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歌曲編配吉他伴奏?

本人喜歡彈唱,又苦於天生沒什麼樂感,遇到新歌,只能自己嘗試在第一句里定一個感覺能對上的和旋,然後順著一點一點試,心好累...


就我知道的這麼一點點說說自己的見解。在這裡我們不引入主和弦、屬和弦和下屬和弦以及轉位的概念,否則會很枯燥很死板,新手在面對流行樂時很難真的去接受的。很多不嚴謹,還請老師們多指點!

兩個學習原則說在最前面:多觀察,多積累。

好了。

首先你最好明白」首調「中的和弦級數。我認為這是編配和弦最快捷的一種思維方式。

我就不詳細說明首調是怎樣一個東西了。我寫過一個回答

吉他如何轉調,比如D調換成G調,樂譜中的和弦怎麼統一轉變? - Rain man 的回答

這裡我介紹了一下首調思維的大致意思,回頭看了一遍,其實寫的不太好。。。不過是那麼回事兒。你可以從網上找一些資料來學習一下,這個對你做彈唱很有幫助。把它弄明白,繼續往下看。

在和聲的編配中,我把它粗略分成兩種思考方式。一是普遍規律,二是特異性。

先說普遍規律。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常見的和聲走向方式。比如:

1···6m···4···5

1···1/7···6m···5···4···3m···2m···5

1···3m···4···5

6m···5···4···3

6m···4···1···5

4···5···3m···6m···4···5···1···1

2m···5···1···4···7···3···6m···6

2m···5···1···6m

1···1maj7···1屬7···4···4m···1···4···1

6m···6m/#5···5···#4-7

等等還有很多。

你可能會有疑問了,既然都說是普遍規律了,怎麼還有這麼多? 他的普遍性體現在哪?

別急,聽我解釋。某首歌第一小節響起,你就要確定第一個和弦,是幾級和弦。這其實不難,你從和聲的感情色彩上也是可以聽出來的,只要你留心觀察一下。

那麼再觀察我上面寫的這些常見的走向。其實你會發現,無非是1、 4、 6m、 2m 這幾個和弦是常見的—— 如果你覺得某首歌,第一個和弦是 5級 或 7級 和弦,那你就該停下來想想了:是我扒錯了?還是真的如此特異?(這裡還是要勇敢的去想的,因為並不是每首歌都是老老實實的這樣普遍性,後文我會舉例說明的)

我們假設這首歌的第一個和弦是 1 。 那麼第二個和弦的可能性還是很多的,但從感情色彩上去聽,我們還是比較容易分辨出來:可以趨向 6m,也可以趨向 3m、5、1/7,也可以趨向4,或者很容易分辨的4m、b7。這都屬於普遍的一種。 但是如果你覺得第二個和弦是b6、 5m、#1之類的,就應該謹慎考慮——因為這真的太不常規了。

一般有了前兩個和弦,我們就應該從單個和弦的推斷上跳出,去考慮整條樂句的和聲走向或者bass line。比如:

我們覺得某一首歌前幾個和弦是1 1/7 6m,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大膽的嘗試1 1/7 6m 5 4 3m 2m 5這種類型的走向。

再比如我們確定某條樂句前兩個和弦是4 5,那麼我們就可以大膽的嘗試4 5 3m 6m 4 5 1,或者4 5 1 1/7 6m等等這樣的走向。

再比如我們確定了前幾個和弦是1 1maj7 1屬7,那麼我們就可以嘗試1 1maj7 1屬7 4 4m 。。。這樣的線條。這玩意幾乎不會有什麼意外,《今天你要嫁給我》《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證據》等等等等,都是這樣的。

這些都屬於普遍規律,其實他們就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歌曲的伴奏。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靠經驗的積累,當你練習的足夠多,你就能做到聽到一首歌就能知道它的大致和聲走向。

接下來是特異性。用來解決普遍規律無法解決的問題。

特異性的和聲往往都會出現的很有意思。它會給編曲帶來很多不一樣的感覺,會增加很多新鮮感,或是異域風格等等。

這樣的和聲出現我們要大膽嘗試,多觀察他們出現時的感情色彩。既然特異,很難說他們有什麼固定的規律,我們多舉一些例子:

孫燕姿 《我不難過》 副歌:

···1·····················3m··········5m····6············2m

我真的懂 你不是喜新厭舊 是我沒有 陪在你身邊 當你寂寞時侯

周杰倫 《菊花台》 副歌:

·······1······#4-7·······4··········3m

菊花殘 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陳明 《等你愛我》 主歌:

·······1·········1/7··········5m··········4···········2m·········5········6m······5

可能是我感覺出了錯 或許是我要的太多 是否每個人都會像我

陳綺貞 《旅行的意義》 結尾:

······3-7····················6·····················2m······5····3-7········6····2m········5······1

勉強說出你 為我寄出的每一封信 都是你離開的原因 你離開我 就是旅行的意義

五月天 《知足》 副歌:

···········4····5··········3m···6m······4·······5··········1·······5m

當一陣風吹來風箏飛上天空 為了你而祈禱 而祝福而感動

Eric Clapton 《Tears In Heaven》 主歌:

6m·············3······5m···········6···············2m···············5···················1

I must be strong, and carry on "Cause I know I don"t belong here in heaven

人鬼情未了《unchained melody》 副歌:

4·················5···············4··················#2

Lonely rivers flow to the sea  To the sea

Jason Mraz
《Mr.Curiosity》主歌:

1·················3m···········································5m·········································2m

Hey Mr. Curiosity Is it true what they"ve been saying about you Well are you killing me

··············4m·········································1

You took care of the cat already And for those who think it"s heavy

·············2m························5

Is it the truth Or is it only gossip

等等還有很多。你可以試著演奏一下這些段落,體會一下它們的編曲方式與普遍規律的區別。其實你仔細分析,規律也是有的,但不是那麼鮮明。這裡我認為還是多觀察,要比生硬的分析來的快捷。

大概就是這樣。

總之還是要多多的觀察和積累。這個能力不是捅破一層窗戶紙就能學到的,就是要靠扎紮實實的經驗與練習數量的堆積。

當然,如果你不必須做原版伴奏,也不需要太死板。很多伴奏的編曲方法也不一定只有唯一正確答案的。很多改版也許會比原版更有意思的~

用一個例子做結尾很說明問題:

蔡琴《恰似你的溫柔》第一句:

1·····················6m·················2m··················5

1········1/7········6m·······5·········4········2m········5

1········1/7········6m··5m··1屬7···4······2屬7·······5

1·····················6m·················2m······b7·········5

1···················2m屬7···············4····················5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張破碎的臉

我設計了五種和弦編配方式,你覺得哪個是最好的?


你想做的事情叫做"扒譜"。要從學習學理開始,這是一個漫長並有趣的過程。


先告訴我你扒過譜沒有?你扒過很多譜沒有?如果說你沒扒過甚至於你說你根本聽音不行樂理渣渣,那你說怎麼配伴奏有什麼意義?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學習和積累鋼琴即興伴奏的和弦走向和伴奏織體?
當今的京胡演奏水平和京劇鼎盛時期的水平相比差距大嗎?

TAG:音樂 | 吉他 | 伴奏 | 吉他演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