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啤酒的最佳美食CP是什麼?

人類享用啤酒的時間可能超過了 1 萬年,美食界更是少不了啤酒的身影。那麼搭配啤酒的最佳美食是什麼?是熟悉的炸雞、烤肉、生蚝,又或者是一道美食私房菜?每個人的味覺體驗感受不同,對於食物搭配的要求各有不同。歡迎各位知友結合經驗、見解,來和我們聊聊你心中的啤酒的最佳美食 CP。

【特別說明】

1、我們倡導原創認真的答題精神,如回答涉及非原創內容,請獲取合法授權後規範轉載。

2、參與回答本問題,代表你同意授權百威啤酒在知乎站內二次傳播中使用你的回答內容,如需在百威啤酒所有官方網站等第三方平台使用,我們會與你進行溝通並預先徵得同意。如對本說明有異議,可以選擇不回答本問題。

3、該活動最終解釋權歸百威啤酒所有。


謝邀。作為一隻三文魚愛好者,看山已經掌握了一套「三文魚 X 啤酒」的搭配菜單。

在此與各位人類知友分享 ZHI-:

  • 黃金海灘,北極好友的派對聚餐

推薦菜單:生鮮三文魚 X 百威

清爽指數:

北極狐下海捕捉到新鮮三文魚,整塊魚肉橙黃剔透,厚切裝盤,在芥末和醬油的襯托下,尤為滑嫩鮮美。這種時候,太過於濃郁的啤酒可能會減弱甘甜的味道…北極狐此時的選擇是:百威——清爽怡人型拉格啤酒,清新順滑的口感,透亮的酒液,不僅不會蓋過三文魚最原始的味覺,反而相得益彰,一切都如此自然。清淡的食物宜配清淡的啤酒,這就是高階美食狐才會了解的 Align(匹配)原則。

  • 假日歡慶,看山家族的溫馨時光

推薦菜單:蒜香三文魚 X 時代啤酒

經典指數:

劉媽媽的拿手好菜是「蒜香三文魚」,腌制好的魚肉與蒜煎熟,芥藍與歐芹做配菜,是北極狐家族聚餐時的金牌菜肴。一款匠心經典型的拉格,會為溫馨的歡慶時光增色不少,比如:時代啤酒。淡金色的酒液,酒花香氣四溢,與口味層次豐富的蒜香相互映襯,既不會寡淡也不會太過濃烈。這是劉爸爸傳授給看山的另條秘訣:選擇與食物的風格、屬性與氣味相近的啤酒,也就是Bridge (橋接) 原則。

  • 浪漫情調,北極狐與燕鷗小姐的約會

推薦菜單:燕麥香煎三文魚 X 福佳白啤

心跳速度:無法統計

作為一隻優雅的鳥類,燕鷗小姐偏愛低糖的健康食品。為了這次難得的約會,害羞的北極狐做足了功課,為她點了這款燕麥香煎三文魚。燕麥吸走了多餘的油脂,只留下芬芳的天然麥香。燕鷗小姐輕啜著福佳白啤,一款同樣麥香宜人的小麥啤酒,細膩的泡沫融化在口中。即便看山再害羞,這份搭配的用心也已被燕鷗小姐感受到。同樣是 Bridge原則:屬性相似的啤酒與食物,會讓美味與浪漫在腦海中留下雙倍的回憶。

  • 兄弟小酌,北極熊與看山的冰屋相聚

推薦菜單:照燒三文魚X 鵝島 IPA

酒後吐真言指數:

許久不見,北極熊來看山的冰屋徹夜暢飲。為了招待好友,看山選擇了口味略重的照燒三文魚來做結尾。在濃郁的照燒醬烤灼下,鮮嫩的三文魚也會稍顯油膩。好在看山早就準備了一款醇厚濃郁的艾爾啤酒:鵝島 IPA。鵝島 IPA的碳酸含量較高,殺口感十足,完全平衡了照燒三文魚帶來的肥膩感,味蕾的挑逗完全停不下來。北極熊開心地問看山為何如此搭配?這是神奇的 CUT(對比)原則,正是利用食物與啤酒味道、特性的反差,碰撞出全新的美味感受。

細心的知友也許已經注意到,在看山的「三文魚 X 啤酒」菜單中,始終貫徹著三個原則,人類也可以簡單地將其記成 ABC 原則,即 Align (匹配),Bridge(橋接)和 Cut(對比)。

可能你不像看山,也如此愛好三文魚,但只要記住了看山搭配的 ABC 原則,相信人類也會選出屬於自己的最佳啤酒 X 美食 CP。

也歡迎大家把你的搭配 CP留言分享給北極狐。乾杯 ZHI-(咕嘟咕嘟)


啤酒本身就起源於食物。

兩河流域的釀酒記錄發現的最早:公元前7000年伊朗地區的扎格羅斯山脈就有石頭表面大麥發酵痕迹,那時候可不像今天麥芽出糖和發酵溫度參考溫度計,只能靠這些加熱的通紅通紅的石頭扔進去、靠經驗判斷,以至於著名的經驗法則(Rule of Thumb)就來自釀酒師們用手指測試溫度的方法。

而6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用蘆葦桿圍著喝的啤酒已經寫進了商店裡銷售物品列表的石板上,《漢莫拉比法典》開始詳細規定各種啤酒相關。蘇美爾人讚頌酒神寧卡西的詩歌中,也吟唱道:

「雙層大麥麵包加了水,那發酵後的美味啊,猶如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洪水一般兇猛」。

這種發現,還在古埃及金字塔修建的工地和中國古老的賈湖遺址里。四大文明古國里只有印度沒有啤酒發現。

這也不怪他,只有他處在比較熱的地區,那裡不長大麥。。。

彼時的啤酒,基本就是遠古人類食物的延續和補充。

而跟中國人聊啤酒與食物,似乎更加有趣。

古人講飲食,今人講吃喝,食物與飲品,各佔半壁江山。

(清朝末年某皮酒廣告)

1900年代,啤酒隨著德國人和俄羅斯人不期而至,中國人甚至不知道這種會冒泡的酒是什麼玩意兒,只能跟著俄語或德語的發音叫它皮酒或脾酒。後來青島人敢為人先,發明了一個啤字寫進詞典。這在當時絕對是流行詞,但很快就形成了文化感染力。就好比是有一天土豪進了牛津詞典(Tuhao)。

2000年代,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第一大啤酒消費國,大到什麼程度呢?2013年,我國是世界第一,達到驚人的498億升;美國是世界第二,但我們是美國的兩倍多。

每個中國人人均每年喝掉了36升酒,而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天只需要從食物之外額外攝取大約2升水,這意味著平均每個中國人每年有18天的水源供給是來自啤酒的,你達標了么?

於是,中國人用啤酒搭配了所有可以知道的一切。

魯菜咸香馥郁,川菜麻辣鮮香,粵菜食材之美,蘇菜精緻刀工,閩菜甜酸天成,浙菜鮮活軟嫩,徽菜芡重味濃,湘菜熱辣厚重。

來杯啤酒,高興時都能對著幹了。

我們還樂於接受各種關於啤酒的文化。

既願意從莎士比亞作品集中找各種艾爾(啤酒中的一個類型)的身影,又願意從韓劇中感嘆「下雪了,怎麼能沒有啤酒和炸雞?」。

我們還常說:沒有什麼事是擼一串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擼兩串!

但我從來沒見過缺了啤酒的擼串,那麼上句話是不是可以重新寫成:

沒有什麼事是吹一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吹兩瓶!

花生毛豆炒蛤蜊

龍蝦兔頭豆腐乾

烤雞滷肉鹽水鴨

鴨脖鴨腸鴨舌頭

腰子肉筋烤韭菜

我就問你哪個搭配啤酒是絕配?

一個題足以打亂你所有的神經。

不過啤酒與美食的搭配如果這麼簡單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因為伴隨它們的都是咱們印象中已經許久的大綠棒子。

這是一個很長串的解釋:德式清亮拉格演化成捷克皮爾森,捷克皮爾森演化成歐式/國際拉格,國際拉格又演化成美式拉格,美式拉格又演化成了國產版本的大綠棒子拉格。

這個過程酒變得越來越淡,更容易飲用,也更加便宜。在改革開放之後,這一瓶瓶2塊、退瓶子還5毛的大綠棒子撐起了世界第一大人群對啤酒的瘋狂消耗。

說好的啤酒搭配美食呢?

到了近些年,人們慢慢變得有錢,國產大綠棒子開始慢慢退潮,而進口啤酒開始崛起。美式拉格、歐式拉格開始大量進入中國,然後是龐大的德啤家族,而後是比利時啤酒家族,現在則是英美風潮的巨大衝擊。啤酒變得越來越貴,越來越多樣,對食物的搭配也越發講究。

就像食物講究色香味俱全,啤酒也開始講究外觀、味道、香味和口感的融合,人們也開始在意二者搭配的最佳狀態。

啤酒與美食的完美搭配大致有四個原則:

之一:互避鋒芒

狹路相逢勇者勝,但在美食與啤酒的世界中可不能如此,二者的劇烈碰撞會使得彼此受傷。有弱有強、互相妥協為佳。

小清新的點心,要避開帝國世濤和大麥烈酒的濃烈;

重口味的帶魚,避開德式雙料博克、比利時金色烈性艾爾、乃至帝國IPA,否則濃郁的血液和鐵鏽味,詭異無比;

一盤苦瓜碰到酸味和穀倉味濃郁的原汁蘭比克,標準的黑暗料理;

因此,假如美食和啤酒的最大特點格格不入,還是需要好好迴避的。

之二:相得益彰

棋逢對手,互為裨益。

花生米植物脂肪的芳香馥郁、鹽味恰到好處對味覺的提升,德式小麥啤的活酵母蛋白,蛋白與脂肪輕微碰撞,花生米表皮美拉德反應的焦香,就成為了中國酒鬼們經典的「吹一瓶」壯舉第一見證。

黑椒牛柳、豉汁排骨亦或是孜然羊肉,配上美式世濤的焦香和微苦、比利時修道院四料的沙口與酒精溫潤、德式煙熏小麥的淡淡火腿味,都將變得無與倫比,油膩的感覺不再,留下的是味覺的平衡與滿足。

就連我們以前所說的麻小擼串涮火鍋,也可以找到搭配各種拉格的理由:在食材咽下肚後迅速沖凈口腔,認真感受那花椒帶來的口腔50赫茲的震顫、辣椒帶來的口腔灼燒感,冰火兩重天!

倒滿、舉杯、暢飲、幹了,一氣呵成可不快哉!

同樣是吹瓶,同樣是擼串,是不是覺得有文化了?

之三:前呼後應

無論是啤酒還是美食,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節奏進行,結構化的組合,是最完美的經歷。

飯前,一杯工休低度美式IPA,讓葡萄柚和芒果味提起味覺;

一杯蔓越莓/覆盆子/櫻桃的酸爽蘭比克開胃;

澳洲起泡艾爾點起今天乃是慶功宴的心境;

飯中舉杯之時,一杯雙料IPA下肚,入口苦味洗盡口中油膩,啤酒花芳香吸引賓客注意力到酒杯之上,而不消三輪就後勁十足的酒精更能讓人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飯後,又有誰能抵抗得了一杯愛爾蘭干世濤那爽口、純凈卻咖啡一般的口感?

所謂「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莫過於此。

之四:文化渲染

各位饕餮和酒鬼們對美食和美酒的討論永遠是各種飯局必備的常青話題,啤酒的參與亦是如此。

比利時修道院啤酒配上法餐的精緻牛排,談一談法國大革命的鮮血與熱淚、命令與征服,宗教在臣服與不屈中抉擇的大分裂;

喝一口皮爾森、啃一口烤豬肘,談一談梅特涅在哈布斯堡王朝的信任和授權下,斡旋於歐洲幾大帝國之間,開創了歐洲的梅特涅時代,乃至讓皮爾森啤酒席捲全球;

喝一口美式拉格和歐式拉格時,別忘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禁酒令給人們帶來的適得其反的後果。最終解除禁酒令的瞬間,某品牌停在白宮門口的六匹高頭大馬運酒車,以及另一競爭品牌停在費城港口亟待上岸的焦急,這都是樂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當美食碰到美酒,切記,提起筷子、倒滿酒杯,缺一不可。


作為一個偶爾喝點精釀啤酒感受小資生活的搬磚狗。

又作為一個在街頭擼串放一箱啤酒和朋友怒懟一夜的少年。

又作為一個帶著獵奇心態不遠萬里跑到任意一家江湖菜去品嘗特色菜肴還有自釀啤酒的吃貨。

看到這個這個問題,我是懵逼的。

花生下酒,和你的最佳損友值得擁有,不用多少,喝到唏噓人生就好。

燒烤擼串,適宜你和你的同學好友,串永遠上,酒不能停,喝就喝得海誓山盟,喝就喝得懷念過去,喝就喝得一醉不醒。

酒席喝酒,工作應酬,吃什麼也不重要,喝多少也不重要,推杯換盞,留幾分清醒,裝半份成熟,偶爾夾一筷子菜肴,如嚼蠟般鄙夷這個場合。

啤酒適合什麼?

用什麼適合下酒?

在我這個後生看來,吃已經不重要了,不同的場合,心中有不同的故事。

杯盞之間,已經流年。

清爽的啤酒和自己說不出的小情緒,總是那麼相襯。

情緒才能拿來下酒。


有幾個能一起吹牛逼的朋友才是根本

一個人喝的酒,總是寂寞的。


再去歐洲之前,在沒有吃到荷蘭的乳酪之前,我一直認為乳酪是不好吃的,但是在吃了Gouda的乳酪後,我徹底對這種東西的感覺有了不知道多少度的轉變,瘋狂的愛上了這種美食,口味也是越來越重,從young的一直吃到陳年的old乳酪,深深地享受它帶來的濃郁奶香,清爽的鹹味以及淡淡的臭味。

而最重要的是,它真的和啤酒特別的配,在比利時很多修道院出品啤酒的同時,也會出品乳酪。在喝啤酒的時候,沒有乳酪的佐餐已經變得越來越不習慣,開酒後切上幾條乳酪,濃郁的乳酪配清爽的拉格啤酒,清淡的乳酪配上重口的比利時啤酒或者世濤啤酒。讓這兩種簡單的搭配在口中的碰撞產生無盡的風味兒。

而且重要的是,乳酪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的高蛋白,相對低脂肪低碳水比喝酒的時候吃很多垃圾食品要好得多,所以我認為這是搭配啤酒的一大重要的食品。

但是…在國內哪裡能買到靠譜的乳酪?


跟啤酒最配的難道不是重慶地道的老火鍋??????

國賓、山城、1958、樂堡,總有一款適合正在跟毛肚、鴨腸、腰花酣戰的你

來重慶體驗一下,一口冰啤酒一口熱辣鮮香火鍋的滋味,你會發現,上面很多的回答,不外如是。


烤魷魚乾,必須的


在中國不管什麼酒配上一份花生米總是完美的


當然是花生米啦!

尤其是夏天,在北京小衚衕口,烤串街邊攤,來兩瓶啤酒,三五好友

一盤拍黃瓜、一盤花生米再來100串肉筋,簡直不能再爽了!

啤酒+花生米

啤酒+牛肉

啤酒+拍黃瓜

啤酒+烤串

都是最棒的搭配!

不過個人最愛啤酒+花生米,越吃越有味。


對我來說最好的搭配就是烤串。

微辣,冰啤酒

其中最愛板筋


花生毛豆烤排骨


故事


沒人邀,強答。 啤酒的最佳couple?

那必須是———情懷!(都被羅老師玩壞了)

作為一個北方漢子,父輩們是頗有些不屑啤酒的。他們稱之為「貓尿」,徒添腹脹、不能盡興。對於從物質匱乏的年代走過的他們,需要的是「濃西風、烈太白」。

記事起,老爺子和他的哥們兒夥計一天辛苦勞作之餘,倘有餘錢,一壺西鳳或太白配自家後院出的烤花生就足已「給個縣長都不換了」。

耳濡目染,我也有了些許酒量。後來讀書、工作、遊歷——「發現了更大的世界」,喜歡上了啤酒。

啤酒,既沒有「醬、濃、清、鳳」那種厚重的積澱和儀式感,也沒有舶來品的「高端與逼格」,也沒有身在北方的父輩嗤之以鼻的:這也是酒?!———黃酒花雕的「寡淡」。

可啤酒,以它的亦莊亦諧、率意輕鬆俘獲了我的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和一杯杯啤酒咽下肚的,是燃燒少年的赤子之心。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萬世開太平」,此時的啤酒佐之以天下為己任的滾燙的熱血。

「欲載桂花同買酒,終不似 ,少年游」。此時肚腩微凸,:「喝完這一杯,還得接孩子」,昔日拼酒的少年被生活打磨成了當年鄙視的大叔。

然而三杯下肚,說起校外小餐館的豪邁、熬夜看球的激情、同寢兄弟的夜談:「老闆,再來一箱9度!」

此時,我們不懂什麼黃啤黑啤生啤熟啤干啤全麥。

此時,泛著沫的玻璃杯滿滿的都是青春的回憶。

此時,啤酒最佳的伴侶是情懷。

最後

欲載桂花 同買酒

終不似

少年游


啤酒伴侶三巨頭:

羊肉串!

小龍蝦!

炸雞!


估計 除了皮蛋 + 啤酒 =奇異芬芳 我想應該沒有什麼答案能超越了吧。如果有那就兩個皮蛋。


啤酒這東西,就是一個字「爽」

難么搭配的東西呢就分為兩個極端了,

一種是吃起來本來就很「爽」的食物,兩者強強聯合,比如烤肉,炸雞(骨頭較少的部分),不帶殼的海鮮之類的,吃的時候不需要思考,大口大口的高蛋白脂肪刺激我們的味蕾,本身就快感無限,爽上加爽~

另一種呢就是本身吃起來不那麼爽的東西,要麼是田螺,毛豆,小龍蝦之類的吃的時候需要有準備工作的,啤酒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不讓你費半天勁吃的煩了,吃幾個喝一口,這樣就不錯,也算是優勢互補,啤酒的滋味也好了不少。

我呢粗人一個,自然是比較喜歡類型一的食物,尤其喜歡油炸花生,感覺這東西簡直是喝酒必備~作為一個食物鏈頂端的人類,每次吃飯滿腦子就是蛋白質,脂肪之類的(肉!肉!肉!),油炸花生完美提供了我需要的~而且吃起來停不下來的!(當然咸花生,甜的沒吃過……)


最近比較流行的可能是「枸杞」


周末和朋友約在家裡,或者找一家好的烤肉店坐下,先上一份烤肉排,一定要肉排,烤串太小氣;牛肉或者羊肉都好,雞肉不行,雞肉太甜;等肉烤好了,再來滿滿一麥啤杯的啤酒,一口肉,一口酒,漫著小麥香氣細而不膩略帶苦澀的清涼啤酒和熱辣豐滿的烤肉形成了強烈衝擊,彷彿從口腔到胃經歷了一次三溫暖,滿足得像經歷了一次高潮,這是連博大精深的中文也無法描述的滿足感。


首先慶祝一下又在路邊攤買到假百威,頭疼了一天

凡是現在,喝啤酒也會比較講究。

比如啤酒最好不好跟海鮮一起,或者不要經常這樣。

不要喝劣質啤酒,容易通風喝尿多。比如我老爹喝幾塊錢那種低度的,十次8次第二天難受,年紀大了就這樣。現在都至少百威喜力起走

所以問題有提到生蚝,其實我個人都比較忌諱,此生蚝包括但不限於五塊錢一個的我家海邊那種還是法國進口的什麼某拉多,反正都是生蚝。所以海鮮基本上第一時間被我槍斃。

然後說炸雞?這是韓國電視劇發明的吃法吧,其實味道還可以,但是啤酒裡面本身存在大量的能量,再配合炸雞,可能對容易胖的人不是很友好。

燒烤,其實才是絕配,但是燒烤不一定健康,當然,去燒烤攤就不要講究健康了,幾個兄弟,一起去路邊攤,啤酒開起來,互相吹牛逼,兩個小時後,都覺得自己比馬雲還牛逼了。


其實啤酒是個好東西,我個人可能檔次比較低,也就喜歡喝啤酒而已。被一群喝紅酒的朋友們鄙視了好多年。

真好吃的最佳CP應該有包含最重要的其中一條--不佔肚子的空間,因為喝啤酒,容易脹肚。如果喝啤酒還大吃特吃,等著吐一地吧。我自己如果有需要喝啤酒的情況下,基本上提前喝點牛奶或者隨便吃點東西墊肚子的。

  1. 炒田螺,這個是絕配,絕對的絕配,基本吃不飽的東西。

2. 花生米,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

3. 辣條!身為閩南人對辣條本來非常拒絕,但是!!!!!!!!!自從蹲在馬路邊開了一包辣條配Goose ipa 之後,已經成為必備

4. 雞鴨爪滷味,鴨脖子,都是那些沒什麼肉,可以哧溜一個晚上的東西。

5. 堅果類,也是可以,不過從經濟程度來說,還是花生最好

6. 海草海帶相關的。

7. 烤魚---基本吃不完,其實就是用來動筷子,配菜是不錯

8. 豆腐煲,沙鍋煲日本豆腐這樣的,也是非常可以的。

9. 魚!沙鍋煲小魚,一定是海里的魚,雖然也是海鮮,但是吃不了多少,跟章魚這種比起來應該好得多。

10 . 油炸的蔬菜,茄子什麼的(有人說天婦羅,反正一樣)爽口啊

11. 詔安特產-pu肉粒,出了老家就沒見過有這種東西,比10還爽口。

12. 最重要的---妹子若干


基本上就是這樣,我發現我說的太多,廣東人可能要來了,先閃了再見!


煙。魯迅說過:煙酒不分家。

還有故事或者事故。


推薦閱讀:

你們旅行時吃過最神奇的食物是什麼?
東北菜最好吃的是什麼?
韓國料理的魅力所在是?
北京有哪些物美價廉的烤鴨店?

TAG:美食 | 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