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留學幾年,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朱炫 你眾多的回答我都一一背過,對你澳洲留學的故事十分感興趣。恰好明年題主也想到澳洲讀master,看到你的資料說是在南京做信貸業務,那麼題主猜想你學的一定是會計專業,那麼為什麼沒有選擇移民呢?那麼你在外面讀書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呢?


謝邀

我學的確實是會計,睡前簡單說說,不好寫得太猥瑣調侃,畢竟同是留學生,給你點誠懇建議也應該。

曾經有幸在澳洲待過4年,

見過許多香檳寶馬,絲襪大腿;瞧過節衣縮食,也瞧過揮金如土;囂過張,吃過苦;進過夜店,約過炮友;說過情話兒,分過手。

現贈本人履歷如下:

1、挨家挨戶塞宣傳單。

2、廚房幫工。

3、搬家工人。

4、燒臘店送餐司機。

5、義大利餐館送餐司機。

6、小姐(雞)接送司機。

7、機場接送。

8、假駕照倒賣。

我那時候也問自己,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覺得大概就是,吃過苦。

彼時年輕,吃苦的原因暫不表。

但如你所見,乾的都是低端活兒計,不比諸友,上遊艇,進風投,見過大陣仗。

我學習不認真,現在想想,後悔但不後怕,後悔是銀子砸了,本事兒沒見長,不後怕是因為吃了點苦,不怎麼幼稚,另說,該刺激的都刺激了,大起大落,也有精彩。

能給你的建議,就是把書讀好,讀書好的人勸你,頗有說教,我勸你,是因為我走過另一條路,兩者相比,還是覺得先把書讀好,才是收穫。

再者是出去轉轉,多逛逛街,去次夜店賭場,什麼事兒都體驗體驗,你會有自個兒的感觸,輪不上我這裡指教你。

總之,出國兩件大事,首要是學知識,次等是看世界,學知識我已說了,埋頭讀書,勤為路,也沒什麼別的好法兒,看世界,也簡單,走出門積极參与就好,玩也好,工作也好,電腦哪兒不能玩,電視劇哪兒不能看。

至於為什麼不移民,給你幾個理由,依據我個人情況,比較主觀。

1、國內家裡經濟上過得去,移民會給我帶來生活環境的提升,但不會給我更多好處。

2、無妻無子,毫無顧慮,至於福利或者教育環境,還不是很讓我心動。

3、志不在此。天很藍,草很綠,風平浪靜,非我所願。

4、天花板那麼明顯,難有作為。

5、父母健在,要回去陪陪他們。


  1. 在這裡,你可以排除一切干擾,專心自己喜歡的事情
  2. 只要肯吃苦,沒有一技之長也可以過的不錯
  3. 夢想可以有,英語是前提
  4. 別以為8大文憑和非8大回國在HR看來有很大的區別
  5. 人和人之間不能說沒有鬥爭,但是和國內的人際鬥爭比起來,老外那點心思就是小兒科
  6. 放棄了國外是天堂的幻想。
  7. 中國男兒,應該要壯實一點。
  8. 這裡的華人世界,適用叢林法則,他們就像魔鬼,無時無刻不在覬覦著從你身上攫取剩餘價值。
  9. 我悟到,並不是回國陪伴父母才是孝道,真正的孝道在於他們希望你能通過在澳洲的這段時間獨立,成長成你自己。越是分不開的父母和子女,越是讓你在這種感情中痛不欲生。
  10. 這裡創業環境還不錯,成立公司幾百塊就搞定了。哈哈哈


有人寫那麼好,我也只能隨便說說。


我也在南京,現在做軟體研發。之前在unsw cse讀master。

理工科的生活當然不如他們商科的這麼豐富多彩了,主要原因就是我們要忙很多,基本過了期中假,每天大部分時間就在實驗室度過。

回國面試的時候,去過微軟面pre-sales。當時面試官是英國帝國理工畢業的,他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覺得留學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回答說:

最重要的是,你在那,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生活在一個社會上。在國內,即使上了大學,學校仍然把你當作一群孩子圈養起來,即使犯了點什麼小事,學校也能幫你頂一下,但出了國不能。從租房子,辦手機,安網路,找工作,哪一個都得自己來。如果遇到糾紛,那就真可能法庭上見。別人不會因為你是學生就對你怎麼,既然是成年人,別人不會什麼事情都幫你辦好,你出了什麼事情也得自己負責,受了委屈則要自己去爭取,自己的路要自己安排。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回頭再好好整理一下。


現在還在讀,晚上回去怒答,題主等我阿

-------------------------------------------

不好意思,昨天回家太晚了,洗洗睡了,現在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回答題主問題。

先來講一下題目,我個人覺得,但凡在一個時間段,在某一空間,發生任何事情,都會有所收穫。而這種收穫不能被所謂「有無成就」所束縛抑或概括。另外,我發現題主在修改的題目里比較關注移民,我會多講講這方面的希望有所幫助。

留學澳洲一直被人冠以「移民跳板」的頭銜,但我所接觸的所有同學和朋友並非都有移民這一目的。在國內的中介都會承認,澳洲頂尖大學(八大其中幾所佔世界綜合前五十,具體數據如有需要我補上)的申請通過率比美國要高很多,這也給一些鍍金人士有個更大的選擇範圍。當初我是已一個普通本科的生物系畢業生的身份申請澳洲大學,中介告訴我墨爾本大學抑或是usyd,unsw,國立的生物專業我是沒問題的,但我立志不想走科研這條路了,索性選擇了實踐比較強的悉尼uts,當然和之前的學校綜合排名相比,並不是很前。明年如果你讀master的話,我建議還是抓一個比較靠譜的技術類專業來讀,如果想涉及商科,自然會計和金融就不錯,管理類和市場類顯的很寬泛,沒有專一性。當然你有明確的職業規劃,那是最好的,畢竟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合適的。

現在我還在讀,身邊牛人很多,我自然知道usyd、和unsw的所佔牛人比例更多,所幸我在念書的時候參加了實習,接觸了很多usyd,unsw,mq各類學生。如果說有什麼收穫的話,我要提的是認識各種各樣複雜的人,他們教會了我如何識人。這和我之前完全在實驗室待完全不一樣,同時也漸漸認親了自己。

總體來說,兩個極端,一方面富二代的確很多,但我並沒有批判這類人群,他們的確在消費觀和普通學生有很大的差異,但不乏有很多富二代學生是很努力的念書、工作的。當你和這類人待久了之後,你會產生很劇烈的危機感,心中不免產生一種想法「尼瑪你們佔了這麼多資源和人脈,還如此拼搏,我等屌絲還如何混」。這類人在國內有這很強大的資源,要創業有資金,要工作有人脈,如果想移民一般是他們普遍覺得在四十歲以後在中國賺夠錢,等著扔500萬刀來享受沙灘和別墅的,他們普遍認為把自己年輕的時間資源花費在技術移民這條路上是很不明智的。當然,二貨富二代也很多,拿著父母的錢肆意揮霍,我接觸的並不是很多,天天進賭場,抑或逛紅燈區,掛科了也就拿錢交重修費,每天生活的很迷茫。我因為接觸不多,所以不加評論了,據身邊的朋友告知,估計和美國一些爆出巨額消費的中國學生沒有什麼區別。普通的學生自然是佔了多數,現在隨著人民幣升值和家庭條件普遍的提升,越來越多工薪階層家庭的學生也來澳洲讀書了,理由和有錢家的孩子相似,比較好申請排名較好的學校,看重個別專業在行業內的名聲優勢。此類學生也比較看重移民問題,覺得是否移民是根據自己生涯發展規劃而定,拿了pr也是為了更好找工作,然後回國。大家普遍比較看好中國的發展,移民又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經費。何苦呢。。。。

我建議當然多結交有資源抑或是有規劃的人,並不僅僅是為了人脈的累計,和這類閱歷比較豐富的人待一起就了,我發現我很多的理念和想法會變了很多,思考某些問題和解決問題有了很多新的方法和思路。甚至,我覺得自己變的更加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理念,懂得了如何能夠認同他人,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也脫離了國內一直被詬病的「道德綁架」式的看人方式。因此我建議題主在留學的時候盡量接觸你的local同學,你的中國同學,你的印度或者中東同學。你會發現以前有些你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漸漸變得清晰了。

再說下我的簡歷把,和 @朱炫相比,我的簡歷要單調很多

1、廚房幫手(努力工作試用了一段時間,被無理由地辭退,後來得知是老手回來了)

2、擦車(老闆排了3天班,第一天直接脫了一層皮,一個禮拜上課都沒精神,part time工資高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3、在唐人街和中國城做電影推廣,每家每戶發傳單

4、和幾個學校聯絡賣華語電影票,到最後無疾而終,被老闆訓斥,這個比較受挫

吃過的苦覺得很少,我堅決同意一點就是,gpa越高越好,不管是在當地找工作,還是回國,好的用人單位都是看成績的。值得一提的是,鬼佬公司並不是很看重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在他們看來你在八大名校拿個hd和你在名次靠後點拿的hd,都是不容易的,最主要的是你能否表現出應聘工作的適應性,如何表現?gpa和工作經驗。

另外我對於 @朱炫的移民看法有一點點的不同的意見,我覺得在現如今的社會,中國大城市和國外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我們不該把移民看作是終生決定,108個移民職業上大多是「生懷絕技」,你在澳洲活得好,在中國其實也不差。天花板一說,太絕對了,因為現在諸多行業都有全球性的指標,找外國的公司工作,為回國積累經驗,還是再國內找工作,為以後國外生活打基礎,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身邊的朋友親戚忽然那一天移民了,也別覺得有多了不起,一般來說,本身他們在中國活的也不錯,在澳洲不見得就多麼多麼好。要是硬說環境好什麼的,個人覺得這就好像娶一老婆只看外貌,外貌總有一天是看累的,你守著好山好水好無聊何苦呢。至於是否能給子女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完全取決於你是否給他們上的是私立學校,具體差別我也不啰嗦了,總之上私立和你在國內上好學校一個意思。

如果硬是要評價自身適不適合待在國外,第一看志向,第二看自身資源,第三看家庭條件

個人見解,半夜打字,缺乏一些邏輯性,明天起來再修改,希望指正,來討論。


從小就是好學生,特別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在大學時一不小心成了個學術loser,自從來澳洲留學,獲得了強大的心理素質和超長加厚防側漏的臉皮。

Q. 澳洲留學都很水吧?

A. 是的。

Q. 墨大都是三本的吧?

A. 是的。

Q. 澳洲畢業生回國很難找工作吧?

A. 是的。

Q. 那你為什麼還要去澳洲讀書呢?

A. 因為我有病。


做過很多在國內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做的工作


物價教我學做菜


平等。

剛來澳洲的時候覺得優點很簡單,跟朱大說的一樣,天藍海藍,悠閑自在。

再後來覺得無趣平淡,似乎所有東西都過於有章法,沒有像國內那麼多「機遇」

再後來的感覺是,這邊最大的好處就是這傳說中的「民主」,還有它帶來的相對的「平等」

民主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好,為什麼被世人追捧。這一切需要在一個民主制的國家呆上好些年才明白。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

簡單概括,就是在一個民主的國家你感覺到心裡是有底的,你是安全的,政府是不可怕的。如果你認為社會對你不公是可以直說的,而這個「社會」會給你一個公正的,符合邏輯的,雖然死板但是值得信任的回應。

富人按部就班的賺錢,老實交稅,心裡踏實。

窮人接受救助,政府幫助培訓求職,不怕餓死,心裡踏實。

無論平窮富有,大家遵循著一樣的生存守則,受限於一樣的法律,而這些條條框框在政府的官網都能找到。你照著做就行,不用想著「找訣竅」,也不用擔心「有意外」。

貧富差距也小,很多體力工作者工資和白領/公務員相當。你無法瞧不起工地上的工人和馬路上的清潔工…因為他/她跟你賺的一樣多,甚至更多。

民主是必要的手段,平等與安定是現實的結果。讓人不安的社會因素少了,相對應的一夜功成名就的「機遇」也確實少了。

至於是去是留,不過是一道永遠辯不出對錯的選擇題罷了。誰都不會,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選擇是錯的。留下的人也好,回去的人也罷,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這個問題有次和朋友在喝酒時聊到過,記得沒錯的話我是這樣回答的:

「來土澳這麼多年,要說學到來什麼的話,肯定不是那說不清道不明的自由民主,也不是英語,而是一種態度,尊重不同生活方式的態度。不要覺得自己所選擇的生活就牛逼的不得了,更不要覺得別人的所選擇的就是渣。」


不請自來。

大學輟學以後我來到澳洲學的是做菜,專精甜品,外加一個所謂的酒店管理文憑。

我在澳洲學習工作三年。因為學習性質的關係,一直紮根廚房工作,當然,這也是我留學去的目的。

我具體的工作有兩份。

一份是在麥當勞。

一份是在澳洲還算比較出名的個啤酒餐館Belgium Beer Cafe。

還上過次台灣的電視節目勒。

美食大三通20110628

似乎是36分鐘處,當時在猶豫啊要不要多說點,搶槍鏡頭什麼的,後來一猶豫,就……後悔!

兇殘的自爆黨我又來了了了了!!!

(澳洲的青口真好吃……)

我覺得出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個國家長久生活的經驗,對自己益處很大。

就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收穫是【驗證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鞏固了自己的三觀】。

另外,通過在餐館從小工到小廚的近3年工作,學習到了正統的西餐廳的建設、工作開展、菜品採購烹調等一系列的流程步驟。

當然,在餐館的經驗,都是在花了一年多每天刷菜,刷海鮮,刷鍋,刷碗以後才得到上操作台的機會的。

當時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一個人在廚房工作到最晚,完成所有的清潔,那種用體力奮戰的感覺真的很享受。當然,肯定比不上國內餐館裡幹活那麼苦,甚至不及一毛,但是,在停電的環境里一個人手洗一千個碟子的經驗,大部分人這輩子都是沒有機會得到的。

又因為我工作的地方在當地還算不錯的,所以在我們這裡舉辦過許多高大上的活動,包括當年諾基亞某機型的發布會,AIG的什麼什麼會,美領館的什麼什麼會,美食協會的什麼什麼會。這些都為我現在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順便吐槽一下諾基亞的發布會,尼瑪的什麼公關公司,把我們店的總閘搞壞,害得我只有應急燈照著一個人洗碗……活該你手機不行!哼!)

另外,通過在麥當勞近3年的工作,學習到了西方快餐,甚至是整個西方世界SOP做的最好的餐廳是怎麼運營的,怎麼培訓員工的,怎麼招新人的。自己也從菜鳥發展到後期可以跟老大一起看整個店,也培訓新人,幫忙搞季節性的活動等等。

相對來說,麥當勞的工作其實輕鬆多了,工作機械,錢巨多錢巨多錢巨多。☆w☆

(順便吐槽一下國內麥當勞一線員工,你們真的太強了,感覺我們是中超球員,國內員工是英超球員的水平,做漢堡怎麼能做這麼快!這不科學!)

出國的收穫是每個人都會獲得,並且是因人而異的。

有些人出國的結果是顛覆了自己的三觀,而不是像我這樣是驗證了自己的三觀,比如覺得,【啊!人生還能這樣活的!】,這樣的人也有。

這個【看世界】,在我心裡比【學知識】更重要。現在世界的發展,學知識的壁壘越來越薄,優秀的公開課越來越多,但是,到另一個全新世界去親身體驗,去生活,這個不靠雙腿是完不成的,這是我理解出國比起翻牆有巨大益處的地方。

然後,移民的情況。

我在澳洲的時間正好是移民政策大變化,政局不穩定的幾年,在這種情況下,本來極易移民的廚師們變得很難移民了,必須是專業證書+被認可的就業經驗和穩定工作。在我比較不懈的努力下,我一步步也是走在移民的軌道上,最後我決定回國的時候已經拿到TR(Temporary Resident),並且因為我有穩定的工作,之後只要消磨掉定量的時間,PR(Permanent Resident)也是可以拿的。

但是我沒有移民。

原因如下。

1. 老婆(當時的女朋友)在國內,也不願移民,英語也不夠好,來了也沒法很好生活。並且,異地戀你再牛逼,總不能異地結婚吧!

2. 作為新移民,勤勤懇懇下,生活可富足,但難有更大作為,國內,尤其是上海,要奮鬥或者什麼,機會更多。當然,若沒奮鬥好,生活肯定不如待在澳洲的生活好,這就像投資,回報可能性越大風險越大,澳洲的生活對我來說就像存個定期,風險是最小的。但是年輕不稍微有些搏的精神就太無趣了

3. 父母在,我移民了,無法盡孝。這是跟不少新老華僑交流後得知,他們移民的一大遺憾

4. 所謂的福利,只對社會越底層的人,越有幫助,我作為一個是為社會做貢獻的移民者,澳洲社會的大部分福利對我來說沒有多大幫助。尤其是全民免費醫療什麼的。有一次同僚被糖漿燙傷看急診,救護車來的巨快,到醫院也巨快,但是從下午四點多排到半夜才看到病。同期抵達的一個小弟弟是骨折,因為骨折程度不重,還在一旁等著呢。

5. 我對上海這個城市特別喜愛,喜愛程度到了每次聽那首【喜歡上海的理由】的時候都會默默流淚!

無恥滴附上鏈接力波啤酒經典廣告喜歡上海的理由篇


謝邀,相比國內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現在的老婆,收穫了一份我認為完美的愛情。

我在國內談過好多次戀愛,每次都是追到手很容易,可想走到最後的時候,女方選擇quit,真不知道是不是我看人有問題。

至於其他什麼前(錢)途,職業發展,別開玩笑了,來澳洲的談這個有種去內蒙古談海的感覺。


當然是澳洲身份啦,有人把知識,生活自理能力當留學收穫但那些不見得需要出國才能有吧?何況澳洲留學最大優勢不就是能相對其他國家容易一點拿到身份嗎?


獨立與包容;

友情;

磨礪。


16歲讀完高一,暑假剛開了頭,7月13號我站在了墨爾本的航站樓。

走之前沒有難過,沒有興奮到難以成眠,就感覺像是要去旅遊一樣。但是一直到走進海關,等待登機的時候,情緒才像高壓鍋爆炸一般天崩地裂。

在離開之前,我這個中二患者還矯情地在月考的作文里寫了即將離開的感受,上了校報,同學和朋友這才知道消息。但是現在想來真的是裝逼無極限,在最應該擁抱愛的人的時候,我並沒有珍惜那些機會。

到了墨爾本,不能說苦因為花的是爸媽的血汗錢,不能說累因為這裡上課比國內高中輕鬆很多,不能說難因為謝謝爸媽從沒攔著我用快播下美劇下電影看外文同人網,所以英語交流沒有問題。

只有寂寞。

寂寞不是孤獨,不是沒有能夠一起喝酒打諢的狐朋狗友,不是沒有能夠一起從詩詞歌賦說到人身哲學的天涯知己,不是沒有能夠一起牽手擁抱親吻的戀人。

是當和各種發色瞳色膚色的夥伴們在學校大門say c"ya之後,他們總有親人在家等他們吃晚飯,我有B 站上的各種番劇和正在煮飯的電飯煲。

浪費過很多時間,留下了蠻多遺憾,也學會點東西。

17歲,一個人考了駕照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租過房子搬過家,忘交費用被停過水電煤。

18歲,五點起床坐一小時車去打工的咖啡館開門,學會拉花,被老闆罵過,摔過盤子,拖過商場地板,接待過老弱病殘的客人,當過私人家教,夜晚回家被火車上的醉漢扔過報紙。

19歲,分過手,絕過交,高考前一個月到同學家開過篝火排隊,喝醉過酒,深吻過不認識的金髮小哥,拒絕過遞到鼻子底下的大麻。

3年,高考拿了全校DUX,代表留學生去市政廳領過獎,轉移陣地去了unsw做了個土木狗。

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浪費了多少時間,錯過了多少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機會,但是我愛我20 歲之前的青春,和正在度過的每一秒鐘。

前幾天剛拿到第一張大學成績單,自己挺滿意的,等下準備去買點蒜苗、豆腐和蝦仁,晚上做個家常中餐吧。


@朱炫 寫的真好。。而且題主專門邀請了朱大,別人都不敢答了。。我來吃第一口螃蟹,狗尾續貂一下吧。。

私以為不管出國與否,最重要的能力是自控和對自己有客觀的了解。

不管是學知識,看世界。。都離不開這兩條。。

女孩子為了省錢與男人同居,畢業或者畢不了業之後找local嫁掉換綠卡的。

男孩子進賭場揮金如土,一晚贏過五六千刀,輸過四五萬刀,最後學費輸光,不敢回家,四處舉債的。。

都很常見啊。。很多人就此陷進去了。。不自控,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說在澳洲,就是在北上廣深,也一樣要完蛋。。像 @朱炫這樣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看世界,並不容易。

至於移民,見仁見智。。好山好水好寂寞嘛。。我是移民了的,全家一起,沒有父母之憂。個人性格也很慢,自覺不適合在國內打拚。。於是沒出息的選擇留在了這裡。。恩。。可以說沒出息,但也不失為另一種選擇。。人生嘛,大風大浪是一生,風平浪靜也是一生。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強答

本科國內畢業後有點渾渾噩噩逃避就業

有個朋友在澳洲讀書,又聽一個朋友要去澳洲

也引發了我對澳洲留學的想法

父母很支持,於是一下拍定留學的事情

但是過程很艱巨

被拒簽兩次,第三次才成功下籤

耗了一年多才到了澳洲開始讀語言

出國的第一天正好是和國內女票在一起第五年的第一天

送機的那天也是最後見她的一次

澳洲留學收穫不少

三份感情

一份綠卡

很多兄弟

無限的經歷

對我來說其中最大的收穫絕對不是綠卡

各種經歷對我來說改變了自己為人處世方式,微調了三觀。

我在澳洲的14個工作

10年剛到澳洲,參加了Townhall的中秋晚會

後來當選網易舉辦的世界留學生代言人

成為大洋洲的代言人參加了天天向上的錄製

在悉尼生活工作了幾年

培訓了不下百人的銷售團隊

在華人與西人公司都工作過。

後來創立了公眾號澳洲情報局,特立獨行,舉步輕盈。發表過無數的乾貨,也懟過各種事情。

註冊了自己的傳媒公司和視頻工作室與朋友一起創業 @司馬各

組建了不少幫助留學生的群組

17年下半年開始做製片編劇出品了第一個沒有任何廣告的片子

視頻封面我買了一張回國的單程機票。再見墨爾本。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作為老司來撕的編劇,我希望節目可以越來越好

視頻封面【老司來撕06期】 原來你們是這樣的澳洲八大!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從生活了四年多悉尼搬到了墨爾本,遇到了無數的人,經歷了數不清的事情。

留學對我來說是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段經歷。

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想起當年留學給自己最大的理由就是:如果不出國看看,以後就算在國內混的再好也要遺憾啊!

如今,我沒有任何遺憾!

希望所有選擇留學的人都有一個好經歷和人生。

也希望大家可以關注我

以及我的專欄:澳洲老司機


打工很辛苦,找房子很麻煩,搬家要靠自己,鄰居很友好,沒太多小夥伴,有問題自己咽下去,老鼠抓不完,一個人很孤單,與很多人漸行漸遠。

因為沒地方說這些話,在這裡說一點是一點。現在的自己,默默的抱著枕頭,想著回家。

終於知道了一句話,家是港灣,我是船。

分割線…………………………………………………………

逼不得已的一步一步成長。最先開始的就是,用蹩腳的英語,去處理從來沒有管過的水電網的問題。

對了,在這裡,我學會怎麼有效的捉老鼠。老鼠夾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因為老鼠會吃點旁邊的,留下中間部分,這樣就不會夾下來。老鼠藥,在這邊最短的生效時間也是要有四天。最快的就是,粘老鼠的老鼠貼了......

活了,二十多年,頭一次見到老鼠在自己腳邊玩,還不帶害怕的。倒是自己,嚇得一身冷汗。

這是第一次,沒經驗,全手動抓老鼠(′?_?`)

之後,就越來越熟練了,老鼠貼上放上薯片和老鼠藥(天知道,老鼠藥這種就像是喂老鼠食物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在養老鼠)。外加老鼠夾,三重保重,今夜好眠哦。

成功抓住兩隻!撒花(? ̄? ??  ̄??)

(請別說,鼠鼠辣么可愛之類的話......)


 少些浮躁生活方向更明了

  33歲的胡陽是一名 「海歸」,現在太原市一家國有企業任職。儘管赴法留學4年,花費40多萬元,而目前年薪不過5萬餘元,但胡陽始終覺得自己「收穫很大」。

  胡陽2003年從長春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專科畢業後,進入法國圖盧茲第二公立大學學習教育學本碩連讀課程。「在那兒你必須實打實地學,否則很難畢業,不是找找老師就能通過,國外沒有這種事。」因為對所學專業興緻不濃,胡陽只取得學士學位便回國了,但提及教育他仍津津樂道:「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與人溝通,國外更注重這方面的實際操作與應用。」

  「除了接觸前沿學術理念,對國外生活的體味與感悟也讓我受益終生。」採訪中,胡陽講了自己經歷的幾件事,「我和一位朋友提著兩個大箱子步行去火車站,途中遇到一位法國老大媽開車從我們身邊經過,幾分鐘後她又返回來,問我們去哪兒並專程把我們送過去。有次去購物,在一條雙向雙車道上,私家車道上的車隊排了足有兩公里,前進速度緩慢,但公交專線上不見一輛私家車。在一家飯店打工時,一位法國老人開著一輛1980年的老舊標緻105車來就餐,這位老人擁有10座酒庄,而那輛車的價值不足3000元人民幣。」

  「出國前我一直想買輛好車,回來後覺得汽車就是交通工具而已,買那麼好乾嘛。」如今,胡陽更嚮往小鎮上那種寧靜淡泊的生活。工作之餘,他利用在法國葡萄酒庄打工積累的經驗,開了一家培訓品酒師的小公司。「少一些浮躁,未來生活方向會更明了。」胡陽說。

  體驗西方發展思路更成熟

  58歲的張學軍(化名)是某省級事業單位職工,兒子張毅(化名)現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做博士後工作。「張毅原來一直希望能在英國工作,留學兩年,反而堅定了他回國發展的決心。」10月17日,張學軍講述了兒子日臻成熟的人生規劃。

  張毅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科學專業,2006年申請到英國伯明翰大學攻讀西方經濟學碩士學位。第二年下半學期,為減輕家裡負擔,他買了輛二手車打工送外賣。老闆每天管一頓飯,他每次都吃得很飽,還在網上和父母開玩笑說:「一頓就把一天的飯吃了。」

  「在英國艱苦打拚兩年,儘管那兒的經濟收入、福利條件和生存環境都比國內好,但張毅總覺得沒有主人翁感,認為只有為自己的國家奮鬥,才活得有尊嚴。」張學軍說,兒子2008年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後,毅然返回國內。2009年他考入中共中央黨校攻讀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後選擇到西部工作。在新疆烏魯木齊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積累了一定實踐經驗後,又申請進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博士後站。目前,張毅主要從事開發區和科技園區管理研究,他堅信自己能在祖國這片熱土上學以致用。

  「花30萬元拿個學位看似不值,但這段留學經歷對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很難用金錢衡量。親身體驗了西方社會的經濟、政治和人文,即便回國發展,對未來規劃也有重要參考價值。」張學軍說。

  學業擱淺挫折也是一筆財富

  羅亮(化名)在省城從事留學中介工作多年,向世界各國輸送過不少優秀人才,然而輪到自己的兒子曉傑,他坦言「不成功」。

  曉傑於2009年高考結束後,申請到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學習心理學專業。同批進入該校的中國留學生有46人,曉傑僅用3周時間就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語言考試,分數遠超一些研究生。在QQ上,曉傑用誇張的紅字向爸爸報喜,但接下來的學習壓力和精神孤獨卻讓他慢慢失去信心。心理學專業需要學生具備大量知識儲備,僅必修的社會學一科就有厚厚的七八本書,再加上精神生活極為枯燥,曉傑深感 「駝不動」。

  留學將近兩年半,曉傑突然回國宣布不讀了。「我當時的感覺只有兩個字——震驚。」羅亮說,原本想讓兒子在國外讀完4年大學和兩年研究生課程,沒想到兒子的學業半途而廢,不僅50萬元打了水漂,他給兒子的未來規劃也被徹底打亂。曉傑回來後,羅亮做過多種嘗試。在他的鼓勵下,曉傑今年取得中專文憑,進入一家單位工作。

  「兒子工作獨立性強,欣賞水平也很高,看問題有獨到見解。」儘管沒有拿到學位,但曉傑的見識和能力讓羅亮頗感欣慰,「挫折也是一筆財富,雖然暫時跑慢了一步,但人生的路很長,不能以一時成敗論英雄。」

  「洋插隊」價值不能用金錢衡量

  張學軍到英國看望兒子時認識了一位中國小伙兒。小伙兒英語水平欠佳,不想出國,但父母認為這是捷徑。真正進入純英語教學環境後,小伙兒越來越聽不懂,又不好意思回去,最後乾脆不交學費,瞞著父母買了輛汽車四處打工。

  太原市一位高一男生到英國一所貴族學校讀A-level課程,兩年後申請大學時,父母意外發現他多門成績掛科。一問才知,孩子經常曠課,躲在公寓玩遊戲。

  「孩子在國外上學遇到的壓力遠大於國內。」李明是優帕斯文化交流公司總經理,從事留學中介工作10多年,他表示,出國留學的第一關是語言關。即使雅思、托福已過,由於正式課程中專業術語的運用需要,也面臨同樣難題。並且國外語言課收費遠高於正式課程,在英國,語言課一周收費高達四五百英鎊,摺合人民幣約5000元。一些孩子長期在語言班裡打轉,產生挫敗感。其次是精神孤獨,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孩子們普遍交友不多。還有天天千篇一律的西餐,飲食結構極不適應。更為重要的是,國外教學模式、教育理念、教育結構和國內迥然不同,導致孩子在適應期比較痛苦。

  「現在有人將出國留學戲稱為『洋插隊』,事實上插過隊的人獨立精神和吃苦精神都遠高於未插過隊的人,而這正是中國學生最缺乏的,從這個角度講,出國留學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李明認為,出國留學不是簡單地拿個文憑、學門語言,關鍵是對國外社會進行總體了解和體驗,這種體驗在學生思考、行為方式上會留下深刻烙印,有助於對未來職業發展和人生目標進行定位。

  「哥倫布當年航海原想尋找東方富藏黃金、香料的印度和中國,無意中卻成就了發現美洲大陸的壯舉。」李明說:「留學生活五味雜陳,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指標來衡量。如果僅以找到好工作,拿到高薪來評價留學是否成功,而忽略了孩子所具有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價值觀,是片面、短視的。」

  「國外教育資源非常充分,我們為什麼不加以利用?當然,孩子留學與否對每個家庭都是一件大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李明建議,如果有留學打算,不妨提前到較中意的學校看看,了解其授課、住宿、飲食、校園安全等情況,及早做好出國計劃和職業規劃,避免盲目性和隨機性。他提醒家長,女孩自控力較強,相對來說,女孩早出去要比男孩效果更好一些。


來澳兩年多了 也說說自己的一些感悟

1. 平時幾乎不出去吃 真的很少很少除了一年可能和朋友出去聚餐個三兩次 都是自己動手做菜 雖然僅僅是能吃飽的水平

2. 假期有打part time 餐館 雖然真的很累很不想幹 薪水又低 (在澳洲生活過的都懂)

3. 至於感情方面。。唯一覺得有所收獲就是 在澳洲的兩任都是local 不管是從哪個方面說我的英文都有所提高!二來可能就是對我這種戀愛沒經驗的是一種挑戰 學會和別人談戀愛 來澳之前在大陸還是純情仔一隻 來澳之後沒想到自己所有的第一次都給了鬼佬 這是我個人比較後悔的人生經歷

4. 最後就是13年到現在還沒有掛過科 雖然也不是啥自豪的事情 但起碼感覺對得起自己

對了對了還有身邊朋友幾乎都是華人!!而且幸好我認識的都是心眼比較好的哈哈!!出門靠朋友這句話很真


3/1/16

跨年我又去看煙花了,今年我什麼照片都沒拍。就靜靜看了煙花十分鐘。結束的時候經過一個酒吧,門前站了兩排人,高壯,還和每個經過的路人high five,說happy new year!我超級害怕,不想和他們high five。我繞過他們身後的樹,眼看著就要逃過了。有個人發現我了,對我喊,跑什麼,打個招呼嘛,新年快樂!MD,嚇死我了,快步走,當自己聾了。

2015

我覺得最不好的收穫就是我一身肉。不是很喜歡澳洲,可能是內心期望值太高了。喜歡澳洲的同學朋友都很喜歡,有的甚至痛恨共產黨,發誓一輩子不回國。

我英語還是一般,寫護理記錄還是不專業。上班可能剛開始也壓力大,希望自己以後能更得心應手。

我以前非常在意別人得眼光,想要什麼都有都要和別人一樣。不敢說我完全改了,但是比以前好了,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每一分每一秒在意別人的時間都是浪費。

明天跑男來墨爾本,希望偶遇啊!

祈禱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你不出國幹嘛使用Facebook、Twitter」?
第一次知乎問題,6個月托福備考經驗?
留學美國是自己申請(DIY)好還是使用留學機構好啊?
移民的人說自己愛國,這種說法怎樣理解?有沒有合理性?愛國指的是愛移民前的祖國。?
大家都來說說,留學生活中的喜悅和快樂?

TAG:出國 | 留學 | 移民 | 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