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西方國家學術出版物,包括教材和專著的價格如此高,是自由市場競爭造成的還是政策干預或者寡頭壟斷、行業聯盟等外部因素導致的?這是否對學術和文化的繁榮產生了不良影響?
只回答第一個問題:只說教材。我傾向於認為是自由競爭和壟斷共同作用的結果。不過這個壟斷么,可能不是大家想像的那種。
講道理之前先澄清幾個事實,糾正最早幾個回答的一些誤會:- 即使按美國平均收入而言,動輒上百一本的教材也算高消費。比如我住過的華盛頓州,2010 年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年平均收入是 $50,280,換言之,每個月收入 4000 多點。假定一個學期每個學生需要買五本書,也可能要 500+,這個數字對很多家庭來說不算很小的數字,更別說學生做兼職可賺不了這麼多。所以才催生了各種舊書市場之類的替代手段——當然,貴不貴和值不值是兩個概念。
- 租書不便宜。比如我下面列出的龍書,http://Amazon.com 上買書要付 114.68,租書也得付 95.63。差不了多少。而且根據@vieplivee的說法,其實美國大學並不流行租書。
現在才可以開始講道理。首先聲明,我不是做出版的,所以不能保證自己的觀點是權威。為了公平客觀,我以下的觀點實際上是各個不同角色的觀點的集合,包括讀者、寫書人和出版社。寫書人和出版社的觀點並不是我的,而是來自我之前收集的一些資料。大家酌情參考。
我以兩本書為例:《編譯原理》,綽號龍書(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和 《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前一本是計算機界的經典教材,Stanford 用它教編譯原理課;後一本不用我介紹了吧。
站在讀者的角度上看,學術出版有它特有的問題:它的受眾很少。如今許多行業內部隔行如隔山,基礎教材還好,而更進一步的專業資料就只能對應更窄的受眾。比如《編譯原理》,編譯器專業出身的人奉為經典,但那些做數字圖像處理的專家們則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哪怕他們都被外界稱之為計算機專家。反之亦然。
有限的受眾使教材不能像出版流行小說那樣走薄利多銷的路線。條件所限,我暫時很難找到《編譯原理》的銷量,但我們不妨想像一下,我們可能在 Safeway 的暢銷書櫃檯上同時擺一本 《達芬奇密碼》和《編譯原理》,然後賣一樣的價錢么?任何對驚險小說、宗教故事或者單純是對 NYT Bestseller 感興趣的人都可能掏錢去買前者,而後者呢?恐怕只有計算機系,而且還是選修了編譯原理這門課的同學們才會有興趣。我相信沒有書店敢這麼干,也沒有出版社敢這麼出貨。
站在作者的角度上看,寫一本教材投入很高。嚴肅的教材包含大量的例子、引用、外部索引,還得有勘誤。要知道,教材里隨便出一點錯,對書的權威性都是打擊。從開始編寫,到編輯審定,到最終出版,期間消耗的時間和需要投入的精力遠非一本通俗讀物可比(並無對通俗讀物不敬之意)。這段時間裡,出版社總不能在收入上虧待作者。我的收藏里有這麼一篇 blog,來自一位無奈的地質學學者,他用五本地質學書的出版經歷證明了出書養不起家的現實:http://www.skepticblog.org/2012/05/30/why-are-textbooks-so-expensive/
既不能擴大受眾走低價路線,還得保證作者不需要寫書過程中分心自謀衣食,那麼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前期加大投入,然後用提價收回成本。這個價格顯然不是用來支付漂亮的銅版紙印刷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編譯原理》第二版的KIndle 版本,純電子版的價格高達 $101.29,和紙質書相差無幾。
不過,要是站在出版社和編輯們的角度上看,視角就很有意思。正巧我關注的 blog 中有一篇收藏,說的就是這個話題。這篇文章的作者 Joseph Esposito 曾經做過 New American Library (如今已經是企鵝出版社的一部分)的編輯,現在專註於電子出版界。作為資深從業者,他的說法應該有相當的可信度。而他給出的數字很驚人,也順便支持了我前面的觀點:
出處: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2/10/10/why-are-college-textbooks-so-expensive/A widely used industry estimate for the average investment to create the master copy of a college textbook is $750,000.
出版一本學術類頂級好書需要投入75萬美元。為什麼要這麼多?Joseph 給出了另一個原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檢索原文:
- 大學教師會和出版社討價還價,要求更多的服務:在線教程、周邊配置。這些都要錢,而教師不花錢,他們只需要提意見,然後學生付款。學生就成了冤大頭,而出版社就成了過街老鼠。
- 來自大學舊書商店的競爭。直接和出版社競爭。
說白了,他的核心觀點是:大學老師在書籍選擇上只有權力沒有義務是最大的問題。——這句話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也許,知乎上的編輯們有更好的答案?
僅供參考。
參考價格:- 達芬奇密碼,$9.99,精裝硬皮本,不過$17.99。http://www.amazon.com/Da-Vinci-Code-Dan-Brown/dp/0307474275/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57732582sr=1-1keywords=da+vinci+code
-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Da_Vinci_Code
- 編譯器:原理,技術和工具,第二版,$114.68。http://www.amazon.com/Compilers-Principles-Techniques-Tools-2nd/dp/0321486811
-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ilers:_Principles,_Techniques,_and_Tools
學術專著和教材應分開,這是兩回事。
學術專著貴,是因為需要的人少,一般只有圖書館或從事該領域的研究者才會買。在這個專業細分的年代,從事一個領域的人往往不過幾千人甚至幾百人。受眾這麼窄,專業書籍自然賣得貴。
而教材的情況比較複雜,至少有幾層原因:
1. 一本教材的市場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麼大,同一門課程有相當多種互相競爭的教材。
2. 教材開發成本高。做出一本被廣泛接受的教材並不容易,雖然教材的知識層面不如專著那麼前沿,但正因為它傳播的是「學術共識」而非「一家之言」,所以編寫起來要更謹慎。
3. 教材更新換代快,很多經典教材都能出十幾版,每一版之間頂多間隔 3-5 年,每次修訂都要耗費人力物力。
4. 選擇教材的決定權在教授,但掏錢的卻是學生,而教授總傾向於選擇配套齊全的昂貴教材(不是說像國內醫生開貴葯拿回扣那樣)。
5. 二手教材書店興起,削弱了教材的銷量,導致其定價上升。
6. 眼見二手書勢大,出版商唯有加快版本更替的速度,才能賣出新書,這導致開發成本上升和單版印數下降,形成價格上升的惡性循環。我認為這是合夥壟斷,有競爭,參與者不多,參與者合謀定價,導致價格居高不下。
@陳甫鵃 提到編譯器的書,這種書貴我覺得還有一定道理,畢竟這種書看的人不多,且更新換代不容易,且全面掌握該學科的大牛人數不多,有人願意寫就不錯了。那微積分的書呢?這是一門17世紀發展,18-19世紀嚴格化的學科,時至今日簡直就是大學常識。幾乎每個非文科的大學生都要學,市場廣闊,讀者多,但教材還是上百美元一本。比較好的教材是 Stewart,出到了第 7 或者 8 版。
改版容不容易呢?這門課是基礎課,沒什麼 「前沿」 內容需要 follow, 所謂的改進,最多是把某些例子中的 1980年數據,換成 1990年數據,或者習題順序變一變——這是改版最噁心之處,根本就不是想提高質量,而是給二手書下絆子!
書有沒有用,和教材值不值錢,其實不是那麼相關。(比如 Stewart 微積分的第五版,沒學校採用了,二手書店根本不收,只能送給他們,但你說這裡面沒有知識嗎?多麼荒謬啊)很多人士都在致力於改革這些事情,只是前沿的事情值得大家忙的太多了,所以沒有形成合力。我相信這些領域甚至是顛覆性創業的好機會,希望有識之士打破這個藩籬。在義大利,正規的書商就沒有幾家,一般這些大型出版社的圖書都很貴。原因是質量好,錯誤少等等。但是大學出版的和研究機構出版的專著就不是很貴了,一般200多頁的書10歐左右。
衹回答第二個問題,看結果就知道了。二十世紀,美國的學術和文化都極其繁榮。
一般說來,西方人有很強的版權意識。寫書的版權費很高的。感覺西方的教材質量真的比國內好太多了,當然也貴多了
推薦閱讀:
※假如辦12張信用卡不是可以免費用銀行錢一年多?
※2015 年 7 月中國在 WTO 的保護期就到期了,會對哪些產業造成影響?
※如何評價《百辯經濟學》這本書里關於性工作,販毒,高利貸等合法且有益的觀點?
※經濟學與金融學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亞洲四小龍只有韓國出了三星和現代這樣的品牌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