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北京天津一帶,還健在的單弦、岔曲的名家有誰?代表作品是什麼?

今天有人在微博問了我幾個單弦前輩的藝術區別,我當然也說不好。但七八十歲的,還有已故的單弦名家,我還是知道幾個。可是現在活躍的,唱著不錯的,我就不清楚情況了。


天津方面的,談一談。

天津市曲藝團專業演員:

劉秀梅,私淑石慧儒,得藝於廉、闞等諸家,拜的馬增蕙,已退休但時常登台,是當今京津演出市場最有號召力的單弦女演員。代表作牌子曲《武鬆開吊不殺嫂》、《鞭打蘆花》及岔曲《虞美人》、《太虛幻境》。

陳寶萍,病退,廉月儒弟子,嗓音好,但動作幾乎沒有,她的唱我比較贊成。代表作牌子曲《倒拔垂楊柳》、《活捉孫富》及岔曲《漁家樂》。

陳麗華,在職,劉秀梅弟子,近來大有進步。代表作牌子曲《花木蘭》、《細柳》及《一個大葫蘆》。

王鴻亮,在職,原為四胡伴奏員,改唱已近十載,得過張伯揚、李志鵬指點。擅聯珠快書,特點是帶揚琴、琵琶。代表作快書《挑滑車》及牌子曲《捨命全交》。

業餘演出市場:

趙勇,劉洪元的外甥,會的段子很多,是當今京津演出市場最有號召力的單弦男演員。代表作連本牌子曲《武十回》、《蝴蝶夢》等等很多。

劉志光,劉洪元的侄子,天津市曲藝團60年代初的單弦學員,師從謝舒揚,後拜閻秋霞學習白派京韻並以此享名。至於單弦,近年已很少露演,段子不多,代表作連本牌子曲《卓二娘》、《金不換》。

陳葉,師從張劍平,曾是天津市曲藝員行政人員,她嗓啞而韻味濃厚。代表作牌子曲《風波亭》、《相思局》及岔曲《皓月當空》。

朱蘊輝,師承不祥,已息影,天津業餘單弦女演員中之佼佼者。代表作牌子曲《霸王別姬》、《骷髏點化》及岔曲《蘆花盪》。

房桂萍,師從廉月儒,從事業餘演員已三十餘年。代表作牌子曲《徐母罵曹》、《杜十娘》及岔曲《瀟湘館》、《探晴雯》。

魏子萍,曲藝世家,私淑廉月儒。代表作牌子曲《空城計》。

蔣志萍,師從廉月儒,幼兒園教師改行,水平較業餘,天津字多。代表作牌子曲《武大郎托兆》及岔曲《訪敬德》、《燈下勸妻》。

周玉蘭、李鳳霞,曾為單弦演員,現均改駱派京韻大鼓。


補充

沒人提到的基本都是票友了,就說那些有活動還能出來見到聽見唱的。

北京的希婉英,她爸爸叫希世珍,嗓音高亢,吐字有力,男的竟然用G調演唱,得綽號「玩兒命希」,是榮劍塵的徒弟,當年的名票。

北京的李燕生,著名藝術家李寶岩先生的弟子傳人。

北京還有能彈能唱的馬岐、李家康、李維祿等,能趕上聽他們一次真是不容易了。

天津的劉嘉昌有人提過了。

天津的田寶和,票友,榮派。張權,票友,謝派。有活動時候能看見他們。

年輕一點的天津的楊林、吳斌。


自問自答。我不知道天津情況,只能視頻網站上看看。 還是那句話,天津票友有好多比北京專業水平高的。

北京的劉嘉昌還出來幾次,歲數太大,底氣不夠了。

趙玉明老,八十多歲還年輕,就是愛唱大鼓,不唱單弦。

馬增蕙名氣太大,早年東西也不錯,但總覺得很愛玩的性質,最近幾年出來就聊聊天,也不唱大活了。愛顯才,老想現編詞,結果都基本是說,沒折沒韻的。有個視頻是和劉秀梅老師合唱風雨歸舟,馬老明顯嗓子不在家,高矮音全夠不著。。。

北京票友也多,歇會手再寫。

——————以上是手機寫的,比較累,下面補充————

首先更正,立黨兄提示劉嘉昌先生是天津的。

--

北京專業的單弦演員一定要講的就是張蘊華老師了。譚派的,在北京唱單弦的人里,她這個年齡段應該算是唯一的大腕了。不是吹捧,而是說北京唱單弦的人太少了,專業的就更是數不出來誰了。網路上老是說她是李金斗的妻子,這是八卦,但說明單弦比相聲的知名度差太多。正經是譚老和趙玉明教出來的,可以上硬書石韻,基本把譚派的特色唱法繼承全了的人。。。

我覺得她可以用「可惜了」三個字來形容。張老師天賦很高,努力刻苦程度也不一般,等等讚美不說了。關鍵是兩個方面耽誤了她的表演。第一是年輕時太多革命段子。她錄製的音頻也有一半是革命的段子。第二是北京曲藝環境不好,能夠聽曲藝的人不多,能夠買票聽大鼓單弦的就更少了。如果有天津那麼多的場次,應該比劉秀梅老師知名度還高些。張還整理過傳統岔曲和牌子,出版了錄音錄像,比如岔曲三百的整理,還有對曲牌的整理,都是很值得稱讚的。但因為觀眾少,改的段子不活。收了很多女徒弟,但是太學她了,連聲音都模仿,也很難有出路。而且不明白為什麼總是給弟子先上《北京小吃》這樣的活,是新,但不如傳統的雅緻啊。。。北京觀眾就希望她以後能多唱岔曲,傳統牌子曲就好了 。

------

票友與專業級別之間的顧伯岳。他是已故北京曲劇和單弦的名家趙俊良弟子,他也從事曲劇方面的工作。本人嗓音天賦一般,但曲藝知識很多,很雜,最近五六年登台演出比較多,越來越成熟。特點跟趙老一樣喜歡用大家不熟悉的牌子,保護頻臨失傳的牌子很值得稱頌。曲藝年輕化是必須的,單弦里加點現在的哏,但不膩煩,把握的不錯。他的搭檔是北京最年輕的弦師90後白金鑫。值得一提的是小白還在培養更年輕的小朋友學曲藝,大部分還是小學一二年級呢。北京西城區有個北票聯。曲藝票友聯誼會,單弦、大鼓都很多。我06年左右去過一兩次,說實話,能夠聽的不多。單弦還是太難唱。票友的好處是不拘泥一種唱法,把一些失傳的岔曲又整理回來。出版了幾本書《蕉雪堂曲文集》溥叔明先生的。《古調今譚 : 北京八角鼓岔曲研究評註》伊增塤的。老一輩人好多已經故去了,比如趙俊良、高家蘭、王輔仁、希世珍。耆宿章學楷基本不出來了。現在健在的人,從唱上面說比較好的有:李維錄、劉秀文、楊世安、希婉英、胡全琛幾位年齡比較大,何冬梅年輕,唱的不錯,幾次京津票友大賽都拿大獎。我肯定說的不全,因為自己不是票友會的人,只是看看網路消息而已。

徐德亮估計看王玥波在評書下功夫,他就在單弦上下功夫。老覺得要發揚傳統曲藝,仗著自己是北大中文的底子,也整理了不少岔曲。但是唱的也就一般,關鍵是想整理老活,可能一些文本的安腔就不對,怎麼唱都彆扭,倒音倒字的。既然他是北大中文的,這樣的傳統岔曲就應該改一下韻口啊。不明白他怎麼想的。

至於王謙祥李增瑞,應寧、王玥波、何雲偉這都是相聲學唱,雖然有一兩個不錯的段子,但不能算。

還有崔偉麗、鍾喜榮,我就不知道她們是不是專業了,也賣票登台,還有師傅傳吧。


最近20年單弦演員辭世的太多了。現在在世的演員里,20年前可能也就是個常年活躍在舞台上的普通中年演員,但是大師們的紛紛辭世,導致和其他曲種相比,單弦目前的演員特別匱乏。

天津的大部分都在國營民營曲藝團活動的,目前最好的是劉秀梅,廉月儒先生的弟子,現在也是天津市曲藝團底角演員之一,代表作是鞭打蘆花和游春了。

市團另一位是陳寶萍,可惜藝術個人認為還不夠好。

馬增惠,馬增芬的妹妹,馬三立的干閨女。已經不常演出了,代表作不清楚,畢竟很少出來,幾個岔曲包括寶玉探病風雨歸舟倒是經常唱。

趙勇和劉志光,謝派單弦碩果僅存的二位,最近常唱的也就是武十回了。

劉家昌,20中學退休教師,主要身份是當今唯一金派梅花大鼓表演藝術家,其實也拜了榮劍塵學了單弦,所以也算是榮派單弦名票。我個人目前最喜歡他。

其他的包括房桂萍,陳葉,魏子萍這些的,我覺得雖然年事已高,很難算名家了……

天津的最後說一個,學什麼都矯枉過正的,馬志明。

北京的不常去聽,但是有幾位我也知道的,首先是趙玉明,我最早聽單弦就是聽她起的,雖然她其實很少唱單弦,反而反串其他曲種比較多。單弦代表作業不多,也就是倒拔垂楊柳.

張蘊華,李金斗的太太,在北京市曲藝團相當於劉秀梅的地位。代表作是,辦學習班是個好辦法……

徐少蘭,關翠蘭的徒弟。她的錄音不是很多,但是我聽過她的老媽上京,很少有把每個牌子都唱得如此水的單弦演員……

其他估計還有很多只在票房裡活動不去參加大型演出的老藝人老票友,我就不熟悉了……

最後說一下,東北曲藝界赫赫有名的,永遠年輕永遠熱愛曲藝的,單弦梅花相聲三門包演員,闞澤良。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不再是「禮儀之邦」?
中國文化的真面目是為何貌?
漢服為何曾經消失過?
花鳥蟲魚、陶器、茶道文化等在現代中國人生活中的地位?
漢族的民族服裝是什麼,在每個朝代都有什麼特點?

TAG:相聲 | 曲藝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