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中國歷史有什麼值得推薦的白話文的歷史書籍?


古代史:中國通史 傅樂成

近現代:中國近代史 徐中約

晚清七十年 唐德剛

中國革命,楊奎松、高華、沈志華等都有相關著作,香港有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系列。

不怕麻煩的話,劍橋中國史是一個很大的系列。


我所想推薦的,各位基本都說到了。@大海說白話文版的《資治通鑒》,不知和我想說的是不是同一部。《白話資治通鑒》,台灣版,台北文化圖書公司授權嶽麓書社大陸出版發行,4卷,561萬字,黃錦鋐等27位教授、學者合作撰譯。


通史:

「國史大綱」(錢穆)、

「白話本國史」(呂思勉)、

「呂思勉讀史札記」(呂思勉)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

「國史新論」(錢穆)、

「中國民族史.兩種」(呂思勉)。

斷代史:

「先秦史」(呂思勉)、

「秦漢史」(呂思勉)、

「兩晉南北朝史」(呂思勉)、

「隋唐五代史」(呂思勉)、

註:兩宋遼金、元、明、清史未及編纂,不幸去世。


第一次被邀請啊,多寫點兒。

題目讓我有點糾結:白話文的?那民國時期的白話算不算?英文原著翻譯過來的算不算?這個我實在搞不清楚。

而且「了解」,到底如何算了解?是歷史學專業的入門級別?或者是歷史學民科水準?說句不客氣的話,知乎歷史回答活躍用戶九成是民科水準。

通史:

鄧之誠《中華二千年史》

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

明史:

從這兒開始列吧……前面實在太不熟悉了……

《劍橋中國明代史》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孟森《明史講義》

卜正民《縱樂的困惑》《為權力祈禱》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明末清初的學風》《南明史略》

黃一農《兩頭蛇》

史景遷《王氏之死》

前清史:

這一段分的很亂,按照劍橋中國史的分法,前清還是到1840年截止,但近代已經越來越往前了,說是1800或者乾隆年間的都有,還有人往上一直拉到明代……

孟森《清史講義》

蕭一山《清代通史》

羅友枝《清代宮廷社會史》

《王鍾翰全集》

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

庄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韓書瑞、羅友枝《十八世紀中國社會》

韓書瑞《千年末世之亂》

魏斐德《洪業》

近現代史:

《劍橋中國晚清史》《劍橋中華民國史》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近代的尺度》《苦命天子》《戊戌變法史事考》《戊戌變法史事考二集》

羅志田《國家與學術》《亂世潛流》《權勢轉移》

桑兵《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

楊國強《晚清的士人與士相》

孔飛力《叫魂》《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

濱下武志《朝貢貿易: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

芮瑪麗《同治中興》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

周錫瑞《義和團運動的起源》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港中文版)

來新夏《北洋軍閥史》

裴宜理《上海罷工》

楊天石《找尋真正的蔣介石》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

共黨史: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香港中文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沈志華《中蘇關係史綱》《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失去的機會?》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莫里斯邁爾納《毛澤東的中國及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

麥克法誇爾《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潘鳴嘯《失落的一代》

劉小萌、定宜庄《中國知青史》

金大陸《非常與正常》

石川禎浩《中國共產黨成立史》

陳永發《延安的陰影》《共產革命七十年》


《上下五千年》呀,入門級的,沒有任何門檻,絕對的勾起你對歷史的興趣。我就是小時候誤入歧途看了這套書的~然後你就有心情去讀那些文言文了,無論你是要去印證還是反駁。


就推薦一本 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正在讀柏楊的《中國人史綱》,很不錯,推薦給你。從一個客觀的角度看待歷史,能讓你換一個角度來了解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比我們平時在主流媒體上了解的歷史感覺要真實很多。


海外漢學的書推薦:江蘇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國研究叢書》這套書在序中寫道:這套書可能會加深我們100年來懷有的危機感和失落感,它的學術水準也再次提醒:我們現時代所面對的,絕不再是過 去那些粗蠻古樸,很快就將被中華文明所同化的、馬背上的戰勝者,而是高度發達的、必將對我們的根本價值取向大大觸動的文明。學術水平很高,語言和結構也很巧妙,比大陸的書好讀,也可以順便洗洗腦,這也是我們歷史學老師推薦的一套書。因為海外重視解釋歷史的「為什麼」,大陸重視「是什麼」(政治形態比較濃),而歷史研究最重要的恰恰是在解釋歷史的發展,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的社會的土壤是如何讓歷史發生,發展,得到如此的結果的。所以推薦這套書,具體書目有網頁鏈接,上網搜一搜也可以。

http://bbs.gxsd.com.cn/archiver/?tid-305309.html


劍橋的中國史(分好多本)

個人沒有第二推薦

原因如下

1.語言輕鬆,白話文,閱讀起來毫無壓力。

2.因為是外國人的著作,我個人認為外國人在(各個學科的)史學上做得比中國好,看起來主觀情緒相對較弱,有理有據使人信服,如果旁邊在放上所看章節的正史作為參考會更好,年代表更是必不可少(推薦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編的中國歷史年表,是折頁的,可以把它攤一整張桌子,也可以只展開一小片)。

3.不僅對史實有介紹,而且還有中國歷史的社會經濟結構,可以更加立體得了解中國歷史。

缺點是

1.看著後面的忘著前邊的。

2.厚,太厚了,要看好久好久。(我在想,如果全部看完了並且大約記住了,能不能考過歷史學研究生的中國部分。)

嚴重不推薦

呂思勉的 《白話中國史》

原因

1.看起來感覺考據部分多(據我一個學歷史學的同學說,她感覺歷史學更像考據學,所以可能比較傾向於學術性的),

2.雖然是白話文,但是仍然有好多字不認識(是的,不認識,而且那些不認識的字沒有作者注釋,需要自己去查)。

3.看著及其累。看了三章看不下去了,太難了。

范文瀾等的《中國通史》(我只看了部分范文瀾寫的部分,同本書其他人寫的沒有看,所以可能有偏頗)

原因

1.大量的個人好惡,甚至用了很主觀形容詞,如寫南北朝時期的佛教僧人,用了100多頁的篇幅來批判(是批判,不是批評)僧人,雖然是有理有據的,但感覺就像《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

2.寫著寫著突然來了段文革式的批判,封建怎麼怎麼著,君主怎麼怎麼著,覺得很不好。

3.上帝視角,(有中國特色的蘇聯式)馬克思史觀。


建議先閱讀通史類建立知識框架。目前市場魚龍混雜,不挑出版社簡直要瘋。呂思勉的《白話本國史》(推薦上海古籍版或名為《中國通史》實為《白話本國史》的中華書局版)和錢穆《中國通史》講義、史記白話版(首推商務版 嶽麓書社版次之)都是很好的入門選擇。如果有一定文言基礎的話也可以選擇《呂著中國通史》(新星出版社版稍好)、錢穆的《國史大綱》(首推商務老版或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版)和張蔭麟的《中國史綱》(商務的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版)。此外,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首推北大版 三聯版次之)也可作為很好的入門補充。

如果不追求學術嚴謹性,僅作為了解框架的話,易中天和袁騰飛的書也是很好的選擇,非常容易閱讀和理解。高曉松那樣的書真的還是算了,只是單純增加談資。


白話文版《資金通鑒》雖然很長,但是如果靜下心來慢慢看,寫得很好...


柏楊的《中國人史綱》可讀性還是很強的,老先生治學相當有一套,這一部通史讀下來之後可以讀讀《追尋現代中國》(史景遷),《中國近代史》(徐中約),對於明以後的歷史應該就了解比較多了。

在這之前的,如果有興趣可以讀讀白話史記或者資治通鑒。《史記》這樣的書,讀多少遍都不為過。


黃仁宇的書真心不錯

《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一系列的作品

還有就是《中國人史綱》


《萬曆十五年》,《國史大綱》,《呂著中國通史》,《紅太陽是如何升起的》。


《讀史有學問》兩本,通俗版本。現在的價格便宜。我是2005看的


不久前看過柏楊的《中國人史綱》,平民治史,通俗易懂。


贊成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和黃仁宇的書,但是孟森的還是別看了,應該不是白話文。《劍橋中國史》這一系列,寫的確實好而且有一些異於國內主流觀點的東西,但是不建議樓主看,這本書很專業,如果樓主是初學者,真的不建議,對於初學者這書很枯燥。


最近看了明朝那些事兒,覺得很不錯,通俗易懂引人入勝……所以想了解其他時期的歷史,但不知要看什麼書了


吐血推薦錢穆的書。有時間的話看看《國史大綱》,有點長,但是內容細緻。沒時間的話就看看《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短小精悍。


推薦一下柏楊翻譯版的《資治通鑒》,文白對照,感覺不錯。


最通俗的 就應該看中華上下五千年 對時間脈絡有個具體的了解 關鍵是故事性很強 非史學專業的能看盡去


推薦閱讀:

忽必烈的元軍為何東征日本接連失敗?
中國清朝以前都有哪些進步?看甄嬛傳的清代和羋月傳的公元前相差兩千年區別似乎不大。
中國傳統服飾是否有過斷裂?
中國古代建築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用大紅大綠的顏色的?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