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生活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友鏈:在東京生活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你拎著一個包來,

看不盡的秀。

你屈居一隅,

賺不夠的銅臭。

你故作瀟洒地走,

無人挽留。


作為上海土生土長31年的土著,談一談感受。

上海作為迅速發展而起的大都市,在本質上與北京、深圳、廣州等地不會有太多的差異。由於近些年擴張過快,人口與城市面積呈幾何狀增長,原有之海派文化被逐漸沖淡,小時候那種弄堂生活特有的氣息早已消逝不見。雖然浦西市區還有若干區域的建築有著顯著的地區特色,但也早就表裡不一。如外灘的萬國建築群,除了可供遊人拍照留念之外,其內部功能早就新得不能再新。再如華山路兩側的舊式別墅,別看其樣式老舊,但內部早已裝潢得煥然一新,月租十萬有餘,與浦東江邊的豪宅一樣租住著不少外籍達官顯要。

在上海生活,不是非學滬語不可。因為人口湧入過快,本地人口所佔比例越來越少。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是在滬生活的必備。老輩的上海人有「排外」傾向,年輕一輩持此觀點的卻少之又少。經常聽見有「訛傳」說外地遊客在滬購物時遭受白眼,這多半不可信。試問滬上商家還有多少本地姑娘做營業員?在上海生活過半年以上的人都心裡有數。在滬購物而遭本地人白眼的機會是極小的。那些「狗眼看人低」,一口一個「外地人」、「鄉下人」的「老姆媽、老阿姨」早已退休,現如今正成群結隊地在街頭跳廣場舞呢。

當然,如果你的口音帶著過濃的鄉音,多少還是會受一點鄙夷。這其實和「地域歧視」關係不大了,但「城裡人」的傲慢多少還是保留著一些。這種「傲慢」不特上海土著獨有,從各地而來的「新上海人」也有。所以不會說上海話問題不大,而一口標準的國語卻是必備的。

上海是一個擁擠的城市,尤其是市中心。每當上下班高峰,街上人流如織。所有人都帶著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刷著手機拎著包,像一群螞蟻熙熙攘攘而過。這和生活壓力是息息相關的。上海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大家都有一種壓迫感,都埋頭於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無形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變得冷漠了。「高效」、「有秩序」、「冷漠」,是滬上生活的特色。

人雖然多,但交通情況卻比北京好得多。上海的地鐵雖擁擠,但至少還有立錐之地。近些年軌道交通越造越多,確實方便了許多。周末想去城郊來個一日游,不必再乘旅遊大巴,直接坐地鐵就可到了。

上海最大的優勢是「服務」。在硬體上,北深廣並不遜於滬,就連上海周邊的蘇州、杭州也不遑多讓。但作為軟實力的服務,上海就要好出許多了。當然這種「好」,只是以大陸作為標準,矮子里拔將軍。與香港比有差距,和台灣更不能比。

上海的氣候非常糟糕。陰雨天多,濕氣大。梅雨季節傢具表面一擼一層水,有風濕病的極容易發作。冬天氣溫不低,但濕寒沁骨,習慣了乾冷的北方漢子反倒難以忍受。這幾年空氣質量也每況愈下,時不時來個風沙滿天,PM2.5爆表。上海實在不是個宜居城市。

就飲食而言,在滬上生活是有「嘴福」的。因為經濟發達且人口眾多,各系菜肴都要攜名廚搶灘上海。我曾經到香港做過一次「米其林」之旅,花了四五天,輾轉於各大食肆,吃了十幾顆星而歸。現如今這些飯店多在上海開了分店,不必再跑去香港飽口福了。不過提前預定是必須的,上海吃貨多,競爭激烈,想吃頓好的得早做打算。

上海這些年的變化是巨大的,讓人有些應接不暇。這些變化有好有壞,不能一言蔽之。但作為上海人我多少有些惆悵,因為上海已不是我童年的故鄉。上海人生活在上海,心中卻懷著一縷鄉愁。客居他鄉的遊子終有還鄉之日,而我的鄉愁卻永無歸處。


來上海生活到今天整整五個月,目前月薪在溫飽線上徘徊。打算在上海買房的朋友們就不必再往下看了,沒什麼有用的信息。對於畢業希望在上海工作的畢業生們,希望答案對你們有所幫助。

按照吃穿住用行五個方面來講講我自己的體驗。

住:

首先講住,住是根本。

上海講位置就是三個環:內環,中環,外環。現在靠著外環的房價也是高的難以接受,所以可以大概想見房租的價格。

我住在中環邊上,閔行區和徐匯區的交界處。該小區房價為一平米35000+元。我與他人合租,卧室大概13平米,租金一個月1400元。裝修說不上精緻,但整體比較乾淨。小區也很新。

小區附近有一個菜場,一個很大的水果店。若干個紅燈區(真的是每晚都有袒胸露乳的拉客女),兩個寵物醫院,一個24小時便利店,一個麵包店,兩個美髮沙龍,一個麥德龍,一個蘇寧電器。當然少不了的蘭州拉麵和沙縣小吃。

兩站路的距離是一個類似萬達的商業廣場,電影院是我的主要消費地點。

我附近的小區基本都可以達到這樣的配置,對於我來說是足夠使用了。但並不是所有小區都能如此,比如松江不少地方我發現都只有可憐的幾家小飯館和水果攤別的什麼也沒有。

這個需要自己去判斷。一般我認為,便利店和中小型超市是必要的。

便利店可以隨時充公交卡,話費,買各種吃喝用品,保證你夜裡三點不睡覺也餓不著。我是便利店重度依賴症患者,沒有便利店我簡直不知道該如何生存。幸運的是,上海的便利店多到你都數不過來。

關於便利店,我個人最愛全家和711。最不喜歡快客。其他都差不多。

行:

這是一張上海的地鐵圖。可以看到地鐵已經修的四通八達,基本上各種據點都覆蓋到了。具體多方便就不說了。我覺得需要提醒各位的是:

並不是每一站的換乘都方便!!像我就特別不能忍受宜山路站和陝西南路站的換乘,簡直是坑爹中的戰鬥機。

如果你從住房到上班需要乘地鐵,那麼,請一定在租房子之前,選擇在上下班高峰期親自去坐一次這條路線。感受一下人流量,考察一下換乘點(如果你需要換乘的話)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

我是直接租在了公司附近,每天上下班單程走25分鐘,就當鍛煉身體,所以沒有太多高峰擠地鐵的經歷。十月份我有三天必須去浦東,感受了一下高峰期的地鐵。

我在一號線等了三輛終於擠上……

這時如果你還需要換乘,你就要考慮換乘以後是不是也要排隊三輛才能擠得上。

張江和漕河涇開發區是兩大外地高級人才務工根據地,所以這兩站每天在上下班的時候都能把人擠出翔來。因為不幸我的公司在此區域,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寧願多花點房租走路上下班也不願意去擠地鐵。

關於長短途出行,上海十分方便。我住的地方去虹橋火車站40分鐘,去上海南站15分鐘,去上海火車站不到1小時。乘坐高鐵去北京5個多小時,去南京一個小時,去杭州一個多小時,去武漢五個多小時。至於蘇州,那已經近到完全可以當做是上海境內了。

機場巴士目前就我的感覺,還不算太多,很多地方都無法覆蓋。不過也難怪,畢竟是機場巴士嘛。很多航線在上海都有。我沒研究過,畢竟沒錢出去玩哈哈。

吃:

吃的方面,由於我不是吃貨,所以沒什麼太多的發言權。加之我目前還在溫飽線掙扎,每天能做的還是吃小飯館和自己做飯。我僅僅能說的是,各大品牌的中西餐在上海都可以找到,至於是否正宗那需要你試了才知道。

更多詳情可參考:上海有哪些深藏不露的餐館?

目前麥德龍已經可以滿足我所有的食材供應了。

穿:

不用說了吧。江浙滬包郵哦!

如果有錢,還是推薦去實體店。像我去過的日月光,虹口龍之夢,莘庄龍之夢,中山公園龍之夢基本應該能夠滿足各大品牌的購買了。

商圈很多,由於我比較宅,沒太研究過,希望生活達人進行補充。

就目前整體上海人的穿著來看,我感覺也並沒有很時尚。可能我是一個生活在中環和外環區域的打工狗吧,見到的大多也是外地人。

有一個現象倒是蠻普遍:上海人早上穿睡衣出門吃飯。我很喜歡,太適合我這種懶人了。

用:

重點講講。這是我離不開上海的原因。

音樂方面:

育音堂,MAO,696Live,OnStage,Arkham等等搖滾演出根據地都是我每次出行的第一選擇。

各種樂隊一旦有巡演,往往上海站是不會錯過的。

各種大牌國外樂隊和音樂人如果有中國巡演,往往也不會丟下上海。

在這邊,你基本上可以感受到中國大陸最先鋒和前沿的音樂表演現場。除了北京,上海不會輸給任何一個城市。

同時特別推薦一下上海的爵士音樂節,今年是在世博公園舉辦,場地十分乾淨,陣容十分強大。我玩的很開心。我心中,爵士音樂節要比迷笛和草莓好玩好看的多的多。

電影方面:

影院很多,價格不一。可以通過貓眼電影和格瓦拉以及各種團購來買票。

上海有很多咖啡館進行主題放映,價格很公道。

逼格高點的還可以申請成為上海電影博物館的會員,每周末都會有一些主題式的電影放映。

上海電影節沒參加過,準備明年參加體驗一下。

CIFF的根據地在南京,有閑有錢的話隨時可以去南京參加,同時上海某些博物館或藝術館會進行CIFF往年優秀作品的放映會。

上海目前好像有8家影院提供IMAX。不是特別清楚。總之,你有錢看IMAX就肯定可以很便捷的看到。

《星際穿越》沒錢看IMAX,求捐款。。。。

話劇方面:

上海的話劇市場還是很繁榮的,每天都有話劇演出。我目前還有很多劇場沒去過。由於剛開始接觸話劇,所以暫時去的多的就是藝海劇院的先鋒劇場,主要是看孟京輝。

關於話劇演出,可以參考豆瓣的上海同城的戲劇板塊。

書籍:

亞馬遜買書,當天就能到手。

上海圖書館我路過過,看著很大,還沒進去過。暫時無法回答。辦借閱證的話是100元的押金。

至於藏書,可以參考上海圖書館的官網,檢索一下冷門書籍看能不能查得到。

我個人是偏向買書來看。

展覽

美術館,博物館都不少。我只去過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當時裡邊展覽著蔡國強的九級浪,還有朋克歷史展覽。我在裡邊看了「超級市場」的上海專場,收穫很大。

大型展覽也很多,比如傢具展,樂器展,車展。應有盡有。

健身:

健身房都是那些品牌連鎖的,一兆韋德,威爾士等。目前感覺還是拉你辦卡的比較多,服務水平並沒有完全跟上。這個到底是不是全國通病啊。

也有很多小型的健身館。不過都不便宜。年卡都要2000左右。

我暫時沒錢健身,只能在小區外邊跑步吸尾氣哈哈。

技藝:

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巴西柔道,散打,泰拳,劍道,擊劍,攀岩,網球,高爾夫培訓均有。不用擔心你找不到學的地方。不過各家道館水平參差不齊,需要甄別。

我暫時沒錢學,不過打算明年錢攢夠了去學劍道。

總結:

我目前的上海生活很開心,雖然很多事情暫時都做不到,買不起。但,它至少存在在那裡。讓我有動力去努力和奮鬥,去爭取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不管你有多麼怪異,不合群,在上海,你都能找到同類。

祝各位滬漂早日出頭。

========================以上回答於2014年11月======================

=======================我是2017.11.24日的分割線=====================

這個回答我陸陸續續會收到一些點贊提醒和評論提醒,但是我都沒看,回答這個問題也過去三年了,那麼簡單說一下三年後我的狀態。

我在2016年年中離開了上海,因為上海的房價實在過於高了,我來到了蘇州,有好有壞吧。蘇州房子沒那麼貴(當然也不便宜),但是蘇州的工作機會相比上海來說的確少了太多,而且共事的同事們的技術水平整體上也的確不如上海。如果你還有時間,我還是希望各位能在上海再磨鍊磨鍊。

來蘇州以後,最大的一個感覺就是蘇州沒有太多像樣的演出。看搖滾一般只能在Wave Livehouse和山丘,而且很多大樂隊是不會在蘇州演出的。話劇的演出也很少。但是蘇州園區晚上的寧靜和安詳是上海所沒有的。總體來說,我在蘇州的生活質量比在上海高,但這也不能說明問題,畢竟我的事業也在上升,更多的是經濟水平提高帶給我的變化。

至於我上邊提到的其他的,蘇州也都能提供。我有時候想過,我作為一個比較宅的人,上海這種一線城市與蘇州相比,不一樣的地方到底在哪裡。我覺得就是三個字:可能性。在上海,你做一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比二線城市高,你找到同類的可能性也更高。這種可能性會成為你真正去做一件事的理由。

那我離開上海到底遺憾嗎?我不遺憾,理由很簡單,我的經濟水平還沒辦法讓我在上海高質量的生活下去,雖然我可以拿到上海戶口,但這又如何呢。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的位置。

可是上海可以成為你生命里某一個時期的據點,不管你以後有沒有可能留在這裡,來體驗一趟總是不遺憾。


你有錢,這裡是天堂;

你沒錢,你離天堂很近。


我今年25歲,這是在上海生活的第三年。

昨天早上打車去開會的地方,外灘十三號。拍了一張清晨的外灘,有一位最典型的上海阿姨在等公交,然後自己在instagram里註解,這是真實的上海,讓我盡情地在這裡新怒哀樂吧,我的青春獻給你不後悔。

我的大學並不是在上海念的,碩士讀完了之後,直接空降到這裡,開始工作,但是對這個城市,毫無陌生感。因為她和任何國際化大都市一樣,尊重規則,追求效率,推崇多樣,包容差異。你來到這裡,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是異類,上海可以讓熱鬧的人們找到同類,可以讓孤單的人繼續任性地特立獨行。

她是一座雄心勃勃的城市。那些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還有路上精緻無比的精英階層,無時不刻提醒著你要上進,要追趕,要成長;這種對於成功的塑造,其實並非表象,因為每個人真正都是有實力的。在工作當中,我經常需要為演講嘉賓翻譯。你聽著他們講述自己手頭做的事情,有的是創業家,有的是科研人員,有的是企業高管,無論具體從屬什麼行業,當一條條數據擺出來,一個個計劃解釋出來,一個個願景描繪出來,就會覺得,他們真棒。我覺得這不僅僅是教育或者出身的問題,更涉及到執行力、自控力和機遇。並不是說一個人名校畢業,在上海就能夠獲得多大的成功,相反,而是一個人,有了很好的起點之後,仍然腳踏實地地奮鬥,並在上海這片沃土上去抓住機遇,實踐理想,那種感動,往往會讓年輕的我敬佩敬仰。這也許和題目無關,是我的工作給我帶來的獨特的體驗,但是上海提供了大背景。在我的老家,我感受不到這樣的激勵;在上海,我永遠可以找得到令我仰視的人 ,他們在你身邊,你就會覺得,大環境為你賦權了(empower),人生是充滿可能性的,可能也正是因為上海對契約精神的尊重,讓你覺得,這是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只要我認真努力,天道酬勤是可以實現的。至少不會像其他地方一樣,無情地被現實絕望地打擊。

她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在這裡彷彿就是在國外,你不會有任何維和感,而且這種國際化是生活方式的遷移,而不僅僅是有多少國外人口。上周和朋友去了一個天主教會辦的聖誕慈善音樂會,觀眾有很多是外國人,帶著自己的孩子過來聽,當然也有國內的一家三口。音樂會組織得特別溫馨,沒有中國式的口號和表演,演出的人也很放鬆,觀眾們也很捧場。小劇場外面是阿嬤自己製作的cookies在賣,小朋友們提著籃子在人群里穿梭,小劇場里有志願者善意地引導,節目演到一半,小朋友們在台上跳舞,還會有觀眾衝上舞台一起跳,最後還有一個聖誕老人散發禮物,這一切都像極了《真愛至上》裡面那一幕幕場景。這樣的時刻,你會發現我在上海這個城市的生活,就和其他地方的人生一樣,有味道,有樂趣。

這是一座安全的城市。紐約、巴黎的犯罪率居高不下,一個人走在10點的街道上,也許是因為陌生帶來的未知,內心滿是恐懼。但是在上海,治安是非常令人安心的,可能也會超過其他國內城市。這個不僅是我自己的感覺,很多外國女性朋友也這麼覺得。硬體和服務說來,很多知友已經提到了,很多人性化便利的設置,這裡略去不表。

當然偶爾也會有無奈的時候。昨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還說到,也許物質,是上海給這個城市人們施加的一座無形的大山,是一個elephant in the room。也許一開始在這裡住幾年,你不會感到壓力,只會覺得這裡多樣又精彩,但是當後來雙腳接觸地面,開始思考現實層面的東西的時候,也許這種無奈就會壓倒驚喜。有朋友在這裡住了十年,說,房價依然是如此讓人望洋興嘆,更不要說子女教育、醫療這些傳統稀缺資源,於是自嘲地說,solitude is the best,就一個人好好過吧,人心難測,一切好像都很複雜。也許正是因為資源的稀缺,大家才會有上文提到的那樣,拚命追求效率和業績,去變現,總想去抓住一些什麼。在物質的壓力下,有很多忘記了本心的人和事,遇到了之後,你也不知道該責怪誰。因為你也理解,你也懂事,你也成熟,一切在絢麗如華章般的城市大幕下,就這樣無聲地上演著。

在上海呆地時間其實三年不到,但是我已經離不開她。出差出久了,迫切的想回去。回老家陪父母,過的一久,就想著要回去,弄的老爸酸酸地說,你的家在這裡,不在上海。雖是玩笑話,卻也說出了我對她的依戀。At Shanghai, life is a beautiful struggle。以前有句話這樣說,愛上一座城,可能是因為有你愛的人在這裡,但是呢,其實只要有自己在這裡就行了,你的故事,和所有人的故事,才是這座城市在記憶中唯一鮮活的理由。

2016-06-12更新:

這個答案是兩年之前寫的。時間不斷過去,從去年開始和朋友共同運營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名叫「人在上海」,賬號是citizensofshanghai。講述這個大城市裡每個普通人身上或大或小的故事,這裡有農民工、流浪漢、手工業者、創業者,更多的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我們覺得,在這裡,每個故事都值得聆聽,因為我們都是上海這個大而多彩的community中的一員。我們會一直挖掘和寫出好故事,只要你願意聽:) 謝謝你支持。


Update 一下 2014.11.26

微博上發現有人轉載我的答案,其實轉載了也沒什麼,但是您好歹提前跟我說一聲,問問我可不可以吧。

說了很多好話 其實我同樣也有些擔心。

比如 離開了校園這個相對單純的環境,真實的上海生活是否也是這樣舒服呢?

比如 以後要辦各種居住證啊 醫保啊 這些東西是不是會折騰掉我對上海的好感呢?

比如 如果我真的要定居在上海,那麼戶口到底有多困難呢?

上海是個「公認「的地域歧視嚴重,外地人本地人對立比較嚴重的城市,雖然我想給外地人貼標籤的,只是那些除了戶口本以外,一無所有的人。

PS 一天20塊那是我大一的美好生活啊,物價飛漲啊淚QAQ

PPS 出租是14塊,只有我們郊區是13哪,謝謝小夥伴們的提醒

--------------------------------------------------------------------------------------------------------------------------------------------

家鄉是中部省份三線小城市,11年來上海念大學,呆了快四年時間,深深地喜歡這座城市。

語言 很不幸到現在還不會上海話 只能聽懂很簡單的和會幾句謝謝儂,但我遇到百分之99的上海本地人都不會因為我是外地人而對我有所偏見,反而會覺得我是外地靠過來的成績一定很棒TAT 我很理解上海人對方言的擔憂,我有一位上海室友的上海話就停留在會聽不會講的水準,現在發現很多公交車都有滬語報站了,感覺很棒。

上海是吃貨的天堂啊,日式韓式西餐火鍋自助餐,只要你能想到的美食,都能無壓力的找到,偶爾去吃一頓肯定還是承受地起的,就是分量一般都挺少的,QAQ。在學校附近吃飯就更加便宜了,一天20塊錢絕對能吃得飽飽的,水果零食都非常豐富,出門就是。就像上文所提,上海的便利店極其地多,走兩步就能看到幾個,無論加班到幾點都能吃一個熱的關東煮。我本來就是南方人,地道的上海菜除了偏甜一點兒也覺得挺好吃的。第一次吃小楊生煎簡直幸福得要流淚了。

氣候 跟我家鄉的氣候差不多,我家那邊甚至更潮濕一點,夏天真得好熱,冬天真的好冷,北方人來可能需要更長時間適應

交通 我個人乘坐最多的自然是地鐵,只不過學校實在太偏遠了,導致出行費用比較貴,如果出門實習的話一天來回得要12塊。擁擠必然是非常非常非常擁擠的。這點不想重複了。 有時候加了班還得打車,打車很貴,起步費13塊,記得遇到過一個愛聊天的差頭司機,聽說我是外地人,拚命告訴我說外地小姑娘一定要嫁到我們上海來,我們上海男人可好可好了,說得我都挺不好意思的。

娛樂 電影院啊KTV啊這些普通的自然不必說,逼格很高的活動我也參加過好幾個,上海經常有許多國際賽事和演唱會,對於文藝青年來說,真的很棒。

說實話 上海人是被妖魔化和臉譜化最嚴重的群體之一了,也許臉譜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但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在大學裡交到的好朋友幾乎全部都是上海人,她們與我所認識的浙江人,北京人,東北人等等等等,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同樣善良真誠,在你需要的時候會幫助你,在你難過的時候鼓勵你。我還交過一個上海男朋友,雖然已經是ex了,但不說ex的壞話是作為好前任的基本素質,所以我百分之百承認,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咦我是在發好人卡么 = =)

服務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上海是我去過地方裡面,服務業態度最好,水準最高的地方沒有之一。記得今年暑假陪我媽去電信辦一個我家寬頻的事,接待的是一個實習生,什麼都不知道,還一副你自己看說明去吧的態度,我媽已經中年人了,對那些套餐什麼的真的不太明白,很不幸我是文科生這方面我也懂的不多,最後我是百度出來那些套餐有什麼區別的。出來以後我跟我媽抱怨這件事,我媽就說這種事真的很常見。我很生氣,在上海,哪怕我是去肯德基多要一包番茄醬也不會得到這樣的服務。

最後夾帶一點個人感受吧

剛來上海的時候覺得這座城市真豪華,真漂亮,那些高樓,那些巨大的shopping mall,對於曾經17歲的我來說充滿吸引力,後來,很長一段時間,看見地鐵里川流不息的人群,想想坐在我旁邊的這個人,五分鐘之後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見到他,我因此曾經害怕惶恐過,甚至這種恐懼時不時地還湧上心頭。可是轉念想想,這不正是上海或者其他任意一個大城市的好處嗎?沒有人會在乎你今天穿了什麼奇怪的衣服,弄了什麼奇怪的髮型,沒有人張嘴就問你工資多少結婚沒有,大家都保持著禮貌和尊重,因為我們彼此都清楚,如果不想做朋友,那刪了聯繫方式我們就再也不會見到了。這種微妙的距離感,讓我感到十分舒服。

快要畢業了,無論我今後呆在上海還是去別處,我會一直想念這座充滿秩序和規則,開放與包容的城市。 Love you so, Shanghai~


體驗千差萬別 沒法量化

只有薪水和花銷才能量化

而薪水和花銷之比能夠反應一個人生活水平(貪官污吏不算)

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應生活體驗

所以我的體驗是:

大上海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光怪陸離

作為一個極簡主義者

我的生活非常簡單

吃飯工作睡覺

沒了。

不 還有點

上海(或者紐約或者象牙山村兒)

都是個挺大的地方

一個人的體驗範圍很有限

並且因人而異

收入 職業 性別 性格。。。全都能影響體驗

慣常說的:上海如何如何

也是特定個體遇到的在上海的人和事給他留下的體驗

對杜月笙黃金榮來說 上海肯定很舒坦

對滬漂們來說 體驗可能就是:

媽蛋,群租房又被拆了 二房東又跑了。。。

所以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

所以我聽人家說 某某地方如何如何

其實是聽這個人在那裡如何如何的

我混的不怎麼樣

所以體驗就差

地名 學校名這些集體名詞當做對象被用來評價好壞的時候

其實是最帶有個人色彩的

你說上海是啥?

是一個地方

而只有在這個地方跟你不期而遇的人們

才能給你留下體驗

。。。

還是人啊

這回真完了


無意間看到這個問題,一定要答一答。

這答案里沒有實用內容,我只寫我在上海的感受。

小時候第一次來上海,說實話不是很喜歡,可能因為第一印象不好吧。那時候上海給我的印象除了高樓大廈,就是冰冰冷的人臉,主要是碰到個奇葩報亭大媽,我去問路,她喊我買份報紙,不買就不告訴我路,當時很無助,不會看地圖,也沒有現在的百度地圖,真的哭笑不得……

後來暑假跟同學來玩,走了好多地方,懷舊情節作祟,我瞬間欲罷不能,下一秒就愛上了這個城市。這一趟來的很開心,那時候還會看到有人穿著睡衣逛夜市,好玩。

再後來世博會跟爸媽來玩,在世博園走斷腿的節奏。那時候我意識到,精彩的展覽和活動,也許只有北京和上海醬的城市才有的吧,要麼來念書?來工作?那會兒正值高考,由於我專業的特殊性,我在廈門呆過兩個月,在北京呆了將近一年。那年,過年都是在北京過的,年少無知為愛情做了太多任性的事,想來好傷父母的心。不過走了這麼多地方,心裡也有個比量,雖說是因為愛情,但廈門太遠不想去,北京人超級無敵熱情,文化氛圍也很濃厚,比較很吸引我,主要是我想考的專業原因,於是決定考北京。

結果,陰差陽錯,我就這麼來了上海讀大學,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年了。

我從青島來。剛來到這裡念書,就覺得潮,平時比青島潮,冬天比青島還冷,然後沒有供暖,教室里沒有暖氣,還好屋子裡有空調。生活節奏極快,沒有午休時間。來之前聽身邊人說,上海人排外,這裡不好那裡不好,我沒聽進去。因為我這人是如此,我有自己的原則,我沒親自接觸過的東西,誰評價都一樣,我聽不進去,一定要親自接觸才行。後來我發現,幸虧我機智,我們班級,上海本地人很多,35個人,就9個外地的,但我真心沒有碰到幾個排外的。

有年夏天我沒回家,在長寧住下備考。這個夏天,在我心裡那個冰冷的上海徹底消失了。

有天晚上心血來潮,吃完晚飯想四處溜達溜達,於是乘了bus來到人民廣場。從來福士往南京路走,沿路有兩撥人唱歌,路邊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姑娘彈著吉他賣唱,馬路另一邊,一個樂隊動次打次的賣唱,超級無敵好玩,你會感慨這個城市裡連賣唱的都是專業的(從設備到人)。走進南京路看見路頭上有一圈人在玩遊戲,再往裡走,可以看見一圈人跳雙人舞,旁邊先開始只有一個薩克斯,奏著奏著,有個路人拿出自己的小提琴就跟著薩克斯和了起來。再往裡走,一個矮矮的指揮,放著他們那些年流行的大合唱,路人甲乙丙丁自覺向後排排站好隊,跟著指揮大聲的唱起來,從三五個人到十多個人,大家都是自發來唱的,指揮越來越在狀態,感覺像是擁有了世界……

那時候網上正傳著一個外地家長帶小孩在地鐵隨地大小便的視頻,視頻里吵得很厲害,但如果仔細看,你會發現,上海的阿姨會隨身帶塑料袋,不管認不認識你,都會苦口婆心的勸你不要做錯事,你甚至會覺得她們莫名其妙。沒錯,沒來體會過上海的人肯定不會相信,上海人確實很熱心腸,好人哪裡都有,不要因為社會上的傳言而搞地域歧視,有的地方你沒去過就少說兩句,有的人你沒接觸過就不要亂說話。如果是你做錯事被譴責那就沒辦法了,誰不愛自己的家鄉,誰不希望別人也和自己一樣愛自己的家鄉。(就比如我青島,每次去海邊看到遊客們扔在海里的垃圾我就會火大!)

於是乎,我讀了研,身邊桑海寧也不少,大家都很歡樂,我已經好久沒有聽到桑海寧說「外地人」這三個字了。有次去看展,回來了路上,望到了正在建的上海中心,我旁邊一個桑海小姑娘說「其實,多虧了這些工人,否則上海永遠不可能是國際大都市,桑海寧么,自我感覺良好,誰會願意去工地搬磚啊……」話音未落,我已被感動的稀里嘩啦,好想替正在蓋樓的工人們對她說千萬聲個「謝謝!」估計大家跟我一樣,真心沒想到,土生土長的桑海寧會這麼想(輿論誤導嘛)。當然這個桑海小姑娘不是個例,我身邊這種人還是比較多的,他們都認同,文化差異有的時候是件很有趣的事,你說說你家鄉的特色我說說我家鄉的特色,飯桌上可以聊好久的。

說到與人相處,反正我是發現桑海小夥子喜歡你不會像北方爺們兒那樣直來直往,而是會默默對你好,默默守著你,反正一切都是默默的,如果哪天你發現有個男生,默默地對你好,各種關心你,還各種小心翼翼,偶爾還說不把你當女人的那種,姐妹們,就他了!他絕對喜歡你,而且喜歡到害怕失去的程度,我身邊曾經就有這麼個好男孩被我錯過了,嚶嚶嬰!對於上海人不喜歡跟外地人做親家這一說也沒撒可大驚小怪的,因為哪個地方的人都是啊,希望閨女嫁的近一點,親家近一點,文化差異少一點,矛盾少一點,這不是很正常的嘛,所以別掐啦,就饒過人家呆萌的桑海吧,莫名其妙遭到攻擊誰都會不開心嘛。

來這邊五年了,桑海愛物聽還是聽得懂的,說出來是不太標準,所以經常被糾錯(笑),桑海寧還是很好玩的,不過不排除偶爾會遇到一些小井市民,小井市民嘛,哪裡都有的,正常。總的來說,這五年還是很開心的。^^


和其他中小城市不同,上海是包容性很強的城市。

你的人生髮展到什麼層次,你在上海就會有什麼樣的體驗,無法一言以概之。

套用習總概括中美關係的話,上海內涵足夠豐富,容得下發展的特別不好和特別好的你。

十年前在上海工作過幾年。

頭半年簡直煎熬,因為上海話一句聽不懂。

後來漸漸喜歡上了上海話,很好聽。可惜現在連上海人會說的也不多了。

城市乾淨不幹凈,交通方便不方便,這些都是錢可以解決的。

城市大到這個份上,人文開放到這個份上,換一個地方只壘錢未必能解決。

幾十年的開埠口岸,積累的東西太多了。上海老克勒隱藏的驕傲,石庫門局促的驕傲,浦東從一片荒蕪到繁華的驕傲,每一個都有不同的理由,發展的腳步太快了,快到你感覺不到其中的艱辛。

至今懷念,當年單位里的張阿姨,收入微薄,但很和藹慈善,空下來就喜歡給我們講她韓國留學的兒子。她說孩子們沒有眼界怎麼行。這是十幾年前,雖然只是去韓國留學。等我加班的時候,她會默默的留下來,只為了做一碗我喜歡的面不讓我餓肚子。單位里的面是要付錢的,但這種情分,錢買不來。

至今沒忘,當年鄰居大哥,下崗自謀職業,其實收入不高,但每每在樓道里遇到都非常和氣,當我諮詢起附近不明白的事,那種熱情充滿誠懇。

上海人排外,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在我的生活印象中,上海很公平,你是自強的,就會得到尊重。你是頹廢的,不在上海也沒人待見你。

這也是很多中小城市給不了你的感覺。

P.S:特別懷念

隨時遇到的便利店,24小時服務,各種功能,生活方便到髮指。

過街天橋下的碟商,總有《24小時》最新的DVD,讓大洋彼岸的小強冒著槍林彈雨,陪我度過了無數一個人的周末。


LOOK

力波啤酒——喜歡上海的理由


來到知乎還沒有真正回答過什麼問題。

大多都是打醬油看著一些高大上的回答。默默想,牛人那麼多。

我還是努力工作吧。對了,我的工作基本從早上八點半開始到晚上12點。偶爾空下來會看下知乎。

有時候也常在知乎看到一些樸實無華的故事,讓人感動之餘還常常反思下自己。

額。我是普通大學畢業姑娘,目前畢業一年。在上海實習一年,呆的時間不長僅個人觀點,說說我眼裡的上海。

在上海生活的話第一個想到是住房問題、在市區內,如果你能在地鐵or公交車站旁找到一個房子(注是房子,不是隔斷房,不知道隔斷房的自己百度吧,上海很多網上放的低價房子都是隔斷房),這個房子能曬到太陽,有廚房,有衛生間1000-1500的價位。趕緊收過了吧!不要放過了。

當時我租的房子是通過中介公司找的,一般中介公司收30%的中介費。如果你的房子是2000一個月,那你至少交600給中介公司。而且上海的房租基本都是交三押一的模式。所以那你要租房子的話,第一個月至少要準備8600的房租。 哦當時我是跟房東協商分2個月付清。感謝當時的房東還蠻好的。當然你也可以不通過中介,就網上找到個人轉讓的房子,應該就不用付中介費啦。我通過中介找的那個房子之前是個電視台的姑娘住,房間已經被刷的粉粉的看起來特別溫馨有家的感覺。上海的小區一般來說都是非常便利的,基本小區旁邊的涵蓋了一切生活需要的,像菜場啊,幼兒園啊,眼鏡店啊,列印店啊,花店啊,雷允上啊,內衣店啊,衣服店啊,超市啊,火鍋店,各種不錯餐廳都在小區門口,一句話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什麼是沒有的。嗯
超便利,走一個馬路口就是悅達889,我也曾在889看到一些劇組辦活動。像愛情公寓神馬,美嘉還是好漂亮O(∩_∩)O,還有一些樂團的演出,889下面吃的也是我晚上跟周末喜歡去逛的過條馬路就能到廣場。

所我對我住的小區幸福指數很高。除了便利還有小區附近還有很多以前的痕迹。我住萬航渡路,十字路口是武定西路。武定西路有個出名花園洋房,你走在這條路上就能感受到它有一股老上海的氣息,優雅風韻。它曾經是張愛玲的故居,現在變成以每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名字命名的和平官邸。經典的洋房住宅彰顯了舊上海的繁華跟關於那個時代的傳奇。人走了,時代變了,但是時間帶不走的留下來的都變成了一幅幅經典的畫面。他們在穿過時間的潮流中,更持久的留給一代一代的後人。

當然我說了那麼多,知乎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我住在靜安區。

靜安寺是2號線的其中一個站點,下了地鐵就能看到在這個繁華都市裡顯得特別與眾不同的寺廟。寺廟的右邊是久光,對面是靜安公園。靜安公園在建造的時候保存了當時就有五六十年樹齡的樹木,所以整個公園的環境特別清幽。公園裡樹陰下成為很多市民愛聚集的地方。公園裡還有一些英語角,一些老人在裡面跳舞,打拳。
公園裡湖中央的玻璃房子是家有異域風情的東南亞餐廳,不管室外湖邊有喝茶的沙發座與室內的玻璃地下室都是相當的劈情操。
不過上海劈情操的餐廳真的是很多。拿出手機大眾點評搜一搜~

在上海必用大眾點評。人手一個app。專門可以查詢一些點評高,劈情操的餐廳。於是土豪呢,就可以每天換不同外國餐廳去燒錢,不用擔心找不到高質量餐廳。大眾點評可以看一些優惠團購,點評真的是真實成份很高~


想當初我們在南京東路閑逛。無聊看餐廳,就進了一家西班牙烤肉自助!(⊙o⊙)哦(⊙o⊙)哦我還想找記錄截圖,好像那家店沒有了。我們進去那家店,裡面還有人唱歌表演,看起來不錯。剛坐下還沒看菜單馬上服務員把盤子上面放著烤肉拿上來了~ (⊙o⊙)(⊙o⊙)哦沒記錯一杯白開水20塊錢吧。哈哈 幾根香腸,幾個不知道什麼肉塊結束了這頓自助餐。後來想想有點虧,去大眾上看到好多人評是做一次生意的餐廳。我留了個,後悔吃飯不看點評。 結果幾天過去有人點贊。 現在好像點評上沒了,可能店關了吧!0.0

基本節假日不會去南京東路這種地方,太多遊人。而且那條路上基本上有的,其實身邊都有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相反南京西路倒是我們比較經常去。 西路進吳江路有很多好吃的。往前走還有梅龍鎮,恆隆,中信泰富。特別是節假日,類似聖誕節之類。商家裝扮的節日氛圍能讓我們走在路上也能忘卻12月的寒風。

西路一直往靜安寺走,還會看到在銅仁路上的東海廣場跟九安廣場。EF將九安廣場1樓原本是健身房改建成EF上海總部。嗯~EF的樹屋很特別,讓我感受到工作與舒適可以融為一體。

延安中路邊上有家馬勒別墅,南京西路上的中蘇友好大廈。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還有很多很多路過你就會忍不住多看幾眼的經典古建築。這些建築裡面曾經住著一些改變了我們歷史的偉人。抑或留下很多歷史變遷的證據。這些是除了工作以外,生活中不用花任何錢就感受到這個城市的不同,它的每個角落都散發著不同的故事。讓你在疲憊回家的路上,與他們擦肩而過依然覺得這點辛苦算什麼的欣慰感,也這個城市帶給我的幸福感。

額。在上海國際化的都市,包容了世界各地的朋友。多聊聊無形中更加了解了不同文化增長了很多見識。相對來說,在哪工作都是差不多的,都需要自身努力。但是上海機會會更多。 生活的話,你遇到的人更多,思想會更豐富。我們選擇的生活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人生長長短短,撇開物質與負能量(人的野心不同,對追求物質概念不同)如果你覺得開心幸福,那這個城市就值得你生活。

說了那麼多,其實我就想表達,拜託這麼多好吃的好玩的,還能這麼劈情操,年輕人還沒老,就體驗下也無妨,管他困難與現實。逼自己成長變強大才能繼續裝逼下去的嘛~。

不要吐槽,年輕姑娘的身材!

只是體現下心情的意思~

獻上最後一張圖片。自認為很喜歡的照片。

猜猜這是哪裡拍的?

上海依然是值得去生活的。為毛?我不是貢獻了那麼多私房照片說明這個問題了嘛~

在都有壓力的相同情況下,上海外在的便利跟國際化還是很值得去體驗的。


看了幾天的評論,直觀客觀的大家講的很詳細了,我決定還是講講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07年青島某普通大學材料專業畢業,當年上學的時候,就一個想法,留在青島。畢業的時候找工作接到幾個offer,一比較待遇就動搖了,當年青島的本科畢業我們這個行業基本上在兩千上下,上海的這個給兩千六,本人性格裡面有比較嚴重的妥協性,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上海這個歷史悠久的國企,製造業。

一待就是七年,沒有跳槽經歷。

我背著我媽幫我打包的行李,一個村裡面買的包一個裝著被子的蛇皮袋(當年怎麼沒覺得寒磣),從濟南坐了十一個小時的硬座到了上海,那是我第一次來上海,用舉目無親來形容十分貼切,出了火車站就腳底發麻,暈頭轉向了,上海太大了,樓又高又多,空氣里是大城市夏天特有的味道,找了很久才找對車站,找對我要乘的那個公交車。

車開動了,我的心思那個澎湃,上海,我來了!

看到馬路兩邊的高樓大廈,住宅樓陽台上涼著的被子和衣服,處處是生活的氣息,說不定以後這裡也有我的家(那個時候不清楚上海的房價如何)。

第一個月的工資是三千塊,比合同里約定的上浮了一些,我還記得第一次拿到這麼多年的高興,我把三千塊都取出來,看宿舍沒人(單位提供的兩人間宿舍),一張張擺在床上看。嘻嘻,別笑話我,我當時發工資的時候身上只剩下16塊錢了,印象極深。

那個時候主要消費就是到打浦路農工商和斜土路華聯兩個超市,這個區域是我對上海的最初的印象。還有很多的蘭州拉麵,羊肉串的路邊攤,便利店,生活的便利讓我很快就愛上了這裡。

後來要買輛自行車,別人告訴我在虯江路可以買到便宜的,於是跑到那裡才明白是黑車,花了一百五買了一輛捷安特,七八成新,這個夥計給當時的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騎著它到過很多地方,讓我更熟悉了上海,我騎著它去福州路,去老西門舊貨交易市場,後來租房住的時候,我還騎著它從瞿溪路一直到華師大附近,後來從華師大騎到大柏樹,後來帶著女朋友到處溜達它也功不可沒,直到現在我已經開了好幾年車也捨不得丟掉它。

後來認識了現在的老婆,因為專業吃香是小語種,她當年掙得比我多一點,大概四千多吧(現在也是多一點),女的掙多一點在上海好像不是丟人的事情,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倆主要在中山公園龍之夢一帶遊盪,那裡能消費得起的店基本上都到過,這裡留下了我們最美好的一部分回憶,有的時候就是這樣,你喜歡一個地方,並不因為這個地方有多美,只是因為你最美的回憶停留在這個地方。還有就是華師大後門的棗陽路,據說現在已經衰敗了,但是當年還是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消費很低,可以直接進華師大,這對於剛出校門沒多久的我們來說很爽,華師大很漂亮,我們可以冒充學生像大學戀人一樣到處遊盪。

再後來到了08年老婆跳槽再跳槽,薪水翻倍,但新公司做的不是很開心,這一段是她事業的不穩定期,我的工資也有提高,大概四千多,國企這點是不好,做得再好不會馬上體現在待遇上,不過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決定攢錢買房,專門弄了一個卡把每月能節省下來的錢存在裡面,其實現在想想這樣做挺形式化的,唯一意義就是提醒自己不要放棄,平常雖然把攢錢買房放在嘴邊,消費玩啊什麼的也都沒有太節省,該怎麼花就怎麼花。

09年老婆又跳槽到了現在這家公司,薪水又降回四千,但是這是一家美資公司,在上海同行業裡面做的很好,看到前景,也就忍了。因為在五角場,所以華師大租住的房子決定換到虹口區,在大柏樹地鐵站附近,這裡離她上班的地方近,一部公交車就能到。但是便利程度和華師大無法相提並論,門口只有一個華聯和一個老盛昌。

但是同時我們也看起房子來了,看楊浦看浦東,最遠看過靠近外高橋的地方,一下公交車出去只有車沒有行人,讓人懷疑是不是還在市裡,房子舊的嚇人,貴的嚇人。現在想想當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那個卡里當年大概只有十萬不到一點,其中一大部分是我老婆上一份薪水八千的時候攢下來的。看來看起,其中艱辛不言而喻,有的房子我們是真看不上,太老太舊,而且形狀古怪,其中一些是我們真買不起。最後就選擇了現在這個位於昌里路96年的房子,是老公房,但是各方面也都還滿意,關鍵是這一帶生活非常便利。雙方家長各拿出一點,湊了三十萬首付,當時是一萬六一平,小兩室五十幾個平米,純公積金貸款,十五年,大概一月還五千左右。房子買到了興奮了好一段時間,感覺自己終於有了安身立命的角落,不用在看房東的臉色了,不用擔心無盡的搬家了。房子買好了我們一整年都沒有裝修,就住在裡面,一是當時的裝修還可以忍受,和之前租房住的時候也差不多,最主要的是當時真拿不出錢來了,這一年在兩邊父母的催促下,我們把儀式辦了兩次,一次在我家一次在她家,相信很多人都和我們一樣吧,上海這邊本來說也要請大家吃頓飯,後來牽扯到要馬上裝修就不了了之了,到年底我就開始著手裝修了,主要是自己有了一部分積蓄,很多一部分是結婚的彩禮錢。操持過裝修的朋友應該知道裡面的辛苦,不多說了,反正這個過程幾個月讓我意識到自己是有做項目經理的潛質的,無意之間讓我增加了一份自信。同時這個時候我單位這個歷史悠久的國企的優勢發揮了一小下,可以給辦理上海戶口,不是對社會公布的那種,是特殊人才渠道,也可以理解成國企的優勢。但是結婚了的話就只能兩個人一起辦,有一個不合格兩個人都不能辦,又是一頓折騰,因為我戶口還掛在青島的一家戶口管理的小公司,所以有過當天飛的來回青島的體驗。最後天隨人願,我們兩個人都順利落戶,其實現在想想把戶口遷過來也沒有太實質的好處,最大的一個是歸屬感強了一點,一個是還沒出生的孩子的優勢,起碼是高考吧當時想。對了還有一個是台灣自由行。

所以10年和11年我們就是這樣二人生活,周末出去吃吃喝喝,看看電影,房貸因為只有公積金,自己往外拿的只有一千多,也不夠成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所以11年就攢夠了錢買了一輛車,十幾萬,代步而已,不過有了車確實擴大了活動的半徑,很多原來嫌遠的公園啊商場啊都可以方便往返,這點後來有了孩子更能體會到。

到12年就有了小寶,這臭小子給了我們生活新的意義和價值,雖然他媽媽不承認。我們的中心轉到了這小子身上。

13年用一句已經不流行的話來講,就是我們倆事業的上升期,孩子媽收入從最初的四千到了年薪二十萬,我的努力也有了回報,競聘做了管理崗位,工資和年終獎瞬間上漲,這個有國企經歷的朋友應該明白。

當然房子還是心頭的問題,目前就想著把這套賣掉再換套大一點的,但是現在有了小傢伙,很多事情不能那麼瀟洒了,方方面面要考慮清楚再動手。

還是在奮鬥期吧。

說了那麼多,對於我來講,在上海的生活體驗就是只要你不是隨波逐流,就不會太差,只要你有夢想有計劃有行動,生活會一點點好起來!


我現在住的房子套內面積統共十平米

考LEED時,書上說美國人平均90%的時間呆室內。那麼愛玩的美國人平均下來也才10%時間呆室外。

就我自己來說,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剩下的8小時碎片時間也很有可能是在家裡度過。住哪,對我生活品質影響很大。

所以,作為上漂族,今天不談周末去哪,下班約哪,度假飛哪。我將會以自己現在正在租住的和曾經租住的房子為切入點,講述最真實的上海外來務工人員生活狀態。

回答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現在的生活狀態,第二部分偷懶用的是之前總結的一份演講稿,如有時間,會將這兩部分整合。

這裡並沒有勵志故事,只有真實的生活。

---------------------------------------------------------------------------------------------------------------------------------

現在的生活:

相信外地來的朋友大部分都和我一樣,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沒有家財萬貫,父母遠在千里之外,隻身來到上海打拚,凡事都要靠自己。2012年一畢業,我就到了現在的建築設計公司,一干三年多。始終認為量入為出是年輕人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遇到困難不逃避,堅信順境逆境都是人生體驗。

木心先生在《上海賦》中講過:「也許住過亭子間,才不愧是科班出身的上海人」。

亭子間,通常是儲藏間改造或者露台加蓋的房間,面積一般不超10平米,冬冷夏熱,有的還沒有窗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梁偉峰寫的《論30年代「亭子間」青年文化與上海文化的關係》

現在租住的就是這樣一間10平米的亭子間。最大的優點是近二號線南京西路地鐵站,步行五分鐘。和同事朋友交流時我會自嘲說,現在住一梯一戶屋頂大平層,全明戶型無遮擋南北通透一門關,家電齊全可做飯,獨享景觀大露台。

其實房子就只有三層啊。我家就在三樓,後來加蓋的。

搬進去後各種問題,改造修繕了相當長的時間。

因為年久失修,之前颱風天還漏雨,說漏雨太給面子了,毫不誇張的說是外面下暴雨玄關那一塊到處掛瀑布,若無人看管,水可以漫進房間。廁所門的開啟方向也是朝走廊的,進出不便。家電傢具大部分都壞了,最鬱悶的是今年八月份剛搬進來,38度空調壞了,只能去健身房洗澡看書,後來被好心同事收留了兩晚。迎難而上,該修的修,該買的買,現在總算全部搞定。

以上這些都不是事兒,看看工資單,想想月租是月薪的1/7,忍了。

戶型圖如下

最大的改動是把廁所門改成向內開啟,傢具擺放這幾乎是唯一解,既不能影響兩邊開窗,又要能放得下我的琴,當初簡直和玩推箱子遊戲似的。

家中小物件

DIY陶瓷+3D列印大白

左邊這張這就算是客廳了,兩個柜子宜家買的,199一個。桌子凳子地毯都是宜家的,加起來不超200,非常實用。天花板下的強力伸縮桿淘寶買的可以充分利用豎向空間。百葉窗淘寶定製,牆紙買了自粘型的貼上。一個不足6平米的房間有兩扇窗一扇門,也真是夠了。宜家這個檯燈超級實用。床墊也是宜家買的。一直覺得宜家就是漂泊的代名詞。

「客廳」全景

展示一下伸縮桿怎麼配合宜家的收納格子利用豎向空間,乾衣櫃不是特別美觀但確實好用,搬了幾次家都沒能捨棄。現在拿來當衣櫃了,正好塞在這個角落。梅雨季節,烘衣服巨給力。

沒錯,這就是廚房了,只需要一塊淘寶定製的木板,多肉因為之前住的房子朝北沒陽光死了兩盆,唉。但在上海三年,因為干建築時常加班或者社交,基本上不做飯,但留著這個念想也是好的。這裡正對著的坡屋頂就可以通到屋頂大露台。藉助宜家踏腳凳可以輕鬆爬上去。^_^

鏡子是淘寶買的四格自粘鏡,三格粘在卧室牆上當穿衣鏡,一格粘在這裡當洗漱鏡。吸盤式的收納架和花灑架是韓國某品牌,看中它吸力大並且可重複使用。花灑為什麼放這裡?這樣冬天才有熱水用,買了暖風機也是因為洗手間沒有採暖設施,條件艱苦。╭(╯^╰)╮

終於可以放這張了,私家獨享景觀露台。 ╭(╯v╰)╮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屋不在大,住得下我就行~

我是過去和現在的分割線

---------------------------------------------------------------------------------------------------------------------------------

公司組織過一次題為RESIDE的論壇,當時報名參加了其中一次演講,講的大部分是上海,也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註:Reside和residential的詞根相同,意為「居住」。

內容如下:

與居住相關的關鍵詞在上圖列了一下,以我個人經驗來說,步行可達(walkable)是最重要的屬性。也可以理解為地理位置即Location。步行可達的目的地為工作地、醫院、超市、影院、健身房、理髮店等等。步行到不了,但公交便利也是不錯的。平實上班非常忙碌,所以儘可能壓縮在路上的時間。

當然,職業不同社會角色不同,側重點都會有所不同。100個人可以有100張不同的關鍵詞雲圖。

---------------------------------------------------------------------------------------------------------------------------------

1,2011年7月,這時我還是一名留學生,沒有收入,全靠坑爸媽。這套房子月租約為人民幣5000。地處芝加哥北部居住區,上學要先坐公交再換乘地鐵,路上耗時1小時。之所以選擇住在1小時開外的地方,一個是因為第一次租房沒經驗,另一個也是因為學校在南邊黑人區,離的近的同樣價位的房子並不太安全。總結來說,這房子什麼都好,就是太遠。

2011年7月-2012年7月

地址:紅線Belmont站步行10分鐘

距學校:1小時

月租金:5000

凈面積:36㎡

衛生間:套內

廚房:套內

優點:空間大,分區明確,湖景房,南向採光好

缺點:太遠,通風差

把芝加哥求學時租的房子放上來,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租房,處於時間線的開端,可以用來做參照物。後來也看到了一句話,上學/班路上時間大於1小時,將會沒有幸福感,所以這一段經歷也讓我在今後的數次租房選擇中,果斷把地段列為最重要的考量。對此後在上海的生活影響深遠,結果可能相當戲劇化。

---------------------------------------------------------------------------------------------------------------------------------

2,這段時間剛開始工作,娛樂活動相對較少,工作和家成了生活的全部。但家裡不見天日味道大,生活質量相對差。所以半張照片都沒留下就是對這一時期最好的詮釋。

2012年9月-2013年3月

地址:老西門地鐵口

距公司:步行12分鐘

月租金:3000

凈面積:29㎡

衛生間:套內

廚房:套內

優點:空間大,層高高,分區明確,價低

缺點:潮濕,通風差,自然光不足

---------------------------------------------------------------------------------------------------------------------------------

3,因為男朋友也來上海工作了,也因為之前的房子不大好,就換到了這個寬敞的房子。房子離公司近,性價比高,居住體驗很棒。因為很少做飯,雖然四個人合用一個衛生間,大家上班和作息都有時差,沒有發生過搶廁所的情況,還算方便。這一時期會騎自行車到處玩到處逛,開始有社交,逐漸適應了上漂生活。13年下半年男票把車開來了上海,雖然地下車庫每月550的停車費,但生活質量確實提升了不少,周末也經常會短途旅行。

2013年3月-2014年6月

地址:豫園地鐵口

距公司:步行15分鐘

月租金:3600

凈面積:26㎡

衛生間:合用

廚房:合用

優點:空間大,光線足,大陽台很通氣,朝南

缺點:廚房廁所合用,隔音差有時候很吵

---------------------------------------------------------------------------------------------------------------------------------

4,BUT!好景不長,有一天二房東突然打來電話說了那句上漂族最熟悉的話:房東要賣房子,你們能不能一個月之內搬走?於是就搬到了同個小區另一套房的主卧室,也算有了一點進步,房租又漲不少,有了套內衛生間但居住空間就小很多了。當時還養了我們的第一隻貓。生活還是相當美好的。但是也僅僅住了三個月。

2014年6月-2014年9月

地址:豫園地鐵口

距公司:步行15分鐘

月租金:4200

凈面積:23㎡

衛生間:套呢

廚房:合用

優點:獨用衛生間,朝南

缺點:合用廚房,空間小

---------------------------------------------------------------------------------------------------------------------------------

5,之前提到,上套房子周周正正的,為什麼只住了三個月?猜對了,因為三個月快到的時候二房東又說了他的名言:房東要賣房子,你們能不能一個月之內搬走?這次搬家學乖了,租之前向中介確認,中介說,這房子房東用來養老的,不會賣。於是我們咬咬牙租了下來。男票和我都是建築師,所以5200的月租勉強可以承受。但這房子小得爸媽看了都不忍心貓咪住,就把貓咪帶回老家了。所以搬到這裡以後,就和貓咪拜拜了。

還記得之前芝加哥租的那套房子嗎,同樣租金,天壤之別。

這房子在南京西路,去新天地沒車可坐,基本上每天打車上班,男票公司在靜安寺,走過去15分鐘,還算好。但是這個地段停車費一個月1000,於是我們把車停到了一公里開外的小區仍舊500一個月,說白了還是開不起,之後也就把車開回了老家。

就在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時候,危機出現了。

2015年三月代理中介打來電話說:房東要賣房子,你們能不能一個月之內搬走?這讓我們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說好的養老呢?說好的不賣呢?雖然後來這件事不了了之,但是家裡龍頭壞了馬桶壞了,代理中介也從此不管了。當然這是一個插曲真正的危機在後面。

大家都知道14年地產行業開始下行,春江水暖鴨先知,建築設計行也不景氣。15年6月開始,男票因媽媽病重申請了停薪留職,一個月後公司因為沒有項目便通知他不要回去上班了,令他強制休假至今,很多他的同事乾脆就被裁員了。

7月初,看著每月5200的房租和300+的水電費(已經獨立承擔了一個月),再看看自己的漲薪幅度區區4%(我們公司6月漲薪),扣完稅到手現金甚至還少了。一度還想如果有價格差不多的,就還租這裡省的搬家麻煩,但一問,同一幢樓里同樣戶型的房子已漲到6500。

做了一個決定,搬家,然後把這套房子掛上了Airbnb,由於地段好,很快短租出去了。趁房客來前,找房子吧。

尋尋覓覓,最終找到了開頭那間史上最奇葩的房子。由於是後來租的,所以那套房子就不在這份演講里了╭(╯v╰)╮

2014年9月-2015年8月

地址:距南京西路地鐵站5分鐘

距公司:打車15分鐘

月租金:5200

凈面積:26㎡

衛生間:套內

廚房:套內

優點:獨用廚衛,周邊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獨立的廳和卧室

缺點:空間小,朝向差,沒有自然通風。能耗貴,空調4.8一度電,熱水26一噸。

---------------------------------------------------------------------------------------------------------------------------------

我把之前租的幾個房子放在一起比較了一下

1號芝加哥那套,只有一條路,就是巴士換地鐵加步行

2到4號來上海早期租的房子離公司近,上班要麼騎車要麼走路,相當愜意。

5號離得較遠,每天早上都有海量人打車去南京西路上班,所以也有海量空車,所以上班要麼打車要麼優步。

---------------------------------------------------------------------------------------------------------------------------------

做這個演講的時候大白剛上映,呵呵噠~

將幾項關鍵點列出,並且量化打分以後,就上海來說,客廳合租的2號房生活是相對舒適的一段時光。

---------------------------------------------------------------------------------------------------------------------------------

總結了一下芝加哥生活的精髓。

芝加哥是著名的線性城市,南北戰線拉得巨長,所以出行主要還是以地鐵為主。我稱自己在芝加哥的的生活方式為BMW Style即Bus Metro Walk(巴士,地鐵,步行)Style。

---------------------------------------------------------------------------------------------------------------------------------

而上漂建築師生活就可以用這句話概括拉╭(╯v╰)╮

加班和搬家都是我的生活常態呢~棒棒噠~

其實演講最後,我還賤嗖嗖的加了句,我喜歡搬家,同學們驚訝不已。

我解釋道,搬家可以讓我的生活狀態始終維持在極簡狀態,去IIT和密斯親密接觸的這幾年書真是沒白讀~呵呵噠~

然後,現在住的房子,我們最後再複習一遍:

近南京西路地鐵站,步行5分鐘。一梯一戶的屋頂大平層,全明戶型無遮擋,南北通透一門關,家電齊全可做飯,獨享景觀大露台。么么噠~

2015年4月15日新拍的房內現狀,已經和平面圖的布置很不一樣啦。把琴請出去了,圓桌換成宜家方桌加了椅子和檯燈,算是有學習角了,衣櫃也換了顏色更搭的。東西少了之後,床也換了個方向,更加高效的利用空間。

白天效果圖,光線很好。

2016年四月三十日新照片


你把Jay-Z的歌曲Empire State Of Mind的歌詞看懂了,差不多就是上海的感覺了

...since I made it here

I can make it anywhere...

...Eight million stories out there, and they"re naked

Cities is a pity, half of y"all won"t make it...

...the city of sin is a pity on a whim

good girls gone bad, the city"s filled with them...

...to the city, you"re a virgin

and Jesus can"t save you, life starts when the church ends...

...concrete jungle where dreams are made up

there"s nothing you can"t do...

「魔都」真的是個很貼切的名字,這個城市太有魔力,讓人著迷


作為中產的一份子,談談上海的中產社會的性質。我認為一個城市的發達程度是普通市民的生活水平,物質上是否能在有限的預算里購買到體面、設計優良和高品質的生活用品,精神上是否能至少把「追求藝術和美」、「個體差異性」作為社會風尚的一部分,這種全貧富的兩頭兼顧的彈性和廣度,能成為構建一個市民社會的基本。上海在這兩個方面就做得很不錯,而且充分體現出一個中產階級為主要人群的社會性質。

但是從人性觀察的角度,不客氣地總結一下,就是在有限的預算里又要實用又要美觀,然後自以為是挑剔和自己沒有共同「審美品位」的人。這就是所謂「小市民」氣。(出問題的是挑剔別人)

物質上拿生活用品店來說。上海我最喜歡它便宜的東西里也有好的,IKEA啊名創優品啊購物中心下面的家居館,購置點讓人舒心的小杯子、小置物筐真的不用你大出血或者大費周章(MUJI這種價格算中檔了);那另一方面高消費程度的店就更不勝枚舉,3000塊一個的杯子請便。

藝術和文學,大多數上海人還是有點把它們裝飾化,普遍認為與其把它們帶進自己的心,還不如把它們放在自己的客廳里供人談論鑒賞(笑)。確實對於太純粹、太不功利、尤其出過幾個瘋人如梵高尼採的東西,大部分的上海人是會有點戒備的,誇兩句,然後離遠一點。但是陽春雪還是要沾一點,強制性地沾一點,因為這對這樣才會顯得對錢和前途沒有那種窮凶極惡的在意。這點不在意也是上海人所在意的。所以上海人吃西菜要知道用勺子叉子的順序、音樂會不時地要去一去、小雕塑和書還是要買了放在客廳,不過大家也不會很在意你買的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還是《中國哲學簡史》。

很中產階級地小心翼翼、又很中產階級地自高自大,始終脫不了勢利看人,其必然性在於上海社會結構如此、經濟結構如此。所以另一方面說給想融入上海社會的人們也指明了方向,只要看上去得體有錢,便得青眼相待(滑稽)。

以上。

有點satire太多了,女孩子要矜持誒嘿嘿:)。


很容易有夢想,也很容易絕望。


1.上海應當是中國大陸最西化的城市。若以西方為標準,上海應當是中國大陸最先進的城市。

2.若把城市當成「工具」,上海極為出色,各種便利,細節也不錯,交通狀況比同等量級的北京好太多,服務業也很好。

3.上海的商業氛圍很好。

4.作為北方人,我對上海的人文環境不太適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是隔閡著點兒什麼,很難交心。據我觀察,南方人在上海對此相對適應。北方人中,把這種交往方式視為「先進」的可能會跟著學,而同時也有相當多的北方人同我有一樣的感受。相比之下,雖然北京粗獷,但在北京,我感覺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非常容易融入。

6.上海的整個城市氛圍功利心太重,大部分人考慮事情的出發點是「圖個實惠」,個人感覺缺少大局觀,更高的追求和家國天下的情懷。以大學生為例(可能不太恰當):按理說,復旦交大雖然距離清華北大有差距,但確實算得上國內第一梯隊的學校,但個人感覺雙方差距很大。當上海交大的學生熱衷於去某某外企拿年薪多少多少的offer時,清北的很多學生已經在追求更多層次的東西。我曾問過一個清華機械碩士為何去美國讀化工博士,他的回答是「我想解決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瓶頸」,我忘不了當時自己的震驚,真切的感受到「這就是清華學子!」「但我接觸到的上交學生,雖然厲害,但缺少了清華學生的這份」創造「,」改變「,」領導「的追求。在我看來,眼前的苟且是我們普通人要先解決的問題好嗎?你們那麼牛,應該同時追求一下詩和遠方吧,但遺憾的是,我從他們身上看不到,只看到他們在追求更好的公司,更賺錢的職位,更有」質感「的生活...


夜深難寐,這幾年養成夜深人靜翻著記憶的習慣,當然也遙想明天。年齡大了吧。

看到有人說「生活在上海已是一種習慣」,我打心眼裡認可。說來好笑,一個男人因為高中時讀了太多安妮寶貝的文字,畢業後義無反顧的來到上海,從2009年7月一待到現在,從24歲變成了30歲。這麼多年的時光里我尤其懷念初來乍到的2009年,問過身邊朋友,他們對第一年的記憶尤為深刻,只是每個人選擇記憶的方式不太一樣,我當時可能是怕年齡大了記憶力下降,於是在那一年寫了太多的文字,翻開昔日所寫的文字過往彷彿仍歷歷在目。我的記憶只把那段時光填滿了,2011年至今的我現實的要命,無論如何再也寫不出以前的文字,但我始終愛這個城市到骨子裡。

「在上海生活是怎樣的一番體驗?」——一些我初來上海時關於這個城市的文字描述。

2009年,我在左小臂內側紋了一個「堅」字,再困難也要堅定、堅強的走下去。

再寫點備註吧:我第一年前四個月住在顓橋的民居,是用廚房搭建出來只能擺放一張床月租260元的隔板間。搬過至少六次家,安妮寶貝書里描寫的衡山路和高中時投稿的《萌芽》雜誌都在徐匯區,能住在衡山路是我內心的嚮往,它代表著租金上漲自己需具備更強能力去負擔,顓橋-上海南站-錦江樂園-古美路-宜山路-徐家匯,算一步一個腳印吧。後來我把房子買在徐匯區,在這個城市裡擁有了屬於我自己的朝南大陽台,娶了徐匯區的女人,這是後話。

從最早的廣告公司小伙變成有略有名氣的職業媒體人,故事之後講。

前年見到陸悅農,並和他合作過兩期雜誌的內容。

也是前年見到安妮寶貝,笑著和她說,「我是因為你來了上海,並愛上了這裡」。

久而久之,我在這裡,不願離去。


哎呀,幾乎沒有在知乎上面認認真真的長篇多圖回答問題呢,但是這個我想我還是有一點點發言權滴。哦呵呵呵呵

--------------------------------------------來割一個---------------------------------------------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情況:

廣告狗,

從12年9月來到上海實習轉正,至今。

1.住:

說說上海租房的大體情況(個人感受):

總的來說上海房租比北京便宜20%左右(當然物價也相應會貴10%~20%),市中心單間(非隔斷)的價格1200-2000都有,是老公房和新小區的區別了。

本人先後住過以下幾個地方。

你沒看錯,雖然我只來了上海兩年多,但我就是住過這麼多地方,最少也有2個月(二房東違約的緣故),圈圈標記的地方就是我一時間找不到房子而在青旅暫住一個月的地方。

這些地方住下來,總體的感受就是,方便。

無論是哪裡,毫不誇張的說,下樓10分鐘之內必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所住過的六個地方,有五個步行20分鐘之內就可以到一個商業圈。所以一個人閑的沒事就去附近看電影,結果一不小心就包場了,這種事我沒少干(孤獨等級十顆星,我可是有孤獨基因的男人,耶)。

忘了補充一句,看上圖,中間紫色圈圈圍住的近似矩形的地方,就可以算作是市中心了。也就是說,即使是在上海市中心之外,你也可以活得很舒服。(本人也去北京呆過兩月,尼瑪走老半天感覺身邊還是荒村野店。經常和北京朋友開玩笑說,在北京晚上想辦事了,連套套都買不到。諸如此類的事我就不過多吐槽了)

房租的話,目前都沒有超過1200,大部分租的都是老公房,一個因為剛剛畢業,便宜;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人氣」在。所謂「人氣」是指之前有房東住過的痕迹(不像隔板間,房東純粹為了錢),所以各方面都會很方便。老公房不會很新的裝修,但是你自己花點心思弄弄還是能過得蠻舒服的。

以下就是我的小狗窩(房子是空的,傢具(桌子+衣櫃)都是宜家買的,牆被房東剛剛塗過):

題外話:其實也可以買個宜家39元的拉克桌,再在淘寶買個懶人沙發,有錢再花200多買地毯,往地上一鋪也是挺愜意的。

2.展覽演唱會話劇各項文藝活動

上海有很多很多展覽哦。因為做廣告特別忙的緣故,閑下來就想休息,所以我去看展覽的頻率不高,差不多是兩個月一次,看過:安迪沃霍爾、草間彌生、莫奈、梵高、迪奧、蔡國強……還有很多藝術園區,都是開放式免費的,什麼M50、K11、1933等等等等,沒事就去裡面兜一圈,能夠好好培養你身上的藝術細菌呢。演唱會話劇音樂劇音樂節以及民間團體自發組織的免費各種東西,都很多喲。感覺來到上海後整個人都變洋氣了。哦呵呵呵呵。

3.吃

吃的我沒辦法說很多,我本身是武漢的,喜歡咸辣重口味,上海的濃油赤醬有點hold不住。初來上海發現生煎是甜的,但是上海的朋友們非要說不是甜的,這就算了。。。後來我發現炒白菜也有甜的。。。OMG。。。感覺世界觀都開始崩塌了。

話說回來,魔都畢竟是魔都,火鍋燒烤川菜香菜港式茶餐廳啥都有。有錢還能去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米其林餐廳或者人均2000的壽司料理呢,不過我都沒去過。ヾ(o???)?

4.鍛煉健身

地段稍微好點的地方,附近必定有健身房游泳館公共球場之類的;稍微遠點的地方呢,有大學操場或者你可以沿著僻靜車少的地方跑步。

上次住的地方,步行20分鐘就可以到游泳館了呢。我公司附近步行二十分鐘也有一個小型私立游泳館。我現在住的地方,坐3站就到了游泳館,一刻鐘不到。

健身房還沒去過,反正也是哪哪都有。

除了冬天沒暖氣,其實魔都挺適宜人居住的

想到了誰說的這麼一句話:「上海很公平,它不看你的出身,只看錢。而錢是平等的,你有本事就能去賺。」

好啦就寫這麼多了,亂七八糟的文筆,以後再來填坑吧。


一個典型的中國城市,住著一群典型的中國人。

中國人的定義:social climber,削尖腦袋做高級人,最好是外國人。覺得自己最洋派,別人都是中xiang國wo人nin。


推薦閱讀:

在當代,出現的新事物中什麼對人們荼毒最深?
為什麼很少有人把兔子當寵物養?
熬夜真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傷害么?早睡早起對身體一定好么?
如何挑選男士圍巾?
如何判斷貓的性別?

TAG:上海 | 生活 | 上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