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相對 Twitter 最大的進步是什麼?

我認為最大的進步是「 評論對所有人可見」!

在推上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某人發了條推求助某個問題,恰好我也有相同的疑問,

但除非他得到答案後再重新發條總結推,

不然我的疑問依舊存在,無法將群眾的智慧最大化傳播。

但微博卻做到了評論對所有人可見,滿足了我的需求。


提問補充里是個偽問題,Twitter本來就沒有要把「某人發了條推求助某個問題,恰好我也有相同的疑問」作為一個主要需求,換句話說,提問求助壓根不是Twitter要做的。其實答案總結中那個鏈接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評論太 Web 2.0 了,轉發才是新時代。

答案總結里也有若干偽答案,比如:UI打開的流暢度、圖片上傳和打開的流暢性。前者要問方濱興,後者Twitter從沒做過,何談比較?更有意思的是總結第2條:「域名和@昵稱接通,用戶不必記憶域名」 這點是個微博都具備吧?新浪做的只有漢化,而其簡繁體互通做得很好。

這裡討論是新浪優勢而非Twitter,但看了前邊答案和支持率,有必要寫一些:

  1. 去年10月就已上線的新版Twitter能夠在一個頁面一口氣看到@mentioning、mentioning提及的所有ID的Bio和這些ID最近的tweets,如果點到的是一條conversation,則所有與該tweet相關聯的@mentioning也會出現,甚至可以清楚看到該tweet在整個conversation中所處的位置,即:在該tweet之後的對話也會顯示出來。這點不止新浪,多數twitter第三方都還沒做到。

  2. 點擊每條tweet右側拉出的次級界面,其合理度、美觀度、流暢性都不是新浪UI能比的,甚至單從表面複雜度上看,新浪也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從我個人體驗看,新浪微博UI流暢性還不如網易微博,更沒辦法和不被牆的Twitter比。對於富媒體支持,新版Twitter已能內嵌多種媒體,圖片視頻都有,也比新浪提前一步實現了單條tweet同時內嵌兩種以上的媒體。

個人體驗,新浪微博確有的優勢:

  1. 名人效應 - 當然依舊限於國內,但這點體現了新浪在用心感受市場,這是整個平台運營的基礎,也非常具有挑戰性。雖然不是技術範疇,但這是互聯網產品一個重要組成。這點Twitter並未發力,也看不出將來發力的可能。

  2. 強力的編輯體系 - 新浪依託原有的新聞業務和企業構成,使微博體現出很專業的新聞時事性,這點Twitter自身並不具備。當然新浪微博還養活著一個同樣龐大的另類編輯體系,不多言了。

  3. 評論平行化 - 這是論壇功能吧,但和名人策略相結合,能量巨大。
  4. 新浪自身具備圖片上傳 - Twitter一度要收購一家很流行的圖片站,但遭拒絕。圖片服務對不足300人還天天down機的Twitter團隊來說確實不堪負重。
  5. 轉發內容不佔用添加的評論字數 - 即:第一轉發者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字數reproduce一條他要轉發的微博。這對次生信息傳播很重要,尤其名人之間reproduce之後的轉發。這是用另一個辦法解決舊版Twitter的轉發問題,與Twitter自己在09年改版至今的解決方式不同。代價是犧牲Timeline整體美觀。
  6. 注重細節改進 - 當然Twitter肯定也做得到,但這裡要說新浪微博對中文信息的解決,我注意到新浪式的轉發在層疊評論時以前以雙豎線分隔,現在變成雙斜線,這點很棒!雙豎線對鏈接分隔清晰,對漢字易混;雙斜線相反。但顯而易見,在一串文字中,鏈接總是比漢字少,在大面積的轉發里,能大幅改善觀感。


對於我還有一個好處是,串連了台灣和內地的平台,

讓我在台灣也可以透過微博建立社群 :&>


我認為是對相關用戶的推薦。記得09年那會兒上Twitter都不知道該去fo誰,剛註冊時很迷茫,後來還是在中文推特圈加了一些人以後才慢慢上手的。而新浪一註冊就自動推薦一堆名人,登錄後還根據用戶填的個人資料、所處地域、相關標籤等多種維度進行用戶推薦,大大增強了用戶之間的互動性,也充分的發揮了微博的社會化屬性,使得新用戶能夠更快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及人際圈子,降低了用戶上手的成本,也能夠更快的感受到使用微博的樂趣。

當然,Twitter去年的改版以後也增加了諸如Similar to you、Who to follow等等用戶的推薦,算是異曲同工吧。


轉發 評論 轉發加評論 評論並轉發


把名人效應媒體化、最大化了。


審查制度,這點居然沒有人說。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微博更接近現實傳播網路~~1. 傳播節點是分級的(V、認識的人、普通用戶);2. 傳播原點和傳播鏈條獨立存在(twitter是混在一起,而且傳播原點會被修改,微博其實是280字限制--140原節點、140傳播鏈)3. 傳播內容多媒體化


以前自己總結過幾條,看了 ifanr 的文章和這裡朋友的貢獻,似還有可以補充的,主要是一些 UI 設計細節。我的看法是,新浪微博的域名里雖然留了個 t 作為「抄襲印記」,卻是我見過的中文互聯網裡創新元素最多的借鑒案例(與此相比,飯否的創新要少得多)。與其說新浪微博抄 twitter 沒抄到點子上,我更願意說,新浪微博 reinvented twitter.

1. 域名和 @ (昵稱) 接通的雙重語法人名指向

這個功能不知道是誰想到的,它用 http://t.sina.com.cn/n/ 的設計一舉解決了漢字進入域名問題(飯否應該沒有想到這一點),讓名人不必記憶域名,給傳播去除了巨大障礙。

2. 繁簡通吃的人名識別

@ 之後的繁體字和簡體字即便打錯了也會進入正確的賬號,這個功能給港台明星這一核心競爭力的效應最大化開了綠燈。

3. 無比好用的圖片上傳和瀏覽功能

大家都有體會,不用多說了。其實很奇怪的是,twitter 的精神本是簡約,但它卻把界面搞得越來越 rich,同時自己又不做圖片, 多少有些不太協調。

4. 評論和轉發分開

另有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62587 專門敘述,這是新浪微博為中國人的特點量身定製的大獲全勝的創新,只要看飯否的刷屏群聊場面即可明白它的意義。另外,細心地在最恰當的位置把選項做全也非常貼心(例如「轉發時不評論給某某」)。

5. Ajax UI 流暢的效果實現

大概在 2009 年 10月左右,新浪微博已經成為我使用過的 Ajax 效果最流暢的網站,速度極快。

6. 對互動信息進行右上角的強提醒以增強粘度

有人不喜歡 push , 比如 twitter 那樣不去點一下 reply 就不會知道有人 @ 你,甚至直到今天,自己的推被別人 retweet 或者 fav 想要查看都很費勁。新浪微博對用戶被重視的需求,而非不被打擾的需求,進行了首要照顧(即設定 push 為默認選項),我覺得相當值得玩味。

7. 每頁顯示條目最大化

從一開始,新浪微博第一頁的條目數量就是 50 條,而 twitter 一直都是 20 條。對於很多認為一次滑鼠點擊都是很大成本的人來說,這個改變極其貼心。20 條微博可能給不了你關於一個人的太多信息,但 50 條足夠了。

8. 另一些細節

如即便關閉窗口仍然會保留草稿(這個功能第一次發現時非常感動),用勳章增強粘度等操作,當然有的操作是很有中國互聯網特色,不過執行力確實令人佩服。

註:我沒有使用過另幾家國內微博,如果上述的功能中有哪幾項是另幾家微博創新而新浪拿去的,在此對張冠李戴謹表致歉。


Twitter添加話題時只用一個「#」,後面緊跟的一個單詞為話題內容,用空格跟其它內容區分。當話題為多個單詞時,需去除單詞間區分的空格,看起來就像一串英文字母,個人感覺不是特別好。而且不支持添加中文的話題。

新浪微博則採用兩個「#」號,中間可以是任意內容,與其餘部分區分很明顯,改善了對中文的支持。

這裡並不是分析孰優孰劣,僅提出其中的一點區別。由於其針對的用戶不同,新浪對中文支持方面應該是一個進步。


除去名人的資源,強大的運營能力和媒體的基因,純粹從產品的角度而言,我認為新浪微博有4個至關重要的創新。這使它完全區別於Twitter,更能滿足中國網民的隱秘心理,從而獲得巨大的成功。

1、轉發和評論數的實時統計

這種實時的效果,就像股票的價格一樣不斷變化。讓關注一個熱門話題的人獲得興奮感,更讓製造話題的人獲得極大的虛榮感。一個產品能製造讓人興奮的體驗,確實挺牛逼。

2、實時的消息通知

有人@你,有人評論你微博,有人加你粉絲,你都會獲得實時的通知,同樣也會極大的滿足你的虛榮感。而且這種刺激會隨著你粉絲的增多,你越來也了解話題獲得關注的潛規則,虛榮感一波比一波來得更大。

3、保持原帖

這是有爭議的一個特性,有人指責這個特性犧牲了橫向傳播的廣度。但是我確認為這個特性非常好,它讓傳播廣度和聚焦性取得了更好的平衡,修復了twitter傳播多幾次後就不知道原來說什麼的問題。(事實上,後來新版twitter中點擊某推,可以顯示出session來,說明twitter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4、圖片、視頻的原生支持

圖片、視頻的直接支持而且內嵌展示,使得娛樂性的微博更容易獲得關注。

上述所有這些產品的設計,都滿足了某種隱秘的心理需求:虛榮、適度娛樂化。這使得新浪微博在精英、白領中獲得了爆發性的流行。


作為新浪與twitter的比較,」進步「這個提法其實有些弔詭。新浪及國內微博所做的諸多操控,包括對「名人」的炒作,對話題的操弄,恐怕很難稱之為「進步」~


一個優點就是把微博做巨了


看過ifanr上一篇對比新浪微博與Twitter的文章,兩者優劣簡潔明了:http://www.ifanr.com/32489

對於新浪微博,優勢在於:

1. 評論模式更加友好

2. 支持圖片顯示(Twitter中需要點開具體的Tweet才可以看到圖片)

3. 完善的審查機制(很多敏感內容都被屏蔽掉了)

4. 名人效應,本地化(這個更多的是針對國人)


偽命題, 不存在進步


新浪微博以前,只有twitter和類twitter產品,比如飯否。新浪微博之後,有了「微博」。微博與twitter從某些角度可以說是不同類型的產品了,twitter從「what are you doing?」到「what happening?」,始終強調平等,信息平等傳播,所以twitter後來也將「認證」功能停止了。類twitter產品中,王興在一次訪談中(當時飯否剛被叫停)說,飯否要做的是「通訊錄」,將人際圈吸引過來。新浪微博很久就看到了人際圈的概念,所以無論是微群還是即將面世的IM功能,都在朝這一方向發力;但更大的不同在於,微博=微型博客,發圖、發視頻、發音頻、投票、名人效應……它在一步步向自媒體拓展。在微博的平台的,名人的話語權只會被更加放大,普通網民仍然只是伸長脖子的看客。


最大的進步就是沒被牆


twitter還有個潛力走向物的stat的世界,從而讓自己成為互聯網的基礎之一。不過不知道他們是否有意願朝這方面走,不過來自api的第三方開發會有。新浪微博么,應該要忙著上市了。


他的評論功能就是個BBS的老玩意。不爽。


更多窺視


評論和轉發分開很難說是進步,因為這造成了信息的不對等,而且是人為的。所以新浪走的是名人中心的道路,微博是名人的微博,推特是人民的推特。


推薦閱讀:

翻譯 Twitter 中文版的過程中有哪些值得分享的事情?
Twitter 或微博的交互方式未來會有很大的變革嗎?
微博有哪些優點?
Twitter上有哪些有趣的人值得關注?
如何看待希拉里 11 月 1 日的推文「特朗普擁有私人伺服器與普京秘密聯繫」?

TAG:新浪微博 | Twitter | A和B有什麼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