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可口可樂等飲料沒有隨著通脹而漲價?

十幾年來,大部分東西物價翻倍增長,為何此類飲料價格沒有變化?


這是一個偽問題~


事實上,飲料也漲價,只是有可能以變相漲價的形式完成。


近幾年,由於糖價等原材料的大幅上漲,各個飲料公司的市場銷售總監天天都在想著怎樣在不激起消費者和市場情緒大幅反彈的情況下達到漲價的目的。


此外,較長時間一直沒有漲價的飲料,可口可樂系列只有玻璃瓶包裝(200ml RB)始終維持1元的定價。

1元的玻璃瓶是可口可樂的營銷戰略,即使部分裝瓶廠可能會虧本,卻依然保持其1元的定價。具體的營銷戰略不便詳述,里包含但不限於以下關鍵詞:懷舊、新消費者、城鎮、渠道、市場佔有率…


最後,不少答案只提到了CAN包裝,事實上,可口可樂公司擁有可口可樂,雪碧、芬達、美汁源、雀巢茶、原葉、果粒奶優、水森活、冰露等多個品牌,上述品牌又擁有不同口味和不同包裝。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部分地區的罐裝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其凈含量從以前的355毫升減至330毫升,但價格維持不變,被指變相頂風漲價。

375→355→330

一直在瘦身,從來不漲價。

易拉罐縮了體積,材料由鋁皮換了鐵皮,原料全漲價了,只是因為快消品的價格太敏感所以不能漲價。


應該從可樂的成本架構去分析一下。

我感覺速食麵之類的東西上漲了30%以上,而可樂只上升了10%,這也是大家沒感到可樂上漲的原因。

可樂的成本結構是什麼?原材料成本的比例是多少?運營成本多少?我知道一瓶礦泉水的批發價格是5毛錢左右,可樂就是往裡面加了點糖。已經很貴了。


因為可口可樂鋁罐改鐵罐的時候已經降低了成本了。


我認為產生這個問題的觀點是由於一種錯覺。

這種錯覺的產生主要是這麼幾個原因:

  1. 大型品牌的採購鏈條周期比較長,因此往往可以控制成本到最晚的時間再從價格上對通貨膨脹做出反映。

  2. 大型品牌往往採用隱性的減量不減價策略。一般都是低調地操作,比如不知不覺地換一個小一點的瓶子、包裝,讓產品看起來和原來差不多,實際量少了,價格不變,成本上等於漲價了。

  3. 大型品牌的廣告宣傳策略十分有心計。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加量不加價「這樣的說法,但是對品牌的減量不減價等另一面基本上無從知曉,因此大品牌對媒體公關的控制讓我們產生了很多歪曲了的印象。


這個問題我真的想過很久了。具體的每瓶容量沒注意,但想說說對另一個角度的看法。

===========================================================

(所有數據均來自我的記憶,不能保證準確,所有價格均為聖彼得堡市內零售價格、銀行兌換匯率)

2003,我到了俄羅斯,那時一美金大概7.2元,一美金可以兌換29.5盧布。可樂是15盧布一瓶,大約折rmb3.7元一瓶;易拉罐12盧布,大約折2.9元一罐。

2009,我回國,最後一次換美金好像是6.75元,最後一次換盧布是一美金22.3盧布。瓶裝可樂30盧布,折9.1元,漲幅146%,灌裝21盧布,折6.4元,漲幅120%;平均漲幅133%。

03年到09年,俄羅斯物價是飛漲的大背景,並且比我們國內的漲幅要大,以土耳其烤肉(kebap)這種常見的食品類消費品來計算,價格從25盧布漲至85盧布,漲幅240%。

不可否認可樂的價格抗震蕩能力是比較強的。

但也不可否認在俄羅斯這玩意兒確實是漲了,而且漲了不少。

============================================

再來看看國內的價格,我以自己熟悉的西安來計算。

03年,泡饃一碗是5元錢,並且之前已經很多年沒有漲價。

09年,泡饃大概是15元一碗,漲幅200%。

可樂的零售價一直是瓶裝3元,灌裝從2元漲到2.5元,漲幅25;可樂平均漲幅13%。(我對價格不敏感,至今也不知道超市的可樂能比零售便宜多少,09年的15塊只是一個大概記憶,只有03年的5元一碗泡饃是記得十分清楚的,中學吃了5年都只漲價了0.5元啊。)

============================================

竊以為,零售的主食類食品價格可以一定程度反映一個地方的消費水平。也就是說,俄羅斯物價漲了,我們也漲了,他們比我們多上漲了20%。

而可樂的價格取平均值,133%和13%,比我們多上漲了923%。

計算方法很粗糙,不過大家應該都能看出來了,可口可樂在國內的漲幅,低到一點兒也不正常。

=============================================

原因就我看來,其實是因為要佔領市場所以在壓價,是競爭所致。

讓我再次根據記憶,說幾個有趣的時間點。嗯,又是在西安。。。

1998年,我第一次見到零售的百事可樂,600毫升3元錢,每一瓶都有醒目的標示,「加量20%」,這20%,自然是針對500毫升3塊錢的可口可樂來的。

當時我在念初中,可樂的話都在喝百事可樂,因為白給20%,口味差不多。

2001年,統一鮮橙多出世,成為最流行的飲料。

2002年,酷兒橫空出世,定價3.5元,和鮮橙多正面開戰,最流行的飲料成為橙汁。

(我至今不認為可口可樂放棄酷兒是因為品牌宣傳的失敗,寧願相信是為了美汁源才放棄掉同類產品的。因為那時在西安,可口可樂真的漲價成功了。)

2003年春夏交際,康師傅冰紅茶以令人難以理解的再來一瓶中獎率(大約持續了一個禮拜,感覺中獎率超過了30%,三瓶中一瓶必中),成為又一種首選飲料。

之後我出國了。

2009年我回來,飲料還是3塊一瓶,之間聽說一事兒,一種叫做脈動的飲料上市了,4塊錢但是加量了,遭到群眾的瘋搶,全城缺貨,以致於買一箱脈動必須捎帶買一箱別的飲料,老闆才買給你。

再後來,又有一個叫營養快線的玩意兒試圖漲價。。。不過我沒興趣。

如果把西安看成一個飲料商的戰場,那麼從最早的碳酸飲料之後,無論是果汁,還是茶類,還是運動飲料,首先獲得成功的都不是可口可樂或者百事,(我不知道美汁源是怎麼成功的),現在隨便去一家小店,飲料有幾十種可以選擇,3塊3塊,一律3塊,大家回想一下,真的有很多人第一選擇是可樂么?

如果不是,那他們真的有本錢漲價么?

成本什麼的對可口可樂和百事這種巨鱷來說,都是不是重點。

現在的態勢是,不光可樂,誰漲價,誰死。

為了不死,戰術性的3塊,拖死對手。

可惜對手是統一,康師傅,娃哈哈,而且不是本土就是半個本土作戰。

於是陷入苦戰。


可樂本身單價就低,而且是非必需品,售價即使上漲10%,人們也不受影響,感覺不出來。

最近的一兩年里,可口可樂是有過不同的漲價行為的:

1、在超市中,一聽易拉罐零售價由1.9元漲到2元、或者更高;

2、減少易拉罐容量,凈含量由355ml降到330ml;

3、還有傳言說,易拉罐拉環由分體式改成連體式,也降低了成本。

其實,最關鍵是,可樂漲價並未像最近康帥傅速食麵漲價那樣,廣受媒體關注、報道,所以,我們沒有感知罷了。


根據我的觀察,其實是漲價了的,不過是隱蔽的。

1.首先是容量減少,600ML的已經變成了500ML的了。

2.批發價格已經漲價了,但是由於普通的路邊超市對1到2毛的價格不敏感,於是很難感受出來。去大超市的話,應該可以看出來。


漲了呀,瓶裝的已經2.7元了,並且容量由原來的600ML變成500ML

聽裝的也由335ML降到330ML了


1、成本低,百分之九十八點幾都是水;
2、規模大,所有的灌裝工廠都不小;
3、人工省,自動化程度高,用人少;
4、銷售渠道廣,鋪貨速度快;
5、品牌大,跟它競爭的,都比他小;
通俗點說:即使你知道可口可樂的配方(沒有申請專利,誰都可以模仿),建個廠生產出來的可樂必定比它成本高,競爭不過它的


大多數人說也漲了,但是這個完全不是一個漲法呀,我相信題主想問的也是這個,麻辣燙從三塊變成八塊了,可樂一直是三塊錢一瓶


我覺得還有一個可能,可樂目前在大部分國家,還是處於如何培養消費習慣的階段。如果現在就漲價的話,那麼會有更少的人喝可樂。所以說,可樂的定價策略可以看作一種只考慮長遠利益的行為。


事實上,漲價了!大概是2011-2013期間,具體記不得了。每瓶從600ml降為500ml了。

具體好像是2.5 -500ml

3.0 -600ml

3.0 500ml

貌似是這種路線


記得十年前,當時600ML的超市是2.35,現在好像還是在2.5以下,不過是500ML


長了好不好,我小時候在超市買的是1.7元一瓶。現在超市都漲到了2.2元。我指的是罐裝的


俺們村的價格也漲了啊。沒有不漲啊。

以前是1.8一聽,2.5一瓶,現在是3.5一聽,4.0一瓶。

漲價幅度為94.44444%和60.00000%。

曾經一段時間,瓶裝的還減少了100ml。價格沒變啊。

俺們村,就是被遺忘的城市the forbidden city...南京。


漲了!小超市裡的瓶裝可樂價格2.5~2.7~3 元,漲價只是在一個月之內的時期。


是漲價了。單箱批發價漲了3-4元至少,折成單支漲價2毛左右,2L/2.5L5毛以上。超市的零售價就直接提高了。零售小店的零售價較慢反應提高,因為要整數價售賣,漲價一般至少0.5元,暫時沒有提高。百事和可口都一致漲價。


原來600ml的可樂,現在只有500ml


麥當勞最近不是上調大杯可樂0.5元么


推薦閱讀:

樓市崩盤後我們就買得起房了嗎?
2017年的韓國經濟衰落了嗎?如果是,到底衰落得有多慘?
2016 年發生的哪些小事反映了大的趨勢和變革?
既然國有制經濟效率低,如何解釋蘇、德、日等國家採用國有制快速實現工業化?
南京江南江北的房價(或者說發展)未來會和上海浦東浦西一樣嗎?

TAG:經濟 | 可口可樂 | 飲料 | 物價 | 經濟學 | 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