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宋太宗趙光義對宋朝未來的發展意義?


如果我是宋太宗,大約會這麼說:

我幹了這十幾年也沒有什麼別的,大概三件事。一個,平定了北漢①;第二個,就是立了皇太子②;第三個,確立了兩府三司制③。如果說還有一點成績就是「軍隊一律不得經商」④。這個對軍隊的命運有很大的關係,還有兩次北伐幽燕也是很大的⑤。但是這些都是次要的,我主要的就是三件事情。很慚愧,就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

滅北漢不但標誌著宋王朝形式上完成統一,並且解決了中原法統問題。

北漢的前身後漢雖然僅有四年國祚,但從道理上是驅逐契丹、繼承後晉法統的正統王朝。雖然轉踵郭威滅漢建立後周,然而因為殘餘的北漢政權的存在,後周的法統仍不能說是完整的。宋朝的法統繼承於後周,宋太宗攻滅北漢,才在後漢滅亡後二十九年後使分裂為二的法統終歸一統,也結束了貫穿整個五代的晉梁爭霸

所以,滅北漢的意義與滅南唐、後蜀這樣的不涉及法統問題的地方性政權截然不同。遠的例子不說,近的例子眼前就有個某霸權扶植的專門用來膈應人的島夷政權。北漢歷經郭威、柴榮、趙匡胤三代英主不能平定,倒不是本身實力多強,也是背後有當時的霸權契丹撐腰之故。可以想像,如果北漢苟延殘喘不滅,那是比起後來同樣得到契丹扶植的西夏更為頭疼的存在。

(至道元年八月)制以開封尹壽王元侃為皇太子,改名恆。詔皇太子兼判開封府。自唐天佑以來,中國多故,不遑立儲貳,斯禮之廢,將及百年,上始舉而行之,中外胥悅。

宋太宗經歷了一系列與兄弟侄子爭奪繼承權的破爛事,最後終於立自己的兒子趙元侃為皇太子,即為日後的宋真宗。

不要覺得立個皇太子沒什麼大不了的,如引文所說,唐朝末代皇帝昭宗被擁立的傀儡皇太子以來,自五代到宋初長達91年,沒有再出過一個皇太子或皇太弟!(參考宋太宗是如何打破封建社會常規父死子繼制度完成兄終弟及登上皇位的?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因為五代軍閥恐懼被儲君取代,所以僅以親王+京尹為事實上的儲君,卻沒有勇氣正式冊封皇太子/皇太弟。即使是宋太宗冊立皇太子後,他都沒有完全轉變心態,當他聽到百姓盛讚太子「真社稷之主也」後的第一反應,竟然是發牢騷「四海心屬太子,欲置我何地也?」——但不管怎樣,宋太宗冊立皇太子標誌著宋王朝的皇位繼承擺脫了五代「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傳統,重新回到了正統王朝的制度正軌。

(淳化元年十二月)左正言、直史館謝泌請自今凡政事送中書,機事送樞密院,財貨送三司,覆奏而後行。詔從泌請,遂著力定製,中外所上書疏亦如之。

中學歷史書中必修的宋代「兩府三司制」就是太宗朝確立的。

所謂「梁太祖以來,軍國大政,天子多與崇政、樞密使議,宰相受成命,行制敕,講典故,治文事而已。」——即五代的傳統,是皇帝與樞密使(崇政使)議政決策,而宰相只負責執行,實際上是侵奪了相當一部分相權。宋太祖最初以親信趙普為樞密使,而仍然續用後周的宰相,直到宋太祖拜趙普為相後,才重新將被樞密院侵奪的軍國大政議事權還給中書門下。到了宋太宗時,才確立了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並立的體制,這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事件。

五代藩鎮多遣親吏往諸道回圖貿易,所過者皆免其算。既多財,則務為奢僭,養馬至千餘匹,童僕亦千餘人。國初,大功臣數十人,猶襲舊風。太祖患之,未能止絕。於是詔中外臣僚,自今不得因乘傳出入,齎輕貨邀厚利,並不得令人於諸處回圖與民爭利

@興國公李過 的回答里也有提到,這裡再簡單展開講一講。

雖然宋太祖一邊根據趙普「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三步走的策略,削奪原有藩鎮的財權,但是另一方面作為過渡,又有意識地在邊境諸州建立了一些小號的藩鎮,授予其一定的財政及行政自主權——

太祖常注意於謀帥,命李漢超屯關南,馬仁瑀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山,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以拒北敵。又以郭進控西山,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守隰州,李繼勛鎮昭義,以御太原。趙贊屯延州,姚內斌守慶州,董遵誨屯環州,王彥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夏。其族在京師者,撫之甚厚。郡中筦榷之利,悉以與之。恣其貿易,免其所過徵稅,許其召募亡命以為爪牙。凡軍中事皆得便宜,每來朝,必召對命坐,厚為飲食,錫齎以遣之。由是邊臣富貲,能養死士,使為間諜,洞知敵情;及其入侵,設伏掩擊,多致克捷,二十年間無西北之憂。

然而到了宋太宗時,政權趨於穩固,於是重新收奪太祖給予邊將的權利,最終完成了藩鎮割據向中央集權的過渡。當然這個過程中,如對郭進的過激處理確實是令人可惜的冤案,但這畢竟是歷史的行程。

北伐幽燕,與遼國全面開戰,這既是宋太宗的黑點,也是他的閃光點。

如上述①所說,周世宗、宋太祖不能滅北漢,都是因為不能奈何馳援的遼軍之故。直到宋太宗攻伐北漢,阻援部隊在白馬嶺重挫遼軍,才配合主力最終攻克太原,完成統一。從第一次北伐的閃擊戰促師奪燕,到第二次北伐外線戰略分進合擊,宋太宗確實也竭盡所能做了不同的戰略嘗試,然而因為在執行面上的問題,最終造成了軍事災難。反過來,宋軍在防禦戰中的表現也告訴了對手,面對的中原政權不再是能夠輕易滅國的後晉了。

宋遼戰爭具體的分析暫且不表,只能說宋太宗時代的戰爭最終證明了宋遼雙方誰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只能維持均勢。這也是他的繼承者宋真宗能與遼國締結停戰協議的現實基礎。

參考回答

宋太宗是如何打破封建社會常規父死子繼制度完成兄終弟及登上皇位的?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金匱之盟是真是偽?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宋太祖的真實死因是什麼?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為什麼沒演變成流血事件,這一朝君臣為何那麼獨特?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宋真宗時,澶州戰爭時,明明是宋朝贏了,那為什麼還要給契丹繳納歲幣呢?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趙光義的主要功績是三件事:

1. 確立宋朝特色商品經濟

除商旅貨幣外,其販夫販婦細碎交易,並不得收其算。

2. 把改道為路寫入地方行政體系

至道三年,改道為路,凡十五路。

3. 殿試糊名制

如果說還有一些成績,那就是軍隊一律不得經商。

五代藩鎮多遣親吏往諸道回圖貿易,所過者皆免其算。既多財,則務為奢僭,養馬至千餘匹,童僕亦千餘人。國初,大功臣數十人,猶襲舊風。太祖患之,未能止絕。於是詔中外臣僚,自今不得因乘傳出入,齎輕貨邀厚利,並不得令人於諸處回圖與民爭利。

這個對軍隊的意義是很大的,後來他又在皇帝位子上做了20年。

淳化二年的抗旱也是很大的。但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就是三件事。趙光義肯定覺得很慚愧。


上面的回答已經把太宗皇帝諸政策對於穩定朝內政局,並扭轉中唐以來驕兵悍將威脅中央局面的積極意義展示了出來,那麼小可不才,來說說宋太宗對截至靖康之變前的宋廷到底打下了什麼令人惋惜的烙印,使中原政權進入了長期的受壓抑局面。

一、好大喜功卻志大才疏,急於求成。 ---平滅漢國

眾所周知,趙光義在宋平定南北的統一戰爭中的角色是協助坐鎮後方,支援後勤調度,並沒有過多參與到戰爭中去,此外他也沒有給太祖皇帝提出什麼有建設性、戰略性裨益的建議,負責智囊擔當的是史稱論語宰相的趙普。要說他的功勞,竟然只有參與陳橋兵變這件事拿得出手,然而當時趙光義也僅僅是兵變眾人中的一員罷了。在取得皇位之後,如何擺脫太祖皇帝高大的政治陰影,樹立新天子的權威成了他的當務之急。那麼目標來了,而且如此的明顯和順理成章:苟延殘喘於河東的漢政權。

------漢國(其實北漢這個名字並不真實,新五代史里是稱之為東漢的,北漢名稱出現的比較晚,所以以下稱為漢國或河東)這個時候已經是王小二過年了,其鼎盛時代(劉鈞)早已過去,而且劉鈞本人正是在遭受了宋軍的巨大打擊之後憂憤而死。在河東地盤內,宋軍早就可以如入無人之境,隨意穿梭洗劫周邊各州,襲擊漢軍兵力,並屢屢攻殺至太原外圍,漢軍無法阻止。所以,毫不誇張的說,在戰略縱深意義上,所謂的漢國居然僅僅是太原府孤城一座。了解了這個狀況,也許觀者對最終宋滅河東之戰的整體價值會有一個新的認知。

小小的漢國,因何能屢次逼退圍攻太原的中原軍隊呢(周退兵一次,宋退兵兩次),有人會提及契丹遼國的增援,然而令人失笑的是,這三次圍攻都是事先擊退或逼退了契丹的援兵,外援對於太原一次次成了鏡花水月,並無影響。真正使強大的周宋大軍鎩羽而歸的是太原城堅固的城防和太原軍民頑強的抵抗。這裡面城防優勢尤為明顯,要知道,當時的太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舊太原城(晉陽)今天已經不復存在,這座城池是從先秦以來,歷朝歷代著力打造的北方重鎮。到了唐朝,由於晉陽起兵的政治意義更是直接提升到了北都的地位。盛唐時代,負責北方防禦的最重要的天兵軍節度大使就駐在太原。安史之亂以後,太原的重要地位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愈加為朝廷倚重,作為平叛基地和制衡關東眾藩鎮的一把利刃。到了晚唐河東節度使脫離中央,獨自崛起為一方諸侯的時候,太原的重要性更不必說。發展到五代,河東太原府更加成了一個能左右政權更迭的奇特存在,以至於太原尹,河東留守成了近乎於繼承人的職位。

重新回到可愛的趙光義童鞋這裡,現在大家會體會到他面臨的任務難度是有多大了。宋軍於太平興國四年二月正式出兵,三月就大破契丹援軍於白馬嶺,四月各軍又是毫無懸念的勢如破竹,集結於太原城外,圍定之後,猛力攻打。然而。。。又是毫無懸念的久攻不下。

宋軍並不氣餒,太祖時代的浩浩軍威絲毫未有削減,各軍輪番拚命,日夜攻城不息長達十餘日,屢次打開缺口但由於城防複雜且傷亡過大,屢次又退下來重整旗鼓。太原城內日子更不好過,連續的高頻率攻擊讓某些人徹底受不住壓力----五月初一,城內的宣徽使范超出城投降;五月初三,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出城投降;五月初四,宋軍掘開汾河灌城。太原軍民已經透支到了極限,千年古城已成人間地獄。五月初六,劉繼元開城投降,漢國覆滅。「終於結束了。。。」某小兵也許如此長嘆過,不,事情沒有結束,太原城夢魘一般的記憶早就勾起了趙光義和全軍上下的熊熊怒火,破城後不久,宋太宗令將城內余民遷出,在附近另築新太原城,晉陽城被拆除焚毀。為了防止民眾返遷,宋軍認認真真的仔細搗毀城池,使得這座千年古城如同被抹去一樣,再無復興可能。

太原之戰的最終勝利夾雜著太多的無奈,然而趙光義卻認為這是他自己的親征神威和指揮若定,加上宋軍之前屢次挫敗契丹人的增援,這是他雄心勃勃,在打下太原後不久,他不顧眾將建議,也不仔細研究對遼態勢,搜集情報,而是未經修整,揮師東進,開始了收復幽雲的新征程。

---一伐契丹

五月初六,漢國滅亡,五月二十日,宋軍就開拔東進,劍指幽州。中間只有不到半個月的休息時間,還要拋去拆毀太原城、遷民、掩埋死傷等一大屁股善後工作的時間,可以說宋軍並未得到休整。更荒唐的是,趙光義無視屬下那一張張大戰之後渴求賞賜的眼神,擱置論功行賞,腦子裡只有迎接下一個勝利,全軍上下無不大失所望。宋軍東出太行,一路上易州、涿州望風而降,又在易水擊敗了契丹軍一部,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兵臨幽州城下,趙光義更是意氣風發,視取幽州如囊中之物。不料宋軍再次連續攻城十餘日而不能得手,戰事陷入膠著。原因很簡單,大戰之後沒有得到休整的宋軍經過連續的強行軍抵達目的地又要攻擊同樣是高牆深池的幽州城,正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兵鋒已盡,再難進取。在攻城期間,遼南府宰相耶律沙率軍增援,又被宋軍擊退(實屬難得),而契丹人的援軍源源不斷,耶律斜軫、耶律休哥二人也提兵趕到,趁宋軍極度疲勞的當口,又一次突擊宋軍陣線。圍城部隊只得退回城南,此時幽州守軍也一併殺出,三路大軍和為一股衝擊宋營,宋軍終於不支,並且已無法阻止有序的撤退,直接演變為大潰退,皇帝趙光義也負傷,倉皇南逃,大軍物資盡數放棄。

戰役餘波:痛打落水狗是古今通理,宋軍主力失利之後,契丹軍隊立馬展開報復:當年九月,攻擊滿城;次年三月,襲擊雁門;十月,襲擊瓦橋關;隔年四月,再次攻擊滿城、雁門、府州。其中除瓦橋關宋軍失利外,其他各處皆防禦得當,遼軍最終都撤退,但是巨大的軍事壓力嚴重擾亂了宋廷的部署和計劃,得不償失。

---再伐契丹

高梁河大敗似乎沒有使宋太宗從虛妄的自信中醒悟過來,在契丹人後續的反撲中,他甚至屢屢給前敵將領授予陣圖,力圖親臨指導,第一次滿城戰役中,指揮官殿前都虞侯知定州崔翰等人隨機應變才得以擊退契丹。然而戰後趙光義還是就臨場變陣的行為提醒了有功將領。到了雍熙三年,遼景宗駕崩,年輕的遼聖宗即位、蕭太后輔政。消息傳來,宋太宗大喜,迅速腦補了主少國疑,太后無能的美好畫卷,決定不再猶豫,再起大兵二十餘萬分東中西三路兵壓契丹,誓要奪取幽雲諸州。作為牽制策應的中路軍、西路軍屢戰屢勝,分別進至蔚州、雲州;主力東路軍曹彬部受太宗囑託,緩緩而進,意圖與中西路軍會和。不聊曹彬還是進展神速,僅用了十天時間就進佔涿州,契丹人立馬展開了襲擾法,夜晚頻頻襲擊糧道。十萬將士,人吃馬喂,斷糧一日都不可,很快涿州宋軍就陷入了斷糧的窘境。曹彬再一次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全軍南撤退回雄州吃飯,這一決策連宋太宗得知後都大為惱火,因為這樣的話,中西路軍勢必更加孤立,合圍計劃更加耽擱,而東路軍人馬最多,是未來大戰的關鍵。曹彬退回雄州補充給養之後,再一次快速向涿州進發,意圖迅速獲取勝利,挽回顏面,而這就再一次違背了趙光義持重緩進的戰略方針,當宋軍再一次狂奔回涿州的時候,蕭太后和耶律休哥兩路大軍已經壓了過來,而曹彬的決定竟然是。。。再次不戰而退。撤退就撤退吧,還沒有秩序,這下好了成了潰退,宋軍一路丟盔棄甲,在歧溝關被其契丹追上,又是一陣土崩瓦解,東路軍徹底消停了。

主力已消失,中西路軍孤掌難鳴,只好也分別南撤,到手的州縣又一次放棄,雍熙北伐草草收場。

這一番折騰過後,契丹人更加開啟肆無忌憚的襲擾報復,宋遼兩國局勢愈發緊張,而太宗皇帝則由於接連的大敗而心灰意懶,無意重整旗鼓,反而更加註重守內虛外,接下來我談一談太宗對軍隊的建設工作。

二、遭受挫敗後一蹶不振,一味退守

---軍改

趙光義似乎很熱衷改名字。

即位當年就改年號已屬少有,對軍隊的番號,也是煞費苦心,幾乎改了個遍,有的還屢次修改,在此舉幾例:雄威改為雄勇再改為神勇;驍雄改驍猛又改拱辰再改為拱聖;腰弩改為神射;虎翼改為神衛;龍捷改為龍衛等等。如果僅僅是改名倒無關痛癢,太宗更喜歡新增番號,擴大編製:神騎 指揮十八 端拱二年選驍雄新配人及教駿、借事等兵立;步武 本鄉軍選充神勇、宣武,雍熙三年,揀其次等者立;武衛 指揮十六 太平興國中,募河北諸州兵立;川效忠 太平興四三年,選諸州廂兵歸京師者立。。。。諸如此類等等。根據宋史兵志禁軍的資料來看,太宗新立部隊有以下目的:

一、進一步強幹弱枝。進一步將地方軍可用之兵納入禁軍範疇,爭取達到掃地而盡,材勇堪用者盡歸天子。

二、禁軍內部分化。分出層次,將不符合上四軍、其他核心禁軍的兵士層層劃入中下禁兵,形成優選的金字塔結構。

三、擺脫太祖陰影。去除後周以來和太祖時代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號。如控鶴改為天武、鐵騎改為捧日等。

四、切實貫徹養兵彌亂的國策。這是宋朝的一個特色國策,逢災荒之年,有叛民而無叛兵;安樂之年,有叛兵而無叛民。其中有勇力者,悉數充入禁軍,例如龍猛軍,就是全部由原來的不法之徒組成。

經過一番動刀,禁軍數量從太祖朝的二十萬漲到了三十五萬八千。並且在以後的諸帝任內越來越多:真宗四十三萬二千人;仁宗八十二萬六千人,達到頂峰。

隨著禁軍數量的膨脹,中央軍力的加強,宋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卻呈相反態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國防戰略:形成了過度的內重外輕,河北、河東接近邊境的一線兵力(尤其是澶淵之盟後,當然這不是宋太宗的鍋了)較為空虛,防止前朝故事重演。天下精兵猛將雲集開封府、大名府等核心地區。

二、軍事管理和指揮:更戍法使宋軍形成了插花式的駐紮且平時兵將分離,且兵力難以迅速集中;臨戰更授陣圖,派監軍,嚴重束縛指揮員的自主應變。

三、賞罰不明:宋初的軍人並非如後世那般怯懦,中基層官兵表現出來的血性並不乏見,但自趙光義即位以來,賞罰不明愈演愈烈,毫不誇張的說不少熱血男兒的拳拳之心被冷水澆滅。例如前文提到的克太原不賞;曹彬貽誤軍機而懲罰輕微。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當回應對將士的作戰意志的打擊是巨大的。到了真宗朝演變到了都部署王超、傅潛等人坐擁大軍而屢次違命不出,放任本來並不佔多大優勢的契丹軍縱橫河北,而二人事後的處罰都是異乎尋常的輕微。


就是這個廢物一戰把柴榮跟趙大打造的精兵賠光導致宋成為有名的弱宋


民族罪人,家族罪人,諸惡之源!他的後人被金國人一鍋端,留下第九子趙構不孕不育!150年後江山又給了他大哥的後代!當年費勁心思殺兄,卻斷送了整個漢民族歷史!


沒有趙光義 就不會有南宋了吧


毫不客氣的說,千古罪人。

首先作為宋太祖暴斃的最大嫌疑人和獲益人,這個不去考證事實了。作為繼承人,完全沒有領略柴榮、趙匡胤的戰略思想和治國能力,志大才疏,窮兵黷武,最重要的是伐遼不利後為防五代十國的內部兵變徹底放棄了以武強國的用人思想,明確的大肆宣揚重文抑武的腦殘方針,直接導致了宋朝數百年的軍事積弱,事實上導致了中原民族對北方游牧民族的敗亡,遺禍千年。

柴榮、趙匡胤即位,都是以清洗前朝高層軍官(幹掉不聽話的,退休和奉養其他的),同時提拔自己人鞏固政權並提高對軍隊的領導,從來沒有放棄軍事強國,執行打壓武人的政策,這是一代明君最基本的認識。趙光義自己好大喜功能力確不及他哥一半,北伐失敗,估計也不希望有名將出世建立功高震主的軍功,乾脆對武官一打到底,從此宋朝被一群坑爹文人把持,直到滅亡。。

當然,對宋朝經濟的一些正面措施,也是有的,但是那些都是小事情。主要就三件事:幹掉了他哥造成了政權的動蕩,連番北伐未有大戰果勞民傷財,確立了文人地位高於武人的神坑人才政策。考慮到封建皇權對於先祖的敬畏,後世之君即使有心北伐,鑒於宋太宗的坑爹戰績,法理上也不能建立更高功績;而坑爹的軍事用人方針,導致有心也無力了。

漢唐之所以強,就在於開國前幾代要麼不動,只要對北方開動戰爭則戰之必勝。漢朝開始實力不行,靠和親和稀泥養精蓄銳;唐朝有隋文帝的老底子,內部平定後就直接上去幹了。因為皇權至上祖先至上,一旦先祖戰敗,後人難以翻盤,將對政權合法性和自信心產生極大打擊。趙光義不評估這樣的風險,盲目企圖建功樹立地位,反而為他弒兄奪位的心虛平添了一份作證。


不得不說太宗的段子總是黑點更多。

其實要沒有幽州之敗,未必不是又一個唐太宗啊。


文治在數千年里數一數二,武功比較差。個人能力非常優秀,計算力,忍耐力出類拔萃。穩定沉著,勤政而霸道。


急於求成,想要超過他哥,但是偏偏沒那個能力和運氣,文治挺好的,武功就差了點,心比天高,要是他能有他哥一半的軍事才能就好了


主要有2處失誤

一個是對遼

一個是對西夏

西北馬場就是在他手中丟的


等同於某笑貧對新北宋的意義


推薦閱讀:

博物館的文物是如何在文革或破四舊中留到現在的?
羅馬為什麼沒有征服蘇格蘭?
為啥不把國家首都建立在延安呢?
圍棋歷史上有哪些憑藉一著妙手逆轉局勢的名局?
如果沒有黑船、安政大獄、櫻田門等事件,日本還會進行明治維新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宋朝 | 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