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有哪些著名的理論?

能否舉一些簡單的案例,便於理解?


正好在準備考傳播學的研究生,總算把早該認真研讀的自己的專業系統地學習了一下,有些不著名的理論我也寫一下吧,沒看原理論出處的原著,都是別人書中的介紹,如有錯誤請猛拍:

傳播可以分為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其中都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理論,也有些不是理論,但是比較有趣的實驗。

人內傳播(自我傳播):

  • 自我互動理論:人是擁有自我的社會存在,人在在外界事物和他人作為認識對象的同時,也把自己作為認識對象。在這個過程中,人能夠認識自己,擁有自己的觀念,與自己進行溝通或傳播,並能夠對自己採取行動,即「自我互動」。

  • 「主我」和「客我」理論:人的自我是在作為意願和行為的主體的「主我」和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的「客我」的互動中形成的 。

  • 個人信息處理的「基模理論」:我們之所以能夠快速有效地認知、分析新事物或新信息,是我們大腦中有一種被稱為「認知基模」的東西在起作用,它來自於我們過去相關的經驗和知識。

  • 詳盡分析可能性理論: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它認為每個人都會以兩種不同方式處理信息,一種是詳盡、嚴謹的思考和處理,稱為沿「核心路徑」處理信息;一種是簡單、粗略地處理信息,稱為沿著「邊緣路徑」

有詳盡分析發生的概率主要跟當事人與問題的相關性認知需求能力相關。

有一個很好玩的例子:「情誼萬斤不敵胸脯四兩」,我們大部分人看到這句話不過是莞爾一笑;

但是有一個無聊的人居然問「這句話中,四兩指的是多少罩杯?」

而一個更無聊的人居然用非常非常嚴密的推理和演算回答了!!

這就是「核心路徑」和「邊緣路徑」的區別(我其實好喜歡這兩個無聊的人)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29090 這是問題的鏈接。

人際傳播:

  •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沒有什麼成文的理論,但不能忽視,因為在大眾傳播中他們會發生巨大的作用,後面展開。

群體傳播:

  1. 群體傳播:
  • 群體規範對外部信息的作用:美國兩位傳播心理學家以美國中學生的課外團體——「童子軍」為對象進行的實驗,實驗證明,成員的群體歸屬感意識越強,對於群體規範不相容的外部宣傳也越能表現出較強抵制態度 。

  • 信息壓力和趨同心理:一般人在通常情況下會認為多數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確性大於少數人;個人希望與群體中的多數意見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體制裁 。

這個在現實中有太多的例子,或者說每個人應該都能感覺到受這種機制的影響。

2. 集合行為:

  • 不同於一般的群體行為,集合行為指的是在結構性壓力下,在觸發性事件刺激下形成的非常態社會聚集。例如地震、火災之後的群眾騷亂,處於某種原因的自發集會、遊行、示威、種族衝突,流言下的搶購風潮等等。

光看這個定義,你應該就可以感覺出會有多麼有意思、值得深思的理論。

  • 群體暗示和群體感染:集合行為通常是大量人群聚集在狹小的無力空間內,人們保持著高密度的接觸,參加者通常處於極度亢奮、激動的精神狀態。這樣的環境很容易使人們喪失理智的分析判斷能力,而表現為一味的盲從、盲信、群體模仿。

另外,這也與集合行為中成員的匿名性有關 。

有一個鮮活的例子:

  • 流言:「流言」是集合行為中比較特殊的信息傳播現象。流言通常以「傳播真相」的形式出現、通過人際的口頭傳播、往往涉及一些特殊事件或敏感話題、沒有確切證據,或至少在其流行期間缺乏證據證明其真偽 。

這個例子也很好舉,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大多採用這種方式傳播信息:

大澤鄉陳勝、吳廣的「狐狸」夜呼「大楚興、陳勝王」就是這個道理。

3. 組織傳播:

  • 即以「組織」為主體的信息傳播活動,也是比較特殊的群體傳播,組織與群體的區別是具有更嚴密的結構、專業化的部門分工、明確的組織目標。公司即是典型的組織。

  • 組織傳播的非正式渠道:組織傳播沒有什麼好玩的理論,不過組織傳播的「非正式渠道」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點。它指的是組織內的人際傳播、或者基於興趣自發成立的小組等內的群體傳播。這類傳播信息超越了工作,範圍廣泛、交流雙方地位平等,本意交流情感交流的成分較多。
  • 「霍桑實驗」應該是比較為大家熟知的組織管理學實驗,實驗證明人的積極性不僅受到物質條件的影響,而且受到社會和心理條件、感情或士氣的影響。這也提醒各位老闆一定要注意企業內部的非正式傳播渠道 :-)

大眾傳播:

  • 終於到大眾傳播了!
  • 以上幾位的回答主要是圍繞大眾傳播的「傳播效果」來回答的,我乾脆一以貫之發揚啰嗦的光榮傳統,分別從「媒介組織」「受眾」「傳播效果」、「傳播效果的制約因素」的角度來回答大眾傳播的理論:

  1. 媒介組織

  • 新聞選擇的「把關人理論」:新聞是所有大眾傳播信息中公共性和公益性最強的一種信息,只有符合群體規範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播的渠道。
  • 這個理論最早是由庫爾特·盧因提出的,二戰期間美國為了節約開支,開展了號召人民食用牛下水的大規模宣傳活動,盧因發現除非家庭主婦們接受了宣傳,把牛下水買回了家,否則她們的丈夫和孩子是沒有機會接觸這種食物的。家庭主婦們實際上起著「把關人」的作用。

2. 受眾

  • 大眾社會理論:大眾社會理論把公眾看成是均質的、孤立的、原子式的、一盤散沙的存在,在這種理論下,受眾在信息,尤其是大眾傳媒傳播的信息面前毫無抵抗力。
  • 法國政治家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把「階層的平等化」看做「打著人民旗號的多數人專政」;卡爾·曼海姆等人認為正是人的孤立、分散被法西斯利用,從而使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都是大眾社會理論下的受眾觀。
  • 二戰後美國的大眾社會理論對我們更加有借鑒性:現代社會,隨著大企業的增多和組織官僚化越來越高,過去以農場主和中小企業家為主的「舊中產階級」已經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管理人員、事務人員、推銷人員為主的「心中產階級」,即「白領」。他們不擁有任何資產,僅如一顆顆螺絲釘一樣,機械地在大企業組織這架巨大的機器上承擔著「非人格化」的作業或服務。他們對政治不感興趣,在業餘生活中逃避到大眾傳媒提供的消遣或娛樂領域。他們與藍領勞動工人一起,構成了美國社會中的「大眾」。

  • 分眾理論:與大眾社會理論不同,分眾理論認為受眾有著不同的屬性;分屬不同的社會群體,態度和行為受群體屬性的制約;在大眾傳播面前,受眾也不是完全被動地存在。有一些實證研究或實踐支持這種理論:
  • 伊里調查1940年美國大選年,傳播學者拉扎斯菲爾德在俄亥俄州的伊里縣進行了為其半年的對選民的調查,提出了「政治既有傾向」假說:在人們做出選舉或其他政治決定時,並不取決於一時的政治宣傳和大眾傳播,而是基本上取決於他們迄今所持的政治傾向,而這與他們歸屬的社會群體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如今的美國大選其實也認同這個觀點,大選中聲勢浩大、耗資甚巨的競選活動爭取的其實只是幾個搖擺州。
  • 電視專業頻道這是分眾理論下的直接實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分眾理論的反思1979年,傑克·蘭蒂斯對美國電視觀眾實施了一次全國調查,數據顯示不同學歷、收入、性別、年齡的受眾在收視動機上的分布是均勻的,只有微小的差別 ;1983年,美國報業廣告協會對讀者進行了一次綜合調查,問卷中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您來辦報紙,您會關注什麼樣的內容話題?」數據顯示雖然不同屬性的受眾對信息有著不同的偏好,但總體來看,各種屬性群之間在內容選項上有著高度的相似性。這些也是「分眾理論」需要注意的地方。

  • 使用與滿足理論:更加註重受眾自主性的理論,認為受眾在大眾媒介面前不僅不是毫無抵抗力的,而且受眾接觸媒介的動機就是要滿足自己的需求。

3. 傳播效果

  • 子彈論:一戰前後對戰爭中宣傳站的研究得出的結論,認為人們在大眾媒介面前毫無抵抗力,扣動扳機,受眾應聲而倒。其實就是大眾社會理論受眾觀下的傳播效果論。

  • 有限效果論:上面拉扎斯菲爾德的伊里調查中除了「既有政治傾向」假說,還提出了「選擇性接觸」假說和「意見領袖」、「兩級傳播」的理論。

概括來說就是,受眾受到所在群體的影響,對大眾傳播的信息採取選擇性接觸、理解和記憶;

而且受到意見領袖的影響,大眾傳播的信息首先到達意見領袖,之後流向大眾;

大眾傳媒對人們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影響微乎其微。

  • 人們在對「子彈論」和「有限效果論」進行反思之後,提出了更嚴密的傳播效果理論,這些理論的視野不再只局限在短期的、微觀的傳播事件上,而是從長期的、宏觀的角度研究大眾傳媒對人們的影響,主要有議程設置理論沉默的螺旋理論知溝理論培養理論第三人效果理論等,這些理論屬於強效果論,即認為大眾傳媒對人的影響並不是微乎其微的。
  • 議程設置理論:大眾傳媒有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公眾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其輕重緩急的判斷,主要來自大眾傳媒對事件的報道和版面安排等。

  • 沉默的螺旋:人為了避免被孤立,在認為自己屬於群體中的劣勢意見時,往往會選擇沉默;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上升的社會傳播過程。

這個理論是諾依曼提出的,王小波有一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數》敘述了相似的道理,

這應該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

不過王小波作為作家,主要探討的是沉默的大多數是為了在癲狂聒噪的世界中保持人性;

諾依曼則更注重探討的是沉默的螺旋下大眾傳媒的威力是驚人的,

因為大家普遍認為大眾傳媒傳播的信息是多數的、優勢的意見。

  • 知溝理論:即知識鴻溝,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

  • 培養理論:在現代社會,大眾傳媒提示的「象徵性現實」(或者說擬態環境)對人們認識和理解現實世界發揮著巨大影響,由於大眾傳媒的傾向性,人們在心目中描繪的「主觀現實」與「客觀現實」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偏離。

這種影響時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的過程,所以稱為「培養分析」。

  • 第三人效果: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和天才的理論,提出人是哥倫比亞大學的W.P.戴維森。他認為,人們在判斷大眾傳媒的影響力之際,存在著一種感知定勢:即傾向於認為大眾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負面信息),對「你」或「我」未必有多大影響,但會對「他」人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 現實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電視色情內容對兒童影響」、「互聯網不良信息的管制」、「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廢除死刑的討論」,這些都很容易出現「第三人效果」,即認為這些東西可能對你我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但對他人會產生很重大的影響,所以不能XXX……

4. 傳播效果的制約因素

  • 休眠效果:實證研究證明,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名,其說服效果越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可信度的說服效果會出現衰減,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說服效果則有上升的趨勢。
  •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對於高可信度信源發出的信息,由於人們的信任,它最初的說服效果會大於信息內容本身的說服力,低可信度信源發出的信息相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信源的記憶會減淡,這時信息內容本身的說服力才比較完整地發揮出來。
  • 某些知乎答案因為名人效應而獲得較多贊同就是這個理論的驗證。

  • 「兩面提示」的免疫效果:這是關於傳播技巧與傳播效果關係的理論,「一面提示」指的是僅向說服對象提供自己一方的觀點或對自己有力的材料,「兩面提示」則相反。一面提示和兩面提示都能引起受眾態度和行為的轉變,單純比較兩者並無優劣強弱之分。
  • 但對「反宣傳」,兩面提示會產生「免疫效果」,一面提示則基本會完全淪陷。
  • 有一個例子,「為什麼知乎的主流答案與評價中,汪精衛和袁世凱是忍辱負重的「民族英雄」,孫中山是虛偽的賊?」,知友@鄧文博 的回答一語中的:「這是對主旋律教育的報復性反彈」。長期接受一面宣傳的我們在面對諸如民主、自由、個性的信息時基本會完全淪陷。

  • 警鐘效果:運用「敲警鐘」的方法,以恐怖訴求,喚起人們的危機意識和緊張心理,促成他們的態度和行為轉變。
  • 不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為人們的眼淚」,諸如此類就是警鐘效果的實例,但實證研究表明,並不是恐怖訴求越強烈,傳播效果越好,警鐘效果需要慎用。

  • 意見領袖的作用:意見領袖對傳播效果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意見領袖通常與被影響者處於平等關係;並不集中於特定的群體或階層,而是均勻地分布於社會上任何群體和階層中;意見領袖社交範圍廣,擁有較多的信息渠道,對大眾媒介的接觸頻道高、接觸量大。
  • 相信很多知友在自己的圈子內都是意見領袖,就不再舉例子了,這也是「人際傳播」在「大眾傳播」過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例證。

-----------------------------------------------------------------------------------------------------------------------------------------

你以為以上就完了嗎?錯,以上只是傳播學實證學派的理論,還有思辨性、洞察力更強的批判學派呢。已經寫得哈欠連天了,就幾筆帶過(其實主要是心虛啦)

批判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歐洲的一些人文學者,他們在二戰時因為納粹的迫害逃到美國。他們原本對美國充滿期待,認為美國是「科學生活可能繼續的唯一國家」。但來到這片土地,他們發現這裡的人們被「工具理性」、「文化工業」湮沒,被大眾文化所麻痹,根本就沒有探求一個完美世界的鬥志和慾望。批判學派的學者發現自己是一群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邊緣人

以下提供一些有關批判學派理論的搜索詞,供大家自行研究,批判學派的理論比較散漫、文學化,充滿思辨性,不好一兩句話解釋:

  • 法蘭克福學派
  • 工具性理性
  • 文化工業
  • 人的異化
  • 單向度的人
  • 哈貝馬斯
  • 公共領域
  • 斯圖亞特·霍爾
  • 編碼/解碼理論
  • 麥克盧漢
  • 地球村
  • 內爆
  • 讓·鮑德里亞
  • 消費社會
  • 模擬、超真實、內爆

  • 本來放了好多參考的,但實在實在是太累了,如果有對其中的理論、實驗感興趣的,可以私信,我可以提供出處。

---------------------------------------------------------------------------------------------------------------------------------

  • 最最後(只是來看點傳播學的基礎知識的同學可以無視了),我要吐槽一下,我真的不理解我們國家的傳播學者們,怎麼可以把這些有趣的理論寫得那麼枯燥無味。

  • 武漢大學傳播學教授石義彬的《單向度、超真實、內爆》一書中有這麼一些話:

知識分子的工作應該是使人豐富、使人多思、使人有能力對付錯綜複雜的局面。

然而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似乎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悲觀的學者大有人在,他們認為目前的中國知識分子已基本放棄以學術「改革社會」的奢望,只要做學問的人不被社會同化已是萬幸。

80年代,顧頡剛就疾呼:「為什麼真實學問的實力不能去改革社會,而做學問的人反被社會融化了?」他認為這還是學術方面努力的不足,所以他提出:「諸君!倘使看得這社會是應當改革的,還是快些去努力求學才是!」

嗯,我覺得這些話是對的,學者們,你們真的真的還需要努力。


議程設置、鋪墊效果、沉默螺旋、涵化理論(大陸稱為培養理論)、知溝、使用與滿足、第三人效果,創新與擴散。等等等等。推薦《大眾傳播學研究的里程碑》一書,清華大學有引進的原版和劉海龍老師的翻譯版。入門推薦陳力丹老師的《傳播學是什麼》,淺顯有趣。若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推薦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國內傳播學教材甚眾,大多數膚淺乾癟過時,以上兩本是我看到的,比較與西方接軌的,也是在敘述上比較負責的。

當然也需要指出來,根據我個人的學習經驗,我認為傳播學的理論大多比較單薄,相比起社會學來說,有些稚氣未脫。所以不要被理論所限制,在互聯網時代,這些理論都必須經過改良和重新驗證。理論不是universal的,必須被情景化,不能犯下「唯理論」的錯誤。可能是多餘的提醒。


以下是答主根據之前20多個回答中提到的理論整理,共33個名詞。

加粗代表答主本人的一些想法或者實例。根據這些名詞的出現頻度排序,它們的重要程度也可見一斑。

後面的數字代表出現次數。

1、 沉默的螺旋 6

  • 集體討論一個問題,經常出現的想法:「怎麼沒有人和我觀點一樣啊?算了我還是聽別人說吧。」

  • 大多數個人會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產生的孤立。

2、 議程設置 5

  • 最近媒體上都在討論『集五福』的事情呢,好像這事挺重要。」

  • 大眾傳播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可以通過提供給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哪些事實和意見及他們談論的先後順序。大眾傳播可能無法影響人們怎麼想,卻可以影響人們想什麼。

3、 知溝理論 5

  • 知乎著名問題:「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我認為答案之一。

  • 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

4、 涵化理論(培養理論) 4

  • 電影、電視劇的分級,原因之一是為了防止暴力、血腥、色情等『精神海洛因』對受眾產生不好的心理暗示。

  • 大眾傳播媒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受眾的世界觀。

以上四個理論【「議程設置」理論(agenda setting); 沉默的螺旋理論(spiral of silence); 培養理論(cultivation theory)以及知溝理論(knowledge-gap theory)】是傳播學四大宏觀效果理論,所以也被最多提及。

5、 把關人 4

  • 新聞不是『有聞必錄』。我們看到的新聞,是別人將信息篩選後,我們看到的新聞。他們就是『把關人』。」

  • 研究群體傳播時,信息的流動是在一些含有"門區"的渠道里進行的,在這些渠道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範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才能進入傳播渠道。

6、 有限效果論 4

  • 一部紅樓夢,道學家看到了淫,經學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纏綿,革命家看到了排滿,流言家看到了宮闈秘事。同理,一部《太子妃》,網友看到了高顏值,才子佳人看到了船戲,寫手看到了軟文素材,公關看到了營銷,傳媒人看到了有限效果論。
  • 大眾傳播沒有力量直接改變受傳者對事物的態度,在人們作出某種決定之際,許多其他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個人的政治、經濟、文化、心理的既有傾向受傳者對信息的需求和選擇性接觸機制,群體歸屬關係和群體規範,大眾傳播過程中的人際影響等等。

7、 子彈論(魔彈論) 4

  • 有沒有什麼觀點,你一看到就奉為圭臬、不能自拔?」「所有的觀點,前面加上了『馬雲說』。」

  • 哈爾濱「天價魚」事件中,第一次報道時,觀眾對無良商家口誅筆伐;第二次劇情反轉,觀眾又立馬將矛頭轉向顧客。受眾(網友)處於被支配地位,受眾就如同戰場上毫無抵抗力的人們,媒體槍響過後,受眾應聲而倒。

  • 大眾傳播具有強大的傳播效果,其情形猶如子彈(大眾傳播媒介的信息)射向坐以待斃的靶子(受眾)。表明大眾傳播媒介具有無法抵抗的傳播效力,受眾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的刺激。

和「有限效果論」是一組對立的觀點,在這裡先提一下,到「適度效果模式」和「強大效果模式」再詳述。

8、 使用與滿足 3

  • 娛樂節目的興起,就是利用受眾對娛樂的需求,這包括了觀眾們緩解壓力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與他人交流的需要,正是這些需要帶來了媒介消費。

  • 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產生是傳播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之前傳播研究大多站在傳播者的角度,就傳播者如何影響受眾進行研究,而「使用與滿足」理論則把研究焦點轉移到了受眾身上。傳統的理論認為媒介在傳播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是說服受眾,受眾是被動的,而「使用與滿足」研究把受眾看作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是有特定需求和動機並得到「滿足」的過程。

9、 第三人效果 3

  • 「高估自己,低估他人」在心理學上是一種普遍現象,人人都喜歡用「上帝視角」來討論一件事物的影響,其實我們自己也置身其中。

  • 人們在判斷大眾傳媒的影響力之際存在著一種普遍的感知定勢,即傾向於認為大眾媒介的信息對"我"或"你"未必產生多大影響,然而對"他"人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10、創新與擴散 3

  • 創新擴散理論是描述一個新事物從出現到被大眾接受的過程。

  • 創新擴散這一過程分為知曉、勸服、決定、確定四個階段,並提出了「創新擴散」的基本假設創新是一種被個人或其他採用單位視為新穎的觀念、實踐或事物;創新擴散是指一種基本社會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觀感受到的關於某個新語音的信息被傳播。

11、 休眠效果 3

  • 維基百科上的例子就不錯:

In political
campaigns during important elections, undecided voters often see negative
advertisements about a party or candidate for office. At the end of the
advertisement, they also might notice that the opposing candidate paid for the
advertisement. Presumably, this would make voters question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advertisement, and consequently, they may not be persuaded initially.
However, even though the source of the advertisement lacked credibility, voters
will be more likely to be persuaded later.

大意就是:在總統大選期間,有些搖擺不定的選民會看到某黨或某候選人的負面消息。在這些消息後面,會附上是他們的反對者宣傳了這樣的新聞。他們一開始都毫無懸念的質疑了消息的正確性,但到後來,他們還是被這些不可信的新聞說服。

  • 由高可信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發出的信息,由於人們對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其說明效果可能會分別大於或小於信息內容本身的說服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信源與信息內容相聯繫的記憶會逐漸淡漠。這時,由信源居於主導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趨於減弱或者消失,內容本身的說服力才能較為完全地發揮出來。

其實有很多傳播理論都是在美國的選舉活動中被發現的,大家可以根據理論來源進行整理。

12、 意見領袖 2

  • 意見領袖的作用在信息時代格外明顯。在知乎、豆瓣、微博等網站里,我們稱之為「大V」,他們借著碎片化閱讀的蓬勃之勢,向我們傳達觀點。

  • 意見領袖是指在人際傳播網路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意見、評論,並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是大眾傳播效果的形成過程的中介或過濾的環節。由他們將信息擴散給受眾,形成信息傳遞的兩級傳播。

(兩極傳播:詳見25條)

13、 群體暗示和群體感染 2

互動百科:你講得再荒唐,幾個人在一起談就不覺得荒唐;大家一起失敗,痛苦變成了大家的;如果大家都被欺騙,反而不覺得被欺騙。

  • 女生逛街買衣服時,如果被諸多店員誇讚好看,她就會盲目相信這是事實,儘管她自己覺得效果一般。

  • 群體暗示是一種傳播方式,是通過間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種觀點或從事某種行為。而集合行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為的參與者通常處於昂奮
    激動的精神狀態,這種狀態使他對周圍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現為一味的盲信和盲從。

  • 曾經親身過一次抵制家樂福的遊行。大學生站在雨中搖旗吶喊,群情悲憤,還對一個買東西的婦女辱罵。事後想來,就是路人受到群體感染,失去理智和對是非的判斷能力,

  • 群體感染:是某種觀念 情緒或行為在暗示機制的作用下以異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開來的過程.其傳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現場亢奮的氛圍中,成員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對外來刺激表現出了一種本能反應。經過群體感染的過程,一種情緒、一個觀點會迅速支配整個人群,並迅速引發整個人群的激烈行動。

  • 辨析一下群體暗示和群體感染。前者是一種間接的示意,使人們接受某種想法或行為。後者是某種觀念、情緒或行為在暗示機制的作用下以異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開來的過程

14、 信息壓力與趨同心理 2

  • 信息壓力——一般人在通常情況下會認為多數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確性概率要大於少數人,基於這種信念,個人對多數意見會持較信任的態度

  • 趨同心理——個人希望與群體中多數意見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體制裁的心理

  •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少數擁有不同聲音的人不敢說話。然而,對多數意見的服從決定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基於理性判斷做出的。在不少場合,群體壓力也會帶來錯誤判斷,形成對多數意見的盲目服從。像不像沉默的螺旋?

15、兩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2

  • 兩面提示,相當於已經進行了一遍critical thinking。而當片面接受一個觀點時,我們大多會產生叛逆心理。之前咪蒙的《致賤人》非常火,不僅僅是它解氣,也因為它和吃虧是福的傳統社交理念相悖,使得我們在接受了那麼多單方面的「洗禮」後,更加承認咪蒙的觀點。

  • 在接觸"反宣傳"後,原先接受"一面提示"的人幾乎都受到了相反觀點的影響;而那些原先接受"兩面提示"實驗的人的態度卻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

  • 與「一面提示」相比,「兩面提示」對高文化水平的群體有更良好的說服效果。此外,拉姆斯丁和賈尼斯在進一步考察「兩面提示」的說服效果後發現,「兩面提示」具有「免疫效果」,能增強人們對於反面宣傳的「抵抗力」。

16、警鐘效果 2

  • 可以理解為通過「嚇唬人」的方式規範行為。會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太過,過猶不及,比如過分強調吸毒的危害,依然有人嘗試吸毒。

  • 恐懼訴求通常是運用「敲警鐘」的方法喚起人們的危機意識和緊張心理,促成他們的態度和行為向一定方向發生變化,這是一種常見的說服方法。它具有雙重功效,一是,它對事物利害關係的強調可最大限度的喚起人們的注意,促成他們對特定傳播內容的接觸。二是,它所造成的緊迫感可以使人們需素的採取對應行動。

17、 六度空間 2

  • 最多通過六個人,我就能認識習大大了呢!」

  •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18、 人內傳播:自我互助理論主我和客我理論個人信息處理基模 2

19、 分眾理論 2

20、 鋪墊效果 1

  • 或許一個人跟你推薦了一部電影,你並不會去看,但是當這部電影的信息多次或持續地刺激到你,那你去觀看的概率一定大大提高。

  • 當受到特定的刺激誘導時,外在刺激可以激活與該刺激相關聯的舊有認知結構,因而能影響當前的判斷。科林斯(Collins)和洛夫特斯(Loftus)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激活擴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記憶網路中的每一個結點都有它的激活閾值,一旦刺激達到了這個界限,相關記憶結點就會被激活並沿著該結點的鏈接擴散出去。因此,鋪墊理論「描述了前設情境對新信息的詮釋所造成的影響」。

(未完待續)


這個是我備考時整理的,有粗糙簡略的部分多包涵一下。個人覺得還是比較系統的理論框架。點大圖看吧。

順便夾帶點私貨,讀批判學派那一章很是讚賞,正在讀裡面涉及的幾本書,當作擴展閱讀了。推薦一下在幻想鎖鏈的彼岸 (豆瓣)單向度的人 (豆瓣)啟蒙辯證法 (豆瓣)

---------------------------------------------------

如果這張圖能幫你整理出知識框架,我很樂意分享。但是只要認真讀一遍教材就能畫出來的筆記真的不算什麼,所以,也不代表我對這個學科的了解程度。請不要把我當成學霸諮詢了,我真的不知道啊。


傳播學作為一個好聽了講自稱」交叉學科「,難聽了講就是把別的學科的東西東拼西湊過來變成自己的的這麼一個學科,並沒有太多值得驕傲的拿得出手的理論。相反,越是在這門科學中學習,就越是意識到上級學科也就是被傳播學借走了大師和理論的那些學科的至關重要。

研究傳播學切不可局限在傳播學的理論小圈子裡而自鳴得意,甚至是隨著學界牛人跑馬圈地將別的東西拉入傳播學然後搶佔山頭拉起旗子當大王。順著知識大樹的主幹向上爬,有更大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語言學的話語理論、符號學和文本分析,社會學和數學的社會網路分析方法,政治學的權力和抵抗,文化研究的大眾文化觀,哲學的茫茫無盡和的對我們身邊所浸泡的媒介的反省,都是我們可以去大大探索的東西。我這些說的不全,更不一定準確,但是跳出傳播學理論的圍欄,是每個勇敢進入這門學科的人的必要心理準備。


其實參考書和理論沒有那麼多好不好、重要不重要的區分,覺得好的書你就詳細看著點兒,覺得濫的書你就粗略看著點兒,畢竟傳播學經驗學派理論性的東西少之又少,幾乎每一本教材陳述內容都差不多。劉海龍老師的書(《大眾傳播理論 : 範式與流派》)確實很好,但是其闡述的其實也主要這些基本內容,不過是思路更新穎,角度更獨特些,討論內容更新一點,不同於淺顯入門的本科教材了,事實上,那本書也正是指定給研究生用的。基本已經成為必讀書目之一,確實推薦。

順便說一句,董小宇博士,你把劉老師的另一本書名寫錯了,更正一下《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傳播學效果領域的比較重要幾次研究報告全文(包括研究準備、研究過程和研究結論等)。我買了,一直沒看(其實基本你已經在入門的教科書大體知道了這些研究和實驗了)。

經驗學派的著名理論魏武揮老師已經說了,那幾個也基本只是效果研究領域的,沒辦法,經驗學派研究的重心就在效果研究,所以他們的研究成果也就是經驗學派研究的著名理論代表了。

其實我更喜歡批判學派的內容,這個流派的研究內容很吸引人。德國法蘭克福學派、英國文化研究學派、法國結構主義-符號學派、美/英國-政治經濟學派等等。相比經驗學派基本局限於社會學和心理學視角的研究做法,批判學派理論更具思辨性和討論性,他們關注更多傳播、文化、政治、社會、語言甚至哲學的內容,更加跨學科,視野更開闊。我覺得研習傳播學,這個學派是應該多加關注的。

再者就是一直處於比較邊緣地位的媒介環境學派了。這個學派以英尼斯、麥克盧漢、梅羅維茨、波茲曼等等為代表人物,主要側重於對技術與社會變遷的關係探討。隨著互聯網和科技生活概念的越發普及,我覺得這個流派的觀點和觀念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不可忽略。

至於「傳播無學」的爭論,我覺得沒有必要太在意。本身就是跨學科的領域么,是沒有自己的深厚理論積澱,但是那又怎樣?能夠把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文化研究、文藝學等等研究視角整合起來提供給我們作為新的了解社會,關注生活的手段,傳播學就是一個值得尊重和學習的學科。

說了這麼多,有點羅嗦。其實最想和樓主說的是,別太在意某些傳播學理論著名不著名,就多多去接觸吧,多接觸才會有更多收穫,我們都還只是在路上啊!

----------------------------

----------------------------

PS:

說的太多,以至於不太切題,並且略顯裝X了。

請LZ原諒。

大俠們也不要噴我,畢竟我跟傳播學也只是初識。


很想回答這道題,因為最近都在看這方面的書,可是得票第一的已經把所有的理論都寫的很有條理了,我再寫也是抄課本啊。於是重溫了下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發現讀著也有不一樣的感受,還是我的啟蒙書呢,哈哈。

自我互動理論and 主我和客我理論and 個人信息處理基模理論

醜小鴨的故事,看到水裡的倒影發現自己長得和其它鴨子不一樣,這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稱之為自我互動理論。

「那個母鴨的孩子都很漂亮,」腿上有一條紅布的那個母鴨說,「他們都很漂亮,只有一隻是例外。這真是可惜。我希望能把他再孵一次。」大家對小鴨子的期待,讓醜小鴨意識到自己跟他們期待的不一樣,醜小鴨飽受其它鴨子的排擠,離開之後遇到一隻獵狗,獵狗對著它目露凶光之後又跑開了,醜小鴨自言自語的說我丑的連獵狗都不咬我。小鴨子通過其它鴨子對自己的評價和獵狗對自己的反應,認識到自己是一隻醜小鴨。

沒有變成天鵝之前的醜小鴨之所以無法認識到自己是一隻天鵝,在於它腦海中沒有天鵝這概念,所以它不能夠認識到鴨子和天鵝的區別,這是個人信息處理基模理論。

群體規範對外部信息的作用 信息壓力和趨同壓力

格林童話里七隻小羊的故事,狼第一次來敲門,小羊集團都沒開門,原因就在於羊媽媽說誰來也不能開門,小羊對自己的家還有媽媽的話歸屬感很強,很排斥外來,之後因為被騙了才把門打開的。

當狼扮成媽媽來敲門的時候,假如有六隻小羊認為是媽媽,另外一隻小羊雖然心裏面納悶媽媽沒那麼早回來,但依然會開門,這是信息壓力和趨同壓力。

群體暗示和群體感染

皇帝的新衣裡面,皇帝害怕明明沒有新衣,可是害怕被人說愚蠢,騙子說看不到新衣的人都很愚蠢,於是每個官員都說自己看到了新衣,皇帝雖然懷疑,可是既然街上的人們都說新衣漂亮,於是真的有新衣了,最後是一個小孩出來說出真相。

新聞人 把關人理論

豌豆故事 。從前有一位王子想和一位公主結婚,公主多的是,怎麼才能看出她是真正的公主呢。有一天晚上,忽然起了一陣可怕的暴風雨,真有點使人害怕!。這時,有人在敲門,老國王就走過去開門。 站在城外的是一位公主。她說她是一個真正的公主。老皇后想出了辦法看看她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可是她什麼也沒說。她走進卧房,把所有的被褥都搬開,在床榻上放了一粒豌豆。於是她取出二十床墊子,把它們壓在豌豆上。隨後,她又在這些墊子上放了二十床鴨絨被,公主就睡在這床上。第二天大家都問她睡得怎麼樣,公主說:「太難受了,幾乎一夜沒合眼,床上有個小東西非常硬」。大家判斷出來了,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這個老皇后就是把關人,那一床又一床的被子就是新聞價值,新聞政策和新聞法規,通過這些尋找真正的新聞。

分眾理論

拇指姑娘里,癩蛤蟆喜歡在水裡,金龜子喜歡在樹上,但是他們都喜歡上拇指姑娘。

依據人們的職業 地域 學歷 年齡等分眾,但是也有普遍喜歡的東西,比如比較有趣的。

魔彈論和有限效果論

白雪公主里,皇后有一面鏡子,如果那面鏡子相當於媒體,皇后是受眾的話,皇后一聽魔鏡說世界上最美麗的人是白雪公主,馬上動殺機,這就是魔彈論,一擊即中,完全受媒體影響。

小矮人們千交代萬交代白雪公主一個人在家小心,可是可憐的白雪公主不是被絲帶害了,就是吃了毒蘋果,這就是有限效果論。

議程設置理論

天底下發生的大事很多,但是當你每天早上打開報紙發現頭版頭條全是馬航 文章找小三,刷微博時候發現網上全是且行且珍惜和馬航事件,於是你開始一邊發揮你的愛國情懷在網上痛批馬航,一邊在那裡譴責小三,這個時候你可能沒注意,媒體幫你設置好了你的焦點中心,實際上這個世界上還發生著無數的大事小事,但是你暫時只能先關心這兩件事了,其它事再說吧。

沉默的螺旋

之前回答了為什麼番茄計時法會火,我就想到了這個理論,喜歡人藉助論壇這個媒體討論的熱火朝天,於是其他並不支持的人以為自己的是劣勢意見,在優勢意見中越來越沉默,於是最後有人在知乎上問為什麼番茄法為什麼那麼紅。

知溝理論

我有錢我上網淘寶買了個知網的賬號,寫論文隨便抄(引用),好過苦逼黨天天百度也百度不出啥?

培養理論

擬態環境,你以為這個世界很美好,只是因為你整天看的童話書。媒體給你營造的世界的樣子。

第三人效果

泡妹子的時候,總以為趁對方害怕的時候可以揩油,哪知道對方是個女漢子,看完恐怖片後還被對方拉著去坐跳樓機,自己吐個半死。

高估自己的免疫力,低估別人的抵抗力。

休眠效果 一開始相信最可靠的,當各種信息滿天飛的時候,忘了信息的來源信任度趨於一致。

同學A的老爸是校長,A說放假了

同學B也說明天放假了。

大家肯定相信A,但是最後大家會發現其實今天是愚人節而已。

「兩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這個得票第一的舉的例子太好了。長期洗腦的我們會對民主越來越失去抵抗力。

警鐘效果

恐嚇你,恐嚇女人,不用這款化妝品,不懂得打扮自己,細紋會增多,皮膚會暗黃,最後變成整天穿睡衣的黃臉婆,最後老公會搞外遇,搞了外遇之後會跟你離婚,然後你會凈身出戶。然後我們會看到女人的梳妝台上永遠都是瓶瓶罐罐。

然後你老公跟你說我們離婚吧,你整天就知道逛街,一點都不顧家,你開始咆哮,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嫌棄我人老珠黃了。。。。果然說的沒錯,你老公默默的看了你一眼

。。。。好像扯遠了.警鐘效果用多了也會效果減弱。

意見領袖的作用

意見領袖啊,就是我這樣子寫答案肯定有人覺得我特無聊,看起來沒啥技術含量,連個概念都沒有,亂套的,換一教授來寫,大家都誇他上課生動活潑有趣。

因為他是意見領袖。


不太同意最高贊數 @蔣鴻昌 「人際傳播……沒有什麼成文的理論」的說法。其實人際傳播的「成文」理論很多,只是影響力不如大眾傳播理論那麼大。這與學科性質有關,溯其根源,也與施拉姆在伊利諾伊大學的經歷有關係。如果各位感興趣的話,我再展開來談~

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是傳播學領域的兩大分支分科。與前者相比,人際傳播的被重視程度顯然要低很多。我國的傳播學本科生教育,往往一本《傳播學教程》就能打遍天下,而郭老師的這本書側重於大眾傳播。這也是傳播學教參的通病。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大眾傳播成為顯學,議程設置、培養理論、「沉默的螺旋」等膾炙人口,而人際傳播理論,譬如建構主義理論、社會滲透理論則很少有人了解。

我畢業論文選了人際傳播方向。開題期間,我發現對人際傳播理論進行整體性梳理的文獻很少,所以產生了整理的念頭。我以學者劉蒙之的分類標準和論文為基礎,按照情境、能力等八大視角,共梳理了20個重要的人際傳播理論,適用於所有社會學科尤其是傳播學做分析使用,因為部分理論不僅涉及傳播學,還涉及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等。

我的這篇回答主要目的是補充一下人際傳播領域的經典理論,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對大眾傳播理論太熟悉了,我再羅列一遍也有抄書之嫌。

原文首發於公眾號「正經研究」,可能是做傳播學研究最正經的公眾號!歡迎關注。

  • 情境視角

1.傳播適應理論

傳播適應理論由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霍華德·吉利斯教授提出,研究的是交往中人們彼此影響的方式。傳播適應理論認為,在一個給定的情境下,在每一種不同的關係中我們都必須調整自己的語言。傳播適應理論中有幾個重要的概念:

(1)集中(Convergence)的意思是在不同的交往情境中個體改變他們的言語模式。

(2)分歧 (Divergence)的情況是強調和自己原來的傳播行為不同的交流方式。

(3)保持(Maintenance)就是保持本色, 我行我素,不做太大的改變。

傳播適應理論承認人們語言的毎一個方面不是都會在不同情境下改變的,在各種談話中都有一些經常不會改變的方面。保持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個體不改變自己的傳播行為的現象。

2.社會比較理論

社會比較論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4年的一篇名為《社會比較過程理論》的學術論文中所提出的。在這篇論文中,費斯汀格指出團體中的個體具有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以確定自我價值的心理傾向。受到社會情境之影響,個體時而與條件勝於自己者相比較,時而與條件劣於自己者相比較,兩者皆旨在追尋自我價值。費斯汀格(1954)認為,個體內心有一種依靠外部的形象來評價他們自己的意見和能力的驅動力。這些外部形象可能是一個物理世界的參考框架或者與其他人進行比較。人們認為其他人描述的形象是真實的,因此人們就在他們自己、他人和理想的形象之間進行比較。

  • 能力視角

3.傳播能力理論

傳播能力理論的代表人物是斯皮伯格和庫帕克。他們於1984年出版了名為《人際傳播能力》的學術專著,成為該理論的發端之作。傳播能力理論認為, 溝通能力是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下人們選擇適當和有效的傳播行為的能力。人經常被用來說明這種能力的是構成模型,這個模型包括三個組成部分:(1)知識、(2)技能和(3)動機。知識就是明白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中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傳播行為才是正確的。技能就是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中採用正確的溝通行為的能力。動機是用一種自信的姿態去與別人進行溝通的期望程度。傳播能力理論認為,一個好的溝通需要具備三種能力:認識到什麼樣的傳播行為是恰如其分的,擁有實現恰當的傳播行為的能力,懷有用有效和恰當的方式進行溝通的願望。

4.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由傑西德里亞在1982年發表的《傳播研究的建構主義路徑》一文提出。建構主義理論認為:那些對於認知他人有綜合能力的人,他們擁有實現積極的傳播效果的複雜能力。他們能採用一種修辭性的信息設計邏輯,生產個人中心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同時追求多重的傳播效果。作為一個理論,建構主義的人際傳播理論涉及到一個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在一個既定的情況下促進了實際的交流過程。那些善於在特定情境中操控信息的人比那些不善於這樣做的人在人際傳播上將會更加成功。另外,從認識論上來講,建構主義的人際傳播理論認為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真實性,真實性決定於傳播者和接受者在創造和理解複雜信息上的能力。

  • 關係視角

5.人際傳播語用理論

人際傳播語用理論由瓦茲拉維克和比文提出。他們在1967年發表了人際傳播學的重要文獻《人類傳播的語用學》。傳播語用理論依賴特定的情境,認為錯誤傳播的產生是因為人們沒「使用相通的語言」。之所以出現這種語言的差異是因為人們對他們所說的事情有不同的觀點。當人們交流的內容和關係不匹配的時候,錯誤傳播就可能發生。

6.期望違背理論

違背期望理論關注的是人們對個體行為的預期及這些預期被違背時人們的反應。每種文化都有一定的行為規範,讓人們可以藉以預期他人的行為。預期建立在社會準則、規範以及個人行為模式的基礎上。偏離預期的行為會激怒他人或使他人警覺。至於何為偏離預期的行為則要看傳播者的衡量標準。傳播者的衡量標準是指個人的個性特徵。

7.人際欺騙理論

人際欺騙理論的主要理論家是布勒和伯貢,他們於1996年提出了人際欺騙理論。人際欺騙理論的基本內容是,傳播的發送者一方試圖操控虛假的信息,這些虛假的信息促使他們憂懼自己錯誤的信息會被對方發現。同時,傳播的接收者總是試圖掲露或者察覺那條信息的有效性,會引起對信息發送者是否正在欺騙自己的猜疑。人際欺騙理論有三個假設:

(1)欺騙和其它的傳播形式似乎沒有什麼不同,這是因為人類是以目的為導向的。人際傳播都是為了達到一些重要目的,如保持人際關係和諧,使交談更加順利,勸說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議的等等。

(2)人際傳播的基礎是信息管理。人們可以選擇去通過操控訊息的準確度、完全度、正確性、相關性來進行欺騙。

(3)在欺騙傳播中,信息的接收者是影響欺騙事件進程和最後結果的積极參与者。

8.六度分離理論

六度分離理論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提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根據這個理論,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之間只隔著五個人,不管對方在哪個國家,屬哪類人種,是哪種膚色。這個理論在互聯網時代得到了發展。

  • 過程視角

9.社會滲透理論

社交滲透理論認為,隨著人際間關係的發展,人們之間的傳播交流會從一個相對挾窄、非親密的層面向更深、更個人的層面發展。社交滲透理論的代表學者是奧爾特曼和泰勒。奧爾特曼和泰勒在1973年出版了《社會滲透:人際關係的發展》的專著。他們用洋蔥來形 容自我坦露(self-disclosure)的發展過程。所有關於個體的信息都存在於「洋蔥」里的某個地方。這個洋蔥分為四層:表面、次表面,中間和核心層。隨著信息的逐漸坦露,這個洋蔥的外層被剝開,表示關係的發展。表面的信息包括那些僅僅通過看到就可以了解的事情(比如性別、種族和大致年齡),次表面這個層面包括個體與別人分享的任何社會詳細信息,中間層包含個體偶爾與別人分享,不是嚴格隱藏的信息 。 最後,剝掉中間層上面的表皮就是核心層,這裡的信息都是私密的,並且被小心地坦露。

10.關係發展理論

關係發展理論的主要代表學者是馬克·科納普 (Knapp, M. L.),論述關係發展理論最早的文章是他在1984年發表的《認際傳播和人類關係》一文。關係發展理論根據人們關係親密層次的變化來識別和理解人們的人際傳播和關係發展。科納普在社會滲透理論的階段基礎上發展自己的關係發展和惡化的階段。科納普選擇的比喻是上樓梯,每一個不同的關係階段用不同的 梯級來表示。關係發展用左手邊的向上的樓梯來代表, 關係淡化用右手邊的向下的樓梯來代表。在兩種階段之間的一個靜止的階段,如果關係狀態被雙方接受關 系就可以維持。

11.不確定性減少理論

不確定性減少理論在 1975 年被伯格 (Charles R. Berger)和加爾布雷思(Richard J. Calabrese)首次提出。伯格和加爾布雷思把人們的交往分成了三個階段:建立階段(entry stage)、人際交往階段(the personal stage)和退出階段(exit stage)。這個理論能夠預測和解釋兩個陌生人之間的關係發展。

  • 規則視角

12.意義的共同管理理論

意義的共同管理理論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代表性的理論家是皮爾斯(Pearce)和克羅倫(Cronen)。皮爾斯和克羅倫1980年的論文《傳播、行為與意義:社會現實的建構》是這一理論的發端之作。皮爾斯和克羅倫認為意義建構的過程取決於特定和具體的情境和背景。意義被創造出來進而被理解的過程可能是在不斷的改變過程之中。這就是對真實的多重性的界定和理解。在討論建構背景的時候,各個層次上人們的經驗、信仰和價值觀在每個情境下都發揮著作用。插話、關係和文化等因素也發揮著作用。意義的共同管理理論認為,傳播是一種協調和一種對個人行為在規則和規則下的行動意義的協調。按照意義的共同管理理論, 有效傳播應該包括兩個部分的作用:一是共享的規則體系,二是行為意義的協調管理。以規則為基礎,人們更重視的是規則的一致性以減少傳播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爭取最大獲益和最小損失。

  • 功能視角

13.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可以追溯社會學家霍曼斯(G.C.Homans),它有著經濟學和社會心理學的根源。社會學家霍曼斯(1958)採用經濟學的概念來解釋人的社會行為,提出了社會交換理論,他認為人和動物都有尋求獎賞、快樂並盡少付出代價的傾向,在社會互動過程中,人的社會行為實際上 就是一種商品交換。人們所付出的行為肯定是為了獲得某種收穫,或者逃避某種懲罰,希望能夠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得最大的收益。

14.基本人際關係導向理論(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

基本人際關係導向理論認為人們之所以進行社會交往和傳播是為了滿足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這個理論首次被提出是在1958年,代表性的理論家是舒茨(W.C. Schutz),他在195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人際行為的一個三維理論》的文章中提出了基本人際關係導向理論。舒茨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這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決定了個體在人際交往中所採用的行為以及如何描述、 解釋和預測他人行為。

  • 文化視角

15.角色理論

角色理論(Role Theory)認為,我們大多數的日常活動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社會角色或者他人的期望。「角色」一詞本是戲劇舞台中常用的一個概念,它的原意是指演員根據劇本扮演某一特定人物。20世紀初,美國著名社會學家G.米德把「角色」一詞引入社會心理學領域,以此來說明人的社會化行為。美國學者狄鮑特(W.Thibaut)和凱利(H.H. Kelley)認為,角色這一概念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角色是社會中存在的對個體行為的期望系統,該個體在與其他 個體的互動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其次,角色是佔有一定地位的個體對自身的期望系統;

最後,角色是佔有一定地位的個體外顯的可觀察的行為。

角色理論還認為: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角色是人們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範和行為模式,角色是人們對於處在特定地位上的人們行為的期待,角色是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的基礎。社會角色是一個人在特定的情境下的普遍的權利和義務(比如父親、士兵、教師)。

16.禮貌理論

禮貌理論(Politeness Theory)首先是布朗(Brown) 與萊文森(Levinson)提出的。禮貌理論的核心概念是面子威脅行為(Face Threatening Act)。該理論認為:人都有想保持被他人理解、稱讚的積極面和不想被他人打擾的消極面的兩面性的需求,威脅到這個兩面性的行為叫做面子威脅行為。面子威脅行為是說話人與聽話人的權力關係(Power)、說話人與聽話人的社會距離 (Distance)以及所涉及行為的強迫程度(Ranking of im?position) 二者的總和。一般認為, 強迫程度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根據心理的負擔程度受到歸屬文化的影響這一事實,可以將禮貌作為其歸屬的社會文化的一個指標。

  • 心理視角

17.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 H. Mead)創立,並由他的學生布魯默於1937年正式提出。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於事物本身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而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

18.想像的互動理論

想像的互動理論 (Imagined Interaction)是建立在符號互動主義基礎上的一種社會認知和人際交往理論。通過想像的互動行為,人們想像自己為了各種目的同重要的他人進行談話。想像的互動理論為我們研究人內傳播和人際傳播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工具。想像的互動是一種白曰夢,它有很多功能:包括預演、自我理解、關係保持、衝突管理、宣洩和補償。

19.社會判斷理論

社會判斷理論是由穆扎法·謝里夫和卡爾·霍夫蘭於1961年提出的一個人際傳播理論。社會判斷理論起源於社會學和心理學的傳統,它關注的是個體對訊息進行判斷的內在過程。改變態度是說服傳播的基本目標。社會判斷理論試圖去解釋說服性訊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有可能成功,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會發生態度改變,並且試圖預測態度改變的方向和內容。總而言之,社會判斷理論的研究者努力發展出一個這樣的理論:一個人改變自己立場的可能性,態度可能改變的方向,個體對他人立場的容忍度,對自己立場或是觀點堅持的程度等等。

20.鏡中我理論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利在其 1902年出版的著作《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中提出「鏡中我」 理論。他認為,人的自我的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 「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鏡中我」理論跨自我傳播與人際傳播兩個領域。人際傳播是形成鏡中我 的主要機制,自我必須從與他人的交流中產生。

-End-


這學期我們有一門課叫做《媒介素養》,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傳播學的理論與知識,而我就把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內容整理一下共享給大家,我相信我的老師也會很開心看到這麼多人喜歡傳播學的內容的。順便一說,以下內容不僅限於理論,如有存疑我們也可以探討,但是不一定能解決您的問題~

點贊到一定量了繼續分享hhhh打字很累的哦。

媒介素養在中國與西方的異同

在西方:

  • 對傳媒的重視源於大眾傳媒副作用,主要是低級庸俗的內容消解了精英文化,並由少數利益集團左右大眾視聽,誤導了社會與公眾。

  • 西方的大眾傳媒建立於自由傳媒理論與體制的基礎,強調自由創辦傳媒、報道、發表言論和各類內容的權力。

  • 因此要抑制大眾傳媒副作用,要靠傳播另一端接受者的辨別、防範、抵制能力,靠受眾的傳媒素養。

在中國:

  • 通過加強對傳播者的管理控制,解決大眾傳媒副作用。

  • 但是,隨著大眾傳播市場化、全球化、網路化、自媒體化等技術手段不斷發展更新,「堵」的作用越來越小。

  • 因此要抑制大眾傳媒副作用,也要靠受眾的傳媒素養的提升,還要改進傳媒體制、提高媒介質量等。

媒介與媒體的區別

媒介

  • 「媒介」是使「雙方(人或物)發生關係的人或事物」。

  • 它是以語言(書面和口語)、音響、圖像(靜態和動態)等符號來承載和傳承信息的物質實體。

  • 在此意義上,它是傳播通道中的中介物,如各類手書媒介、印刷媒介、廣播媒介、影視媒介和網路媒介,包括各種先進的功能複雜的數字新媒介(如數字閱讀器等)。

媒體

  • 「媒體」是指「交流、傳播信息的工具」,如報刊、廣播、廣告等新聞媒體。

  • 是指「專門從事大眾傳媒活動以滿足社會需要的社會單位或機構」。

  • 是通過印刷媒介或電子媒介從事信息傳遞和經營的社會團體,如報社、雜誌社、出版社、電影廠、電台、電視台、網站或上述綜合機構。

媒介素養的評定

  • 媒介素養像一隻溫度計,是有刻度,每個人的媒介素養在上面都可以有一個刻度,儘管它難易度量,但肯定有一個值,因此不能說某個人不具備媒介素養或完全具備媒介素養……媒介素養總有待完善的空間。

  • 一個人在媒介素養上的位置取決於個人對媒介認識的視角,而個人認識媒介的視角又依賴於其所具備的知識結構。

低水平的滿足

  • 所謂「低水平的滿足」,是指給人帶來多半是簡單的感官刺激,過目即忘、了無痕迹的感官快樂。

媒介的功能

  • 傳播信息

  • 監視社會

  • 聯繫社會

  • 傳承社會文化

  • 娛樂

  • 經濟功能

媒介的聯繫社會功能

  • 傳媒通過信息傳播的選擇和解釋,指導、引導受眾如何對周圍事件發生反應,使社會各部分整合起來共同應付環境的功能。

  • 實際是協調功能,傳媒被當做協調社會行為的工具。

這種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

1.對信息的選擇

主要是通過「把關人」的作用。

而把關人又稱「守門人」,傳者與受者間,把關人決定信息是否傳遞。

  • 在宏觀上,傳媒是全社會信息流通的「把關人」;

  • 在微觀上,在訊息的提供、採集、寫作、編輯和報道中,存在諸多「把關人」;

  • 而「把關」是指符合國家政法制度,社會文化倫理,受眾審美接受心理與媒介商業功利目的。

另外,媒介的聯繫社會功能包括地位授予功能。

即選擇重大、重要或顯赫的事件或人物傳播報道,使公眾形成思維定勢:凡是在傳媒中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都是重要、重大,且值得效仿。這是一種特殊的功能。

而公眾則通過模仿完成自己肯定,以獲得群體的安全感。

2.由解釋而引導

  • 引導共識

  • 實施監督

媒介話語權

話語權

  • 指人們能夠將其發現、闡述和創造的概念、思想或視角傳播於社會,被他人接受和使用,並將其引導到特定思維層面上思考問題的能力與行為。

  • 話語權的實質,是一個人在社會上能否維護其合法權益、能否爭得做人之尊嚴的重要標誌。

媒介話語權

  • 傳媒具備影響社會公共生活的訊息發布權。

  • 公眾心中的傳媒成為社會正義、公平的化身。但是現在……不說大家都懂的。

傳媒影響力

影響力

  • 指文化活動者以一種所喜歡的方式左右他人行為的能力。

  • 影響力的本質是一種控制能力。這種控制能力表現為影響力的發出者對於影響力的收受者在其認知、傾向、意見、態度和信仰以及外錶行為等方面合目的性的控制作用。

傳媒影響力

  • 是通過信息傳播過程實現的左右他人行為的能力。

  • 影響力的發生要建立在收受者關注、接觸的基礎上。

  • 媒介影響力從內涵上看,由兩大基本的部分構成:
        • 吸引注意 + 引起合目的的變化
  • (媒介及內容接觸) (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的受動性改變)

傳媒影響力的本質

  • 作為諮詢傳播渠道而對其受眾的社會認知、社會判斷、社會決策及相對的社會行為所打上的屬於自己的那種「渠道烙印」。

  • 傳媒作為當代人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們提供信息資源、輿論資源、娛樂資源,建構著人們的常識。傳媒像一雙巨大的雙手,撥弄、掌握、指點著我們精神和物質雙重意義上的日常生活,處理和回應真實狀況。

  • 傳媒作為工具,作為文化世界、作為權力世界、作為文本世界、作為遊戲世界已構成當代社會的新的權利核心。

媒介現實

  • 指由媒介營造的公眾社會環境和認知世界。

  • 媒介現實不對應客觀真實

  • 媒介現實也稱「虛擬現實」;

  • 媒介現實更豐富精彩多幻。

媒介現實的特點

  • 全球化經濟大潮使媒介質變

  • 理所當然成為商品利潤的催化劑

  • 媒介現實中的社會形貌必然滲透政治與商業力量

  • 媒介訊息本質上是人為包裝、修飾及裁剪過後的產品

  • 媒介「意見領袖」在全球化時代的「傀儡」性

受眾的認知結構

認知

  • 主體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操作能力,是人類個人心理活動的產物。

認知結構

是一系列認知成分按某種方式組織起來的有機整體。有兩個特徵:

  • 認知各元素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 認知結構具有某種共通性和潛在性。

認知結構包含了:

  • 元成分

  • 操作成分

  • 知識成分

他們的關係是:

相互依存 彼此聯繫 反覆激活 提高完善

元成分

元成分在認知過程中的作用是制定計劃、選擇策略及監控具體的過程。

元成分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個成分。其中元認知知識是有關認知的知識、即關於個人的認知活動以及影響這種認知活動的各種因素的知識。元認知知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 關於個人的知識,即關於自己與他人作為認知思維著的主體的一切特徵的知識。

  • 關於任務的知識,即對於學習材料、學習任務和學習目的的認知。

  • 關於策略的知識,即個體意識到自己對學習策略的選取、調節和控制的認識。

操作成分

操作成分的作用是,執行具體的加工過程。根據在執行任務的不同階段中的具體功能,操作成分具有三個不同的功能:

  1. 編碼。即對刺激』息進行定義,並在信息加工系統中予以表徵;

  2. 聯繫。即對不同的信息進行比較和聯合;

  3. 反應。即對刺激予以回答。

知識(獲得)成分

知識獲得成分的作用是,選取問題情景中有關的信息,忽略無關信息,並將新信息與記憶庫中所儲存的知識相聯繫,其中包括信息(知識)的獲得,提取及轉換三種途徑。

認知結構的三種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聯繫。在某種意義上說,個體的認知發展正是這三種成分反覆相互激活的結果。操作成分及知識獲得成分得到元成分的不斷激活與作用,並給元成分提供反饋性信息。元成分據此對它們工作的有效性進行評價,進而使整個加工程序獲得調整。隨著這種內部調整過程的不斷提高,從而推動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

使用與滿足理論

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產生是傳播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之前傳播研究大多站在傳播者的角度,就傳播者如何影響受眾進行研究,而「使用與滿足」理論則把研究焦點轉移到了受眾身上。傳統的理論認為媒介在傳播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是說服受眾,受眾是被動的,而「使用與滿足理論」研究把受眾當做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是有特定需求和動機並得到「滿足」的過程。

有限效果論

大眾傳播沒有力量直接改變受傳者對事物的態度,在大眾做出某種決定之際,有許多其他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

受眾的媒介訊息認知過程

  • 是認知心理學範疇

  • 接受媒介——認知媒介——獲取意義=學習過程

媒介訊息

媒介訊息含兩個層面:

  • 表層訊息:認知水準低下接受

  • 深層訊息:良好水平才可解讀並控制影響

發生認識論

人的認識是主客體相互作用中通過:

  • 同化於己:把外界的信息同化為主體結構

  • 順應於物:改變主體的認知結構,使之適應環境

即用已知的舊知識來吸收、同化新知識,再對認知結構進行調整、改變,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 根本觀點

  • 發生認識論的根本觀點是要把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緊密地結合起來。皮亞傑是一位結構主義者,他認為人的認識是一種功能性結構。這種結構是由人自身建構起來的,它不是客體的簡單複習,也不是主體預先構成的或天賦的。他認為任何結構都具有三種特性:整體性、轉換性和自我調節性。

  • 整體性

  • 意味著結構具有內部的融貫性,結構內部各成分之間具有有機的聯繫,而不是獨立成分的堆砌或混合,結構或其成分都受某種規律的制約,具有與其成分不同的特性,同一成分在不同結構中也具有不同的結構特性。

  • 轉換性

  • 是指結構並不是一種靜止的組織,而是一些內在規律控制結構的運動發展,一種舊結構可以轉變為新結構。

  • 自我調節性

  • 是指結構可以通過自身的內在規律自行調整、自動調節。而不必藉助於外部因素,因此結構是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結構內某一部分的改變必然要引起相關成分的改變,結構可以因轉換規律的相互作用而保存下來或變得豐富起來。

受眾的認知結構不斷變化

  • 同化:個體把新的訊息刺激納入原來格局

  • 同化不是創新,不能改變認知結構

  • 重構:個體收到刺激和環境作用會引發原有格局變化,並創新以適應外界環境

  • 適應新環境必須改變原有認知結構

受眾的個體差異

受眾個人差異論

  • 受眾心理結構千差萬別,各人之間差異形成與後天習得,在感知理解客觀事物時各帶自身的傾向性,對傳媒訊息有不同的接收行為。

受眾個人差異性

  • 文化/地域因素差異:階層-背景

  • 受眾心理因素差異:選擇-逆反-從眾

  • 受眾需求因素差異:多元-個性-膨脹

  • 受眾動機因素差異:需要-源泉-機制

  • 人口統計因素差異:性別-年齡-收入

  • 個人經歷因素差異:成長-體驗-態度

受眾的媒介解讀方式

  • 受眾在解讀電視訊息時會建構起三種立場,即:主導-霸權地位、協商的符碼、對抗的符碼。即合意的解讀、協商的解讀、反對的解讀。

  • 20世紀80年代後,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一種激進的協商閱讀,即所謂抵抗性閱讀。即讀者利用文本的模糊性和多義性,生產符合自己立場的定義以抵制偏好的解讀,這一點給受眾以更多的自由。抵抗性閱讀還不夠,只有把這種閱讀提升為一種快感,受眾才可能完全擺脫文化工業,成為流行文化生產和消費的主角。

兩級傳播論

  • 在總統選舉中選民們政治傾向的改變很少直接受大眾傳媒的影響,人們之間直接面對面交流似乎對其政治態度的形成和轉變更為關鍵。通常有關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從某一個信息源(如某一個候選人)那裡通過大眾媒介達到所謂的「意見領袖」那裡,然後再通過意見領袖把信息傳播到普通民眾那裡,前者作為第一個階段,主要是信息傳達的過程,後者作為第二階段,則主要是人際影響的擴散。這就是著名的兩級傳播假設。

創新擴散論

  • 擴散理論是埃弗雷特-羅傑斯提出。羅傑斯認為,創新是一種被個人或其他採用單位視為新穎的觀念、實踐或事物;創新擴散是指一種基本社會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觀感覺到的關於某個新語音的信息被傳播。通過一個社會構建過程,其創新餓意義逐漸顯現。


定律木有,理論有四個,被稱為支柱力量:議程設置、沉默螺旋、涵化、知識溝


傳播比不傳播有價值,這種行為動作本身,體現了強聯繫性的要求。傳播是基於信息與觀念層面的材料組合。傳播是媒介方與各方相互影響的過程。

把傳播當成一個因果化、流程化、擴散化的過程與產物來理解,主要涉及了社會心理學、新聞學層面的概念,或者演化。


看了很多回答。

發現除了少數高票回答以外,大部分都答的比較散。我就從最基礎的傳播學四大奠基人和學科創始人的角度,來說一下他們的理論吧。

本人是編輯出版學本科,非傳播學專業,水平有限,拋磚引玉,歡迎討論。

傳播學四大奠基人

庫爾特·盧因

哈羅德·拉斯韋爾

卡爾·霍夫蘭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傳播學之父

威爾伯·施拉姆

傳播學是個很年輕的學科,孕育於20世紀10年代至20年代的歐美,誕生於4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國。60年代傳入台灣,1965年傳入香港,80年代大陸才正式開始傳播學的研究,所以說目前傳播學的理論很大一部分是從其他學科研究之中得出的。而傳播學的四大奠基人都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傳播學家,儘管他們的理論已經被歸在傳播學理論體系之中。

上面提到的五個人中,只有施拉姆是真正的傳播學家,畢竟這位號稱「傳播學之父」。是集四大奠基人的理論之大成者,雜取百家博採眾長,揉在一起創立了自己的傳播學體系,拿我一位導師的話說就是幾百年出了這麼一個玩意……其實施拉姆的主要成就在於整理出了科學的傳播學理論體系,在學科構建上功不可沒,而且醉心於教育,一生致力於將傳播學推廣成為一個一流學科。至於原創的學術理論成就,可能較這方面要差一些。

好了,上乾貨。

社會心理學家 庫爾特·盧因

著有《解決社會矛盾》一書,此人生平最主要的研究是「場論」與「群體動力論」,生前也是因為這兩個理論而出名的。但是從傳播學角度來說,他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還是著名的「把關人理論」,並且影響懷特、麥克內利等一批後世學者的理論。

群體動力論

這是盧因將物理學中的「場論」應用於自己的研究中產生的理論,最開始是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得出的,即:個體與群體的關係是如此的緊密,以至於群體的規範可以直接制約和影響個人的行為。二戰時期他將群體動力論應用於傳播研究中,傳播者要想通過傳播改變一個人的態度,認識和觀念,不僅要考慮他的個人因素,更要考慮他所屬的群體因素。

「把關人」理論

前面高贊回答有詳細介紹,我就簡單自己理解著說一下。說白了就是向大眾傳播的信息需要經過中間人(編輯,電視台,報社,管理員等)的篩選,畢竟不能什麼信息都給大眾看啊,有一些不合適的東西(黃賭毒,利益相關)需要「把關人」挑選出來,然後只把把關人篩選過的信息傳播給大眾。

政治學家 哈羅德·拉斯韋爾

美國系統研究政治傳播第一人,著有《世界大戰中的傳播技巧》,《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等書。開創性的提出了傳播學的內容分析法。

「5W」理論

傳播學經典的傳播過程,即:誰傳播?傳播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傳播?向誰傳播?傳播的效果怎麼樣?

這個理論在現在來看存在一定缺陷,就是高估了傳播的效果,而且忽視了反饋要素,犯了單向性的錯誤。但是它明確勾勒出傳播學研究的領域,對形成傳播學理論體系的框架具有重要意義。

傳播的三功能說

傳播的三個功能分別是

監視環境,聯繫社會和傳承文明

社會學家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1940年關注美國總統選舉,寫出了《人民的選擇》一書。提出了傳播學的實地調查法的研究方法,開創了以大學為基礎的研究機構的雛形。

意見領袖

即因為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豐富的學識以及犀利到位的思考視角等優秀品質,在受眾中具有一定話語解讀權和影響力的人。

兩級傳播

即訊息和影響先由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給意見領袖,然後再由意見領袖傳播給大眾的過程。這種傳播是簡介的,大眾媒介傳播的信息影響會因為意見領袖而削弱。

有限效果論

原本傳播學界公認的傳播效果是「槍彈論」,即受眾接收信息就像挨槍子一樣直接有效。而「兩級傳播」和「意見領袖」理論的出現,打破了「槍彈論」的神話,即大眾媒介信息的傳播效果是有限的

以上三種理論是有層層遞進關係的。

麻醉效果理論

大眾傳播的負功能之一。即受眾會在大眾傳播的信息之中麻醉自己,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變成「單向度的人」,只知道接受不去思辨。另外的負功能還有李普曼的「擬態環境」和「刻板印象」,以後會提到暫不贅述。

拉扎斯菲爾德與默頓的隱形功能說

社會地位賦予功能

即通過將人物、組織或者問題廣泛報道,使之獲得知名度和社會地位。簡單理解就是上電視就出名了,出名了就有地位了……

社會規範強制功能

即通過將偏離社會規範和道德的行為公之於眾,喚起社會輿論譴責,以執行社會規範強制作用。

隱形功能說又稱大眾傳播的負功能說,但是以上兩點功能有好有壞,不完全是負的。不過的確會出現道德綁架一類的負功能。

實驗心理學家 卡爾·霍夫蘭

此人生平可以分為二戰中和二戰後兩個階段。二戰中給士兵看軍事教育影片觀察士兵的心理變化;二戰後在耶魯大學發表了《傳播與說服》一書,提出了控制實驗法的研究方法。

說服效果理論

主要是用各種有目的的信息傳播方式,去說服實驗對象對原本的一些觀點的改變,然後觀察其變化。實驗證明說服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效果有限。

傳播學家 威爾伯·施拉姆

傳播學之父,帥哥,以上四位奠基人理論的集大成者,學科體系構建人,一生致力於傳播學發展。1982年來華訪問,在中國推廣傳播學理論,成為了我國傳播學理論研究的開端。著有《傳播學概論》《報刊的四種理論》等專著。

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傳播過程式控制制論的開端學說,將傳播者和受眾之間信息的交流都分為「編碼,解碼,解碼」三個過程,互相循環。產生了反饋的概念,但是沒有看到受眾和傳播者的差異,錯誤的把兩者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

施拉姆的大眾傳播模式

即傳播者和受眾都不是獨立的個體,兩者的交流實際上是兩個群體之間的交流過程。傳播者受傳播機構、理念的影響,受眾會受到意見領袖的影響。

報刊的四種理論

即集權主義,自由主義,社會責任和蘇聯的共產主義。這一部分內容很多,其實都夠再開一個篇章 (* ̄︶ ̄)如果覺得有必要可以評論區招呼一聲,我再去把這部分細說一下,這裡暫不贅述。

大眾傳播的四種功能

即傳遞信息,引導輿論,教育大眾和娛樂。這個其實也是另一個大塊知識——大眾傳播中的內容,只不過因為是施拉姆提出來的所以放在這裡了。以後也許也會開大眾傳播的部分。

以上是四大奠基人主要理論,當然還有其他的但是要跟著框架和具體的知識走。(」゜ロ゜)」接下來可能會說一說李普曼、麥克盧漢、尼爾·波茲曼這種傳播學重要的大佬的理論。

如果有人在等更或者想了解哪部分知識記得評論區里留言,我要是會的話(??ˇдˇ??)就說說。

這樣也能有點動力,哈哈。


樓上所說的大部分都屬於「大眾傳播」的範疇。廣義上的傳播學還有interpersonal, organizational, intrapersonal幾種,每一個分支下的理論非常多且廣,很多涉及了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看樓主想問哪個方向的?國內(包括香港大部分大學)鑽研的基本都是大眾傳播學理論,樓上幾位回答的都很專業。


我暈啊,截止到我,已經有20個回答了,竟然還沒有人提到那個被說爛了的,最俗氣的六度空間理論。

就是說根據一個人的社會關係,從一個人跳轉到另一個人,最多不會超過六次,就能夠到達任意的另一個人。

比如完全不認識的A和E的關係,A的鄰居是B,B的小姨子是C,C的同事是D,D的老婆的朋友的同事的小舅子的上司是E。

不過這個理論雖然著名,自己按邏輯想想就知道是不靠譜的,但是它很著名,著名到連我都知道了。

看到不少人提到沉默螺旋,看我的簽名「看見一邊倒的答案總想破一下 「,沒錯我致力於打破沉默二十年謝謝。


傳播學本身能有什麼理論 其實上面說來說去都是在借用社會學或者心理學的一些理論給傳播學「充胖子」 如果非要回答這個問題 我只能說傳播學至多兩種理論 一種叫經驗理論 一種叫批判理論 而這兩種下面能擴散出去的 就是前面幾位回答的答案了 但這擴散是社會學心理學方向的絕非傳播學方向的

甚至我們可以這麼問 傳播學真的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么? 還是說它只是一個研究方向? 供樓主參考


「沉默的螺旋」理論的三個基本命題

①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個社會心理過程: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會懲罰,個人表明自己的觀點之際首先觀察周圍的意見環境,當發現自己屬於「多數」和「優勢」意見時,傾向於大膽表明自己的觀點,反之則迫於環境壓力轉向沉默或附和。

②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使「優勢」意見更強大,這反過來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見者轉向「沉默」。如此循環形成「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任何「多數意見」、輿論、流行和時尚的形成,背後都存在這樣的機制。

③大眾傳播通過營造「意見環境」影響和制約輿論:輿論的形成不是公眾「理性討論」的結果,而是「意見環境」的壓力作用於人們怕孤立的心理,強制人們對「優勢意見」採取趨同行動這一非合理過程的產物。社會群體和大眾傳播是人們判斷意見環境(周圍意見的分布情況)的主要信息源,後者影響更大(多數報道內容高度類似—共鳴效果;同類信息傳播時間上的持續性和重複性—累積效果;媒介信息的傳遞範圍空前廣泛——遍在效果)。

「沉默的螺旋」理論要點及評價

①諾依曼,考察大眾傳播與社會輿論的關係。

②要點:a.輿論的形成是大眾傳播、人際傳播和人們對「意見環境」的認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b.經大眾傳媒強調的意見由於具有公開性和傳播的廣泛性,易被當作「多數」或「優勢」意見認知;c.這種環境認知所帶來的壓力和安全感會引起人際接觸中「劣勢意見的沉默」和「優勢意見的大聲疾呼」的螺旋式擴展過程,並導致社會生活中佔壓倒優勢的「多數意見」——輿論的誕生。

③特點:a.輿論(public opinion)觀:輿論未必是事實上的「多數」意見,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們感覺中的「多數」或「優勢」意見,它通過人們的從眾心理制約個人的行為,因此起著社會控制的作用。b.效果觀:強調大眾傳播具有強大的社會效果和影響,不止於認知階段,包括了認知→判斷?意見→行動的全過程,具有「創造社會現實」的力量。

④評價:a.意義:*把對輿論形成過程的考察從現象論的描述引向社會心理分析領域,強調社會心理機制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這是傳統輿論學忽視的;*強調大眾傳播對輿論的強大影響,並正確指出這種影響來自大眾傳播營造的「意見環境」的巨大能力;*對媒介的「賦予地位」功能、大眾傳播的公開性和普遍性、報道內容的類似性累積性以及由此帶來的「選擇性接觸」的困難性所作的分析,對重新評價大眾傳播的影響和效果有重要的啟迪意義。b.爭議:焦點集中在其理論前提—*強調的對社會孤立的恐懼(趨同行為的動機)不應是個絕對常量,應是受條件制約的變數;*「多數意見」的壓力及對它的抵制力依問題的類型和性質應有程度上的不同(有關社會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問題多數意見可產生強大壓力,技術性、程序性問題卻未必有效,爭議問題與自己是否有直接利害關係也有影響);*「多數意見」社會壓力的強弱受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發展階段的制約(單一民族、保守傳統社會、安定時期,多數意見壓力巨大;多民族、開放社會、社會混亂則作用不大);*忽略輿論的變化過程和「少數派」的作用。

(當年教我們傳播學的老師說沉默的螺旋是傳播學理論中最拿得出手的東西,所以在此貼一下這部分的考研筆記。基於郭慶光的《傳播學教程》整理,最主要的還不是自己整理,是前輩給留下的。)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裡面比較經典,寫的通俗易懂。


2014.3.6更新——————————————————————————————————————————

一、人生:1993年,柯林頓政府上台以後,正式提出了題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的政府報告,意在建成投資4000億美元的「信息高速公路」,這個計劃的目標是建設「一個能給用戶隨時提供大量信息的,有通信網路、計算機、資料庫以及日用電子產品的無縫網路」。

1998年1月17日深夜,美國一個名叫麥特德拉吉的人在網上發布了一條自稱為「世界獨家新聞」的消息:一個白宮實習生與美國總統有染。」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B1%E6%96%87%E6%96%AF%E5%9F%BA%E4%B8%91%E9%97%BB(萊溫斯基醜聞)。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經過調查後將長達445頁的調查報告傳到了互聯網上,一時網站癱瘓數小時,網路傳播的優勢盡顯,因此柯林頓性醜聞事件被認為是網路媒體發展的里程碑

二、應用原理:

我畫的一張丑圖,瞎你們的眼,

  1. 最基本的是香農模式和拉斯維爾的5W模式,香農模式無非是在物理中聲音的傳播途徑上加了個噪音干擾,就是聲源通過介質(發射器+接收器)被接收;拉斯維爾模式估計大家都知道,誰(who)說了什麼(what)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說的(whom)產生了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對新聞寫作的指導實踐體現為何人何時何地為何做了某事(who,when,where,what,why)。在此基礎上引入人的刺激反饋機制、經驗認知範疇、互動特性、社會心理學和意義理論多種因素髮展出了紐克姆、施拉姆、奧斯古得、格伯納、維斯特例--奧特萊恩模式。

  2. 傳播學的發展過程中有一些理論雖在當時的認知水平下甚囂塵上,但逐漸被揚棄,像子彈理論(信息像子彈一樣到達受眾體內)、有限效果模式、適度效果模式、強大效果模式,研究的都是大眾傳播的效果。沃納賽佛林和小詹姆斯坦卡德著的《傳播理論的起源、方法和應用》這本書手寫介紹了研究傳播學的方法的科學性並指出了避免容易產生謬誤的幾個原則,全文通過大量有意思的實例、實驗來說明大眾傳播學的基礎理論
  3. 關於理解:單眼的扭曲房間實驗證實,人們會基於假定的「經驗」而否定「事實」,我們的文化中表達為「迂腐、愚昧」。人們往往注意到自己熟悉的本文化,而不是「客觀公正」的對待出現在眼前的事實,文化期待極大的影響人們對某事物的理解,我們的文化中表現為「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請不要用事實來混淆我的判斷」。此外,動機、情緒、態度都會影響你的理解。
  4. 洗白白,睡覺覺,下次更。00:18


個人認為學習傳播學並不是適合枯燥地看理論,而是與其他現象或理論結合。

比如,將傳播學理論與殖民主義、女權主義、宗教儀式、商品文化等放在一塊思考,會有意思一些。

上面回答提及的內容已經非常齊全,但大部分都是比較傳統和舊的理論(當然並不是說不重要),建議還可以看些比較新的理論,比如後現代主義和傳播學,新媒體背景下的傳播學理論研究等。

推薦 David Morley, Nick Couldry, Homi bhabha, Anthony Giddens等人的書或論文。

又及,建議讀一些拉康,福柯的書,可能會更有幫助。


眾所周知,傳播學是典型的交叉學科,是個繁多複雜的領域。

理論很多,但如果只憑藉背誦理論和記憶案例來學傳播學的話,那我只能遺憾地告訴你,你傳播學還沒入門。

要知道,不同的學科交叉彙集在傳播學,提供了不同的理論視角和研究框架,勾勒出了紛繁的學科圖景,就勢必會有大量理論。

沉默的螺旋,議程設置,第三人效果,把關人,群體極化,文化工業,面子協商,媒介變形論,媒介帝國主義,依附理論,媒介偏倚論,媒介訊息論…不一而足。

那麼多理論,如果要記憶當然也很簡單,但你記住的就只是零散的片段,無法構成完整的學科圖景,不管是考試還是做研究,都難以提取應用。

所以問題來了,怎麼才能有效地學理論?

答案是系統地去學習…分散地背理論是斷裂的,你在學理論的時候可能會背提出者、定義、影響和評價,但這個理論是怎麼提出的?定性還是定量,過程是怎樣的?理論的研究範式是怎樣的,在學術演變和傳承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有什麼地位?

這些,你都問過自己嗎?如果沒問過,那就是你沒用心,或者方法不對。

現在考試不像以前的考試那樣傻乎乎問你,哦,沉默的螺旋是什麼,請你複述一遍…這題目該有多low啊

下面,告訴你怎麼樣去系統地學習理論。

羅伯特·克里格把傳播學的研究傳統分成七大類,分別是符號學傳統,現象學傳統,控制論傳統,社會心理學傳統,社會文化傳統,批判傳統和修辭學傳統。

每個傳統都有不同的分支,比如符號學,就可以分為語義學,句法學和語用學。而社會心理學也可以分成研究態度的社會心理學和認知轉向的社會心理學。

然後你就可以把不同的理論放在不同的傳統和傳統分支下。

比如傳播效果理論那麼多(沉默的螺旋,議程設置,第三人效果等),說到底都是研究對人的改變(認知--態度--行為),所以這些傳播效果理論都屬於傳播學-社會心理學的範疇。

當然,不同的傳播效果理論的研究思路和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沉默的螺旋理論囊括了人們認知--態度--行為的全過程,而第三人效果則著重體現在認知層面,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理解和概括。

再比如批判傳統,可以分為法蘭克福批判傳統,文化研究傳統,政治經濟傳統,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後殖民主義,女性主義等等。「文化工業理論」就很明顯歸屬於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思想,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和交往理性,既屬於法蘭克福學派,同時也有符號學中語用學的研究轉向(要注意的是,各個研究傳統不是涇渭分明的,很多情況下甚至是水乳交融的)

這樣,你就可以系統地去學傳播學,窺覽傳播學廣闊的風貌。

最後,不要過度依賴別人的筆記或總結性的內容,有時候要問問自己,有沒有掌握理論的全部,對這個理論有什麼疑惑,這個理論真的說服你了嗎,新語境下理論又有怎樣的變化?

傳播學,你學得越多,你就越敬畏,也越著迷。

以上。


推薦閱讀:

三句話歸納出整個世界的運行規則,你會用哪三句?
什麼是「垃圾人定律」?
各式各樣的定律都有什麼?
摩爾定律的源動力是什麼?

TAG:網路營銷 | 社會化營銷 | 傳播學 | 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