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米格爾街》?
這是去年我寫的關於《米格爾街》的一篇讀後感———————————————————————————————————————— 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又忍不住往前翻了幾篇,重新讀了一遍。 我想,我很幸運地知道有奈保爾這樣一個作家,一個機緣巧合讓我讀了《米格爾街》,它讓我愛不釋手。
說實話,《米格爾街》的寫作風格讓我想到了雷蒙德·卡佛,我看過他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雷蒙德·卡佛的寫作以「極簡主義」著稱,簡單的短語或句子道盡了人物的情緒感受,這些人物往往是下層人民,所以蒼涼,陰鬱之感時時體現。但是,雷蒙德·卡佛顯得更加「隨意」,他沒有特彆強調一個主題,強調什麼人生道理,他好像就是一個旁觀者,在敘述著別人的故事,而他不發表任何評論,所有的感受都是讀者的直觀體驗。在這一點上,奈保爾寫《米格爾街》就稍微多了一點主觀的因素,畢竟是以自己的童年為背景。把這兩個人聯繫在一起,主要是我當時的一些聯想,另外一點就是我認為他們的寫作都非常注重從直覺出發,這讓他們小說下的人物情緒顯得非常生動,關於這一點,奈保爾在諾貝爾文學獎受獎演講中也有提到,「我從來就沒有一個計劃,我不遵從任何章法,我憑直覺寫作」。
還是讓我們回到《米格爾街》吧! 不用說你也會知道,我會喜歡《布萊克·沃茲沃斯》,這是關於一個男孩和一個流浪詩人純真友誼的故事,讀來卻讓人倍覺哀傷。他們的對話太純真了,在米格爾街上,根本就是另類的存在。為什麼「我」會喜歡沃茲沃斯先生呢?因為「我」在沃茲沃斯先生身上體會到了那孩童般無邪的天性,他不會用不容置喙的口氣打斷我,不會嘲笑我的無知,不會像媽媽一樣用鞭子教育「我」,雖然他是個大人,但是他會從「我」的角度來引導我。他是個詩人,他相信「我」也是個詩人,換成米格爾街上的其他人,肯定會把「我」好好嘲笑一番,叫我別做白日夢了,或者說「詩人可賺不了幾個錢兒,傻蛋!」當「我」問沃茲沃斯先生釘子會不會沉入海底的時候,他沒有直接告訴「我」答案,而是說:「世上無奇不有,把釘子丟下去,咱們來看看會怎樣?」他讓「我」自己親自去嘗試。我們成了好朋友。「我」在沃茲沃斯先生身上得到了認同感,沃茲沃斯先生是一名詩人,一名潦倒的詩人,也許他壓根就不是個詩人,但「我」覺得他是偉大的詩人。沃茲沃斯先生告訴了「我」那個悲傷的愛情故事,也許他想給「我」傳達一些真善美的東西,但他漸漸衰老快要死去的時候又告訴我這個故事是他捏造的,他也從來沒寫過什麼詩,我想此刻沃茲沃斯先生是想在他離去之後讓「我」知道世界並不是理想中的那麼美好,它是現實的,他畢竟就要死了,他要「我」清楚生離死別是人之常情。「我」哭了,像個詩人一樣,看見什麼都想哭。這一刻,「我」從內心深處體會到了失去自己珍惜事物的難過,像個詩人一樣。 《米格爾街》寫的都是這樣一些略顯凄涼的故事,奈保爾用調侃卻冷酷的筆調向我們娓娓道來,這是他的童年記憶。但他終究是要離開米格爾街,去向一個更大的世界,就像《天堂電影院》一樣,「我」對米格爾街上的人們充滿了同情但同時也充滿了深切的愛,「我」對他們的粗野、愚昧始終抱持一種寬容的態度。我想,當「我」若干年以後回憶起這些點點滴滴的時候,每一個片段都會像一間間house,「我」走進這些house坐一會兒,然後跑出來,跑回自己內心的home,「我」會哭,像個詩人一樣,看到什麼都想哭。(I left the house and ran home crying, like a poet, for everything I saw)200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英國移民文學三傑之一,《米格爾街》寫的就是他長大的一條住滿奇怪流民的街,到他長大拿了政府獎去英國學醫結束。和他本人的生活經歷基本一致。
19歲那年,我還是個愛裝逼的文藝青年,去《萌芽》編輯部玩,編輯問,最近在看什麼書呀?
我驕傲地說:《米格爾街》!
編輯問,你看得懂嗎?你現在的文學素養還看不懂吧。
可見這本書在搞文藝的人心中的地位。
對了,14年奈保爾來上海出席文學之夜,整個上海的文學人士都去瞻仰了,他被放在輪椅上推到第一排坐著,活動沒結束就身體受不了走了。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老到變形了。印象里的他一直是米格爾街上奔跑的少年,固執喜歡著流浪來街上的別人都不喜歡的占卜師。挺唏噓的。
我說實話,如今好些個超級暢銷書的寫作模式,一看就是借鑒《米格爾街》的,我就不點名字得罪同行了,我自己也借鑒。書店裡的書千千萬,借鑒源來去就是那幾本經典。高中時候迷戀穿越和古風網文,我媽常說,你看一本《紅樓夢》一本《源氏物語》,相當於看了所有的古風文。
我媽總是強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書店裡琳琅滿目的書是萬物,會讀書的人,知道怎麼順著三找到二,找到道。讀一本「道」,就相當於讀了所有的書。」
我媽還說,這世上的書有兩種,寫給作家看的書,和寫給大眾看的書,你要學會看第一種書。
十年後我在上海混文藝圈的時候,又一次聽到了這種說法。他們忽悠我聽我不聽的音樂——「你要學會聽Lou Reed,他的專輯賣了5000張,那5000個人後來都有了自己的樂隊。」
這真是專為文藝青年設計的好營銷。
說法千奇百怪,你自己判斷什麼是適合自己的。
關於小時候我媽是怎麼給我挑書的,現在想來很有意思,我簡單說一下。
但丁的《神曲》要看嗎?當然要看。我看得雲里霧裡,很不喜歡,我媽說,你要從歷史的意義看它,《神曲》是文藝復興時反教會統治的產物,具有推動時代的影響力。所以我讀《神曲》的時候,媽媽給我配了《歐洲簡史》。小學時候媽媽會把配好的書放在我的床頭,一般是一本歷史書,配傳記,或者類似《神曲》的時代性很強的作品,比如巴爾扎克。
《米格爾街》譯本選擇:推薦中文版。
這本書是我一哥們給我的,我也看完了。145千字,字數不多,敘述簡單直白。書中人物很多,多是作者小時候碰到過的人(感覺作者牛逼了,能記住那麼多名字,會不會是他有寫日記的習慣所以才記下的那麼多名字?)
前面看了樓上的回答,寫的很好。我對華茲華斯印象就挺深的,讀這篇的時候特意拍了一部分下來。「我聽懂了他的故事」,我也聽懂了,可惜啊,他最後說這些都是捏造的。如果這不是捏造的而是真的,華茲華斯這部分簡直是本書的正能量突出的地方有沒有!!!可事實上這就是捏造的,作者也懂了,又聽懂了他的故事(哎呀,有點小心酸)
以下是自己的一些小看法:
《米格爾街》描寫了數十個人物,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直白,簡潔。全書分17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對應的主要人物,以主要人物的某段時期的行為事情為枝幹,其他次要人物則起到烘托、反映的作用。街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遭遇,每個人又都有相似的性格,麻木空虛,無所適從,渴求關注。
作者以一個單純少年郎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米格爾街上的故事,十分客觀真實。在閱讀過程中彷彿能看到那個流浪詩人的身影,聽到勞拉大笑的聲音,感受到摩根的尷尬。
三年後,當哈特從監獄裡出來,奈保爾已經不是那個原來的奈保爾了,三年的光景使他長大,開始帶著批判的眼光審視從前的人。他不再希望成為埃多斯那樣的人了。在他眼裡,一切都變了。曾經的他也消亡了一部分。他學會了抽煙喝酒,也變得野了。後來在母親的幫助下,他告別了米格爾街,去學了藥劑學。
《米格爾街》作為一本描寫殖民統治下的書,可圈可點。簡單直白,帶人體驗了一番被殖民者的生活世界,引人深思,希望人們能真正地追尋自己,不要看書人成了書中人。
個人覺得看《米格爾街》可以增長一個人的閱歷。小孩看了可能會懂得世界的不單純,少年看了可能會懂得生活的不容易,中年看了可能會回憶起從前的故事,老年看了可能會傷感。生活中,有人匆匆而過,有人步步回首。有人離開了米格爾街又回來,有的人離開了米格爾街再不回來。有的人回來帶著榮耀,有的人回來沒帶什麼。米格爾街是故鄉,是故鄉,終會回來的。忽然想到一句,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沒想過有什麼內涵之類的,就是讀起來很暖,很喜歡的味道。
生活如此絕望,每個人都興高采烈的活著。我喜歡關於街道的書,而我關於街道的記憶也大多來自書籍,比如桑德拉·希斯內羅絲的芒果街,那些迷路了走進去會感到恐懼的街道,街道上有一座讓小女孩埃斯佩朗莎羞於指給別人看的房子。比如蘇童的香椿街,狹窄,骯髒,有著坑坑窪窪的麻油路面,臨街和臨河的人家,大家互相窺探各自的生活。街道很小,容納的東西卻很多,它容納著每一個家庭的爭吵,每一輛破舊的汽車,每一個房頂的煙火,也容納著每一個人的生活。街道上的每個窗戶里的故事都依附著它,漸漸街道成為一段記憶。每一個街道,都是城市的一段縮影。想起以前住在糧道街的日子,我每天晚上不管我回家多晚,都會遇見一群坐在摩的上準備載客的人,其中有一個吸煙的女人,她躺在車上,面無表情,只能看見煙圈在她的頭頂飄蕩,一群男人若有若無的聊著天。街角買糖葫蘆的老頭,靠在老槐樹旁看著他們一群人,一動不動,他在看什麼,也好像什麼也沒有看。誠如書的封面所說「生活如此絕望,每個人卻興高采烈的活著」,米格爾街和米格爾街上的人一樣,都像鹽一樣平凡,像鹽一樣珍貴。我們都是生活在米格爾街上的人,我們也許會遇到百無聊賴的鮑嘉,做著沒有名字的東西的木匠波普,考試總是失敗的伊萊亞斯,一個月寫一句詩的B.華茲華斯,樂於做花炮的摩根,有很多孩子的勞拉,愛畫畫的愛德華。書中很多的人物,我們都能聯想起身邊的人,或者自己。奈保爾寫每一個人物都顯得很冷漠,似乎與他關係並不大,他自己脫離開來,讓人物最終走向了他自己的命運。就像哈特所說「所有的人,一旦成年就甩頭走了」。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愛德華,他喜歡把他畫了圖案的領帶拿來送人,他常說,「我有件東西要送你,拿到後別忘了用在身上。我是喜歡你才給你的。」要是那人沒有打他送的領帶,他就會大發雷霆。「黑人真沒良心,聽著,那傢伙沒有打我送的領帶。我坐車到城裡,進約翰遜商店,找到男士服務部,碰上一個姑娘,買了一條領帶,然後我再坐車回來,走進房間,拿起畫筆,打開顏料瓶,把筆蘸上顏料,再在領帶上畫,我花了兩三個小時去畫,忙乎了半天,那傢伙卻不打那領帶」。讀到這裡,我覺得愛德華是一個可愛的人。但現實生活中,如果真遇到這樣的人,我未必覺得可愛,可能是可惡。沒有誰是可以強迫別人接受他不想接受的東西的。其實這樣的人很多,在中國式的教育和體制下,這樣的人從來不會滅絕。記得在《旅行家和魔術師》的電影有這樣一個場景,敦杜決定離開那個落後的村莊,去美國,熱情的村民給他一些路上吃的乾糧,而他卻在過橋的時候把乾糧扔進了河裡。生活中這樣的事常有,你認為是為了他人好的事情,可能會成為別人的負累。
米格爾街上的故事是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故事,和芒果街上的故事,香椿街上的故事一樣。街道的里永遠有很多故事,他們像螻蟻一樣渺小,也像大象一樣龐大。
讀完《米格爾街》,我時常想起《芒果街上小屋》,他們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都是以孩童的視角來寫身邊的小人物,主人公最後結局都是以離開來結束。它們是相似的,卻是不同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不同。桑德拉·希斯內羅絲和奈保爾都是出生在移民家庭,他們都是敏感的,而奈保爾描繪這些人物的時候,都是克制的,冷靜的,它就是把真實的事情呈現在大家的面前,不討論,也不分析,思考便是讀者的事了。所有人,長大後都會離開。做沒有名字東西的波普開始做有名字的東西,寫詩的B.華茲華斯臨死前開始質疑自己,伊萊亞斯甘於做一個清潔工,他說,這裡沒有道理可講,認清現實吧,我真的喜歡我現在乾的工作。哈特也變了,失去了以往的靈氣,變得讓「我」失望。米格爾街上的大部分人開始向命運妥協,也有人開始選擇離開。這些小人物的命運,幾乎是大部分人的寫照。曾經叫囂著要過不一樣的生活,最後我們還是在現實的漩渦里過著漸漸枯萎的生活。不再尋求不一樣的人生,而是本能的生活著,興高采烈的活著,想用這表面的歡愉來掩蓋了本質生活中的空洞無趣。關於選擇這個問題,從來都是沒有對錯的。無論是離開還是留下。這只是一個決定,是你人生中千分之一的決定。有人選擇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樂此不疲,也有人想要重新開始,向新的生活挑戰。我時常想著,在這個隨波逐流的大勢中,我們又該如何的自持呢?這是個問題。生活如此絕望,每個人卻都興高采烈地活著
------
多巴哥的首都名為「西班牙港」,以此看得到這個國家至整個中美洲久遠的殖民背景。作為英國在西方細碎的殖民屬地,多巴哥遙遠地呼應著東方廣闊的印度,到了奈保爾這一輩,距初代印度勞工遣送至此相隔有百年了。因此,「殖民」,「封閉」,「印度文化」,「英國文化」,甚至「西班牙式」,「美式」都成為奈保爾其人、其作品或現或隱的標籤。
《米格爾街》是奈保爾30歲的作品,那時多巴哥致力於政治獨立事業,而他已經在英國求學結束並定居倫敦,奈保爾近距離在殖民母國的本土感受了這個曾經並且仍在對多巴哥產生巨大影響的國家和它健壯的生命力,這沒有讓他對殖民地的獨立事業感到雄心壯志,失望透頂的他把這個掙扎的國度稱作「地圖上一個不重要、缺乏創造性、憤世嫉俗的小點」。奈保爾憤怒且我行我素地抨擊著這些小點,然後又心有戚戚然地創作《米格爾街》這樣的作品,講了一個又一個「小點」的故事。
------
《米格爾街》呈現著現代主義畫風,又有強烈後現代主義主題,這一點跟毛姆尤為相似,到最後讓人走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關口。這裡有個小彩蛋是奈保爾也借著這本書拿到了毛姆獎,當然要評價奈保爾其水平成就已經超過毛姆幾個身位,這是後話了。
米格爾街的每個人,初一看總讓我們訝於行為的怪誕或暴躁,思想之粗野或封閉,抉擇之壓抑或悲哀,且幾乎可以讓身處現代社會的「衛道士」們嘔出來:這裡充斥著強烈的父權男權主義,酗酒暴力,麻醉自我,娼妓盛行,有色人種,墮落的肉體和靈魂。在這樣封閉落後的環境,米格爾街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給自己找到那件蔭翳己身的外衣----瘋子和比佛是一類人,花炮師和博勒是一類人,木匠和埃多斯是一類人,詩人和哈特是一類人,要麼找不到信仰,要麼找到了也不再欣悅,要麼欺騙自己已然實現,要麼最後放棄了信仰也欺騙了別人。
然而到這裡,米格爾街又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意外的熟悉,街上的每一塊磚,空氣里泥土的氣息都會讓我們覺得親近。文學是現實的影子,有些角色讓我們如鯁在喉,是因為我們在現實中又找回了這樣令人壓抑的影子。我們就活在真實的「米格爾街」上,我們越能理解米格爾街的這種卑微,就知道這種卑微到扭曲是必然的,也如我們也是這米格爾街的一部分,你是鮑嘉,我是哈特,如此而已。
------
歷史的池塘里,蛙群每晚都在不停地鳴叫,每種蛙鳴都代表在宣稱自己的存在,久而久之蛙群中有一個規律洪亮的聲音佔據了主導,它讓人漸漸忽略了其他聲音,沒有跟上主旋律的蛙鳴就成為池塘的雜訊。這些雜訊就是歷史的邊緣,以多巴哥、印度、非洲為代表的殖民土地,以及它的人民,就主題鮮明地濃縮在這條米格爾街上,濃縮在奈保爾的筆下,也鮮活赤裸遍體佝僂地活在這個池塘的邊緣。
生活如此絕望,每個人卻都興高采烈地活著
剛讀完,怎麼說呢,其實沒多大感覺,權當是在身歷其境的細細的感受這裡面人物的一生。故事講得好很難,更難的講得如此自然真實。其實很疑惑,這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沒有一種獨立自主的正面形象。這是作者刻意為之嗎?
怪誕的街道,諷刺的故事
因為突然想起了這本書,突然地到知乎搜索了這個問題,具體這本書講了什麼我已經完全忘記了,只記得一條街上的一群人,記得曾經給學校廣播站供稿的時候亂七八糟找了很多資料,到頭來還是什麼也不記得。就是這本被我遺忘的書,這麼多年讓我臨時去推薦一本書,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本
推薦閱讀:
※有哪些網路小說的基本情節套路?
※有哪些很有趣的短篇武俠小說?
※《雪中悍刀行》中讓你淚下的情節?
※抄襲劇到底該不該抵制?
※你寫過或見過的最精彩的短故事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