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自在,持戒不是約束了自在嗎?

佛講究持戒,比如基本的五戒。持戒給人約束,這和追求自在的佛法矛盾。


我覺得你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真的想為你提的這個問題點贊,可是知乎沒有這個功能。相信你提的這個問題被解決後,你對佛法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為了讓你全面了解我理解的戒律,你需要有點耐心。

首先,戒律這個名稱是從古代中國來的,所以,我們現代人看這個詞總是沒有什麼直觀的感覺。為了幫助你理解,for example:當我們覺得我們的肺被香煙污染的時候,我們會想到煙,這樣你的肺會變得很乾凈,你可以自由的呼吸。當我們不斷飲酒導致肝硬化,我們會想到酒,這樣你的肝也許會有機會好起來。所以你看,是你為了保護自己而制定的一些規則,你遵從這些規則你的身心會被保護起來。只有你的身心不會有太多的干擾或者說破壞,你才有機會享受自在。

基本上,佛家戒律的理論根源是因果律。

因為我們做某件事情,干擾了我們自在的生活,所以我們要離它遠一點,也就產生了

戒對於佛法來講非常之重要,佛經上這樣記載著,佛陀入滅之前,阿難問道,佛陀涅槃後,以何為師?佛陀說,以戒為師。也就是說,佛陀涅槃後,真正的師父其實是佛陀制定的戒律。

倘若題主有心學習佛法,那麼我敢說,在你的有生之年,真正對你的實際生活能夠起作用的其實只有戒律。但大部分人因為把自己看得很高,看清戒律,以為自己很聰明。殊不知,我們這些愚蠢的人,唯有擁有好的戒律,才可以有紮實的基礎。須知道,禪修若是沒有誓戒,那麼禪修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

我們再來看,所謂的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好多現代人看到這個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因為這些術語在古代中國到現代就沒怎麼變過,所以我們看起來沒什麼實際的感覺。

同樣的for example:比如我們做生意,五戒有什麼用,

首先來講,邪淫,在生意場上的表現就是跟不是老婆和女朋友的其他女人亂搞關係,我不用舉例了吧,你每天被各種生意弄得焦頭爛額,還要處理家裡面的事情,除非你命硬,否則被人搞死的可能性很大。再加上各種美色的誘惑。而且,一個人要是沒有被邪氣所傷,他的正氣俱足,在他的下屬面前也會很有威儀。

再來講,殺生,一個人殺生太多,一定會助長嗔心的。我們可以看到好多成功的生意人,總是一張笑臉,所謂和氣生財嘛。而且,你若經常喜歡殺害生命,這個種子一旦種下,你就有了變得殘忍的可能性。我們很難想像,那些殺人犯,會把另一個人分屍,或者將一個人的肉體煮熟了吃掉。能夠變成這種人的,他們最開始都是從一些微小的傷害開始的。

不偷盜,記得有一次在寺廟過堂(吃飯),飽餐之後甚覺舒坦,發現餐桌下有餐巾紙,就拿了一張用來擦嘴。隨後,被其他居士發現了,他們告訴我,這是其他師父的,有些是居士的。你這樣不經過人允許拿人家東西是有問題的。你看,在佛家有非常嚴格的規矩,他們為了讓你養成這種好的習慣,會把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做教育的工具。

不妄語,傳說在古印度有些人很少說話,但是,他們一旦說話,這件事情一定會按照他們說的那個樣子去發生。因為他們從不說妄語。事件的真實性,我不知道。但是不妄語確實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很多好的改變。比如,人家會很相信你,因為你不會說假話。你的信譽很好。試想,誰不願意跟這樣的人做生意呢?

不飲酒,酒後亂事,這已經是公理,就算你不信教,你信金錢,我想你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歷史上,應該有好多故事,都是因為酒的原因而搞砸了吧,好像三國時期的魏國就有一個這樣的人。

就這麼多吧,感覺隔了一段時間有點抓不住中心思想的感覺。反正,基本上你學習佛教很多年之後,你會發現,真正顛覆你生活的,真正是你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的,唯有戒律。所有的神通,或者誰來保佑,你從來就無法證實。但是戒律不同,他真的可以顛覆你的生活。所以,我覺得佛陀真的偉大。一句以戒為師讓多少人真正得益。


鞋妖

以下是拙見:

大自在是看破後的自在,是真實的,恆久的。現在所謂的自在是虛幻的、假的。只要人慾還在,痛苦就難消。有道是

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娥美貌妻。

娶的嬌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門前買下田千頃,出入無船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

做個縣官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

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一夢兮!

所以這才要苦、集、滅。一點一點去身上的病根,為了一時爽,不管不顧不忌口,都肝硬化了,還千金一醉呢,您是騙大夫,騙自己,還是騙身體?可能您都能騙得了,但是「道」您絕對騙不了。「成道」如「走道」,你可以兜兜轉轉、東奔西躥,只要到了目的地就行唄,可是這個目的地遠啊,而且還有期限,你捨得廢腳力嗎?

所以持戒不持戒,這在你,你覺得自個有本事,到時候肯定能成道開悟,那就無所謂了,你怎麼痛快怎麼來。可我還沒見過有幾個有這麼大慧根的,那你就精進持戒,別看是條荊棘小道,難走是難走了些,卻是捷徑。

我覺得很多事情,修行也罷,做事也罷,都跟懷孕似的,既想要新生命您就別怕疼,尤其最後關頭,那個陣痛是要人命的,卻也是最接近成功的時候。能不能挺住?


佛陀教導了正法、律,即從輪迴的無休止的生老病死中解脫的方法,以及防護於言行過失的律。倘若一個人以「學佛」自居,那麼便是學習「正法和正律」兩者。如此一來,題目中將「學佛」和「持戒」對立的命題即是偽命題。

順題目展開,「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自在」,即「學習和實踐佛陀教導的正法、律是為了自在」,即「持戒、學習教理、依據教理實踐禪修是為了自在」。實際上,該「自在」的終極是涅槃,因為「涅槃是至上的快樂」。

目標明確,是為了通過證悟涅槃而切斷輪迴之苦。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持戒很重要。為什麼?在此將其邏輯總結如下:

持戒&>&>防護&>&>無悔&>&>愉悅&>&>喜&>&>輕安&>&>樂&>&>定&>&>如實知見&>&>厭離&>&>離貪&>&>解脫&>&>解脫知見&>&>般涅槃

所持的律是為了防護,防護是為了無後悔,無後悔是為了愉悅,愉悅是為了喜,喜是為了輕安,輕安是為了樂,樂是為了定,定是為了如實地知見,如實地知見是為了厭離(nibbidā),厭離是為了離貪,離貪是為了解脫,解脫是為了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是為了無執取的般涅槃。

以上是從開發戒定慧,達成證悟涅槃的過程而言的。

以五戒為例。此五戒並非出自佛陀的個人好惡而定,亦非佛陀有意要使得受持者被束縛,乃是取決於對事實的觀察和考量後得出的。凡是造作此五種行為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放逸之因的飲酒)眾生,其業若在臨終成熟,無一例外地導致惡道投生。基於這個事實,則得出結論,即如果想要避免墮入苦道以至於完全不利於開展修行以早日證悟涅槃,則應當受持該五戒。這是從投生意義上而言的。


首先請你先明確一個問題,自由不是自在!你的無約束狀態,實是自由主義,這也是唯物主義打擊的資產階級自由化!你的自由是沒有原則的自由。我們的自在是有原則的自在。我們所說的自在,是向上增進的同時,又能不起煩惱,常住在一種自我向上的境界之內!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凡夫不能理解的洒脫,諸大菩薩都歡喜常住真心的自在!在自在的環境下,菩提道心坐地增長,一切善法自然增上,在自在的基礎之下,修學任何法門,都能事半功倍倍!

所以,好多人都打著自在的旗號,認為學佛就是為了自在!自在只是學佛中的一種狀態,然而,他不是修學的目的!可能有人會說,學佛,成佛,還不得自在嗎?當然得自在,然而,在得自在的同時,還開大智慧,還具足圓滿的福德,還有十八不共法,還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所以,不能單說學佛的目的是哪一個,只能說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成佛!


自在解脫是最終的目標(先不談普度眾生之類的大願),這裡首先要理解什麼是真自在,真自在就是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但是最大的一個前提是在於你有沒有這個想法,如果你壓根就沒有想要做某事的慾望,自然就自在了,如同孔子所說「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這個是大自在,孔子自言70以後才能做到啊。

打個比方,你在街上看到一個美女,有慾望想帶回家推倒,但是知道不能這樣做,回家後還念想著,甚至好多天都在念想,有欲求不能實現,你就不自在;另一個人,只是抱著欣賞的態度,看過就好,壓根沒有推倒的想法,那麼他就比你自在的多。

所以自在是你的心念自在,而後你的身行也會自在,怎麼做都不會錯,因為你的念頭已經純凈,日常行止由於心念的純凈而隨心所欲了。看見美的,欣賞一下,看到丑的,也無厭惡之心,自然不會做出任何出格的行為。

人的身心互相影響,當心念純凈,身體也會改變,進而發起大智慧,得以最終解脫自在,人間想來就來,想去就去,啥時候此世間緣盡,一打坐,老子走了,所謂坐脫立亡,真大自在,學佛修道修的是這個。

至於持戒等,是對於還未成就之人的約束,通過身行來影響和改變心行,當有成就心行已經轉變的時候,自然無所謂戒不戒,因為隨時都在戒中了。


是的,很多人都以為戒律是一種約束,所以早在二十多年前一行禪師和僧團已經講五戒闡述為適應現代人生活的,五項正念修習,請注意是修習,就是我們來做遊戲,做了這個遊戲我們可以最終走上光明,但不等於我們開始做就沒煩惱。

【抄書】五項正念修習


假如覺得持戒是束縛,那麼肯定是理解有誤。

美國的外科醫生 Daniel Ingram, 美國第一阿羅漢 —— 首位公開宣布自己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西方人~他的書《Mastering the cor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關於戒的闡述相當到位。

  • 和傳統東方禪修書籍不同,這本書沒有半點神秘難懂的裝逼,只有幽默搞笑又科學邏輯的語句(不愧是醫學院的高材生)。
  • 和其他西方禪修科學書籍也不同,作者是個真正通關的資深玩家,沒有止步於科學實驗和數字。

此書中國尚未發布,獨家先行版在公眾號:Undefinable (賬號:U_Undefinable) 連載。

以下是他關於戒的闡述:

——————————————————正文————————————————————

在原始經典裡面,戒的巴利語是「sila」,我將它翻譯為道。假如「戒」這個詞讓你覺得不舒服,那麼你可以根據它的前提和內涵起個新名字。我覺得,怎麼翻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的生活方式

我認為,戒發生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當我們努力地享受美好生活,我們就是在「持戒」

當我們尋求心智,身體的健康,我們就是在「持戒」。

當我們鍛煉身體,我們就是在「持戒」。

當我們努力照顧自己和他人,我們就是在「持戒」。

當我們保護大自然,關心政治,讓世界變得美好,我們就是在「持戒」。

當我們做一份對社會和自己都有益的工作,我們就是在」持戒「。

當我們建立美滿的婚姻,我們就是在」持戒「。

當我們健康地撫養小孩,我們就是在」持戒「。

當然,剃光頭跑去渺無人煙的沙漠修行,也是在」持戒「。

一切有益他人或者自己的事情,就是在「持戒」。

關於」持戒「的修行是沒有止境的。定和慧都有它的標準,到達了某個層次,就是完成。但是,「戒」的修行是沒有止境的, 我們必修終生修行。你可能達到了完美的「定」和「慧」,但是人們看到的是「你如何生活」。你終究需要把你所學的,應用到你的生活中,活出高級的人生。

「持戒」是基於一個簡單的前提——當我們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時候,更多好的事情就會發生在我和別人的身上「。不要低估你的每個善意的嘗試和努力,要知道,努力的嘗試比什麼都不做要高級得多。

所以,我們假設我們的所思所做所講,都對這個世界有影響。當我們持戒,這意味著我們認為我們對我們所思所做所講有自主權,能夠有意識地產生對世界有益處的作用。我們假設我們對這個世界是有影響力的,並對我們的行為負責。

當我們把生活更多的層面帶進」持戒「的狀態,我們更有可能成功。我們嘗試最大的可能活出精彩,有意識地塑造自己,然後據此進行我們的人生。我們將」持戒「融入生活,我們就越可能獲得自在和精彩。

」動機」是持戒的關鍵。假如我們的發心是良善和友愛的,我們的行為,舉止,言論就更有可能美好。

「持戒」意味著我們更加有意識地生活,我們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在說什麼。我們為自己負責,也知道我們到底在怎麼活。

「持戒」也是另外兩個修行的基礎。當我們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我們就更容易到達「定」和「慧」。

當說到「持戒」,我們一般都是用「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來描述的。佛學的標準五戒是不要「殺盜淫妄酒」,這其實也是社會的普世價值觀。換做我們現代標準來看,我們就是要友善,慈悲,欣賞別人的成功。

「持戒」的本質,就是創造一種適合你的生活方式,使得你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世界都有益。我們世俗的「做人生贏家」就是最好的狀態。

關於如何做良善的人生贏家,我給你推薦一些書:

  • For a Future to be Possible——Thich Nhat Hanh
  • A Heart as Wide as the World and Lovingkindness, theRevolutionary Art of Happiness —— Sharon Salzburg
  • Light on Enlightenment—— Christopher Titmuss
  • A Path With Heart —— Jack Kornfield

常見的「持戒」誤區是:

  • 我們對自己過於苛刻,過分指責自己沒有達到標準。關於這個,我們應該對自己抱有寬容的態度,接受自己的短暫失敗,並且思考下次做得更好的方法。
  • 另一個誤區就是人們開始放棄享受生活,放棄追求世俗的成功。這是完全傻逼的行為!我們應該健康地享受人生,用友善的方式!這是你的人生,把它玩成有趣的旅程,這是對宇宙的最大貢獻

活好你自己,你離定慧就不遠了!

持戒,就是賺錢戀愛生娃,成為人生贏家!要知道,你的心靈圓滿,就是智慧的助推器!


如果是為了自在而學佛,那麼持戒能助你達到更大的自在。

具體原因請看以下內容:

當我真的下決心吃素之後,折騰了差不多兩年才真的消除了對肉的渴望。

同時,當我真的不再想吃肉之後,我才真正體會到心中沒有恐懼原來是這樣的輕鬆。

但是,在我戒殺生之前,其實一直都在潛意識裡憂慮著下個月的房租,明天的伙食,未來的事業等等等等…但是那時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憂慮中的…那種無時無刻不在的擔憂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就像「 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不過,一般我會稱其為「生活的靜電噪音」~因為,直到它停止之前,你都很難「聽見」這個聲音,但是,當它停止的時候,當你待在安靜裡面的時候,才會忽然發覺到「原來之前一直有噪音吶」。

怎麼說呢~~根據我的實際體驗,每個戒律都是有具體的原因和作用的:

戒了殺生之後,我覺察到的作用有:消除了恐懼感。當我再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已經不再產生擔憂、愁思、或恐懼的感覺,而是可以專心致志的考慮「怎麼辦」。

戒偷盜(包括佔便宜和買盜版)之後,我的物質生活比過去有所好轉,已經不用再為下個月的房租發愁什麼的了。不過,因為布施的少,所以暫時還不富裕。

戒邪淫(甚至包括看黃色笑話、作綺想等)之後……嗯……困擾了我很多年的痛經徹底好了。

(其實在戒肉之後疼痛減輕了許多~很久以前年看到有些營養學的研究說,動物肉里的激素會對人身造成干擾,不過一直沒下定決心,後來讀金剛經的時候看到經中說,若能如法持、誦則會如何如何,所以想試試是不是真的…於是從此走上了修行的不歸路:P)。

上面列舉了我個人實踐後的體驗,其實結論就很明顯了:

如果是為了自在而學佛,那麼持戒能助你達到更大的自在。

就是這樣 ^_^


堂上坐禪,堂下禪做。朝朝如是,不離這個。不離哪一個? 自在,觀自在,觀自在不在?自原本在,今為何不在?皆因燈下一片黑,無明妄想故自不在。自若在,可超三界,可了生死,可破無明。「自」 在否!

戒定慧即體相用,即聞思修。修行的必然次第。真正的自在是做主,做身口意的主人,駕馭自己,管得住自己的能力。說和不說都自在,做和不做都自在。隨時都具備了過五關斬六將的心力,體力,魄力,何為五關,何為六將?

唯有一個關閉六根的人,超越六根的人才真正的「自在」。自在是一種禪定的境界,是通過觀照功夫,又再一次見到了本來就在的佛性。

「禪堂」又名「選佛場」,又名「自在堂」。自在不是通常理解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是及時行樂,結果痛苦的基因與行徑,是要不得的自由自在。

持戒不是限制了自在,持戒正是為了更好的解脫,才要持戒的。如同要遵守法律一樣,一個守法的公民,他得到的自在要遠遠超過不守法的公民,一個身心入道的人,是感受不到戒律的存在的,他的身心完全符合戒律,也超越了戒律的層面。如同遵紀守法的公民感受不到法律的存在是一個道理。

五戒是做人的一個標準,不是單單佛教徒要遵守五戒,只要是個人就要遵守五戒,否則你的行為就違背了人性,違背了道德,違背了自然法則。五戒要廣義的理解,不是機械性,教條性的理解與遵守。持戒有開遮持犯等不同的準則。


不僅修佛最終為得大自在,修道亦如是。但這種大自在是不入輪迴,不受三界名利情所擾,不為五行肉身所累。神通具足,威德圓滿,不要老是用世俗觀念理解覺者們的狀態,實修心性才是根本!


自在是所得,不是目的。

比如生病,需要治療,治療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所得就是自在輕安。

治療、治療中的一些禁忌,都是戒。

很多人想去西藏,工作一辭說走就走,結果騎了兩里就喘不上氣;再騎兩里,車壞了,人騎車變成了車騎人;好不容易修好上路,結果迷路,下車一問路邊的大爺西藏怎麼走,大爺說我哪知道啊,你問村長去。好嘛,鐵嶺。

去西藏多是為了心中的一個夢想,這是目的。但要得一路自在,那就很不容易。最起碼抽煙的人要戒煙吧,肺活量上不去那最好坐飛機。

持戒是為了讓身心回歸到最健康的一面,然後自然自在。(對戒的理解,一定不能狹隘,殺人是戒,腦子裡不想殺人也同樣是戒;不喝酒是戒,不想喝酒也是戒。法律是戒,道德也是戒。)

——————————————————————————

另,引用一段佛教詞典對自在的解釋作為參考。

梵語i^s/vara(音譯伊濕伐羅), vas/ita^,巴利語issara。又作無礙、縱任。即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做任何事均無障礙。此為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稱為自在人。菩薩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種類:

(一)二種自在,據華嚴經疏卷六所載:(1)觀境自在,謂菩薩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達一切諸法之圓融自在。(2)作用自在,謂菩薩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體起用,自在現身說法,化導眾生。

(二)四種自在,據辯中邊論卷上、大乘莊嚴經論卷五載,指第八不動地以上菩薩所具之自在力:(1)無分別自在,謂捨棄一切功用之行而得無功用法,於一切法遠離分別之想而得自在。(2)剎土自在,又作凈土自在。謂能自由生於各種國土而令諸國土清凈。 (3)智自在,謂至第九善慧地即得無礙智,於說法教化任運自在。(4)業自在,謂至第十法雲地即無煩惱業縛,更無障礙。又自在王菩薩經卷上亦列有四種自在:(1)戒自在,謂由修行具足戒而諸戒具足,所願皆成。(2)神通自在,謂具足眼通、耳通等五通而所欲無礙。(3)智自在,謂具足陰智、性智等五智而無滯自在。(4)慧自在,謂修得義無礙智、法無礙智等四無礙智,能通曉諸法,詮釋經典之章句。

(三)五種自在,據大寶積經卷六十八遍凈天授記品所載:(1)壽命自在,謂菩薩雖已成就法身之慧命,了無生、死、夭、壽,然為度脫有情,遂以諸方便隨機示現長短壽命之相,而無有掛礙。(2)生自在,菩薩為度脫有情,以大悲心隨類受生,饒益一切,而去、住無礙。(3)業自在,菩薩萬行具足,悲智雙運,或現神通,或說妙法,或入禪定,或修苦行,所作之利他行業皆勝任無礙。(4)覺觀自在,覺,即粗心;觀,即細心。菩薩化導有情,雖有思惟,然遠離散亂,隨願度脫而平等無礙。

(四)八種自在,據北本涅盤經卷二十三所載,如來法身具足八自在,即:(1)能示現一身為多身,(2)示現一塵身而充滿大千世界,(3)大身輕舉遠到,(4)於一土而化現無數不同之身,(5)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6)得一切法而如無法想,(7)說一偈義而經無量劫,(8)身遍諸處而猶如虛空。

(五)十種自在,據舊華嚴經卷二十六『十地品』載:(1)命自在(梵a^yur -vas/ita^ ),又作壽命自在、壽自在。謂菩薩於長劫中住持壽命,化益眾生無窮。(2)心自在(梵ceto -vas/ita^ ),謂出生阿僧只三昧而入於深智。(3)財自在(梵paris!ka^ra -vas/ita^ ),又作資具自在、眾聚自在、莊嚴自在、物自在。謂菩薩以大莊嚴來莊嚴一切國土。(4)業自在(梵karma -vas/ita^ ),謂菩薩於諸業得大自在,而隨時受報。(5)生自在(梵upapatti -vas/ita^ ),又作受生自在。謂菩薩自在受生於一切國土。(6)願自在(梵pran!idha^na-vas/ita^ ),謂菩薩隨所願於隨時隨處成就菩提。(7) 信解自在(梵adhimukti -vas/ita^ ),又作解脫自在、信自在、勝解自在。謂菩薩於一切世界能見諸佛充滿。(8)如意自在(梵r!ddhi -vas/ita^ ),又作神力自在、神變自在。謂菩薩能示現一切大神變。(9)智自在(梵jn~a^na -vas/ita^ ),謂菩薩於念念中,示現覺悟如來之十力無所畏。(10)法自在(梵dharma -vas/ita^ ),謂菩薩示現無量無邊之法門。

行六波羅蜜可成就十種自在,即行法施、無畏施、財施,可順次成滿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持戒行能成滿業自在、生自在;精進行能成滿願自在;忍辱、安受、通達等三忍行能成滿信解自在;靜慮行能成滿如意自在;般若行能成滿智自在、法自在。


末學於幾年前在佛學班的一道習題,可能正好解答了題主的疑問:

煩惱的戒,解脫的戒 - 西園寺佛學進修班戒律作業

煩惱的戒,解脫的戒 - 西園寺佛學進修班戒律作業

就最近自己於網上發表的文章引來不同的觀點和批評,原來和對「戒」的看法同修們沒有一致的認識。對戒律的學習和了解,末學雖然在未皈依前已經稍有涉獵,但是針對性地思考確是在前年於蘇州西園寺受五戒前才認真開始。感恩大德們的文字開釋和有幸聆聽到的幾位中港台法師的講解,令到末學從一個對戒律打從心底害怕沒信心受持的信徒變得下決心一定要受持在家菩薩戒的佛弟子。西園寺成峰法師領導學習的戒律課程更是讓末學有系統地重新更深入地去理解佛教裡面戒律的開遮持犯。

戒,在我心裏面也由令我煩惱害怕的概念轉變成為解脫之路的奠基石。

戒律(梵文:Vinaya),中文解作「善治」、「調伏」或「滅」。「善治」即是善於對治,我們皆有習氣煩惱,身口意在顛倒妄想的生活中慣性地作出惡業,危及法身慧命而自不知。佛陀也因為觀察到眾生如此深陷的習氣立下最基本的五戒,務求以對治的方式來為我們解決。五戒為防止身體造業,設下「殺」、「盜」、「淫」戒以對治因此所導致的煩惱,「妄語」戒則針對口業所引之煩惱。前四戒皆屬「性戒」,無論受戒與否,犯了就是犯了,因果必定要負的。另外最後的「酒」戒則屬「遮戒」,為的是對治因為飲酒導致的意識神志不清所犯下前四戒,經典裡面有典故可尋。既然是「善治」、「調伏」、「滅」,就是對自身修行有莫大的脾益,本來就無需懼怕,也不是佛陀特意要我們為自己套上一把新枷鎖。

太多的人可能就抱著末學以前的無知,以為戒律就好像一個牢房,將自己的自由剝奪,強行要求我們言行舉止。其實,這並非「強行」,而是應該發自內心,打從心裏面明白其背後的目的。但是我們卻往往只在相上下定論,認為戒律是一個拖累,會令自己生活很不順暢,不能夠再夜夜笙歌,大魚大肉,在爾虞我詐的工作和商場上肯定難以守住。這是沒有洞悉因果的看法,不知性戒因果業力不會因為受戒與否而有所區別。起如此害怕膽怯之心,心裡煩惱不已,戒律反倒成為了「煩惱的戒律」,實有違戒律初衷。

再者,戒律是律己的,即「以戒為師」。可是很多同修就拿著戒律的尺子量度他人持戒程度和行為,一有所犯就不明就裡地發動批評,直斥他人不是,看見犯戒的就不順眼,心裡悲傷憤怒;悲傷末法時代魔子魔孫橫行正法息微,憤怒破戒惡行壞我正法。只可惜,犯戒者不會因自己的悲傷憤怒而得到法益,也不會因此而惡業盡消,反倒是自己心裡的不忿在折磨自己,心裡的不平令自己煩惱不斷。有說佛菩薩也會以金剛怒目來警惡懲奸,但是佛菩薩沒有起嗔恨心,而是方便度化和接引。自己還沒有證得我法二空,拿著戒律去做衡量他人的尺子,又是將戒律變成「煩惱的戒律」了,將「以戒為師」變成「以戒為擊」。「師」者不是為我們打抱不平,而是為我們引導指路,作我們的明燈。

真正的戒律目的是幫助我們獲得解脫所立的奠基石,三無漏學裡面也明確指出「戒」、「定」、「慧」在修行上是要三足鼎立的,缺一不可。既然戒律裡面的種種規條都是在幫助協助我們獲得解脫,是離苦得樂的起步點之一,何以往往還會有人認為戒律是令人變得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呢?

很多時候我們忽略的是「開遮持犯」裡面的「開」緣。但是當然此「開」也有講究,有明確的定義如何及何時使用。還有就是「犯」的組成之緣五戒裡面各個不同,但是缺一元素都不能成立。其中一個就是「心」。而此心正是我們學佛人要努力調伏的目標,因為凡夫如我者往往都是依妄心作業,執著一個「我」,日夜為討好「我」而犯下種種顛倒惡業。

在六波羅蜜裡面,般若波羅蜜就是其他五波羅蜜的重要主導。沒有般若,等於失去夜航的明燈,容易迷失,路即迂迴。這就是末學的理解。

持戒也是能作為依止的到彼岸之法的一種,同樣也是需要般若的指導。《心經》有「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知其重要性。在戒律方面,很多時候我們因為面對持戒問題上把自己弄得煩惱,常用的例子就是若有獵人追殺獵物被我們所見,被問及時是否應當持妄語戒呢?直說就害獵物被殺,打妄語又怕犯戒。此時般若為主導就能夠幫我們看清事實真相及戒律的初衷和所以然。開方便門,救獵物脫離生命危險方為當時的急需要務。《楞嚴經》有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認清何為「本」就不會本末倒置。於此引申,再看《壇經》裡面的「無相誦」裡面六祖惠能大師也說到「心平何勞持戒」,其要點在於「心平」,不被妄念左右,如如不動,如明鏡般地直映,不再顛倒,得般若要旨。此心如如無垢凈,亦不會起「殺盜淫妄」之心。以般若波羅蜜修行為指導的持戒能令持戒變得輕鬆自然,本來就不應該「殺盜淫妄酒」,這是最自然不過的身口意行為,心也不會被戒之相所束縛。戒律就變成「解脫的戒律」,持得輕鬆自然,也先將我們從對持戒所產生的無明煩惱消卻,踏出了解脫道上穩妥的根本一步。

五戒為始,身為大乘學人末學亦發菩提心,其後並受在家菩薩戒。雖然是有「六重二十八輕」的戒律,菩薩戒守持上基本道理還是一樣,同樣可以輕鬆地在解脫路上再踏一步。慚愧的是末學雖受菩薩戒,但是持戒不夠森嚴,深感弘一律師所說的真正持戒的困難,法師連比丘也不敢自居。末學更是慚愧,雖然受戒前已經研讀戒律要求,但是落到生活中每每有犯。幸而佛陀有開八關戒齋的方便,在機緣允許下,末學也參加八關戒齋。因為能持一晝夜其功德已無可比量,正如《護凈經》所說:「一日持戒齋,得六十萬世餘糧」。

於此,末學認為戒律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枷鎖,而是很自然輕鬆的。若對戒律有誤解和懼怕,戒律就成為我們的煩惱。若正視了解,以般若為指導,戒律就是我們解脫道上的奠基石。

這些只是末學對戒律學習上的粗淺了解和體會,權作佛學進修班的作業呈交。有誤之處還請成峰法師不吝指正。

阿彌陀佛!

2008年2月3日 於上海


自在是自體本來就在,無須藉任何條件才存在。佛教導的是證得此自在體,然後才能觀「自在」。除此「自在體」以外一切法均須藉緣方得生滅異住何談「自在」?守五戒是為了常保人身,你才能有條件去達到以上之目的,所以根本沒有矛盾。


有關佛教施設戒律的問題,為大家介紹一個佛典故事:「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這則故事主旨是在談論佛法唯三乘菩提,也談及甘露道在佛法中是代表什麼意思。其實在佛法里所稱名甘露,意思是指 佛所說的真實法義,就像經中所說:世尊說法如甘露,能令大眾離熱惱,而增長法身慧命。

  在說佛典故事前,預先告訴諸位菩薩,真實佛法就是佛菩提道與解脫道二大甘露法門,除此外別無甘露法道。甘露絕非像假藏傳佛教——喇嘛教所說的內容,他們是以不凈物,如屎、尿、骨髓、男精等物做成丸形,叫作白菩提;若有加入女經血做成丸形,則稱為紅菩提,所以他們的甘露是污穢不清凈的。

  「甘露」這個名稱,在經文內實際上指 佛所說之甚深妙法,也就是三乘菩提之所依——第八識如來藏,此識不可為悟緣未熟的人說,否則甘露即成毒藥。也就是說,成佛之道需要依持戒、精進、不放逸的精神來成就圓滿。

  現在我們就來看今天介紹故事的內容,經文是這麼說。《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35: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云何為五?一者色力,二者親族之力,三者田業之力, 四者兒力,五者自守力,是謂女人有此五力。比丘當知,女人依此五力已,便輕慢夫主。設復夫以一力,盡覆蔽彼女人。云何為一力?所謂富貴力也。夫人以貴,色力不如,親族、田業、兒、自守盡不如也。皆由一力,勝爾許力也。今弊魔波旬亦有五力。云何為五?所謂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力。夫愚痴之人著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者,不能得度波旬境界。若聖弟子成就一力,勝爾許力。云何為一力?所謂無放逸力。設賢聖弟子成就無放逸者,則不為色、聲、香、味、細滑之所拘系。以不為五欲所系,則能分別生、老、病、死之法,勝魔五力,不墮魔境界,度諸畏難,至無為之處。」爾時,世尊便說此偈:「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佛告諸比丘:「當念修行而不放逸。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增壹阿含經》卷27)

  我們現在就將其經文內容解釋如下:我阿難親自聽 佛如此說的。有一時間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那時 世尊告訴諸比丘:「女人因為擁有五種力量,所以就會輕視和怠慢一家之主的丈夫。哪五種力量呢?第一,美色之力,第二,親戚宗族之力,第三,田業家產之力,第四,生兒育女之力,第五,自持操守之力。這就是女人所擁有的五種力量。」比丘們!你們應當要知道,女人就是依恃著這五種力量,便可以輕視和怠慢她們身為一家之主的丈夫。假設她們的丈夫擁有一種力量,就能把女人的五力全部都覆蓋遮蔽住了,那什麼是這一力呢?就是所謂的富貴之力呀!凡人若有富貴力,那美色之力就不如了,親戚宗族、田業家產、生兒育女及自持操守之力也都比不上,因為富貴一力就勝過其他那幾種力。

  現在來看弊魔波旬也有五力,弊魔波旬又稱天魔波旬,就是他化自在天天主,專以五欲繩系縛欲界有情,特別是人間有情,讓人間有情沉溺在五欲中,以致無法出離欲界。什麼是弊魔波旬的五力呢?就是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觸之力。凡是愚痴無智的人都貪愛染著色塵、聲塵、香塵、味塵、細滑觸塵;細滑觸主要是指男女淫觸之欲力,尤以此力為欲界有情最粗重難斷之欲,以及這五塵上所顯的種種五欲之法,因此就無法度過天魔波旬所掌控的欲界境界。如果聖弟子能成就一力,就可勝那天魔波旬的五力,不被五力所惑。什麼是聖弟子的一力呢?就是無放逸力。假使賢聖弟子都能成就無放逸力,就不會被欲界的色、聲、香、味、細滑觸五塵之力所拘束系縛,也就不會被欲界的財、色、名、食、睡五欲所困。因為不再為五欲所系縛住,就能分辨了別如何是生老病死的法,也能勝過天魔波旬的五力,再也不會墮入天魔波旬所管轄的欲界境界中,甚至能自由隨心進出欲界,而不會為魔所遮難;並且能度過種種怖畏險難,究竟到達無為之處——即是涅槃。這時 世尊便說一首偈:「能清凈持守禁戒的人,才能成就佛菩提道與解脫道二大甘露法門。若行放逸行,必會趣向於漫漫長夜的輪迴生死路。對於三界都已無貪愛的人,就能遠離生死輪迴,而得不生不死之涅槃法。失去向道之心而行放逸的人,將會敗壞或喪失解脫出離生死的因緣。」佛陀告訴比丘們說:「你們應當憶持不忘出家修行的初衷,而精進行於不放逸行,就應該像這樣子。諸比丘們!你們應當這麼修學啊!」這時比丘們聽完 佛陀的教誨之後,都歡喜地信受奉行。

  以上佛典故事教育我們,若因貪著五欲,所以也會愛慕眷屬、財物、虛名、權力,於是隨順世俗的法,和世俗人一樣,在五欲中打轉。修學佛菩提道,除了要了解財、色、名、食、睡五欲對人們系縛於三界苦海,促使有情眾等永無出期外,而且也在天魔波旬的掌控中,無法脫離。其實要脫離苦海得解脫,首先應該要了解什麼是真實佛法義理,這樣才能成為佛教的聖弟子,才能真正脫離三界系縛之苦。那如何才能成為佛教聖弟子呢?廣義來說,三乘菩提見道者皆可稱為聖弟子;但更嚴謹的定義,二乘的聖弟子必須是已離欲界愛的三果人以上,才可說是聖弟子;大乘行者則須是入地,才堪稱為聖弟子。真正開悟了以後,應當勇猛地斷除對色、聲、香、味、觸五欲之貪愛與希求,以及對五陰自我之貪愛與執著,始能降伏我執習氣煩惱而薄貪瞋痴,成為二果人及九住、十住菩薩。

  如何能趣向成佛之道修學呢?若能持守清戒不違犯,並且精進無放逸力地向學正道,才能趣向成聖弟子。而向學正道又須持守清戒,須靠不違犯戒才能前行。為何如此說呢?因為「戒」又叫作導引的基礎,戒法又名平地,戒是一切佛之本源,是菩薩之根本,三世諸佛之搖籃。消極而言,防非止過;積極而說,則是遮止,使不得不作。

  《大般涅槃經》:若不能善持凈戒,則不見佛性。佛滅度前,阿難尊者請 佛開示:以何為師?佛言:以戒為師。如暗遇明,如貧得寶。所以戒的受持,是最基本的條件。但要如何受持?如何了解戒的真實內涵而圓滿受持?至少一般而言,傳授菩薩戒的對象要是人身,才能得到戒體;若是其他界眾生想受戒,除非戒師有陰陽眼可互相溝通,得知對象能聽懂,能持受戒的內涵,方可為其傳授菩薩戒,得到戒體才有戒的護法神擁護,才有其受戒的功德。戒以何為體?以心為體。戒的目的就是要戒心,意識和意根會導致我們的業種變化,導致世間和未來世五陰的變化,所以一切的戒,都是以意識、意根為體。因為戒所要戒止、遮止的就是意識和意根的行為,意識和意根接受了戒法時,就有戒體存在了。意識和意根如果嚴重違犯了戒,那就表示說,意識和意根是不願意接受那個戒,因為不願意接受戒法,所以戒體喪失了。戒法也是一樣,也要有身口來實行,但是要從心意來得戒,所以是從心而生戒體。得戒也從心,舍戒也從心,持戒與毀戒都隨之於心;但卻要有身與口才能得、舍、持、毀。

  諸如來很清楚地了知一切法性,所以依理而制定種種戒法,對於戒的攝持要精進不放逸,由於不放逸是善心所法,是指精進在無貪、無瞋、無痴法上斷惡修善。在菩薩六度萬行當中,就有精進不放逸行,成滿一切善事,由此可知不放逸所顯之力、所產生的威德力,可以超越天魔境界,排除障難,成就佛道。還有聖弟子必須因 佛善教導,依於無名相法,依於無境界無所得之清凈法界,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所顯之真實性與如如性,努力在於我們身行、口行、意行上不放逸,圓滿成道,對於身行的殺、盜、淫也能時時觀照;口的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的一一對治;意的貪、瞋、痴斷除,起心動念的雜染,這些染業皆需精進不放逸地依持清凈戒來清除。

  菩薩戒又稱為千佛大戒,此戒能幫助我們在修學佛道軌範的所依,才能得到正知正見趣向正行。因為第八識如來藏所顯,猶如虛空之無為,無為之處即涅槃,而成佛之道修行,更必須所依緣於第八識如來藏。人人想解脫,時時想得證涅槃,卻不知一切有情眾,皆有一個本際涅槃在身中,總在身外不斷尋找,或在虛空求有,都落於兔無角法理的死角邊鑽研。

  各位菩薩,佛典故事如是教導我們依於 佛的善教導,求證解脫、修證菩提,既然要精進不放逸行,也得要正行正見。實證佛教先前條件,至少要先斷三縛結,就是斷我見、戒禁取見、斷疑見。想想看,連解脫道的聲聞解脫果,初果須陀洹斷三縛結,二果斯陀含薄貪瞋痴,三果阿那含離欲界愛,四果阿羅漢斷三界愛;這些聲聞解脫果的求證,都是要斷除欲界愛。更何況菩薩道的修學,更需要以慧學為基礎,就是證得第八識如來藏為基礎,以此為轉依行道。倘若在三界六道中,以邪知邪見,求邪精進,在五欲中勤行不放逸,修到驢年也難以到達。另外經文也如此地說,《大乘密嚴經》卷3:【空性隨應說,不應演非處;若演於非處,甘露即為毒。】佛是這樣對我們善教導:空性第八識如來藏,是應該對可以信受、願意學習的菩薩次第教導演說;若是對於常見外道者,或不肯回小向大的二乘者,或不相信一切有情皆有八識者,都不應該為他們演義解說此無名相法。因為對此法不相信,就會造成這些人誹謗,誹謗第一義諦,即成就地獄業果報。佛陀慈悲憐愍眾生無明的無智,為善護眾生法身慧命,以免被自己不正知正見口業摧殘造惡,故不為其演義解說。

  另在《解深密經》中 佛說,這個真如如來藏,就是第八識阿陀那識,這就是佛法裡面的宗門,但是 世尊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解深密經》卷1)佛說這個第八識——阿陀那識的義理,甚為深奧、精細,裡面一切種子如同瀑布流水一樣又多又快;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的道理,佛陀對於凡夫及二乘愚人是不開示的,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分辨,就一定會把阿陀那識又當作是五陰我,那麼我見就又出生了,對於漫漫長夜的生死輪迴,是永無出期的。

  從佛典故事中,也藉由 佛陀對阿難的開示,這世俗富貴力,可以破除女人的輕視和怠慢。若想要進入遠離生死輪迴,而得不生不死的涅槃法,則要對於三界都已無貪愛的人,清凈持守禁戒的人,才能夠止息而不攀緣,不墮於六情與五塵中,亦不在於六情五塵中作意,全然地只是轉依自心如來之真如法性。一切解脫與生死,都是自心如來所出生、所顯現的境界相,本來無生亦無死,才能成就圓滿佛菩提道與解脫道兩大甘露法門。

  好了,祝福諸位福慧增長,道業精進,學法無礙。


佛家自在啊,道家逍遙啊,意思大概都是:大家覺得得到才能幸福的東西我得不得到都一樣可以幸福。

和你想的那個不是一碼事。

持戒就是從「以為不行」到「原來也行」的訓練過程。


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修行未達到"證悟"的層次時,那顆心是"妄心",不是如如不動的佛性,即"真心"。

"妄心"的"自由"就是攀緣,攀緣"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心念會隨著眼所見、鼻所嗅、耳所聽、身所觸、意所想等等而搖擺不定。攀緣的時候自以為是自由的,其實是被六塵的枷鎖牢牢束縛住了。其實仔細體會一下就能知道,日常我們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心的,這其實是完全和徹底的不自由。

持戒是修行的基礎,管理和約束自心進而再用佛教的修行方法令自心穩定和統一,當能夠調伏自心自己做主的時候,才是真自由、真自在。


五年前來寺里的時候,大和尚並沒有要我持戒。他說,修行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頭頂沒有戒疤,我也樂得逍遙。雖然每天清湯寡水的,可大和尚並不過問我每次下山做了什麼吃了什麼。劈柴是每天的功課,但我身子弱,每天劈多劈少其實沒人在意。寺里絕大多數弟子晨鐘暮鼓求取精進的同時,我還能在經閣里隨意讀書(你想不到寺里會有佛經以外的書,大和尚說,紅塵中才有佛)。

講真,那時的我也實在想不明白,死板無趣的清規戒律與修行到底有何干係。

還記得一次早課打盹,猛然看到旁邊的老居士倚在桌上,眯著眼看我,心裡真是一驚。等我坐直了接著聽大和尚津津有味地熬雞湯,卻發現那老頭還那樣——天啊,他也睡著了啊。其實我在讀了一些經書之後找大和尚請教過,佛經里明明白白講的世界的幻影,哪裡有說人們燒香拜佛就能成佛,哪裡有他說的那些道理。大和尚笑吟吟地回了我此生難忘的一句話:「你猜~」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去過早課了。

每天的生活,大致是日上三竿的時候起來劈柴,邊劈邊看後山的白雲蒼狗,漫不經心。末了把柴火交給大師兄,大師兄從不說我功課做得不認真,只會得意洋洋地要我學他新發明的刀法。我對他劈柴的七十四種刀法以及每次連一成也遠遠不到的改進絲毫不以為意,但我也不能否認,他一上午交的活比我一個月都多。誰在乎,佛經里從來沒說這麼傻乎乎的事情是修行的正途。

是了,劈柴之後我會去讀佛經,這是我真心喜歡的。不同於師兄們反覆誦讀倒背如流,我只喜歡去了解話語背後的意思。幾年下來,我沒背下一篇佛法,卻發現好多俗世里的書說的跟佛法是一個意思,以及,這些東西其實對修行並沒有什麼用處。這唯二的收穫我已不願跟大和尚講了,我知道他只會讓我猜。

明白佛經並不能指引我成佛的時候,我是彷徨的。無所依的時候,人總會儘力抓住什麼。那段時間,我仔細觀察了每一個來寺里的施主,發現他們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身無片瓦,還是富可敵國,心裡都是苦的,比我的彷徨更糟。用佛經的話說,在輪迴中,毫不自知。我也看寺里的師兄們,可不管是誰,都閃著大師兄劈柴的影子,這獃獃的氣質也不是我想要的。唯獨看不透大和尚,真是不明白他那麼通透的人,每天熬著這些我連都不信的雞湯,到底是怎麼想的。

然後我像溺水的人一樣胡亂的撲騰。讀書,劈柴(其實是看後山的雲),不僅給施主喂大和尚的雞湯,還自己熬,如此種種,想抓住一切我覺得可能有意義的事情。那段時間我總做夢,總覺得寺廟飛了起來,浮在縹緲的雲間,我很害怕,拚命抓住一切,想讓它穩穩地落在地面。

那真是噩夢一般的日子,讀書的時候想著施主的困惑和喜樂,劈柴的時候想著經書里的三千世界,跟施主講經的時候又憂心再劈不好柴功課會遠遠落下。整個人恍恍惚惚,到不了彼岸,找不到法門,連塵世的生活也過不好了。

我用盡全力去維持正常生活的假象,直到有一天終於崩潰了,把劈柴的斧頭直接扔下了山,對著群山嚎啕不止,放聲大哭。師兄們拍拍我的肩便走了,留下我一人,喊到精疲力竭。那天晚上,大和尚喚我到佛堂,平淡的說,去後山待著吧,等你覺得該回來的時候,再回來。從聲音和背影,我根本猜不到他的表情。

然後,我上後山了,每天打坐,看山。

毫不意外,剛開始的時候,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心神,一個個念頭閃過腦際,有時快到根本抓不住。這種痛苦與生活的無聊(不能讀書,不能劈柴,更不會有人聊天)疊加到一起,分分鐘都是煎熬。我試著打坐,看山,可這並不能減少我的煩惱,反而一切慢下來的時候,這些飛速閃過的念頭更加讓我發狂。

然而那些念頭終有跑累的一天。大概過了十一天,我發現我能慢慢追上那些念頭了,因為其實他們總是類似的,看了這麼些天我也漸漸看清楚了。夏天結束的時候,我能夠讓那些複雜的念頭不再同時出現,並能沿著一個念頭,慢慢的想下去,有時想到自己也覺得深刻的東西後來卻忘了,有時乾脆睡著。我明白正是在後山這些百無聊賴的日子,我不會被新的事情和想法衝擊,每天規律作息,我學會了好好跟他們相處,讓他們慢下來。可我並不能讓他們完全停下來,甚至不能保證當生活再次紛繁的時候,不被這些猿猴般調皮的心念控制。天漸漸冷了,我好像明白原來寺里和塵世沒有兩樣,經書和雞湯也沒有區別,都是帶給我紛紛擾擾的慾念,是世界在心中投下的三千道幻影,而當我坐定的時候,似乎隱隱能感到內心的光亮——哪怕我此刻看不清楚,我也知道怎麼去找尋了。

所以我離開了後山。下山的路上碰到大師兄,趁大和尚下山,他偷偷給我送來棉衣。

大和尚回來的時候,帶回了滿臉好奇的新師弟。

而我頭頂,也多了一道戒疤。


這個問題提得好!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得到自在。

要得到自在,首先要消除各種妨礙得到自在的障礙。

持戒,是消除障礙的方法之一。

另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例如:布施、忍辱、精進、多聞、禪定等等。

通過持戒,可使人心清凈,心凈則佛土凈,然後可以得到自在。


當我們受戒的時候,由於有戒律的限制,所以我們必須要更加的小心謹慎,不
要去違犯這個戒律,特別是不要故意去違犯這個戒律。那一旦違犯了,當然會有相應的戒罪我們必須
要承受的。可是雖然說我們因為受戒的關係,而多了戒罪必須要承受,可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個戒
罪,一種的方式,就是透過懺悔的方式可以滅除;另外一個,假如犯的這個戒罪過於重大了,實在重
大到不是現在你懺悔能夠解除的話,當然你就得要想辦法日日要在 佛前至心懺悔,甚至在二六時中
發露懺悔,一直懺悔到見好相為止,才有辦法滅了這個戒罪;否則的話,您還是要擔負戒罪的因果。
那可是我們說,即便你是犯了戒罪,然後這個罪,你到未來世還要去受的這個狀況,我們說這個要受
的這些因果的這個罪業,比起我們沒有受戒,我們只是順著三界眾生的貪瞋痴的這些習性,去犯下了
許多罪行,以至於後世要受到許多的果報這個狀況,我們把這個兩種狀況,所要受到的罪來比較比較
一番,我們馬上可以發現:戒罪是多出來的罪沒有錯,可是因為有這個多出來,我們受了這個戒之後
不小心違犯了,有了這個戒罪,我們受了這個罪之後,卻因此而免掉了後世我們反覆的輪迴,在輪迴
的過程中,因為不持戒所會犯下來的許許多多的罪行。換句話說,我們即使違犯了戒條因此而受到戒
罪,這個戒罪比起我們依著貪瞋痴的習性,所犯下的各式各樣在後世難以思量的這些果報罪行,來比
較起來的話,那戒罪所要受到的痛苦,是遠遠遠遠小於我們三世輪迴會受到的果報的痛苦的。所以只
要您把這個裡面細細想清楚了,您就會發現其實受戒不是一個限制,受戒其實是 佛幫我們施設的善
巧方便。佛知道我們的心性就是如此,所以 佛施設的這些戒條,告訴你:這些戒條你不要輕易違背!
你如果輕易違背的話,那就要有所懲罰,有所相應的懲罰了。但這其實是佛的善巧方便,因為 祂告
訴了我們之後,我們就會心生警惕啊!然後因為我們心生警惕了,所以免除了以後在三界輪迴所要受
的許許多多重大的果報。

所以您看看:佛制定這個戒律,是不是處心積慮在幫我們百般設想呢?設下這些方便,讓我們不
要再犯下更多的罪行。所以戒律有一個另外的名稱,叫作波羅提木叉,意思就是別別解脫的意思。把
它放在個別的戒律上來講,每一條的戒律,如果我們能夠持哪一條戒律的話,那麼我們就能夠針對這
一條戒律,得到了相應方面的解脫。我們意思就是說,我們如果持了這條戒律的話,我們就不會犯下
跟這個戒律相關的、跟眾生難解的這些遮障以及痛苦的因緣,所以戒律它的名稱叫作別別解脫,它的

意思正是在此。


推薦閱讀:

佛教明明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論基礎,為啥非要搞成宗教?
請問修行四禪八定能延長壽命嗎?
欲讀阿含經,諸賢友有何建議?
藏傳佛教弟子在知乎上消失了一年,為什麼以這種方式登場?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佛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