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真的做到,那麼人生樂趣在哪裡?

看到心愛的小狗不喜,吃到美味的食物不喜,和家人在一起不喜,那將如何帶給別人歡樂,並給自己創造價值?


來個流行的說法:說這句話的人已經在追求馬斯洛金字塔的頂端了。自我實現。甚至已經過了自我實現,到了馮友蘭所說的,天地境界。小我,大天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妨反過來想,那他以什麼喜,以什麼悲?其實岳陽樓記後面就寫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字裡行間,一個大寫的天下在心裡啊。

也就是,對他來說,國家好是他最大的欣慰,國家不好則是他最大憂慮。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他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吃喜歡食物,看到喜歡的寵物自然可能是欣喜的,但對他而言這都不那麼重要,沒有也罷。心裡只有國,民,君,最重,自己的好惡最輕。

回想一下岳陽樓記,真是感慨當年士大夫的抱負,一腔熱血,一身肝膽,為自己信念可以付出甚多。時隔多年讀起來依舊蕩氣迴腸。看看眼下,范仲淹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以上。

P.S. 我文筆功底不好,看到這篇中意的不免也有感概,寫的啰嗦。難為各位看官了。我一定再好好學習一個。


境界不是用來「做到」的……而是因為不得已才體悟出來的,只是因為後面總結歸納出來了才讓後人「不明覺厲」的樣子。

我認為心境的提升除了對痛苦的反思一途之外沒有任何捷徑,所以你經歷的痛苦少、反思少,自然體悟不到。

但這其實是幸運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不是看到世間百態,嘗盡人間冷暖,是很難做到的,況且也沒有必要做到啊……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古代哲學(哲理)最初被思考到,一定是經歷了痛苦的人思考出來的,你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開開心心的也不煩也不累,這樣的人根本不需要思考啊……

----------

乾貨:試圖自殺是虛無主義大門的鑰匙。


先是一點,我沒達到這樣的境界過,所以我寫的也大多是我的一些臆想,聊表寸心罷了。

在我的眼光看來,我最欣賞的一類人不是那些富貴闊綽或者俊朗相貌之人,我很喜歡那些隨時能夠調節好自己的人,在休閑之時能保證時間一到馬上回到應有的狀態,在工作之時能做到不被廢話閑事所打擾,在危急關頭能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大智大勇。

我喜歡這樣的人,並且我也希望成為這樣的人。

現在我覺得,這樣的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是題主問題中的那樣一類人。

去年7月從學校畢業,開始真正地走入社會,很迷惘,真的。心裡裝的是那麼多的鴻鵠之志,可是呢,手上有的,肩上背的,腳下走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生,姑且只能算只鵪鶉吧,鴻鵠就算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我覺得,志向還是該有,這萬一哪一天我能做到了呢。

然後,我就走上了一條讓身邊人都不能理解的志願者的道路。

那時的我,送給自己的有八個字:

自律、明德、靜心、國家。


因為最早的回答用了國家領導人的集體照,所以被不宜公開討論了,現在略有改動。以下是原答案。

----------------

所以說古文不要隨便拿來用啊。一定要深入學習一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的是傳統士大夫階層的思想境界,並不是普通人的。

說這話的可是范文正公,那是什麼級別的?

這樣的。

這樣的。

簡單來說就是胸懷天下。

到他們這個級別,考慮的已經不是個人榮辱、家庭和諧、工資待遇的問題了,非要我吟一句詩,那就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背景是范仲淹又一次被貶(我為什麼要說又?),這時候他得到滕子京邀請寫岳陽樓記的契機,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實則在說的並不是什麼岳陽樓,而是在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啊。這話是說給天下士大夫聽的,給皇帝聽的。

「我雖然被貶了,但我不後悔,我依然為這個國家,為皇帝殫精竭慮。」

就這麼個意思。

拿緊接著范文正公之後擔任宰相,發起變法的王安石來舉例子。

王安石有一次在御花園獨坐,一邊想事情一邊吃零食,吃完才發現那是一盤魚食。

王安石不洗澡,氣得他媳婦找他媽媽吵架。王母說「他沒結婚時這是我的責任,現在就是你的責任了」

王安石吃飯永遠只吃眼前一盤菜。

王安石夫人給他買了個小妾伺候他,他指著小妾問「此何物?」然後賞錢打發走。

王安石負天下眾望三十年不出仕,一出山就是大手筆,為了變法大量任用奸詐鑽營之徒,他自己當然是明白的,但是為了變法成功,哪怕不要一身清名,也無怨無悔,人稱拗相公,我們都知道這個級別的人對名聲的看重,畢竟是要進史書的人。

什麼面斥皇帝把唾沫噴到皇帝臉上,皇帝都不敢擦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

這種境界,擱在一般人身上那叫神經病,擱在參政的身上,那就是近乎聖賢了。

比較極端的例子,還有一個小說里的。《雪中悍刀行》里,離陽王朝首輔張巨鹿變法,明知道他死後必定是誅九族,依然無怨無悔,對家人態度冷淡,家人卻也不傻,知道他的心意。小說中沒有刻畫他,而是著重刻畫他兒子,一個內心充滿絕望,卻又無限崇拜自己父親的形象。令人動容。

明白了吧~

下課~


複次善男子。有大樂 故名大涅槃

涅槃無樂。以四樂 故名大涅槃。何等為四。

一者 斷諸樂故不斷樂者 則名為苦。若有苦者 不名大樂。以斷樂故 則無有苦。無苦無樂 乃名大樂

涅槃之性無苦無樂。是故涅槃名為大樂。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複次善男子。樂有二種

 一者 凡夫。

 二者 諸佛。

凡夫之樂 無常敗壞。是故無樂

諸佛常樂 無有變異。故名大樂

 複次善男子。有三種受。

 一者 苦受。

 二者 樂受。

 三者 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是亦為苦。

涅槃雖同不苦不樂。然名大樂。以大樂故 名大涅槃。

二者 大寂靜故 名為大樂。

涅槃之性是大寂靜。何以故。遠離一切憒鬧法故。以大寂故名大涅槃

三者 一切知故 名為大樂。非一切知 不名大樂

諸佛如來一切知故。名為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

四者 身不壞故 名為大樂。身若可壞 則不名樂

如來之身金剛無壞 非煩惱身無常之身。故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


這有啥想不明白的

高票答案啰哩啰嗦

不就是:

逼格高了以後的孤芳自賞


我所理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現在的語言來說,就是「不得瑟」,而不是「無感」。

初級的快樂是肉體的快樂 那是飽暖物慾

中級的快樂是精神的快樂 那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遊走天下

高級的快樂是靈魂的快樂 那是付出奉獻讓他人因為你的存在而快樂

平庸的人只有一條命 叫性命

優秀的人有兩條命 即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則有三條命 性命、生命和使命

它們分別代表著生存 生活和價值意義

來自班傑微博

http://m.weibo.cn/1838528493/3690649893316863?moduleID=feeduicode=10000002mid=3716034790267365luicode=10000011_status_id=3690649893316863lfid=2304131715821252_-_WEIBO_SECOND_PROFILE_WEIBOlcardid=


他當時除了這兩句外,可還吟了兩句詩: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抑或是以物喜,以己悲,能做到其實境界也相差不遠了吧~

以物喜,以己悲

張揚岑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

昔日,范仲淹應友人之邀,在岳陽樓共勉一篇《岳陽樓記》,名動天下。人們稱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也嚮往古賢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

千載時光隨著江水流走了,古閣上的真跡不知遺落了幾何,但這種思想卻是流傳了下來,在課本中,生活中,現代文人的文章中常常被提起,但且問當世,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人呢?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這是以前作為標準答案背過的翻譯。背的朗朗上口,但是實際上在我看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無非三種人。

其一,行屍走肉之人。他們早已經喪失了自己的思想,沒有了獨特的個性,一味地跟風,毫無意義的虛度時光,於是沒有什麼能夠使得他們內心震動,與其說是沒有什麼可以動搖,倒不如說是無可救藥了。這些人,往往是社會的毒瘤,社會的寄生蟲。

其二,便是范仲淹那般心懷天下之人。他們把國家大事放在心中,時刻挂念著的是國家的利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樣的人,並不少見,抗戰期間那些從容面對敵人刺刀的烈士,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那些為國家革命解放付出生命所不能承受的代價的人。這些人,是國家的中流砥柱,但是現狀令人擔憂,我們能夠看見的卻是一些貪官腐吏。

其三,便是得道高僧。他們精研佛法,往往有大智慧,但其一生大多是坎坷的,如同影視劇中所說的,往往是人生經歷了大起大落,然後看破紅塵,遁入了空門。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玄奧,行走時間,不惹塵埃,只是因為經歷的多了,然後放下了虛妄,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著自己的悲歡離合,自然看得透徹。

當然,我不相信有那麼多行屍走肉之人,目前也不需要你拋頭顱灑熱血,更不是要你剃了頭髮立地成佛。在多數時候來說,我們誰都無法真正忘記自我,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以物喜而以己悲」。有人不屑於這種想法,甚至是嗤之以鼻,更有甚者覺得這是一種可恥的做法。但事實上,這是人之常情。從古至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任何人都難以免俗。詩仙李白在面對廬山瀑布的壯美景色,不由高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若不是見了一幅真正的震撼心靈的畫面,又怎能豪情萬丈地寫下這樣氣壯山河的詩句?詩聖杜甫,就沒有這麼瀟洒,看他的詩,總是有一種難以散去的憂國憂民之情,但當他登臨泰山之時,面對著匍匐在腳下的群山,也不禁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偉人毛澤東,正值青年,也能夠在橘子洲頭,看見漫山遍野的紅葉,看見水光接天的河面,而大問「問天下誰主沉浮?」回答「至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些都是觸景生情而寫,難道不是以物喜?柳宗元在被貶的途中,寫下了永州八記,期間《小石潭記》我們曾經學過,本來是一幅美麗的景色,可奈何坐著心中惆悵,而後便覺得「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了;還是李白,在思想只是看一地的月色,便覺得「疑是地上霜」,寂寞之時,看月亮,又覺得「對影成三人」,本來只是一輪月亮,好好地行走在空中,本是無情之物,但是賞月的人卻有著自己的情感,於是乎它也不得不沾惹上各種各樣的思緒了;杜甫更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連花鳥都陪著他一起哭泣悲鳴了。這樣的一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是什麼樣的感情,寫出來的便是什麼樣的景色,其實風景還是那樣的風景,只是個人「以己悲」罷了。回到現實中來,放到自己的身上也是一樣的,有時你高深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倒會遭人詬病。比如,你掉錢了,你還一臉笑容,別人即使是不當著你的面,在背後也不由會說一句「傻子」,這不是缺心眼兒嗎?再比如說,不幸有家人去世了,你更是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一定會被人罵作是狼心狗肺的。當你遭遇了不幸,說不傷心,不難過,肯定是假的;當你獲得了成功,有了好運,不開心,更是違心之語。倒不如開心的時候,便笑口常的,不開心,就大聲地哭出來來得瀟洒自在。以物喜,以己悲,作為一個正常的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了。重點不在於此,而在於你「以物喜,以己悲」的程度,在一個適當的範圍之中,自然無傷大雅,但是超過了這個範圍,那可大大不妙,甚至會造成悲劇。這便是常說的「心理素質」。

且不說古來有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一代英雄,卻烏江自刎,不肯過江東,自己放棄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紅樓夢》中的美人兒,天仙一般的林黛玉,沒事葬葬花,吐一兩口血,最終鬱鬱寡歡。就是最近也常聽說有人受不了失戀的打擊,跳樓了,受不了高考失敗的打擊,自殺了。還有前一段時間鬧得紛紛揚揚的「葯家鑫」時間,都是心理素質不過關,釀成的悲劇。自己來揮霍自己的生命,在我看來真的是太奢侈了,想一想,我們是不能放棄自己的,死不起,既然有勇氣面對死亡,怎麼會沒有勇氣活下去?而能夠撐住壓力,涅槃重生的人也不少,成就了一番傳奇。有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吞了吳;也有貝多芬耳聾之後,用牙齒咬著木棍,寫出了摁住命運咽喉的命運之曲;前一段去世的蘋果公司前總裁喬布斯,也曾經被趕出了自己的公司,最終仍舊改變了世界。對於一國之君被俘,作為牽馬的僕人,這麼大的恥辱;對於一個音樂家,卻喪失了聽力,無異於滅頂之災。這樣的傷痛,常人難以想像,而他們挺過來了,註定成為傳奇。堅強的心便是一種最寶貴的財富,無論身體怎麼被跌倒摧殘,只要相信並選擇了成功,便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把你打倒。

而我自知,一定是沒有遭遇過這些的,只記得在很久之前,會因為考試沒有考好而大哭一場,甚至是一周一個月沒有笑臉,悶悶不樂。想想真是覺得太不成熟了。而現在,這些東西就是小打小鬧,頂多撇一會兒嘴,然後便是總結失敗的經驗,自嘲地說是「臉皮厚了」,其實不可否認的是成長了。

以物喜,以己悲。但不過分沉溺於悲傷,也不會得意而忘形。在陰天可以傷感一下人生,又立馬能夠笑著等待陽光。然後,就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了。


中學剛學到《岳陽樓記》時就對這句念念不忘,覺得精彩絕倫,實在喜歡。

關於這段,個人有除了常規理解外的腦洞補充(感覺境(bi)界(ge)會更高),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常規理解

首先,這是古詩文中常見的互文的手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說不因為自身的得失而喜怒哀樂。這是一種非常豁達的得失觀,非常優秀的情緒控制(也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簡單來說,不因為撿到錢就開心,不因為被扣工資就難過。

那麼不因得失而喜悲的話,情緒會如何變化呢,後文提到憂其民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個人感覺這句稍微有些因果關係),顯然范仲淹認為心中裝的應該是天下大利,不應計較個人得失。

補充理解(帶有腦洞性質)

文中的喜悲,指的是簡單情緒上的喜和悲。(大概就屬於本寶寶開心(不開心)這種程度)和後文的和後文的憂樂是兩種概念。像一個幼童,會因為吃到甜食高興,會因為買了喜歡的玩具而高興,這些就是簡單情緒上的喜。

生活中我們還能體會到一種「樂」,與喜不同,它出現在我們扶起摔倒的小朋友的時候,出現在我們幫沒零錢的阿姨付了一塊錢的公交車費的時候,出現在老師看著學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的時候,出現在人民警察保障了周邊的治安、為社會挽回巨大損失的時候。這種樂,才是更高級的發自心靈的樂。

回答題主:人生的樂趣不在於你得到了什麼,那隻能得到簡單情緒上的喜;更看重的是你付出了什麼的,才能收穫樂,層次更高的樂趣在於付出不局限在親人朋友,更要看你對國家、社會乃至人類歷史進程,做了什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覺得這簡直是理想中的滿足自我,就是個人慾望要麼得到極適合滿足,要麼是個人慾望降低標準。

所以人生樂趣嘛,要麼滿足,要麼妥協,要麼不在乎,我心向善,卻不再奢求什麼。


大概是拒絕由外到內式自我認同的心理機制。

通俗來說,我開心與否,關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你開心與否,卻是由我來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你。

這句話其實很雷同近世風行的雞湯之語,以出世之無為身心,做入世之有為事業,持菩薩心腸,行霹靂手段等等。

一個人的意義感來源於人與外界人、事、物的「聯繫」狀態,從本位體角度出發,不是個人心理上由外到內被別人影響了自我認同,就是個人心理上由內到外去影響別人的自我認同,除了這兩種意義感的來源途徑,別無他法。


這是儒家一貫的理想,內聖外王之中的「內聖」。

說的庸俗點的話,內聖是外王的必要條件,沖著這個也要修身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後,人不再受到人本性之中弱點,也就是「情慾」的拖累。一般人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往往會把情慾包含進去;而「聖人」因為刨除了感情,幾乎只靠理性來思考,悲喜不動。相比起來,聖人犯錯的幾率是最小的。這樣的人才可以做領導者。


樓主解析出問題了。

不以物喜,是不以外物而使自己歡喜。范仲淹當時是因滕子京貶謫,在地方重修了岳陽樓,而且「增其舊制」,也就是擴大了原有的規模,為這件事寫一個紀文來紀念。同時范仲淹也要藉此激勵友人不要沉湎於被貶的痛苦,而要放寬心,把對外物的憂愁改變為對更深的東西的感情。

外物,在這裡指的是升官發財,仕途通暢。宋代儒道思想並存,因為宋代科舉是能夠選拔出很多優秀人才的。在此多提一句,不能說中國的科舉完全都是無用的,在唐宋時科舉確實選拔出了很多優秀人才。那時的大學者基本都是科舉上來的,李白死活不去參加科舉非要唐玄宗請他那也沒辦法。唐代的初唐四節就是科伍出身,王勃更是少年中舉的天才(可惜)。宋代更別提了,我舉個例子,蘇軾,當時在文章里舉了一個堯舜對話的例子,主考官歐陽修(對,就是這個宗師)表示沒看過,歐陽修何等人物,居然沒看過這個例子,於是叫來蘇軾不恥下問請教他這個例子的來歷,蘇軾的回答是:「想當然爾!」

就這樣蘇軾還沒有名落孫山,可以看出宋代科舉多開明。

再說科舉能選出優秀人才,這樣的話士人就基本都能從政,不像後世什麼顧炎武啊黃宗羲啊金聖嘆啊只能當憤青,這個時期宋朝士人很忙,忙於政事忙到什麼程度?宋朝士人都沒時間寫詩了。

所以可見入世的思想多深。

但宋人也很重道家的出世思想。代表人物就是蘇軾,豁達的一筆。這類似於自灌雞湯,范仲淹在這裡表達的不僅僅是出世的思想,但與儒家汲汲於功名還是有所不同的。范仲淹認為,與仕途順利與否相比人應該有更高的追求。

不以外物而使自己悲傷,也不因自己的仕途順利而使自己歡喜(其實應該用互文翻譯的,暫且先這樣)。

那應該用什麼影響自己的情緒呢?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做到這一點的人便是如此,他們以天下為自己的最高追求,仕途的順利是實現天下之樂的方法而已,如果為此而高興就好比一個人登山登到一半為風景痴迷而忘記了自己其實是想看到山頂的風景的。士人應該以天下為己任,就不該為一點點仕途的得失而動搖信念。應該與天下同喜同悲。

更重要的是中國士人重「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態度,寵辱不驚。錢鍾書的 圍城 里有一段描寫就是主角(忘了叫啥好久沒看對不起各位。。。)寫信給自己父親說最近照鏡子發現自己瘦了。。。父親回信罵道顧影自憐是戲子才做的事。你一個大丈夫怎麼這麼矯情。

中國人大抵還是喜歡穩重的人吧。

ps:發現自己居然還能背得下全文,可喜可賀。


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隨時隨地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兩回事啊!

能控制自己的慾望,不等於根本沒有慾望啊


我覺得你不要機械地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這句話代表著一個人的精神追求已經是比較高的了,能不為了名利而患得患失、大喜大悲,這就是一種境界,但這不代表對生活冷淡。正如論語中孔子所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又說「吾與點也」,讚賞那種「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逍遙洒脫,這是不矛盾的。事實上,可以這麼說,儒家所說的君子,一方面是要努力做到不為名利所牽絆,做到內心不滯於物的境地,另一方面卻有著自己堅守的理想和信念,所謂德潤身,自然也就有君子獨有的快樂在其中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說不喜、不悲。而是喜、悲都保持在一定可控的程度。大悲傷身,同樣,大喜也傷身。這是個心境修養的過程,不在乎是不是胸懷天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在《莊子》的第一章《逍遙遊》里就有講到。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 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 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這段講的是有一個叫宋榮子的人,他練成了一項本事,這種本事是什麼呢?「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別人誇他,他不會因此而感覺沾沾自喜,別人誤會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沮喪。他分得清內外,自己的情緒由自己掌控。由此而產生的一種幸福感,或者可以稱為安全感。你的自身全由自己掌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就是這樣了。

但是,如果你以為莊子對此是贊同的,那就錯了。

莊子緊接著就描寫列子的境界,他有一項本事,就是御風而行。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 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這個列子呢,他有自己真正的興趣,他喜歡御風飛行。那麼他比宋榮子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厲害的地方在哪裡呢?

我認為,莊子是想說,如果一個人擁有了自己愛好,那麼當他努力追求自己愛好的時候,他就是幸福的。這個幸福是可以自給自足得到的,是可以通過修鍊得到的。因為當一個人有追求的時候,他就會覺得生活里很多小事很微不足道,即使今天和伴侶慪氣,和父母吵架又怎樣?這完全不是我生命中的價值所在。大概是這樣一種感覺。

但莊子依然不認為列子是最高境界,他說:「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如果沒有風,那麼列子這項本領再厲害也白搭。因為這個境界也依然不是一個獨立於這個物質世界之外的境界,它依然要依靠這個物質世界,是有所待的。但相比之下,這個境界高於宋榮子的境界,幸福感大於宋榮子所能產生的幸福感。

所以我姑且認為,一個更高的境界大概就是宋榮子的境界+列子的境界吧。

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擁有能夠掌控自己情緒的能力後,還要有一項能夠為之付出一生時間的興趣愛好,不斷地鑽研體悟,最終會到達另外一個境界。

而這個境界,實在不是我等現在還在知乎上面答題的人所能感受到的。但我相信,當你到達這個境界後,你對這個世界所知所感都會不一樣了。


不是不喜,而是不因小喜忘大喜;不是不悲,而是不因小悲忘大悲。周邊親友自然要關心,但如果僅限於周邊親友,不免局限。傳統儒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的目的在治國平天下。孔子稱仁,仁者愛人,最終就要推到「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境界,這個對於現代的個人主義者來說,可能真的比較難以理解或者接收吧。管好自己的事情,劃清自己與別人的界限,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才是現代人比較熟悉的生活模式。

最近我也在思考道德的事情,大家都說,道德是律己,不能律人。如果這樣的話,道德在現代社會還有意義嗎?如果說,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那麼是否只要明確法律規章,大家都依規行事就可以了?道德評價還有必要嗎?是否可以成為一個無道德評價的社會?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我突然很想回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正是我自己長久以來的一道信條,但實在太難做到。大多數情況只能藉此勸慰自己笑對人生,因為我自身本就是一個很容易大悲大喜之人。范仲淹這一句實在給我莫大的寬慰,使我不至於太過絕望,也不容易過於欣喜。

說到底,就是三個字:平常心


推薦閱讀:

想學心理學,求推薦該看榮格的書好還是弗洛伊德的書好?
有沒有一種心理癥狀是:病人知道自己有某些問題該怎麼改變,卻習慣了有病,認為有病的自己才是自己?
為什麼大多數男的看《你的名字》都說感動的要哭?
你從貧窮中獲得了什麼?
明明很困很累卻不想睡覺,這是什麼心理狀態呢?

TAG:哲學 | 心理 | 文學 | 美學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