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優先發展航天事業,而不是海洋軍事工業?

最近看了祖國國產航空母艦下水的新聞,想知道如果國家把用來航天探月的經費和資源,用於優先發展航海軍事,會不會航母早就出來了?這樣釣魚島爭端、南海爭端估計也就沒有了,甚至台灣問題都能解決了呢?或者退一步說,至少爭奪方國家能收斂一些呢?


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確實是優先發展航天工業,而非海洋軍工;

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兩者都沒有優先發展;

從九十年代後期至今,海洋軍工迅猛發展,優先順序高於航天工業的;

(東風2號彈道導彈,我國運載火箭的鼻祖)

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

國家經濟困難,國際環境也不利於發展,

因此決策上把軍工研製的重點放在「兩彈一星」上,

重點提升「威懾力」而非「戰鬥力」,

這裡的主要「威懾力」包括兩部分:核武器和洲際導彈,

由於運載火箭的技術直接來源於洲際導彈,

因此與威懾力直接相關的航天工業得到了相對的優先發展,

如: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1970年,

東方紅一號衛星,1970年,

長征二號運載火箭,1975年,

此時的海洋軍工行業的主要成就有兩個:

其一是核潛艇,

由於核潛艇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不容易被對方的核彈摧毀,

因此這是第二次核打擊(被對方核彈洗地後的反擊)的中堅力量,

這裡的里程碑是:

核潛艇下水,1970年,

其二是建造護衛洲際導彈再入返回試驗、衛星測量的主力軍艦,

在當時,儘管海軍力量很弱小,但很多人反對建造大型軍艦,

這一90年代前解放軍海軍的唯一主力型號,來源也和「兩彈一星」有關,

051型驅逐艦下水,1970年,

1980年,由於東風5號洲際導彈的再入試驗,

解放軍海軍派出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遠洋海軍編隊,包括6艘051驅逐艦在內的18艘艦船前往南太平洋,

一路受到了美、蘇、日、澳等多國海軍的保駕護航,

(圖片來源:《飛向太平洋》)

到了80年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幾乎所有的軍工類型都受到了衝擊,軍工發展進入了低迷期,一大批項目下馬或縮水,

原因根本是沒錢,

這一時期,

航天領域的突破性成就主要在於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

該軌道的高度是低軌道的國際空間站高度的90倍,

海軍領域的突破性成就主要在戰略核潛艇092的成功下水,服役,試射導彈,

(2009年海軍60周年閱兵,092首次公開露面)

從九十年代後期開始,以1996年台海危機為轉折點,以國力和財政富足為支撐,

海軍進入了大刀闊斧的跨越式發展時期,

海軍作為一個造價昂貴的軍種,十分考驗軍費開銷,

一艘沿海輕型護衛艦056造價幾億,一艘驅逐艦造價幾十億,

這僅僅是軍艦的造價,

再加上人員,港口,基地,訓練,配套設施等等,

足足一群吞金獸,

這也是蘇聯解體後海軍迅速衰落的原因——養不起,

航天事業則是穩步發展,

一方面是由於冷戰結束後,各國對太空的覬覦程度有所降低,航天領域也沒有主權,太空軍始終未能成型,

一另方面在於航天工程的總體技術並不高,相比大航海時期的開拓,航天時代的開拓仍然有很多局限性,

因此90年代後,幾乎從零開始飛速發展的海洋軍事工業要迅猛於穩步發展的航天工業。

(「遼寧」號航母編隊)


@鸑鷟鵷鶵 的回答實際上不太準確,可能是看的資料局限在一個行業內的原因吧。

不,至少90年代的情況不是這樣的

90年代初期,海軍裝備和航天工程直接杠過正面,而且撕逼的結果是航天贏了海軍輸了。

----------------------891工程的分割線----------------------

新中國歷史上的三個航母工程:707、891、048。891是第二次提出研製航母,但707工程還在非常粗略的規劃時期就終止了,891走得比707要遠。

1985年,海軍裝備技術部部長鄭明向海軍司令劉華清彙報海軍裝備發展15年設想,提到要啟動航母論證。之後, 海軍命下屬的研究所開展工作,啟動了一個航母設計和建造的可行性研究項目 。

1988年,由國防科工委、中國艦船研究院牽頭,動員了系統內多個單位的力量,對航母工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論證。 這個航母的論證項目於1989年1月獲得海軍的認可,從論證變成工程,命名為「891工程」 。

891工程的原則是 立足國內現有水平,自力更生,同時也不放棄引進借鑒西方先進技術(當時中國與西方的蜜月期)。1989年之後工程做了一些改動,主要是艦載機真的要自力更生了,當時計劃使用殲-7為原型機研製艦載型。

891工程做了初步規劃之後,發現投資巨大,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資源巨大,已不是海軍自己所能搞定的項目,甚至軍委和總裝也不能拍板。因此,在1991年左右,海軍將891工程上報等待國家決策。

---------------------載人航天工程的分割線----------------------

1986年,鄧小平同志批准實施「863」計劃,航天技術在其中佔據不小篇幅。航天系統的建議是,以載人飛船開始起步,最終建成我國的空間站。

從1986年到1990年,載人航天工程在航天系統內部也進行了醞釀、論證、規劃,最後也發現是一個過於巨大的工程,所以也是將計划上呈,等待國家決策。

---------------------921工程的分割線----------------------

當時國家的財政,只能支持這兩個巨型工程中的一個上馬。經PK,1992年1月決出結果,載人航天工程勝出,冠名921工程。

---------------------後續情節的分割線----------------------

再然後,1992年開始航天系統全部動起來,1999年神舟1號上天,2003年神舟5號搭載楊利偉上天……

891工程未能延續下去。實際上海軍1985年就在廣州辦了個飛行艦長班(這是海軍自己就能決策和去做的事),這實際上是航母這個大系統工程的一部分。如果891工程上馬並完成,柏耀平可能在2005年左右成為中國第一艘航母的艦長。直到1998年,海軍以秒殺價拿下了瓦良格號(這其實還是一個違規的行為),2002年拖回中國,航母工程才第三次啟動。

以上海軍方面的敘述來自於海軍裝備部前部長鄭明將軍。上個圖


2012年6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曾表示,我們從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在完成第一步任務,也就是完成神舟六號任務以後,經費一共花了200億元人民幣。


「海軍太吃錢」(局座原話),給他100億,也就打個牙祭!

當年神舟一號總指揮去我們學校作報告,說神舟一號總花費是6.5億。100億直接可以從神一到神十。


雖然我是 @鸑鷟鵷鶵 的fans之一,但我覺得這個問題中他的有些說法值得商榷,例如「 從九十年代後期至今,海洋軍工迅猛發展,優先順序高於航天工業」以及「 90年代後,幾乎從零開始飛速發展的海洋軍事工業要迅猛於穩步發展的航天工業」這兩種說法都是上半句對、下半句誇大了。估計是所處行業的原因吧,非常理解。以下是個人觀點: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1999年之前,我們的軍隊奉行的是防禦型的原則,我國海軍的定位是近海防衛,因此不能大規模發展海洋軍事工業,更不能發展航母這種遠洋作戰裝備。當時海軍經費有限、裝備發展極其緩慢,科研隊伍不斷掉線。那個時候,中船重工集團的前身,其成員單位(主要是研究所,船廠的日子好過些)不少在靠糊火柴盒、做防盜門、護欄、電梯等工作糊口,有科研經費的單位少之又少。

1999年之後,海洋軍事工業獲得了較大發展,但還是無法與航天工業相比。可以比較一下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的研製經費、研製時間;以及我國改裝瓦良格的經費、開始時間,大家心裡自會明白。至於有人答案里說的航母比載人航天還貴的情況,也不太符合事實,是一艘航母(不算艦載機)比載人航天貴還是幾艘加在一起?再說拿重大軍事項目比較一個科技工程,也不對等吧?國際上先搞載人航天、再搞航母的,只有中國吧?

至於瓦良格,不是中國購買的第一艘航母,一開始也沒有想用于軍事用途,但決定將瓦良格開進大連港的時候,中國的海洋軍事工業剛剛開始和航天工業比肩。

引用幾年前的新聞,請參考。

盤點四艘航母在中國:被拆解或是變公園(圖)_新聞_騰訊網

「墨爾本」號:化艦成鋼鐵

首艘落戶中國的航母是購自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該船1984年作為廢船以1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中國聯合拆船公司。次年5月,「墨爾本」號被牽引進廣州黃埔船廠。先後有1萬多人次登艦參觀。這是個近2萬噸級的廢棄老艦,拆船公司用了9個月時間才拆完。

「明斯克」號:戰艦變公園

「明斯克」號航母是「基輔」級2號艦。1995年,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以1300萬美元將兩艘航空母艦當廢鐵賣給韓國大宇重工集團。韓國後來以530萬美元將「明斯克」號脫手。2000年5月該船來到深圳大鵬灣,成為世界上少數由4萬噸級航母改造成的大型軍事主題公園。

「基輔」號:永泊渤海灣

「基輔」號航母是「基輔」級首艦。2000年,天津市政府作為廢鋼鐵從俄羅斯購入「基輔」號航母。經過精心改造,這艘航母被整修一新,成為天津國際遊樂港的一座大型軍事主題公園。2006年4月,「基輔」號航空母艦對遊客開放。

「瓦良格」號:萬里水路到大連

「瓦良格」號航母,1985年12月4日開工,後期建造工程被迫中斷。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買下「瓦良格」號。1999年7月,「瓦良格」號航母在拖船牽引下駛離烏克蘭港口,歷經坎坷,於2002年3月,抵達大連,結束了航程1.5萬餘海里的艱難遠航。此時距創律旅遊娛樂公司買下該航母已經過去了4年。


恩格斯曾說過:現代的軍艦,不僅是大工業的產物,更是大工業的縮影。

如果想率先發展海洋軍事工業,實際上你要進行的整個國家的工業化,不單單是造船廠那麼簡單。

更何況當時我們面對這美蘇雙方的壓力,核武器加彈道導彈是最有效也是最節約資源的。所以,我們勒緊褲腰帶,弄出了兩彈一星。

如果我們弄的是海軍,恐怕當時的中國軍力還不夠美國一支航母戰鬥群看的呢。


優先發展航天,投資少見效快,關鍵是不和美國的傳統優勢領域衝突,不會激化中美矛盾,爭取和平發展的時間...

發展海軍,尤其是遠洋海軍,投資巨大,形成戰鬥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勢必和海權立國的美國形成正面衝突,國力不足時應該盡量避免刺激美國,韜光養晦,等國力上來了則循序漸進自然水到渠成...


11


在那個年代,國家所處的國際環境要求中國優先去搞"兩彈一星"和戰略核潛艇這類的戰略武器。錢學森當年說,中國在航空工業方面跟西方國家差的太遠,追趕談何容易?但是對於導彈與火箭,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是剛起步,中國只有先發展導彈火箭和航天技術,才有超越西方國家的可能。現在看來的確是這樣,正如錢學森所說的那樣,中國雖然航空工業不是很發達,但是憑藉著強大的導彈技術與航天工業,中國依然是世界上不可忽視的大國(還不能說是強國)。

對於海洋方面,這就是歷史文化原因了。自從明朝鄭和下西洋結束後,中國的航海活動就停止了。其實直到解放後,中國人才明白海軍的重要性。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就基本沒有重視過"海權意識"。等島嶼被人家拿走了,才明白啥叫海權。美國在二戰時期的工業實力就能造出那麼多航空母艦,反省一下那個時候中國在幹什麼。近代以來,除了俄羅斯,其餘所有侵略都是從海上來的,這正是中國"中原文化"的海權意識淡泊埋下的禍根。所以提高國家的海權意識刻不容緩。。

不過這兩年中國的航海工業勢頭不錯,多種新型號的驅逐艦 護衛艦服役,還有航空母艦,海洋強國也是指日可待。


因為航天和導彈是一條科技樹


因為,世界已經被瓜分完了,地球全圖都被點亮了,海洋聯通的世界到目前為止都有主了。人類更大的擴張在外太空!

也算是我國吸取了歷史教訓吧,當年西方憑著優良的航海術和造船術,滿地球殖民殖民爭霸,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資源土地人口被扒了個遍,但中國因為閉關鎖國的緣故沒有在航海造船的科技樹上繼續點亮下去,作為當時地球上少有的文明地區,錯過了這場瓜分世界的好戲,以至於華人雖眾,卻只能龜縮與東亞,反倒是小小的盎格魯撒克遜,泛生出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等等等……,建立了強大的英語文明,剩下的法荷西葡,在南美在亞洲在非洲同樣撒下了他們文明的種子,生根發芽。幾百年來這些地區為其母國輸送的血液,對其母國發展的幫助都是巨大的。

然而,地球就這麼大,世界已經瓜分完了,或許世界大戰能重新洗牌,但也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人類擴張的方向現在面對太空了。那是一個更大的未知世界。如今人們面對太空,猶如當年歐洲人面對海洋。

中國不能再次輸在瓜分世界的起跑線上了,何況這次面對的世界更大,資源更多,遠非地球可比。

都是在為百年後的太空殖民爭霸做準備啊,地球上錯過了時機,只能擠在東亞了。

但太空上不行,中國要做太空上的殖民大國,中華文明要在宇宙間播種。

拓光年之星辰,揚國威於群星

『』星辰大海」可不是什麼中二段子

那是中華民族未來擴張的方向。也是人類未來擴張的方向。

海軍你再吊炸天,還能上天?除了守好本土,還能再發現個美洲?


簡言制天權與制海權吧。

日前單級火箭前進的最大速度是4.5公里/秒,多級火箭的速度可達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以及第二宇宙速度11.2 公里/秒(擺脫地球引力束縛的速度)。

美國福特核動力航母的最大速度是37節,等他趕到戰場,戰爭已經結束。(題外話:除非你提前三個月部署,然後挑起戰爭。)

當人類發射第一顆衛星的時候,就涉及到一個尷尬問題,那就是人類的如何保護自己的國家財產?根據國家有機體理論,當人類涉足外太空的時候,已經事實上拉開了外太空的經濟和軍事競賽。 60年代初,美國總統肯尼迪宣稱:「誰能控制太空,誰就控制了地球。」

這是谷歌衛星2017年3月9日拍攝的俄羅斯莫斯科,有了軍事衛星就意味著戰略主動權。

二戰後,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已經從陸地、海洋、空中擴展到外層空間。1983年3月,美國總統里根正式對外公布了「高邊疆理論」。所謂「高邊疆理論」就是關於美國未來在軍事、經濟和科學諸方面綜合開發和利用宇宙空間的總體空間戰略理論。它的核心思想是:建立空間武器系統,即所謂「星球大戰」計劃(又稱戰略防禦計劃),建立多層次、大縱深防禦體系,把太空闢為除海、陸、空之外的第四戰略領域,以取得對蘇聯的軍事戰略優勢。針對美國咄咄逼人的高邊疆戰略,前蘇聯積極採取對策,發展能夠突破美國戰略防禦系統的進攻性戰略武器系統,並著手研製自己的戰略防禦系統。美、蘇在太空領域的爭奪以及其他軍事強國的迅速跟進使外層空間很快成為陸、海、空戰場之外的第四戰場。 航天技術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導致軍用衛星和天戰兵器的大發展。對外層空間的爭奪導致有關制空權的鬥爭向外層空間拓展。近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運轉於外層空間的具有軍事功能的航天器,如航天偵察、預警、通信、導航衛星等,已經直接進入了戰場的角逐,並對空中、地面、海上作戰起到了支援保障作用,可以說對贏得戰爭的勝利產生了重要影響。對外層空間的軍事爭奪催生了新的軍種———天軍。美俄印也都建立了太空司令部,法國、英國等國家也相繼調整本國軍事力量,為控制外層空間作準備。中國雖然沒有成立天軍,但也成立了獨立作戰的二炮部隊。在未來戰爭中,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關鍵取決於該國控制外層空間形成的作戰能力。


對於剛建國時期的窮鬼中國來說,安全是首位的,航天相對是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足以給國家帶來安全保障和戰略利益的。同樣的錢如果投海軍實際是搞不成啥花樣的。

但是解決安全問題之後,開始賺錢的時候,航天保持一定規模就好,海軍的地位才開始重要起來的,而且相關投資也會形成良性循環了

原子彈是人民的命,海軍是人民的錢,先解決命的問題才好談錢啊


說到底核威懾才是根本,發展航天其實就是發展第二炮兵,在當時環境下這是必然的選擇,樓上有位答主說了,航母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當然航天也是,但是航天工程所需要的製造設施跟海軍比難度不是一碼事,看看蘇聯就知道了,他們的工業實力是當時中國想都不敢想的,他們也是可以造幾千枚彈道導彈,而造不出航母。


很多技術都是相輔相承的。

就拿你說的航母和航空航天。發展航母首先需要艦載機,沒有艦載機造出來也沒有用。所以一直等戰機的相關技術解決了,才發展航母。

相信黨和國家的安排,準是沒錯的,而且是有道理的。


沒什麼優先不優先,只是因為航天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先做出了點兒東西,讓你傻開心而已。


在公眾的認知中,上天是高大上的,如你這麼牛咋不上天呢?

而下海則相反,往往不是很光鮮靚麗


沒法說優先發展那個,都在發展,那個行業有能力從領導那裡多要預算,那個就能發展,


第一,相比於航天工程,海軍工程是一個投入巨大而見效相對緩慢的事情,有一個詞叫做百年海軍。如題主所言,即使當初我們側重發展了海軍工程,到今天也未必會趕超或打平美軍等世界一流海軍。強大海軍的建立也絕不是一條技術水平一流的艦隊就可以做到的,君不見甲午當年,北洋艦隊號稱亞洲第一,軍艦水平和噸位數據上絕不遜色於日本,有了堅船利炮又如何?最後還是一敗塗地(這裡有人要拿你天朝迂腐為名反駁,但失敗畢竟是多方面的,拒絕撕歷史,我只想說海軍的建立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或是單純靠技術優勢來發展)。同理可推,即使當年側重於發展了海軍,今天即使是國產航母形成了戰鬥力,衝突和問題也不會消失。中國海軍的成長,還有很長的路,絕不僅限於技術裝備層面。

第二,戰鬥系統的建設是成體系的。海軍的強大不僅依賴於艦船水平噸位、海軍彈藥技術、補給能力和方式、海上戰法的試驗探討,還要講求多軍種協同作戰,而航天技術的支撐對於現代海軍是必不可少的。試想,中國的航天技術沒有達到如今的水平,即便你有了一流的艦隊,一旦開戰,最基本的衛星通訊、偵查和導航都無法支撐體系作戰,談什麼海軍遠洋威懾?天軍部隊作為戰略支援力量已經在現代戰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中國不再怕M帝戰時屏蔽GPS信號,而是大大方方用起了自己的北斗導航,這在20年前都是不現實的。

第三,航天資源的搶佔同領海主權一樣重要,舉個例子,地球同步衛星軌道高度就是確定的,別人佔掉一個位置就會少一個位置。我們當年如果沒有把衛星打上去,子孫就只能受制於人,太空生存空間就會被壓縮。長遠目光來看,發展見效快,時效性強的航天事業是國之上策。這也就是當年為什麼講「拼一萬年」也要搞出兩彈一星。航天工程的發展不僅是為了科技實力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生存空間的競爭。畢竟幾條軍艦買得到,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航天員可買不到,而且國際航天市場的圈子就那麼大,誰能進圈子玩,誰就能致富。中國已經在國際商業航天發射市場撈到不少了吧……

以上,純手機碼字,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1951年成立中波公司,1961年光華輪首航印尼接僑,國家在海洋上起步還不早?


推薦閱讀:

網上最近流傳的美軍航母200秒彈射22架戰機的傳聞真實性如何?
假設一個連的索馬利亞海盜遭遇了正在全速海試但未配備武裝的美國福特號航母,用什麼辦法可以靠近並登艦?
如何評價小松關呼雄駕駛飛機撞擊魚雷保護「大鳳」航空母艦的行為?
中國什麼時候才能建造自己的核動力航母?

TAG:航海 | 航空母艦 | 國防 | 軍事工業 | 航空航天 |