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羅輯思維推出的會員服務?

可以查看他們今天的微信公眾號push


捧和殺羅輯思維的人一直很多。但是中肯的評價則從來都是必要的。

老羅這裡的問題有兩個:1.反雞湯還是新雞湯? 2.社群的本質

在1中,我們每天都能聽到毫無邏輯的話術:「個例A,你看吧,自己觀點B」、「個例A,所以我說啊,自己觀點B」,他甚至從來不掩飾自己從不證明的本質,當然,每天60秒和文章後激昂的評論又能討論出什麼哲理呢?你要理性,就需要廢寢忘食的積累、不顧旁人的眼光,但你要雞湯,60秒便足夠。

但這能說羅胖的60秒毫無意義么?不能。就連我這種幾乎每次聽完都要開噴的人,都偶爾受到啟發,並有些受益。從這點上,我是不會取消關注的。畢竟說的人在他,但聽的人、用的人在你。

在2中,我們總聽到羅胖宣揚的「連接」「人」「匠人」「關係」,他把這個時代所共識的東西反覆宣講,形成口號,他說的對么?對!但是不要所有東西都歸結上去。

不得不說這和宗教很像:

「群體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的真理或者謬論」

「它總是傾向於把十分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口號式的簡單觀念」

「例如民主、社會主義、平等、自由等等——所以具有神奇的威力,只是因為它們已經變成了空洞的政治口號——各種極不相同的潛意識中的抱負及其實現的希望,好像全被它們集於一身」

——引用《烏合之眾》的前言

所以我很好奇,很好奇這群人到底是怎麼運作的,我想他們或許就是通過微信群互相連接,在內部產生崇拜?還是有質量的討論?千萬別讓我看到什麼國學啊、成功學這類的東西。

沒錯,為了研究它,我小氣的買了300塊的會員。

當前研究的成果是,我看到了很多這類表情:

.....你懂得

但我還是會繼續研究,看看這種表面上說「人與人結合產生無限可能」的機會,落到實處是如何的?所以,未完待續


2014年12月20日。在羅輯思維第三期會員招募的時候,我被羅輯思維微信群踢出來啦。

話說,這個感覺,和被傳銷群踢出來,差不多。

看完了羅輯思維最新的視頻更新,我開始猶豫:明天要不要花200元繼續當會員——我已經花費1200元,當了一年的所謂「鐵杆會員」。其實我從一開始就在懷疑,羅輯思維要聚攏的,並不是追求真理的人,而是致力於改善情緒現狀的人(也就是說,讓人「感覺」自己過的更好了,實際上有沒有更好,我也無從判斷,至少,羅輯思維提供了擁有這種「感覺」的機會)。當然,我不認為這種追求有什麼不對,只是,那並不是我的追求。在羅胖的定位里,我大約就是那種被「呸」的「評論家」吧,不創造財富,還總是指手畫腳。我也覺得梭羅的許多觀點過於偏激,但是,對於王路撰文對梭羅的否定,我更加不認同——改善情緒狀況,是極好的,但是,那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心靈的需求,總是存在的。梭羅沒有給出令多數人信服的答案,那麼,我等後輩可以繼續探索(一邊窮一邊探索),直接否定,是很侮辱人類智商的行為。——我,寫於2014年12月19日

最開始從噴嚏網上看到了羅輯思維的節目,《被吃掉的少年》,覺得不錯,比較有啟發意義,是幫助讀者篩選信息的好幫手。

不過,廣告詞略顯拉低智商:古時候有很多有錢人,他們自己是不讀書的,而是花錢僱人讀書給自己聽。羅胖,就是您身邊的讀書人。

這樣的廣告詞,有一種把觀眾捧在「有錢人」的位置,諂媚的感覺。這廣告每一期節目里都在提醒我:觀眾在我們眼裡,就是一群虛榮的臭屌絲。

他們的口號是「愛智求真」,但是事實上,我從一開始就懷疑,他們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如同葉公之好龍。

當然,人家並沒有說是智慧和真理,有可能是智商優越感和真實的鈔票。

掙錢沒有錯,真的,我不是在反對羅輯思維這樣的媒體掙錢。

我只是反對用侮辱人類智商的方式掙錢。

我是第二期鐵杆會員,交過1200元會費,中途還借錢買了500元的禮包。

我不願意去搶「羅利」,因為,這樣的「搶」,也會讓我產生智商被侮辱的感覺。

我不願意自己的行為被別人這樣肆意操控,所以,寧可損失錢,也拒絕。

而500元禮包那次,我早上坐公交車,正好聽語音比較早,想著羅振宇大約也會像羅永浩那樣厚道,給一些物超所值的東西,來回報供養他的會員,他的衣食父母。

後來收到了,六本書,一個本子,一罐茶葉。

羅振宇當然有權利聲稱這麼多東西才500塊,物超所值,但是事實上,我個人覺得,這個禮包並不划算。

但是呢,願賭服輸,我不計較這個,只是對羅振宇又有了些小失望。

說句題外話:我反感小米的營銷方式,就是因為,這種「限時搶購,手快有,手慢無」,不就是為了讓客戶無法冷靜思考嗎?

羅輯思維號稱「自由人的自由聯合」,表面上,也非常推崇獨立思考,但是,這樣的反覆「搶羅利」,是不是有點言行不一呢?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過於上綱上線,娛樂嘛,王小波就經常說,首先要「有趣」。而有趣,也一直是羅輯思維主打的用戶體驗。我這樣,是把原本有趣的娛樂,硬是給無趣化了。

可能我這個人太固執吧,我也喜歡有趣,可是,我總會事先問一句:這樣的有趣,是不是被人操控的?

如果人生的樂趣,都是被人操控下的,那麼,這樣的人生體驗,對我來說就太難以忍受了。

在社會主義的祖國長大,我對操控別人行為的事情,總是格外警惕。

最新一期的羅輯思維視頻節目,為了掙錢,不惜侮辱人類智商的行為痕迹,就更明顯了。

羅胖(我允許自己仍舊這麼親切地稱呼他)在節目里玩了個很巧妙的花招:天賦比努力重要的多,資本家成為有錢人,很大程度上是天賦決定的。

但是請注意,前方高能!

他一邊承認天賦是必要條件,一邊卻又極力淡化它:樂觀的天賦。

好陰毒的騙局呀。

這樣一來,好多屌絲讀者,心裡又一次成功燃氣了希望:我也很樂觀呀。

另一個能力,就更像是傳銷風格了:說服別人的能力。

我前些天曾經潛入傳銷性質的QQ群,起初也是被交了高額會費的學員當成高人,後來我試圖理清一些基本問題,然後,就被踢出來了。

傳銷模式和羅輯思維強調的東西是一致的:要影響別人。

這種一邊公開推崇獨立思考,一邊悄悄洗腦的行為,想起來就令人脊背發涼。

我被微信群管理員踢出來之前,有人問我有沒有看過當天(12月20號)的文章,我說還沒有。

然後我離開微信群之後打開看,發現,羅胖子又在假裝和真理站在一起。

假裝自己是「智者」。

羅胖的確是「聰明人」,懂得賺錢的聰明人。通過讓會員「感覺自己有智慧」,從而賺到錢。

真正的智慧是什麼?

羅胖小心地避開了這一問題。其實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避開了傻×。

避開了讓花錢供養他的大部分會員發現自己其實是傻×,僅僅收穫了「感覺有智慧」,而不是真的有智慧。

融入群體,讓會員朋友們暫時忘記了人生的迷茫。

我參加過一次線下聚會,發現加入會員的,其實很多是為了尋找某些嚴肅問題,比如人生意義的答案的。

然而,羅輯思維巧妙地避開了這些讓人傷腦筋的問題。

我一向是直面這些問題的,可是,我並沒有現成的答案。我給出的建議,是讓你自己去經歷很多痛苦,去學習,去追問,去成長。

我的方法顯然沒有羅胖的方法,那麼讓人感覺良好。

所以,我是那個讓人討厭的蘇格拉底,我就是湖底的水怪,草叢裡的毒蛇。

會員群里有人發現我語言風格異於常人之後,有很多人也會立刻求助,把自己對人生的困惑拿出來問。

但是我卻回復說:做這樣基礎的工作,很累。

我沒有那麼多的精力了。因為,在知乎上同樣有很多人向我提問如此多的問題。

我現在無法一一解答。

但是,只要我活著一天,我就會繼續追尋一天。

我在知乎上有一篇關於幸福的回答,贊同數很可憐,只有2。

幸福是什麼? - 獨孤不敗的回答

另外還有一些回答,也很不錯,有緣人自會點開鏈接。

如何才能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激情? - 獨孤不敗的回答


我最早是比較欣賞羅振宇的。那時第一財經有一檔節目《中國經營者》,羅振宇主持,相當睿智。

其後關於互聯網的一些認識「渠道的碎片化」和「連接」和「媒體」,都覺得比較有價值。

等到「社群經濟」的時候,我也有恍然而悟之感。

看過幾期視頻,也聽了幾天錄音。感覺這傢伙確實雜書看得多。伶牙俐齒,有水準。他大概所傳達的精神就是「你不要看什麼信什麼,你要思考」。

所以,當他開始收會員費,並賣月餅的時候,我就開始思考了。

我想起了我的英語老師。

我初中時有個英語老師,相當有水準,雖然是自學的英語,但,發音標準,語法精通,上課妙趣橫生,能很生動地解釋too和very的區別。讓我一下子對英語有了興趣。

這麼有魅力的老師,同學們都以能得到他的欣賞為榮。

有一次,老師決定邀請幾個同學到他家去玩。

我們這些農村的孩子,能被老師邀請去玩都很興奮。因為我們一定是老師最欣賞的人。

老師家也是農村的,我們騎了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到了老師家。

吃完午飯,老師說,你們今天別走了,我家有幾畝地,要種棉花,你們幫忙種一下吧。都是農村娃,種棉花還是會的。就是把棉花的苗胚起出來,在田裡挖一個園柱形的坑,把圓柱形的苗胚放進去即可。

一人發了一個那種種棉花專用的圓鍬,在酷熱的夏天開始一株一株地挖坑。休息時,吃點西瓜。老師說,這塊田你們都有份。

到了晚上,都累得快趴下了。

第二天,我們疲憊不堪地回到學校。

關於種棉花的事,我們誰也沒說,只說了吃西瓜的事。

學校里,其他同學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們。

那個老師姓劉,還好,不姓羅。


看羅輯思維節目看了也有一年多了,期期不落,也加了微信號,但極少看,並且從來沒有參與過任何活動。

把這個節目推薦給了一個朋友,她與我不一樣,極少看視頻,但常看微信推送。

羅輯思維的許多玩法讓我大開眼界,在這一方面,我是極推崇羅胖的。

朋友前一陣加了羅輯思維的一個地方群(並非會員群),我看過一陣群里的聊天記錄,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很好,裡面多數人都是被成功學成功洗了腦的。

群里有兩三個「引薦人」,貌似是群中老大。

昨天晚上其中一個引薦人突然加朋友微信好友,詢問是否要加入會員,朋友表示不準備加入會員。

於是引薦人要求她退群

退群過後,引薦人又用語音與朋友聊天,說這是「建立連接「的好機會云云,不可錯失良機,並且一再表示他沒有強迫的意思。

引薦人表示他是91年的(在校生?剛畢業?),語音聊天中反覆鼓吹」連接「的重要性,藉此試圖說服朋友入會員。

個人不敢妄加揣測這個引薦人與羅輯思維之間的利益關係。

他所謂的」連接「,也就是」社會關係資源「的體面說法,羅胖在視頻中也確實一再地鼓吹過這個概念。但我認為,對於一個二十齣頭的年輕人來說,不去加深專業技能,不去提高自身素質,而去搞這個所謂的「連接」,是一種非常浮躁的表現。

「連接」,在我看來就是各取所需,各方交換資源,最終做成事情。一個剛畢業甚至可能未畢業的年輕人,有什麼過硬資源可提供給別人?「關係」先行、本末倒置,羅胖在強調連接重要性的同時卻幾乎未提及過自身實力是前提條件。

互聯網時代,太多豬想借著風口飛起來,太多豬對所謂成功虎視眈眈,也有太多豬忘了自己的斤兩。

我是很喜歡羅輯思維的視頻節目的,並會持續關注,同時我也決定永遠不會去參與羅輯思維的任何活動。


最近二十期的節目都是只看開頭和結尾五分鐘了,估計再撐個十期這東西就拜拜了。說實話他第一季的作品從你的女神你不懂開始往後的八成節目就我個人而言都是有質量的,邏輯沒有漏洞且能引起我興趣的話題,再加上前面的和機器賽跑,這一代人的怕與愛,被吃掉的少年等等。但是就這半年來看,江郎才盡了。

不過沒關係啊,他不是招收了一批愛他的會員嗎,既然愛他當然是風雨無阻的愛他,又哪會在乎他節目質量怎麼樣呢對不對。

老實說他的這個會員制弄了兩年了我還是不能百分之百的說這玩意坑,但營銷的性質肯定是一把一把的,就我和幾個會員的聊天看來基本上邏輯也沒因為看這個節目變得完善,問到這個會員的一些傳銷性質最後都是用愛羅胖就解決所有問題了。

我們終究是我們自己,如果說這個會員參與進去之後我還能認清自己同時收穫快樂的話,我還真沒什麼好猶豫的,200塊圖一樂嗎,去趟酒吧都不止這個價了。關鍵就是和每一個會員談的時候都是我愛羅胖羅胖愛我,渾然講不出他的節目里其實也有些邏輯錯誤甚至依據錯誤的地方。這樣的話那我還是別玩了,至於這個會員的對錯,誰又說得清呢,我一直秉持互聯網上除了科學可以通過查書驗證對錯之外其他的其實都是互相看對方是傻X,你看不順眼的評論一下傻X,人家或許是懶得打字呢。

不過樓上各種回答里,有人說看節目的都是高知識分子群體,我很好奇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不看優酷評論區嗎?


跟羅輯思維的運營聊過,粉絲經濟是他們早就確定了的打法,即不斷擴大的自己的知名度物色足夠多的腦殘粉當自己的供養人。所以很多「無理取鬧」的做法,諸位看官也別笑,這正是熊孩子滿地打滾問衣食父母要糖吃,你不是他的供養人,自然覺得不可理喻,腦殘粉心疼著呢。

那次聊天同時聊到一千腦殘粉理論(一個人如果擁有1000個極度忠誠的粉絲那他完全可以靠這1000個人過活),還聊到了韓國娛樂圈經營粉絲的做法,甚至一些宗教的塑造個人崇拜的做法,正是這次聊天讓我知道羅振宇團隊的一些做法並不是偶然為之,思路一直清晰得很。

會員幾小時售罄數據完全可信,憑優酷和騰訊力捧,每期50萬次播放收穫幾千個腦殘粉真心小兒科。事實上,以中國人口基數之大,只要平台夠好保持持續曝光,誰都能搖身一變坐上神壇,新聞聯播天天那麼播,你敢說習大大就沒有腦殘粉?人群中(嗶——)比例是一定。

羅輯思維的會員制度正如花總所說的是一種供養人制度,但不認為像羅振宇團隊對外宣稱的是什麼「互聯網實驗」。對於兜售思想並對人有思想控制傾向的人答主是時刻保持警惕。


看了羅胖的發布的信息,和同事討論了一下,有了以下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1、50萬微信粉絲基數,10萬的會員規模,初期500人創始,每人200+1200的會員費,現在這裡打住。往回看羅輯思維的節目內容,讀書知識分享類的節目,吸引的主要人群是哪些?基本都是高知識群體,通過建立會員體系,用會費的方式再篩選出其中的高收入群體(能一次性給這種沒有實質回報,純無形回報投1400的人,肯定是收入水平極高的,且注重其提供的無形價值的),再通過線下活動建立起穩定的高質量(知識、收入)粉絲團體。

2、篩選這些人出來有什麼用?我想首先作為,如羅胖所表述是一種自媒體實驗,是商業模式的一種探索:建立有效的消費者群體,在此基礎上深度開發這部分粉絲價值(節目本身內容策劃、或者其他相關行業內容諮詢策劃……我想到能把這種人群聚集起來,然後能做的事還真挺多,關鍵問題就是怎麼篩選出來)。

3、回到自媒體上來,好像一直以來都在討論自媒體的存亡問題,到底是內容為王,還是個人魅力,以及媒體權威等問題。我想這裡,不管微信、微博、還是視頻,其都是一種渠道,試圖建立起每一個自媒體的邊界,在有限的資源下,儘可能多的提供出最好的內容(信息不對等的內容),才能建立基於傳統媒體模式之外的商業構想。

最後想說,羅胖說了這是一次跨越十年的自媒體實驗,希望他能摸索出一條成熟的自媒體發展道路。


自媒體或同人媒體,最大的機會就是借微支付這條路獲得打賞或者包養。某種意義上,眾籌也是打賞。明星,大師,仁波切,陸琪,張++都很適合搞會員。仁波切和大師不叫打賞,叫供養。靠廣告還是傳統的內容變現之路,鐵粉會員才是自媒體未來的親爹親媽。羅輯思維對粉絲經濟與長尾模式來說都是個不錯的實驗。


很久很久以前我也是所謂「愛智求真」、「自由人之自由聯合」,還有親愛的羅胖的擁躉者。

首先說明,我是一個初出社會,最應該做基層的職場新人,最初看邏輯思維的時候確實是給我自卑的心靈打了一針強心劑。從每天堅持聽他按時發送的微信語音到後來看他在優酷的脫口秀,可以說我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羅胖所謂的「連接」,讓我得以暫時忘卻人生中的迷茫、職場中的諸多不如意。那個胖乎乎的人頭像似乎無時無刻都在試圖通過一個冰冷的屏幕對我說:人人都可以成功。現在看來似乎和早前的陳安之有過之而無不及。借用此問題贊同最多的 @獨孤不敗的一句話:「這種一邊公開推崇獨立思考,一邊悄悄洗腦的行為,想起來就令人脊背發涼。」

這也是我現在唯一存在的感覺。

當每天的語音中夾雜著數不勝數的商業信息以後,我發現我已經沒有辦法正常的接受他所要傳達給我的價值觀念了:究竟是要「愛智求真」,還是要我買你在微信商城出售的情趣跳蛋?(當然你可以說,不買沒有人架著刀子放在你脖子上讓你買諸如此類的話,但是我還是覺得他的營銷模式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範疇)

我買過的邏輯思維的商品有他和柳老合作的80塊錢四個獼猴桃的「柳桃」、讀庫在羅胖這裡推銷的「日課」全套,我買了3套,當時是拿了一套去送一個長輩,那個長輩劈頭蓋臉就痛罵了我一頓,也是那時我才幡然醒悟,他的原話是這樣的:你們年輕人啊就是太容易被成功學洗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然後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他的營銷對象就是像你們這樣不計其數的等待接受成功從天上掉下來的年輕人,不腳踏實地好好乾,只剩下一副被鼓吹得膨脹的內心,十年以後你們還是老樣子,羅胖子已經功成身退了。記住:與其感謝羅胖還不如感謝你的老闆,至少他給了你衣食溫飽,而羅胖只會讓你破產。末了,他送給我兩個字:本分。

現在打開羅胖的微信,鋪天蓋地的服務、書籍、年貨、情趣用品、情調小玩意......全部商品有五十餘種,禁不住想問羅胖一句:還讓不讓人好好看文章了?

最後送給依然相信羅胖可以帶給你美好生活的普羅大眾一句話,醒醒吧,你每天早晨應該做的事不是聽60秒的心靈雞湯,你應該做的事是摸摸口袋裡還有多少錢,然後低頭看看路,腳踏實地的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而不是沉浸在羅胖營造給你的虛無的世界之中。


我曾是羅胖二期200元會員,說實話,前期羅胖節目還是不錯的。節目水平的急轉直下(或者說是忽悠水平扶搖直上)大概是在他和申音分手,與脫不花結合之後吧。

脫不花的文章看過一點,此女給人的感覺就是很聰明,看事情很明白,但卻很功利,看她寫的東西總有種,她時刻要用智商、情商碾壓你的感覺。

自從脫不花加盟之後,節目出現了一些變化,我舉幾個栗子:

1、有一期視頻,忘了主題是什麼,聊到最後突然岔到贊鹿晗和鹿晗的粉絲上了,於是鹿晗的粉絲那個雞凍啊。看到這麼赤果果的吸粉行為,我笑了,羅胖啊羅胖,你到底還是個商人啊;

2、關於鎚子的問題,羅胖一直是力挺老羅的,在與王自如的「世紀」罵戰後,羅胖很聰明,也很市儈,並沒有直面自己之於老羅的態度,而是反覆說人家做個手機容易嘛,有本事你也做,沒本事你別BB,我當時就驚了,這尼瑪還是那個天天嚷著「自由主義」的羅胖嘛。這就好比,我說《小時代》電影爛,你說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一樣,你拍的不好,還不讓我寫影評?後來一想,也對,羅胖的形象就是智慧的化身,認慫多掉粉啊,所謂的自由,在金錢面前是相對的;

3、最後我離開了,是因為一期語音節目,那期節目,羅胖評論房祖名事件,他表示,在大家都說成龍早就知道房吸毒的時候,他偏說成龍不知道,然後就開始兜售理論了。。。我尼瑪徹底瘋了,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以他所處的位置,不會不知道真相)。

回頭想想,再結合其他答主的文字,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吸粉與洗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總有些人會下車,然後會有新鮮的血液補充進去,此中,不變的只有利益,什麼自由,什麼理想,都是為了這個而服務的。

我理解的自由,前提就是要具有追求真理與真相的心,否則一切都只能是虛妄的盲從。盲從有多可怕,大家都應該知道,只是我們中的太多人習慣了盲從,特別是盲從會讓你得到幸福感時。。。

自由人可以自由聯合,也可以自由的分離。


挺好,我剛下單。

年輕人沒有什麼比積極向上,求真愛智更值得追求的了。特別是在這個只看姑父,不要「辜負」的時代,難得有羅胖這樣的前輩帶領年輕人一起向前沖。

羅胖加油。


從「羅輯思維」給會員的一封信想到的

對於一個想10年做一件事情的人(羅振宇),首先向他致敬!良藥苦口,文中若有言語得罪,只是促急,見諒。只想分享的對互聯網的創業經驗。

羅胖給會員寫了封信,對最近頻繁的操作錯誤道歉,對不能及時的反饋道歉。他們自認為因為在於團隊太小太嫩,我有點不同的看法,我覺得他們沒有利用好互聯網,他們沒有在做互聯網的事。

  大家會說:不對呀,它不是在互聯網上紅起來的嗎?它不是堪稱互聯網的先驅嗎?我這麼問一下吧,如果CCTV沒有讓羅胖辭職,而是讓他開一個「羅輯思維」脫口秀欄目,它會火嗎?答案是:會更火!像崔永元在中國一樣火,像奧普拉在美國一樣火。也就是說,羅胖的「羅輯思維」本質上就是一個脫口秀。

  「羅輯思維」藉助視頻網站火了,不意味著它就是一個互聯網產品,更不意味著它是一個具有所謂「互聯網思維」的產品。無獨有偶,最近我們看到一些微博大V開始轉去做獨立網站,比如「英國那點事」,估計隨著新浪微博廣告新政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大V會走上這條道。就這個現象我想說的是:大V們,動手之前,一定要先搞懂互聯網,否則,「樹挪死」,人挪也死,那些在微博上熱情如火的粉絲,會突然不愛你了,不肯跟你轉戰獨立網站。

  什麼叫搞懂互聯網?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可分為兩個時代,Web1.0時代和Web2.0時代。不要小看這個分代,弄懂它就能弄懂互聯網,就能明白接下來誰會死誰會生。所謂Web1.0模式就是做好了的內容推給網民看,典型的模式就是門戶,所有的內容都是專業作者寫的,經過職業編輯加工過的。它和傳統媒體實質是一個東西,只是介質一個是紙一個是屏幕。

  我不記得論壇和博客哪個誕生在前了,反正它們的出現使互聯網進入了Web2.0時代。自此,作者和讀者的界限模糊了,出現了草根作者;編輯消失了,所有原創可以直面讀者。讀者與作者、讀者與讀者,可以隨時開「讀者見面會」進行交流。

  不要小看這個局面,作者可能只是覺得讀者距離近了些,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讀者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人們一旦嘗到了自由的甜頭,再讓他們回到被限制的從前,那是非常困難的。於是互聯網接下來的路徑自然是,一方面Web1.0的門戶走上了下坡路,另一方面Web2.0的模式越來越豐富,給予人們越來越大的自由度。博客難以維護,就誕生了輕博客,直至一個圖一個字也可以發布的微博。人們之間的交互更是從郵箱,發展到了QQ、facebook,直至手機上的微信。總之,一個模式比一個模式更加方便更加快捷,這就是互聯網的路徑,它是被需求牽動的,根本上是被人性拉動的,不是任何一個互聯網人有意設計的,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雷軍說的那個「勢」。

  以後,所有互聯網的創新都必須要順應這個「勢」,背道而馳者只有一個死。大V們原本誕生在Web2.0的平台上,粉絲們在上面快樂嬉戲,突然轉去Web1.0模式的獨立網站,沒有了自由的環境,這樣的大V前途還用得著費勁想嗎?

  聽上去我有點像微博的托兒,不是的。相反,我真心認為隨著Web2.0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模式可供選擇,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好處是,自媒體人是時候可以認真審視自己做的東西,考慮到底哪個模式更適合自己?哪個模式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哪個模式更能讓自己的讀者滿意?

  先說博客模式,它是最老牌的Web2.0模式,它仍然有用,特別適合那些專業作者做個人全集。只需一篇一篇將自己精心寫出來的寶貝放進去,不用追求粉絲數量,當然鐵杆粉絲他們自會來找你,就像愛你的讀者會跑來敲你家門一樣,他們還會將裡面的好東西自動拿出去分享。這個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媒體。

  再說微博模式,它最大的特點是即時、碎片、開放、互動,它特別適合做消息類的自媒體。明星們曬自己的近況,意見領袖發表自己的觀點,諸如此類的原創性碎片化媒體,微博都堪稱理想模式。

  微信公眾號是個比較奇怪的東西,它看上去是個典型的Web1.0模式,作者或編輯推送東西給大家讀,人們在上面的自由度和微博不能比,按照我上述的邏輯,這應該是個沒有前途的產品。但是,借著微信手機端的強大推力,人們還是關注了各種微信公眾號,讓自媒體人以為那裡有無限的未來。雖然它今天繁盛若此,我還是想對它的未來持一個保留的態度,除非它增加互動功能。

  以上所說的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都適合於粉絲經濟,博主是主人、是核心,雖然他們身邊聚集了一群人,但這些人只為博主而去。論壇則不同,論壇不是某個人的,而是大家的。仔細品一下二者的區別,會發現論壇其實是個陌生人的社交場所,興趣相同的陌生人在一起互動,這個才是伺候社群經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羅輯思維」目前還是一個粉絲經濟,沒有成為它自己想要的社群經濟,因為它還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隊在使勁,而不是大家一起使勁,互相使勁。

  現在在微博特別是微信公眾號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原創,他們編文摘,他們試圖把有價值的內容幫大家從網上找出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他們的工作顯然很有價值,但是,他們用粉絲經濟的產品做,結果勢必產生嚴重問題,要處理的信息量太大,一個人忙不過來,一個團隊費用又太高。網路文摘本質上是一個社群經濟,必須利用維基的能力,即大眾的能力,才能解決處理大信息量的問題,而維基是互聯網特有的,不懂得利用維基就等於不懂得互聯網。

  回到羅胖的那封信,「羅輯思維」眼下陷入手忙腳亂的狀況,也是因為它企圖用粉絲經濟的產品做社群經濟的事。如果「羅輯思維」就是一個視頻節目也不至於此,Web1.0的好處就是不會招惹觀眾,你是你,我是我,我在屏幕里,你在屏幕外。但是,「羅輯思維」想做社群的事,它要做文摘、要帶大家吃霸王餐、要給大家發羅利、要這要那,就算申媽讓他們多多招兵買馬,100人夠嗎?300人夠嗎?多少人才可以服務得了上百萬的會員呢?

  做社群經濟必須用伺候社群的模式。目前似乎只有論壇是伺候社群的,論壇是十年前的模式,長處是特別自由,短處是缺少秩序,每棟樓都是歪的,看上去沒發產生有價值的東西。要想獲得秩序,必須從社群里找出一個核心團隊,這個核心團隊與會員總數是成比例的。也就是說會員之間的相互幫助,就可以解決相當部分會員的個體需求。比如做文摘,這個核心團隊就是一個自發的編輯團隊,可以解決粗編問題;也可以是一個活躍社員團隊,可以相互解決討論的需求。這樣的模式在網路上已經出現,就是靠墊信息眾選平台。


個人感覺這是羅輯思維邁出自商業的第一步。

雖然沒有明確的體系和規劃,但僅憑羅胖的一個承諾就可以實現160萬——這其中肯定有很多思考的地方。

很多人認為,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的。真正的自媒體是需要魅力人格背書的,是需要內容的,只有這些你才能形成個人品牌。你才能聚攏粉絲,形成粉絲經濟,最後變現,成就自商業。

而今天《羅輯思維》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當然我也不敢確定他的商業化路程走的更明確),是因為它已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魅力人格。正如羅胖所說,他粉絲愛的不是羅胖,也不是申音,而是《羅輯思維》,是它展現的獨立人格體,它裡面寄託著他粉絲對知識、對自由、對未來、對獨立的嚮往。

因為這些,他的粉絲才會和他形成強關係,用羅胖的話說——是愛他!

而作為一個真正的「自媒體」,當你擁有這些粉絲的時候,160萬算多嗎?

而這個,那些憑藉「微信公眾號」做著「自媒體」夢的人能做到么?


能說跟錢掛鉤的媒體服務,多少都要受質疑嗎?

這個世界,人們就怕上當受騙。可是,沒經濟來源,哪裡能推進下去?

這裡,我不包庇那些拿錢不幹好事的人,賣假的人。我也討厭。但是,像這種追求真意上的事務,值不值在人心啊。

感悟的是前段時間,看侶行,關注了微博。那裡有人說,侶行已經變味了,不像當初那樣有純純的動力,為了自己的夢想。這個評論出現在一則當事人發布的廣告微博下的。當時看完後,我認同。所以,有段時間不去關注侶行。可是,後來,看了那麼多電視節目的廣告,還有相關的周邊產品時,我覺得有了關注效應,自然是有商人上場的機會的。賺錢。相關當事人參與行不行?

我想說為什麼不行?他的付出為什麼不能有回報,有認同。而且,人家沒有像賣假藥一樣,干虛假的事情。

羅輯思維,我近期開始看,並且倒看每集。我也買東西了,最近剛買的160元的書。我也有過這個念頭,這不就是變向賣書嘛,每集都推薦一本書。可是轉而一想,為什麼不可以賣書呢?你聽了節目,感興趣了,自然想自己去讀一讀。一個小時的節目,能聽到的都是別人的讀書心得總結,不能滿足,自己購買閱讀,再總結,就是自己的東西。

好吧,我也想成為會員,通過如何加入找到了這裡的評說。也許,我加入會後悔,會在加入後對其中的一些內容反感厭惡。但是,我會繼續關注羅輯思維,聽聽節目,受受啟發。聽到高興的時候買一些產品,自己喜歡的產品。掏錢,是自己的行為,自己思考後付諸的行動。怕上當,自己多掂量。

我和羅輯思維,還有一些我欣賞的節目沒有權錢關係,非要說有,就是我掏錢,我是消費者。

最後希望羅輯思維能持續死磕自己,愉悅他人。


首先說一句我也購買了邏輯思維的會員

羅胖團隊這樣做一是檢驗下是否能有一定數量級的人去支持這個平台,就以我觀察到的為例,截止發布這條回復的時間,他的兩種會員購買人數都以過半,而且我多次刷新他的淘寶購買界面,沒每刷新一次,就有不少人購買會員資格,這對邏輯思維將來的運營是個很好的經驗積累。二是微信在今天將要推出微信5.0安卓版(雖然官方說是發布,但是發這條回答的時候我的微信還是沒發更新),微信5.0將訂閱號和服務號都挪到了二級界面,許多人也在議論PV的問題,邏輯思維推出這樣的會員資格,有利於未來自己推出的活動或是服務打好基礎,也綁定住了用戶。三是這次會員資格所得到的資金,會更好的支持團隊的運營建設,為將來活動打好基礎。四是這樣做也踏出了自媒體運營的新的一步,為其他的自媒體有了參考的方法

作為邏輯思維的忠實粉絲,還是很期待所說的神秘禮物的,當然羅胖團隊這樣做肯定會受到質疑或是指責,不過我相信這對邏輯思維這個平台來說,這都不叫事兒,同時也希望邏輯思維越辦越好,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同和支持…


有些答案一口一個傳銷或者一口一個洗腦的能不能不要這麼酸葡萄心理?


  • 羅輯思維本是羅振宇的一檔類似於說書的真人視頻秀節目,主要以對歷史片段的另類解讀為主,視頻最後一般會談到對現代化生活的指導方面,觀點新穎,確有啟發性,且表達的方式也比較清晰,但未遵循科學,因為:1、這些觀點都是取對其有利的支持材料解說而無相應的對照材料比較分析;2、這些觀點產生後並無由此觀點實踐成功的經驗。只能說:他抓住了一部分觀眾的需求---在現代社會特別是互聯網發展形勢下想找到機會、擺脫困境以及體驗新鮮的這部分人的需求,當然還有部分純粹是認同他觀點的人。接著他開始招付費會員了,做巡講及培訓,自己開了公司,除了原先的每周視頻還運營一個公眾微信號,接著微電商也搭起來了,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羅輯思維成了一個大眾級現象是因為他是微信公眾平台做的最大的,會員表現的非常活躍,微電商和視頻也有很不錯的流量,更重要的是他能表達出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的觀點,觀眾容易因他所造成的群體現象就以為他的觀點是真知灼見,或許某些觀點有些道理,但絕不會如他在節目里自信滿滿的說:未來互聯網時代的活法就應該像他說的那樣。因為他自己的那套玩法就是少數人的盛宴,多數人的狂歡,不是公平的面對每一個人,也不是生態多樣化的,而是以他為中心來構建利益圈子。說一套,做一套。

  • 表面上看,羅輯思維會員是得福利(如送禮品禮券,羅胖稱"羅利")+平台提供各種機會(如創業、交友、吃喝玩樂),估計至少有一半以上人是因為這個原因充的會員。實際運作的情況是:羅公司用外界的資源打包好產品賣給微信觀眾(核心是會員),為了讓所有的會員有參與感,有時候會做面向全體的活動,然後從中挑選個別做產品或發福利,挑選一般是不透明的,這個福利也是外界企業或會員贊助來的。羅胖另一賺錢途徑是把這種熱鬧場面打包成聽起來很唬人的概念如自由連接給企業做培訓。其實會員相互能產生生產力的連接效率是很低的,因為羅公司做的三個平台:微網頁會員信息發布區、地方微信群、不定期線下地區活動都沒做好,因為任何一個人想要表達自己在這三個途徑上都面臨傳播範圍很有限和他的信息很快就被其他信息淹沒的問題,更何況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而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的人也無需這三個途徑尋找連接,就算連接成了它的靠譜程度也不見得更高,而且你會看到有些不是會員的人就直接找羅胖的公眾號發布信息了,會員要想得到這個機會要麼等被羅胖幸運挑中,要麼也要付出一樣的成本。無跡象表明羅胖及其公司想改善這一現狀,有跡象表明的是:他想把會員們的角色感從帶有欣賞態度或觀點認同的觀眾潛化成粉絲,這要就能更容易的從會員處:1、獲得資源2、銷售產品3、保持活躍,製造現象。最近的給每個會員郵寄狗牌就證明了這點。總而言之,做羅輯思維的會員就跟買彩票似的,有兩點區別:1、獎額沒那麼高,像雞肋一樣的東西2、買的時候你得盯著點買,要中獎還得去搶,全程保持飢餓感。期間你還一不小心用一個不實在的價格買了一個自以為有逼格的東西,或者充滿幸福感的去折騰羅胖搞的各種互動,一趟下來就好像認識了一群牛逼的人自己也變牛逼了。


邏輯思維第一期開始做,我就開始看。看到越往後越覺得變了味,羅胖由開始的謙虛大度,翩翩有理變的有些尖酸,節目內容也由開始的嘆為觀止變的尿點十足…希望他好好做下去,我們觀眾希望看到好節目,這樣你拉點贊助播點廣告,我們認同,但不好好做節目,怎麼開始算計我們這些腦殘粉去賣東西了。


不錯的嘗試。這個理念在他最新的講版權的節目里有所表述。

早上第一時間看到沒猶豫就下單了,1200那檔。我不是那種「不差錢」的主,但看到廣告的時候發自內心覺得這很值得:第一我個人喜歡這個節目,願意資助這個團隊;第二我直覺上判斷這是一個很好的交際圈,有很大概率從中認識更多價值觀相投的朋友。


自媒體人估計要激動一段時間了,不過羅振宇只有一個。如同孕峰一樣,不可複製。那些屌絲級別的自媒體號就別做夢了。誰都想賣廣告,還想要品牌廣告。自媒體,一定是強者越強,散兵游勇就會被一些聯盟整合。碼字賺不了錢,明星才能賺錢。博客時代有徐靜蕾,微博成就姚晨和李開復,其他就是炮灰。千萬不要跟風搞,鬧笑話。


推薦閱讀:

你覺得《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是個怎樣的人?
papi醬第一個廣告拍賣落槌2200萬,值嗎?
如何看待羅輯思維原價退出投資 papi 醬項目?
大家怎麼看待《羅輯思維31-你的女神你不懂》?
如何看待羅輯思維這134期的《惡之花》?

TAG:商業模式 | 自媒體 | 申音 | 羅輯思維網路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