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知識經濟時代如何記住、整理並運用看過卻忘的知識乾貨?

比如微博,微信公眾號,關注了很多有益的東西但是看不過來,就算看了也不一定都記得住,收藏了很多,卻只是收藏著,連分類整理都覺得麻煩。

謝謝何明璐、蕭秋水接受邀請並提出的建議,因此修改了下題目,不知道是不是更好。


關掉手機,電腦。堅持讀書。

我是互聯網虔誠的信徒,堅信互聯網已經並繼續改變著世界、人類的幾乎所有生活的方面。但互聯網最大的缺點就是,讓我們這一個本來就不愛讀書的民族更不愛讀書了。

每天,被信息爆炸的互聯網圍繞著,我們似乎攝入信息量很多,但實際上,大部分卻是沒有營養的,而剩下的部分,卻由於淺度閱讀、離散閱讀(信息之間並無聯繫)、環境干擾等因素使得信息半衰期極短。在大腦中建立記憶的實在太少,更多的時候只建立了一個"影子"→"這個問題我記得知乎有人問過」,」我記得微博上說過這篇報道」,但內容卻絲毫不能道不出,言不明。

大數據時代,最有效的知識獲取途徑,依舊是閱讀。這是人類自有文字以來從未改變的現實。

等我們的閱讀量以及閱讀習慣足夠之時,下一步就是方是考慮如何整理離散而零碎的信息。

就如某知友所言「

"讀書就像吃飯,我上知乎,純粹是因為吃飽了撐著。"


如何明璐所說,這是一個知識運用的問題,再往深里探究,是知識輸入和輸出的平衡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給自己找點「輸出」的事做,比如寫文章甚至寫書,比如公開演講、各種分享。給知識一些用途,用以幫助到自己的人生規劃、職業發展,在閱讀的時候,就會更有針對性,而由於輸出漸漸帶來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積極性增強,盲目性減少。

知識轉化為技能,是必須要「用」的。

另外這的確和大數據時代沒有關係,習慣用「大詞」,未必是好習慣。用也沒關係,用對為宜,適合的詞是「信息爆炸的知識經濟時代」。


你的問題不是獲取知識的問題,而是如何利用知識解決問題。

如果我回答還是應該收藏,歸類和整理可能又是一般化的方法了。在這裡首先要說的是一些知識不需要記憶,最多記憶知識的索引。其次,你可以考慮下你收藏或整理的內容,你收藏這個肯定是為了解決你的某個問題或者在某個場景下要用到的,那麼你可以試下基於場景或問題你基於搜索引擎,百度文庫等是否能快速的找到這個知識,如果大部分你都能快速的找到,那我給你的答案是暫時可以不用去整理,先做好一件事情即真正用好搜索引擎或已經在網上的各個知識庫。

只有對你某一段時間你設定了主題系統化學習的知識點,需要按個人知識管理模式系統化的歸類,整理和學習,一定要聚焦。因為上100g的資料呆在大多數人硬碟裡面基本都是幾年都不會翻出來看一年。更不用說面對互聯網這個大資料庫了。


這個思路其實是反了,應該是先由一個大的人生方向,往這個方向努力的時候會遇到種種困難,遇到困難的時候去找找相關的知識乾貨,覺得能用就用,用不了就不用,一個知識乾貨用的次數多了也就被記住了,然後因為不同的知識乾貨被用到的頻率不同,所以這些乾貨的順序也就被整理出來了。在這個網路時代,知識的檢索非常方便,不用像以前一樣準備很多知識以備不時之需,網路對人類的最大貢獻就是解放了人花在記憶方面的精力,讓網路儲備知識記憶,人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來進行思考和實踐。而且像知乎這樣的網站的出現使得知識的交流變得更方便了。與其當一個裝滿知識記憶的硬碟,不如做一個處理器,把記憶交給網路。據傳,所羅門王是一個記得非常多典故的聖賢,但是文字的出現使記得很多典故變成了一種沒有用的本領,法庭上完全可以翻看法典來判決案件,法官就可以省下強記各類典故的精力來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質了。


信息爆炸,每個地方有信息流出,使得信息碎片化十分嚴重。

之所以只是收藏卻不整理不分類

我認為原因在於你的大腦暫時無法處理它們,因為大腦本身沒有足夠的知識體系框架來容納它們,

就像倉庫一樣,你的倉庫內部太狹窄,東西擺放太夠雜亂,現在還有更多更雜亂的貨物出現,你的倉庫管理員就會把它們擋住,放在倉庫外面的暫存架(收藏夾),但不會動它們。

同理的,對於你的大腦來說,這些收藏只是冗餘的內容,無法處理,大腦會刻意的避開處理它們。

外部上你該做的是:

1去偽存真,篩選正確有用的知識

2避免陷入被信息催眠,太多信息其實只是在催眠,灌輸人類的價值觀

但對於內部來說:

1利用OneNote等工具,把信息系統化,整理清楚一點

2系統化學習知識,在自己心裡形成一門門框架

3一點一點來,不要貪多。

問題是,以上說的這些內容,背後有很多很多信息。

我覺得,你先想想,怎麼處理,怎麼吸收好自己的知識,把它們邏輯化。

再想著得到更多,這樣知識才能進到你腦子裡。


帶著新問題來知乎(信息),帶著更大問題離開知乎(探索)。

這才是答案,以上的答案弱爆了。人嘛,總是勇於發現,接受,和探索新大陸。


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和大數據沒有什麼關係,大數據聽起來很美,也容易被誤解。

大數據,不僅是大量海量天量的數據,最重要的是大量數據的在線獲取和在線提取,分析。

其次,大數據這種技術本身就是和傳統的「知識」 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知識,是經驗,是對已經發生的事實做出的總結和論證。 而大數據的意義正在於對在線的大量數據做出分析,從而做出預測。

感覺樓主的擔心在於記不住知識。這就是一個輕易能獲取到信息時代,長腿大胸和各種專業知識都鋪天蓋地。以我個人的感覺來說,從早到晚只需要刷刷微博微信和知乎,就能把物理化學天文地理文學醫學的知識全都過一遍。一個人的腦力是有限的,你可以選擇記住哪些,你可以選擇做專家,也可以選擇博聞。只不過信息的爆炸讓我們忙的沒時間去思考去選擇。

不管選擇記住什麼,我覺得我們現在除了從文字,圖片,視頻去獲取知識,缺失的是體驗。想想那些你到過的地方,做過的實驗,親身參與的活動,收穫的不止是知識。有了真正深入的體驗,自然就能整理出最適用的知識線索。

與樓主共勉


信息化時代的典型特徵便是信息碎片化 大眾化 多元化,表面看上去這些信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越是這樣我們越願意把時間分配到瀏覽這些信息上 從而不斷地重複相同的行為 只是為了有看過的印象 知道它的存在 願意相信它的本身。實際上我們便缺失了知道真相的能力。在這個信息爆棚的年代更需要利用網路將信息為己用 碎片化的知識永遠比不上閱讀書本的細化 知識不是靠這一點那一點構成的即碎片化而是靠一個系統的架構。所以我們更應該平息我們的浮躁靜下心來好好看書。


最近剛好寫了一篇文章叫 如何利用乾貨提高自己,剛好可以解答題主的疑問,搬運過來供大家探討。

有用指數:

適用場景:整理、利用自己收藏的乾貨

關鍵詞:收藏、乾貨、印象筆記、分類、拓展

如何通過「收藏-分類-消化-拓展-構建」這5步來充分用好自己收藏的乾貨。

1.收藏

現在很多人都會把自己覺得好的文章收藏起來,無論是微信、知乎還是其他平台,收藏數大於點贊數是很多創作者哭笑不得的事。但仔細想想,你收藏的文章後來有再打開過么?有沒有遇到過一篇文章看了一半才發現你已經收藏過了的情況?

這種收藏方法是無效的,一是分散在各個平台,容易重複和混亂;二是移動端收藏的內容不方便檢索,想用的時候找起來很麻煩;三是移動端沒法系統的整理這些乾貨,沒法連點成線。

所以建議你將各平台有用的乾貨統一收藏到一個雲筆記軟體中,可以基本解決以上3個問題,這裡我首推印象筆記。主要是因為他發展的比較成熟,功能強大,插件豐富。

很多應用都支持將內容收藏到印象筆記,幾乎你能用的到的內容類app都支持且操作很方便(微信、微博、知乎、簡書、豆瓣、各種新聞app、網頁上的任意一篇文章等等,之後Mr.有用會專門寫一些文章介紹印象筆記的用法)。

這一步就像把我們獲得的零部件都匯總到一個大倉庫中,而不是散落在不同的房間里。

2.分類

如果只是把零部件都匯總到一個大倉庫中,效率不會有太大的提升,接下來要做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分類。無論是對於實際的倉庫、圖書館,還是對於個人的知識、經驗,尤其是我們剛剛收藏的乾貨文章,一定要定期分類,推薦使用標籤進行分類。

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用一些簡單的關鍵詞來概括自己收藏的文章(即打標籤),注意這些關鍵詞的統一性,每次相同的事盡量用同一個詞,比如考研準備和考研前期準備就得統一成一個詞。

這樣積累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標籤已經有一定規模了,這時候可以開始著手構建標籤體系了,一般來講3層的標籤體系就完全夠用了,比如職場-求職技巧-面試技巧;

定期給新收藏的文章打標籤,一方面可以重新回顧文章內容,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讓這些文章更有體系,之後想用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找到。

這一步就像把倉庫里的零部件分門別類的擺放在貨架上,哪個貨架是放汽車零部件的,汽車貨架的哪一層是放輪胎的。

3.消化

做好了分類就相當於做好了一個倉庫管理員,已經比一般人好了,但要想更充分的利用這些乾貨,更快的提高自己,還得更近一步。

仔細消化這些乾貨,深入思考甚至去質疑文章內容。此處借鑒拆書幫創始人趙周老師的理論,對於這些碎片化的乾貨我們要明確它的前因後果和適用邊界,具體參見下面兩張PPT。

(圖片來源:分答小講《趙周·碎片化閱讀實操訓練課》)

做好了這一步就像把零部件仔細的檢查了一下,明確了各個零部件的用處,丟棄掉沒用的。

4.拓展

在消化乾貨的同時一般會發現新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去搜索新的文章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即使沒有問題,也可以主動搜索關於這個主題或領域的其它文章,一般來說一個主題或領域是不可能通過一篇文章就能講清楚的,所以我們通常都能搜到其它有價值的乾貨。

比如看了一篇講面試技巧的文章,裡面講了群面、HR面、壓力面,有一些講的不是特別具體的我們就需要搜尋其它文章來繼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找到一些自我介紹的技巧、主動向面試官提問的技巧、談薪資的技巧等等。把這些文章消化好,不止能幫你提高求職面試的成功率,也能在之後工作中作為面試官的時候發揮作用。

這一步對於主動性的要求更高,就像在整理零部件的時候發現有一些相關的零部件沒有,自己去主動找來一樣。

5.構建

最後一步不難理解,但很難做到。我們收集了零部件,把他們分門別類的擺放在貨架上,仔細檢查了每一個零部件,知道他們各自都是做什麼的,在這個過程中又補充了一些缺失的零部件,接下來就該把他們組裝成一個成型的產品了。

但不同於參照著設計圖或說明書來組裝實體的產品,對知識和經驗的構建是沒有可供參考的標準答案的,完全依賴於我們之前的積累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些都需要時間和持續的努力,所以能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經驗體系、乃至思想體系的人是極少數的。

至於如何構建,說實話我不知道,這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希望你也在為此努力。

總結

要想利用乾貨提高自己,可以通過「收藏-分類-消化-拓展-構建」這5步:

1.將各平台有用的乾貨統一收藏到印象筆記中

2.定期給新收藏的文章打標籤,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標籤體系

3.仔細消化這些乾貨,明確其前因後果和適用邊界

4.主動搜索相關主題或領域的其它文章,豐富知識庫

5.努力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經驗體系、乃至思想體系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太麻煩了?原本幾分鐘就能看完的乾貨文章還需要花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年的時間來消化吸收直至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這就對了,學習這件事情只有方法,沒有捷徑。

看不如說,說不如做

如果你看完了這篇文章,不妨把它再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更不妨真正開始做起來,下載一個印象筆記,把收藏的文章都放進去,給他們打標籤,相信你會很有收穫。

公眾號:有用就好(youyong-jiuhao) 寫點對大學生和職場新人有用的東西,剛剛起步,歡迎關注。


自從我們的時間被手機電腦pad等電子產品佔據我們的碎片時間之後,獲取信息也開始碎片化。以前我們通過閱讀紙質書學習,通過他人講授學習,我們用紙和筆把我們認為有用的信息記錄下來,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我們能感受到沉沉厚厚的筆記的分量。當我們需要筆記的時候,就可以將筆記拿出來翻一翻,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在我讀大學之前,我每天用日記本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大一時我擁有了我的第一個手機,開始拋棄了日記本。把我覺得有用的信息寫在各種地方——qq空間里,手機里記事本里,電腦文檔里。現在回頭看,書架上自己十幾本日記還整整齊齊地放在那裡,但是使用電子產品記錄的文字零零碎碎,由於不夠完整,無法串聯起來成為完整的樣子。現在的我,每天看很多的公眾號,每天見到不同的東西,見識到不同的場景,有時候很有感悟,但是卻沒有隨手記錄下來,有了電子產品的生活,感覺每一天都會接觸到大量新奇的東西,但是卻沒有記錄和沉澱。其實很多人也是一樣,我們關注很多公眾號,甚至買許多的在線課程,但是學到的東西卻大多零零碎碎。我們不斷地在收集,卻缺乏整理。

因此,如何有效地整理信息,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一種能力。

也許我們可以參考奧野選之的一本書——《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書比較薄,封面也不浮誇,據說它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姐妹篇。《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大名如雷貫耳,雖然我從來不關注書是誰寫的,但是始終覺得能夠寫出一本經典書的作者,至少經典題材相近的書籍,應該也可以寫得不錯。閱讀這本書沒有花費我很多的時間,卻讓我對作者奧野宣之產生了由衷的敬佩感。作者在書中所講的整理信息的方法,正是我們當下所遇到的情況:信息碎片化,獲得信息的時候,覺得很多信息很有作用,但是卻不知道哪些信息什麼時候會用到,也不知道如何收集利用。奧野宣之在這本書中所介紹的方法對我們來說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作者創造了一種收集方法,叫一元化筆記法,即把每天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信息收集起來,集中記錄在一個紙質筆記本里。一元化筆記法首先有三個規則:一元化,時序化和索引化。

簡單說明一下這三個規則:

一元化指的是不分類別,盡情記錄。

時序化指的是按時間順序記錄。

索引化指的是對筆記進行有效的歸納索引。

合起來說就是每天按照時間順序把自己覺得有用的、好奇的、重要的信息一股腦地記錄下來,包括但不限於,有用的紙質材料的剪貼,小物體比如樹葉等粘貼,主要經歷的描述以及自己想法的記錄。但是在記錄的時候,給這些信息貼上時間標籤,對不同的信息貼上線索標籤,以方便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迅速地找到他們。

堅持去做一件事是需要耐心和恆心的,如果我們能夠在記錄的時候分門別類,可能更有利於檢索,但是一元化的記錄會使記錄的過程更為簡單,所以更容易堅持下來,同時這樣不加選擇的記錄可以保留當時最實際的事實。另一方面,必要的時間標籤和索引可以提高我們日後尋找的效率,提高了筆記的可利用性。

在《如何有效整理有效信息》一書中,作者用極大的篇幅詳細地介紹了具體應該如何去簡化記錄,提高檢索效率。在這裡,可以簡單列舉幾條我非常有感觸的地方:

六位時間記錄:兩位年份+兩位月份和兩位日期。以這樣的時間戳來作為標籤,可以第一時間標明記錄的時間屬性,相當於每一條記錄都是有標籤的。

地點記錄:作者以日本的幾個地名為例,給每個地名特定的簡寫,因為大多數人去的地方有限,用簡寫可以簡化地方的記錄。

個人思考的記錄:作者認為,個人的思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在特定的情境下,每個人的想法是非常不同的,因此隨時隨地地記錄自己的想法,可以記錄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而且,在日後有其他的感受的時候,可以隨時增補,完善和豐富自己的思考。

線索的關聯性:作者認為,有些時候,有些關注點是不經意關注到的,所以你可以給這個關注點的記錄做一個標記,等下次你有相關關註記錄的時候,再做一個同樣的標記,日積月累,當你有一天需要集中考慮這個關注點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素材已經收集好了。

這樣的記錄方法有什麼好處呢?

用作者的話來說,如同你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個箱子里,當你要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你敢肯定自己肯定收集過,雖然你不知道它在哪裡,但是你可以肯定就在箱子里,你會放心去找,因為你確定可以找到它。同時,你有個人非常熟悉的索引方式,就相當於你把盒子的同類物品都做了相似的標記,所以找起來也會非常的快速。

這樣的記錄本相當於你把你的經歷和感悟都記錄在筆記本里,這個筆記本就是你生活的一個記錄冊,在日後翻開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你經歷了這麼多。由於每一項記錄都附有當時的一些小物件以及個人的思考痕迹,就像是自己的人生做成了一個紙質的電影,活靈活現,只要你願意,可以回味每一天有意思和有意義的瞬間。在這個時刻,你會發現,其實生活並不是每一天都是一樣的,你的想法原來已經改變了這麼多。這個本子記錄的就是你的生活和成長。在這個點上,作者說得非常有詩意:如果沒有生活日誌,你也許只會記得不盡如人意的結果,甚至會記憶模糊;但如果你用生活日誌的話,你可以親眼看到自己曾經的努力和辛苦,即使沒有任何結果,曾經的努力也會成為內心的支柱。

但你以為這就是這個筆記本最重要的意義了嗎?

不,並不是,它有更重要的意義。作者同樣也告訴我們如何來使用這樣的一個專屬記憶「記錄博物館」。

拿作者為例,當作者需要寫一本書的時候,他翻開自己所有的記錄,把自己曾經記錄過的,思考過的相關信息都找出來,在此基礎上不斷思考收集,在這個過程中重新記錄提煉。隨著時間的積累,這一方面的素材越來越多,寬度和廣度都大大擴展,這些知識就慢慢不再只是碎片化的了。作者說了自己形成一本書的方法是「通過加工向創意『匍匐前進』」:重讀筆記中的素材時,可以寫下更多的想法。也就是從不同視角去觀察同一個事物。這時,還可能發掘出與記筆記時完全不同的想法。作者寫過不少書,每本書的產生,可能就是作者不斷收集素材,加工素材,記錄靈感,最終寫成了一本書。在這個角度上來說,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關注點記錄下來收集,不斷積累增加,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形成自己的一本書自然也不是難事啦!實際上,《如何整理有效信息》這本書不就是這樣形成的嗎?

經年累月的積累,作者已經有上百本的生活日誌了,每一本都是作者的歲月和記憶。我們也可以仿照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成為一本本生活的見證。在我看來,紙質版的材料可以給我們更加厚重的記憶感,同時也更有成就感。如果用慣了電子產品,也可以用電子軟體製作,總之記錄的載體可以有選擇,但是只要記錄的方法和原理相似,就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不要怕麻煩——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也不要怕太遲——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等到時間足夠長,積累的信息足夠多,再加上有效的整理,形成一本書都不為過,你還怕不能夠利用起來嗎?


推薦一下《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這本書。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我們每天會接觸到不計其數的信息,把信息記下來是第一步,而如何將信息整理地井井有條,方便我們隨時調取或者激發我們的創作靈感真是個技術活。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的作者奧野宣之長期從事出版、媒體工作,保持著良好的閱讀和記錄習慣,是日本有名的「筆記本作家」。在書中他不僅介紹了自己記筆記的方法,更提供了許多小竅門。最為讓人佩服的是,本書再版之時他已經記錄到第189本筆記本了。

肯定有一些人會覺得這數字難以置信,或者認為用筆記本整理信息不如用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等App方便。針對這一點,奧野宣之認為,「不是有思才寫,而是為寫而思」。也就是說,筆記本起到的作用是幫助他加強深入思考,提高輸出質量。

這個輸出的過程可以用梅棹忠夫提出的「知識生產」來概括。所謂知識生產,指人們通過腦力勞動創造出新信息的過程。奧野宣之將這個過程概括為更為具體的五個步驟:

1. 收集:積累信息作為素材

2. 咀嚼:深入思考所積累的信息

3. 發酵:進行發散性的思考

4. 頓悟:引發靈感的閃現

5. 具體化:將靈感輸出成成果

實現這五個步驟的載體正是筆記本。長期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的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形成了一套用筆記本整理信息的方法——一元筆記法。

所謂一元筆記法,就是將所有的信息都存儲在一本筆記本上。操作流程很簡單,根據自己的需要選一本適合規格的筆記本,然後親手將自己認為有用的信息(諸如會議記錄、突如其來的靈感等)放入筆記本中,等到需要某些信息的時候能夠迅速找到並加以運用。

具體地運用一元筆記法必須遵守三個規則,即一元化、時序化和索引化。

一元化確保了信息能夠全部納入筆記本中而不會讓我們產生任何負擔。一方面當我們考慮該如何對信息進行分類的時候增加了整理的步驟,另一方面被我們在電子設備中整理得滴水不漏的筆記我們也只是收藏或者記錄而已,無助於我們挖掘可以為我們所用的有效信息。反而當我們動手將信息放入筆記本時這個過程加深了我們對於信息的記憶。

時序化,簡而言之就是根據時間順序進行記錄。以往我總喜歡根據需要估摸每個模塊所需要佔用的張數,然後分模塊進行記錄。那樣做最大的弊端在於,難以把握實際需要的頁數,時常導致張數分配不足或者有大量富餘,然後拆東牆補西牆,反而為順利找到筆記上的信息增加了障礙。

因此,僅根據獲得信息的時間順序進行記錄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了。在此基礎上,用奧野宣之提出的6位時間記錄法為每條筆記添加上日期信息就更完美了。操作起來也十分方便,比如今天是2017年11月2日,那麼在收錄的信息前標註上【171102】即可。

在一元化與時序化的基礎之上,索引化也得以輕鬆實現,從而彌補了筆記本查找不便的短板。假如筆記內容不多,那麼通過為每本筆記製作索引用的目錄,貼上索引標籤或者在書的切口處塗上標籤都是簡單易於操作的方法。如果筆記本已經特別多,那麼用電子化的手段則更為便捷、高效。例如,在EXCEL中列明筆記本的編號、日期、標籤等信息,通過Ctrl+F輸入關鍵詞搜索就可以快速定位信息的位置了。

聽上去很不可思議對吧。但是,這樣做有三個顯而易見的優點:

1. 簡潔而簡單,不會造成混亂。無需區分筆記本的用途,因此也沒有了繁瑣的規則。

2. 可以無壓力地持續使用。有時候我們隨手複製到電子筆記中的文章太多,以至於堆積如山,又因為沒有好好看過,反而引發了自身的焦慮情緒。

3. 自由度高,可以隨意調整。將筆記本看做一個可以任由我們揮灑的空間,亂塗亂畫、黏貼附件等等都由我們自己決定。

當然啦,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因為每個人的習慣有差異,所以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書中提出的方法也是因人制宜的。畢竟整理信息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很私人化的行為,並無統一的標準可言。即使書中僅有那麼一個整理信息的方法讓你覺得能夠幫助實現有效地整理信息,那麼《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這本書就算是發揮了它最大的效用了。

微信公眾號:楠孩子


是自己變成硬碟性大腦而非內存性大腦~


學以致用。學了馬上用起來。


首先知識是用來做什麼的,每個人的目的並不相同,於我而言,我希望知識能給我帶來自由和財富的生活。

目的確認以後再來反思幾個概念,信息,知識,常識,思維體系,智慧。這是我大致列出來的一個自下而上的架構,因為很多人追求的"知識",其實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我想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知識。

信息是短命的,每天產生而且每天都在消亡,人們追求的如果是信息的話,直至人生終點也只能如同夸父追日那樣,永無寧日永無盡頭,在我看來,新聞頭條,微信微博等等淺在內容都屬於信息,微信長文章雖然有一些有價值的內涵,但是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它們就像是飄落枝頭的樹葉,無法長在「樹上」,不久就會凋殘,被人遺忘(這棵樹就是思維體系)。知識就是一些定理概念,相關專業領域的有較長時效的被固化的歸納性內容,他們有較長實效,看起來靠譜些,但是裡面有很多相反的學說,冗餘的部分,在知識的田地裡面深耕細作(思考,提煉,總結歸納等等),才能成為專家,掌握「常識」,常識就是重要的知識,可以基本被廣泛認可,解釋重要的原理,時效性更長(常識也會改變的,「變易」)。現在我所追求和努力的就是思維體系的建立,通常我們看書,看名家雜文,看名博博主的文章,看得就是這個「思維體系」,他們思索世界的方法更加圓融有特色,更為逼近事實,推演且自圓其說,通常給人博且井然之感,所以說看好書學的是思維的方法;最高層次是智慧,抱歉,這個我還沒有接觸到,只是會在某些人身上看到這個東西,智慧產生的難度很大,我觀察到有智慧的人在某些領域的「通神」,他們的心靈比較強大,並且能自由地運用知識達到目的,對自己的領域還有洞見和預知能力,他們的特點不贅述,還有很多。

今天答這個題目,主要是反思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個人如何進行終身學習,做一個有價值有創新力的人。而我初步構想的方案是,通過讀書,窺見思維體系和常識,通過實際的體驗和實踐,不斷令思維體系成長,並發掘新的「常識」,自己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你的思維體系和常識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空想主義;在實踐的過程中,善於運用檢索工具獲取所需知識,運用思維體系和常識解決遇到的具體問題,這也是互聯網時代的好處,利用各種工具,獲取和存儲知識解放自己的大腦,但是思維和創意是工具無法替代的;偶爾涉獵信息,滿足社交和激發靈感的需要,微信確實幫我擴充了一些邊界,但是前提是我必須認真閱讀,並且查閱相關資料,使它長在我的大樹上。在智慧形成方面,順其自然,智慧的形成方面我認為心性,現代說"情商"很重要,人的心性偏移情緒時常起伏,看到的想到的都產生偏差,會直接影響到認知,為此,我在學習中國文化的精粹,在這方面很有幫助,但是智慧是很難修鍊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蘋果的廣告看起來比其他廣告的好看?
與網友見面時,你感覺和想像中差距大嗎?陌生感多於熟悉感嗎?
O2O的準確定義是什麼,和曾經的B2C,C2C,B2B的區別是什麼,是不是在抄概念?
蘋果營收下滑13%,13年來首次,這是拐點到了嗎?
白帽子們是如何發現網站漏洞的?

TAG:互聯網 | 微博 | 微信 | 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