:「我們選擇了歷史,歷史也選擇了我們,我們是歷史的一部分,我們就是歷史」,這些說辭難道大家不耳熟嗎?恐怕耳朵都快起繭了吧?姜文簡直是把教科書擺在電影里罵。 5、項飛田說大清要不亡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姜文說:「大清要亡國的時候,慈禧太后叫我過去,說小馬啊,你說中國應該怎麼辦啊?……」馬一路小跑,喝了酒,醒來就民國了,後來馬就上了位。怎麼這麼無厘頭?姜文在告訴你他的歷史觀!他不信什麼歷史選擇,他相信很多事情就是偶然的,就是一步之遙。 6、武六和《讓子彈飛》的小六都有一個六,在這些影片中,六就是姜文本人,是理想,是真相,是事實,是「應該怎麼樣」的規範性的化身。所以影片最後,姜文說:「我就這麼被打死了,以後的事我都不知道了,如果你們知道,請你們告訴我。」所謂「我就這麼被打死了」,結合一下被刪的青盧演講:「汽車的時代就要來臨,馬屁的困擾就要一去不復返了。」不解釋了,至於「如果你們知道,請你們告訴我」意思是——歷史還會朝什麼方向發展,歷史的真實在哪裡,我不知道。 7、「辦大事還得靠搞藝術的!」這句話聽了不心酸嗎?從軍閥時期至今,藝術始終都是被政治利用的工具。名角兒王天王可以按照官方的意圖歪曲事實,又唱又跳,得以一炮走紅,最後甚至杜撰歷史,逼著馬走日演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這個例子你們在近現代史裡面找吧,藝術家們很難說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讓我最先想到的人就是郭沫若。 8、為什麼短短几秒鐘,追馬走日從上海追到了福建,馬走日就站在風車上面開始講話了。注意,又是田地和風車,農業立國啊!馬走日將真相訴諸於眾,表明「馬」並沒有錯,錯的是本應該走日,卻偏偏要飛田。可是政府的槍聲一直在警告他不要再說了,可他還在說,最後又說到慈禧太后叫他過去那段,意思是說狗屁個歷史選擇了我,狗屁!結果這段話太敏感,所以還沒說完就被打死了。 為什麼整部電影看得過癮?不是姜文的個性,不是華麗的場面,不是愛情故事,而是姜文一個人站在熒幕上從頭罵到位,罵的狗血淋頭,結果還在全國公映了。 姜文接受採訪時說:「電影是看得懂的藝術,首先《一步之遙》就不是個『電影』,是以借電影包裝的『陰謀』。」這就是姜文的陰謀,也是姜文的智慧。這部影片是要載入歷史史冊的。
馬和列車…
吃著火鍋唱著歌,好好的車怎麼就翻了…
個人感覺姜文最喜歡拐著彎兒說話。就像《一步之遙》開頭的花國總統大選舉一樣,難道他就真的只是圖個熱鬧,鬧個歡實所以弄了這麼個半個小時的舞台秀轟炸我們的眼睛和耳朵嗎?看看我們自己現在的電視熒屏上充斥的是什麼,看看我們現在的群眾娛樂還剩下些什麼吧。。。
姜文電影方面展現的嗅覺相當的靈敏,分寸把握的也相當好。這是許多導演並沒有的本事。當然一千個人看《一步之遙》可能有一千種觀感,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姜文是為數不多的較好也叫座的中國電影導演。
隱喻算是姜文電影的一個特點,我認為姜文導演的所有電影中,當屬《鬼子來了》的隱喻最為恰當和深刻。引一篇鬼子來了的分析文章,可能有過度解讀之嫌,但回頭想想,這電影被禁止上映的理由是未經同意就送國外影展參展,還獲了獎,這理由未免有些牽強。還有就是下面文章中說到的,片尾字幕沒有隊長,而有「我」,這顯然不是隨便為之,而是導演故意的,留給有心人的某種暗示。不多說了,如果有對這電影感興趣的,喜歡細細品味分析的,一起來看看吧:張遠山:「我」是誰——電影《鬼子來了》的寓意核心(選自《文化的迷宮》復旦大學2005-08)
一把槍頂著馬大三的前腦門,持槍的隱身者發出了不可違抗的絕對命令:「合上眼!」此時,死亡離馬大三還很遙遠,然而馬大三的頭一動也不敢動,眼睛也一直沒敢睜開。整個故事就此獲得了第一推動力,一直推向悲劇性結尾……
一把刀比著馬大三的後脖根,持刀的行刑者,借著不可違抗的絕對命令舉起了刀。此時,死亡離馬大三如此之近,然而馬大三傲慢地轉過頭來,對整個世界斜睨一眼。頭落地,眨眼三下,嘴角上翹,笑了———響徹世界的無聲大笑。 片尾的持刀行刑者是誰?每個觀眾都知道,是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片頭的持槍隱身者是誰?每個觀眾都知道,是「我」。那麼「我」又是誰呢? 一:《鬼子來了》改編自尤鳳偉的小說《生存》。在小說里,「我」是一點也不神秘的吳隊長。這個「吳隊長」,在電影里變成了六旺「出了村過了河」去找的那位「五隊長」。正因為「吳隊長」送來人又遲遲不履行承諾來取人,馬大三才會讓六旺去請示「五隊長」如何處理那兩個俘虜,並請求「五隊長」儘快讓村民脫離危險。然而「五隊長」竟然說:「我們沒往掛甲台擱過人啊!」這是編導從出發點上著手的顛覆性改編,於是原本略有荒誕但還算合理的小說情節被徹底荒誕化。片尾字幕里,既沒有「吳隊長」,也沒有「五隊長」,然而有那個神秘莫測的「我」。「吳」先轉為「五」,再轉為「無」———即非人的「我」,因而小說中原有的情節即便被保留,也開始朝另一個方向發展,最後抵達了與小說情節完全不同的結尾,開掘出與小說寓意完全不同的寓意。 藝術作品的寓意不能隱晦過深,否則就沒人能夠索解,然而藝術作品的寓意又不能過於直露,否則就成了乏味的說教。因此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既留下種種暗示寓意的蛛絲馬跡,又時時用障眼法來淡化每一次暗示。比如由六旺口中的「五隊長」,又衍生出馬大三口中的「四隊長」、「七隊長」,董漢臣口中的「八隊長」,就是障眼法。不僅如此,為了不讓觀眾輕易窺破寓意,編導還特意不讓「五隊長」在電影里直接出現,「五隊長」否認送來過俘虜,也由六旺間接轉述。對這一至關重要的點題性間接轉述,編導又故意讓六旺用滑稽繞口令「出了村過了河」來轉移觀眾視線。一步之遙,最後追逐的那段,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年北京的拖拉機事件!
毛左的隱喻總是一廂情願,只要他的電影他的地盤就得讓觀眾接受他的那套
誒…有點想罵題主,因為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很無聊…這也是為什麼說要罵題主,罵人,是個很個人的問題。(這是個隱喻,「攤手」)
高中做語文題,一類分析古詩,一類現代文閱讀,都讓我感覺怪怪的,前者還輕一點,後者簡直無聊,文學作品不是這麼用的,文學作品是傳達美的,而美是不需要解釋和讚美的,你解釋或讚美的,並不是美本身,美能自證,這句話該說三遍,不是因為重要,是因為難理解。若它是美,該只有存在的那一種形式,其他,都不能還原它。所以,我們研究猜測作者的隱喻,技法,到不如簡簡單單的去感受作者賦予的美。
那麼電影呢?
我覺得,電影,在如今,傳達的有兩點,美和爽。爽在好萊塢大片最為體現。電影是藝術的,如今看來也是商業的,前者的責任是要美,後者的任務是要爽。然而,這兩者可以不謀而合的用一種手法做到,就是讓觀眾在影片中看到自己,或者看到有可能的自己,這樣,情感就共鳴了,這樣,觀眾就感動了,這樣,我們看電影的目的就達到了。然而,這種感受不必在意對錯,你理解的不是作者表達的,但剛好讓你爽了,那它就是你理解的那樣。
至於隱喻,他只對兩類人有用,電影製作者(好的電影要精心製作,隱喻是精心的體現),從事語文出題者這類工作性質的人(做研究性質的工作,不可避免要做些無趣的工作,比如,我們吃個美味,感嘆下好吃就可以了,他們要研究做法和食材,這是工作),與我們觀眾沒有太大關係。
這也是,我在看完《一步之遙》,覺得網上對它一通分析的人,是個沒有趣的人的原因。而,大多數觀眾,喜歡局限於此,另一個體現在於,看改編或翻版,一言之「轉譯」的作品時,放不下之前的執念。
故,覺得這個問題略無聊,看其他人答的津津有味倒是挺有趣…其實本來沒那麼多隱喻,只是一些人想多而已,就像語文的閱讀題
姜文確實厲害
只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步之遙》,《鬼子來了》,《讓子彈飛》。覺得姜文的電影里的隱喻很多,但大多是都是表達了一種孤獨的戰士對夢想追求。電影里的主角(無一例外,全部姓馬)就像是魯迅說的一樣,是「敢於隻身鏖戰的武人!」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李成儒在《大腕》中那段長鏡頭的表現?
※如何評價《登堂入室》?
※暴雪沒有投資《魔獸》電影是真的嗎?
※與清朝同期的日本江戶時代的市民(庶民)文化是怎樣的?與中華文化又有何等關聯?
※如何評價導演 Ron Ho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