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錄音和音頻後期製作技術出現以前,古典音樂作曲家如何實現對「混音」的控制?
01-03
作曲家在寫作時候已經控制好了最終的混音與「音效」。演奏者只要按譜子要求演奏就能保證最後效果。作曲課程中有一門叫配器,專門研究樂器構造、特點、音色與各種發音可能(樂器法),更研究樂器結合的各種可能性、音色的混合、複合與化合等(配器法)。
作曲家創作時候早已從樂器的數量,音量,力度,位置,織體,和聲,對位等全面角度綜合考量並精心設計了「混音」。
簡單的栗子:演奏者有幾個人?用多大力量?演奏用哪根弦?用什麼樣的演奏法?等等都在控制之中,也就是每一個音!!每一個和聲!!音色的發展與整體布局等等都是按藝術構思出現的。演奏者只需按圖索驥就萬事大吉,聽者也只管「吃雞蛋就可以了,無需知道母雞是怎麼製造的雞蛋。」(錢鍾書大意)現階段的交響樂隊編製早就幫咱們粗混過了,樂手業務OK的話,指揮稍微倒騰下,不會差的。
不過廳很重要啊,觀眾也是。
排練和指揮。
場地設置,樂器布置,再就是演奏上的控制。
推薦閱讀:
※夜曲與小夜曲的區別是什麼?
※為什麼很多人對聽古典樂的人抱有偏見?
※到底該不該學音樂專業?
※如何進入古典樂的世界?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適合口琴吹奏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