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無欲」算不算一種慾望?「欲無欲」矛盾嗎?
如果是一種慾望,怎麼能「無欲」呢,這不是矛盾的嗎?或者說,佛徒所追求的「境」是不是一種慾望?
想吃飽飯,是慾望。但是,已經吃飽了,是一種狀態。
出三界,欲為先。一開始追求圓滿時,肯定是非圓滿的狀態。
不要以自己未圓滿的狀態去猜測圓滿的狀態。耕耘和收穫,是兩種不同的農活。
應邀回答,不知我是否說清楚了。無欲,有兩種含義:無貪慾、無多欲。這和宋儒的天理人慾之辨相近。宋儒說,吃飯是天理,美食是人慾。道理如出一轍。
認為佛法要消除所有「慾望」是一個被傳說很久的誤解。佛法說要對治三毒五蓋,「貪嗔痴慢疑」;要八風不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要對治的都只是增長我執,增上煩惱的各種負面心理活動。
「欲」單純作為一個詞來說,指的是一個心理指向,是中性的。比如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如意足中第一就是欲如意足。這種並不增長我執,增上煩惱的「欲」,當然不會是佛法所要破除的,而且可以說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把佛法簡單的表達為「無欲」,這個表達本身就不符合佛法原意,然後對此話的各種歸謬自然也就無從成立了。
關於欲如意足,世尊是這麼說的。
「諸比丘!比丘若依欲修三摩地,獲心一境性,此名為欲三摩地。
彼為令未生之惡不善法不生,起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為令已生之惡不善法予斷,起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為令未生之善法生,起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已生之善法為令住、不忘失,倍修習、廣修習、圓滿之、起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此名為勤行。
以欲,修三摩地,而是勤行,諸比丘!此名為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南傳相應部六 神足相應105-106)
首先,佛教定義的慾望,狹義的是指男女性慾。按小乘戒律,首先戒淫。《楞嚴經》上也提到淫慾不戒除,輪迴不可出。
廣義的欲,是指對財食名色睡等等等等引發的,特別是由三毒中的貪所引發的,各種有利於小我、我執的身語意。
所以,我們要明確1點,所謂欲,一定是對應小我的、我執,而願,從理解上,也是一種欲,但是它是無我的,或者說大我的。眾生無量誓願度。
所以說,就本身欲和無欲之爭,不能僅限於名相和邏輯來辯解,那沒有任何益處。應該深入於慾望的本體,就當前的語義語境來說是人本身。
欲→小我。 判斷,或者定義「欲」的重要一點,是在於它是否有利於「小我」,或者因「小我」而產生,因貪嗔痴慢疑而產生。
無欲,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鏟斷貪嗔痴慢疑,解開八十八結使,解除小我,我執,重新回歸大我(你叫它佛也好,道也好,梵也好,上帝也好,真如也好,反正就是"那個"——禪宗一般就這麼說),這個「我」是指假我,是眾生用妄想心,攀緣心,各種「見」,認為恆常有個「我」(「小我」)。佛家的修行人,追求的「境」,如果在狹義範圍內,叫法身也好,叫涅槃也好,實相般若也好(以及其產生的境界般若)。
如果是到達境界般若,那一定是智慧的解脫,那也一定是解除了小我之後的。所以,境界般若,肯定不是一種慾望,因為它不存在小我。甚至連法執都沒有了。這方面的最佳解釋的例子是《普賢行願品》。
但如果佛家修行人,見地不正確,仍然以一顆貪求的心去追求神通、境界,那就是一種欲了。輕則浪費時間,毫無成就,重則被天魔鬼神俯身,犯大妄語戒,墮入地獄。連十種外道都不如。詳見《楞嚴經》。
至於更加廣闊和深層次的討論,可以多參看:
《楞嚴經》 南懷瑾大師的佛學論述。 威爾伯的論述,給出一些: 轉化與轉譯http://book.douban.com/review/4129274/
長青哲學的七個重點
威爾伯眼中的法界
@Rhizome
你的「佛教可是以根本無視矛盾律而著名的,所以說法中出現所謂矛盾本來也不奇怪」 這種說法很有問題。佛在《金剛經》這種"是...非...名"說法是讓人不要一頭扎在名相里出不來,如果你學過語義學,那就明白佛陀的苦心了:
一來,人的語言在表達某些事物的時候,會非常有限,有些事物,無法用單純的語言來表達。打個比方,你給一個根本沒吃過梨子的人說梨子多麼香甜,多麼清脆。那麼那個人,只能以TA以往的經驗去想像,甜?多麼甜?像蜜?像蘋果?清脆?像黃瓜?
所以佛陀才另外將佛心,以拈花微笑的形式,傳給迦葉,成禪宗。 (所以禪宗一般不講"佛「,而是說」那個「,就是避免人們一說"佛",就想起寺廟大殿上的佛像):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二來,是為了不讓後人將佛的實證性教法,佛法,最後弄成一紙名字、名相、學問。打個比方,一個人生病,醫生開出來藥方,那這人應該去抓藥、煎藥、喝葯,這樣才能治病。
但如果這個人光拿著藥方,去研究了,沒有後邊的一系列實踐,那無論藥方多高明,對這個人的病也毫無益處。三來,非常甚深的道理:即眾生皆有佛性。真正的佛法,是般若智慧的法,無修、無證,本來如是。法之體本自無為,而一旦起用,皆是有為。佛陀講佛法,不是創建一種宗教,不是讓大家成為佛教徒、信徒,而是讓大家認清真心、真性、本源,和佛陀一樣,成為佛。
還有,「般若教門中反覆以矛盾說法,是為了強調分別之空幻,強調無分別才是真相。」
首先說明一點,色是指「色蘊」,後邊還一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因為翻譯的很文學化,所以大家會忽略過去。「受想行識」,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加上色蘊,即五蘊。大家可以配合《楞嚴經》來深入了解。
其次,這句話講色空不二,雖然在表層強調無分別才是真相,但深層上,是表達不要偏執任何一端(其內在邏輯有逐漸加深的層次)。色即是空,是對一般凡夫來說的,不能執著於色蘊,比如狹義的男女性慾,廣義的財食名色睡;空即是色,你別忘記,觀世音菩薩和誰對話,是舍利子。小乘聲聞、緣覺,有種偏執於空的傾向,所以對「妙有」,還不如菩薩能體悟得到,是不圓滿的。
另外,也可以和龍樹菩薩的」中觀、二諦"一起參究:」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揭示」緣起「的根本思想,以諸法萬物皆起於因緣和合,故無自性,否定當時小乘、外道對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等執著或戲論。二諦偈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說明宇宙萬法若立足於世俗諦,則一切法皆為」假名有「;若立足於勝義諦,則一切法皆為」自性空「。意即佛陀為化導眾生,以眾生理解的事相,開示真理。因此,若離世俗諦,則無法了解勝義諦;若離勝義諦,亦無法證入法性真實義。此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的」中道「觀,不偏執」有「或」空「,而從」真空妙有「中看待萬象緣起性空的本質。
《心經》可以看做觀世音菩薩對「畢竟空」「聖義有」關係的深層次體會報告(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或者你也可以將之與《老子》(《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來加深入參考,以求得更深的理解。
更加深入的講解,可參考南懷瑾先生的《般若正觀略講》(也建議@Leevi 看一下,雖然你說的本意沒問題)、《老子他說》、《印度大乘佛教學派》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951449/note/174480153/,可以輔助看《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的證道法門。你可以把無欲當成一種慾望,也可以把它當成一種狀態。當它成為一種狀態時,就得了解脫。當它是一種慾望時,就還只是在路上。對於尚未解脫而又心向解脫的人來說,有欲並不可怕,對欲的執著才是要不得的。執著一一去除,最後就到了無欲的狀態,這種狀態不是通過追求一種叫「無欲」的東西而達到,而是通過去除了執著自然到。
無欲是教人關注當下。being 而非 want to be。關注走的每一步,而非目的地。一旦你開始關注當下,自然就達到無欲了。
經多看、多聽,就會明白這個問題了。 三界里的色界就沒有你所說的欲了,更別說阿羅漢、聲望、緣覺、菩薩、佛了。 就你現前來說,更多的信根的建立,這些概念時間久了自然會明白。信根的建立需要長期佛法的熏修,再通過實證,自然會有悟處。「欲」和「無欲」只是名相罷了,不必執著,重要的是培養起自己的菩提心,佛教徒沒有追求什麼境,只是度生的」願「,即阿彌陀佛的四大願王,」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學「。願和欲差別太大了,自己以後慢慢體會即可。
不錯,最後都要放下。佛曰無欲,即非無欲。無欲,無無欲。
無欲是一種狀態,想無欲才是一種慾望。
佛家講究破除「執」——不可執著於一事,更不可為了「不執著」而執著。
無欲,同時還要無無欲無求,同時還要無無求就是對於否定的否定如果用邏輯來判斷這種觀點,是講不通的。因為邏輯是建立在因果律之上。
而佛的理想是破除因果,通俗的說叫「不墮輪迴」··················這樣竟然有人看,那我再解釋一下吧············································································································
佛教有「法相」和「非法相」之分何為法相:- 法相是太執著於佛法的表面道理
- 非法相是不執著於佛法的道理,
題主所說的佛教中追求的無欲,便是一種「法相」。因為任何追求都是執著,追求無欲便是對於佛法表面道理的執著。
如果不執著於無欲,刻意的避免。其本事也是一種執著,這就是非法相。可以對應為題主所說的無欲本身就是慾望。對於一種固定事物的堅持,便是執著。
舉個例子:佛教中的「貪」「嗔」「痴」便是各種類型的執著:- 貪:對於喜好的事的執著;比如貪食,貪色。
- 嗔:對於厭惡的事的執著;比如嗔怒。
- 痴:不明就裡的執著(陡然就萌了起來);比如痴情。
佛家的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破除執著!
這不光意味著不可有執念,更不可有」不可有執念「的念頭,還不可有不可有不可有執念的念頭。。。。。。。由此看來,佛家就是不停的否定,否定否定,否定否定否定。。。。
在《金剛經》中有這樣一段話: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大致的意思是這樣的:
須菩提,如來很清楚地知道,也很清楚地看見,像這類眾生,都得到悟見如來,不可思量的福德。為什麼呢?因為這類眾生已經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已經沒有無上正等正覺法相,也不能說沒有正等正覺法相。為什麼呢?這類眾生如果心存有無上正等正覺可證取,我相還在,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執取無上正等正覺法相,以為有真實的佛法讓他領悟,可以依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人相還在,人相還在的話,事實上我相也還在,也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什麼呢?如果以為等正覺法是沒有的,我相、人相不可取,眾生相也不可取,而執取空無相,就是執取非法相,那麼我相、人相、眾生相都還在,也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不應當取等正覺法,也不應當以為既然是虛幻的,那就是斷滅的,而執取非法。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如來常常說:你們比丘,既然知道我所說的佛法如同渡筏的比喻,渡過河就要舍筏,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尚且要捨棄,何況非法呢?佛法只是一種手段,在佛教的理想中,人要達到的絕對不止是簡單的無欲。而是一種不可名狀不可言說的狀態。
如果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我是什麼?是是什麼?什麼是什麼?萬物是什麼?根本無分別,什麼都沒有,連沒有都沒有。。。。。大概就是一種虛無到連虛無是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態。
所以說,題主所說的無欲與無無欲的邏輯爭辯,在佛教中是無法解說的。
佛教本身的理想就是要消解因果。無因無果,何談邏輯?最後以那首著名的謁語結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第一次寫這麼長的答案,小弟並不是學佛的人,若有錯誤,敬請指教!還望海涵。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涅磐」 ,也就是一種ˇ自然而然ˇ的無欲無求,脫離煩惱。
例如:你跑步的途中,突然遇見地上有一攤污水,你會ˇ自然而然ˇ不經過思考的越過或繞過。
對於這攤污水的反應,不是天生就會的,而是通過後天養成的思維習慣做出的反應。所以說,你在 跑步突遇污水 的這件事的處理上已經達到了「涅磐」的境界。說到這裡題主大概也就明白了,真正的「無欲」並不是「克制慾望",而是從內心ˇ自然而然ˇ形成的無所求。
例如:最近比較火的百度戒色吧,裡面通過文字恐嚇,圖片,視頻 甚至 戒色噴霧的方式來控制和否定性愛,就屬於"克制慾望"。而認清事物的本質,通過內心ˇ自然而然ˇ不需要思考的對濫交抵制,才是「無欲」。道法自然!雲應無往,雲應無所住。佛說無欲,是要放下執著,不住一念,物來則應,過去不留。而不是為"無欲"而無欲。欲非正道,無欲亦非正道。
算吧.佛法意在打破所有的參考點,無欲是對應欲存在的,也是一種參考點羅,超越無欲才算成佛~
找到了一個宗薩說得很好的答案:你能問我的唯一的有效問題是,難道想要,希求達成證悟不也是一種慾望嗎?寂天菩薩說,為了驅除修行者的苦,他們可以被允許有一個願望,一種無明。這個無明就是認為證悟是存在的。有這樣的心念就能驅使你到那裡。一旦你到達那裡,實際上並沒有輪迴。誠如龍樹菩薩所說 「我禮敬佛,佛從來沒有教導說,拋棄輪迴之後會有涅槃,而是說輪迴的不存在即為涅槃」。比如說,我吃飯是為了不吃飯,因為吃飽了不餓;我睡覺時為了不睡覺,因為睡足了不困。從起點到終點,從因到果,這中間有個必經的過程,這個過程像一條線,一端是因,一端是果。宏觀看過去,這條線是一體的,因果、始終等二元對立的概念都在同一條線上。但是剖析分別一下,會發現這條線也有兩個端點,雖然有兩個端點,但不離一體。不一亦不異。
所以現在問題的答案有了眉目:欲和無欲是一體的,欲無欲就是欲,欲無欲就是無欲。
答案有點饒舌,但我希望能給樓主一點啟發。說一下自己經歷的關於「無欲則剛」的事情。 那年大學畢業,與同學以一場畢業旅行的形式告別校園,騎車翻越秦嶺山脈,我們從西安出發,經過8天的時間到達目的地重慶。走的是210國道,基本上每天都是在上山下山,再上山再下山的節奏。基本上騎到一個山頂需要三個小時,而從這個山頂下來需要30分鐘。因為是夏天頭上頂著大太陽,因為大部分時間在上坡,只能說很艱難的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騎行(可能速度更低,有的時候完全是推著走的),腿很難受,想休息,想喝水。上山工路一般是Z字行的盤著山繞到山頂的,在用力蹬的時候前面你會發現很快就有一個拐彎,當自己很疲憊,想休息的時候,就在心裡默默的祈禱,希望下一個拐彎過去就是山頂。然後身體就充滿了一點力量,可是盤山工路有數不清的拐彎,山頂只在其中的一個拐彎後出現。這就造成了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失望的感覺太難受了有木有?!並且失望會讓自己變得沒有勇氣再蹬下去。於是慢慢的,不再希望下一個路口遇到山頂,不再希望很快到達終點。心中默念「無欲則剛,無欲則剛。。」,眼睛只盯著前面的一小段路,不再看是否快要到達終點。我就只是蹬車,左腳一下,右腳一下。什麼都不想,特別是想到達山頂的這個慾望不去想。其實,說一點不想是不可能的,只是盡量將「到達山頂」這種想法這種慾望盡量降低。因為只有慾望最低,才會沒有失望的情緒波動,才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蹬車上。果真有效果呢,「無欲則剛」的理念讓我不費很大心裡壓力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山頭。可能聰明的你會發現,我這個無欲則剛的最終目的還是騎到山頂。。這裡就和題主說的無欲與有欲產生了一點聯繫。我的無欲其實是為了更大的慾望,我渴望登上山頂,但為了登上山頂,在途中,我盡量降低自己的慾望,從而達到目的。 這種例子其實很多(這裡,我只說現實中我自己覺得有關係的事例,而沒有參悟佛家中的思想,因為我也不是和尚,並且我覺得佛家的思想用到入世中很多是相通的): 1.想追一個女生,情場高手應該都知道欲擒故縱的道理,其實和這個是相通的,刻意壓制自己想得到她的慾望,不表現出來,不給她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就有可能會讓她慢慢接受你,甚至愛上你,可以說走了一條「曲線救國」的路子。 2.在現在這個「朝中有人好辦事」的年代,很多人特別是g.over或者企業的人(沒有針對某類人,請不要誤會)都想找得自己的朝中靠山,挖空心思想接近領導,可謂是不擇手段,一般呢,才開始時候他們是不會表現自己對領導有所要求的,只是藉助共同愛好、投脾氣、高雅的興趣接近領導,逢年過節該送送,該請請,不對領導提要求,這種不提要求的慾望掩藏得越深,對他越有力,越能夠實現自己更大的慾望。這種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啰嗦了。 3.《一路向西》中男主角和小思ml的時候,怕自己很快結束戰鬥,不去想下面赤裸裸的小思,控制慾望,而是想些其他與性愛無關的東西,從而達到持久戰的目的。實現有欲到無欲再最終得到慾望的過程。。其實在這個場景下,無欲則剛是多麼好的解釋啊。。。 總結,因為希望往往會換來失望,所以慢慢的不再直接有慾望。可以說是自己騙自己說對某事沒有了慾望,能夠騙自己多深,你的道行就有多深,從而能夠把更多精力放在實現慾望上(這個過程你可能不知道,因為你已經無欲)。最終實現自己的慾望。所以,安徒生說:控制了自己的慾望,就會實現自己的慾望。【這句話是斯大林,還是達爾文說的?我忘記了,管他呢。。】 最後再看題目,覺得與題主的問題有些文不對題,因為我不真正了解佛家的無欲真正是一種什麼概念,因為我的覺悟還很低,只是知道自己理解的無欲怎麼在現實中解釋,不過我知道一個人越接近佛家的無欲,他的道行就越深,就越能容易打敗富二代,贏娶白富美,過上幸福的生活。 作為自己的知乎第一發。希望不要。。。。
無欲不是空,而是不住
佛家的無欲,我個人的理解是,做任何不要刻意帶著慾望去做。無欲是叫你自然而然,去吃飯,去睡覺,去談戀愛,去上班,去做任何事,起身動念,不帶有一絲一毫的索求~
佛家是一個修行目的很明確的宗教,就是為了證得菩提,這個是最大的慾望,無需掩飾。
佛家所謂無欲是順其自然的無欲,當你深入關照自己時,你理解到了五蘊皆空,你得到了安詳的幸福,就不會再去追求什麼。無欲並不是空無,而是感到了自己融入了這個世界,理解了一切的聯繫,因而「我」也不會獨立存在了,所以說空了。
人生七苦,佛教人脫離苦海,但,那時人已不是人了,沒有愛恨情仇,沒有酸甜苦辣,沒有慾望人還是人嗎?我只能說珍惜現在的體驗把,可能植物修了萬年才能做一回人,或許,感知才是人唯一的價值,今天你幸福嗎?
推薦閱讀:
※意生身是不是凈色根?凈色根能否壞滅?
※佛學有罪有應得這一說嗎?
※在網路遊戲里殺人放火偷菜,有過失么?
※無生法忍是不是對應心所法里的無痴?
※當代佛教如何看待西方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